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赢全球智力战争(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8:0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赢全球智力战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第一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设立招贤馆,广延山东士子,最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而清政府人才凋零,贤退愚进,终于国家颓亡、自弃天下,名士龚自珍不禁长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强劲的发动机。而我国正面临着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匮乏、海外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国际智力竞争中处于下风。故此,唯有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人才强国战略是培养人才的孵化器。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结构还不甚合理,高端人才比较匮乏、一般人才又有富馀,形成结构性人才匮乏,面临着量大质劣的问题。而现代全球人才战争,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是人才质量的博弈;量大质劣的人才结构势必削弱我国人才竞争能力。所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要改革教育体制,集中资源培养一批高精尖端人才,才能逐步形成高低搭配、质数均衡的人才结构。

人才强国战略是延揽人才的集结号。当今天下,人才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规范、有序、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优化我国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整体质量。而我国在大量流失人才的同时,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却乏善可陈。因此,发现和培养人才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统筹利用好国内与国际人才资源。既要下大力气狠抓本土人才培养,也要大胆地走出去,扎实推进海外高端人才招聘工作,延揽天下英雄为我所用,有利于形成“中外互补,相互交流,进出有序,以我为主”的格局。

人才强国战略是激励人才的冲锋号。要想充分发挥人才的巨大威力,仅仅培养和延揽人才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不断地激励人才。而我国部分地区和单位还存在漠视人才、闲置人才甚至浪费人才的现象,在精神上轻视人才、在物质上亏待人才、在工作上压制人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导致大量人才外流,暴露出人才激励机制还存在软肋。这是对人才的浪费,对知识的浪费,更是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蔑视。故此,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在体制、机制、环境、物质和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强力改革,形成重视人才、呵护人才、发展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形成激励人才的长效机制。

唐太宗面对天下士子曾自豪地宣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遂成煌煌盛唐、名垂青史。我们也当效法前贤,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使用与激励工作,为人才提供宽松、自由、民主、温暖的工作氛围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就一定能够揽尽天下英雄,形成发展合力,彻底打赢全球人才战争!(1019字)

第二篇: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赵春雷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这为我们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人才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所谓人才意识一是善于发现人才的意识,二是合理配置人才的意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各个用人单位都在烦恼人才难觅,其实在市场经济下,到处都有金子,就是缺发现金子的眼睛和诚心。我相信只要以求贤若渴的心去寻觅人才,并在发现人才后能如获至宝般珍惜,那么用人单位就会得到“聚宝盆”。人人都是人才,就看放的是不是地方。人才的配置决定了他们作用的大小。把经济人才安排到教育系统,把教育人才调配到建设领域,把工程人才选派到行政领域等,这些人才错位的现象事实上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作为用人单位应该更多的去观察、了解人才,摸清其所长所短,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所必须注意的是,在发现和配置人才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必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要把以事业为上作为选好人用准人的根本出发点,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不拘一格的选贤任能。要公平正派的选人用人,任人唯贤,做到“内举不避亲,外拒不避嫌”。

加强教育,着力聚焦培养爱国奉献的创新人才。“必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以培养创新型爱国人才为导向,不断地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在招生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变革上继续探索。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和地区的人才项目,发挥高校院所、企业园区和研究机构的基地优势,培养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爱国奉献人才。

构建人才制度体系,从根本上保障选人用人和人才培育。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根本上又是制度的竞争。目前我国十分注重人才的制度体系建设和改革。早在2016年3月,中共中央就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们必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不断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只有支撑起了制度的保护伞,人才的培育与选用才有了坚实的保障。

2021年12月28日

第三篇: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果断地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战略,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未来。要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创新人才资源管理。

[关键词]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素质

[作者简介]苏永志,中共河南省延津县委党校函授站站长,讲师,河南延津,453200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1-0017-0003

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对人才的呼唤更为迫切。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对人才竞争的压力加大。据不久前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仅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半数以上企业设立了办事机构。大批跨国公司、外国企业进入我国,人才竞争出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国的迅速崛起也为我国经济特别是人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环境,也为中国的人才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和用好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实施人才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观念和认识上尚有“误区”

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强烈依赖性,形成了重视物质资源开发、忽视人才智力开发的“潜意识”。考虑问题时,往往更多地强调项目、重视资金等有形条件,轻视甚至忽视人才、智力等无形资源。在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孕育而生的思想观念和地缘文化,形成一种对现代体制、现代思维和行为方式不相容的排斥力,在人才引进和流动上,人为设置藩篱太多,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人才使用上,缺乏用人之胆、爱才之情。特别对年轻人才,总认为不成熟、不老练、不可靠。在这种扭曲的人文环境中,人才遭遇的往往是抱负的失落和才华的荒废。

(二)地域差异与政策导向产生的“盲区”

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开发开放,引发了国内一次大的人才迁移潮,形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又“一江春水向东流”,上海、江浙等人才高地迅速崛起;近年,西部大开发日益升温,许多人才自然又把目光投向了西部。

(三)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弱势”

就河南省而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处于弱势,缺乏“高、精、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需求不足,加之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仍有差距,造成资金缺乏,无力接收相关专业毕业生。

(四)激励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上存在“劣势”

无论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真正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人才大战的本质就是人才价格大战,是对知识、智力、智慧定价的大战。一流业绩,没有一流的报酬,是留不住人才的。

二、实施人才战略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

(一)实施系统化的人才规划战略

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是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满足其所需人才而预先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也是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市场竞争中,一些国家和企业集团为了在竞争中获胜,纷纷制定了各种发展战略。但是,无论是分析历史经验的总结,还是观察现实较量的得失,人们最终发现:只有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才是各种各样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构成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的环节一般有三个,即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其中的预测与规划非常关键。预测与规划的本质是从整体上来筹划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是宏观人才资源开发的逻辑起点。要坚持做到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制定人才资源发展计划;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同步制定人才资源开发政策。

(二)实施市场化的人才配置战略

一是要营造市场机制。通过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人才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格局,推动他们积极投身市场。当前,关键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激活企业吸引、培养、使用人才的积极性。企业是人才施展才华的主战场,是人才市场活跃的基础,是实施市场化人才配置的主体。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

(三)实施业绩化的人才使用战略

要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加紧营造有利于人才潜能和业绩发挥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探索建立一个好的竞争机制,使那些敢于竞争、善于创业的人才大量涌现出来。不但要制订政策,给人才优厚的物质待遇,而且要创造环境,使人才能取得最佳收益。

(四)实施价值化的人才分配战略

一是分配方式多元化。制定科学合理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操作规范,实现知识向资本的转化;切实推行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的技术入股、管理要素入股、成果入股政策。同时,在加强规范管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二是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工资制度。在工资、奖励等收益与分配上向关键人才、骨干人才倾斜,积极推行工效挂钩、技术承包和岗位工资制;加大奖励力度,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技能、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紧密挂钩。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做好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人才机制,构建激活人的新机制

1.建立和完善人才法规机制。我们虽然建立了有关人才的法规体系,但不尽完善,必须抓紧制订完善的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要求的人才法规体系,使人才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

2.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机制好的经验,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对现有的干部人才队伍,全面开展培训,增强遵守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则的意识。

3.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竞争的人才机制。深入研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建立能体现对我国比较脆弱的人才市场保护的人才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建立和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全面优化和改善用人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5.建立新的人才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改革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要敢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管理模式的束缚,坚决扫除影响生产力发展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体制性障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的人才管理体制。

(二)全力以赴,全方位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l.实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战略。所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指加大对于人的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的投入,以提升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亦即改善人的质量。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基本上有两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一条是人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一条是物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相比较而言,前者既能缩短时间,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我们的理性选择。返观我国现实中各级决策部门的实际运作,往往并非如此。世界各国之教育投资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l%,发展中国家平均占4.2%,我们国家去年仅占3.2%,这是需要从战略高度加以改变的。

2.实现人才资本价值战略。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本,人皆有之。但是,在现阶段有两种人值得特别关注。一是企业经营者,二是技术发明人。由于他们自身拥有非同一般的人力资本,因此,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人才资本”,他们才是人力资本中一种最为稀缺的资源,他们创造的价值高出一般人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更多。因此,他们不仅应该得到工资,那是他们的劳动报酬;他们还应该得到奖金、福利,剩余分享乃至产权分割。我国“人才外流”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分配水平太低,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造成的。当今世界,人才流动是自然的正常现象,关键是巨大的人才资本的持有者不要流失,这无疑是决策部门和领导者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3.调整人才资源结构战略。经济结构决定人才结构。当前,高科技产业正在西方崛起,其所创造的价值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为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迅速变化,我国的人才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就国内而言,“卖方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这一带有根本性的变革也要求我们加快经济与人才结构调整的进程。人才结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量结构调整,主要靠人事劳动部门抓好素质提高与转岗培训;二是增量结构调整,主要靠教育部门抓好中专及大专以上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我国专门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战略。我们的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不能不看到,与建立市场经济新型体制的要求相比,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继续深化,还需要进一步释放蕴涵于广大人才队伍中的巨大生产力。例如,人才迁徙与择业的障碍因素有待进一步破除;人才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应抓紧完善;政府和企事业的选人用人方式应进一步变革等。有人说,好的人才就是生产力。其实,准确一点应该这样说,好的人才加上好的制度才是生产力。人事制度改革说到底是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的,目的是通过改革,形成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5.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战略。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一般来讲,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才成长,经济发展、政治文明、见贤思齐,有利于人才发展。当社会日益开放、外在环境不断优化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各类人才的内在的心灵的自由。“人才外流”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经济学现象。依据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以上、产业技术资本密集达到60%以上、三产贡献率达到64%以上的时候,人才将大幅度回归。由此可见,解决中国人才外流的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经济上去了,环境建设好了,人才回归才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Z].

第四篇: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曾庆红

【摘自《施工企业管理》2003.6】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方的必然选择。

第一,牢固树立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紧紧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这个目标,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努力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国的优秀领导人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人才工作要开阔新事业,打开新思路,创造新机制,形成新优势。要通过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广泛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二,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经济社会要发展,人才培养一定要先行。要认真贯彻《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遵循人才供求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各类人才,做到各类人

才队伍协调发展。要科学制定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党政领导人才,要在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党性锻炼上下工夫,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建立市场化、外向型培养机制,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参与竞争尤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工程,促进知识更新,着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工作,要多管齐下,在加快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专门培训,鼓励自学成才。要不断研究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把理论提高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才在实践中成长、在使用中提高。

第三,加强党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和人才工作机制,努力使人才政策更加科学合理,人才机制更加充满活力。遵循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考试、考核和测评方法,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建立和健全统一有序的人才市场,打破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 壁垒,打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对国内紧缺人才,可以有组织地面向海外招聘。积极吸引海外学子和各类人才回国创业。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保 证,把市场配置和组织调配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充分利用本地人才,积极引进外来

人才。采取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导和促进人才向西部流动。进一步做好干部援藏、援疆工作,继续组织好“博士服务团”和“西部之光”等智力支援西部开发的活动。抓紧建立完善各类人才规范的评价体系、国家奖励体系和激 励制度,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劳动的价值和人才的价值。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把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形成党委统一 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摘自《经济日报》)

第五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

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

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

下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赢全球智力战争(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赢全球智力战争(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人为本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以人为本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作者:李宝源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年第01期 [摘 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背景材料]1、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理论。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以来,已累计增产4000亿公斤......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范文模版)

    必要性加实施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摘要: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面对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做出的决策,关系到我国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人才培养、科技进步......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同时这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用心用......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5篇

    最近,中央批准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这个《人才规划纲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

    如何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2

    如何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摘要: 本文重点论述了怎样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的实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