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19-05-12 07:0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一篇: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产业集群依靠其内部网络,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沿海城市已形成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皖江城市带是新兴的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将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竞争和经济实力,对促进安徽及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 ;产业集群 ;发展对策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在我国,京、津、冀、胶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地理位置和早期政策优惠,更得益于在发展中所形成的产业集群。随着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制定,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措施,促使沿海发达城市的相关产业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省长江流域的九市全境和59 个县(市、区)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一、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截止到2008年年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人口 3058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5818 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 45%和 66%,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1%。现主要有奇瑞汽车带动下的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合肥、芜湖市的汽车、叉车和家电产业集群;铜陵的铜加工企业集群和铜陵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生产基地合肥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等。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全省经济增长,促进产业高集中度,减少了成本,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集群内品牌在国内外都得到提升,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与发达的沿海城市产业集群相比,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明显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二、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中现存的问题

1、产业集群品牌缺失。集群品牌是集群的“金字招牌“。除了部分大型企业带动的集群,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多数都无力打自有品牌,而集群品牌可以使一个集群很快被外界所知,相应地,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很快获得客户。目前皖江城市带集群内为人熟知的自主品牌较少,集群品牌意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品牌管理和保护落后,各产业集群地区集群品牌缺失。

2、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皖江城市带和很多其他产业集群都是政策引导型,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优惠条件和新环境下,通过从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输送,这是一种外生非出自于本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承接产业集群。同时现有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加之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的,企业创新能力弱,集群整体上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

络;企业之间行业关联度不高,群内企业之间的创新与合作意识淡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3、服务环境有待提高。首先是全社会对产业集群认识有较大的差距,落后地区对产业集群和产业区别不清;其次是产业集群内部环境建设滞后,许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公共机制;再次,不少工业园区为吸引投资在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产业集群没有特色,结构混乱;最后,政府在为产业集群提供的整体配套设置不足,信息软件设施不全面,金融、研发、营销、广告等外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行业协会互动性较少。

三、发展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对策

1、强化集群品牌意识,加强集群品牌管理和保护。首先要合理规划集群结构,在招商引资环节做到合理安排相关联的企业进入,不盲目引资;其次要通过宣传、培养一批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提升产业集群中企业家的品牌意识,为打造集群品牌奠定基础;最后,对企业已形成品牌要加以管理和保护,尤其是具有集群特色的品牌。在新兴的皖江城市带,集群品牌应该从最开始就同政府的布局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承接产业以及发展布局时必须考虑其是否真正能有助于建设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品牌。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目前皖江城市带及周边产业集群很多都是低成本性产业集群,以低价格、廉价材料、大量劳动力柔性和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为基础,虽然在长期发展中建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国民整体收入的提高、购买力的加强、对品牌和品质要求的提升,这种竞争优势将不断被削弱。只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产品研发或自有品牌的建设,才能保持其长久的竞争力。在集群企业面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时可能遇到的各方面困难,各级政府要给予一定技术教育的支持和一定的政策优惠措施鼓励,同时做好高校成果向企业嫁接的桥梁作用,逐步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型和可持续发展转变。

3、强化政府的引导职能和服务体系。首先各地区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特色和产业发展目标,对集群进行合理规划,培育区域优势和集群特色;其次创造适合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出台支持集群发展的政策优惠措施;再次政府加大本区的教育投入,提升集群内的“软”实力,同时要积极引导资金、技术、劳力、管理等要素向产业集群发展集聚;最后,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物流和金融配套环境、行业协会或商会等,同时实施信息化战略,建立公共的信息平台和行业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企业间联合与协同。在政府合理的规划和引导下,配以完善的服务体系,随着投资的增加和大型企业落户,带动资金和人力的流入,将进一步完善皖江城市带产业链的布局。

【参考文献】

[1]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马鞍山统计信息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竞争力比较[EB/OL].(2009-06-11)[2010-01-18].http://tjj.mas.gov.cn/article.htm1?id=53119.[3]李德玉.安徽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

第二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字数:3301字号:大 中 小

摘 要:人力资源开发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发展的客观要求,必将有利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本文系统分析了示范区人力资源现状,对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作了有益的探索,旨在为示范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5-94-03

2010年初,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安徽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屡次失之交臂,现在国务院批复“建设安徽沿江城市产业转移承接带”,这可以说是安徽最后的机会,因此利用好这次机会,实现安徽崛起,是摆在安徽面前的重大课题。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潜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只有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以致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才能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从而带动安徽的发展,为中部崛起探索出一条新路。因此,探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这是一个兼具学术和政策意义的课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及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口数量大,人力资源数量增加过快,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54%、45%和66%。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近五年在业人员年均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年均水平看,在业人员年均增长高于同期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这些都说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数量增加快,工农业生产所需增加的劳动力数量比人力资源自然供给的数量要多。人力资源数量增加,虽然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带来了投资压力,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力素质偏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缺乏流动性

1、劳动力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文化素质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职业技能差。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历文凭教育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素质教育体系未能形成,特别是农村职业培训数量极少,农村劳动力技能低,且结构不合理。同时安徽省虽存在高等教育优势,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居住在城市相对较多,且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第二,从思想素质看,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安徽是传统农村大省,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和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劳动力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求稳,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较差,信息的吸收和反应很慢,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这种状况大大阻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从劳动力身体素质看,安徽省特别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投入大大落后于实际需要,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医形式及农村人力资源的健康保障制度已经消失,但新的形式和保障制度没有形成,公共预防保健服务薄弱,卫生基础设施较差,劳动力健康水平提高缓慢。城市乡村在营养、卫生保健和预防机制方面参差不齐,皖北、皖中和皖南区域差异明显。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缺乏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极其不公平,忽视农村教育而偏重城市教育,致使农村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农村人才大量流失。这就导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民整体素质长期低下,难以形成人力资本优势。

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长期单一的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和影响,使农民难以形成竞争、开放的观念,相反却养成了消极和平均主义的落后意识。

第三,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使得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劳动力流动比较困难,使得他们在城镇和其他行业之间迁徙不自由,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束缚了农民个人的发展。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当前,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部分地方还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地方在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中仍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亟待重视。比如,一些部门服务尚不完善和规范;部分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培训滞后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财政支出中用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支持生产支出,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第二,劳动者自身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第三,近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者在教育、医疗、迁移等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增加,劳动者难以支付高昂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严重妨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进行。

2、教育结构不合理,培训滞后。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教育体系基本上仍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运行,教育供给与实际需求脱钩。重视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使得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才能有效地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但是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法规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必须首先立法。立法时要注意,在立法思想和条文设置时要尊重规律,贯彻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原则,全方位地实施和开发。要制定推动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激励政策。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落实国家促进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政策,积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促(二)抓好政策保障措施是安徽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

国家提供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含金量很高。二是加强组织实施,重点对国务院有关部门、长三角两省一市和安徽省明确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指导安徽省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因此,安徽应制定各种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并将它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村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村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村教育的第一线。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探索劳动力的供给模式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

1、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坚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补充,加大技能型产业工人和农民工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

2、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大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和培养模式,营造有利于适用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培养一大批适应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熟练的工人,以满足承接企业用工需求。

3、建立劳动力有序转移机制。加强与劳动力富裕地区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异地培训、委托招工等多种渠道,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到用工紧张的地区。

参考文献:

[1] 朱盛毅、朱金蓉.基于中部崛起背景下的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乡镇经济,2009(12).[2] 石东阳.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J].经济探索,2009,(01).[3] 王华轲.加快中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推动中部崛起进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4] 刘德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12).[5] 项英辉,李荣彬.开发利用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J].农业经济,2007,(01).[6] 韩瑜,何新敏,钱士茹.安徽东向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7] 储节旺.安徽崛起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8]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EB/ OL ].http:///ahsszb/wjcsd/index.asp.作者简介:

黄正清,男,江苏泰兴人,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朱金蓉,女,安徽肥西人,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朱盛毅,男,安徽肥西人,安徽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发展。

第三篇:某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

某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市纺织、林竹、建材等产业已有相当的规模,也具备产业集群的一些特征,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快纺织、林竹、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三个依托”(即依托资源求发展、依托城市求发展、依托大企业求发展),“三个联动”(即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动、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联动、地方经济与驻永企业联动)和壮大纺织、林竹、旅游“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我市的纺织、林竹、建材三大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市共有纺织、建材、林竹企业21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一半以上。纺织、建材、林竹三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2%。

----纺织业。2003年全市纺织业实现产值12.7亿元,比增33.6%;年产纱23100吨、布3468万米,分别比增34.4%和28.5%。目前,全市各类纺织企业达70家,从业人员6767人,年纱锭生产能力达20万锭,居全省第五位,各种织布机2247台,针织机37台。主要产品有棉纱、涤棉纱、涤纶纱、无纺布、涤纶布、PU革、牛仔布、梭织布及针织布等。拥有福建化纤纺织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兴发公司、方圆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纺织企业;京朋纺织、中珂纺织、英汉纺织、锦辉纺织、川龙纺织等一批纺织企业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到2008年全市纺织业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林竹业。2003年全市林竹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8亿元,比增16.1%;年产强化木地板150万平方米、中纤板12万立方米、木胶合板3万立方米、竹地板44万平方米、竹胶板4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林竹企业106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拥有永林股份公司、吉通公司、亨雅公司、永欣公司等一批上规模的林竹加工企业,其中永林股份公司为全国首家以森工资源为主的上市公司。今后随着我市的“两个百万亩”(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百万亩毛竹林基地)和“两个中心”(全省的木材人造板生产中心和竹材高效利用生产中心)的建设,到2008年,全市林竹总产值将超过30亿元,比2003年翻一番,年产中纤板50万立方米、强化木地板500万平方米、竹地板150万平方米。----建材业。2003年全市建材工业实现产值8.7亿元,比增12.3%;年产水泥336万吨,商品熟料62万吨。目前,我市建材工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主,共有水泥企业38家,其中建福水泥股份公司为上市公司,水泥企业从业人员6630人。去年来,我市按照上大挤小,整合提升水泥工业水平的思路,加大旋窑水泥建设力度。两个年产100万吨水泥的谋诚旋窑水泥和金银湖旋窑水泥已相继动工兴建,年产150万吨水泥的柯埔水泥磨粉厂和年产200万吨安砂旋窑水泥正在做前期工作,预计到2008年全市旋窑水泥生产能力将超过500万吨,建材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

由于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在空间上布局较为分散。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乡镇在创办企业时遵循的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如我市纺织产业只有20多家纺织企业布局在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周围,其它大量的纺织企业都分布于各乡镇。二是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如地处我市的福建化纤纺织集团生产的纺织原料不能为我市的纺纱企业所用,主要销往江渐和

我省的沿海地区,而我市的纺纱企业却从江渐一带购买原料;三是各产业的产业链太短。我市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少。四是园区规模太小。我市最大的尼葛园已开发的面积尚不足1000亩,其它园区可想而知,这样就难以做到企业的大规模聚集。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较差。一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以纺纱企业为例,我市企业税收约为4元/锭·月,而沿海企业仅为2元/锭·月。过高的税赋,既制约企业进一步积累做大,又阻碍民间资本再投入。二是中介机构等职能发育不全。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但是这些行业协会由于行政色彩过浓,所起的作用不大。三是中小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我市在包装、仓储、物流、信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服务企业还相当少,而且服务能力很有限,如我市仅有的一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只有362万元,仅能提供总额为1810万元的担保额度。四是市场服务体系不配套。

(三)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一是能够牵动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低。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低。许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大部分为中低档设备或已近淘汰的设备,如整个水泥行业目前只有一条日产1600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其它皆为已近淘汰的立窑或半干法旋窑生产线。三是企业产品比较单

一、档次低。虽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但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优势可言。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大多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应用、市场开拓、市场预测等方面工作比较薄弱,只求产量而忽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大路货多、仿制品多;五是品牌意识不强。全市只有“双轮”牌聚乙烯醇、“建福”牌水泥、“一支花”尿素等9个省级名牌产品。

二、对策和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按照“提升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聚,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确保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十强,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步目标。同时,针对当前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与时俱进,整合资源,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没有与时俱进的规划,就不可能有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正确估价永安在全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价值链中的作用,要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根据永安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并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有利于”:一是要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构筑本区域的产业体系;二是要通过企业聚集,带动技术、产品和服务等的配套,有利于形成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链;三是要有利于形成有永安特色的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四是要有利于形成比较优势明显、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尼葛高新技术园区等永安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纺织工业,曹远、大湖乡镇工业小区等永安西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建材工业,吉山和洪田乡镇工业小区等永安西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林产工业,桃源洞、天宝岩、安贞堡等永安东部地带着重发展旅游产业。要加快速度做大我市各类园区特别是尼葛高新工业园区的规模,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

(二)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改善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干预力度,制止产业发展资源的进一步分散化趋势,以非均衡的市场化手段为主推动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筛选和规划,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从资金、用地、政策和服务等多方面重点扶持,创造产业链上下配套的产业环境。我市纺织业目前已经具备产业链条化的条件,要积极开发纺织后续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力争突破服装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产业集群。强化市场运作力度,产业集群是环境的造化和市场的产物,并不是人为造成的,它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围绕大企业进行配套,加快中小企业向集聚式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往往依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围绕大公司配套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要鼓励大企业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大企业要对为其配套的小企业给予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网络等支持,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我市纺织工业要充分发挥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建材工业要以福建水泥股份公司为龙头,林产工业要以永林股份为龙头,机械工业要围绕永安机械厂、永安轴承公司作好配套工作。

(四)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改善产业集群环境。从企业集群到产业集群的过程,就是从资源投入的增加转向对现有的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的过程。要想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协同效应,需要与产业集群活动相关的各种中介自律机构,特别是行业协会的服务和协调。为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通过纺织、建材、林竹等行业协会,统一规范、统一价格,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改善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集群竞争能力。

(五)加快融资步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资金。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要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实现融资多元化,特别要利用好永林股份上市公司资源,加快发展林竹产业集群。要放宽眼界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好沿海企业、转移上下游产业的机会,围绕主导产业,选好项目,“重拳”出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本地,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新优势。

第四篇: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中小学特点,特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师和校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

第二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第五条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 任现职以来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达到申报上一级岗位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其中担任校长(含副校长,下同)岗位的还应取得相应岗位培训合格证书。2.按照规定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第八条 在乡村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第九条 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第十条 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确定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起2年内不得申报;

2.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不得申报;

3.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挟私报复的,取消其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起5年内不得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正高级教师(略)第十二条 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后,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初中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特色。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一篇较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或教育叙事。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其中,校长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不少于1节(次)。基本任期内开设校际公开示范课不少于2次,且获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教师为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主持并完成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的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课题1项。

8.参加县、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其中高中教师须获奖2次以上。

9.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其中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交在教育教学方面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方法介绍或学生管理经验总结1篇。

2.公开出版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4万字以上。

3.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教材、省级地方教材编写1次。

4.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三条

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或者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4.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较好地完成任务。

2.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熟练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

4.担任班主任等工作2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能较好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6.申报当年参加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

5.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获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次。

7.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奖项。

8.参加市级(乡村教师为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正式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并结题。

9.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供从事教育教学、关爱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一篇。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2万字以上。

3.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4.参加市级(乡村教师县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第四章 破格申报与评审

第十六条 二级、一级和正高级教师,不实行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实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

第十七条 破格申报高级教师,除具备上述第十二条有关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5年内考核至少有2次优秀等次。

(二)破格答辩成绩达到优秀等次(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并制定具体答辩办法)。

(三)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称号。

2、参加省级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省级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次以上;或参加全国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学科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得最高等次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以上。

(四)任现职以来教研科研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已结题(课题组成员排名前三位,不含子课题),或获得过省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以上。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其中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资格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资格条件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原《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05]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资格条件为基本标准,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2 安徽省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

(试行)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全省幼儿园教师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幼儿园特点,特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幼儿园教师。

第二条 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第五条 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及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 任现职以来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达到申报上一级岗位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其中担任园长(含副园长,下同)岗位的还应取得相应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按照规定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第八条 在乡村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第九条 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第十条 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确定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起2年内不得申报;

2.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不得申报;

3.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挟私报复的,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起5年内不得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正高级教师(略)

第十二条 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坚持保教并重,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注重家园共育,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发展,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具有坚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保教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保育教育经验丰富,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特色。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一篇较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或教育叙事。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提交近两年所带班级的一学年一日活动计划、反思以及观察记录和个案材料。其中,园长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本园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四分之一,且每学年听课看活动不少于30节(次);副园长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本园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且每学年听课看活动不少于50节(次);其他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本园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参加园本培训、园本教研活动。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园内公开课或专题讲座不少于1次;基本任期内开设园际公开示范课或专题讲座不少于2节(次),且获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教师在县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教学基本功等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教师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游戏活动、环境创设、多媒体软件、教玩具制作等活动中获省二等奖或市一等奖(乡村教师省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

5.主持并完成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科学保教实验课题1项。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或绩效考核、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其中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前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前教育教学论文2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交1篇在教育教学方面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方法介绍或学生管理经验和总结一篇。

2.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4万字以上。

3.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公开出版发行并在全省广泛使用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编写1次。

4.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三条 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或者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4.具备中师幼教专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熟练掌握幼儿教育各领域的目标、内容和指导要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教育。

2.科学制定幼儿一日活动计划,独立承担小、中、大班的保教工作。

3.完成规定的保育教育任务,工作量饱满。

4.担任班主任等工作2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能较好地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6.申报当年参加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游戏活动、环境创设、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

5.参加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科学保教实验课题1项。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或绩效、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一定价值的学前教育教学文章2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供从事教育教学或关爱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1篇。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2万字以上。

3.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4.参加市级(乡村教师县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第四章 破格申报与评审

第十六条 二级、一级和正高级教师,不实行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实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

第十七条 破格申报高级教师,除具备上述第十二条有关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5年内考核至少有2次优秀等次。

(二)破格答辩成绩达到优秀等次以上(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并制定具体答辩办法)。

(三)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称号。

2.参加省级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省级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次以上;或参加全国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学科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得最高等次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以上。

(四)任现职以来教科研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已结题(课题组成员排名前三位,不含子课题),或获得过省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以上。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其中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资格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资格条件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原《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05]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资格条件为基本标准,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3 安徽省教研、电教机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教研、电教机构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教研、电教机构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全面履行工作职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研队伍,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教研、电教机构特点,特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级教研、电教机构教研人员。

第二条 教研、电教机构教研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示范引领,为人师表。

第五条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研究一线,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 任现职以来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达到申报上一级岗位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规定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培训。

2.按照规定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具备免试条件。

第八条 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第九条 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确定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起2年内不得申报。

2.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不得申报。

3.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挟私报复的,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起5年内不得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正高级教师(略)

第十一条 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4.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幼教教研岗位上受聘一级教师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深入基层,服务教师,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指导任务,成效明显。

2.具有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学活动的能力,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总结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受到好评。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指导教师教学,撰写1篇较高水平的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

3.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量饱满。近三年内,教研机构教研员年均听课60节、电教机构专业人员年均听课30节以上;在县以上范围内上研究课、示范课或开展专题讲座(含承担县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每年不少于2次。

4.具有较强的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有自己的实验校(点),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5.在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任现职以来,指导的本地区学科教师在上一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二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被评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或名师。

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县级教研人员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以上)。

4.在上一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保教活动、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一等奖以上。

5.在绩效考核、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两项(其中第一项为必备):

1.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2篇(其中省级教研员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

2.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全著由本人撰写的占一半以上)1部。

3.主持1项由市级(其中省级教研人员为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的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科学保教实验课题,并结题。

4.职教教研人员主编国家规划教材编写1部,或本人撰写4万字以上的经国家或省级相关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规划教材1部;普教教研人员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教材、省级地方教材编写1次。

5.参加上一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或省级二等奖以上,或市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二条 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二、能力条件

1.具有良好的服务教师意识,较好地完成指导任务。

2.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学活动能力,有自己的联系校(点),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指导教师教育教学,撰写1篇较高水平的教研工作经验总结。

3.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量饱满。近三年内,教研机构教研员年均听课50节、电教机构专业人员年均听课20节以上。

4.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做出一定成绩。任现职以来,指导的本地区本学科教师在上一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奖。

5.应具有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县(市、区)级以上范围开设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或专题讲座(含承担县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每年不少于1次。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演讲)达到良好等次。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

3.在上一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保教活动、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二等奖以上。

4.在绩效考核、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5.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应具备下列条件中两项,其中第一项为必备。

1.在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2篇,其中省级教研员有1篇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2万字以上。

3.参加市级以上教育部门正式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并结题。

4.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科学保教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5.参加上一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或市级二等奖以上。

第四章 破格申报与评审

第十五条 二级、一级和正高级教师,不实行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实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

第十六条 破格申报高级教师,除具备上述第十一条有关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5年内考核至少有2次优秀等次。

(二)破格答辩优秀等次以上(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并制定具体答辩办法)。

(三)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称号。

2、参加省级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省级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次以上;或参加全国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学科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得最高等次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以上。

(四)任现职以来教科研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已结题(课题组成员排名前三位,不含子课题),或获得过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其中有2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资格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资格条件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原《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05]6号)同时废止。

第十九条 本资格条件为基本标准,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篇: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政策

为认真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cp安徽省委和安徽省人民zf-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皖发〔2010〕10号),转摘如下:

一、强力推进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1、从2010年起连续6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集中区建设,区内新建企业年新增企业所得税省级分成部分全额奖励市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免收。

2、示范区内的省级开发区,可依法采取置换用地、整合周边乡镇工业集聚区或产业园区等方式扩大范围,由所在地zf修编开发区总体规划报省zf批准后实施。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扩区。

3、区位、交通及产业墓础较好的工业聚集区可批准筹建省级开发区,符合条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可同时设立为省级高新区,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4、在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中设立合作园区,吸引海内外地区zf、开发园区,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以及省内各市县、企业等对其进行整体开发。

2010年起连续6年,合作园区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市、县留成部分,全额补贴给合作园区。

5、鼓励发展“飞地经济”,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开展国际、省际、省市、市县之间的广泛合作。

二、大力支持产业创新升级

6、制定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目录内投资项目享受国家鼓励类产业相关支持政策。

7、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相结合,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优惠政策,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比照执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相关政策。

8、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对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以及海内外重要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落户示范区的,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待遇。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高新技术成果在示范区转化。

9、建立并认定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墓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墓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保障建设用地供给

10、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管理,根据实际用地需求,试行与审批级次相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制度。

11、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筹,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留15%,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省对投资额1亿美元或5亿元以上的鼓励类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单列。集中区单独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计划指标单列。

12、示范区内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可有偿调剂,示范区外市、县新增耕地指标可有偿调剂给示范区市、县。支持示范区市、县为其他地区土地整理垫付前期资金,整理置换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可有偿调剂给垫付资金方使用;也可用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价入股,共建合作园区。

13、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将集体建设用地纳入统一市场。

四、充分发挥税费优惠和价格政策效应

14、根据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幅度,示范区内市、县zf可自行确定当地等级土地的适用税额,并报省zf备案。对转移到示范区内的企业,其在建期间建设用地,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可减征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经营期间其自用的房产和土地,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可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15、对外省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到示范区内落户的,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外省转移到示范区内的综合利用资源企业,凡在资格有效期内生产已认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的,不再重新认定,享受企业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16、对以省zf名义表彰的有关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等方面的奖励,免征个人所得税。

17、示范区内的鼓励类服务业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企业实行同价。实行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对用电容量100千伏安以上的商业零售企业,暂缓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18、对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建企业的水、电、气工程设计和安装价格实行监管,市、县人民zf可根据当地实际综合制定最高收费标准。对进入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的企业涉及的事业单位服务收费,市、县人民zf可以制定减免政策;企业需要社会中介服务的,当地zf可以通过打捆结算、招标等形式确定收费标准。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19、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示范区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新购建的自用办公房房产税按收入归属3年内由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

20、支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银行增资扩股。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2年前示范区每个县至少成立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1、鼓励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财务公司。鼓励企业上市,企业因上市而补缴的税费,省及以下留成部分奖补原企业股东。

22、加大金融资源整合,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支持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建立担保风险基金,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争取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

23、建立便捷高效支付清算系统,实现示范区内免费通存通兑。完善跨省金融结算,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六、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24、科学编制示范区环境保护规划,加快实施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先行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25、省财政对集中区内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按每万吨处理能力300万元奖补,新增污水管网建设按每公里40万元奖补。

26、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对上报环保部的项目积极提供服务,争取加快审批速度。

七、强化人才和智力支撑

27、依托高校、技师学院、科研院所、中职学校、骨干企业,建设与承接产业相配套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支持若干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和引智示范基地建设。

28、加快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到示范区创办企业的,6年内保留其工作关系,期间要求返回原单位的,按原职级待遇安排工作。

29、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省财政加大对示范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鼓励国内高校到示范区联合办学、兴办分校或独立学院,并落实建设用地、规费减免、设施建设、税收等优惠政策

八、支持内外贸发展

30、充分运用家电汽车下乡、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商贸物流、再生资源回收、资源回用等政策,支持示范区扩大消费。综合利用省级外贸促进资金和中央切块资金,支持示范区培育出口墓地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开拓国际市场。

31、支持示范区建设物流园区和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对新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站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和道路临时占用费,免收征地管理费。

32、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抓紧出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规划。推进合肥出口加工区尽快获批。为芜湖保税港区建设准备条件,快速审核、审批或转报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等保税物流场所建设项目。

九、强化社会建设和就业服务

33、建设以示范区为核心、覆盖全省、联结长三角的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建立示范区与皖北地区劳务合作机制。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回乡创业。加大对示范区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

34、制定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衔接办法。加快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率先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十、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35、放宽企业集团登记注册条件,允许企业经营范围按大类申请核定。

36、对列入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申报核发选址意见书时,不再编制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

37、整体搬迁的企业在沿海评定的管理类别,来示范区后予以办理相应的工商、海关、外汇管理类别。允许转移到示范区内的企业将原进口设备转到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新企业继续使用,监管期限可以连续计算。

38、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和简化产业转移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等管理程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39、扩大县级和部分试点镇的经济管理权限,形成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合力。

40、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推进示范区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

下载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