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科建:产业园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北科建:产业园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知名项目的缔造者,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简称北科建)科技地产的理念和模式早已为业内所熟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到来,北科建的商业模式和战略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以往的政府园区投资职能过程中,北科建着重于园区的策划、产业定位、土地开发、产业招商以及企业孵化等方面。“在新型城镇化下,大家都在探索城镇化实施的路径,”北科建集团总经理郭莹辉说:“产业园区的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支撑力量。”
北科建集团正在以产城融合的科技地产模式,按照智慧产业新城的架构在全国多地布局。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推动和智慧城市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北科建集团按照科技地产产城融合的理念,正在构建科技新城的升级产品—智慧产业新城,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进行融合和完善,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前,北科建集团已经与IBM签署了合作协议。一方面,在北科建现有的科技地产项目的后续开发中,将增加智慧园区的相关功能;另一方面,北科建与IB M将共同策划和开发北科建新获取的智慧产业新城项目;同时,IBM将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为北科建集团推荐的入园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辅导、企业融资和企业高管到IBM总部实训等服务,以帮助入园企业快速成长。
郭莹辉表示:“国家的科技园区已经发生了大的逆转,从原来的产业园区逐步向产业新城升级。我们提出的智慧产业新城拥有非常大的空间,而且产业也不是某一特定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内部把它的特征定义为多元产业集聚融合。”
郭莹辉用三句话来概括园区升级的核心理念:多元产业聚集融合、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社会管理智能高效。相比科技园区和科技新城,智慧产业新城规模将更大,不再是单一产业聚集功能,而是多元产业聚集融合、共同发展,并配备相应的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功能,为入驻企业提供给更加完善的生活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加速企业发展,降低创新成本;同时在园区管理方面,更多从城市的角度出发,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实现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
第二篇:北科建创新与城镇化的驱动力
北科建创新与城镇化的驱动力
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而实际上,创新必须实现多种要素在载体上的聚集,包括金融、服务、产业等等,而产业地产正是实现这些要素聚集的最佳载体。
为了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未来产业地产的发展,必将自身定位于服务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多种增值服务和科技创投,实现创新型企业的聚集与创新。中国能不能崛起,能不能改变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关键在于中国能不能诞生若干世界意义的、新兴的产业集群。
因此,助推产业创新引擎,是产业地产不容推卸的历史使命。
同时,产业地产更是破解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协调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一论断的提出,针对的就是我国传统城镇化模式造成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严重背离。
就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对应关系而言,按照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60%;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51%,城镇化发展有较大空间。
新型城镇化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强调产业作为城市的肌理,在城镇化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实现政治经济、生态、人口、文化、空间的多向融合,使其具备作为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所必需的各种条件。
因此,作为产业地产,不应该仅放眼于发展孤立的园区,而应该在推动园区面积扩大的同时,推动园区向科技新城转化,将社会管理、商务休闲、金融服务等等多种城市职能植入其中,使科技新城成为独立的新兴城市存在形态。
考察发达国家产业地产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比较典型的如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区域,最初各个城市都有自身孤立的产业园区,随着园区内经济发展,要素流动加速,交易市场突破了园区边界。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中流动,形成了整体效应巨大的城市群,突破了产业园区地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