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口计生局因势利导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人口计生局因势利导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日前,县人口计生局深入学习贯彻2012年度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一主线,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加速实现“幸福安吉”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是宣传教育上融入,营造人口发展大环境。探索建立更加宽泛的人口文化宣传机制,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生殖健康知识的同时,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倡导广大家庭实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充分利用人口计生宣传阵地,依托重大节庆日,深入宣传“美丽家庭”幸福工程,弘扬新时期家庭人口文化建设。
二是创新发展上融入,促进优质服务提质提速。扎实推进“美丽家庭”幸福工程示范乡镇建设,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创建1个“美丽家庭”幸福工程示范点。面向家庭个体成员,开展零距离的宣传服务活动,定期举办“男性健康大课堂”、“女性健康知识讲座”,提高群众生殖健康自我保健水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美丽家庭”幸福工程基线调查结果,重点抓好家庭健康促进工作。
三是奖扶政策上融入,保障群众计划生育权益。深入实施“少生快富”工程,通过扩建基地、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劳动技能等形式,引导和帮助计生家庭增产增收。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有关计生奖励的优先优惠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扶助制度。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建立壮大“生育关怀”企业冠名基金,2012年力争新建企业冠名基金2-3个。
四是公民权益上融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争创“布局科学、功能完备、标准统一、特色鲜明”的省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窗口、省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县。进一步优化“全覆盖、同待遇、共享受、促融合”的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将流动人口纳入出生缺陷预防、免费孕前优生检测、“三优”指导服务等范围。
五是基层基础上融入,促进队伍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再战五年 幸福安吉”推进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人口计生系统干部作风建设,开展思想解放、素质提升、一线服务和能力建设“四大行动”,不断提高全系统干部的创先争优意识,争当敢于负责、踏实干事、锐意创新的“三表率”先锋者。
第二篇:融入经济建设大局 积极打造“人才常州”2
融入经济建设大局
积极打造“人才常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处经济高速发展的长三角地区,面对区域间人才竞争的激烈态势,常州坚持“两个率先,人才为先”的指导思想,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市人事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人事人才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服务经济建设第一线的有效途径,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主线,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服务人才、服务基层、服务发展,走出了一条人才强市的新路。
唱响“人才常州”
绘就规划蓝图
2004年1月8日,常州市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发展表彰动员大会,市委书记范燕青在会上提出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总目标、总定位,建设“实力常州”、“人才常州”、“生态常州”、“文化常州”、“服务常州”时,首次提出了建设“人才常州”的概念。范燕青在会上指出,建设“人才常州”,就是要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把品德、知识、经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放在重要位置。要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在各级党政的人才工作中,对各类人才都要一视同仁,提供服务。在各级政府奖励、职称评定中,对各类人才都要统一安排,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的运 1 用上,对各类人才都要平等开放;在企业发展中的报酬分配、股权设置等,要根据贡献大小,对各类人才体现优先,并有重大突破;在管理和执法中,对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都要同等保护。
人才开发,规划先行。2003年8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才工作大会,专门下发了《常州市2003-2010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工作目标,绘就了人才工作的规划蓝图:这就是全市人才总量到2010年要达到58万人,年均增长7%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要实现以平均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升。重点是到2010年要形成5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大集团的“领军人物”,100名在省内或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5000名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民营企业家,同时还要新增60名省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培养80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形成6000名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等。常州还从2004年起每发布一次人才开发专业目录,包括需求目录和紧缺目录,传递需求信息,公布专业导向,展示职业前景,为人才引进、人才择业、人才培养、学生就业、企业投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提供公共信息及咨询,每年根据常州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适用人才。从2006年起,对目录列出的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行重点资助。
开放的人才理念需要开放的人才政策支撑。近几年常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引进海外留学人员若干规定》、《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和《关于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开放度高的人才政策。常州市还不断加强人才载体的建设,先后建成了常柴、新科、常林、亚邦、高新区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正昌、激素研究、华朋3个企业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在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建立了2个留学生创 2 业园。近年来先后有4名博士后正式进站工作,6名博士后从事课题研究,158名海外留学人员来常创办企业61家。
为了把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常州市坚持党管人才、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市委一把手亲自担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年下达人才科技工作目标,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把人才工作目标纳入包括辖市区在内的领导班子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始终把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每万人拥有人才总量在全省名列第四,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营造环境优势
广纳四海贤才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一股“抢”人才的热潮,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更是已近白热化。高层次人才,是影响常州人才战略实施、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着十多年竞争经历的常州人对此更是深有体会。据常州市人事局张金富局长介绍,常州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除了各地普遍采用的政策倾斜、提供住房等优惠待遇外,还有几大具有常州特色的“引才高招”。
高招之一:1999年,常州市在江苏省内率先设立常州市政府“人才开发资金”,加大政府在人才开发中的宏观引导和资金投入,目前仅市本级一块,就从最初的100万元增至现在的1000多万元,在江苏省地市级中名列前茅,而且资助重点从过去静态地引进博士、硕士到如今动态地对智力项目、人才开发目录中确定的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进行资助,重点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常州市所辖武进区、金坛市、溧阳市也分别在2001到2004年先后设立人才引进开发专项资金。人才开发资金的设立,为全市招才纳贤起到了积极的 3 推动作用。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全市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数逐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常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设立,不仅为全市招才纳贤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常州的科技进步。仅2005年,常州市就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近500人。2004年通过特聘方式来到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硕士研究生田福生,进入公司后先后承担了“连铸连轧铜合金管生产线”项目的技术改造、“温加工制造铜及铜合金管的方法”项目开发的科研任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完成了关键设备的制造调试,进行了工艺试验,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来常州后获得的专利授权有六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一项,目前已担任公司的总工程师。
高招之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一定要把人才都调进来,重要的是把其智力、知识产权等引进来。近年来,常州市积极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试行对引进优秀人才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来去自由的政策。2001年7月11日,常州市人事局与华东、华中地区教育部直属25所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联合建立了我国首家“研究生社会实践、科技创业基地”,此举促成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与常州市在产学研方面的牵手合作。这一柔性流动的有益尝试,一举激活了常州的人才市场和创业环境。基地创建至今,已有18所高校的6名博士生导师、11名博士、150名硕士研究生到常州参加社会实践、开展技术咨询和项目合作洽谈,参加洽谈项目8个。
高招之三:凡是符合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社会事业发展,用人单位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引进全部放开,不受身份、户籍、人员计划、编制的限制。对海外留学人才,常州实行“来去自由、智力回归”的政策,对短期工作的留学人员办理《特聘证》手续;对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的,4 优先享受项目立项、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对用人单位急需的优秀人才,常州开辟了“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对用人单位申报引进的优秀人才,按照快捷、便利的原则,只要材料齐全、情况清楚、专业特长对口,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审批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
高招之四:常州市加快建立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2002年就在江苏省较早地扶植民营人才中介,至今已有人才中介32家,其中民营人才中介机构逐步占据半壁江山,全市以市人才市场为龙头,辖市区人才市场为基础,民营人才市场为补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性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据悉,常州市各类人才通过市场就业率达95%以上。
常州市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完善的市场服务机制,宽松的创业工作环境,使各方优秀人才趋之若骛,目前,常州每年引进的人才总数在17000名以上,到“十五”期末,全市人才总量已达43.9万人。
此外,常州还大力实施引智工程,围绕我市重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攻关项目,开展国外智力项目申报工作,并制定出台《常州市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助实施办法》,加大政府对引进外国专家和境外培训的支持力度。近几年,常州市共向上级申报外国专家项目137个,引进88名外国专家来常进行技术管理服务。同时通过参加省招聘团、市招商团和单独组织招聘团等形式,先后赴德法、日韩、澳新、美加等地招才引智,收集到了800多个海外专家和留学人员信息,引进海外专家和高层次人才5人,共有200余人达成了智力引进和项目合作的意向。
重视选拔培养
提升能力素质
5 在知识经济、高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提升现有人才由“适应型”向“高素质化”转变,是常州市人才开发工作的又一大特色。
近几年来,常州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专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
在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111”党政人才工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探索和建立开放型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两个率先”中奋发有为的干部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重视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按照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要求,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多岗锻炼、优胜劣汰、效能监察、考核奖励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公务员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常州市借助先进的人才测评体系对人才进行能力测评,每年选派县处级领导干部到先进发达国家进行能力培训,拓展视野。在公务员培训方面,以行政学院为主、各级人事部门培训中心为辅的培训网络,以四类培训为基础,以学历教育、境外培训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依法行政为核心内容的培训,以及WTO知识、“新三学”培训、普通话培训测试、信息化知识培训得到广泛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参加初任培训1464人次,任职培训1773人次,专门业务、更新知识培训46588人次。同时,还先后向南大等高校推荐100多名年轻公务员参加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每年组织200多名优秀公务员和后备干部到清华大学以及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境外高校参加短期培训。
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围绕发展具有竞争力的 6 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实施“515”企业家明星工程,按照加快培养一支理论功底实、视野开阔、管理水平较高、经营业绩显著的企业家队伍。研究探索企业家成长规律、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家创业成才、实干兴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激励监督等管理机制。适应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力关心和扶持民营企业家成长,推进职业企业家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资质认证和信用评价制度,推进市场化配置,实现竞争择优。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形成符合我市特点、面向各类企业、多层次、多形式、开放性的培养体系,加大MBA、EMBA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提高企业家素质。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库,鼓励企业建立后备人才制度。为了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常州引进针对性较强的优质培训项目,每年都要举办1-2次高层论坛,在境外招才引智的同时举办高层次人才境外培训班。
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适应全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高新产业、重大工程发展需要,大力实施“868”科技英才工程。加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及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具有省内及全国前沿水平、在本行业中有影响力的技术权威。继续做好国家、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扩大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规模,进一步加大工程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育一批与我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研发、成果转达化的科技管理人才。加大政府、社会和企业投入力度,注重职业技能教育,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技能水平、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通用能力建设,常州还出版发行了全市第一本继续教育公修课程教材——《现代经济科技理论和常州可持续发展》,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各类继 7 续教育面达60%。常州市还启动实施了“831”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并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市级拔同尖人才公开选拔工作,每两年一次,每次30名,而且每次都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奖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目前全市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9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6人,市级拔尖人才28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逐年增长,已达8.67万人,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
常州,虽然难以建成“清华”、“北大”那样的名校,但通过专门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独特定位,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兴办常州大学城,全力培养和及时输送适合各地各领域各个岗位的“蓝领精英”,创出了全国独有的常州特色。常州大学城由在常五所高职院和一所普通高校组成。城内构建人才“立交桥”:六所学校共同培养一名学生,校际间教师跨校互教,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全面推行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计算机、外语、汽车驾驶五种证书制度。大学城内共建一个高职标准体系,由1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50多个专业进行职业技能统一鉴定。目前,常州大学城已与国内外60余个企业、30多所高校签署科技合作项目250多个,为社会、企业举办技能等各类培训近10万人次。
推进改革创新
彰显机制活力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集聚环境,是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营造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常州市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为各类优秀人才的大量涌现、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人才选拔上,大力推进机关用人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公务员 8 暂行条例》有关规定,强化了“凡进必考”的录用制度,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实施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工作,连续四年5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1227名优秀人才充实到了公务员队伍,在市、县、乡三级联动“公推公选”科级干部16名。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全市先后组织3批共61个正科级和203个副科级职位的竞争上岗,192人通过竞争走上了领导岗位。疏通出口,近三年辞职辞退50人。开展了人民满意公务员评选表彰活动,组织5批83名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和与日韩友好城市对口交流互访活动。
常州还在全省较早地创新事业单位公开、竞争、择优选人用人机制,出台《常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意见》,对全额拨款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补充人员,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参加,考试有别于公务员,每年定期公开招聘。到目前为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事业单位有78家,报名人数达1803人,共录用了113名工作人员。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用办法,试行委任、聘任、选任、公开选拔相结构的任免办法,对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和任期制。对事业单位中层岗位,引入竞争机制,出台《常州市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暂行办法》,规范竞争聘任办法。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反响,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在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上,制定出台《常州市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兼职兼薪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各类人才从事兼职工作,获取兼职报酬。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岗位绩效工资制、按项目分配制、优秀人才协议工资制等多元化分配制度在全省得到推广。全市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实施了符合单位特点的内部多元化分配制度,较好地促进了单位经济和事业发展。常州电视台实行较为规范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把多劳多得落到实处,在分配上向劳动、贡献和技术 9 倾斜;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行优秀人才协议工资制,对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医院关键学科的发展;市排水管理处实行项目成果岗位继续教育奖励工资,分配上向技术岗位倾斜,重奖技术成果,鼓励岗位成才,为自主开发“残渣焚烧发电项目”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市教育系统鼓励优秀骨干教师在完成本校教学任务的同时,到民营学校指导教学和传帮带,兼职兼薪,既增加了教职工收入,也有力促进了民营教育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人才评价上,按照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在机械、电子信息等9大专业开展社会化评审试点工作,量化了评价标准,推行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打破户籍、档案、年龄、单位性质和身份的限制,取消部分专业的学历、外语、计算机门槛限制,进一步完善了职称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两年申报高级中级职称人数均超过4500人,增长达12.5%以上,其中申报高级职称人员增长了34%。常州还突出职称工作为民营经济服务,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强化人才评价规则和程序体系建设,修订专业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试行测试、答辩和量化打分等多元化方法,为民营企业家、经营管理者、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等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铺设了直通车,开辟了快车道,近两年破格为全市124名民营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者评定高级经济师。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肖克建研制成功8项实用专利,由无职称直接评定高级工程师。常州爱思特净化设备公司孙晓慰博士开发EST水处理技术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助理工程师直接评定高级工程师。
2005年正式启动了“人才特区”建设工作,从制定“人才特区”建设规划,明确“人才特区”建设目标,在探索公务员管理新办法、推行人才派遣制度、打破身份界限促进公务员纵向流动、建立江 10 苏省大学生实习创业基地、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6个方面开始试点。目前已制订了常州高新区《关于推进“人才特区”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和《对扶持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创业的实施办法》、《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政策。“江苏省人才特区试点单位”和“江苏省大学生实习创业基地”已在特区挂牌。
进入“十一五”,“人才”二字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激烈的竞争,常州如何围绕建设特大型城市和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定位,进一步营造“人才聚集效应”?市长王伟成强调,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创优环境,建好舞台,让各类人才在常州大显身手,大展鸿图。一要建立让各类人才激奋起来的舆论环境,激励各类人才立志创业,振兴常州,奉献自我,贡献社会;二要创造尽情发挥的政治环境,做到尊重人才,待遇优厚,激发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热情;三要创造让各类人才大展鸿图的工作环境,建设博士后工作站、研发中心等平台,为他们搭建能够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工作舞台;四要创造让各类人才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让各类人才来到常州,享受到现代化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来到常州更愿意长期留在常州,为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1
第三篇:立足县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向人民承诺请人民监督(长2.4米,宽1.2米,背景做老牛湾风景)
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偏关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转型跨越主线,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思路谋篇布局;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精神状态勇于创新;以主动服务、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按照“保红线、保增长、促转型、助稳定”的基本定位,以“争先创优”、“两整治一改革”、“讲规矩、树形象”、“三比一树”主题教育为载体,抓住关键,创新思路,扎扎实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树立了依法行政、廉洁高效、文明规范、运转协调、充满活力的窗口形象,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先后被省、市、县授予“政风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耕地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开发整理” 等先进单位称号。
全县55.8万亩耕地和45.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实现了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实施省级土地整理项目3个,增加耕地6603.5亩;全力保障县域“双五”战略和“一水”、“四路”、“十五煤”、“八电”项目的落地;争取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业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项目;地质灾害治理、土地调查、执法监察以及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偏关县国土资源系统将以“落实新机制年”为新的起点,突出抓好“十项重点”、夯实“三个基础”,进一步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创出一流业绩,全面提升对县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保障能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第四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长宁县委常委、副县长贾利华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政策和项目对接,化危为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新突破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搭建好一个平台,在扩大投资上实现新突破
项目是投资拉动的有效载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坚持以项目为重点,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突破的理念,深入研究项目、充分准备项目、精心包装项目,建立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等项目库,搭建好项目平台。一是加强项目创意论证,充实项目储备。围绕长宁县“生态、资源、区位”优势,突出行业特色、产业特色,在新型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竹类加工产业、食品加工产业、旅游资源开发和企业技改扩能等方面,创意策划一批、论证包装一批、审核备案一批可行、可信、可投、可赚的重点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尽可能多地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长宁需要的成熟项目报主管部门审批,为对上争取和项目招商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搞好项目对接,强化对上争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目录及资金投向,强化对上衔接和工作汇报,争取长宁有更多、更大的项目挤入国家政策支持的笼子,为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三是狠抓项目实施,提升项目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做到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不断提高投资效率,切实使项目建设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二、搞好三个结合,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一)与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有效利用政策的保障,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我县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保障。一是以通道建设
为重点,积极配合,全力推动成贵铁路建设、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建设,断头路、连接线建设,畅通对外通道;进一步完善县域以通乡水泥路、油路为骨架,以通村通畅和通达工程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继续加大力度完善通讯、水、电、气、能源等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优化发展硬环境。二是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切实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加大机关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软环境。
(二)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强公共财政建设,不断增加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消费能力,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推进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作用和促进文化繁荣的主角作用。
(三)与抓创业促发展相结合。一是狠抓创业促就业。大力弘扬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三创”精神,推进创业富民,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城镇下岗待业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建立创业扶持基金,造就成千上万优秀中小企业。二是加强政策对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利用好增值税转型的有利政策,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支持企业技改扩模,争创品牌。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扩大贴息规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四是创新观念,放宽政策,牢固树立“非禁即入”的理念,清除发展民营经济的各种障碍,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聚集民资,依靠民力,发挥民智,实现民富,着力营造民间创业与外来投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三、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在增强发展动力上实现新突破
(一)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健全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抓住时机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促消费、调结构的改革措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各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大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向民间放经济自由之权,按照“权责对等”、“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向基层下放行政审批权,不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充分调动每个社会成员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着力构建服务型、法制型、廉洁型政府,健全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秉承“县外就是外”的大开放理念,坚持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引导社会投资,大力招商引资,放大财政资金效益。以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入驻长宁,努力形成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的大企业入驻,大项目带动的招商引资新格局。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等经济手段,引导社会投资,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探索财政项目投资与招商项目投资、社会投资捆绑使用的新路子,发挥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
(二)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科学发展能力,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长宁县而言: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实施“百亿”工程,依托工业集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打造特色产业。以打造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为着力点,以创建农业旅游示范县、乡、村旅游为重要抓手,以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蜀南竹海为依托,大手笔、高前瞻规划旅游要素功能布局;大气魄、高标准建设重点旅游设施;大力度、高质量推进旅游管理服务,不断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
代化,夯实基础产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村一品”为重点,积极发展集约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以城乡建设统一规划为先导,打造高品质生态、安全人居,围绕县城游完善城市功能,积聚商气、人气,展现竹景观城、竹休闲城、竹美食城、竹人居城的鲜明个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和各类要素向城镇积聚,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
(三)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县域经济社会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增加科教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变人力资源为人才资源;必须强化教育培养人才的作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培养适用人才;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评估、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方方面面的人才,为县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五篇:积极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充分发动广大农村育龄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与新农村建设中寻求融合点,开展“五融五促进”活动。
一是把人口发展融入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我乡是全县最偏僻的一个乡镇,人口基数大、底子薄,控制人口增长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树立大人口观念,坚持“两处生产”一起抓,一方面,向群众宣传现行生育政策,实现少生优生,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另一方面,将提高人口素质与培养新农民相融合,依托村级人口学校,引导群众树立新型婚育观念,向群众传授计生政策及科技致富、种养加工等技术,提高群众的致富技能,提供用工信息,加大劳务输出,帮助农民增收;同时利用流出人口返乡带回新观念、新技术,投身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
二是把“少生快富”融入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将“少生快富”工程融入新农村建设,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推进“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实施关爱女孩健康计划,优先向独女和二女家庭提供小额贷款,促其致富,开展“生活关怀行动”,将生育关怀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重点帮扶农村计生贫困户,在项目、资金、技术、物资、信息等方面对计生家庭尤其是困难家庭进行真帮实扶,让农村计生家庭得实惠,切实解决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确保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把新型生育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乡风文明
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倡导新型生育文化,把婚育文明传播到户,不断提高农民婚育文明程度,促进乡村文明,按照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工作要求,构建高品位、多层面、广覆盖的宣传格局,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教,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男女平等,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观念传输给群众;传播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中老年期生殖健康知识,传授独生子女教育成才方法,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农村文明新风的全面形成,开展“婆婆座谈会”、“媳妇座谈会”以及干部群众谈心活动,建立生育文化园,创造良好的婚育新风环境。
四是把村级服务阵地建设融入新农村,促进村容整洁。
利用乡村改水、改厕、改路之机,加大村级计生活动室建设力度,彻底解决村级活动室长期标准过低的问题,按照“五统”标准和村容整洁要求,实行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完善村级活动室建设,设立生育文化室,丰富宣传阵地,美化外围环境,使村级活动室真正成为广大高龄群众的温馨之家,成为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一个“亮点”。同时,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融入新农村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素质,使农村广大育龄群众免费享受计划成本生育优质服务,提高生育质量,加强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三关爱”理念,扎实开展计生“三下乡”服务活动,坚持为高龄群众免费查病,治病等技术服务,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的学习、咨询和服务。
五是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融入新农村建设,促进村级管理民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抓好村两委成员的选配、整顿,力争村级组织建设成为建设新农村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成为计划生育管理的领导核心。发挥村级主动、能动性,全面深化计划生育“村为主”,实现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成立村级计生办,由村支部书记提任计生办主任,兼任计生协会秘书长;把协会组织和“会员之家”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围;建立和完善“依法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方面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实村民听记制度,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务、村务公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国举措,只有转变人口计生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中注入时代新元素,才能更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村计生家庭的关怀,真正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照顾,生产上有帮助,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计生工作双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