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养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2 08:0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38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养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38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养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038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养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的实施意见

中共江北区委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养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的实施意见

------------------

为进一步深化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宁波市政府《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7〕8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发展目标,把引进培养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区的重要工程来抓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两创”、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部署,围绕“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尊重人才和企业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才集聚重点,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载体平台、优化创新环境,大力引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2、发展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培养和创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强化人才公共服务,落实人才保障机制,使江北区成为发展环境一流、创新机制优良、创业平台多样的中心城区,成为优秀人才的集聚之地,切实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3、范围对象

创新型、紧缺型人才主要是指: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

(3)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

(4)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专家;

(5)浙江省特级专家或条件相当的高级专家;

(6)长江学者、钱江学者或甬江学者特聘教授;

(7)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8)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或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

(9)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地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前两位完成人、地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来江北区实施成果转化的海内外创新人才、各行业国内外知名优秀人才;

(10)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符合我区产业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创意产业、中介服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紧缺人才;

(11)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且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在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注册的具有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在研发或生产岗位上具有高级技师资格的优秀技能人才;

(12)被聘请参与我区区级以上重要科技项目攻关的高级专家学者。

二、突出企业主体,引导企业大力引进培养创新型、紧缺型人才

4、减轻企业聘请创新型、紧缺型人才负担。允许企业以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允许企业把引才、育才投入列入经营成本,对高薪聘请符合本《意见》第3条所指、年薪15万元以上的创新型、紧缺型人才,以及年薪8万元以上在研发或生产岗位上的高级技师的企业,按实缴个人所得税中留区部分以工作津贴的方式给予等量补助。

5、鼓励企业参加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凡参与区统一组织的人才招聘活动的企业,摊位费和统一制作的招聘广告费用,全额由财政资助,对每正式引进一名本《意见》第3条1-11类所指人才的企业,区财政一次性给予10000元补助。

6、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区龙头企业、工业30强企业、工业成长型企业、服务业明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区级以上研发机构依托企业的企业家、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研发人才或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现代服务业人才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培训机构学习深造,具体采取以下支持措施:

(1)由市、区选派或由区相关部门集中组织培训的,所需培训经费原则上由财政承担;

(2)由企业选派,预先报区人事局备案,培训后取得相关结业证书的,在国内由区财政每人每次资助1000元,到国外每人每次资助10000元,每人每年限享受一次补助;

(3)由企业推荐,经区组织人事部门核准,选送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服务期协议的,区财政分别给予企业每人20000元和30000元经费资助。

7、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含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下同)”引才择业的平台作用,凡我区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吸收由区人事局推荐的专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实习,区财政给予生活补贴,标准为:博士生每人每月800元,硕士生每人每月600元,本科生每人每月400元,专科生每人每月3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为6个月。补贴经费待实习结束后由区人事局核拨给企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的生活费标准及其他待遇,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的管理,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对管理规范、成绩突出的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奖励;不适宜继续作为实习基地的予以取消。

8、鼓励和资助本《意见》第3条1-11类所指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由市选派或认定的,资助经费按市定标准执行,对由区选派或认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每人每次资助10000元。对参加国内学术交流的,交流地点在华东地区的每人每次资助1000元;其他地区每人每次资助2000元。每人每年限资助一次。

三、促进高新产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智力引进力度和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江北创业

9、企业每成功申报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区财政一次性补贴5万元,对有在站博士后的工作站每年资助科研经费10万元,给予出站后留在我区企业工作并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博士后,在5年合同期内每年补贴5万元。

10、建立海外人才创业园。凡海外人才来我区创业园创办科技研发企业的,按照项目先进性、投资规模和市场前景,经认定评估后,给予科研经费资助和租用生产、研发用房补贴。

11、支持海外人才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成果来我区实现成果转化,自产品实现销售起3年内在国家政策规定内按实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二者区所得部分的80%作为科技研发资金予以资助。

12、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国外智力,以解决产品研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为引进国外智力提供优质服务。对经申报获得正式立项的国外引智项目,区财政按上级经费补助额1:1给予配套补贴。未列入国家引智资助计划的国外智力引进,视项目和完成情况经认定评估后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0元的资助。

13、加大对企业柔性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用智理念,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聘请参与区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研发,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柔性引进人才,在攻关期内,按照实际在我区工作时间给予生活补贴,具体标准为:属于区级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与人员的,每月2000元,市级每月3000元,国家级每月5000元。补贴期限区级最长为12个月,市级、国家级最长为18个月。待攻关项目完成后兑现。“生活补贴”与“工作津贴”按就高原则,不重复享受。

14、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共建研发机构,对来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开展科研活动的博士研究生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导师,一年内实际工作在1个月以上,并完成研究计划目标或取得成果的,按实际服务期限给予生活补贴,标准为每月20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为6个月。

四、关心引进人才的生活,大力营造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

15、对引进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实行购房安家补助。符合本《意见》第3条相应范围对象,由我区企业正式引进(事业单位另行制定)或自主培养的,落户在市区,并与引进单位签订五年以上服务期协议的,区财政给予购房安家补助,主要用于补助在市区购买自住房。

引进本《意见》第3条第(1)类对象补助150万元,第(2)至第(7)类对象补助75万元,第(8)和第(9)类对象补助50万元,第(10)类对象补助30万元,第(11)类对象补助10万元,其中第(9)类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来江北区实施成果转化的海内外创新人才、各行业国内外知名优秀人才”和第(10)类中“符合我区产业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创意产业、中介服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紧缺人才”将根据其创造的实际经济效益等因素经认定后兑现。补助经费每年按补助额的20%兑现。在本区内购房的补助额增加10%。

对夫妻双方同时引进,且都属易地安家补助享受对象的,按一方全额、一方半额的补助标准实施。

16、对不属于本《意见》第3条相应范围对象,由我区企业正式引进的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区财政给予临时租房补助,具体补助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每月补贴500元,博士研究生每月补贴1000元,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每月补贴1500元。补贴最长时间为3年。

对企业聘请已退休的正高级专家参照本条规定执行。

17、妥善解决引进人才的家属就业。对符合本《意见》第3条范围正式引进对象家属的工作安排列入政策性安置,属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身份的,由区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口安置,各街道(镇)、工业区及有关部门应主动接收;其他身份人员原则上由引进单位负责安置,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协助推荐就业。

18、重视做好引进对象子女就学。对符合本《意见》第3条范围引进对象的子女可到地段服务区学校或区教育局指定的相对较好的学校就读,即使暂无户籍,也可免缴借读费。引进对象单位应于每年中小学招生前一个月,将需要解决引进对象子女就学报告、有关证明等报区教育局。

19、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大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沟通,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和开展引进培养人才合作。

20、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制度,听取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1、关心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和区级以上突出贡献专家的身心健康,建立年度体检、疗养、慰问制度。

22、及时推荐创新型、紧缺型人才的科技创新成果,推荐参加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评选,在申报评审和破格晋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上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23、加大创新型、紧缺型人才的使用力度,有重点地推荐入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选拔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创新型、紧缺型人才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或特聘为政府高级顾问。

24、继续组织开展评选“江北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重才爱才先进单位和人才工作先进个人”活动,表彰奖励他们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评选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获奖者由区委、区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对获得国家、省、市荣誉称号的按照上级奖励金额1:1给予配套奖励。对列入国家、省、市有关人才培养工程的,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给予经费资助。

25、加大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宣传各类人才创业创新业绩,引导创新主体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鼓励各类人才建功立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创新型、紧缺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

26、强化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时分析全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研究制定加强创新型、紧缺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政策性文件,部署年度工作任务,不断完善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检查落实人才工作责任制。

27、设立专家认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区委组织部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区人事局、区科技局领导担任,委员由认定委员会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审定创新型、紧缺型人才范围对象,对创新型、紧缺型人才资格进行认定,为创新型、紧缺型人才队伍建设和经费资助提供咨询建议。

28、落实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保障,区财政确保每年人才开发专项经费800万元,街道、镇、工业区也应根据各自的实际,突出重点,加大人才开发资金的投入。

29、强化人才开发工作的目标管理考核力度,把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其他

30、为整体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要进一步搭建平台、设计载体,全面优化我区的人才集聚环境。

31、本《意见》由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负责解释。

32、本《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施行,与已发布的人才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市里有政策规定的,按就高原则享受。

第二篇: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

和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

两个意见的通知

昆通„2008‟29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市属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 《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08年7月16日

(此件发至县级)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

(2008年7月16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有关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适应昆明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一)坚持“政府引导、按需引进、讲求实效、市场运作”、“企事业单位为引才主体”、“引才与引智并重”、“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举”的原则,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和集聚更多人才为现代新昆明建设服务。

(二)围绕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重点引进都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化工、环保、金融、招商引资、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旅游交通、文化、社会工作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市的博士、高技能、高级经营管理等高层次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急需人才短缺的现状得到改善,能基本满足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需要。

(三)凡引进到我市工作的各类人才,均可在我市落户。不愿落户的,可申领《昆明市人才工作证》,享受本市常住人口同等待遇。

(四)充分发挥单位引才的主体作用,鼓励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对拥有科研学术成果、发明专利或掌握高新技术及紧缺专业知识的人才,除可正式调入外,也可通过项目合作、创办或租赁企业、参与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兼职、临时聘用、借用等柔性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

(五)对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以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自引进之月起,由同级政府每月分别发给5000元、4000元、3000元生活津贴,发放年限为3年,3年后由单位根据其贡献自主决定。

(六)引进到市属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暂无住房的,可申请租住由市政府或工业园区提供的“人才公寓”临时性周转房。

(七)单位引进的人才,已与原工作单位解除工作关系、但人事档案难以转出的,单位可与其建立聘用关系并为其重建人事档案,政府有关部门协助理顺人事、社会保险等关系。

(八)引进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由单位根据其自身条件和岗位需要可低职高聘;对业绩、贡献突出的,可推荐破格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九)对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到我市领办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人才或团队,可享受项目扶持、贴息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引导资金安排等优惠。

(十)引进人才到我市从事产品开发、技术推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等项目,优先列入各级政府支持的工业、农业、科技、文化及社会事业项目计划。

(十一)鼓励单位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和国外智力项目。凡列入国家或云南省外国专家局计划的引进项目,市政府根据国家或省外国专家局资助额度按1∶1的比例配套资助;凡列入昆明市计划的引进外国专家项目,市政府给予每位专家1万元资助。

(十二)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新成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市政府每年给予2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对取得科研成果出站后愿意留昆工作的博士后人员,市政府给予一次性补贴10万元。

(十三)允许企业把引才、奖才费用列入经营成本,税前列支。

(十四)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引进人才提供代办人事关系、户籍迁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高效便捷服务。

(十五)定期发布《昆明市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为单位和人才提供相关信息和导向。

二、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十六)充分发挥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由政府、单位、社会和个人参与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加大对各类人才培养的投入。

(十七)以提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通过在职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素质。坚持脱产进修和在职培训相结合,加大对党政领导及党政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造就具有现代公共行政理念、现代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党政领导人才。每年重点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或国外进行专题培训。对在职公务员取得硕士、博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的人员,单位可给予一定补助。

(十八)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科研项目,抓好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昆明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更新知识、提升创新能力。每年重点选送一批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赴国(境)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习深造。

(十九)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抓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和支持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培养,着力培育一支具有创业精神、战略

眼光、现代理念、创新意识的现代企业家队伍。每年重点资助一批企业家赴国(境)内外知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学习深造,完成一批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轮训。

(二十)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需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扶持民办培训机构加快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积极投资创办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形成多渠道、多种类、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每年重点选送一批技师和高级技师到国(境)内外进行专业培训。

(二十一)按照“政府补贴、市场跟进”的办法,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人才的培养。发掘和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技艺,促进民间技艺的代际传承,推动“文化昆明”建设。

(二十二)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选送一批农业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到省内外或国(境)内外进行专题培训。

(二十三)根据构建“和谐昆明”的需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规划,以社区为重点,建立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重点培训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和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方法和技巧。

三、以激发人才活力为目的,创新人事制度

(二十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评价体系。坚持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经营业绩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原则,加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改革力度,打破所有制、身份、学历等限制,将评审范围拓展到工业园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和农村,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荐中心的作用,建立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定和选拔聘用制度。

(二十五)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全员聘用制度。树立鲜明的凭实绩用人才导向,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等办法,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二十六)完善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企业以股权、期权等方式激励人才。

(二十七)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机制,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予以重奖。

四、完善保障措施,确保人才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八)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人才工作责任制,实行人才工作目标管理,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资源”,负总责,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障,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二十九)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规划、指导、服务和监管,经常了解各级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思想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生活和各单位引进人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努力为人才施展才干和引进人才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对于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

(三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各级政府要设立人才开发专项经费,每年根据人才开发工作情况编制预算,列入同级财政予以安排,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三十一)建立人才绩效跟踪考核机制。各单位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动态考核制度,定期对人才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相应待遇。

(三十二)加强人才市场软硬件建设,为人才开发提供服务平台。

(三十三)我市原引进和现有且在职的人才,符合本意见规定的,享受本意见的相关待遇。

(三十四)各县(市)区和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应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三十五)本意见由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昆明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三十六)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00年5月31日发布的《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昆发„2000‟10号)同时废止;此前本市有关人才政策如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2008年7月16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有关精神,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水平,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人力资源服务配臵管理体系为动力,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竞争能力为目的,以整合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为抓手,以建设公共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经营性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平台为载体,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改革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创新人力资源市场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为建设现代新昆明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坚

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度推进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效率优先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建立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完善、基础配臵均等、供给方式灵活、监管机制健全、服务运行高效、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的人力资源公益服务平台;建立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到位、指导科学、监管有力的人力资源经营性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优质服务,为现代新昆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推进人力资源服务配臵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两类服务分离步伐,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对政府办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中的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实施分离,分别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事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分类改制和管理,逐步实现经营性市场中介与行政部门脱钩。

(一)建立人力资源公共性服务平台。

1.整合政府所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项目,建立遍布城乡、覆盖全市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市人事人才、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整合后,组建昆明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局),受市政府委托为社会提供公共性人力资源服务。服务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政策信息,人事

档案管理,公共户籍挂靠及管理,人才引进,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考试,职(执)业资格考试和注册登记,人力资源业绩档案管理,流动人员出国(境)政审,工龄核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相关手续,单位人事托管,流动人员党、团、工会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社区服务及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输出等。

2.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打破城乡界限、地域界限、行业界限,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建设步伐,完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市场供求信息分类检索工作,加大市场供求信息审查力度,增强对全市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指导。

(二)整合人力资源经营性服务平台。

改革现有政府办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全市的经营性服务平台。整合政府部门办的昆明市人才市场、昆明市劳动力市场、各专业市场及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改制成立昆明人力资源市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市场经营特点和产品、服务需求,开展广告招聘、信息咨询与指导、人力资源交流、人力资源评价、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推荐、委托招聘、劳务派遣、社会保障及住房公积金代收代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源网络建设等经营性业务。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以现有劳动

力市场服务体系为依托,构建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新格局。坚持统筹规划、结构优化的原则,构建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县级分市场、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作所、社区工作站,实现不同层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全方位覆盖的人力资源四级服务平台,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由城乡二元化向一体化转变。

(三)打造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平台。

依托西南人才联盟载体,坚持市场主导、优势互补、互惠共享、协调推进,建立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促进区域性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把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建成区域性人力资源集散地。

三、鼓励多种资本参与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

(一)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国外资本投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多元所有制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建设。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开办人力资源市场中介业务,注册资本金放宽为5万元人民币及以上,办公场地放宽为20平方米,从业人员数量放宽为3名及以上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人力资源中介服务资格证书的专职人员。到我市开展人力资源中介或者相关业务的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放宽为可独资申

请设立机构开展业务,由我市审批并报省、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二)大力发展专业人力资源市场。

结合我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建设,在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下,积极发展教育、卫生、文产等类型多样、针对性强的专业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建立工业人力资源市场、民营人力资源市场、教育人力资源市场、卫生人力资源市场、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市场等专业人力资源市场。

四、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宏观指导和监管

(一)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制度建设。

制定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规章,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职业资格制度,建立服务流程和规范化标准,构建平等竞争环境,不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中介服务行为,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同类业务办理实行“相同服务形式,相同服务程序,相同服务环节,相同服务质量”,为各类人力资源提供公正、便捷、优质的服务。

(二)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的指导和监管力度。

组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执法队伍,为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发展保驾护航;强化各类中介机构管理,加大督查稽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中介和违法中介行为;建立人力资源市场

告示、投诉制度,大力开展“诚信单位”评比活动,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开监督机制。

成立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协会,引导行业自律,切实保障劳动者、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合法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调控,提高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效率和水平。

(三)着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面向城乡、面向社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念。积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强化重点市场地位和区域化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昆明人力资源市场的区位优势,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大平台,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筑泛亚人力资源集散地,为现代新昆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第三篇:001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的决定

(甬党[2004]6号)为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加快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中央和省关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宁波实际,就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作出如下决定。

一、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是实现我市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1、人才强市是宁波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构筑区域人才高地。这是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宁波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人才总量、素质和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才开发市场化程度不够高,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吸纳集聚高层次人才能力不够强,高层次、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比较短缺。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2、新时期我市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切实把握能力建设、平台构筑、市场体系、政策法规、制度环境五个重点,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力争把宁波建设成为促进人才广聚博纳的“开放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自由港”,促进人才成就事业的“创业港”,成为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人才高地之一。

3、明确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开发重点。今后七年我市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构建较为完备的人才政策法规制度,营造人才创新创业和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到2010年,全市按现行统计口径的人才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80万人,年均增长10%以上,每万人口人才比例为130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达到80万人,年均增长15%以上。切实把握人才开发重点。加紧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力争到2010年,党政人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重超过60%,其中硕士、博士占党政人才的比重达到10%以上。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绩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30万人。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3.5万人。大力吸引高层次海外人才和留学人员,全市引进海外人才和留学人员累计达到2000名。加速引进和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达到5.5万人。大力加强农业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达到75万人。

二、突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

4、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围绕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党政人才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增强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以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专业技术人才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高技能人才要着力提高知识层次和实用技术水平。按照“大教育、大

培训”的要求,全市各类教育机构都要积极主动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服务。

5、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以高层次、紧缺人才和实用人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公务员培训“618计划”,每年分类培训干部6000名左右,选送优秀中青年干部100名赴国内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80名赴国外深造进修,并实行党政人才培训学分制。继续推进“4321人才工程”,加快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滚动发展,突出抓好第一层次人选培养。实施“涉外人才培训计划”,每年分级培训各类国际经贸人才5000人次左右。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每年组织100名中高层经营管理者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培训,完成10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轮训。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每年培训新增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2000人以上。加强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学历培训,每年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9万人次。继续实施“名师工程”、“文化明星工程”等,切实加强教育、宣传、文化及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人才培养。

6、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三大体系。以加强和提高基础教育为抓手,率先在全省高水平普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12年基础教育。以提升高等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为目标,率先在全省建立市研究生园,到2010年在甬研究生在校人数达1万人左右。以加强与国外名校合作为契机,率先推进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校区。加快建设企业家培训基地,创建一批高质量示范性职业院校和实习基地。加快各类“虚拟大学”建设,优化整合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等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多层次、开放式、广覆盖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一批县级社区学院,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导向,构建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

7、建立规划引导和需求预测的信息平台。制订和实施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和人才统计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统计季报制度和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查询制度,编制并定期发布包括产业、行业、专业分布和地域流向的人才需求目录,加强信息引导,促进人才合理配置。

8、完善有效集聚人才的交流平台。依托“高洽会”品牌平台,着力增强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借助“浙洽会”特色平台,力争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外国专家和留学人才参加宁波建设。拓展“毕洽会”就业平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创办“高技会”服务平台,大力引进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加快兴建中国宁波人才市场,增强市场配置能力。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引才聚才的主体作用,积极为企业引才提供服务。

9、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承载平台。以开发区、保税区、高教园区、科技园区和各类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10个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增强人才吸附承载能力。以引进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和跨国公司TRW亚太技术中心等为重点,努力建成10个投资上亿元的创新研究机构。积极鼓励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成10个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抓好100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建设20个博士后工作站。积极创办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加强重点研究领域和特色学科建设。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10、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形成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和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研究建立党政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和实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评价机制,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快实施执业资格和职业资格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能力证书制度,发展和规范人才评价中介组织。

11、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为重点,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逐步实行任期制,探索政府专业人才特聘制,健全“六公开”制度。推出若干重要岗位职位,面向海外留学人才公开招聘。以推

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推行经理人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通各类企业经营者沟通交流的渠道,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到企业任职。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开展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职称评审,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人才,可以特殊方式进行评价。进一步实行职称评聘分离,强化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12、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综合体现工作职责、能力、业绩、年功等因素,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逐步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探索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完善经营者年薪制,推行期权、股权激励制,探索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建立宁波市特级专家制度,享受政府专项津贴和科研经费的专项资助。设立宁波杰出人才奖和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成就奖,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和重奖。

五、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4、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更新人才评价标准,对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人员的评价,应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党政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和实绩评价体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扩大民意在党政人才评价中的作用,在实行干部考察的同时,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评价机制,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化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探索建立留学人才的评价体系以及对其在国外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执业资格的确认方法。

15、创新人才奖励机制。设立“浙江省突出贡献人才奖”,对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给予奖励。进一步完善政府津贴制度。支持国内外各种组织和个人在我省设立专门人才奖项。定期评选表彰一批重才爱才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16、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落实我省鼓励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的有关规定。落实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所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岗位、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与企业资产规模、效益、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系,以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多元化分配体系。研究完善我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和奖金制度,按照职责大小,适当拉开不同职务的收入差距。

17、建立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学术技术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在省内处于顶尖水平的我省各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可以评选为特级专家。

六、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8、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全面推进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建设。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探索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经营性业务与公共人才服务分开,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猎头公司;建立境外人才中介机构进入我省的准入制度,鼓励外商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来我省兴办人才中介机构;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强强联合,向专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督管理,实行人才中介职业资格制度,建立人才中介协会,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充分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

19、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和人才的自主权,促进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择人,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重视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树立人才国际化理念,大力开发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提高人才工作的开放度。遵循人才流动客观规律,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开发一体化,促进更大区域内的人才交流、合作与共享。

七、优化人才环境,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20、进一步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体制环境。打破各种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消除人才流动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促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之间和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快建立公共人才服务体系,积极为全社会提供人才资源开发的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从2004年起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原则上由当地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人事代理。条件成熟的地区,可逐步扩大实行人事代理的范围,使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出台事业单位职工个人养老保险政策,事业单位职工参保前的连续工龄可视作缴费年限;完善各类人才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及不同性质单位之间流动的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办法,切实解决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

21、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化建设。制定和完善人才流动、人事争议仲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等地方性法规,增强人才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优化有利于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法制环境。加强对人才流动中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的保护,防止人才流动中的消极现象,及时公正地处理人事争议,维护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22、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树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观念,加快形成和完善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的增长要与财政支出的增长相适应。各级政府要根据人才工作实际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等工作。用好省级人才工作专项经费。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工作经费可设立单独的科目,计入单位经营成本。完善人才投资政策,鼓励和吸引境内外组织和个人自筹资金,通过各种形式支持我省人才开发事业。

23、加快培育和发展高层次人才载体。加强各类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加大对省内科研院所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中小企业以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合建立专业性的研究开发机构。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成建制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所。鼓励和支持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知名中介机构来我省设立分院、分所、分支机构,尤其是要加大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24、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企业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制度。每位省委常委、副省长联系若干位在我省取得重要业绩、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经常听取

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专家咨询组织。各级决策机构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重视吸收专家的研究成果,实行社会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

八、完善政策,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资源开发

25、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纳入整个人才发展规划。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人才工作是整个人才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要充分认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力度。党校、行政院校、社会主义学院、高等院校要把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26、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工作。消除体制障碍,在政治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一视同仁。在人才选拔、政府奖励、职称评定、专家评选、社会保障、人才落户、人才培训、人事代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享有同等政策待遇。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各类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去创业。进一步疏通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人才服务的渠道,完善服务措施,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提供全方位、便捷有效的人才服务。

九、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

27、引导和鼓励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创业发展。定期或不定期从省直单位和发达地区选派科技人员、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到欠发达地区帮助工作。建立和实行发达地区干部到欠发达地区挂职工作制度,加大欠发达地区干部到省级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的力度。对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创业的人才,提供两年免费人事代理,为其异地落户提供方便。鼓励欠发达地区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

28、制定智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行动计划。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探索对欠发达地区新的人才支持形式。根据欠发达地区的需要,制定智力支持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群众团体在人才智力扶贫中的作用,定期选送专家学者、硕士博士服务团、大学生志愿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

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

29、完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务等方面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按照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的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人才工作机构,加强人才工作力量。把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重才爱才单位以及做出突出贡献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做好识人用人工作,爱护人才,信任人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30、加大对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考核和检查力度。要根据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建立人才工作和人才环境的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目标考核和督促检查,把人才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有关要求,以中央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为引领,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现就实施“孔雀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深圳经济特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从2011年开始,在未来5年重点引进并支持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创业创新,吸引带动10000名以上各类海外人才来深工作,突出推动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高端化、高匹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力争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创新创业活动活跃、海外高层次人才向往汇聚的国际人才“宜聚”城市。

二、主要对象

以推动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发展,培育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聚集一大批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一批对我市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心团队。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引才目录定期发布机制。根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目录,并及时发布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信息。

(二)建立专项引才机制。按照“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为主体、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健全海外人才联络机构体系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加大组织赴海外招聘人才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在引进和使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创新薪酬分配制度等吸引和激励人才。进一步推进人才资源市场的规范化、高端化建设,加强与海外留学社团、境外人力市场、猎头机构和驻外机构的联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猎头公司机构。

(三)建立确认机制。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实行认定和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并颁布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凡符合认定标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认定,对尚不能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采取评审的方式。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项目,采取评审的方式进行确认。

(四)健全配套服务机制。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80~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及时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工作机制,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五)建立创新创业专项资助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服务扶持平台,在创业资助、项目研发资助、成果转化资助、政策配套资助等方面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

(六)建立专项投入机制。从2011年开始,在未来5年每年投入3~5亿元,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配套服务和创新创业专项资助。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市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开。

四、组织领导

建立“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格局。按照服务大局、配套推进,突出重点、按需引进,量体裁衣、特事特办,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原则,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市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综合管理及配套服务;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确认和项目评审,并开展创新创业专项资助;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市辖各区要根据本部门职能,研究制订落实本《意见》的配套措施,在海外高层次人才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申请资金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决策咨询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良好条件。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效能评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职能分工,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要充分认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当前所面临的难得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制定工作方案,切实落实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附件:1.《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试行);

2.《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试行);

3.《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特定待遇的若干规定》(试行);

4.《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助办法》(试行);

5.《深圳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评审办法》(试行)。

附件: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试行).doc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试行).doc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特定待遇的若干规定》(试行).doc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助办法》(试行).doc 《深圳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评审办法》(试行).doc

第五篇: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的实施意见

中共桓台县委文件

桓发[2006]13号

———————★———————

中共桓台县委 桓台县人民政府

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的实施意见

(2006年5月13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配套政策措施,增强我县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根据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10年的时间,建成创新型县,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创新型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建设创新型县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县为目标,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 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立足全员创新、全方位创新、全社会创新,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高新技术、大企业名牌、自主知识产权带动,实现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大幅度的提高,为实现绿色、开放、现代化新桓台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建设创新型县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06年要达到34%,以后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高新技术产品总数的60%以上,培植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4-5家,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9%以上,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99%以上,本县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向国外申请专利量居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科技进步水平综合指数进入全国前列,科技引领桓台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建成创新型县。

3、建设创新型县的主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科技规划纲要》和决定,积极推进科教兴县和 人才强县战略,着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能力;努力构建技术、管理、服务创新三个体系;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制造业信息化载体三大平台。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在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农业高新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特别使主导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围绕自主创新,着重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⑴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围绕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今年开始每年争取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20项以上,引进消化吸收科技成果15项,研发市级以上重要科技成果15项以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5年,发明专利达到500项。

⑵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围绕建设具有桓 台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着重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管理信息化体系和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到“十一五”末,力争80%的骨干企业通过挂靠联合等形式,建立起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3-5家。到2015年,建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5-10家,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6-8家,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坚持产学研结合,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特色技术创新体系。

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农业高新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加强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创造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量。大力推进东岳国际氟硅材料产业园建设,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形成以含氟材料为链条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到30家,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50种以上。⑷企业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到2015年,全县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普及率达到100%;信息技术对产业改造有明显成效,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应用率达到80%,建成省级以上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50家,建成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县。

⑸大企业名牌带动作用愈益凸显。对全县60家纳入动态管理的骨干、成长、提升及亿元培植型企业,在政策、资金、环境上予以引导和扶持,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打造百年企业,并发挥其在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上的优势,在优化提升传统名牌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自主开发,掌握一批国际国内核心和关键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更多创新品牌,以此带动整个县域科技、经济发展。到2015年,争创中国名牌5个,山东名牌60个,国家免检产品45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著名商标50个,国家级新产品30个,火炬产品50个,星火产品80个。

⑹创新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制定有利于人尽其才和高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优惠政策,充分整合人才资源,努力引进、培养一批具有跟踪国际先进技术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一批产业化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一支 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形成良好的人才结构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到2015年,全县企业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规模以上企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5、支持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到“十一五”末,力争使80%的骨干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到2015年,亿元、提升、成长型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应达到3%以上,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应达到5%以上。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政策。

6、鼓励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对新认定批准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县政府奖励企业30万元;新认定批准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企业5万元。

7、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设立实验室或科研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合,组建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每新建一个县政府奖励企业5万元。

8、鼓励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和成果。引进技术和成果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目录的,在招商引资考核中按照协议作价全额计算招商引资任务,并享受政府奖励政策;引进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政策。

9、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对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863计划、国家级新产品的,分别奖励企业10万元,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的,分别奖励企业5万元、2万元;列入省级重大科技计划的,奖励企业5万元,列入省级火炬计划或星火计划的,分别奖励企业3万元、1万元。

10、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对省级以上的新产品,自列入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名单的起,实行国家级新产品享受3年、省级新产品享受2年的财政专项 资金扶持政策。当年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以上的,奖励企业1万元,获得国家级科技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课题组10万元,获得省级科技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课题组5万元、3万元、1万元,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奖励课题组2万元。将县级科技进步奖的奖金提高到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0.5万元。

11、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企业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购臵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当年抵免不足的,可用以后企业比设备购臵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延续抵免,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12、支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以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属《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生产的产品所得,自经营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5年。

三、实施高新技术带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1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份额。各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年增三个百分点以上,县政府奖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各0.5万元;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年增三个百分点以上,县政府奖励科技、统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各0.5万元。

14、积极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新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每家奖励10万元;新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每家奖励5万元。从事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项目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比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享受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执行中,应由企业提出申请,经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审核并出具审核证明后,报省级主管税务机关审查,省级税务机关审查合格后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执行。

四、加强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机构建设

15、加快桓台县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平台建设。县财政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中心平台建设,着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沟通与联系,加快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引进及科技难题联合攻关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

16、加快东岳国际氟硅材料工业园建设。积极争创氟硅材料国家级园区,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 后工作站;以园区为载体,勇于争取和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研究开发项目,逐步建成亚洲乃至国际上最大的氟硅材料研发基地、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出口产品创汇基地和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17、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促进全县优势传统企业得以信息化改造。在此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建成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县,并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县。建成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县政府奖励企业10万元,建成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县政府奖励企业5万元。

18、积极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与两院院士、各重点大学、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力争与国内近100家重点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支持企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19、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免征企业所得税。20、对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镇村农技推广站、植保站、水利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种子站、农机站,以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城镇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上述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金融保险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1、加大财政科技投入。2006年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新增部分重点用于建立科技各类专项资金等。到2015年,县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即科三费)达到县财政支出的2%。

22、鼓励金融机构对自主创新的支持。金融部门对各类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出口产品、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优先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

23、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对新上市企业,县政府奖励企业30万元。

六、实施知识产权和名牌带动,推动产业升级

24、实施知识产权带动,鼓励企业创造知识产权。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省级以上专利明星企业可享受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结合,鼓励和推动企业争创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强化执法手段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5、实行专利申请奖励制度。从2006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于专利申请补助奖励,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技术的实施和发展。

26、实施大企业名牌带动。每创建一个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和国家级免检产品的,每个奖励企业10万元;争创山东名牌和著名商标的,每个奖励企业2万元。通过实施名牌带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

27、大力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各单位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吸引各方面人才。高层次人才带研发项目到我县工作,根据项目情况,优先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以高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作价金额可以达到注册资本的35%或者更高。

28、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建立创新型人才带薪培训和学术休假制度。支持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制度,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产业发展紧缺人才的培训费 用,由政府、企业(单位)、个人共担。

八、加强领导,全民动员,努力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社会环境

29、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站在时代的前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圆满完成建设创新型县的各项任务。实行党政领导科技目标责任制,将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每年进行总结表彰;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高全县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各行各业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小发明、小革新。广泛宣传在科技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30、本意见由组织部、宣传部、科技局、财政局、人事局、经贸局、环保局、统计局、工商局、质监局、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权限,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县科技局牵头负责对本意见所列奖励项目的 考核和认定。

31、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以前政策与本意见不相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县委[2006]6号、[2006]19号文件涉及科技的部分,2006年继续执行,但同一项目不重复奖励)。

主题词:科技工作 创新型县建设 实施意见

中共桓台县委办公室 2006年5月13 日印发(共印240 份)

下载038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养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038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养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