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

时间:2019-05-12 08:2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

第一篇: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

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

——什么是人生

“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题记

人生如一颗颗糖果,味道是酸酸甜甜的;人生如一个个贝壳,故事是引人入胜的;人生如一滴滴水珠,性格是调皮可爱的......暑假偶然接触到了《给世界的请柬》一书。这本书它引领我重新遨游了所经历的人生,感慨人生的那份真、善、美。让我的思想不免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徘徊。

人生的童年是梦境

随着我的记忆飞速的回转:那年榕树上的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的炎热,这无疑为等候在手术室外的父亲增添了急躁。但伴随着一声声刺耳的啼哭声,一切浮躁都变成了喜悦,就这样无知的我如梦境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眼中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大多数人的童年一样,放风筝、过家家、捉迷藏、丢手绢这些普普通通的事就成为了我儿时最快乐的事。听妈妈说,有时一个小小的知了都会让我高兴好几天呢!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许多不同的回忆,这些回忆或是欢乐的红色,或是悲伤的灰色,但它们都是短暂而又珍惜的。

人生的童年是一场天真烂漫的梦......人生的青春是基石

大人们常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青春时的一切都在为将来而准备!”的却如此,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求学路上都不忍心落后于他人,都不想在将来一事无成,因此我们都在努力的学习,因为我们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悔恨。可就是这份“基石”让原本快乐的我们沉寂在书的海洋中,接受着知识的洗礼。

青春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奠基路,只有努力的学习才会获得那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光明。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失去那份属于我们的顽皮吗?

人生的青春是一场与时间竞争的比赛......未来的人生

读了这本书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鱼》,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信任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这也正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托起我们这个世界的力量。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人们只是为了对金钱和地位的欲望去竞争,并不明白这是进步还是贪婪。他们以为拥有财富和地位自己就成功了,但他们并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这恰恰使人际间少了那份纯真的信任。

我们的人生就像是无数个交叉路口,需要面临着无数个抉择。而我们就需要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有许多选择容不得我们做出退让,逃避更不是办法——该面对的总要面对。只有当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时,我们才能走过风雨,沐浴在阳光下,见到那座属于自己的天空。

人生又像是一趟单程的列车,当我们上错了车时我们无法重头再来。有时我们急于成功,但结果却是背道而驰,与梦想愈行愈远。请记住: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同,但我们都经历过失败与成功、贫穷与富有、悲伤和欢乐......在我认为我所经历的人生中:童年是雨,浇灌着未来;青春是一座离开童年的桥,一座通

向未来的虹。而人生就像是一朵开得绚丽的花;是一篇需要我们用心谱写的篇章。

第二篇: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

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1

这天,我来到书店。刚一进门,就被一本书给引住了。我凑过去一看。“给世界的请柬?什么东西?”我一边嘟哝着一边拿起书翻看起来。刚看一两页我便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舍不得放下。这本书是由方卫平先生精心挑选的四十九个故事和小诗组成,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又一个道理,每一首小诗都犹如一道阳光照入我的心中:从《父爱无边》中,我体会到了“我”与父亲的深情;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丢了》里,我感受到到了母爱的伟大;在《阿泥》当中,我体会到了友情的伟大和“我”对世界的憧憬;在《我的牛》中,我感受到了“我”与“我”的牛之间的亲密关系;从《大的·小的》中,我不禁为童年生活的稚趣扑哧一笑······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严振国写的《不幸的人》。

文中的王子住在王宫中,有吃有喝,却觉得自己十分不幸。于是他悄悄混进老百姓中。王子先后问了许多人是否认为自己不幸。而马车车主说自己比骑驴的舒服,而骑驴的认为自己比步行的快多了,而步行的觉得自己比骑驴的幸福,而打赤脚的感觉自己比没有双脚的人信服,而乘轮椅的人认为自己能在一次战役中幸免于难十分值得庆幸。读完了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自己正如文中的王子那样,天天有吃有喝,却仍然不满足,认为自己不幸福。但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豁然开朗:虽然自己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和比我更不幸的人比起来,我实在太幸福了。所以从此以后,我要向马车车主、骑驴的人、步行的人、赤脚的人和失去双脚的人学习,不再总是埋怨上天对我不好,认为自己不幸,而是多想想:还有比我更不行的人呢,和他们比起来,我可是很幸福的!《给世界的请柬》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不但语言优美,而且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个道理,让人受益匪浅。不如——你们也去读读吧!

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2

一封请柬,代表着我对你的爱,即使你再累、再苦,但你还是坚持着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边缘的关爱。美好的世界,正是因为你,才让这简单的生活变得如此光华灿烂!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闪烁着人性的善良、真诚的光辉。《桥在水上》讲述了“我”来到科克市应邀参加一个会议,却不想在桥上看到了令人温馨的一幕:桥下,两个纯真的孩子在为一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流浪男子准备早餐,不仅一起和他聊天,并陪伴着他度过了美好的一天。纵使孩子不是流浪男子的亲人,但是世界的力量却驱使着两个孩子去关爱这个男人。

在我的身边,我却看到冷漠无情,令人痛心的事。

不说很久以前的小悦悦事件。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9岁女孩因没有1元钱,被司机赶下车,步行3公里回家。司机冷漠无情,乘客毫不理会。司机和乘客们不肯给予女孩1元钱,不肯给予温暖,我感到愤怒,并且痛心。善良和爱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正等待着你去发现它闪烁而又璀璨的光芒。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渴望、希望、愿望,无一不牵动着他们那颗活灵活现的心。《盼》讲述了妈妈送给了“我”一套新雨衣,这时候,“我”就天天盼望着下雨,还为此撒起了谎言,可当穿着自己的新雨衣,看到冒雨走在路上的张伯伯和他的孙女时,却不由自主的跑到了一边。但最终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我”还是将自己的新雨衣脱给了张伯伯。

作者凭自己的行动为别人带来了帮助,尽管自己多么盼望这一雨天。我们心底里都有一盏明亮的小桔灯,它不是在我们的心底默默的照耀,而是等待去照亮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在同一个世界中,有你,有我,还有它们,从不孤独。曾经有一团小小的泥巴阿泥在泥人柳的帮助下变成了真正的人,但阿泥只有一个月的生命,如果真的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找一个女孩和她拉十次手。便可实现阿泥的愿望,但女孩却会成为一团不起眼的泥巴。这时,在阿泥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采蓝。采蓝带她去听蟋蟀的叫声,去看天空的颜色。阿泥很高兴能够交到这样一位好朋友,终究不舍得让采蓝牺牲而救活自己,最终还是变回了一团泥巴。这就是《阿泥》的.故事。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啊,这世界间最重要的何尝不是友情啊,本来阿泥是可以得到新生命的,但是为了友情,她还是选择了让自己牺牲。友情,它在你成长时滋润你;在你的坎坷时扶持你;在你明亮时衬托你。友情,是应该去用心维护的。

感谢你,这世界,让我明白了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东西,我会不停的走,即使有再大的风雨,我也会坚持我的初衷,不回头,一直勇敢的走下去!

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3

暑假前老师说要写读后感,发了一张推荐阅读书籍的纸,我选了三本书。

第二天,我把书买回来了,我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给世界的请柬》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贴近生活,适合小学生读。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三遍了,我的感受是:生活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生活常使人的情绪激动或悲伤,而这本书记下了生活小事,人家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生活的小细节会使人感动,比如书中的《桥在水上》,使我感动。在文中作者被邀请去爱尔兰科克市国际短篇小说节。在回国前作者来到圣帕特里克桥,在清晨我看见一个流浪汉躺在桥中央的栏杆下,随后一辆红色小轿车开过来一男一女从车里跑出来,给流浪汉早餐和水果,流浪汉十分感激。女孩和流浪汉聊了一会,女孩想拥抱他,流浪汉拒绝了,因为他很久没洗澡了。女孩抱住了流浪汉,男孩也一起扑过去,三人紧紧相抱。

后来,流浪汉和男孩女孩一起玩发条的汽车,咯咯咯的笑声传得很远。太阳升高了,男孩女孩和流浪汉说再见,并给他纸币。

说到这里,我感到心潮起伏,一见小小的事中悟出大道理,这才是生活的真理。

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4

这个寒假,在老师的建议下,我阅读了一本儿童文学读本---《给世界的请柬》。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著名作家的文章、诗歌等。有沈石溪的《灾之犬》、张之路的《窝囊的发明》、金波的《鸟巢》,还有秦文君的《父爱无边》……其中,最令我感动、也是我最喜欢的是《我想柳老师》。这篇文章讲述了“我”四年级时,班上来了一位柳老师。他十分幽默,带“我们”进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我们”十分开心;他还让男生成立了足球队,女生组成了舞蹈团,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壮,也更加活泼开朗。虽然他最后离开了“我们”班级,但他的幽默、才华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很多同学一定会想:要是我也有这样一位老师该多好啊!但我却没有这样想,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象柳老师那样幽默、有才,只不过没他那么夸张罢了。你是否记得?在你考试考得不好时,老师总是会来安慰你,鼓励你,让你重新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再伤心、难过;你是否记得?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会把作业中的难题一一解答,她常常用幽默的语言,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直到你明白为止;你是否记得?老师总是和我们一起策划一些有趣并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锻炼我们的能力、挖掘我们的才华。上个学期,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了包馄饨、“一站到底”、才艺展示等活动……老师所做的这一切,不都和柳老师一样吗?

这本书给了我启发,令我受益匪浅,值得大家读一读。

第三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嘉善第二高级中学 李广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其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建议,汇聚成一条广阔的河流。今天读来,仍然历久弥新。他给我们的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是怎样对学生更好。笔者把这两方面的所得所思总结如下: 一 若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必然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最佳的办法就是阅读。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如果你„„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阅读中,积累教学素材,开阔眼界。

当然,阅读的优点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充分激情地为我们描述的那样:“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通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中思维的锻炼,必然能使教师的教学技艺达到炉火纯青。从而,学生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心灵就能获得永不枯竭的“活水”的浇灌。

二 调动学生思维,活化知识

我们每天都在教授学生知识,到底什么是知识?知识难道仅仅是一段段的文字、一连串的数字或者一道道的题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中我们发现了最具启发性的词汇“思想”和“激趣”。能够占据人的思想首先要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并且使能够支撑人思考的活性知识;能激发人兴趣意味着是人们需求的、对人有用的内容。

现实是,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死”的知识,并且以不科学的手段大量塞到学生的脑袋里。就比如说儿童对词汇的学习,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最终,学生也不会使用这些词汇,更不会热爱词汇学习。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应注意“ 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

那到底怎样把知识变活呢?苏霍姆林斯基对次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第一,激发疑问。“获取知识„„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人都是由好奇心的,只有提出真正吸引学生的问题,最好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才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第二,填补“真空”。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讲解时,都能按照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教师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

第三,鼓励阅读。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教师的工作就越来越容易了。

第四,给予指导。比如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学生思考着读过以后,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

这里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何思考?思考对活化知识有什么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这里的思考涉及到对知识的抽象能力,学生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学生“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联系”。因此,思考就是对知识的抽象化,通过抽象知识掌握其本质内容。比如,学生会不会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正是取决于他是怎样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背诵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反地,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先撇开数字不管而对它进行思考,先不进行具体的算术运算,而是先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

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化知识,就会使学生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读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第四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不仅给我排解烦恼,为我指点迷津,还给我教育教学的好方法,受益颇丰。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历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一、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他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

二、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怎样从“三人”中学习他们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为新教师提出了几点经验,这些经验同样值得我这个工作二十年的“老”教师借鉴。怎么确定该向哪位老教师学习?苏氏的方法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看学生的练习本”。原来学习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幸好平时我改作业还算认真,但以后还得得加倍认真了。明确了学习对象后,就要走进他们的课堂去听课。因为一个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关。从课堂上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表现思考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再和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想想他取得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照搬别人的经验,不能把名师的经验当作“放之四海”的标准,我们要学的应该是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这样你就不会为自己明明按照名师课堂实录上课却达不到人家的课堂效果而惶惑了。在学习别人的经验的同时,我们就会越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种认识必将推动我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到那时,你也许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了。其实不光是老教师的经验值得学习,年轻教师一样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的.三、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同时他还提出:“直观性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来说,具有广泛的含义。但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这不仅仅对教学,特别是对智育,都是很有害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持续稳定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四、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困难儿童有了新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在第6条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我对这段话的记忆非常深刻,在我们的身边不乏“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明显比普通学生差。我总认为对这些“学困生”不能要求太高,要把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认为这些学生连教材上的内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去读其他的书籍,就是增加他们的负担,也会浪费时间。在数学教学中我仅仅希望“学困生”先能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如:把书中的几个公式记住,把几个概念背熟,把一些计算过程搞清楚,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我也发现了——这些“学困生”对于一些需要动脑分析的题目就变得束手无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这一点想法确实新颖,我们以前做的方法也确实值得思考:把学习仅仅局限于必修的基础这种做法是否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看来我们数学教学同样值得考虑——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不断增加信息量,提高分析能力。看来我们到了不妨尝试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用“阅读、阅读、再阅读”的方式来补补差的时候了。它可能难收立竿见影般的急功近利,可一年,三年,五年后,你说不定就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啦!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我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建议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实践和思考的。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飞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质得以有效地提升。

第五篇:《给世界的请柬》读后感[范文模版]

篇1:《给世界的请柬》读后感

“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题记

人生如一颗颗糖果,味道是酸酸甜甜的;人生如一个个贝壳,故事是引人入胜的;人生如一滴滴水珠,性格是调皮可爱的……

暑假偶然接触到了《给世界的请柬》一书。这本书它引领我重新遨游了所经历的人生,感慨人生的那份真、善、美。让我的思想不免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徘徊。

人生的童年是梦境

随着我的记忆飞速的回转:那年榕树上的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的炎热,这无疑为等候在手术室外的父亲增添了急躁。但伴随着一声声刺耳的啼哭声,一切浮躁都变成了喜悦,就这样无知的我如梦境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眼中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大多数人的童年一样,放风筝、过家家、捉迷藏、丢手绢这些普普通通的事就成为了我儿时最快乐的事。听妈妈说,有时一个小小的知了都会让我高兴好几天呢!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许多不同的回忆,这些回忆或是欢乐的红色,或是悲伤的灰色,但它们都是短暂而又珍惜的。

人生的童年是一场天真烂漫的梦,人生的青春是基石。

大人们常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青春时的一切都在为将来而准备!”的却如此,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求学路上都不忍心落后于他人,都不想在将来一事无成,因此我们都在努力的学习,因为我们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悔恨。可就是这份“基石”让原本快乐的我们沉寂在书的海洋中,接受着知识的洗礼。

青春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奠基路,只有努力的学习才会获得那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光明。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失去那份属于我们的顽皮吗?

人生的青春是一场与时间竞争的比赛……

未来的人生

读了这本书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鱼》,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信任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这也正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托起我们这个世界的力量。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人们只是为了对金钱和地位的欲望去竞争,并不明白这是进步还是贪婪。他们以为拥有财富和地位自己就成功了,但他们并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这恰恰使人际间少了那份纯真的信任。

我们的人生就像是无数个交叉路口,需要面临着无数个抉择。而我们就需要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有许多选择容不得我们做出退让,逃避更不是办法——该面对的总要面对。只有当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时,我们才能走过风雨,沐浴在阳光下,见到那座属于自己的天空。

人生又像是一趟单程的列车,当我们上错了车时我们无法重头再来。有时我们急于成功,但结果却是背道而驰,与梦想愈行愈远。请记住: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同,但我们都经历过失败与成功、贫穷与富有、悲伤和欢乐……

在我认为我所经历的人生中:童年是雨,浇灌着未来;青春是一座离开童年的桥,一座通向未来的虹。而人生就像是一朵开得绚丽的花;是一篇需要我们用心谱写的篇章。

篇2:《给世界的请柬》读后感

一封请柬,代表着我对你的爱,即使你再累、再苦,但你还是坚持着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边缘的关爱。美好的世界,正是因为你,才让这简单的生活变得如此光华灿烂!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闪烁着人性的善良、真诚的光辉。《桥在水上》讲述了“我”来到科克市应邀参加一个会议,却不想在桥上看到了令人温馨的一幕:桥下,两个纯真的孩子在为一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流浪男子准备早餐,不仅一起和他聊天,并陪伴着他度过了美好的一天。纵使孩子不是流浪男子的亲人,但是世界的力量却驱使着两个孩子去关爱这个男人。

善良和爱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正等待着你去发现它闪烁而又璀璨的光芒。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渴望、希望、愿望,无一不牵动着他们那颗活灵活现的心。《盼》讲述了妈妈送给了“我”一套新雨衣,这时候,“我”就天天盼望着下雨,还为此撒起了谎言,可当穿着自己的新雨衣,看到冒雨走在路上的张伯伯和他的孙女时,却不由自主的跑到了一边。但最终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我”还是将自己的新雨衣脱给了张伯伯。

作者凭自己的行动为别人带来了帮助,尽管自己多么盼望这一雨天。我们心底里都有一盏明亮的灯,它不是在我们的心底默默的照耀,而是等待去照亮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在同一个世界中,有你,有我,还有它们,从不孤独。曾经有一团小小的泥巴阿泥在泥人柳的帮助下变成了真正的人,但阿泥只有一个月的生命,如果真的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找一个女孩和她拉十次手。便可实现阿泥的愿望,但女孩却会成为一团不起眼的泥巴。这时,在阿泥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采蓝。采蓝带她去听蟋蟀的叫声,去看天空的颜色。阿泥很高兴能够交到这样一位好朋友,终究不舍得让采蓝牺牲而救活自己,最终还是变回了一团泥巴。这就是《阿泥》的故事。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啊,这世界间最重要的何尝不是友情啊,本来阿泥是可以得到新生命的,但是为了友情,她还是选择了让自己牺牲。友情,它在你成长时滋润你;在你的坎坷时扶持你;在你明亮时衬托你。友情,是应该去用心维护的。

感谢你,这世界,让我明白了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东西,我会不停的走,即使有再大的风雨,我也会坚持我的初衷,不回头,一直勇敢的走下去!

下载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给世界的请柬》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给世界的请柬》读书笔记

    看了《给世界的请柬》这本书,我从中领悟了许多的道理。这是一篇散文集,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书集,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十分优美,非常有吸引力,每一篇文章也蕴含着许多道理。都是......

    读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一百零一条建议》教育随笔南马小学杨艳坤“不要假定什么,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要输掉自己,不要放弃原则,不要失去信仰,不要失望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发脾气,让每一......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推荐阅读)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合集五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邱越文 不喜欢看理论性的书籍,在无奈之下开始翻阅此书,却深深被它吸引。对此书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更有了一种崇敬之情。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最近,我认真地阅读了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的每一条建议,既有生动的事例,又有独到的理论分析,令我感受颇......

    《给世界的请柬》读后感(大全五篇)

    当我读了《给世界的请柬》后,我同感身受,特别是里面的《闪电摩托》,如烙铁印在铁板上那么印象深刻。现在,我给你们介绍一下。《闪电摩托》主要讲了大奇和爸爸到动物园,因看见一只......

    《给世界的请柬》读后感(通用)(含五篇)

    《给世界的请柬》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世界的......

    《给世界的请柬》读后感(大全5篇)

    《给世界的请柬》读后感看了《给世界的请柬》这本书,我从中领悟了许多的道理。这是一篇散文集,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书集,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十分优美,非常有吸引力,每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