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期党课课后感想
经管系书记郑江为第九期入党积极分子授课
11月26日18时30分,经济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郑江在镜湖校区经管南楼109室为经济与管理系第九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进行了关于“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专题授课。
郑江书记从学生学习中与生活中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出发,从而引申到对党员的素质要求。授课期间,郑江书记就本次专题提出了五点内容:
一、党员素质及构成要素;
二、党员素质现状分析;
三、提高党员素质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四、如何提高党员素质;
五、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郑江书记对每一点的解析都做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生活与学习中的行为习惯与作风提升到一个党性的认识。同时郑江书记还对十八大报告中新加入的内容向学员们做了介绍,并落实到高校工作的开展。他指出:科学发展观已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而高校工作的开展则以“以学生为本”为重点,首抓学生的政治素质。课后,学员们表示对书记的授课获益匪浅。不仅体会与认识到学生学习重要性,更了解到作为学生党员在各方面综合素质上提升的重要性。努力做好学生党员在基层党组织与学生群体中的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篇:第二次党课课后感想——靳松
第二次党课课后感想
机电硕10-6班 靳松
第二次党课由邹雄文老师和曹洪治老师主讲,主要讲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和正确处理党员群众关系,在这次课中得到了很多启发,主要理解和感想如下: 首先是邹老师的精彩授课,主题是“大学生生涯之旅”,非常的幽默风趣,贴近生活,他的讲话对我启发很大。
作为曾经的本科生,现在的在读硕士,我也曾经对于前途迷茫过,消沉过,经过了生活的洗礼后,也逐渐明白了时间是不能荒废这个每个人都明白的观点要身体力行的难度。在毕业后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基本做到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努力一点点,能够将来不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感到悔恨。可即使是这样,依然会有对前途,对方向迷茫的时候。每当我对前途迷茫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所谓将来,就是看不到的一切的可能性,所以过多的打算不如不打算,反正计划赶不上变化,徒费心力而已,只要在努力就好。
然而邹老师举的一些例子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我们更应该随着变化随时更新自己的规划,这样尽管累点,但能保证所作的努力不是无用功,保证自己的努力不是在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总之一句话,有信念,有规划,平凡的人才能有不平凡的人生。
接下来,曹老师的讲课内容是“正确处理党员与组织、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承接上节课的党的民主集中制政治组织结构而来。后来又重点讲述了我们大学生应该在现代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对于飞速传播的网络有区分力。
这一点相信我们大学生是感受最深的,网络信息的透明迅捷对于社会的公正无可否认有着有利的作用,比如“李刚”事件。但也有着很多危言耸听的夸大其词甚至是居心拨测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虚假煽动。
记得有段时间里,我很喜欢郎咸平教授的财经郎眼节目,我认为郎教授的观点很犀利,让我很长见识。但是看的时间长了,对于他的一些观点觉得有些夸张,比如过分悲观的看待我国的国有经济比如有色金属进出口事件,食用油大部分由国外资本控股,前年末开始的CPI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等观点。后来我觉得郎教授的观点有些夸张悲观,去看了很多路透的相关报道和港台内地的学者不同的声音,发现我们的经济是有着一定的问题,但确确实实是平稳健康发展的。
后来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也渐渐明白了郎教授的苦心——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如果想让自己的声音受到关注,只有让观点更加的“犀利”,然而这种犀利的代价难免以夸张事实作为代价。而放大存在的问题也更加能引起政府和群众的关注,从而能更好地解决。
我相信郎教授的出发点是好的,现在也很喜欢财经郎眼这个节目,不过现在的我是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判断分析去看,真的很不错。
然而网络总有一些恶意的煽动性的言论,无视我们国家五十年来的努力和发展,片面的恶意的夸张社会的阴暗。我的伯父,一个离休的老共产党员就时常对我讲,中国能有今天经济飞速发展的局面,是他们老一辈人年轻时候每一个人的梦想,但从没想过能够这个梦想能实现的这么快这么好,虽然我们的国家仍存在一些短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我们更应该看着绝大部分的积极的美好的一面。他经常对我讲述他年轻的那个时代遇到的艰苦和困难以及他们那一带人的奋斗历程。这对我能够正确的辩证的看待社会问题以及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向往和决心。
然而今天,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我们并不仅仅要能够正确辩证的看待种种复杂的这会问题,更要在发现网络上有着恶意的煽动性的信息时能够力所能及的找出真象,并及时呼吁一些容易受到影响的年轻人不要受到这些夸张的或者是居心拨测的言论的影响。
第三篇:课后感想
国际贸易结算-------课后感想
开学时刚拿到教材,一看这个标题,《国际贸易结算》,就觉得这门课和会计这个专业关联不大,心里就默默犯嘀咕,这个课与专业没太大联系,不用太努力学习。并且觉得这是一门很枯燥很无趣的课程,经过一学期的事实证明,在王老师的授课下,发现和我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首先,王老师是一个很乐观很风趣的一个老师,国际贸易结算里面许多枯燥乏味的陌生的名词、业务流程图等等,在王老师的精心讲解下,变得生动活泼,易于理解,完全是在一种很轻松的很融洽的氛围下接受那些原来有些抵触情绪的知识。慢慢的,上了几次课后,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门课。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话,这句话不假,但是老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在王老师的影响下,我渐渐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碰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上课没听太没明白的问题,会自己在课后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者上网查资料弄懂。不得不说,很感谢有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教我们这门课程。
其次,王老师不仅仅教授我们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讲课之余,会给我们传授很多课外知识。包括,如何做人,还有对事情的看法。王老师从她的生活经历以及她的广泛阅读中,将她的丰富经历与我们分享,给我们这么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许多间接经验。真的是受益匪浅。还有,我深深的被老师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感染,对一些问题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看待,而是学会积极的从乐观的方面看待,着也让我的生活更加阳光。犹记得王老师说的要常“喜乐”,更是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最后,还得真心的谢谢老师。谢谢王老师这个学期对我们的精心教诲,不管是专业知识上的传授,更是生活做人方面的经验的传授。还得谢谢王老师对我们有时候违反课堂纪律的宽容。谢谢王老师精心为我们整理的一些资料,那些资料真的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衷心的谢谢王老师!
第四篇:课后感想
《赢在中国》课后感想
在课程即将开始,主持人放出一段音乐,这种气氛和士气,首先就令人精神焕发!让人从心底有一种轻松和渴望。赢在中国的助教们那种朝气蓬勃,和对工作的热情,团队精神、凝聚力、犹如春天般的阳光,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参加培训的学员有很多,大家都是来自各个企业的精英,为了学习我们相聚在这里,缘分让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朋友之间拉近了距离。在培训活动中我们分小组建立起了一个家庭,然而选出了一家之主,和副家长和五位组长,我担任了其中之一,生活组长。也确定了队名和口号,如何打造优秀的团队为了团队,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还得靠团队。
在报数游戏活动中使我体会了一句话,没有对手、没有目标,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只要勇于承担,奉献、用心待人,用心做事,团队协作能成功的道理,与团队一起成长,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敢于相信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失误而承担的后果,虽然是个简单的游戏,但是能体现每一个人都一份责任。
当自己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时,正是体现你生命的价值的时候。当做好一份工作时,是在提升你生命的价值,当自己还在学校时,我们都是社会的索取者,走向社会工作时,才开始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融洽到工作实际中去。
在这两天的课程中让我领悟了以下几点:
1、领袖风采: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就要带头做好每一件事,用
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位人。
2、责任:在培训过程中让我认识到什么事责任,作为团队的一员,就要履行工作的职责,作为领导就要承担失败后造成的结果。领导永远是承担责任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公司的一员,以后我要努力工作,提高效率,维持工作成果。不择不扣的去执行完成每一项工作。
3、感恩:说道感恩,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的老板能给我这么宝贵的机会,让我来这里学习。虽然很累但这一切是非常值得。有时候自己经常把感恩这两个字挂在嘴边,但很少用行动去做到,很多学员在台上分想了一些感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称自己还有机会就要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用心去对待自己的家人。去行动去感谢曾经帮过你自己的每一个人。
4、
第五篇:课后感想
目前中国风电产业正步入整合时代
20101060汤辰电气五班
从2009年之前连续四年翻番增长,到2010年增长幅度放缓到30%,曾经“大爆炸”发展的中国风电产业已经走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口。站在新的起点,作为后来者的中国风电产业如何突破发展困局,实现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成为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日前举行的今年首个国内大型风电展———2011天津国际风电产业配套洽谈会上,业界专家和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纷纷为我国风电发展“支招”。未来五年,我国风电产业将步入平滑增长期,价格竞争短期内难持续,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进入兼并整合时代。我国风电发展必须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追求装机容量向关注风电电量转变,从集中大规模开发向大规模分散开发转变。
中国风电“大而不强”
继2009年凭借29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总量超越德国,跻身世界第二大风电市场之后,201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一举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2010年我国预计新增风电装备容量175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4167万千瓦。从人均电量来看,美国、丹麦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分别达到13682、6773和7813千瓦时,而中国的人均电量只有2585千瓦时;从人均风电量来看,美国、丹麦和德国分别为174、1313和492千瓦时,而中国的人均风电量只有9千瓦时;从风电电量比例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丹麦、西班牙和德国分别达到 19%、11%和6%,但中国只有0.35%。
此外,我国的人均电力装机、人均风电装机和风电装机比例也都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由于我国风电装备质量水平仍然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且在并网容量、吊装容量、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成为世界最大风电市场的位置并不稳固。衡量整个风电产业链健康的关键指标应该首选发电量,而不是把风电装机容量和风机制造能力作指标。
事实上,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应该是绿色、低碳、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按照这一思路,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5亿~2亿千瓦。
由于近几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长期积累形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开始集中暴露,突出表现为:风电机组出现故障、事故,风电机组运行维护成本高,风电场容量系数低,风电与电网“不友好”,风电与环境不和谐等等。
从国内风电场的运行记录来看,风电设备故障率高于5%,零部件的故障率甚至更高,齿轮箱是风机质量的第一个薄弱环节,接下来分别是变流器和液压站。
此外,被称作风电和电网“友好”技术的低电压穿越技术一直无法实现突破,成为当前风电与电场“不友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国风电产业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从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转变,必须更多地关注质量和技术。
“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做好风电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健康管理。”一方面,要正确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风电成本,同时还要做好对风电机组运行的实时检测和故障诊断,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技术进步。
针对目前风电与环境“不和谐”的问题,在风电场建设中,既要考虑景观,尽量少占用土地,建设后要恢复植被;又要保护鸟类,特别在候鸟迁徙路线中,严禁规划风电场;还要降低风电机组,特别是海上风电场的噪声。
考虑到电网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风电竞争的焦点将从资源向市场过渡。
“过去几年我国风电产业的‘疯长’,导致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谢长军坦言,2010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仅华锐、金风、东汽、明阳和联合动力五家企业的产能就超过上述容量。同时,丹麦维斯塔斯、西班牙歌美飒、美国GE等国际风机制造业巨头纷纷在华建立生产基地,风电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目前我国拥有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接近90家,叶片企业超过50家,塔筒企业近百家,这些企业已经暴露出自主设计能力不强、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今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将进入兼并整合时代。“经过大浪淘沙和兼并整合,预计我国最终将保留8~10家风机制造企业。”
我国风机制造企业可以尝试“走出去”,寻找更加广阔的蓝海。
虽然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步,但是我国风电产业配套体系仍然不完善,产品技术研发未能在产业链上有效整合,导致整机市场价格战日趋白热化。
自从2007年以来,我国风电整机的平均价格就以年均12%的速度下降,从原来的1万元滑落到2007~2008年的6000~7000元,2010年已经全面步入“3000”时代,今年1月份价格进一步跌破3700元。
一个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应该包括:资源调查分析,工程设计,风力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检验和认证,运行和管理,电网改造和建设,市场消纳,服务和人才管理等等。
完善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在于加强上下游的协调配合,加强专业化生产,“整机企业尽量不要‘大而全’,要多采用配套零部件,鼓励市场实现充分竞争。”
国内不少优势风机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做实产业链。例如,金风科技已经开始收购叶片企业;明阳50%以上的风机部件以控股或者参股方式进行生产,叶片由全资子公司生产,变频器、变桨/变频/整机控制系统由关联企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