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新人教版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复习导入
老师: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学生: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由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老师:简言之,人民是通过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那么,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学生: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全国人大居于最高地位。
学生:人大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老师:那么,同学们知道人大是如何决定全国和地方重大事务的吗?其他国家机关为什么要由人大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课件展示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推进新课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问题情景1: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国家机关?它们的关系怎样?
师生互动
老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反映我国部分国家机关活动情况的图片和材料。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材料,认真思考。
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过程评价
此环节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并增强对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为学习和理解下面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
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所提问题后教师概括知识内容。
老师: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这里要注意: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而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如我国的国家主席。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问题情景2:我国的国家机构之间是什么关系?又是如何行使各自权力的?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老师: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和材料,积极思考问题。
合作学习
学生讨论、交流。
过程评价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知道我国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进而知道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合作探究
老师:什么是政体?
学生:政体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1.政体的含义
老师:顾名思义,也就是指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那么,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学生: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政体
老师: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那么,我国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政体呢?
学生: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老师: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本质,也就是说我国的政体是由我国的国体决定的,是与我国的国体相适应的。实际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也是由他们资本主义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3.我国的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老师: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呢?这可
以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特点上得以说明。那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民主集中制。
老师:那么,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4.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表现
学生: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老师: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就不能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集中;同时,集中是民主的保障,没有集中,就不能反映大多数的意志,也就体现不了民主。民主和集中必须相结合,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那么,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学生1: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上。
学生2:还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上。
学生3:还体现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老师:对。具体来说,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法予以罢免。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第二,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各国家机关分工各司其职,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权力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又有利于其他国家机关在集中指导下依法行使民主职权。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表明我国中央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工实施。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老师:根据上面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学生:讨论、总结、发言。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内容及地位
学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老师:(过渡)在这里,特别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等同起来。
请大家结合教材第61页“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并发言。
规律总结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者性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可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老师:结合上述几个材料的分析,想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老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问题情景3: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合作学习
师生互动:把学生分组,让他们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集中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认真思考。
学生按要求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过程评价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按照分组要求,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又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又不可能一起开会来讨论决定国家大事,因此,必须要有一种制度既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克服和消除因人民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造成的困难和浪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它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可以说,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就很难切实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就难以完成,我国也
就不能称其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就会改变。
第二,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老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请举例证明。
学生:(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民主选举出代表组成的,人大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并反映群众意见,人民有权对代表进行监督并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不称职的代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它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因为其他国家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的,它们要在人大的领导和监督下各司其职。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因为各族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能享有当家作主的地位,其意见和利益都能得到体现和维护。
老师:(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规律总结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拓展探究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代西方主要国家的政体形式,并说说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不同。(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第二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表现。正确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提高对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的认识。
【课前预习案】
【自学提纲】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1)政体的含义: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2)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
2、我国的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并直接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4)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课堂探究案】
【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并组织答案;课上分组讨论,互补完善;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探究一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3年中央预算。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课后拓展案】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A.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B.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
C.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某市人民代表大会经多年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接待站和专职的人民代表联络员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人大代表在现场听取民众反映情况。这一制度创新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基层民主活力不断增强②公民的政治表达渠道不断拓宽
③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2012年7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执法检查组,赴潍坊进行实地检查。这表明()
①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行使其部分职权②地方人大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③该省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④该省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反复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据此回答4—5题。
4.全国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这说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直接行使权力的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 D.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5.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改革立法制度与方式,举行立法听证会,向社会征求立法项目和意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由此可见()
①国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我国重视发展人民民主,实行民主法制化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我们要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它()
①直接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②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③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与其他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7.下列对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下列体现这一原则的有()
①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应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领导
④地方国家机构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
第三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
H11政本四C郭华华1155020302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
课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班级:高一x班
授课教师:xxx
课时: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讲授新课环节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教材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
治活动的。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我国的政体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2)表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法予以罢免。
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第二、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0页“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国家机关分工实施,各司其职,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权力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又有利于其他国家机关在集中指导下依法行使民主职权。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这表明我国中央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工实施。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教师提问:根据上面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学生活动:讨论、总结、发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师提问:请大家阅读教材61页“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可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二)、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3、小结环节
人民代表大会
1、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基石政体与国体及其相互关系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重点与难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的含义
决定因素
3、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
(重点)
优越性
4、课堂练习环节
[例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C)
A.依法治国B.对人民负责C.民主集中制D.三权分离
[例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制度。这表明
(D)
①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选民选举产生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例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5、课后作业
思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的异同点
附板书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CD)
第四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涵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进行新课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我国的政体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2)表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法予以罢免。
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第二、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0页“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国家机关分工实施,各司其职,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权力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又有利于其他国家机关在集中指导下依法行使民主职权。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这表明我国中央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工实施。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教师活动:根据上面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发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师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61页“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可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联系大量政治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四)实例探究
[例1]我国的政体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例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
()
A.依法治国
B.对人民负责
c.民主集中制
D.三权分离
答案:c
[例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课余作业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第五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练习题
1、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
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4000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
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
2、在十一届全国人大2987名代表中,工人、农民占18.46%,知识分子占21.14%,国家公务员占32.43%,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16.08%,解放军占8.98%,港
澳和华侨代表占1.68%。上述数据充分表明 []
①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 ②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③社会主义民主已达
到完善的程度 ④人民代表都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5日—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选举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回答3-4题。
3、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最高人
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
对政府工作报告等提出了意见。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部门 ③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④人民代表享有质询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审查和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表明全国人大拥有 []
①最高决定权 ②最高监督权 ③最高立法权 ④最高任免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07年7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武汉市红山区市、区人大代表
公开发放《人大代表告选民书》,并注明代表姓名与联系方式,征求人民群众反
映司法不公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受到群众欢迎。据此完成5-6题。
5、代表发放告选民书,倾听选民意见表明 []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选民可直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
C.人大代表的权力受到法律制约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6、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代表权利的是 []
A.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B.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C.接受选民和原单位的监督D.审议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7、今年沈阳市人大会议否决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有媒体认为,这在中国各级人大会议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沈阳市人大行使的是[]
A.立法权B任免权C.监督权D.决定权
8、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该人大代表 []
①履行了严格执法行政的义务 ②履行了反映群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 ④履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①集体依法行使职权②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法律,约有90%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审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 []
A、是另一个具有独立地位的国家立法机关B、具有与全国人大平等的法律地位
C、在法律地位上低于全国人大D、在法律地位上高于全国人大12、2013年3月,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该市政府2012年财政预算报告草案接连被人大代表们否决,修改了两次才通过。这表明,在我国[]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政府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C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D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
13、《江南时报》曾载文指出,在对代表的监督上,基层人大建立了代表述职制度,这是对人大代表加强监督的措施之一。建立代表述职制度[]①有利于增强人大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有利于扩大人大代表的权利 ③有利于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④有利于选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 ③D.②④
14、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①向人大提出议案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表决各项决定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代表法》规定:“代表视察时,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但有些被视察单位将“不直接处理问题”理解为“不处理问题”,对代表的视察敷衍应付。据此回答15~16题。
15、代表视察不直接处理问题,是因为[]
A、人大是监督机关,不是执行机关B、人大是立法机关,不是执法机关
C、人大是立法监督机关,不是司法机关D、人大是行政机关,不是权力机关
16、代表视察“不直接处理问题”,不等于“不处理问题”,这是因为[]
A、人大代表是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代表视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处理和解决被视察单位所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作
C、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D、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