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工作规定》的实施办法(范文)
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工作规定》的实施
办法
(2000年10月12日黄埔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贯彻实施《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工作规定》,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在黄埔区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所称执法检查是指黄埔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宪法和法律、法规以及本级(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所进行的检查监督。
第三条执法检查应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的原则,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应依法自觉接受检查监督。
第四条执法检查按年度计划进行。执法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内容、方式、对象和组织安排等。
执法检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包括重点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法规的重点条款。对贯彻实施宪法、法律和法规中的重大问题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应加强检查监督。
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认为需要对其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的,可以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由主任会议作出安排进行执法检查。
第五条执法检查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进行,执法检查组由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组成,可以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和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有关工委委员参加,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为使执法检查组成员和工作人员熟悉执法检查所指向的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组应在执法检查前,采取集中学习形式或自学形式,组织检查组成员和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知识。
第六条本实施办法所称执法检查指向的对象是法律实施主管机关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行为,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本级(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情况;
(二)具体实施、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本级(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情况;
(三)为贯彻实施宪法、法律、法规或执行本级(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所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四)执法过程中的其他情况。
第七条执法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听取和审议执法工作报告;
(二)现场检查;
(三)召开座谈会;
(四)对个案执法情况开展特殊调查;
(五)组织人大代表对有关执法行为进行质询;
(六)审查规范性文件;
(七)个别访问。
第八条执法检查组在执法检查中不直接处理具体问题,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主任会议可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或根据情况,发出法律监督书,要求有关机关限期处理。
第九条执法检查结束后,执法检查组应撰写执法检查情况报告,提交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在审议时,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负责人应到会听取审议意见,回答有关询问。
第十条区人大常委会应及时将审议意见或有关决议,以书面形式告知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或有关决议,提出改进执法工作的措施,并在六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书面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可以组织对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改进执法工作的情况进行视察。对整改情况不满意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依法提出议案,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大代表可以依法提出建议、批评或意见。
第十一条区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和有关工作委员会,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改进执法工作情况的跟踪,向主任会议报告,督促抓好整改工作。
第十二条区人大常委会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和本级(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行为,可依照《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十三条区人大常委会和新闻媒介应加强对执法检查活动的宣传报道,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典型违法事件及其处理结果,可以公之于众。
第十四条本实施办法自区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的实施办法(推荐)
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广东省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人事任免办法》的实施办法
(2000年10月12日黄埔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3年5月27日黄埔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修正)
第一条为贯彻实施《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依法行使广州市黄埔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委会)人事任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第三条常委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任免或者通过本会人员的下列职务:
(一)任免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二)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
(三)通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第四条常委会决定任免区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下列职务:
(一)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任免个别副区长;
(二)根据区长的提名,决定任免区人民政府的局长、主任。
第五条常委会根据区人民法院院长的提名,任免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
第六条常委会根据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名,任免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第七条常委会主任因为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缺位的时候,由常委会在副主任中推选一人代理主任的职务,直至主任恢复工作或区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主任为止。
第八条在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区长和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由常委会主任会议从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副职领导人员中提出代理人选,提请常委会审议决定。如果人选不是副职领导人,应先决定任命其为副职领导人,再决定其代理职务。
以上代理职务,直至区长、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恢复工作或者区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区长、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止。
第九条常委会可以决定撤销由它任命的本会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的职务。
在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委会可以决定撤销个别副区长的职务;可以决定撤销由它任命的区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的职务和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职务。
第十条在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区
长、副区长、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辞职,须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经区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辞职后,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备案。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须报经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十一条凡提请常委会任命的本会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副区长,区人民政府局长、主任,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在审议任命前均须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试及格才能提请审议任命;考试不及格的,给予一次补考,补考不及格的,不能提请审议任命。在区人大常委会一届任期内,上述由区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已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因职务调整需提请任命新职务时,不再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提请常委会任命的本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副区长,区人民政府局长、主任,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其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进行。
提请常委会任命的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在审议任命前均须任前公示;其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任前公示,分别委托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组织进行,并将考试成绩和公示情况报区人大常委会。公示内容应包括被公示对象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政治面目、文化程度、籍贯、现任职务、工作简历、近三年的考核情况、任职意向。公示期限不得少于10天。公
示范围由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述人员任命后一年内职务有变动的,不再进行任前公示。
第十二条提请常委会审议的人事任免案应当由提请机关正职领导人签署的书面报告提出,同时附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免职务呈报表》、拟任命人员考察材料或拟免职人员的免职理由。任免职务呈报表内须说明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情况。考察材料要反映拟任命人员的德、能、勤、绩等情况和参加任前公示的情况。上述报告、材料应在常委会会议的10天前送达。
第十三条提请常委会审议的人事任免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第十四条常委会审议人事任免案时,提请机关的正职领导人应到会作提请报告或人事任免案说明,介绍拟任免人员的情况和任免理由,并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正职领导人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应当说明原因并委托副职领导人到会代其作提请报告或人事任免案说明。
除被提请任命的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委员外,被提请任命人员应到会与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被提请任命的本会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副区长,区人民政府局长、主任,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应作供职发言。
第十五条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因犯错误或有违法行为,需对其进行警告、记过、记大过和降级处分的,由提请任命机关决定执行,报常委会备案;需撤销其职务的,由提请机关报请常委会审议决定。
提请常委会审议的撤销职务案,应当由提请机关正职领导人签署的书面报告提出拟撤销职务的理由,同时附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撤销职务呈报表》。
常委会审议撤销职务案时,被提请撤销职务的人员可以到会或者书面陈述意见。
第十六条常委会在审议人事任免案过程中,如果发现拟任免人员有足以影响其任免的事由,由主任会议提出,经常委会会议讨论同意,或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提出议案,经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同意,可以暂不表决。待问题查清后,提出书面报告,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交另一次常委会会议审议。
第十七条常委会会议表决人事任免案和撤销职务案,采取无记名表决方式。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拟任免和拟撤销人员可以赞成,可以反对,也可以弃权。拟任免或者拟撤销职务的人员,必须获得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赞成,始得通过。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十八条对提请常委会会议任命而未获得通过的人选,提请机关认为有必要,可以再次向常委会提出人事任免案,并在常委会会议上作出说明。经两次提请任命未获得通过的人选,在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内,不得再提请任命其担任同一职务。
第十九条凡是本实施办法规定的任免人员,其任职、免职或者撤职,以常委会通过之日为准,人大常委会以公告或者其他方式公布,并以正式文件通知提请机关。须上报批准、备案的,由提请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未经常委会依法任免的,不得先
行到职、离职和对外公布。
第二十条常委会任命和决定任命的人员,由常委会颁发任命书,任命书由常委会主任签署。
第二十一条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后,区长必须在两个月内提请常委会任命新一届区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局长、主任。
常委会任命的本会工作人员和区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后,其职务如无变动,可以不重新任命。
第二十二条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因机构名称改变但工作性质和范围没有改变的,不重新办理任命手续;因机构撤销、合并或者本人在任期内去世的,其职务自行终止,不再办理免职手续。上述情况由原提请机关报常委会备案。
提请任命新设机构人员职务的,须同时附送有依法批准设立机构的文件。
第二十三条本实施办法自常委会会议通过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广州市黄埔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处理质询案的规定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处
理质询案的规定
(2004年3月12日广州市黄埔区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规范质询案处理程序,保障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下简称代表)及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对质询案处理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质询案,是指代表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依法对区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就有关事项提出的书面质询。
第三条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质询案。
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质询案。
第四条代表、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联名可以就以下事项提出质询案:
(一)实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方面的重大问题;
(二)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方面的重大问题;
(三)执行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方面的重大问题;
(四)区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失职、渎职及重大决策失误方面的问题;
(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和重大案件的办理情况。
第五条质询案应当书面提出,一事一案,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具体内容。
第六条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联名提出的质询案,应当在主席团决定的截止时间前送交大会秘书处。
第七条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联名提出的质询案,经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后,由主席团决定交由受质询机关在大会全体会议、主席团会议或者有关的代表团会议上作口头或者书面答复。必要时,主席团可以授权常务主席依照本款规定先将质询案交受质询机关答复,并将处理情况向主席团报告。
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提出的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交由受质询机关向常委会全体会议作口头或者书面答复。
受质询机关必须在主席团或者主任会议决定的时间内答复。
第八条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应当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必须回答代表的提问,可以说明或者解释。
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应当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签署。质询案的书面答复,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由主席团决定印发会议或者印发提出质询案的代表;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
第九条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受质询机关在主席团会议上作口头答复的,提出质询案的代表有权列席会议,发表意见;在有关代表团会议上答复的,有关的代表团应当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向主席团报告。主席团认为必要时可以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报告印发会议。
第十条提出质询案的代表半数以上对受质询机关答复不满意的,可以要求其再作答复。主席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会议期间答复或在闭会后限定的时间内答复。
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质询案的代表半数以上对受质询机关的再次答复仍不满意的,主席团可以根据提出质询案的多数代表的意见以及受质询机关答复的情况,作出必要的决定。
第十一条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半数以上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要求其再作答复。主任会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会议期间答复或在闭会后限定的时间内答复。
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半数以上对再次答复仍不满意的,由主任会议根据提出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和受质询机关答复的情况作出必要的决定。
第十二条受质询机关如认为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质询案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可作出说明或者解释。提出质询案的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半数以上同意受质询机关的说明或者解释的,该质询案即行终止。
第十三条在受质询机关答复前,提出质询案的代表书面要求撤回质询案的,经主席团同意,该质询案即行终止;提出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书面要求撤回质询案的,经主任会议同意,该质询案即行终止。
第十四条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质询案和在质询案答复的有关会议上的发言,根据代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不受法律追究。
第十五条本规定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安徽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执行地方组织法的若干规定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5号 【发布日期】2005-04-21 【生效日期】2005-04-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安徽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执行地方组织法的若干规定(2005修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5号)
为了便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我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和任免各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各方面人士组成。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政府领导人员、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参加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以后各次会议不宜参加。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从提名、酝酿候选人到选举开始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天,其间可以穿插安排其他议程。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从提名、酝酿候选人到选举开始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天。
三、代表联合提名推荐地方各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时,联合提名的代表应填写《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登记表》,如实介绍候选人情况,说明推荐理由。代表可以跨代表团联合提名候选人。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的截止时间,由大会主席团确定,但酝酿提名的起止时间(从大会主席团规定的提名时间开始),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应不少于四个小时,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应不少于两个小时。
提名者在大会主席团确定正式候选人以前要求撤回提名的,应填写《代表撤回提名候选人登记表》,所提候选人即不列入候选人名单;被提名者不愿接受提名,而提名者又不同意撤回提名的,仍应将所提候选人列入候选人名单,同时向代表说明本人不同意被提名的意愿。
四、选举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时,不能在选举办法中规定实行等额选举。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只要提名候选人数多于应选名额,就必须进行差额选举。
五、选举地方各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如果提出的候选人超过选举办法规定的差额数,由主席团将全部候选人名单提交全体代表酝酿、讨论后,进行预选。预选可以召开全体代表会议或以代表团为单位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由大会秘书处统一印制预选选票并进行计票。预选会议应有全体代表的过半数或代表团代表的过半数出席始得举行。
大会主席团根据候选人在预选中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选举办法规定的差额数,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名单以姓名笔划为序排列,经过预选的,应以预选时得票多少为序排列。
六、被同时提名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职务的候选人,由大会主席团按本人的意见,确定其为某一项职务的候选人。
七、换届选举时,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挂职的副职领导人应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挂职干部不占当地政府副职的职数,只要得票超过全体代表的半数即可当选。
八、地方各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辞职,应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应采用无记名表决方式以全体代表或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辞职被接受的,提出辞职的人员方可离职;辞职未被接受的,提出辞职的人员不得离职。
九、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本级人民政府副职的个别任免,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内决定任职的总数不得超过本级人民政府副职的半数。
十、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后,其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原负责人职务未变动的不需要重新任命。
十一、在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破坏选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代表,妨害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手段妨害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三)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国家工作人员有前款所列行为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2007修正)(1995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1-25 【生效日期】2007-01-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2007修正)
(1995年11月21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7年1月25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等三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使本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第三条第三条 人大常委会任免或者通过本会人员的下列职务:
(一)任免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二)任免省、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市辖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三)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
(四)通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第四条第四条 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本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下列职务:
(一)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任免个别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副区长;
(二)根据省长、市长、县长、区长的提名,决定任免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
第五条第五条 人大常委会根据本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提名,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任免专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有关职务。
第六条第六条 人大常委会任免或者批准任免地方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下列职务:
(一)根据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名,任免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二)根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依法设置有检察机关派出机构的市、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名,任免本级人民检察院在铁路、工矿区、农垦区、林区及劳改、劳教场所等设置的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三)根据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批准任免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七条第七条 人大常委会主任因为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时候,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在副主任中推选一人代理主任的职务。
省、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从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推选一人代理秘书长的职务。
以上两项代理职务,直至主任、秘书长恢复工作或者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主任、秘书长为止。
第八条第八条 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长、市长、县长、区长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由人大常委会从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副职领导人员中决定代理人选。如果人选不是副职领导人,应先决定任命其为副职领导人,再决定其为代理省长、市长、县长、区长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决定代理检察长,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和人大常委会备案。
以上代理职务,直至省长、市长、县长、区长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恢复工作或者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省长、市长、县长、区长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止。
第九条第九条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辞职,须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经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辞职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十条第十条 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人事任免案,应当由提请机关正职领导人签署的书面报告提出,同时附送《干部任免呈报表》、拟任命人员考察材料或者拟免职人员的免职理由。上述报告、材料一般应在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十日前送达。考察材料要反映拟任命人员的德、能、勤、绩等情况。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对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人事任免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交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人大常委会审议人事任免案时,提请机关的正职领导人应当到会作人事任免案说明,并派人听取审议意见,回答询问。正职领导人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应当说明原因并委托熟悉拟任免人员情况的副职领导人到会代为说明。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人事任免案过程中,对拟任免人员如果发现有事实依据、足以影响任免的问题,经主任会议提出,并经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进行表决。待问题查清后,提出书面报告,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交常委会另一次会议审议。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对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任命而未获得通过的人选,提请机关如果认为必要,可以在下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出说明,再次提请任命。经两次未获得通过的人选,在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内,不得再提请任命其担任本行政区域的同一职务。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凡是本办法规定任免的人员,其任职、免职或者撤职,以人大常委会通过之日为准,由人大常委会以公告或者其他方式公布,并以正式文件通过提请机关。须上报批准、备案和下达批复、通知的,由提请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未经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的,不得先行到职、离职和对外公布。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人大常委会任命和决定任命的人员,由人大常委会颁发任命书,任命书由人大常委会主任签署。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后,省长、市长、县长、区长必须在两个月内提请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任命人民政府组成人员。
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本会工作人员和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后,其职务如无变动,可以不重新任命。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因机构名称改变但工作性质和范围没有变动的,不重新办理任命手续;因机构撤销、合并或者本人在任期内去世的,其职务自行终止,不再办理免职手续。上述情况由原提请机关报人大常委会备案。
提请任命新设机构人员职务的,须同时附有依法批准设立该机构的文件。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人大常委会可以决定撤销由它任命的本级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的职务。
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可以决定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副区长的职务;决定撤销由它任命的本级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和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的职务。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认为本级人民法院院长需要撤换,经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省人大常委会根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建议,可以撤换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本办法第十九条所列国家工作人员的撤职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本办法第十九条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的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本办法第十九条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由主任会议提议,经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由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决定。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撤职案应当写明撤职的对象和理由,并提供有关的材料。
撤职案在提请表决前,被提出撤职的人员有权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由主任会议决定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人事任免案采用无记名表决的方式,表决撤职案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拟任免和撤职人员可以赞成,可以反对,也可以弃权。拟任免或者撤职的人员,必须获得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赞成,始得通过。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