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区人民调解员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人民调解是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化解民间纠纷的有效手段,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近年来,全区人民调解为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化解了大量矛盾,仅,就调处矛盾纠纷8000余件,今年1-5月,调处纠纷近4000件,使许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态,为各级党政领导分了忧,为政法部门减了压,为人民群众解了难,为维护社会稳定辟了路,感谢一线调解员为人民调解工作付出的艰辛劳动。进一步抓好人民调解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对人民调解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区司法局举办这次人民调解员培训,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怎样做好今后的人民调解工作,将是这两天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借这个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是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体制、观念和利益的碰撞,引起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客体复杂化、规模群体化、类型多样化、方式激烈化、总量扩大化特征。通过培训,把握各类矛盾的新特征,研究调处矛盾的新方法,学习调处矛盾的新技能,非常关键。
(二)是适应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需要。从人民调解的发展趋势来看,调解的各要素不断转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人民调解范围由民间纠纷逐步向民事纠纷转变,由以前简单的“五争”纠纷向婚姻、土地承包、征地补偿、房屋拆迁、劳动保障等纠纷转变,范围也逐渐由公民与公民之间向公民与法人、公民与社会组织、公民与企业、公民与行业、企业与企业等领域扩展,特性亦由简单的民间纠纷逐步向复杂的民事、社会纠纷转变。二是调解工作由自治型、松散型、随意型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转变。三是矛盾调解方式由单兵作战逐步向联动调处转变,逐渐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统筹协调、相互策应、有序运作、功能互补的“大调解”机制。四是综合治理措施由重“治标”逐步向重“治本”转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预防矛盾纠纷和法制宣传教育三大功能,将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达到和风细雨、标本兼治的潜在效果。五是调解结果由法院采证确认逐步向独具法律效力转变。人民调解工作国家立法程序已经启动,调解结果将从合同属性向法律属性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通过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不断提升调处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才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功能。
(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民调解队伍的需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当前全区建有各类调解组织900多个,聘有人民调解员4100多名,但是调解队伍良莠不齐,一些基层调解员法律法规知识还比较缺乏,调解方法比较单一,工作极不规范,甚至有的还不合法、不公正、不合程序。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亟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因此认真开展好这次培训工作,非常重要。
二、对人民调解员培训的几点要求
(一)对培训工作的三点要求。一是要有针对性。培训什么是决定这次培训与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要认真研究当前各类矛盾纠纷的规律和特点,针对这些规律和特点,开展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学习辅导和矛盾调处技巧的研究。这次参加培训的有乡镇分管领导,有司法所长,还有调委会主任,在培训的内容上,理论学习的内容多一些,这有利于大家今后指导工作。各地在开展二轮培训的时候,要认真选择好培训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把矛盾调解的方法、要求、规程教给一线的调解员。区司法局要制定一个二级培训的提纲,各地在这个提纲上去拓展,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二是要有灵活性。要打破传统说教式的培训方法,采取学员讨论、案例分析、现场参观等形式,让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提高培训的实效。三是要有实践性。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当前的人民调解工作,已经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需要大家去学习,也有很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大家去探索,要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开展培训活动,方能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二)对学员的三点要求。一要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们必须通过经常的学习,不断发现观念上的差距、能力上的差距和工作方法上的差距。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学习,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每一位同志都要自觉地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修炼、一种追求,坚持以学立德、以学增智、以学修身,不断增强履职的才干和本领。二要把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为一种责任。今天参加培训的同志,不论是乡镇或办事处的分管人民调解工作的同志,还是司法所长,还是各地的调委会主任,都肩负了一个区域的人民调解责任。责任就体现在对工作的执著,对事业的虔诚和对社会的诚信,是人品和素养的综合反映。大家都应该认真思考怎么负责的问题,思考如何把人民调解工作做好,思考如何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自觉增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三要把服务群众作为一种责任。人民调解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当前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度越来越高,信赖度越来越高,期望度也越来越高,给人民调解工作以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高的工作要求。要采取“坐堂调解”、“院坝调解”、巡回调解、电话调解、网络调解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三、再添措施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更上新台阶
(一)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力推进。区委廖书记、区政府平阳区长也多次专题研究人民调解工作,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随着乡镇职能的转变,加强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将是乡镇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各乡镇党委、政府一定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广泛地开展工作调研,及时总结和推广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发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工作指导。
(二)要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要按照“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哪里有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就做到哪里”的要求,把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建立健全区、乡(镇)、村(居)三级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在大型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品集散地、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聚集区、物业管理小区等建立调解组织,扩大人民调解工作领域,逐步形成以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统领,乡镇(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龙头,村(居)、企业行业调委会为基础的调解工作格局。
(三)要创造性地开展好人民调解工作。一要强化法制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经过多年全民普法教育,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基层群众的法律素质同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人民调解组织要充分利用分布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引导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知法守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二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工作。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针对民间纠纷必须抓早抓小抓苗头,建立因人预防、因地预防、因事预防、因时预防等预防机制,全面实施“三不出”工程,即:一般纠纷不出村、社区、单位,疑难纠纷不出乡镇、行业、街道,重大纠纷不出区。三要积极介入影响辖区稳定的重大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着力在化解老难信访问题,并尽力防止出现新的社会矛盾和纠纷,但是一些问题解决起来,还十分棘手,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今年是奥运年,时逢改革开放30年大庆,又遭受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各类矛盾突出,维护奥运安全,保障各级重大活动顺利开展维护稳定的压力比较大。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情报信息网络和定期排查制度,积极开展城乡建设、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民生性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的排查调处,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监督检查。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各地、各单位、各行业人民调解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对因民调工作组织不力、领导不到位、各类矛盾纠纷不能有效化解,而导致重大社会不良后果的乡镇、部门、行业、单位,区委、区政府将严格追究责任。
同志们,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永远没有终点的工作,非常辛苦,也非常富有挑战性。我希望同志们要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认真领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以致用,切实搞好人民调解工作,努力维护全区安定和谐的发展局面,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在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市委、政府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市司法局的精心筹备和镇司法所的努力,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在这里,我首先向来自各村常年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而辛勤努力、默默奉献的人民调解员表示亲切的问候!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承担着调解民间纠纷,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矛盾发生和防止纠纷激化等重要任务,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处民间矛盾纠纷的两级领导机构,为了更好地发挥村级调委会的作用,我们要明确村级调解委员会的职能范围,村调解委员会的职责为:排查预防、跟踪监控、处理一般性邻里纠纷、耕地纠纷、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问题,避免事态扩大,及时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反馈信息,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村级调委会处于最基层,直接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开展调解工作,运用教育、管理等综合措施,化解纠纷、缓解矛盾、预防犯罪,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方面具有预防性、超前性和治本性的特点,加强村级人民调解工作,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我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对村级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民调解员充实到我们的调解队伍中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人民调解在有效遏制“上四级”信访事件的发生中也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民调解可以正确、及时地化解矛盾纠纷,有效地协调并处理好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二是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有效地预防了群体性事件;三是人民调解员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对群众中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不仅可以及早发现,而且可以就地解决,有利于节省当事人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有效消除信访隐患;四是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可以使基层党政领导从解决纠纷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他们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想改革、抓经济、谋发展;五是民间调解组织依照法律和政策调处,及时解决了农村中引发的各类纠纷,把有可能引发的信访苗头消灭在了萌芽状态。我们要做好镇村两级调解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同志们,人民调解工作十分重要,人民调解工作大有可为,希望你们在基层一线上,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努力化解纠纷,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创建平安、和谐小屯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预祝我们这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县村级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全县村级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集中起来参加这次培训班,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学习2011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进一步提高全县村级调解(治保)主任的法律政策水平和处置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的工作技能,有效地维护我县的社会稳定。下面我就举办这期学习班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矛盾凸显叠加的今天,人民调解工作面临新的发展和挑战,人民调解的范围,逐渐从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小额债务、轻微侵权等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向医疗纠纷、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山林水利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扩展,群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调解法》对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积极作用,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人民调解,既不同于人民法院主持下的司法调解,也不同于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进行的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化解内部矛盾的重要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公民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途经。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人民调解法》明确规定了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法院确认合法有效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该法还规范了村民、居民调解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设立、组成及任期制度。同时,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及一些特定区域,如依托集贸市场、旅游区、开发区设立的人民调解组织和基层工会、妇联、残联、消协等群众团体、行业组织设立的新型人民调解组织保留了制度空间。另外还规定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运用亲情、相邻人际关系解决矛盾的灵活性。
同时,该法还规范了人民调解员行为,为了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法律对调解员的行为予以了规范。比如,明确规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侮辱当事人,索取、收受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等。
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的民间纠纷的调解,还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调解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涉及平等民事权利与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遍布基层,深入群众,便民、亲民、利民和不收费的特点与优势,利用“村头”、“地头”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就地调解矛盾纠纷。
各村人民调解组织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严格防止因民间纠纷激化而引发的自杀、凶杀、群体性械斗和群众性上访事件,认真做好疏导、疏散工作,努力实现无民间纠纷激化而引起的自杀事件、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和群众性上访,维护吉水的社会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我县人民调解工作
一是要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目前我县乡、村两级调解组织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完全按照传统的老套套应对新形势下瞬息万变多元社会格局,已很难担负赋予人民调解的重任,人民调解走职业化、专职化之路已成为发展的必然。现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调委会还成立了各类专业调解委会,如医患纠纷调委会、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劳动争议调委会、民事纠纷调委会。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调解业务培训,通过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适应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
二是要落实人民调解经费。《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各级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经费、表彰奖励经费要给予支持和保障;村委会、居委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人民调解法》对于人民调解工作的保障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并通过法律将这些内容固定下来,解
决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了广大人民调解员多年来的夙愿。就这一点来讲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县还没有解决人民调解的物质保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经费问题是做好这个工作的保证,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和在座各位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一定会尽快的解决我县人民调解经费的问题,我县人民调解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高。谢谢!
第四篇:人民调解员培训通知
若羌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文件
若 羌 县 司 法 局
若司法〔2012〕78号
关于举办2012年人民调解员培训班的通知
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各乡镇调委会: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提升人民调解员妥善化解调处矛盾纠纷的水平,更好地发挥好人民调解在维稳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和县司法局将举办一期人民调解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12年8月1日,为期一天。
二、培训地点:
若羌县党校四楼会议室。
三、参加培训人员:
全县各调解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调解小组组长及全体人民调解员。司法局、(各乡镇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
四、培训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知识;案例分析及相关法律法规;
3、人民调解卷的制作
五、培训方式:
采用维汉两种语言,集中脱产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授课。
六、参训要求:
1、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接此通知后,要高度重视,安排一名分管领导,及时组织调解员按时参加培训,确保此次培训班的顺利进行。
2、培训期间,参训人员要遵守纪律,不允许迟到、早退、缺席、请假,不办理与学习无关的事宜。
3、此次参训情况将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考核内容。
4、联系电话:7100859 联系人:支宏生 后附:参训人员名单
若羌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若羌县司法局 二0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第五篇: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doc
一、人民调解相关知识
(一)人民调解工作产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化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便民、利民、不收费等特点,是化解各种民间纠纷、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二)人民调解的涵义
1、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社会公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成当事人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一种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2、人民调解与法院(行政)调解的区别
⑴性质不同
⑵调解机构性质不同
⑶调解权利来源与性质不同
⑷调解范围不同
⑸达成协议的效力不同
3、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
⑴平等自愿原则
⑵合理合法的原则
⑶不限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4、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受理――调解前准备――实施调解
⑴民间纠纷受理
A、民间纠纷的受理的种类
B、民间纠纷受理原则
C、受理
D、纠纷审查
E、纠纷登记
⑵调解主要步骤
A、告知权利义务
B、双方当事人陈述
C、进行调解
D、达成调解协议
5、人民调解协议
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若干规定》指出: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⑵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调解协议应具备的条件:
A、主持调解的必须是调委会
B、调解协议必须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
C、调解协议必须是书面协议
D、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⑶人民调解协议的形式:口头或书面
⑷人民调解协议内容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
C、形式合法
⑸人民调解协议书必须按司法部统一制定文书格式
⑹合法人民调解协议书应载明以下事项
A、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单位或住址。
B、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
C、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D、履行的地点、时间、期限等
E、当事人签名,调解人签名,人民调委会加盖印章
⑺人民调解协议履行
A、自觉履行
B、说服教育履行
C、回访
⑻不履行协议后果
A、向人民法院起诉
B、申请支付令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
1、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
特点:群众性自治性
2、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形式
⑴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⑵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⑶区域行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3、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⑴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⑵通过调解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法律宣传,做到法律、道德相结合⑶向村委会、所在单位及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及调解工作的情况
4、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方针
“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
5、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形式
⑴单独调解
⑵共同调解
⑶联合调解
直接调解、间接调解、公开调解、非公开调解(隐私)
(四)人民调解员
1、人民调解员的概念
经群众选举或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
2、人民调解员任职要求:
⑴为人公平
⑵联系群众
⑶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有充足时间
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素质
⑸成年公民
3、人民调解员职业道德:
人民调解员履行职务时应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道德素质和调解技能。
4、人民调解员的职业纪律
⑴不得徇私舞弊
⑵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⑶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⑷不得泄漏当事人隐私
⑸不得吃请送礼
(五)民间纠纷的预防
1、预测
2、预防:因时预防、因地预防、因人预防、分类预防、重点预防、普遍预防。
3、防止纠纷激化
⑴抓苗头
⑵抓重点
⑶抓调解
⑷抓治本,强化法制意识
4、民间纠纷主要类型:
⑴婚姻家庭型纠纷:婚姻(恋爱纠纷、离婚纠纷、因离婚子女及财产纠纷),家庭(继承、赡养、扶养)
⑵生产经营性纠纷
⑶财产纠纷
⑷侵权性纠纷
5、人民调解工作重点掌握民间纠纷以下规律:
⑴民间纠纷发生规律
⑵民间纠纷发展规律
⑶民间纠纷变化规律
6、民间纠纷特性:广泛性、复杂性、长期性、潜伏性、多变性
7、根据以上民间纠纷的特点应从以下四点进行预测:
⑴季节性预测
⑵社会性预测
⑶不同类型预测
⑷不同主体预测
8、民间纠纷调解要本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举例阐述。
(六)与民间纠纷调解相关法律知识(打印发给大家)
1、《宪法》知识
2、《民法通则》知识
3、《物权法》知识
4、行政法律知识
5、《婚姻法》、《继承法》知识
6、《合同法》知识
7、《农村土地承包法》知识
通过以上的讲解,使大家掌握人民调解知识和一些简单调解技能,我相信在各级司法机关精心帮助下,通过在座自身不懈努力,不久的将来,你们会更加熟悉调解工作,系统地掌握与民间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能熟练并灵活运用人民调解工作的程序与方法,热爱调解工作,筑起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我镇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二、人民调解方法
新时期的民间纠纷非常复杂,千头万绪,我们广大的人民调解员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总结,完善方法和技巧,总结出比较实用的方法。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几种调解方法,从而提高了解决矛盾纠纷的效率,促使调解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一)另辟蹊径,迂回包抄
矛盾发生时,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时,如果调解员简单的说教,老话重提,可能会引发当事人的厌烦和抵触情绪。此时,避开矛盾焦点,顾左右而言他,寻找突破点,引起当事人的兴趣,然后再巧妙引导当事人主动回到主题,往往能够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以案说法,触类旁通
纠纷当事人往往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尽可能解释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比较才有鉴别,此时发挥典型案例 引导示范作用,让当事人有所参考,举一反三,联系自身,认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纠纷也能迎刃而解了。
(三)趁热打铁,求同存异
对于一般类似赔偿的纠纷,纠纷清洁较为简单,双方在权利义务的归宿上无大分歧,主要在细节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调解这类纠纷要就事论事,了解双方在主要事项上是否有接近的可能,趁热打铁,往双方都有可能接受的方向上撮合。
民间纠纷类型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类型的纠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类的纠纷又有不同的情况。做好调解工作,首先要讲究调解语言的技巧。例如: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妻要离婚,理由是婆媳不和,丈夫无法消除纷争,为讨个清净,同意离婚,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并不是已经死亡的婚姻家庭纠纷时,调解语言技巧尤其至关重要。在初次接触要求离婚的女当事人时,我们不妨真诚地说“把你心中的苦水倒出来给我们听听”,一句贴心的话,使女方倾其所有,这时,你只管静静地听,在初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采取举一反三,换位思考的方式耐心的进行劝解。对于老人,我们首先说话要说到老人的心里,如过去苦难日子,现在的幸福生活,使老人愿意与你谈心,然后谈自己的想法,使老人换一个角度来认识问题,使婆媳矛盾得以化解,握手言和。在调解工作中,语言技巧对调解人员来说是调解成败的关键。调解人员要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说服、教育、批评、劝导。一句话,出自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之口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调解纠纷时要抓住适当的时机,把话说到当事人的心里,点到症结上,调解才能有力,否则,说浅了不筹效,说深了适得其反。
调解人员在调解时掌握方法和技巧也很重要必须做到“四宜四不宜”。如张某和李某是邻居,张家养了几只狗,李某家经常受到邻居家狗吠声的骚扰,心里非常气愤,多次找张某,张某却置之不理。一日,张某家的狗跑出来,李某看四处无人,打了张某家的狗,张某得知后火冒三丈,两家因此大动肝火,大打出手,调解人员迅速赶到。面对极易激化的矛盾,首先要做到宜少不宜多,即先听双方诉说事情的经过,多听少说,不急于表
态。二是宜缓不宜急,即不继续恶化纠纷,不急于调解,采取冷处理,张某和李某经过劝解各自回家,纠纷达到了制止而不至于恶化,就要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三是宜暗不宜明,指的是遇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先单独谈心,个别劝解,再面对面地进行调解,握手言和,预防矛盾再次激化。四是宜粗不宜细,就是说不要对纠纷的形式与发展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行为都追究,避免当事人在小事上纠缠不清,否则,当事人会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影响调解的效果。李某对张某养狗的吠叫声不满,如调解时将李某对张某的积怨全盘托出,我想调解将会难上加难。
总之,调解民间纠纷,灵活掌握调解技巧对调解工作至关重要。古人说的好“熟能生巧”,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多掌握技巧,相信我们的调解工作一定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