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

时间:2019-05-12 07:3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

第一篇: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

疑难探究: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

重庆市潼南柏梓中学校:夏绪才 402676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增加就业困难,影响社会安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吃饭、就业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有直接关系。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难度大;我国长期以来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3.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必须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总之,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问题还要靠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才能最终予以解决。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篇: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思考

文章标题: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思考

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不能不重视广为关注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可以看出常常被习惯地排列在一起的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属于同一个逻辑层次。其中,人口问题是社会领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包括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的统一的广义的社会领域之内的问题。而所谓环境,则是指人类社会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界,因而环境问题应是社会领域之外的问题。至于资源,却是指自然界中可以用来进行开发、以适合人类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因而所谓资源问题应包括在环境问题当中。按照这样一种逻辑分析,我们便可以将这些问题相对区分开来,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

关于人口问题的研究涉及到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方方面面,而社会发展理论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点首先是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般说来,这一关系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一定数量的人口的存在,是一切社会结构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又决非人口越多越好。如马寅初先生所说:“如果对人口的增加不加以控制,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只有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亦即保持适度人口,才能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状况又制约着人口问题的解决。社会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文明的程度不同,对人口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就会相应地不同。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要为人口问题的解决不断创造出新的有利条件,但这些条件又都是有限度的、具有相对意义的,对此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在探讨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我们当然还必须注意到另一个相关问题,即人口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这一问题已经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关系层次,即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为人口因素既然是属于社会领域之内的存在,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当然应归属于社会领域与自然领域这两大领域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里也需要有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自然环境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无疑具有一种根本的意义。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和发展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不仅如此,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都必须借助于自然环境,包括蕴藏在这一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所以,自然环境作为一种基本条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体过程;自然环境的状况,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可能前景。而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会对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影响。人是能动的存在物,他并不是像动物一样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而是要“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即“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其中,物质生产活动便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如果进行得当,当然会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而发挥其积极作用;但若违背了客观规律,或者只是为了一时之需而不顾后果,那就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损害人类社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根基。而也正是在这一方面,人口因素对自然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如果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超出了自然环境(包括各类资源)所能承载的合理范围,那就会从根本上给自然环境带来过于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不论这种压力是通过日常生活直接表现出来还是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压力而间接地表现出来,最终都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无论是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是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是有着不同的情况的。如果说在以往的渔猎社会和农业社会阶段上,这些关系中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那么自从进入工业社会阶段之后,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就日渐作为一个问题群突出出来。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各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技术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令人骄傲;但与此同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成为全球最令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之一。在人口方面,总体来看增长太快,或者说急剧膨胀。据统计,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人口总数翻了一番多;1987年突破了50亿大关,1999年达到了60亿,目前还在以每年大约7500万人的速度继续增长。这样一种速度和数量,一方面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很不利于社会发展。如L.R.布朗和H.凯恩曾指出的,“世界很少面临过如

此明朗的紧急局势,其规模如日益增长的食物与人之间的不平衡一样明确。”而且,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匀,特别是新增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就更是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问题则表现为由于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盲目开发和索取、各种工业加工手段和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以及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置而造成的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侵扰和生态平

衡的破坏,结果导致自然环境的各种污染和各类资源的耗竭,诸如气候变异、酸雨成灾、水质变坏、噪声升级、放射性物质扩散、自然灾害频发、森林和草地萎缩、土地荒漠化、能源匮乏、水资源短缺、金属矿产资源消耗剧增、动植物资源锐减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了社会发展的根基,并且进一步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出现的这些严重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应该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信心,而且这一信心不仅应建立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上。人类有能力处理好人口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又决不能盲目乐观,要充分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和对整个人类负责的精神认真研究和解决所发生的问题,积极探寻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相协调的新路子。在这方面,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并为越来越多的国家付诸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一种正确的和现实的选择。我们应进一步明确方向,更好地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

《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思考。

第三篇: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循环经济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从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建立循环经济,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场包括从经济增长方式到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这场深刻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持续发展框架中。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循环经济是永续的绿色增长

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着眼于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反映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重要标志。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已经开始显现。发达国家上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调、城市臃肿、交通拥堵等,在近20多年的时间内在我国集中出现,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协调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使我国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面对人口多、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走常规发展道路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达国家的发展,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依靠的是大量掠夺其他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的资源;而我国的发展则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资源和环境支撑。这就需要采用新的发展模式,包括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需综合施策

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各地的有益探索,应综合施策,推动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社会和企业文化中。转变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发展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发挥税收、金融、价格和财政等经济政策的作用,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破坏。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比较迫切的是制定完善节能、节水和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制度,出台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促进资源多重利用。应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

研究、开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关注和研究循环经济中的众多技术问题,如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同时,还应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坚持试点示范和不同层面的有序推进。发展循环经济是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当前,应从试点示范入手,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协调推进。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并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质和能源的使用量;在区域层面,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生产代谢和共生关系的生态产业链;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建立废弃物分层回收体系,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建立循环型社会。

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是生态文明

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爆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的地步。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如果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则出发,从文明的延续、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正是基于生态文明所具有的本质和特点,生态文明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应有之义。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具体表现:一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五是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六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

上述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经济损失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分析,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而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不断呈上升的态势。据估算:中国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而到了1993年损失就上升到约1085.1亿元,占GNP的3.16%。1997年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其次,影响社会安定。一些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调,致使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迫使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再次,加剧了自然灾害。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

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的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最后,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和弃物污染以及辐射污染等严重地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江河断流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也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21世纪初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重。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首先,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其次,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第三,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2.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工业,一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条件。二要以治污治散为重点,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治理整顿。三要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动按照国际通行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

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3.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北京地区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四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城市和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五要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六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4.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第一,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第二,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第三,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一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在根本大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二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三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总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环发大会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内容中,无论是环境保护、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例、节约用水,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开展绿色贸易,每一条款都体现着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特别是这个战略的指导思想更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现已启动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草场建设以及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已经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己从牺牲生态环境为巨大代价的时代,开始转向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可以预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本世纪初期迎来第一个建设高潮。

第四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终版)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仍未发挥其专业特色,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其发展。通过大量调研,本文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对口就业等方面,对该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看法;着重探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定位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以期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提升专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发展方向 实践能力 就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新设立的专业,是地理学科的二级学科。由于该专业的专业口径较宽,不仅涉及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等领域,同时也与资源开发、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等领域内容紧密联系,导致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很多。据统计,截至2007年,全国已有158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162所。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多为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院校、理工类院校、工程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和其他院校[1]。然而,遗憾的是该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已成为诸多开设该专业院校亟需解决的专业发展问题,尤其是如何解决制约该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其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解决方法的探讨,以期为该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方案。

一、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运用资源环境协调理论,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从事城市、乡村和区域规划,以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因此“宽口径”是本专业的重要特点。

该专业的优势在于:1)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该专业“重基础,宽口径”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2)该专业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该专业具有很多实践教学环节,各项野外实习与室内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智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情商,为其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2]。该专业的劣势在于:1)专业特色不明确,知识宽泛而不深入,在与其他相关专业的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2)尽管学生所学学科比较宽泛,但是没有精通的技能,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对口单位接收[2]。

二、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模糊

该学科是自然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边缘学科特性。

由于本专业自身的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从而造成课程体系较为宽泛,学科的综合性弱化了该学科自身特色,专业定位比较模糊。也导致该专业培养方案的不明确,既未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也未结合市场需求,从而对学生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就业方向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专业定位不明确阻碍了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比较发现,多数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趋同性和模糊性,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部分学校本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简单叠加而成,追求专业主体课程的细而全,特色不明显,交叉性课程建设、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没有形成。另外,实践课程设置也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适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创新体系[3]。

(三)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充足优秀的师资力量也是本专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随着高校的扩招,仅在短短的10年的时间里,该专业遍及了全国162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虽然都有着各自的学科背景,可仍存在着师资力量

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同时,新办专业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如一些传统学科的师资。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感觉到迷茫,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影响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质量,影响了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同时也就影响了该专业的创新与发展[4]。

(四)教学实践薄弱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理科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存在随意性,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测量、制图、规划设计、相关软件操作等方面技能的培养,都比较薄弱,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与环境工程、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学生竞争时,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表现欠佳,从而影响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

(五)对口就业难

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如前所述,该专业的学生不具备某一个方面的突出能力。相比较而言,在城市建设方面有工科的城市规划专业,环境方面有环境工程专业,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有测绘工程和GIS专业的,在竞争中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弱于他们,从而导致就业困难这个局面。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方向不明确也使很多同学产生困惑、迷茫的状态,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

三、相应的对策

(一)专业定位模糊方面

针对该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明确专业方向时,必须结合学科设置背景,结合学校的相关优势专业,以便充分利用优势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条件;2)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方向不宜多设定,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及进行实践教学,为就业提供可靠的保证;3)除了结合学校的相关优势学科之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地方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也就是说根据市场导向来培养人才。通过调研以及相关文献的阅读,了解到许多高等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定位方向,举例如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优势学科为大气科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与大气科学的结合,体现气象特色。

(2)结合南京大学的地理学基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南京大学设置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

(3)结合河海大学学科特点,依托于水利,将专业培养划分为水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和城乡规划与管理两个方向。

(4)西华师范大学偏重于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两个方向[5]。

(5)北京大学规划专业的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开设了城市规划及相关课程5门,共14学分[6]。还有许多高校也开设了自己的特设方向,华中师大为环境资源评价与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管理;湖南师范大学为城市规划、环境规划;湖南科技大学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山西师大、辽宁师大、东北师大侧重于城市与环境方向;西北师大侧重于环境科学、城市与资源方向。中山大学形成了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与文化地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4个研究方向[7]。

(二)课程体系设置

该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个方面: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各大院校的设置基本上大同小异,因为该学科具有“重基础,厚口径”的特点,所以前两类课程设置与这个特点是相对应的,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而对于专业方向课的设置,需要体现该专业各自发展方向的特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明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2)要以专业发展方向的核心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突出特色;3)要对方向课的设置进行合理安排,除理论课之外,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重点设置;4)慎重选择教材,力求为学生讲解最新的专业方向知识,培养其相关实践技能。

(三)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方面

师资队伍水平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以下建议:1)引进优秀的师资,并且鼓励教师进修,多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2)多渠道聘请相关资深专家进行讲学,开拓学生专业视野;3)建设师生的互动,交流平台,确保教师能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授业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教育,使其获得智商与情商的双重发展,提高学生个人能力。

(四)实践教学环节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属于应用地理学的,所以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许多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偏向于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获取可以从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课程内,另外一个就是课程之外。课程内主要包括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而课程之外的实践途径应该是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到对口的单位去实习进而获得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必须对每个实践进行合理的安排,适时考核,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课程内的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实习,实验等,对书本上的知识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目的,便于对知识的吸收理解。也同时培养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文章的写作能力。课程外实践主要是去单位实习,学校可以与资源、环境、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科研院所、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达成协议,每年都安排学生去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参与管理,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实际规划与设计的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培养管理能力、交流能力、首创精神和合作态度[8]。

课程内实习加深了学生的理论理解,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实践则增加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态度,加二者融合起来,则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筹码。随着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断加强,最终就业问题也会得以解决。

(五)对口就业难方面

顺利对口就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首先是专业知识,其次是实践能力,还有就是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所以根据以上要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需对学生的掌握能力进行不定期考核,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2)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在对口单位实习可以是学生掌握相关工作的流程,使之在以后的就业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四、结语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相对于其他专业属性新兴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本文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对口就业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着重阐述了专业定位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就业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继续改正:(1)需结合自身院校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做适当的调整。(2)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增加就业的方向。(3)实践能力的培养需始终关注,因为这是就业的一个重要筹码。(4)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去探索发现新的发展方向。(5)各个高校间需经常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经验共享。

[参考文献]

[1]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79(3):50-53

[2]郑光辉,焦彩霞,赏刚,沈润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C].黄贤金,彭补拙,全国首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38-40

[3]叶新才,黄远水,李洪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经济师,2007(8): 133-134

[4]张红梅,许光泉,陈要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探讨[C].黄贤金,彭补拙,全国首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47-50

[5]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6]张利华,董玉森,彭红霞,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4-57

[7]杨晓霞,杨庆媛,李元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C].黄贤金,彭补拙,全国首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122-126

[8]宁小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阴山学刊,2007,(9):112-114

下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