2007年9月14日房山霞云岭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06:3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9月14日房山霞云岭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9月14日房山霞云岭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范文模版)》。

第一篇:2007年9月14日房山霞云岭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范文模版)

考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支部:

通过参加9月14日 团委组织的赴房山霞云岭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使我对在党的领导下的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建党58周年和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我跟随团组织参观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北京西郊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北京市房山区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派得力干部来到这里开辟平西根据地。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第六个年头,也是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声称“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这一说法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8月25日,延安《解放日报》针锋相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题发表社论,予以驳斥。当年10月,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19岁的曹火星同志作为抗日宣传小分队的成员之一,来到平西敌后抗日根据地,深入生活,从事音乐创作,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根据地军民对共产党的热爱和不怕牺牲、顽强抗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曹火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中堂庙里,曹火星借用当地民间流行的《霸王鞭》民歌形式,满怀激情地谱写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并

教会了村里的儿童团员和群众。这首歌曲唱遍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唱进了革命圣地延安,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唱出了新中国的曙光。抗战胜利后,歌词“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一句改为“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1950年,毛泽东同志又亲自为这首歌加了一个“新”字,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至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为与党史相伴的不朽之作。

在参观完展览后,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同在党旗下合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落后心情扔无法平静,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是多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之后我们前往北京市房山霞云岭乡四马台村,听取了村书记张进来同志对新农村建设的报告。张书记根据村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提高村民素质和教育、制定民主理财制度的方针政策。在经济方面书记介绍,四马台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个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理念,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确立“以绿致富”的发展思路,经过不懈努力,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以煤炭为先导,以黑养绿,借绿兴旅”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到2006年年底,“京郊首个别墅村”——四马台村新村建设工程将基本结束,酒店、文化广场、超市、卫生院、老年公寓、集体供

暖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四马台新村建设活动发展了农村经济,建设了新民居,改善了农村环境,增强了发展后劲,提高了农民素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总结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履行党章上所要求的一切,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严于律己、勤奋进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努力。

赵嘉悦2007年9月17日

第二篇:加快房山新农村建设

(专刊)第 27期

房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2006年6月26日

携手共建新农村合力建设新家园

按照区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由区委组织部与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60个区直单位和60个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开展了“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主要采取区直单位与区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结成对子的形式,由区直单位选派一名干部作为联络员,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代表本单位入村开展共建活动。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普遍重视,共建活动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各区直相关单位按照会议要求和携手共建活动的有关规定,抓紧安排,认真落实,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结对村进行调研,与乡镇领导、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共同研究制定共建活动计划。目前,全区60个区直单位与60个示范村都已制订了活动计划,并已报送区委组织部备案。同时,各

单位都选派了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机关干部入村担任联络员,具

1体负责本单位与结对村之间的日常共建工作。区委组织部和区新农村办责成专人负责日常的协调和报道等工作,分别在《房山组工动态》和《新农村》简报中开辟了“携手共建新农村专刊”和“携手共建专栏”,专门用于总结共建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

(二)结合实际,部门优势充分发挥。在共建活动中,各区直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和优势,按照活动计划,从不同角度对结对村进行帮助,有力地支持了村里的新农村建设。如区司法局结合窦店镇西安庄村的实际,帮助其建立了民情调解室;区安监局在与蒲洼村进行研讨后,针对工程建设量大等困难,及时协调100万元资金和500吨水泥支持建设;区燃气中心针对大石窝镇南河村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送去50万元启动资金;区科委积极争取市管资金20万元帮助琉璃河镇官庄村改建多媒体教室,为群众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区妇联在长阳镇西场村举行“巧姑靓嫂”牵手共建新农村活动,为民俗旅游户送去2万元启动资金;区地税局到阎村镇大十三里村对村财务管理人员和村民进行税法和财务知识培训;区卫生局针对韩村河镇西南章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积极帮助其进行医务室改扩建工程,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区委宣传部多次到良乡镇南庄子村调研,并协调区新农村办、房山规划分局、区市政管委、区林业局、区卫生局、区体育局等单位召开协调会,现场解决很多问题;区成教中心在城关街道八十亩地村开展两期“纵横汉字输入法”计算机培训班和计算机网络培训班,累计培训100余人次。

(三)重点突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各区直单位和示范村把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协调,多方筹资,使得各村在修路、改水、改厕、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5月底,60个区直单位为结对村直接投入或协调资金累计已达1000余万元,支持各种物品(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修主路54.51万平方米、支路36.22万平方米,铺设输水主管线9.58万米、支管路15.36万米,排水主管线5.39万米、支管线5.18万米,打机井12眼,建单村水厂12个、联村水厂1个,购置垃圾箱(桶)703个、垃圾清运车11辆,建达标公厕21个、户厕改造6228户,新建或改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28个、5259平方米,商业网点45个、5100平方米,健身场所21个、7.39万平方米,文化图书室14个、7565平方米,这些财力、物力的投入,在较短时间内使各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共建活动中“软件”建设较为薄弱。与各区直单位帮助结对村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相比,在调动农村建设主体积极性方面方法不多、力度不大,个别村存在“上边干、下边看”的现象。

(二)监督检查机制尚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区直单位为结对村提供了大量资金及实物的帮助,但往往由于后期没有继续指导和监管村里的分配和使用,影响了使用效果。

(三)少数单位共建活动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一是缺少包村工作经验,没有找到发挥部门优势的途径和措施。二是片面地强调单位性质和在财物支持方面的难度,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三是个别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重视这项工作。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抓产业、促就业,通过调整共建重点提高农民建设主体意识。把区直单位共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引导到帮助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和

农民就业上来,不断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为各单位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经验。选择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区直单位、乡镇和村,对他们在共建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作法予以总结,利用“携手共建专刊”和“携手共建专栏”两个载体,为各区直单位、乡镇党委和村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以案例分析和点评的形式推广经验、启发思路。

三是整合部门资源,扩大共建活动成果。由区委组织部、区新农村办和各乡镇党委共同组织,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定期组织各区直单位、重点村负责人集中研究解决阶段性的突出问题,以便今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完善信息制度,加强对区直单位、乡镇的信息采集工作,定期对各单位的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进行统计和通报。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组织专人定期对共建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

(区委组织部、区新村办)

编校:肖莉签发:朱文生 送:区四大部门领导(共印25份)

第三篇:霞云岭乡四马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霞云岭乡四马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霞云岭乡四马台村坐落在北京西南第一高峰——白草畔脚下,平均海拔近千米,距北京124公里,是个典型的深山村。全村总面积19.1平方公里,286户,1030口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个好村党支部”、“全国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示范村”、“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村”,并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随着郊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四马台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为达到经济社会更大发展、村民生活富裕、环境整洁优美、公共服务配套、村风文明、管理民主、邻里和谐的新农村标准,四马台村不断进行探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着。

一、依托资源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四马台村有着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有资源,村内的日子应该好过,但过去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1990年以前,村内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村内的几个小煤窑被私人承包着,负赢不负亏,形成了名为集体,实为个体,集体成了空壳,村里还欠了35万元的外债,干部连工资都发不起。1990年以后,新支部班子认真分析了当前形势,决定要做好煤炭这篇文章,不能守着“烙饼”挨饿,从整顿煤矿开始,进行了大胆改革。首先把个人承包 的煤矿全部收回集体,进行资源整合,关闭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矿井四处,保留下主矿井。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管理,大力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当年底,煤矿就赢了利,除还清了债务还剩余20万元。过年时,乡亲们每人分得20斤大米、白面,150斤白菜,20斤油和1吨煤,生活特别困难的还得到200元钱生活补贴。

为增强企业后劲,1997年村里请来专家,在充分论证和细致勘测的基础上,决定在海拔998米处新开发一个年产20多万吨的煤矿。开新矿加上旧矿技术改造,需要上千万元资金。党支部经过认真研究,大胆采取了建立股份合作制吸纳资金的办法,筹建股份制新世纪煤矿,一方面解决集体资金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按股份分红,让大家受益。党支部把原有的集体煤矿评估作价为集体股,并吸纳全村每人两股即2000元的新股,分红时买二送一,按每人3000元股份分红。通过宣传让村民们充分认识到资金共享、风险共担的真正含义,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村民们都自愿入了股。到97年底,私人股金已达到总资产的29.1%,及时缓解了资金问题。新井口竣工投产后,2003年村民们得到了回报,每股分红880元,平均每人分红2640元。2005年每股红利达到1400元,每人分红4200元。这样,保证了全体村民都成为煤矿投资、经营和受益的主体,维护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共同致富。

二、因地制宜,优化环境,持续发展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是会枯竭的,而且靠挖煤为生不利于环 境的建设与保护。四马台村要谋求长远发展,就不能走“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老路子,必须实行产业转型,开辟新途径。经过慎重考虑,党支部提出了“以黑养绿,借绿兴旅”的发展新思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开荒造林,建设“绿色银行”。1993年,煤矿净挣200万元后,村里决定“以工补农”,把采煤挣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发展农业和生态建设。一是实行农场制,全村按地貌组建了7个农场,几年来,开荒造田、恢复撂荒地620亩,使耕地面积增加到1038亩。二是建立仁用杏基地,发展干果精品。为统一认识,支部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上河北省涿鹿县大河南村参观学习。回来后,动员全村劳动力上山垒堰栽树,三年的时间,共栽种了5060亩、35万株仁用杏树。经过多年的精心管理,现在绝大部分仁用杏已进入盛果期,仅此一项就可使百姓每年户均增收近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1993年以来,村里每年都要拿出40~50万元用于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再造土地和林果资源优势,完成了人造林近万亩,全村林木覆盖率已达到85%,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二)“借绿兴旅”,巧做旅游文章。四马台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京西南第一高峰白草畔,海拔2161米,山顶温度比市区低15度左右,植被随海拔高度的不同垂直分布较好,在加上这里山高、气爽、林密、谷深、花奇、草异的自然风光,是城里人夏日避暑的好去处。1997年,党支部请旅游专家帮助论证,制定了“借绿兴旅”发展规划,当年投资200万元,建设了以白草畔为龙头,鲲鹏峡 谷为重点的自然风景区,1998年开始向游人开放,当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多万元,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后,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2003年村里投资了1700万元,对108国道通往白草畔山顶全程26.7公里的路面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并对公路两侧进行了美化和绿化,在村民居住路段安装了7华里的路灯,实现了亮化工程。为提高旅游发展档次和接待能力,村里又投资1000多万元盖起了三星级标准的腾马大酒店,建造了洗浴中心和商业街,随着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游客们纷至沓来,旅游开始红火起来。

旅游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按照统一规划,村里搞起了民俗旅游接待。为使民俗旅游业更大发展,党支部结合旧村改造、山区险户搬迁、中心村建设等有关政策,于2004年6月开始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工程,建造民俗旅游专业村。截止到2006年底,利用不到三年时间,拆旧建新,为村民建造高标准双层别墅住宅286栋,让全村百姓都住上了新楼,都有条件进行民俗旅游接待。工程总投资8000多万元,采取集体补偿三分之二,村民个人出资三分之一的办法,集体统一供水、供电、供热。别墅住宅以三种户型为主,为145平米、176平米和202平米,别墅内有4—5套客房全部按标准间设计,全部有独立卫生间。现在有接待条件的有160余户,其中市级民俗户已有51户,可同时接待游客1000余人,大大提高了民俗旅游接待能力。

(三)放开眼界,走出山区,长远发展。村里有了较大发展,但支部一班人并没有停步,我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大山外,先后建立了建筑公司和塑胶化工企业。建筑公司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个亿的产 值,塑胶企业可带来2000万收入,实现了全村经济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

三、发展公共事业,惠及全村百姓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直是村党支部的行为准则。坚持发展依靠村民、发展为了村民、发展凝聚村民,扎扎实实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想方设法地让全村百姓过上幸福、文明的新生活。

(一)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后,结合村内实际,认真做好“三清三改”,对街道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为入住别墅的村民每户配备了垃圾箱,购买了80个垃圾桶,分配到各居民区,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集中收集,由清洁队运送到填埋场密闭处理。村民们全部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户内全部为水冲式厕所,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道密闭收集处理。村内道路和宅前路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道路通畅。清洁队每天对街道和居民区进行清扫,杜绝了侵街占道、柴草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等现象,村内环境干净整洁。村内进行了低压线路改造,免费为村民安装电话,家家都看上了有线电视,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不断提高村民福利待遇。每年村集体投入上百万元用于村民福利。给每个村民上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站、便民超市,每年为每个村民提供200斤大米、白面,200斤白菜和20斤油。对五保户、困难户和残疾人给予专项补助。现在,村民就业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三)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困难家庭,问寒问暖。去年春节,党员干部每人出资200元,集体出资5万元,走访慰问了全村的困难户、孤寡老人、军烈属和建国前老党员。党支部安排有致富能力的党员与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提供技术、劳务、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提高文明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了避免“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现象,村里开办了农村经济管理和财会培训班。为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投资98万元建了1000个座位的礼堂,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让村民们得到精神文化上的享受。通过开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村民的思想境界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四、建立农村管理长效机制

一个村能否建设发展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多年来,我村坚持了“依法建制,依制治村,主人的事让主人当家”的治村方略。

(一)建章立制,依制行事。新班子成立后,党支部、村委会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围绕社会治安、村风民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集思广益,制订了《村民自治章程》,以此作为依法治村、民主自治的蓝本。此后,村里又先后制定完善了干部守则、村领导班子工作制度、村政事务财务公开制度、社会治安管理制度等16项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依法行事。

(二)开好“两会”,民主决策。村领导班子成员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是百姓给的,花的钱是百姓的辛苦钱,“为人民服务也得依法,办好事也要讲究程序”。因此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要同百姓商量着办。党支部把开好“两会”作为窗口,疏通民主渠道,虚心纳谏,做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工作。凡是村内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家家户户利益和村民关心的问题,必须经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才能公布实施。

(三)民主理财,强化监督。集体的钱怎么花?村里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规范了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对民主理财小组行使权利予以制度保证,克服了“一把手”管钱、“一支笔”审批的弊端,从而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另一方面,村领导班子坚持财务公开制度,做到真明细、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2007年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

抓住今年市里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两个坚持”、继续加大市级重点村扶持力度的大好时机,巩固现有资源,提升产业综合水平,为实现综合产业型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发展思路如下:

一是充分发挥白草畔旅游带动作用,加快民俗旅游产业提升,对别墅住宅进行进一步完善,全部安装太阳能,使每套客房都能洗浴、各房间都有热水使用,院内安装太阳能庭院灯,全村统一实行污水处理与洁净能源改造,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为民俗旅游接待做好充分准备,进一步巩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二是做好旅游项目的包装与申报,抓住市区各部门对山区替代产 业发展大力支持的有利时机,确保“白草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鲲鹏大峡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与完善,强化白草畔旅游风景区对全村乃至全乡的旅游带动作用,为实现产业替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利用好四马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加快以“核桃、仁用杏”等干果为主的品牌建设与包装,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带动与加快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变步伐。

四是推进文化宣传设施建设,计划在做好环境绿化美化的同时,按照新村群落建设三个文化大院,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扩建礼堂580平方米。

五是完善老年养生设施,计划新建2500平方米老年公寓一座,为全社会老人共享山区生态资源创造良好条件。

2007年3月5日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考察材料(精选)

一、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认识问题

新农村建设为了谁?这是一个主人的问题,直接的答案十分明确,当然是农民,但深层次答案并不简单。通过十二天的考察学习,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新农村建设群众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群众要有积极性,在我们考察的一些村当中,有经济实力强的,各种基础建设村里全包,如辽宁的兴城四家村、山东寿光的三元朱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非常强,建一个村部50多万元,不用群众拿一分钱。江西的石城县大坝新村、益兰花村,经济较落后,资源困乏,但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有特点,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关键是思想工作做得好,农民参与积极性高。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民间理事会解决新农村建设,做得很好。理事会成员由村中德高望重、奉献意识浓、组织能力强的“五老”、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组成。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我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是教育群众,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要改变群众无政府状态,目前我市农民(包括我乡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有许多偏见,认为新农村建设,国家和政府要给群众多少好处,一切都由国家和政府掏腰包,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问题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等活动,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他们即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又是主体,通过建立理事会制度,使村屯很多事通过理事会来解决,坚持走群众路线,既要尊重群众意愿,又要有政府的主导作用,让农民群众无异议、满意。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问题

农民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这是一个“谁来干”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最担心的是自己会全部成为买单者。过去有不少类似“人民某某人民办”的口号,新农村建设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广泛参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党委领导就是要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问题,思想和思路必须统一。政府主导,就是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着实、抓投入。农民主体就是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能指望政府包办一切。社会参与就是解决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人的出人,有智的出智,有钱的出钱。当然,发展生产必不可少,要千方百计让农民增加收入,凡是典型投入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政府投钱,个别人满意,而多数人不满意,虽然政府在主导上有“鸡”随“米”走的情况,但“米”必须是引导性的,投米是让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决不能什么事都由政府包办。

三、抓好新农村建设主导问题

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这是一个“怎么干”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短期就可以完成的事,既等不得,又急不得。推动新农村建设,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首要的问题规划必须先行,根据各村屯情况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做出既适合于本村,又体现出本屯特点的规划,让村民理解和把握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不失时机地把握和利用好上级政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让群众早日享受到阳光普照,抓住中央的政策能解决一件就先解决一件,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外,同时又不脱离实际,不改变群众好的传统生活习惯。

我们虽然没有像“四家村、三元朱村”那样的经济基础,所有的事由村里全部包办,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按江西大坝新村和益兰花村那样完全用农民腰包里的钱办自己的事,我们要多掌握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多渠道、多方面争取资金、物质和社会帮助,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积极行动起来。

中央在新农村建设中虽然有大量资金投入,但我们的国情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平均到每个人头就不多了,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要切实把发展自主权还给农民,坚持既尽力又量力而行,引导、帮助和支持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双手积极、稳妥、扎实地建设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真正把中央的惠民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福祉,切实把事情办好,让农民舒展疑虑的眉头,不让百姓吃亏。

结合实际,努力开创我村新农村

建设新局面

有幸随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新农村建设考察团对江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四省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走访农户和座谈讨论,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信心,学到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感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所考察村屯,既有比较富裕的村,也有经济比较落后的村,但他们的新农村建设干得有声有色。

回来后,我们村党支部就考察情况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新农村建设必须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必须更新观念、主动迎上。做为横道河子文华村双河社作为市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社,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农民“钱袋子”。充分利用好现有耕地,进行科学种植,增加单产,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畜牧业,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养牛、羊、猪等;搞毛皮动物养殖:狐狸、貉、獭兔、貂等;鼓励支持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创业,增加收入;利用现有的玉米皮资源搞艺术品加工(拖鞋、地毯、壁挂、兜、筐、各种垫件等),还能出口创汇,增加收入。要走一条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搞建设的新路子。

2、搞好基础建设,改善农村“脏、乱、差”。从村容、村貌整治入手,2008年我村拟建沼气池52个;修屯内巷路1000米;建标准化卫生厕所50个;建铁栅栏600延长米;砖瓦房危房改造4座。通过以上建设内容,初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

3、完备文化设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拟建一座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大广大农民中广泛开展学文化、学技术、学政策、学法律、学知识,比增产、比增收、比贡献、比素质的“五学五比”活动,使农民的思想逐步解放,观念逐步转变,素质逐步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参观考察调研报告

刘庄参观有感

5月9日,桃园办事处组织机关48个村支部书记,到河南省南街村和刘庄村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四天的时间,先后参观考察了南街村和刘庄村的生产发展、新村建设等情况,并认真听取了两村有关负责同志的经验介绍。每到一处,他们的做法、工作干劲和发展境界都使我们为之叹服,也让我们真正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不足,工作上的差距。

一、南街村、刘庄村的基本概况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848户,3180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该村的突出特点是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文化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村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营造了浓厚的集体主义氛围。特别是该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大搞粮食深加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不但有效地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而且有力地促进

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在集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该村的村民变成了居民,1000亩土地仅由70个人负责经营,其余的村民都到村集体企业上班,并且免费享受30多项福利待遇,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同时,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路灯彩灯交相辉映,厂房住宅鳞次栉比,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该村还成立了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等公益设施,并注重发展教育事业,投巨资新建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和高中,兴办了报社、广播站和电视台,能够对学生、企业职工进行更好地教育。

刘庄村:刘庄村位于新乡市七里营镇,全村357户,1659人,总面积1.75平方公里。1952年,史来贺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50多年,把“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逐步建设成了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等亲临刘庄视察并题词,给刘庄人民以极大的鼓舞。2005年,刘庄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亿多元,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人均分配达到了9000元。现在该村农民公寓,每户四层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每户都配有中央空调、宽带网、现代化家具、闭路电视、电

话和车库,集中供热、供气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刘庄村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每年为群众发放各项福利达40多项。从该村2005福利发放明细表上可以看到,小到面、油、粉条、瓜果、芝麻糖,大到修路、绿化、房屋维修等物业管理费用,全部由村集体统一承担。村民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周边村庄在刘庄务工人员子女上学,也像刘庄人一样享受免费教育;退休人员每月退休金300元,退休党员和6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的生活补助;18岁以下未成年人每月享受30元补助。村内建有设施先进的卫生室,小病不出村,并且村集体每年组织全村人进行一次体检,所有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此基础上,对病人再补助30-40的医疗费。

二、主要感想和体会

1、一个好班长和一个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对强村富民作用重大。从南街村和刘庄村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发展的速度如此快,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威信极高、能力极强的支部书记和一个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模范的带头作用和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南街村和刘庄村带头人能够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集体、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刘庄村的史来贺把“当干部是为群众谋利益,不光要劳动带头,吃亏也要带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群众住最好的房子,而他却坚持住在70年代建的老房子里,到病逝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台17英寸的电视机,甚至连个衣柜都没有。在他的带动下,群众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说,这两个村的领导班子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敢于承担风险,开拓创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通过刘庄村刘副主任的介绍,可以看出他们的班子内部没有一点杂音,十分团结,对带头人更是充分的维护。这是一个班子干好工作的必备条件。

2、立足实际,把发展置于第一位。作为村级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了物质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实事,树立威信,就会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做。南街村和刘庄村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实际发展的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

刘庄村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初期,党支部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让群众进行民主讨论,群众都自愿搞集体经济。所以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保留了集体经济,革除了某些方面的“大呼隆”和分配上的“大锅饭”,同时吸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成立了刘庄农工商总公司,下分农业、园林、畜牧、工副、商业、农机、建筑七个专业、36个生产经营承包单位,实行了“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罚联产”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南街村党支部也是在广大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把个人承包的土地、工厂逐渐收归集体,实行公有制,集体经济的规模经营促使他们以“农”为出发点,靠农业上工业,围绕龙头上配套,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总之,这两个村都制定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实际发展的规划,并能够探索创新,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大力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不断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既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富裕了村民,使村民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

三、关于几点启发

1、强村富民首先要强班子。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如果班子不团结、战斗力不强、没有群众威信,发展则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注重村班子建设,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使两委班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增强班子的凝聚力。要像史来贺那样,发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2、加快发展要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机遇。一步撵不上,步步撵不上。每个村都应该制定出适合自已发展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特别是要把本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再进一步提高标准和要求,没有高的目标就没有超常规的发展。根据先进村发展的经验,我们一定要在发展集体经济上作足文章,要向南街村、刘庄村学习,以农业上工业,围绕龙头上配套,以大手笔、大气魄上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真正强村富民。只有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强了,才会有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和本钱。

3、要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一齐抓。通过南街村和刘庄村的经验,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努力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是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充分必要条件。先进村在大事上都由党员大会、村民议事会讨论决定,村务、财务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按制度办事。南街村还成立了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等,千方百计搞好各种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对村民进行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教育,既弘扬了社会主义新风尚,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又优化了社会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下载2007年9月14日房山霞云岭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9月14日房山霞云岭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参观考察调研报告(小编推荐)

    为进一步激发调动各级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5 月22日至25日,镇党委组织48个村支部书记,到河南省南街村和刘庄村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四天的时间,先后参观考察了南街村和刘......

    考察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12月X日到X日,在XX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对xx市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专......

    参观新农村建设(新韵)

    参观新农村建设(新韵) 参观车队似长龙,路面宽平全线通。 山上脐橙结硕果,村中房屋换新容。 电灯电话进农舍,新事新人育子孙。 今日群黎生产好,富民政策是明灯。新村赞(新韵) 两江交......

    思想汇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敬爱的党组织: 党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的短片很精彩,短短的几十分钟准确而全面地概括了我国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短片的第一模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此......

    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

    尊敬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党组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

    入党思想汇报—新农村建设

    敬爱的党组织: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见证了农村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当前的国情下,农乃一国之本!因此农村的变......

    2012思想汇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敬爱的党组织:党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的短片很精彩,短短的几十分钟准确而全面地概括了我国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短片的第一模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此......

    参观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学习心得

    参观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学习心得到华西看什么?问华西为什么?到华西学什么?根据学校安排,以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为目的,学校思政部带领学校部分学生代表到江苏省无锡市、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