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三大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时间:2019-05-12 08:3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诸城市三大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诸城市三大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第一篇:山东省诸城市三大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山东省诸城市三大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2010-9-25 17:23 新华网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立足产业优势,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拉长、加宽、增厚主导产业链条,加快了汽车、食品、纺织服装三大产业集群发展步伐。至8月份,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84.4亿元,增长26.6%;利税62.4亿元,增长35.3%;其中利润45.3亿元,增长36.2%,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8.3%、75.9%和75.7%。诸城市汽车制造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更是被认定为潍坊市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其中,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已申报山东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一是加强科学规划引导。制定诸城市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把诸城建设成闻名全国的“汽车城、纺织服装城、安全食品城”为目标,着力培植汽车产业集群、食品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其中,汽车产业重点抓好在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到2012年,形成年产各类汽车50万辆、三轮摩托100万辆、专用车4万辆的生产能力,汽车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抓好面料向高档化、功能化发展,到2012年,达到年产纱7万吨、宽幅布1亿米、高档服装面料1000万米、针织服装面料1万吨。食品产业,重点推进传统面食、肉食向高端、高附加值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调味品等方向发展,到2012年,达到鸡制品18万吨、肉制品80万吨、变性淀粉6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二是发挥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骨干企业带动引导中小企业集聚,着重发展骨干企业,不断拉长加宽增厚产业链条,构筑起了主导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特色突出、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的工业经济结构,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形成产业优势,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有13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134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其中福田汽车、新郎服饰得利斯集团、桑莎制衣、外贸公司等9家主导产业企业利税过亿元,带动全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迅速发展到154家,食品企业发展到153家,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到176家。

三是加快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三大主导产业优势,引导各镇街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采用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对现有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目前,已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17处,总规划面积7143.6亩,计划总投资68.5亿元,有16处开工,累计投资20.9亿元,完成建筑面积72.2万平方米,有近百家企业入驻,已投产企业74家。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肖肖

第二篇:关于诸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诸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

诸城市中小企业局

近年来,诸城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纺织服装、汽车及机械加工、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化工、造纸包装、建筑建材、木器加工、食品包装机械、造纸机械六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明显,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为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小企业局对全市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诸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纺织服装业。共有169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20亿元,集群内企业获得省级名牌产品7件,省著名商标3件,国家名牌产品5件,全国驰名商标2件。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5家,技术开发中心2处。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亿元,利税14.7亿元,利润10.4亿元。骨干企业主要有新郎服饰、桑莎集团、中纺金维、德利源纺织、兰凤针织、昊宝服饰、天一巨等。

(二)汽车及机械加工业。共有198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25亿元,集群内企业获得省级名牌产品7件,省著名商标4件,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10家,技术开发中心4处。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3.5亿元,利税24亿元,其中利润15.9亿元。骨干企业主要有福田汽车、义和车桥、泸河轮胎、三工橡胶、通力车轮、曙光车桥、兆丰机械等。

(三)食品加工业。共有73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13亿元,集群内企业获得省级名牌产品8件,省著名商标9件,国家名牌产品3件,全国驰名商标1件。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8家,技术开发中心4处。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9亿元,利税9.5亿元,其中利润6.1亿元。骨干企业主要有外贸公司、得利斯公司、万年食品、润生集团、仁木食品等。

(四)生物化工业。共有42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1.2亿元,集群内企业获得省级名牌产品2件,省著名商标3件。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4家,技术开发中心2处。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利税2.5亿元,其中利润1.6亿元。骨干企业主要有泰盛化工、良丰化学、信得药业、云飞化工、环宇油漆等。

(五)造纸包装业。共有34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2家,技术开发中心1处。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亿元,利税2亿元,其中利润1.3亿元。骨干企业主要有新星纸业、森科纸业、长虹包装等。

(六)建筑建材业。共有35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2亿元,集群内企业获得省级名牌产品3件,省著名商标4件。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5家,技术开发中心2处。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亿元,利税1.2亿元,其中利润7800万元。骨干企业主要有紫阳陶瓷、钢之杰建材、鑫鑫水泥、万兴建材、隆泰水泥、华明科技等。

(七)木器加工业。共有30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7000万元,集群内企业获得省级名牌产品1件,省著名商标2件。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亿元,利税1.1亿元,其中利润8000万元。骨干企业主要有顺合木业、鹏飞木业、斯特木业、龙欣木业、松源木业、新华宇家具、美斯达家私等。

(八)食品包装机械业。共有10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1.3亿元,集群内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1件。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2家,技术开发中心1处。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利税3000万元,其中利润2000万元。骨干企业主要有小康机械、正泰机械、金惠包装机械等。

(九)造纸机械业。共有11家限额以上企业,集群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截至2007年底,集群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利税2800万元,其中利润1900万元,我市的造纸机械产品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占全省70%以上,销往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北、西北等地区。主要产品是各型纸机及造纸辅助设备。骨干企业有日东造纸机械公司、专利造纸机械公司和汉通造纸机械公司。

二、诸城市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在空间布局上较为分散,产业集聚度低。由于缺乏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目前诸城市汽车及机械加工也、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等几大产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空间布局分散的问题。大多数乡镇(街道)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集聚度低,拉动作用不突出,一个乡镇(街道)拥有多个主导产业的现象较为普遍。舜王街道有机械加工、建筑建材、化工、食品加工4个主导产业;昌城镇有食品加工产业、橡胶轮胎产业、机械汽车配件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共4个主导产业。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在13处乡镇(街道)均有分布。

(二)企业间专业化分工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实现的。集群化不是大量企业简单的聚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企业之间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沾,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少,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主要表现在工业产业集群内企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造成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

(三)融资难问题突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主要表现在:融资成本明显偏高,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缺乏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给企业的稳步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四)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水平有待提高。诸城市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乡镇,中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市乡镇(街道)中小企业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主要是围绕我市的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和延伸产业,科技含量普遍不高。新产品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产业规划。按照“一镇一业”、“一园一品”的总体发展思路,突出各乡镇(街道)产业优势和特色,加强规划引导,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在全市13处乡镇(街道)规划14个产业集群。启动“三二三三三”计划,争取五年内把14个产业集群培育成3个营业收入过100亿元、2个营业收入过50亿元、3个营业收入过30亿元、3个营业收入过20亿元、3个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

1、机械电器制造业:以密州为中心,义和车桥公司、开元电机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2、食品加工业:以昌城为中心,外贸公司、得利斯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3、精细化工业(以贾悦为中心,泰盛化工公司、良丰化学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4、装备制造业:以龙都西土墙工业园和皇华工业园为中心,海得威公司、科能阳光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5、汽车及配件业:以舜王为中心,泰瑞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6、精密铸锻业:以百尺河为中心,石龙阀门公司、三维管件公司、圣阳机械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7、纺织服装业:以龙都为中心,昊宝服饰公司、兴创纺织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8、建材包装业:以舜王和龙都为中心,红星百瑞特公司、半岛装饰城、龙都建材城等为骨干企业;

9、环保涂料业:以相州为中心,云飞化工公司、环宇油漆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10、生物科技业:以辛兴为中心,润生淀粉公司、东晓生物科技公司、浩天药业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11、青岛产业:以林家村为中心,爱玲包袋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12、铸造装备业:以枳沟为中心,鑫宝公司、万通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13、木器家具业:以石桥子为中心,吸收舜王街办相关企业,松源木业公司、顺合木业公司等为骨干企业;

14、食品饮料业:以桃林为中心,吸收林家村镇相关企业,桃林茶厂、酒厂、桃林食品、林家村的花生、辣椒等生产企业为骨干企业。

(二)制定配套政策。一是从2008年起,把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范围,逐步扩大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规模。各乡镇(街道)政府也要加大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扶持力度。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信息化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延伸。二是市政府将产业集群建设纳入乡镇(街道)考核内容,列为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年终市里考核乡镇时,凡新增企业所产生分值按照招商乡镇得分100%,承接乡镇得分50%计算。三是市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办公室设在市中小企业局,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解决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今后凡新增加的企业,一律由市里按照产业布局统一安排,所产生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招商乡镇与承接乡镇按照6:4的比例分享。

(三)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一是完善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组建推进力度,积极争取外地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利用国家推出创业板的有利时机,推动一批有较好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担保体系,打造市、乡两级担保体系。鼓励支持独资、股份制、会员制等各类形式的担保机构发展,增加舜邦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重点支持产业集群内骨干企业发展,推广昌城、龙都担保公司组建和运营模式,加快各乡镇(街道)担保公司的筹建,提高担保能力。二是加强对重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和保护。选取部分骨干企业实行重点保护。对纳入重点支持和保护范围的骨干企业,各商业银行尽可能满足企业合理的融

资需求,原则上不提前收回贷款,在贷款到期后应予以续贷。如却因信贷规模紧张和授信政策控制需提前收回贷款或不予续贷的,应事前通报人民银行诸城支行,由人民银行诸城支行会同有关部门、相关银行及企业进行协商,通过其它方式帮助企业进行适当的融资安排后有序操作,防止由于个别银行收缩贷款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形成金融风险。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2008年起,把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范围,逐步扩大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规模。各乡镇(街道)政府也要加大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扶持力度。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信息化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延伸。

四、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建设。各乡镇(街道)要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采用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建设,每个乡镇根据其产业集群的特点和需求,建设1处以上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进行企业孵化,为产业集群规模的迅速壮大奠定基础,同时培植企业后备力量,实现产业梯次发展。

(二)培育和壮大骨干企业,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实力。一是实施骨干企业带动战略。每个产业集群要选择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企业为骨干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带动作用。二是培植产业优势。引导骨干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三是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引导广大中小企业正视困难,变挑战为机遇,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质量等方面强化管理,努力克服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挖潜降本增效。

(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围绕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新花色、新品种,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二是鼓励企业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支持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升级换代。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机电一体化、新能源节能与环保等技术领域,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三是积极引导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努力争取上级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力度和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和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着力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扶持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推动纺织服装、食品、农产品加工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品牌意识,支持企业实施境外商标注册、产品认证、维护知识产权等行动。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一批产业名镇,实现由产品名牌向区域性品牌的转变。

(五)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人才技术协作。一方面,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信息网站和电子商务、金融和物流市场、校

企合作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努力争取上级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围绕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和壮大一批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统筹开展人才的引进、培训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培育产业和科技带头人。促进产业集群内人才的合理流动,推进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利用现有的各类研发机构为技术依托,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集群内企业在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上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的整体效应,逐步形成区域技术联盟和创新体系。

第三篇: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浅谈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浅谈

摘要: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国内国际经济增长的亮点,本市结合产业集群的理论对寿光市目前的蔬菜产业进行了初步探讨。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吸聚和衍生了众多的相关组织和机构,形成了地域性的龙头带动企业,具有广阔的蔬菜发展前景。然后,对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研究不足。关键词: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首先是由工业作坊、中小企业集聚,形成规模优势,进而形成地区优势。随着集群模式的引进和应用,近年来集群现象发展到各行各业,形成不同行业的产业集群,如盐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大丰市西团镇抛丸机产业集群、吴江IT产业集群、扬中工程电器产业集群等等,但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中要集中于机械、电子等非农产业,关于农业产业集群,尤其是蔬菜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就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一些初步研究和思考。

所谓产业集群,简称集群是指从事同一产业的数十乃至上千家企业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所形成的企业群落,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形式。结合产业集群的概念,我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以传统农业为中心,拥有大量专业化的相关企业及机构作支撑,由农户、企业及市场形成的密集柔性网络合作群体。系统整体相互合作的涌现性催生壮大了寿光市的蔬菜产业集群。

一、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

1.地理位置

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畔,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4处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00多万。寿光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南部土质肥沃,宜于粮食、蔬菜、果树、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生长。

2.蔬菜产业历史及产量

寿光人种植蔬菜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北魏,寿光就以种植蔬菜出名,寿光韭莱、寿光大葱是享誉齐鲁的名菜。正是在摸索寿光人种植蔬菜及其它农作物经验的基础上,北魏著名科学家、寿光人贾思勰写成了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它总结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介绍了蔬菜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方法、传授了诸多蔬菜的栽培经验,对于以后寿光的蔬菜生产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清朝年间,寿光韭黄成为皇宫贡品。1989年,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利用学来的技术率领本村的多名党员在本村试种植了17个大棚,第二年就发展到了144个,并很快扩展到全市。寿光市率先实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白色革命”,寿光因此成为“中国一号菜篮子”、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2003年寿光市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75万亩,2003年蔬菜总产量达391.4万吨。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6万亩,冬暖式大棚30万个,年产量达到43亿公斤,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西红柿、万亩香瓜、万亩韭菜和3000多亩无土栽培蔬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基地。蔬菜成为寿光市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3.蔬菜企业数量及市场

寿光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发展到26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带动农户10多万户。已先后形成了天成食品、秀峰食品等几十家蔬菜加工企业,但大部分企业对蔬菜的加工还停留在洗净、切片、冷冻等初加工阶段,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目前,寿光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

4.技术创新及引用

寿光市大力引进新技术、采用新模式。在蔬菜大棚建设上,一改过去单一的土木结构,推广实行了无立柱钢架结构。在设施配备上,大力推广使用温湿度自测仪、碳纤维加温机、智能二氧化碳发生器、反光幕、遮阳网、音乐促生器、菲利浦农艺钠灯、大棚自控滴灌系统和自动卷帘机等先进设施。在种植模式上,发展了无土栽培、立体种植、间作套种、反季节栽培和“园艺蔬菜”生产,并采用了蜜蜂授粉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

5.政府支持

全市健全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发展了10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和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19处乡镇科普学校,350处村级农民文化夜校。国家科技部在寿光建设了星火技术蔬菜行业培训中心,形成了以市属培训中心为骨干,乡镇科普学校为纽带,村级农民夜校为基础的社会化综合培训网络。组建了140多家农业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65%。

政府推动建设了农业示范基地,吸引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荷兰瑞克斯旺等世界知名种业公司在寿光市建立了6处菜果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建设了5个国家、省级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区,先后引进推广了2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30多种种植新模式。政府还借助菜博会,抓好科技成果推广。从2000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国际蔬菜博览会,菜博会已成为全国五大农业展会之一,被商务部批准为例会。6.无公害建设

寿光市积极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化体系。寿光示范区与市质量技术监督、蔬菜科技等部门合作,制定并实施了《蔬菜分级标准》、《洋香瓜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等20多项农业标准。围绕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推行了农用物资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用管理。每个乡镇和基地都拿出专门力量严抓无公害蔬菜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和技术服务,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各种肥料,减少化肥用量,实施配方施肥,避免亚硝酸盐含量超标。2001年至2003年以宣传《标准化法》为重点,不断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作用、意义和农业科技知识,共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40余万份、《无公害蔬菜生产规范汇编》资料3万套、技术光盘2 000多张。

近年来,积极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80万亩。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文家、三元朱、钓鱼台、洛城5个五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已通过了山东省政府和国家农业部认定并授牌。

二、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的吸聚和衍生效应

产业集群的成长必然吸聚和衍生一系列相关产业链和支撑体系,而且这些组织又是地区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组织的相互分工和地区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得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不久,辅助的行业就在附近的地方产生了,供给上述工业以工具和原料,为他组织运顺,而在寻多方面有助于它的原料的经济”(马歇尔,1964)。产业集群规模越大,产业链条越发达,越能够吸引更多的厂商加入,同是产业集群内相关行业的裂变效应也很明显,有利于分工的细化与创新活动,从而进一步做粗做长做大产业链。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的良种、化肥、农药、竹竿、竹器、钢筋、农膜、等生产资料服务产业巨大,现在这些市场总的年交易额可达20多亿元。

1.良种产业

良种产业是寿光市产业集群吸聚和衍生的重要行业。为推进寿光蔬菜良种的科研创新,寿光市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昌潍学校、潍坊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中国哈慈集团、瑞士诺华种子公司、以色列海泽拉种子基地等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1991年1月16日,全国13位院士和农业专家被聘为寿光市农业科技顾问,借助这些专家学者的支撑,寿光加大了蔬菜良种的科研创新力度。

为适应国内市场对蔬菜产品多样化、高品位的需求,以及与国外市场接轨的需要,寿光 市近几年狠抓了国外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先后与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瑞士、荷兰、以色列等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1000多个试验品种,其中经过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品种200多个,使国外品种占到了50%以上,甚至有些蔬菜全部更换成了国外品种,洋品种成了寿光蔬菜的主栽品种。

在蔬菜良种的引进过程中,寿光市也加大了对本地品种的选育工作,实行良种繁育基地与科研单位、蔬菜示范园区、蔬菜种子市场紧密结合,实现了“蔬菜良种创新—试验示范—繁育制种—市场销售”一条龙服务。育种的对象主要是寿光蔬菜地方优良品种。2002年全市蔬菜制种约1000,产种2000 t , 除供当地用种外,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制种品种有韭菜、大葱、辣椒等30多个品种,其中形成了寿光的三大名牌蔬菜,独根红韭菜制种20,产种15 t,除当地用种外,主要销往长江以北地区;寿光大葱制种13.5,产种10t,除供当地用种外,主要销往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东北、新疆等省区;寿光黄羊角辣椒制种6.7,产种5t,除供当地用种,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各个品种都建立了专业化繁育基地,如文家、马店、丰城的韭菜繁种基地,上口、田柳、留吕的大葱繁种基地,纪台的黄羊角辣椒繁种基地,马店、丰城、化龙的香菜籽繁种基地,上口、稻田的山药繁种基地,留吕镇的马铃薯繁种基地,有的种子商还到外地建立了寿光蔬菜良种繁育基地。

寿光市培育的蔬菜良种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且还远销国外市场。寿光市王高镇菜农王荣熙从1993年起致力于番茄种子的改良与选育,注册创立了金田种苗有限公司,建立了27 的种子繁育基地。他先从外地引进的番茄品种进行试验,再用分离、杂交等方法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的番茄良种。现在,他培育的特大瑞光、1856、斯洞双田等30多个番茄品种不仅热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美国、俄罗斯等国家。

2.工厂育苗

工厂化育苗是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吸聚和衍生的又一重要产业。蔬菜工厂化育苗是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采用科学化、标准化的技术措施,使蔬菜秧苗达到快速、批量、优质、高效生产的一种高科技育苗方法。其优点是节约种子,降低育苗风险和生产成本,提高秧苗质量,有利于实现蔬菜种苗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作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寿光市,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加快构建寿光蔬菜良种产业化工程,1999年首先在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区投资640万元,引进美国、德国、法国、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智能工厂化育苗温室2个,总面积6100平方米;投资150万元引进德国、英国的设备和技术,建成穴播车间和智能化催芽室;投资 180万元,与北京大学合作建成组培室。从2000年夏季开始,每年培育各种名优蔬菜种苗5000万株,其中洋香瓜、西瓜脱毒苗5000万株,七彩椒1000万株,番茄苗1300万株,脱毒马铃薯200万粒;培育花卉种苗1000万株;培育林木种苗1000万株。

“集聚只有能为个人带来财产的增长和支出的降低,才会使个人及企业到某一地区集聚。”(邱成利,2001)。在范园之后,寿光市文家街道农民桑自方自行筹资400万元,创立了新世纪种苗公司,建立育苗工厂,育苗面积达3000平方米,当年育苗就达300万株。2001年,寿光市蔬菜优质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设立的示范园区内建起8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苗室,育苗能力达1800万株。2003年初,日照人刘红梅在寿光市投资建立了红梅园艺场,育苗室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年育苗能力可达1000万株。到目前为止,寿光已有30多家育苗公司,一年可育苗多茬,极大的满足了寿光市蔬菜种苗的市场需求。

3.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是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衍生的又一重要成果。该高科技示范园是寿光市政府全力建设的现代化高标准示范园区,代表了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建园四年内己先后向园区投入资金1.6亿元,建成了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2.5万亩、辐射区35万亩的发展规模,初步形成了集科研开发、繁育种苗、培训技术、试验示范、农业观光、推广种植于一体、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多功能蔬菜产业化龙头科技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龙头科技示范园。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向国际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趋势的迈进,作为全市蔬菜生产研发、试验示范的“样板”工程—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积极顺应市场形势以结构调整为总纲,推行了南抓标准化,北抓综合开发的发展战略。

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将是未来高科技、高产值农业生产的主导,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2001年就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电脑微控全程监控系统,并先后安装了8个温室进行试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及时观察到温室内农作物的长势与病虫害发生情况,而且不误农时农业观光。从建园至今,园区先后从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英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购进名、优、稀、特蔬菜品种200多个,试验示范150个,集中筛选出一批适宜我国北方露地和保护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

范园区建设至今,己先后建成44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物工程中心、15000平方米的智能化工厂化育苗中心、6700平方米的国际会展展示中心、1000平方米的绿色蔬菜批发交易中心、2000平方米的净菜保鲜加工中心以及4000个体现代化农业的高标准、高科技的日光温室,其中重要设被仪器均从德国、日本、英国、荷兰、以色列等技术先进国家引入,成为国内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典范。4.蔬菜博览会

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是以寿光市发展蔬菜集群产业为依托建立起来的重要蔬菜交流会,它是蔬菜产业集群吸聚和衍生的又一产物。菜博会架起了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使广大农民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致富门路,进一步提高了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

2000年4月20日寿光市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菜博会取得了丰硕的经贸洽谈成果,展会期间,签定协议合同项目230个,协议合同金额12亿元。现场交易各类瓜菜40万吨,交易额3500万元;交易花卉6250盆,种子8000公斤,苗木18万株。规模最大的是第六届蔬菜博览会。2005年5月7日闭幕的第六届菜博会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设一个主展区和17个分展区。主展区展览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分7个展厅和室外展区、温室大棚示范种植区。厅内设标准展位和异型展位1200余个,同时设有组培及工厂化育苗、蔬菜种植模式、奇异菜果园、蔬菜组合景点等展示区,并配置休闲、购物、餐饮等场所,实地种植菜果达17大类,1000多个品种。温室大棚示范种植区为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有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200多个。菜博会坚持以菜为媒,以菜会友,致力扩大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经贸合作,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展示形式、巨大的商机、丰硕的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会议期间,先后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6万人次参会参展,共签订合资、合作及独资项目117个,签约额96.7亿元;贸易额153亿元。

三、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集群衍生的龙头企业

克鲁格曼(Krugman,1995)认为,生产经营活动空间格局演化的结果一般都将是在某特定区域集聚,同时形成相应的专业化分工,最终从中获取专业化利益并实现规模报酬递增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会自发形成一些关键性企业,它们在集群内处于市场发展的前沿、资金实力雄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能带动扶持周围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1.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是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自主衍生的一个大型龙头企业的典型。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698号,始建于1984年3月。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与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五十强”、“全国蔬菜批发市场十强”、“农业部首批定点鲜活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是全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资本注册1.1亿元,是银行系统高级信用企业。

自1984年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以来,先后投入资金3亿元对市场进行扩(改)建,市场面积扩大到680亩,年交易额28亿元,拥有32000平方米的网架蔬菜交易大厅,50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棚,蔬菜远销全国30个省市区和近10个国家。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设施配套完善,设有冷储、冷冻、电视监控、微机信息联网.市场管理中介等配套设施和机构。市场交易方式领先,交易过程使用“一卡通”,实施电子化结算;市场检测手段先进,投入1500多万元建立了一处大型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周对上市蔬菜定期抽检,保证了交易蔬菜的食用品质,营造了一种放心、省心、安心的交易秩序和经营环境。

2003年5月26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进行第一次电子拍卖,这标志着全国首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投资4 000多万元,建有两个拍卖大厅和一个交易大厅。该拍卖系统根据中国农产品交易特点.采用荷兰式电子钟降价系统.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交易原则,推行“包装规格化、重量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客户会员化、交易电子化”。有效地割除了传统交易中存在的诸多缺点和弊端,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交易方式。电子拍卖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可显示待拍蔬菜的品名、产地、等级、数量、供应商、最高起拍价、最低购买量等信息,自动传送带可源源不断地将新鲜蔬菜样品输送到拍卖师和客户面前。电子显示屏由高到低不断闪动蔬菜价格,当客商感到价格合适时,按动竞拍席上的按钮,便锁定蔬菜交易价格,买卖双方自愿成交。

目前,寿光市已形成了以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骨干,以农资市场、种子市场和乡镇“十大菜果”专业市场为支撑,各类购销公司、经纪公司、运销专业户等1.7万个中介组织为基础的农产品销售网络,流通大军发展到近10万人,搞活了农产品市场流通,带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

2.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寿光市的又一龙头企业。该集团成立于1988年,注册资本1.15亿元,系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集团公司辖三公司,即山东七彩庄园蔬菜食品基地有限公司、寿光七彩庄园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寿光七彩庄园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控股公司该集团,还组织创立了寿光蔬菜产业协会和寿光农业专家协会两家社团组织。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辖的七彩庄园蔬菜食品基地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建有 绿色食品示范基地100亩,紧密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6000亩,松散型生产基地50000多亩,与哈尔滨、天津、北京、上海、青岛、济南、威海、深圳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七彩庄园绿色蔬菜直供配送业务。公司有14个蔬菜品种先后获国家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认证,生产的“七彩庄园”品牌绿色礼品套菜畅销全国各地;年生产加工七彩庄园品牌速冻、保鲜菜8000多吨,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的七彩庄园牌蔬菜宝典、蔬菜金钢系列、蔬菜深加工产品系二十一世纪药食两用新概念食品,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销售前景广阔。

七彩庄园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0余亩,其中智能温室8000平方米,冬暖式育苗大棚6000平方米,年蔬菜育苗能力2000多万株。先后与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安莎、美国BHN、以色列海泽拉、泽文、日本米可多等20多家国外著名种子企业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关系,平均每年引进经销蔬菜良种20多个。七彩庄园种业科技公司所属的寿光蔬菜种子市场,现有经营业户100多家,年蔬菜种子销量100余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种子市场之一。

集团公司组织成立了寿光蔬菜产业协会和寿光农业专家协会。现有会员15000多人。两个协会为全市蔬菜产业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开发组建的“寿光蔬菜语音查询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广大会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集团公司围绕蔬菜产业集群的各个环节,突出完善了繁育良种、种植生产、加工配送、生物工程、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了融蔬菜生产资料供应、菜果配送营销、蔬菜加工出口、农技推广培训、科技研发五大体系于一身的大型蔬菜产业化集团。

四、寿光市发展蔬菜产业集群模式的优势

1.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服务带来技术创新始终是寿光市蔬菜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一路领先的重要秘诀。自1989年三元朱村诞生第一个冬暖式大棚起,寿光就成了全国大棚蔬菜高新技术的“实验田”。目前,冬暖式大棚已经更新到第四代了。组织培养、生物防治、让蔬菜喝牛奶、听音乐、臭氧抗菌增肥、无土栽培等种菜新招,层出不穷。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育苗高科技的引用、蔬菜交易方式的改进、新型化肥和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的使用、医药两用蔬菜的生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荷(中国与荷兰)科技推广中心等科研基地的建立等等,这些都是蔬菜产业集群带动下产生的重要科技成果。高科技逐渐对“中国一号菜园子”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科技是发展蔬菜产业集群的基础。对这一点,寿光市的决策者看得非常清楚,要想将蔬 菜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必须积极引进高层次智力。1999年初开门第一件事,就是进京诚聘中科院陈宜瑜等13位院士、专家担任“寿光市农业科技顾问”。

2.品牌优势

寿光市发展蔬菜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聪明的寿光人逐步认识到品牌的优势和魅力,积极创新理念,致力打造品牌蔬菜。一是将寿光蔬菜整体塑造成全国品牌,作为“母品牌”;二是依托母品牌催生子品牌,让品牌菜向系列化发展。寿光市以各类基地、农场为依托,已成功注册了70多种蔬菜瓜果商标,有20多大类100多个蔬菜品种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

至今,寿光市企业化品牌经营的子品牌已有“乐义”蔬菜、“洛城”特菜、“欧亚特”蔬菜、“燎原”蔬菜、“圣珠”西红柿、“展望”蔬菜、“荣名”葡萄等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和商标使寿光的蔬菜瓜果带着名气走向市场,身价倍增。品牌意识在寿光人心中已扎根发芽。带有品牌的蔬菜可以无形的具有广告效应,大大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居民对蔬菜的信任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3.市场需求优势

加入WTO后,从发展机遇上看,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条件有明显改善,有较多的关税减让优势。而且目前寿光市有竞争力的蔬菜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40%~60%,加工成本又相对较低,所以出口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寿光蔬菜出口的市场潜力巨大。居寿光蔬菜出口前三位的是日本、韩国、和香港,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农业资源相对缺乏,劳动力价格昂贵,蔬菜种植成本高,在WTO的体制内其农业将会缩减,蔬菜的进口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寿光的蔬菜集群产业有美好的前景,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4.农户参与优势

蔬菜产业集群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农户的参与,寿光市80%以上的农户种植大棚蔬菜,有人力资源优势、规模生产的优势,为寿光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蔬菜供应。农户最具有发明和创作性,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以农户为基础,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会使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五、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加强产业集群规划

新制度经济济学强调制度在交易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其重要作用。“政府必须以现有有的或者是新兴的集群为前提制订相应规划,而不能可以创造产业集群。”寿光市政府必须立足目前蔬菜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强政策引导和科学规划,提供良好 的公共计划和招商引资条件,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尤其是提供信息,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和决策模式。

2.出口

寿光市要继续发挥好蔬菜产业集群的优势,克服技术贸易壁垒的难关,对蔬菜产品进行深加工,满足国际市场对蔬菜产品的广泛选择和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及花色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具有出口优势的蔬菜种类如根菜类、叶菜类等大田蔬菜类要积极地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信息引导、技术辅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在加工品结构上也要下大气力调整,在确保规模效益的同时,快速抢占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制高点,在传统的保鲜出口和冷冻出口的基础上,积极增加调味调理食品、真空冷冻干燥食品、浓缩果菜汁、蔬菜泥、蔬菜卷等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产品,实现与国际市场的高点对接。

3.强化蔬菜产卫生安全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呼声越来越高,大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寿光市产业集群链条的各企业集团、农户要加强行业自律,相互监督,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要求及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实施的HACCP认证要求,杜绝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防止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

4.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蔬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食品和有机蔬菜是今后世界各国蔬菜发展的共同方向。寿光市产业集群的各组织要认清形势,看准方向,顺应市场要求,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积极提升集群的内在素质。寿光市可通过政府宣传指导、监督检查、龙头企业执行、蔬菜协会督促、农户执行的方式,逐步提高蔬菜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生产出高质量、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和有机蔬菜,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5.继续加强培育蔬菜龙头组织

现在,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户+生产资料供应商”的产业组织模式,龙头企业在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也最有实力追逐市场前沿,探索创新产业发展。寿光市要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养力度,为龙头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同时积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建立新型蔬菜加工企业,加强培养更多的龙头企业,扩大和延长蔬菜产业集群的链条,形成多龙头、多方向的产业发展模式。

6.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 组织联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组织发展的必然方向。松散的农民和企业无法应对市场的风险和困境,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合作组织才能规避风险、迎接挑战。而且“由于集聚区存在着不完全契约、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企业网络关系往往很不稳定”(钱志新,2004),如果某些企业或者农户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不正当竞争、使用非法药物等,必然引起盲目仿效,形成“公共地悲剧”,砸了自己的牌子,一损俱损。寿光蔬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初步的集群规模优势,只有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蔬菜行业协会、农民蔬菜合作组织协会,才能加强行业自律,避免行业的无序恶性竞争,提升蔬菜产业的竞争优势、合作优势和集群优势。

六、研究不足

(王缉慈,2004)“认为对于每一个实例,要真正解释集群的现象,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这个集群的结构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规模结构(企业的职工人数、年生产能力或产量)等,以及相关机构(贸易组织、企业商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机构等)对集群行为主体(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集群内外行为主体之间联系的分析。”本文对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是粗略的浅析,缺乏足够的数据分析,同时对集群内企业之间及相关组织的相互协作关系缺乏完备的研究。这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蔬菜产业集群以及农业产业集群在国内研究的还较少,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农业产业集群将是一个很研究及价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安强身:关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基于寿光地区的分析,《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第4期。

2.葛茂书:蔬菜良种产业化工程的实践与探索,《种子科技》,2003年第6期。3.韩洪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搭建起寿光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绿色平台,《中国标准化》,2004年第8期。

4.韩迎祥:永远神奇的盛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成功举办启示录,《中国农村科技》,2004年第6期。

5.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10月第26卷第10期。

6.刘中会:农村经济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果菜》,2004年第1期。7.李建忠:从寿光看工厂化育苗业,《当代蔬菜》,2004年第1期。

8.马健:播火者—记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中国农村科技》。2005年底 10期。

9.牟子平:寿光蔬菜产业化历程及其支撑体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9期。

10.聂鸣,李俊,骆静:OECD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宝(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2卷第1期。

11.邱成利:制度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9期。12.钱志新:《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13.王缉慈: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经济经纬》,2004年第2期。14.王志亮:花自芳菲香自来——记山东省寿光市新世纪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桑自方,《当代蔬菜》,2004年第10期。

15.薛彦斌:加入WTO后我国出口蔬菜面临的形势和对策——寿光市出口蔬菜创汇剖析,《保鲜与加工》,2002年第3期。

16.朱法祥:发展寿光出口蔬菜的对策,《北京农业科学》,2002年第3期。17.作者无: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0期。18.作者无: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推行电子拍卖,《中国蔬菜》,2003年第4期。

第四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趋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企业可以在市场机制的约束和刺激下,通过优势互补设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也可以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强强联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201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领先企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1. 系统集群。从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应走系统集群之路。系统集群是指产业链条覆盖整个产业链,实现上下游无缝对接,中间无空缺,从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制造、联合加工到组装出厂,集群内部分工配套,形成一个区域集合[3]。为此,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其中,推动区域内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区域服务功能;集群内的企业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及生产能力,创新管理模式;要加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构建社会性的公共研发平台,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提升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

2. 注重产业环境建设。地方政府在建设产业集群时,需充分考虑当地是否具备条件,因地制宜,理性的投资商非常重视产业环境能否给企业带来持久的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具体包括区域基础设施、载体服务功能、产业环境、政策环境、人力资源服务环境、法制及人文服务环境等。改善产业集群区域的硬环境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优化产业集群区域的软环境可以为产业集群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有计划地打造优良的汽车产业配套条件,吸引优秀的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和服务企业进入产业集群内,从而带动本地区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

3. 合理布局规划产业园区。汽车产业链冗长而复杂,一辆整车的零部件供应和装配至少要经过二三级配套。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发展规划,可以促进该区的产业布局与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另外,通过整合、优化、提升产业在工业园区的集聚度,可使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相衔接[4]。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规划可以考虑以就近的大型整车企业为龙头,实现产业园区单一供应。就近规划产业圈之后,零部件产业链各单位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物流费用,同时为各企业间资源共享实现规模效益提供了可能。另外,在一个完整的集群内部,政府的审批、行政监管、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的成本也会因为规模效益的出现而大幅下降。

4. 优化零部件产业结构。中国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到,将对“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国家为此还将在今后三年出资100 亿元作为汽车企业

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的专项资金。为此,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引导产业集群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以带动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或者引导关联企业和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延长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企业可以在市场机制的约束和刺激下,通过优势互补设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也可以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强强联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一批不仅具有自行系统开发能力,又有良好模块化配套能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从而推动整车与汽车零部件产业密切联系、高度相关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科学构建一个区域性相对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体系[5]。

5. 支持海外并购。自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京西重工并购德尔福、吉利汽车收购澳大利亚变速箱企业DSI、万向集团收购美国DS 汽车转向轴业务、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日兴电机工业株式会社79. 13% 的股权,以及中国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收购美国通用汽车NEXTEER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等海外并购案。零部件企业收购海外企业,可以获取对方的管理理念和核心技术,以及部分自主知识产权。整合国外先进企业的资源又将有助于提速我国零部件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助于汽车自主零部件体系的建设,从而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获得产业链中的高利润。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必然现象,要促进国内汽车零部件业的良性发展,产业集群是必然趋势。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依靠产业集群,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提高技术含量和水平,带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群的聚集,形成更为强劲的竞争优势,从而缩短与国外企业的距离,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此外,各地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靠整个国家及各地区整车企业的发展来带动,所以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发展规划。这样零部件行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产业集群的效应才能发挥到最大。

第五篇: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2007年06月22日来源:中国产业集群网

农机配件、服装生产、皮革加工等“板块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项城市拥有了一批在河南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名字;南顿、孙店、秣陵、贾岭等互有特色的小城镇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106国道两旁。小城镇孕育着

产业群,产业群推动着城镇化,二者相得益彰。

项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其积极实施“经济民营化”战略和“东西部合作发展”战略关系甚大。该市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通过政策推动、利益驱动、辐射带动,形成了具有项城特色的板块经济,产生了机械加工、制鞋、劳保用品、脱水菜、皮革皮毛、建筑建材、面粉加工、沥青防潮、医药、化工等十大支柱产业,民营企业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以南顿为主的机械加工业,以李寨、贾岭为主的防水防潮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以秣陵为主的制鞋业,以孙店、范集为主的劳保用品、毛笔棕刷加工业,以丁集为主的皮革、皮毛加工业等行业群体和生产区域,涌现出一批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现在,该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8万多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6万多家、私营企业1600多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78家、亿元企业3家,民营经济涉及国民经济众多领域。民营企业如满天繁星,具有地缘关系且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已经串成线,条条企业线织成网络,形成面;众多城镇把面组合起来,组成立体架构的产业集群。这些外向型经济的产业集群扩

张力很大,辐射出去,为项城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大平台。

目前,项城已有9个乡镇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板块经济区域21个,其中皮革、制鞋、农机配件、服装、防水防潮、劳保用品、彩印等七大板块年产值超亿元,离合器、蓝湿皮革、标志服、制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0%、80%、15%、20%,彩印、劳保用品、防水防潮在全国市场也占有较大的份额。板块经济吸纳了18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拉动了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人口聚

集和小城镇的发展。

板块经济的强势发展,对周边乡镇产生了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创业的热情,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板块,郑郭、官会、永丰、三张店、付集等乡镇的纺织、建筑建材、板材加工、花卉种植、面粉加工、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新生板块正在逐步形成,区域化经营的格局日

益显现。

以秣陵、孙店、李寨、范集、李寨、南顿、贾岭、高寺等重点镇为代表的一批中心效应明显,各具特色、现代气息浓厚的新型集镇迅速兴起,在106国道和周李公路沿线,初步形成了一个优势明显的工贸经济隆起带、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小城镇发展群。全市小城镇建设呈现出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互促互动的突出特点,形成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项城市乡镇的产业集群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绝不意味着是对资金和技术的排斥,发展上规模的企业已经开始对科技、人才的重视,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实施品牌战略。如永花调味品厂注册“永花”商标,品牌带动使企业的产值增至千万元。万亿来面粉有限公司注册“万亿来”商标后,产值和效益不断攀升。春兰制鞋厂注册“坤阳”商标后,产品档次提升,顺利进入大中城市的货柜,企业效益翻番。在“坤阳”的带动下,项城市26家制鞋企业先后注册商标。机械配件板块“项荣”、“万通”等名牌产品叫响全国农机配件市场,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实现了从无品牌到有品牌再到名牌的飞跃。今后,项城还将对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优化食品、皮革、医药、纺织、服装、农机配件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工业园区是发展工业的平台,在园区发展工业,可大量节约土地,使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项城市的南顿农机工业园、秣陵镇制鞋工业园、孙店服装工业园、贾岭食品工业园等已初具雏形,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富有特色的支柱产业群正在形成。

2005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

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并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去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今年,我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助推黄淮四市跨越发展。这为项城市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资金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同时,项城市位居豫皖两省交界处,正处于我国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这为其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2条高速、2条国道、1条省道经过项城市,沙颍河复航,交通的“水陆铁”网络格局使项城市已经融入全国的大交通网,拉近了项城市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拓展了其发展空间。

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为项城美化乡镇提供了财力支撑,项城的小城镇建设也有了美好蓝图:建好秣陵副中心城市,积极打造106国道两侧小城镇发展群,加快发展水新路沿线小城镇群,规划发展郑付路沿线小城镇群,坚持产业兴镇,力争在3年内,把李寨、贾岭、郑郭、孙店、范集等沿边

乡镇打造成协调区域发展、特色鲜明的新型开放小城镇。

下载山东省诸城市三大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诸城市三大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