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吴涵的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7:1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吴涵的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吴涵的读后感》。

第一篇: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吴涵的读后感

字是男人的一半相貌

1、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

2、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3、健康光荣;

4、遇到事情替别人想一想;

5、遇到不会的问题多动动脑筋;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7、脑筋越用越灵;

8、一会关心自己,二会关心别人;

9、眼睛要用来观察世界;

10、发明来自灵机一动。梦幻与现实

——读《最后的常春藤叶》有感

“三个月不愁食宿,既能摆脱波瑞阿斯和巡警的干扰,又有意气相投的朋友,在苏贝心目中,再没有比这更美满的事了。„„既然打定了去岛上的注意,苏贝立刻准备实现他的愿望。轻而易举的办法倒有不少,最愉快的莫如在一家豪华的饭店里大模大样地吃上一顿;然后声明自己一文不名,这样就可以安安静静、不吵不闹地把自己交到警察手里。„„他似乎注定是自由的。„„他忽然想起了那个穷极无聊的办法——扰乱治安。„„他咒骂那些头戴铜盔、手持警棍的人。他一心指望他们来抓捕他,他们却把他当作一贯正确的帝王。„„苏贝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环境的影响,使她的灵魂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邪恶。他要——苏贝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没干什么。’苏贝回答说。‘那么跟我来。’警察说。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警察和赞美诗》

这一篇短篇小说是由美国作家欧亨利所写的,是我在假期里阅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最喜欢的一篇故事,它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在设计故事情节时波澜起伏,曲折生动,尤其是故事的最后更是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他把小说的灵魂全都凝聚在结尾部分,也着实给人幽默了一把。这就是欧亨利的作品一个鲜明的特点。

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生活,来反映当时的美国社会尔虞我诈、阴暗的一面。他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采用了全新的写作手法,比如说《钟摆》、《回合之间》等,它们的前面部分和故事的结尾都有极大的反差,带给读者的往往是震撼,给人一种心酸的感觉。

欧亨利用他谐趣机智的语言、简练的文笔从细微处抓住人物特点,刻画出了一系列内心或肮脏或善良的人物,其中包含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欧·亨利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深谙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切身感受过统治阶层制定的法律对穷人是如何无情。因此,他把无限的同情都放在穷人一边,所以在他的笔下,穷人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仁慈善良的品格,真挚深沉的爱情。但是他们却弱小而可怜,孤立而无援;命运多坎,食不果腹,身无居所,往往被社会无情地抛弃。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与繁华鼎盛的社会景象互相映照,显得格外刺目,其中当然隐含了作者的那种愤愤不平。这让我想起了杜甫的那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实欧亨利的作品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十分的接近的,他说出了现代很多人不敢说的真话,也许这

也是他的作品令人百读不厌,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作为现在这个社会的一员,我还是衷心的希望我们的城市不是由柏油马路、钢筋水泥组成的阴森沉默、冷酷无情的庞然大物。

南苑中学 初二(5)班 吴涵

指导老师程娉

第二篇:《小豆芽有了小弟弟》小学生读后感

读了《小豆芽有了小弟弟》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贾月珍月亮姐姐写的。

这本书里讲的是小豆芽的班级里,有好多同学都有了弟弟,而他们把自己的弟弟却比做成“小魔王”,为什么呢?比如刘得璇的弟弟,什么都撕,撕刘得璇的作业,别人借给刘得璇的书……,反正他才不管是什么东西,而刘得璇的爸爸妈妈却每天像宝贝似的养着他。再比如徐东总喜欢让别人服从自己,有了弟弟徐真,他便想让弟弟服从自己,可每当爸爸妈妈回来时,徐真就告状说哥哥不让我玩,哥哥不让我看……,跟监控一样。当然,在班里也有没有弟弟妹妹的,比如于娜,因为爸爸妈妈离婚,所以她再也不会有弟弟妹妹了。还有高东,因为徐真是他的“关门弟子”,他非常喜欢徐真,所以他想让爸爸妈妈给他生一个弟弟,可是爸爸妈妈工作太忙,没时间。

小豆芽在妈妈怀孕时,一直想要一个妹妹,可在宝宝出生时却是个弟弟。在玲玲老师的再三开导下,全班同学都喜欢自己的弟弟了。

这本书告诉了我,无论是弟弟还是妹妹都要去接受他,爱他,因为这样你就会有一个“好朋友”,无论他/她做错什么事都要耐心开导,也可以训练他/她如何独立,如何收拾玩具……要做一个永远爱他们的哥哥姐姐。

第三篇:《杰杰有了家》读后感作文

《杰杰有了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次特大山洪暴发,无情的洪水冲毁了杰杰的家,《杰杰有了家》读后感作文。杰杰的父母受伤住进了医院,留下杰杰一人在家,生活很坚难。杰杰以经几天没来学校上课了,怎么办呢?金龙小学四

(一)班的同学正在展开套讨论。第二天小伙伴来到杰杰的临时住处,读后感《《杰杰有了家》读后感作文》。同学们安慰杰杰并把自己带来的衣服、鸡蛋、蔬菜放在桌子上。杰杰看见了,眼泪又扑簌簌的掉了下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杰杰补回了功课继续上学。后来,黄伟征得父母的同意,暂时把杰杰接到自己家中,一起生活,一起学习。黄伟的爸爸妈妈对杰杰十分疼爱。杰杰又有家了。

读了这片课文,我知道了同学在遇到困难与不幸时,应该给予同情和帮助。同情同学的不幸并给予关心、安慰他们。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

《杰杰有了家》读后感作文300字

第四篇:戴雨涵《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1

学雷锋竖新风

“学习雷锋好榜样„„”每当我耳边响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时,我脑海里就浮现出雷锋的许多感人事迹。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一直走在学习雷锋的浩荡队伍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已然成为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召唤,但我们应该怎样付出自己的一份力呢?我们可以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公民,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的身边有一个有着雷锋精神的人,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没看清他的样子,可他那种精神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爸爸妈妈带着我坐公交车去马鞍山游玩,我上车便抢了一个空位子,爸爸妈妈没有座位只好站着,我一回头才发现自己旁边坐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眉头紧皱,冒着冷汗,好像要吐出来似的,我看这症状,就往边一直靠,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奶奶“哗”地吐了出来,整个车厢里散发着异味,乘客们有的捏着鼻子;有的捂着嘴巴;还有些人在议论着老奶奶,忽然这个时候被一个沉重的脚步打碎了,我一看是一个大哥哥,大哥哥走到老奶奶面前,拿着手帕帮老奶奶整理,毫无嫌弃之心,看着大哥哥的行为,车厢里的人都被感染了,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有的帮老奶奶擦东西、有的把手中的矿泉水递给她、还有的和她聊天分散她注意力不让她晕车。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我们已经到了马鞍山,但不知怎么的,心里踊跃出对老奶奶愧疚和对大哥哥雷峰精神的敬佩。从这次以后,我决心做一个和雷锋同志一样助人为乐,快乐自己精神的人!

虽然雷锋同志已经不在了,可他的灵魂永远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学习雷锋,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传播,感受到雷锋的温暖,让雷锋精神不会在我们心中遗忘!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团结街小学502班戴雨涵 指导老师陈召宏 萌芽小记者:00889

第五篇:6吴重涵 是什么阻碍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 家庭教育国际论坛论文

是什么阻碍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 ——阶层差异、学校选择性抑制和父母参与

吴重涵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家庭教育国际论坛,2015年10月 广东中山

摘要:已有研究发现,父母参与会促进儿童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父母的集体参与,更在宏观上能改善有利于教育改革的生态环境,甚至促进社会公平。基于上述事实,我们将父母参与从以往的附属社会资本变量而提升为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社会流动间的独立变量来考察。在探讨父母参与作用的基础上,探索阻碍因素,进而克服以促进父母参与,就显得意义重大。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将家庭、儿童和学校层面的变量纳入到同一分析模型中,探讨他们对父母参与的影响。根据2013年“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合作跟踪研究”的大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儿童和学校都会影响父母参与;父母参与具有阶层差异;父母参与作为家庭资本激活的过程,除了已有的学生需求激活外,本研究还发现了另外的激活因素:与学校的行为选择相关,学校行为不当,会阻碍和抑制父母参与,拉大父母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间的差距;学校对家庭、儿童特征与父母参与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特别是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和住校生家庭来说,教师的意愿和行为会显著地促进这些家庭的家长参与子女教育。

关键词:家校合作;多层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家长参与;儿童成长 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制度化家校合作与儿童成长的相关性研究”(BHA140091)的阶段成果,以及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创新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合作教育机制”(11021001)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吴重涵,男,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现代学校制度与家校合作、教育研究方法、学校办学合法性策略等,邮箱:jxsina@126.com(江西 南昌 330038)。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成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社会遗传”特性(Bourdieu,1973;Lin,Erickson,2010)。结论似乎是“宿命”的。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结论。但国内的研究似乎到此为止了。我们的整个研究项目,就是立足于本土的现状,将这幅宏观图景的“比例尺”放大,通过考察家长参与(进而考察学校干预)这个中间变量,来看这种社会遗传是否能通过人工干预而减弱,以及如何减弱。这关系到教育公平实现机制的问题。

本研究作为项目的组成部分,根据“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合作跟踪研究”第一轮的大样本数据,寻找父母参与与家庭、儿童和学校特征间的规律性联系。基本结论是:父母参与的阻碍虽然存在于家庭层面的社会阶层因素和儿童因素,但也受到学校和教师层面的制度、意愿和行为的“选择性抑制”。这个结论和前期“家长参与的力量”研究结论相联系(吴重涵 et al.,2014),可以进一步得出如下推论:学校通过促进弱势家庭的父母参与,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家庭“硬件条件”的不足,从而用“参与的力量”促进儿童的教育获得,在宏观上达成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效果。

一、研究的项目背景

本研究“父母参与的阻碍因素”是“制度化家校合作研究及其实践推进”这个总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总项目2011年正式展开,按照获得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制度化家校合作与儿童成长相关性研究”展开研究工作;按照获得立项的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项目“创新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机制”展开研究应用,推进政策和实践的有关工作,项目实施周期计划为10年,三个阶段,当前处于第二阶段。

项目的具体思路,是将美国家校合作的学理性研究、实验研究和相关实践模型引入江西,按照“科研引领,行政推动、试点创新”的技术路径,进行本土化研究和改造。当前是项目实施的第5年,我们已初步实现了这个模型的本土化,并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在科研、政策和实践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积累了经验。

二、研究的逻辑起点

根据2011-2014年对3万6千多个家庭父母及其子女,七百多个班级和老师的第一轮大样本调查,形成(和正在形成)以下系列研究成果:

专著《家庭背景与家长参与的实证研究》,详细讨论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参与家校合作、儿童成长相关性的系统、一般特征(吴重涵 et al.,2014b);

研究报告《家长参与的力量》着眼发现父母参与的作用,专门探讨父母参与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父母参与可以减弱家庭背景与儿童成长间的相关性(《新华文摘》,人大书报中心《教育学》,2014)(吴重涵 et al.,2014a)。

本研究报告则着眼父母如何参与,专门研究父母参与的阻碍因素,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参与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学校因素对于这种相关性的影响。

由此,“参与的特征”、“参与的力量”和“参与的阻碍”构成一个逻辑链,将家庭背景与父母参与,父母参与与儿童成长这条“道路”贯通了。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三个问题:

1.参与的差异性:父母参与在学校间的差异性如何?

2.家庭和儿童对参与的影响:家庭和儿童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

3.学校对参与的调节作用:家庭和儿童的个体数据与学校层面的宏观数据在同一框架内,学校如何影响家庭和儿童特征,进而影响父母参与?

三、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相关文献综述

1.家庭背景对父母参与的阻碍

主要是社会阶层的分析框架。无论是家庭视角的家长能力不足,抑或学校视角的与学校价值观不符,问题父母或问题家庭被视为父母参与程度低的问题核心,对父母参与的阻碍的根源都指向阶层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被统称为“家庭缺失论”(Family Deficiency Theory)(何瑞珠,2002;Ho,Willms,1996;拉鲁安妮特,2014;Epstein,Becker,1982)。

家庭缺失论的局限,在于忽略了学校的过错,学校本就使用一套中产阶级的语言,使得缺乏文化教育的家长很难理解,更不用说达到学校的期望(拉鲁安妮特,2014)。这个理论还低估了所有阶层家长对子女教育付出的相同意愿。我们对家庭教育付出意愿的考察表明,中国家庭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超过五分之四的家庭愿意为子女教育付出全部家庭资产,哪怕负债,甚至农村家庭还略高于城镇家庭(吴重涵 et al.,2014)。研究也显示即使社会阶层地位低下的家长,也会用自己的有限资源参与那些他们比较适合的家校合作活动,从而为子女提供了重要的社会资本(Coleman,1987)。

2.学校对父母参与的阻碍

“学校对父母参与的阻碍”的分析,同样也是社会阶层理论的分析框架。学校层面的因素被统称为“教育机构歧视论”(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Theory)(何瑞珠,2002),包括学校的资源条件、组织和制度、教师意愿和行动等对父母参与的阻碍。学校和教师对来自低下阶层父母存有偏见,抱歧视的态度,而疏忽有特别需要的一群。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校内一些隐晦歧视作风和排斥机制,把条件不利的父母拒之门外,使他们不能参与子女教育,造成父母参与的阶层差异(Greenberg,1989;Ho,Kwong,2013)。

教育机构歧视论把父母参与低下的原因归结于学校,但却忽视了有些教师的确能鼓励一些条件不佳的家长,有效地协助子女学习(Epstein,Becker,1982)。研究发现,美国的教师无论面对何种阶层的父母,均希望家长在家中为子女提供有利的教育环境,支持教师及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拉鲁更指出:教师要求不同阶层的家长协助的频率和方式没有实质分别。故此,她认为学校或教育机构本身并无任何意图歧视低下层父母(拉鲁安妮特,2014)。

3.儿童特征与父母参与的关系

家校合作的核心在于促进儿童成长。我们针对父母参与儿童个体特征的考查发现,父母参与与儿童性别不相关,“生男生女都一样”;父母参与与儿童年级反相关,年级越高,父母参与程度越低,但临近毕业年级,有升高趋势;留守儿童和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参与程度较低,且多子女的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参与的程度最低(雪上加霜的效果)(吴重涵 et al.,2014b)。

4.对已有研究的认识

以上综述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同时也可以形成以下认识:

第一,父母参与受到了家庭、儿童和学校特征的综合作用,在研究中无论过分强调某一层次因素的影响作用而忽略其它层次,都可能导致方法论上的谬误。

第二,从家庭缺失论,到教育机构歧视论,再到儿童层面的个体特征,对父母参与阻碍因素的考察,启示我们要促进父母参与,学校和家庭都应正视各自的缺失和不足。以“关爱我们共同的孩子”为核心,共同参与到子女的教育中去。当家长、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能将彼此视为教育合作伙伴时,那么一个围绕儿童的交叠影响域就会形成并发挥作用(爱普斯坦,2013)。

第三,国内有关的实证研究中,存在着样本规模较小,分析方法相对简单,分析缺乏必要的统计控制等问题。父母参与的影响因素是分层次的,这种分层数据的特点决定了在模型设定中需要考虑变量层次的问题。

(二)变量的选取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操作化:本研究将“父母参与”定义为父母以促进儿童成长为目标的行为,并操作化为87项行为指标。“父母参与”的自变量为意愿、能力和外部需求。其中意愿和能力指家庭层面的教育期望、社会经济地位等;外部需求指儿童或学校对父母参与行为的激活。在儿童的学习或行为出现大的波动时,家长往往会直接干预或与学校联系,此时的父母参与程度较高(拉鲁安妮特,2014;吴重涵 et al.,2013)。

从意愿、能力和外部需求选取家庭、儿童和学校特征的三个层面的变量。其中家庭及对应的儿童样本量为5626例,学校29所。分析方法为多层线性模型的概率回归。因变量为父母参与(87个测量点),自变量包括家庭、儿童和学校三个层面,共21个变量。

四、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父母参与存在阶层差异

父母参与具有阶层差异性,有阶层优势的家长会将阶层优势带入,而弱势地位的家长则处于“雪上加霜”的不利地位。我们更进一步的发现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参与的关系,集中体现在父母职业与工作的关联程度、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社会关系三个因素上。

(二)父母参与存在学校阻碍

1、对意愿转化为行动的阻碍

已有研究认为,父母参与意愿和家长实际参与的程度之差,主要是家长的参与能力造成的(Coleman,1966;Lin,Erickson,2010)。但我们却发现学校的组织工作也会造成家长失望。所以,在家长较高参与意愿的现状下,学校是父母参与的“瓶颈”,改进的空间包括教师向家长表达欢迎父母参与的态度,营造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建立个性化的社会网络联系等。

重要的是,学校应考虑家长对家校合作活动(如家长会)的可接受程度和针对性,提高组织能力,改善某些教师的不当行为,以此将家长的意愿转化为实际参与。

2、对社会资本激活的阻碍

父母参与作为文化资本激活的过程,拉鲁认为激活源自学生,如学生学习成绩出现较大波动。但本研究发现学生成长状况(包括成绩、行为和抱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关键特征对父母参与的激活并不显著。父母参与的激活更多地与学校的行为相关。这在理论上扩展了拉鲁的文化资本激活理论。

学校会选择性地阻碍父母参与,学校和教师只鼓励受教育水平高、社会关系丰富、符合学校价值观的父母参与,却忽视阶层地位低下家长的需求,潜在地排斥住校生家长。改善这些学校行为,则会激活父母参与。

(三)学校的行为改进与教育公平

学校对父母参与的促进或阻碍,宏观意义上可能影响教育公平。阻碍的方面,表现在学校非个性化的家校合作活动,存在(隐秘存在)对家长的制度性阶层排斥(如留守儿童住校)等;促进的方面,表现在老师的意愿和行为,会显著地促进低下阶层和留守儿童家庭的父母参与,进而用“参与的力量”来弥补在家庭资本方面的不足,可促进儿童的教育获得,从而在更大意义上促进教育公平。

这些发现都成为我们改进实践和研究家校合作的学理基础。当然,本文所进行的仅只是探索性的研究,这些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来加以验证和改进,尤其是在学校层面变量的选取上,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1、本研究及其分析的设计,是基于项目第一阶段的数据,缺乏纵向比较。这个问题在我们今年开始的第二轮数据采集之后,会有明显改善。

2、在学校的主导下,形式化活动和教师的不当行为,如果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如不当家长会等,会抑制家长对另一些可能有实质意义的活动的持续参与,造成父母参与的“选择性阻碍”。这种阻碍是如何产生的,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克服,对父母参与的研究和实践推进都具有意义。

3、由于缺乏对儿童成长的动态数据,没有发现儿童关系特征对父母参与的激活,但并不表明这不重要,按照拉鲁家庭文化资本激活的理论,可以推论这恰恰十分重要,我们希望在完成第二轮数据采集后,能有更多新发现。

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在越发深入和复杂,父母作为儿童成长的基石,学校教育改革的伙伴,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其对教育的参与作用正不得不受到重视。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父母会扮演怎么的角色,我们有足够理由保持乐观。

让我们跨越学校和家庭间的鸿沟,搭建沟通的桥梁,为孩子铺就一条无缝对接的成长轨道。

参考文献

[1] Bourdieu P.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J].R Brown Knowledge Education & Cultural Change Paper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1973.[2] Coleman James S.Families and Schools[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7, 16(6): 32-38.[3] Coleman James S.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Coleman)Study(EEOS): Codebook and Study Rrport[R].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1966.[4] Epstein Joyce L., Becker Henry Jay.Teachers' Reported Practices of Parent Involvement: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82, 83(2): 103-113.[5] Greenberg Polly.Ideas that Work With Young Children: Parents as Partners in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A New American Fad? Why Does It Matter?.[J].Young Children.1989, 44: 61-75.[6] Ho Esther Sui-Chu, KwongWai-Man.Parental Involvement on Children's Education: What Works in Hong Kong[M].Springer, 2013.[7] Ho Esther Sui-Chu, Willms J.Douglas.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Eighth-Grade Achievement[J].Sociology of Education.1996, 69(2): 126-141.[8] Lin N., Erickson B.H.Social Capital: 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orporated, 2010.[9] 爱普斯坦乔伊丝 L.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M].吴重涵, 薛惠娟译.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3.[10] 何瑞珠.家庭學校與社區協作:從理念研究到實踐[M].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2.[11] 拉鲁安妮特.家庭优势:社会阶段与家长参与[M].吴重涵, 熊苏春, 张俊译.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12] 吴重涵, 王梅雾, 张俊.家校合作:理论、经验与行动[M].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3.[13] 吴重涵, 张俊, 王梅雾.家长参与的力量——家庭资本、家园校合作与儿童成长[J].教育学术月刊.2014a(3): 15-27.[14] 吴重涵, 张俊, 王梅雾.家庭背景与家长参与关系的实证研究[M].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b.注:本文是《是什么阻碍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阶层差异、学校选择性抑制和父母参与》(即将发表)一文的主要内容,相关数据、模型过程和详细结论等内容请参见原文。

下载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吴涵的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吴涵的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