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诉融安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纠纷

时间:2019-05-12 06:0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诉融安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纠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诉融安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纠纷》。

第一篇: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诉融安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纠纷

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

诉融安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纠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柳市行终字第54号

行政判决书

上诉人(一审原告)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红卫村民小组(以下简称红卫村民小组)。

诉讼代表人韦方建。

上诉人(一审原告)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油菜村民小组(以下简称油菜村民小组)。

诉讼代表人曾克坚。

二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李滨。

二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韦广珠。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融安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融安县政府)。

法定代表人周思泉。

委托代理人李天麒。

委托代理人韦继安。

被上诉人(一审第三人)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桥油村民小组(以下简称桥油村民小组)。

诉讼代表人周太利。

委托代理人覃显明。

上诉人红卫、油菜村民小组因诉融安县政府土地行政裁决纠纷一案,不服融安县人民

法院[2008]融行初字第19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如下:原、被告争议的龙头山、大寨山、凤凰山一带土地,四至界限为:东面从龙头山(283.80米高程)东面山脚小路处起往西南沿山脊经283.80米高程点、410.50米高程至334.50米高程点止;南面从334.50米高程点起往西沿岭脊下至岭脚红卫村民小组韦广珠甘蔗地边止;西面从韦广珠甘蔗地边处起往北沿桥油地边沿路至往瑶除路叉路口处止;北面从通往瑶除路叉路口处起往东沿机耕路至龙头山东面山脚小路处止,争议地面积437亩。1952年土改工作队曾把该争议地的部分土地划分给桥油村民小组作牧场是事实,但划分的四至界限不清、具体面积不详,且无相关文字记载。划分后,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和桥油村民小组共同在争议地内放牧。从60-70年代(在大集体化时期)起,从桥油村头开通了一条牛路到龙头山、大寨山一带,牛路两旁种下了部份相思树,现尚存有几十株,这条牛路主要是方便群众放牧、割草、运肥、耕种等生产生活需要。争议地在解放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未经人民政府确定过权属,双方当事人亦未能提交主张全部争议地权属的有效凭证。被告融安县政府曾于2003年12月1日对本案纠纷作出过[2003]融政处字第21号行政处理决定,将争议地北面的273亩土地确定归桥油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将争议地南面的164亩土地确定归红卫、油菜两村民小组共同所有。桥油村民小组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本院及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撤销了该处理决定。此后,被告经重新调查,在改变部分认定事实的基础上重新作出了本案被诉的融政处[2008]第10号权属纠纷处理决定,以争议地西面的A点(从通往瑶除叉路口往南沿甘蔗地边小路量330米处为A点)往东沿脊上至东面的B点(410.5米高程点往南300米、334.5米高程点往北310米处为B点)为分界线,将北面273亩土地权属确定归桥油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南面164亩土地权属确权为红卫、油菜村民小组集体共同所有。二原告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柳州市人民

政府于2008年9月22日作出柳政复字[2008]93号行政复议决定维持了融政处[2008]第10号权属纠纷处理决定。二原告仍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融安县政府对原告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与第三人桥油村民小组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进行处理并作出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赋予其的法定职权。被告融安县政府在处理本纠纷的过程中,基于1952年土改工作队曾把本案争议地的部分土地划分给桥油村民小组作牧场的事实,并考虑历史和现实状况,本着“三个有利”的原则,依法定职权确定争议地的权属,符合法律规定,其于2008年6月6日作出的融政处[2008]第10号权属纠纷处理决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原告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未能提供土改、合作化、“四固定”时期争议地确认给其集体所有的依据,却主张全部争议地属其集体所有,属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的诉讼请求。

上诉人红卫、油菜村民小组上诉称:争议地历史上属上诉人所有,且一直管理使用至今。虽然在大集体时期,第三人曾经在争议地上有过“共同放牧”和“种植相思树”的事实,但不能就此理解为土地权属已发生变更。本案诉讼过程中,被上诉人融安县政府始终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1952年土改工作队曾把本案争议地的部分划分给第三人”的事实,且该事实也与其关于“争议地在解放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未经人民政府确定过权属”的认定是自相矛盾的。因此,政府处理决定错误。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判决不当,请二审依法撤销原判并予改判。

被上诉人融安县政府答辨称:争议地在土改、合作化、四固定、林业三定各个历史时期均未经人民政府确定过权属,双方当事人亦未能提供主张全部争议地权属的有效凭证。

1952年土改工作队曾把争议地的部分土地划分给第三人作牧场,这是土改工作队员证实的,也是原一、二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此后,第三人就从村头开通了一条牛路到争议地,并在争议地边牛路的两旁种下一些相思树,现尚存有几十株。只因划分的四至界限不清,具体面积不详,且无相关文字记载,原告也在争议地内放牧,所以政府没有将争议地全部确权归第三人所有。原告称争议地在该村屯后面、周围还有100多亩甘蔗,这些均不能作为主张土地权属的依据,况且争议地周围还有大量其他村屯的土地,也有第三人种植的甘蔗地。因此,政府根据争议各方均未能有效举证和共同放牧的事实,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出的融政处[2008]第10号权属纠纷处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一审判决正确,请二审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第三人桥油村民小组述称:争议地在土改时划分给第三人作牧场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合理合法的,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一审判决正确,请二审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经审查,本院确认一审判决确认的证据合法有效,可作为定案依据。根据以上证据,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和一审判决查明的事实基本一致。

本院认为,权属纠纷的调处,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考虑历史和现实状况,积极疏导,充分协商,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生产生活、有利于经营管理的原则。对于本案争议的龙头山一带437亩争议地,1952年时土改工作队曾将该地的部分划分给第三人作牧场,这一事实,有两级人民法院生效的行政判决和证人韦英荣、韦佩荣、韦英有等在政府调查过程的证词以及证人韦佩荣在本案一审庭审过程中的证言相互印证,足以认定。根据这一历史事实并结合争议各方在争议地上共同放牧的管理现状,被上诉人将争议地权属分别确定为争议双方所有在决定内容上还是较客观适当的,也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据此作出的融政处[2008]第10号权属纠纷处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

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护。上诉人主张争议地全部权属的理由不充分,一审判决对其诉讼请求予以驳回是正确的。二被上诉人的答辩意见符合案件实际和现行法律的规定,本院予以采信。原判认定事实基本清楚,审判程序合法,本院依法予以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上诉人红卫、油菜村民小组共同负担(已缴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梁斌

审判员龙海霖

审判员江侦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书记员唐妤婧

第二篇:内黄县田氏乡北街村第四村民小组诉被告内黄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确权上诉一案的行政裁定书

内黄县田氏乡北街村第四村民小组诉被告内黄县人民政府

土地行政确权上诉一案的行政裁定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安行辖字第11号

行政裁定书

原告内黄县田氏乡北街村第四村民小组诉被告内黄县人民政府及第三人内黄县田氏供销合作社土地行政确权一案,内黄县人民法院报请本院指定管辖。本院经审查认为,根据本案具体情况,为缓和矛盾,本案不宜由内黄县人民法院管辖审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二)项规定,裁定如下:

本案由汤阴县人民法院管辖。

二00九年六月五日

安法网820号

第三篇:阳县石桥镇宏道村三组村民小组不服襄阳县人民政府土地所有权行政处理决定案

【案情】

原告:襄阳县石桥镇宏道村第三村民小组(以下简称宏道村三组)。

法定代表人:李贵强,组长。

被告:湖北省襄阳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政府)

法定代理人:吴永明,县长。

第三人:襄阳县西排子河水库管理处(以下简称西排子河水库)。

法定代表人:李万野,西排子河水库管理处主任。

第三人:襄阳县石桥镇宏道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宏道村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李付坤,主任。

西排子河水库原属襄阳县石桥人民公社集体所有。该水库始建于1959年11月,当时水库规模较小。1960年扩建成中型水库,扩建后石桥人民公社设立了水库管理处。1963年,县政府根据湖北省委批转的湖北省水利厅党组“关于水利管理会议的报告”即鄂发(63)113号文件精神,决定将西排子河水库及其所属财产全部移交襄阳县人民政府水利局管理,水库的性质由集体所有变更为全民所有。1965年11月,湖北省水利厅批准下达了再次扩建西排子河水库的计划,并由襄阳县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次年二月竣工,水库扩建后为大

(二)型。为水库管理、生产、生活、办公等需要,水库扩建竣工后水库管理处请示县长韩文孝,要求增加用地。经韩指定,水库管理处在大坝禁脚地外至“防洪路”以北占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即本案争议之土地)210.26亩至今。西排子河水库一直没有办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有关手续。

原告宏道村三组对第三人西排子河水库占用的210.26亩土地多年来一直主张其集体所有权利,多次与水库管理处发生纠纷,并曾就此上访中央、省、地(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被告县政府曾多次派员调查并主持有宏道村村民委员会和西排子河水库双方参加的会议,进行调解,并于1993年3月20日达成书面协议,协议规定:

一、维护现有各自的土地使用现状,以土地6至10号拐点为争议地段;

二、维护双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侵犯他人利益;

三、任何一方若有不服,依上级人民政府裁决为准。“随后,原告宏道村三组认为,西排子河水库占用之争议土地属该村民小组所有,而不属村民委员会所有,因而不履行协议,并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诉。被告县政府遂于1993年4月10日作出”关于水利局西排子河水库国有土地确权定界的裁决书“,该裁决书认定:”鉴于1988年土地资源调查时,西排子河水库与宏道村土地权属界线单方有争议。经调查,县水利局西排子河水库始建于1959年,1965年进行扩建。之后,经当时县政府县长韩文孝指定,将'防洪路'以北到坝脚的土地归西排子河水库管理使用,延续至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湖北省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规定,裁决按土地资源调查6至10号拐点为界以北土地所有权属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于西排子河水库。“ 原告宏道村三组对被告县政府的裁决不服,向湖北省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原告诉称:”1959年新建西排子河水库,占用了原告的大片土地,1965年又进行扩建,再次占用了原告的大片耕地。水库建成后,划定了安全保护区,在保护区外东西两段间有一块原属原告所有的土地,约300亩,被西排子河水库占用,建水库办公楼、养鱼池。原告对这块耕地的权属曾多次申请被告依法确认,被告一直不予理会,不得已,原告不断上访中央、省、市三级政府,请求解决,直到1993年4月,被告才作出没有法律依据的裁决。“"请求撤销被告的行政裁决书,判令被告对原告与西排子河水库争执的土地权属重新作出裁决。”被告县政府答辩称“本府裁决书所作出的关于水利局西排子河水库国有土地确权定界的裁决,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并符合法定程序,请求依法判决维持,驳回原告的无理诉讼请求,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本府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第三人西排子河水库答辩同意被告的意见。第三人石桥镇宏道村村民委员会未予答辩。

【审判】

诉讼中,被告襄阳县政府就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向法庭提出异议,被告襄阳县政府认为,裁决并没有直接指向宏道村三组,即原告,且村民小组不享有对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本案的原告应是宏道村村民委员会,宏道村三组不具有行政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法庭审查认为,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国家土地管理局对该条款的明确解释为:“根据上述规定,在生产队解体为村民小组后,原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可以属于该村民小组相应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这就是说,我国目前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组织形式有两种,既可以是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也可以是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再从本案被告裁决的法律后果看,直接影响到原告的权利义务,也就是裁决之争议的土地,原告认为应属原告所有。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该村民小组认为被告的裁决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宏道村三组同第三人西排子河水库争议之土地原属集体所有,且属村民小组(或生产小队)所有。1965年水库扩建后,虽经当时的县长口头批准第三人西排子河水库使用,但至今没有办理有关征用土地的手续。被告所作的土地权属裁决,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且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被告应参照国家土地管理局《意见》第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即:“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或按当时规定补办征地手续,或退还农民集体。”故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1、2目之规定,判决撤销被告襄阳县人民政府1993年4月10日作出的《关于水利局西排子河水库国有土地确权定界的裁决书》,并判决被告在接到本判决书生效后30日内重新作出处理。宣判后,被告襄阳县人民政府没有提出上诉。

【评析】

本案中,第三人西排子河水库1966年占用原告宏道村第三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一直未办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有关手续,事实是清楚的。处理好本案的关键在于正确适用有关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法律、法规。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意见》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暂行办法》,是贯彻土地管理法、解决土地权属问题的规章,应予参照。其中《意见》第八条对处理本案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该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凡1962年9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以下称《六十条》)公布以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的华侨农场使用的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含合作化之前的个人土地),1962年9月《六十条》公布后迄今没有退给农民的,属于国家所有。”第二款规定:“凡1962年9月《六十条》公布时起至1982年5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公布时止,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国家所有:1、签订过土地转让等有关协议的;2、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使用的;3、进行过一定补偿或安置劳动力的;4、接受农民集体馈赠的;5、由农民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转为全民所有制的。”第三款规定:“凡属上述情况以外使用的农民集体土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或按当时规定补办征地手续,或退还农民集体。”根据该规定,结合本案的实际,进一步说明以下几点:

1.《意见》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可否适用于本案。该款的规定是,凡1962年9月《六十条》公布以前,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1962年9月《六十条》公布后迄今没有退给农民的,属于国家所有。而本案争诉之土地,是在1965年占用的,此前属集体所有,显然不属于上述规定的情况,因而不能适用该规定将争议土地确认为国有。

2.《意见》第八条第二款第5目的规定可否适用于本案。该目规定,凡在1962年9月《六十条》公布时起至1982年5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公布时止,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转为全民所有制的,属于国家所有。而本案中的西排子河水库由集体转为全民在1963年,虽在上述规定的期间内转变的,但本案争议之土地被西排子河水库占用是在转为全民之后的1965年,因而,也不能适用本规定将争议之土地确认为国有。

3.《意见》第八条第二款第1目和《办法》第四条第(三)项之规定,可否适用于本案。两者规定的基本精神是,当事人之间签定的土地转让协议书可作为确定土地权属的依据。本案的被告曾召集第三人宏道村村民委员会和西排子河水库双方签订过一份协议书,但没有把原告宏道村三组作为一方当事人,又没有真正就争议之土地的权属问题达成协议(如前所述协议内容),只是强调要维持现状。协议对本案的原告没有效力。

4.《意见》第八条第二款第2目规定,凡1962年9月《六十条》公布时起至1982年5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公布时止,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使用的,属于国家所有。本案被告认定西排子河水库占用的土地是经过当时的县长批准的,但既无县政府的批文,又无征用该土地的会议纪要,被告只是以事后取得的证人证言来证明是县长指定的。法庭认为不能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证据。即使县长指定确实存在,法庭认为,县长的行为是不完整的政府行为,虽然县长可以代表政府作出决定,但必须具备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否则就不具备法律效力。

此外,本案争议土地也不存在《意见》第八条第二款第3目、第4目规定的情况。

根据上述分析认定,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对本案的第三人西排子河水库所占用的原告的210.26亩土地,应依据《意见》第八条第三款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或按当时的规定补办征用手续,或退还给农民集体。故判决撤销襄阳县政府的行政裁决书,由被告重新作出处理。

下载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诉融安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纠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民委员会红卫村民小组、油菜村民小组诉融安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裁决纠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