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08:2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笔记》。

第一篇:《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笔记

《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来自英国过的奈杰尔·巴利(Nigel Barley),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馆长。为人善良幽默乐观,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自嘲批判的勇气。巴利长期在喀麦隆地区研究一个叫做多瓦悠人的部落, 出版了许多相关著作。其中,他的田野笔记《天真的人类学家》(包括《小泥屋笔记》、《重返多瓦悠》两部),以其率真、直接与学术著作完全不同的视角,揭露了田野工作的许多故事和人类学家的真实心态,成为人类学著作中的经典。

二.成书背景:

这本书的原著初版于1983年,曾在法国引起轰动,讲述的是他前往西非喀麦隆一个叫多瓦悠的小部落进行的第一次田野调查。作者巴利以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甚至是从孩童视角出发看待多瓦悠部族人,作为一个异族人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小泥屋为家,研究当地人的习俗与信仰,凭自己对工作执着的坚持与热爱,在曲折中不屈不挠的前进。他对自己的情绪感受不掩饰、不做作(如用巧克力引诱狗儿波尔斯赶山羊,对蝎子的恐惧直接表现为尖叫后退而被多瓦悠孩子鄙夷),印证了“天真”二字。作为一本人类学作品,没有长篇累牍的专业术语,但却并不缺少思辨色彩,它颠覆了人们常规思维里的枯燥乏味印象,通过第一人称方式叙述,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游记形式展现出来,读者尽情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全书浸透着诙谐轻松,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陷入沉思。

三.主要内容:

这本诚实有趣的书详实记录了巴利在非洲的第一年,他克服了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拍案叫绝地呈现社会人类学者的生活,让人深受启发。当地原始居民没有时间观念,固执的坚守传统道德和仪式,对巴利这个白人的到来以及他的工作抱着不解和好奇的态度。一年的时间里,巴利细心搜集关于多瓦悠民族的各种材料,学习当地人民的语言,与他们建立了深厚友谊。

四.相关评价:

在导读和序言部分,这是一部被称为“难得一见”的书,因为它是“英国人类学界算是第一批将人类学视为一种重视人性成长觉醒的学科的人文学科及文学作品”,“有很多思考点均刺激着读者反省自我对外在的认识”。

这本趣味十足的书彻底摧毁了田野工作的美丽幻想,以学术作品罕见的软性触角抵达每个读者的心灵深处。正如《倒霉的人类学家》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本让人从头笑到尾的社会学图书。”(摘自《北京青年》),很庆幸在专业启蒙时得到老师的推荐,让我对田野调查有了一个很确切的整体印象:痛并快乐着。但读过之后绝不能逞匹夫之勇,头脑一热就投身田野调查,因为这个过程苦乐参半,很艰辛,也很漫长,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摸索,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总结思考各种问题。

同样记录非洲游记的还有一本叫做《忧郁的热带》的书,是法国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作品,它记载了几个自以为是的人类学家为了观光猎奇而行走在黑非洲的几个原始部落的事情,作家西门媚对比了两种人类学家的生活方式,她对《天真的人类学家》大为赞赏,并且这样评价后者:“ 作者的文字简单恬淡,不耍花腔,没有长篇繁复的思辨,但却真正引导我思考人类的命运,因为从那些文化政治的冲突对比中,对原始文明的挖掘探索中,我看到的其实不是西非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族,作者的整个调查过程像一面镜子,让我想到的是文明的发展,世界的演变,人类的走向。”(摘自西门媚《从两本书看两种人类学家》)。

五.我的感想:

读第一章时,我始终在发掘大家所说的幽默和反讽,但是令我失望的是,我简直快读不下去了。到第二章,我开始慢慢产生兴趣。越往后看真的发现越精彩,例如在第七章中,巴利和助理马修回村途中路遇阻挠,但是他以“人生来就要受苦”自嘲。由于寄生虫侵扰,巴利自己动手挖肉挑出跳蚤卵,这些问题简直就是小儿科。坚持实证主义的多瓦悠人故意大举焚毁树林,他们不会辨识照片,也无法理解假设性问题,在巴利(以及读者)眼中起初是那么不可思议,但是为了解决沟通问题,他必须以一种当地人能够转换的思维方式表述问题,比如设法搞清“丢思”称谓。

多瓦悠人有时固执狡猾,有时淳朴可爱,有时又显得不可理喻,他们的性观念开放而保守,对祖先留下的传统(如男性割礼)敬畏尊崇,时间观念淡薄。从官员到村民到传教士,人物性格各异,形形色色中又不乏共性,以至于巴利的调查研究状况百出。性格特点丰富立体的有十七岁的助理马修,善长维修机械的牧师布朗,权威而虚荣的祈雨酋长卡潘老人、朱迪波的三老婆玛丽约等等。

在第八章中,巴利在昏头涨脑的状况下坚持工作,由于车子出现故障跌入谷底,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糟糕事件也让巴利陷入了情绪的低谷,他在路上“突然累得走不动。路边正好有大石,我一屁股坐下,无法抬动双腿。大雨骤然降下,我仍无力移动身体。想起今天是我生日,我不可自抑放声大哭”。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共鸣,反复阅读几遍之后,情绪体验更加深刻。如果是在电影里,对于情绪的渲染肯定会融入音响效果,配合动态的画面,或者缓慢沉重,或者低沉悲壮,而我们从文字里读到的是无声的,只是凭想象体会和调节巴利“放声大哭”的音量和节奏,也正是这种无声的效果开拓出了张力效果,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空间,使一本人类学作品如融入了人类学者跳动的脉搏,也因此注入了感染人的巨大力量,读者在这张无形的网中架构自己和共同的情感和弦。(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

第二篇:《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报告 许梁燕

《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报告 许梁燕 一·作者简介

奈杰尔·巴利(Nigel Barley),1947年出生于英国泰晤士河河畔的金斯敦,是一位根据自身经历撰写书籍的著名人类学家,他在剑桥大学学习现代语言,在牛津大学取得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在巴利担任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馆长之前,他担任过许多学术职位,之后,直到2003年才卸任馆长之职。著有 Dancing on the Grave、Not a Hazardous Sport、Ceremony、The Duke of Puddle Dock、Smashing Pots 等书,并为Channel4 电视台编写、主持Native Land 影集。他因《天真》姊妹篇:《天真的人类学家之小泥屋笔记》(1983 年首版)和《天真的人类学家之重返多瓦悠兰》(1986 年首版)而声名鹊起, 尤其在人类学界影响甚大, 被誉为“人类学界的卓别林” 二.成书背景

巴利的第一本书,《天真的人类学家》中的小泥屋笔记部分,初版于1983年,在当时引起了法国的轰动。20 世纪后半叶以来, 随着全球性的对19 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模式的深刻挑战, 在人类学学科内部出现了一股学术反思的潮流。被视为人类学的生命线和中心的民族志田野工作和写作, 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和批评。人类学及其传统民族志表述开始出现危机, 欧美人类学家纷纷开始反思和总结, 社会和文化人类学进入了一个实验性的时代。实验时代具有折衷、脱离权威范式和进行观念游戏等特点。实验气氛的本质, 在于允许读者和作者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洞见。《天真》姊妹篇正是这个实验时代的产物, 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实验民族志作品。三.主要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常怀“赤子”之心的“天真人类学家”。用他的眼、他的口、他的笔,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为我们描绘了非洲中西部北喀麦隆生活的一群山地民族———多瓦悠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浪漫、真诚又不乏豁达的人类学种子,种入了每一位读者的心里———当然,还有他的牙、他的肝!四.相关评价

《自由时报》副刊副主编方梓说:“不同于一般的田野调查, 本书类似于马林诺夫斯基的日记写法, 只是马林诺夫斯基摒除学术的观点, 纯粹以个人的情感记录, 而巴利则夹杂人类学志、田野调查、个人情感, 成为‘游历少数族群的领导文学’。看惯了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 本书将提供相异的视野。”《中国时报·人间副刊》评论说:“而今在严肃的人类学著作里头竟有这么一本爆笑至极却富含反思精神的另类田野思维”。

梁秋虹在《博客来网络书店》这样写道:“巴利毫不掩饰的离经叛道想当然耳也掀起专业上的严厉讨伐。虽然巴利抱持一种轻佻嘲讽的后设书写姿态, 背后传达的其实是人类学严肃的反思内省, 田野的本质并不只是马林诺夫斯基收集社会生活材料的实验室, 其中充满不确定和暧昧性, 当西方交遇异文化, 并不等于发现者与研究对象的主客逻辑, 巴利变得莫名感激生活在一个突然变得珍贵也脆弱万分的西方文明, 当天真的人类学家碰上多瓦悠人的天真, 于是我们学习”。

《诚品全球网络》评论说:“这本书除了将人类学家的窘相拿来当作娱人的笑料, 在幽默之余, 可也有它严肃的‘命题’。他让读者看见人类学者是如何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 在互动中如何调整他的学术成见, 还有田野作业上的琐事是如何影响后来研究成果、研究的盲点与反思。因此不管是严肃的读者、无聊地只想打发时间、或是向往非洲原始部落的异国情调而蠢蠢欲动的旅人, 巴利这本书绝对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英国雪菲尔大学的Jonathan Stock 教授认为,《天真》在英国人类学界, 算是第一波将人类学视为一种重视人性成长觉醒的人类科学及文学作品。《天真》没有聱口颉牙的学术用语, 晦涩难懂的人类学理论, 它通俗易懂, 既幽默诙谐, 又辛辣悲哀。对于所有身在田野、或正准备进入田野的人, 巴利在田野中的困顿、反省与体会, 都将有助于掀开田野研究的神秘帷幕, 摘掉学术理论的虚无光环。五.我的感想

在看本书之前,书名中的“天真”二字让我自以为然地认为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田野工作中旅行般舒适和愉悦的生活,然而,看完之后才发现,作者的那两次田野调查充满了艰辛和无奈,甚至危害到作者的生命。同时,我也被巴利的这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所打动。

而更多的时候,这本书令我陷入对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沉思当中,接下来,请允许我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做出自己的一些评价和感悟。

(一)、我所理解的“天真”。

在书中,“天真”给人的表面含义表现于作者巴利自揭家丑, 坦承人类学家在田野中的尴尬境遇。在《重返多瓦悠兰》那部分中, 巴利用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人类学家在田野地点的不受欢迎。“所有茅屋都大门紧闭, 用草垫挡住大门, 阻挡放荡山羊、好奇小孩, 以及毫无疑问云游四海的人类学家入侵”。“不管到了哪个村落, 人类学家都是讨厌鬼, 总是以难堪问题骚扰无辜之人”。人类学家在与报导人讨价还价时“总是需要几分虚伪和精心盘算”。这些内容都表现出巴利“天真”的一面。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认为作者所言“天真”,是为了突出人类学家在研究中“无知”、幼稚和头脑简单的一面, 显示出人类学在表述方面的脆弱性;同时又彰显出人类学家真实、真诚的另一面, 表明了人类学学科的严肃性。

(二)、田野调查的过程与结果,哪个更应该注重

一些所谓的人类社会学家所掌握的知识,往往局限于深入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家的实验成果上,而自身却几乎从未设身其中。而这样不仅忽视了人类学者本身的主观经验对民族志造成的影响, 也掩盖了实际的田野情境的过程, 而且也掩盖了研究者与当地人之间可能存在着的不平等权力关系,是无视土著在现实生活情境的感受、适应与生存的智慧。而作者巴利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田野,亲身体验,呈现出人类学者与当地人在田野之间的互动,并且纳入后者的声音。

(三)、社会学的研究应是一个互动交流过程

试想一下,如果社会上只有你一个人,那么这个“社会”还算是社会吗?如果社会上有许多人,但这些人的生活处于平行关系,而没有丝毫交集,这样社会还能 称之为社会吗?事实上,社会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们长久形成的彼此相依的一种存在状态。所以社会学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而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就像巴利的《天真的人类学家》中的那样,所代表的实验民族志, 体现出被研究者替人类学家说话, 或者是人类学家在跟自己对立。就如费孝通所说的:“文化不是刊印在书上的关于文化的记载, 而是群众的活动, 是他们活生生的生活的一部分, 有哭、有笑、有血、有泪, 充满着有感情的举止言行, 把文化还给了人的生活本身。”

(四)、纠正一下书中的一项科普性错误

书中有写到作者巴利用巧克力引诱狗儿波尔斯赶山羊,而事实上巧克力对于狗类来说,是一种致命毒药。巧克力中含有一定量的可可碱,可可碱又叫3,7-二甲基黄嘌呤,它能兴奋中枢神经,松弛肌肉,提高心律。这类物质在狗体内难以代谢排出体外,狗吃了,产生呕吐、腹泻和抽搐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参考资料以及文献:

(1)、Nigel Barley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2)你所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人类学 版次:GB21 版名:南方阅读 社科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9-18

(3)奈吉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之小泥屋日记[M ].天真的人类学家之重返多瓦悠兰[M ].台北: 台湾商周出版社, 2001.(4)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 ].北京: 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 2002.

第三篇:读《天真的人类学家》有感:笑对生活

笑对生活

——读《天真的人类学家》有感

一叶青蒿

诙谐、幽默、风趣,对生活坦然处之,对工作热情严谨,这是《天真的人类学家》带给我的感触。

作者奈吉尔·巴利(Nigel Barley)是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他两次深入非洲喀麦隆多瓦悠兰部落里研究该部族的风土人情,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由“小泥屋笔记”和“重返多瓦悠兰”两部分构成,前一部记叙了他首次去多瓦悠兰部落进行田野调查长达18个月的漫长历程,后一部叙述了他回到英国后时隔半年重返多瓦悠兰欲观当地人“割礼”的经过。

田野调查应该是一件艰险和困难的工作,我国社会学、人类学鼻祖费孝通先生,年轻的时候去广西瑶族做田野调查,新婚的妻子王同慧女士在途中不幸遇难;近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在湖南衡阳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由于伤风,生炉御寒煤气中毒而亡。实际上,巴利在多瓦悠兰部落时也是历经生死之劫,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整本书充满了英式幽默,作者把实际经历时一些痛苦不堪的细节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第一次去喀麦隆的路上,巴利就经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慵懒腐败的官僚体系、偷盗抢劫随时上演的机场、漫天要价的出租车市场……各种的被宰,到最后,作者已经接受了冤大头的角色。当然,在喀麦隆一年多的生活经历,巴利在一次次斗智斗勇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非洲生存法则。为了融入当地,把祖帝保酋长当做“丈夫”;为了了解风俗,与女报告人结成“戏谑”关系;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他操纵祈雨酋长和卡潘老人之间的矛盾……人类学家在多瓦悠人、富来尼人等眼里是如此天真,而他对田野调查是如此天真,即便如此,也要带着如同孩子般天真和好奇,去研究他所要研究的部落。这或许是书名的由来吧!

透过巴利风趣的言语和真实的记录,我们也看到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为了去调查头颅祭,徒步五英里,穿越激流,冒着从湿溜溜岩石失足滑下的危险,寒夜中用香蕉裹腹,穿着一身湿衣服睡在肮脏的硬土地上;为了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顺利观看各种仪式,他赤身裸体,扮演大树,供村民们消遣;生日那天,遭遇暴雨袭击,昏迷不醒,患上肝炎一度生命垂危,却仍然牵挂着能否参加丰收祭……就是这样全身心投入到多瓦悠兰过程中,将自己不断“纳入”当地人生活之后,了解到他们的语言逻辑、生活方式、人情习俗,作者才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但他不知不觉也被多瓦悠兰给逐渐同化了,回英国时,在意大利被小偷洗劫一空后,发现罗马海关官员只要他签个字就可以通过时,竟然觉得不可思议。到英国后,发现“世界少了他依然正常运转”,“一种奇怪的疏离感抓住你,不是周遭事物改变了,而是你眼中所见的一切不再‘正常、自然’”.一位真正的学者,一缕孤寂的灵魂。

读完全书,发现作者两次造访多瓦悠兰,但最终仍然没能看到他想要的“割礼”,而且他的健康也毁了一阵子。然而真的没有收获吗?非也!“现在我阅读人类学文献有了全然不同的眼光”、“我的研究也让其他有兴趣的人类学者工作起来较轻松”……而带给我们的,正如赵丙祥在导读中写道:“这个世界足够复杂,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常怀无力之感,但在一片含泪的微笑中,在打破一些幻想的时候,还让我们保留一些苦涩而甜蜜的想象,而它并不是虚妄的。”足矣。

延伸阅读

作者:(英国)奈吉尔·巴利(Nigel Barley)

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前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附属人类博物馆(Museum of Mankind of the Ethnography Department of the British Museum)馆长。著有Dancing on the Grave,Not a Hazardous Sport,Ceremony,The Duke of Puddle Dock,Smashing Pots等书,并为Channel 4电视台编写、主持Native Land影集。

第四篇:人类学家在田野上(推荐)

学习人类学家在田野上的感想

我在2011—2012下半学年选修了《人类学家在田野上》。刚开始选课时,只是一时新鲜,并没有多想。当时没上课还是一头雾水,人类学家在田野上?这是什么课程?会教些什么呢?这课程会让我了解到全新的一个方面,还是浪费一个学期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这个课程的学习。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让我领略了另外一片风光,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玩的。原来田野这么有意义。

田野调查大致概念: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它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田野调查又称为田野工作(fieldwork),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段内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早期的人类学家的确不情愿进行实地调查,大多根据阅读大量的文本、史料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因此,后人将早期的人类学者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美国传统上第一次田野调查,是由号称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Franz Boas)于19 世纪末在爱斯基摩腹地的巴芬岛(Baffin Land)完成的,这次调查的意义非常重大,博厄斯创立了一个传统,使参与观察成为美国人类学的基本要素。在20 世纪60 年代末,马林诺斯基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田野工作的新局面,这是人类学田野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变革和飞跃,奠定了现代田野工作的基石。

田野考察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既然我们大致了解了田野的定义及历程,那它到底是如何进行呢?田野调查的过程田野调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这是一段艰苦但又充满快乐的行程,在进行调查之前要规划好调查的步骤,不可任意为之。田野调查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确定调查主题、调查前的准备、调查阶段、撰写调查报告、回访调查阶段、回访调查报告形成论文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前五个阶段的具体操作。

(一)确定调查主题

进行田野调查要有明确的主题。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制定总体的调查计划,确保田野调查的顺利进行。

(二)调查前的准备 1.确定调查地点

选点对于成功进行田野调查至关重要,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即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本民族的其他地区差异较大。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就是说该地在该民族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典型。三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有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可以了解该地的文化变迁,也可重新审视前人调查的资料是否可靠、准确。

2.查阅相关文献

调查点选定之后,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熟悉当地的情况,熟悉该民族的历史、地理、部落或民族支系、天地系统、人文系统等各方面的情况。

3.制订调查方案,调查计划

在确定了调查主题和地点以后,在广泛的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订调查方案。调查法案主要包括:选题依据与价值、调查地点和对象、选点依据、调查点的基本情况、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跨度、主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调查路线等。

4.组成调查队伍,购置装备一项研究很难一个人独自完成,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完成,这样才能全方位的考虑问题,调查小组最好有女性参加,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

调查的装备主要包括:地图、摄影录音设备、记录本、相关介绍证件、药品、生活用品等。

(三)调查过程

1.联系相关单位,取得当地政府支持进入调查地点。

2.查阅地方文献,采集基本信息进入调查点后要进一步的了解当地的状况。

3.试点调查,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后,要在当地典型的乡或村庄进行试点调查。4.正式调查,有了最终的调查方案,就要开始进行正式调查。在正式调查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和访谈法。观察法,在田野调查中,一般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即调查者深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带着问题身临其中,去观察研究对象的生活。访谈法,访谈有两种类型,一是结构性访谈,即有严密的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严格按照访谈提纲进行。另一种是非结构性访谈,只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

(四)撰写调查报告

在完成一系列艰苦的调查之后,要完成调查报告,详细的记录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针对自己的研究主题,在参考他人优秀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

(五)回访调查

在民族地区进行的田野调查,几年之后要进行回访。有些事件是延续性的,一次两次的调查并不能把事件完全的记录下来,也有一些活动有了一些变化,需要在回访调查中予以补充。在回访调查中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改变一些旧有的观念,使自己的调查更加完善、切合实际。

田野调查的步骤看上去有些繁琐,执行起来又有它的难度,但是其意义确实意料之外的。田野调查能够让人类了解到最本真的文化。原汁原味,没有经过商业化的侵蚀,没有经过多次辗转,是第一手珍贵的资料。田野调查能够让我们寻到文化的根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文化飘摇的社会之中,没有重视自己传统文化,文化根基被人们淡忘。“哈韩哈日”风尚流行,没有自己信仰。因此,田野调查让我们了解我们的文化渊源,了解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根,让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近流行起来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能属于宽泛田野调查之列。《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这似乎让我们寻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根,因此,这样火也就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啦。

但是实际上,田野调查并非总是美好的。田野调查有着它本身的道德问题。田野Robert M.Merson 曾将田野工作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研究者的假装与欺骗;另一方面是对被调查者的不良后果或伤害。

另外田野调查有其矛盾与困境,矛盾:其一, 调查时间的“长”与“短”;其二, 调查地点的“生”与“熟”;其三, 参与观察的“入”与“出”;其四, 深度访谈的可信性与有效性;其五, 研究预设的“悬置”与“利用”;其六, 研究目的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困境:客位研究和主位研究的困境人类学田野调查, 就像钟摆一样, 总是摇摆于上述矛盾关系的对立两极之间。追根究底, 这种现象反映出来的是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田野调查中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 成为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论着重讨论的焦点所在。

通过人类学家在田野上的学习,我学习到了田野调查的步骤,方法及其意义。充实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感受了另一片科学的天地。衷心感谢老师给的这次学习机会。

第五篇:假如我是人类学家

假如我是人类学家

假如我是人类学家,首先我必须热爱这门学科并且做好为人类学奉献的准备,否则我在这条道路上必然不能远行。我认为人类学是一门很崇高的学问,它要求从事的人们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首先就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就要远离自己的文化,人都需求一种归属感,这种主动远离自己的文化是艰难的。而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中一定会受到文化冲击,而在多次的文化冲击、经常的“离我远去”后,人类学家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归属?而在田野调查中,人类学家又该如何熬住难耐的寂寞孤独,置身于当地人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数年如一日地观察理解他们的文化?在我眼中,人类学家像是一个独行者,在其他人都向前看时,他转身而去,关注那些“非主流”的“落后民族”、“落后文化”,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

在培养这种能力的同时,我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会偏向于民族志类的研究,力图将不同的文化展示到世人面前,同时我也会广泛阅读,深入思考,通过“他者”的文化研究来反思自己的文化。

我会带上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台摄影机,背上行囊,走向远方。我会登上一艘轮船,漂泊去热带的某个少有人至的岛屿,当然我不会说土著人的语言,但我会向他们表达我的善意,用其他方式与他们沟通,然后我会住下来,和当地人一起生活。我先会努力学习他们的语言,尽快与他们更方便地沟通,这是要有很高的语言天分的,不过我相信我可以。然后我便开始观察他们的生活,并且自己参与进去。这时我要把自己头脑中关于文明的概念全部抛出去,不能有任何民族中心主义的偏见,不能拿他们的生活方式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对比,要客观地记录他们的生活,尊重并理解他们的文化。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踩着从未到过的土地,看着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们,置身于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会关注他们吃的东西及做法,会着迷于他们的衣服、他们的头饰,并把所有的花样都照下来,或许他们不怎么穿衣服,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会把他们的房子里里外外都看个遍,会研究他们使用的碗、劳作时的工具。我会记下他们对爸爸妈妈及有血缘关系的人的称呼,会记下哪些人会居住在一起,会记下人死后的财产怎么分配。我还会乐于参加他们的婚礼,和美丽的新娘聊天,问她们是怎么结识新郎的,会和少女聊天,问她们理想的另一半是怎么样,问她们对于婚姻的看法。我还会注意他们是怎样交换物品的,他们可能是以物换物,可能是用某种珍贵的东西当作通用的交换物品,比如某种贝壳,我会很乐意与他们交换物品,或许会用我的口粮换他们好看的手工制品吧。我会和他们的首领聊天,会观察那些能够发号施令的人,他们说的话、他们的行为,看他们的房子、他们的衣服和一般人的是不是一样。我会和他们一起去劳作,会参与他们的日常聚会,会参加他们的葬礼,和他们一起祈祷死者的灵魂升天,会参加他们的节日庆典,他们可能在节日的时候喜欢把染料涂在脸上画成图案,围着篝火跳舞,我会记下他们唱的歌,帮着他们画图案,和他们一起跳舞,我还会记下他们生病时吃的草药或使用的治疗方法。他们可能对一棵树顶礼膜拜,相信有树神的存在,我也会这棵树表达我的崇拜。他们或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会有自己计算时间的方法,我会和他们一起规律地生活,晚上也可能会躺在空地上看星星,思考白天发生的事情。我会在这呆上至少一年,和当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记下我观察到的方方面面。最后,纵有不舍,我也会离开这个地方,因为人类学家是寄居者。回到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研究所后,我会把记录下的资料整理出来,将他们独特的文化描写展示出来,然后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

作为一个中国的人类学家,我会更关注本土研究,研究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国的农村。这时也要用第三者的目光,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我们本身。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样巨大的社会变迁是令人着迷的,这其中文化的变化更是值得研究。而要反思当下的中国社会,看中华文化何去何从,必须研究传统社会。考察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结构,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历史资料中找寻答案,一是研究中国现在的农村,而且最好是没有被现代化侵蚀的农村。我会在农村做许多田野观察,参观他们的祠堂,参加他们的祭祀活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人与人交往的方式,记录他们的风俗,在漫长而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点收集资料。这样的民族志研究带有更强的目的性,因为传统文化与现在的文化有时间上的延续性,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更能让我们清楚这种文化的变迁,以反观我们现在的文化。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我会有忧郁的气质,在面对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着的世界会产生一种无奈之感。我是反对进化论和传播论的,我欣赏多种多样的文化,它们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诚然,文化无高下之分,但是我认为却又势强势弱之别。两种文化相互接触,势弱的文化可能就会向势强的文化转化,势强的文化展现出强大的吞噬力。在世界越变越“小”、文化接触越来越频繁之时,如何保护文化多样性?“原始部落”会不会越来越少?现在很多传统文化都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看到一个个古村落都变成了旅游景区,我就觉得,那些鲜活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个社会崇尚现代性,相信其他不同的文化传统只有接受或接近现代国家这种政治方式后,才能拥有“适者生存”的能力。而现代性也已经深潜于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观念力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社会在与传统决裂后,在传统的废墟上建设现代化,并想依此实现“发达的目标”。所以,在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我悲哀的发现,我们已经无力阻止现代性对沿袭传统文化的乡土的侵蚀。我并不希望恢复传统社会,这已然是不可能而且也不需要,但我希望人们能有一种反思,反思这种在当今社会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现代性,反思我们已经断层的文化,理解人类生活的不同可能性。

看着现代性不断地往世界各个角落蔓延,我虽无能为力,但亦不可颓废放弃。我还是会背上行囊,前往那些“原始的文化”、“传统的文化”,在它们消逝之前记录下来,感受他们的多姿多彩。

假如我是人类学家,我会背上行囊,走向远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成为一个行者,一个思索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载《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真日记

    天真日记汇总6篇天真日记 篇1 12月28日 天气:阴“今天又是这种天气,我知道等一下一定又会出太阳的。不穿毛衣了!”我喃喃着。哇,好冷呀!一股巨大的寒流直奔体内。……一路上,......

    天真爱玩(范文)

    天真爱玩,是小孩子的本性 《小屁孩》读后感 许静怡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特别好玩,叫做《小屁孩》。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天真又淘气的小男孩——刘国正。 他本来有一个很正经的......

    天真日记

    关于天真日记汇编3篇天真日记 篇1 早晨,我打开房门,一股热气就扑面而来。仅仅隔了一扇门而已,走出门外,炎热的气息,每个毛孔都仿佛在一瞬间缩紧;走进门内,被清新的空气包裹着,躺在......

    天真日记(大全)

    天真日记范文四篇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真日......

    天真日记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真日记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天真日记 篇1......

    天真日记

    天真日记 篇1 今天下午,我和殷从坤打完乒乓球,热极了,本想去超市买水解热时,看到小河里有好厚的冰,便去河中捞冰。“哈哈,潘岩,看我捞中了一块大大的冰!”殷从坤自豪地说。我也不甘......

    天真日记

    天真日记模板汇编6篇天真日记 篇1 男孩叫钊涛,他长得一般。女孩叫李鑫,长得很漂亮。他们是通过男孩的表妹认识的,男孩以为成绩不好,所以只有去一个比较差的学校上学,去他表妹的学......

    冬天真冷啊(合集)

    冬天真冷啊 冬天真冷啊!早上,一推开窗户,一阵凛冽的寒风就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真冷啊!吃过早餐,妈妈送我去上学,刺骨的寒风吹在身上像刀割一样,两只耳朵冻得都快失去知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