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8:0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

第一篇: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

文章标题: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在引进人才、蓄集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应该是值得提倡的作为。引进的人才也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引进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人才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但也有的地区为引进而引进,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混过考核,致使引进的人才很难在当地即期利用,造成浪费

;或层次比例不尽合理,总量过剩、表面过剩而结构缺乏严重,给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带来影响。笔者认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要进步,要发展,离开人才支撑是不行的,但针对什么区域、什么时期、什么产业引进什么样的人才,着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就是欠发达地区而言,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体现节约有先的原则:

——要调查全面,规划长远。

引进人才是为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引进的人才必须是本地区、本部门的即期需要和长远需要,或者是部门所需、行业所需和产业所需。这就要求我们对本地区、本部门人才需要总量、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什么时期引进,引进多少及类型如何?都要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长远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按时按质使人才流进,即使是准备蓄积也不能造成长期滞留。所以说调查全面具体必不可少,规划科学可行至关重要,这是关系到引进人才的适用对路和综合效益的一件大事,偏废了就可能形成盲目跟风,得不偿失的结果。

——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

人才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这谁都知道,那么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要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呢?我们说,完全没有必要。一个地方所需的人才要充分考虑地方的产业理念,区域经济特色,也就是说你准备向什么方向发展,准备打造什么样的高地,或者说现在的优势集中在什么产业,而这些特色产业、行业、高地的紧缺门类人才、专业人才才是我们积极需要引进的人才,不能兼收并蓄,一网打尽。同时还要考虑我们地方物力、财力。尽管现成人才引进即可使用,但有的成本是很高的,要量力而行。在目前财力状况下要形成这样的理念,即能从内地挖掘和培育的,决不引进,能够借助智力解决的缺不引才,能够以后引进的缺不蓄集,这是客观现实决定的,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要重点突出,分步到位。

引才是为了用才,引大才要用大才,所以我们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客观需要、紧缺实用的要放在重中之重,要排出重点计划,且这一计划要在动态中不断完善,要在整体计划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方面,安排好具体步骤,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相对于“产业链”形成“人才链”,那么引才时就必须考虑起关键链接作用的人才是重点,也是主攻点。当然,因为是重点,所以我们又不能单纯考虑个人成本的奇高决定不引,而应考虑个人成本和综合效益之比即集约成本,忍痛大引,把有限财力用在刀口上。

——要健全考核,注重效益。

引进人才不能一引了之,一安了之,要健全制度,跟踪考核,全方位服务,要了解人才的思、饮、食、居等各方面需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其充分发挥作用扫除障碍。同时要对部门、单位给予一定的压力,使引进的人才有合适的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人才投入与产出比也要有一整套的考核措施,要建立人才自身价值实现评价指标体系,让人才在发挥作用时,体现出自身的荣誉感、责任感,从而使其彻底融入当地经济腾飞的洪流中,在情感留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事业留住人才。

——要总结研讨,适时调整。

要将引进的人才与本地挖潜和培育的人才放在一起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好的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即对形成的人才链要不断地修整、刷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先进做法,及时推广。不仅要形成个体人才发挥作用的完整资料,而且要形成群体人才集体发挥作用的完整资料,不仅要包括显性人才,有时还要包括隐性人才,要独具慧眼,竭尽全力,在总结研讨、适时调整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的人才,流出闲置的人才,针对产业、行业特点适时补充人才链节,使人才链连贯运转顺畅,永远保持全新的状态。

《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

第二篇:欠发达地区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

欠发达地区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

钟建全

欠发达地区经济起点较低,发展速度较慢,规模总量偏小,财力有限,区域特色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受封闭保守、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原有的资源优势萎缩甚至丧失,劣势却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是受物质基础的局限。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负面影响,失去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与外部环境交换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被动状态,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发达地区愈来愈大。就人才工作而言,欠发达地区在吸引、培养、使用和留住人才诸方面都呈现出较为困难的局面。如何才能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工作上新台阶,进一步激发更多人才积极投身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热情,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人才工作作为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统筹人才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是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形成各方面齐心协力抓好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和有效机制。必须从依靠物力资源促进社会发展模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人才结构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的优化,以人才资源的优势来形成发展的优势、竞争的优势。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人才工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力量凝聚起来,把优势集中起来,把政策协调起来,形成合力,切实做好工作。以最好的服务来聚集最好的人才、以最优的环境来吸引最优的人才、以最大的诚意来留住最需要的人才,共同创造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

目前,始兴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关键时期,人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各有关部门都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促使人才为始兴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引进、培养、使用好人才,使始兴成为人才成长的优良土壤。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从县到乡镇以及各部门都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设立机构,形成制度,制订好人才发展的长、短期规划,促进人才成长。逐渐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强化宏观指导,明确人才工作目标

“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真正领会和把握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从各方面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把人才工作一步落到实处,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建设现代生态县奠定重要基础。

始兴要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核心理念出发,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这三个重要环节,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加快对现行的人才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新办法要突出对全县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性、公平性、合理性、可行性。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目标,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紧紧围绕“引进、培养、使用”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新的人才工作实施办法出台实施后,各有关部门必须根据新办法的要求,结合自身部门的实际,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增强办法可操作性,落实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具体工作,增强办法的微观性和操作性,激励人才为始兴建设服务。

三、加大人才开发力度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是制约因素,但相比之下,人才的短缺却更为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当务之急。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口产业扶贫和“产、学、研”联合,结成“对子”,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发挥人才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县域经济注入知识含量和新的活力。

四、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逐步变为县域经济的调控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因此,要把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真正把职能转变到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强化监督、增强保障上来。我县贯彻落实新办法要建立完整的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新办法,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探索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与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相贯通的人才配置途径。推行专业技术人才聘任制,尽快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妥善处理人才引进与编制管理之间的关系。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建立全县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我县人才资源发挥作用的最大化,有效节约经济建设的成本。

第三篇: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吴玉强

2009年10月25日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由于历史和实现的原因,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与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并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农业政策性金融兼有财政性和金融性双重特性,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农村和农业。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和农业,是解决“三农”资金稀缺的重要渠道。欠发达地区在发展模式上,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道路,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是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遇到资本稀缺“瓶颈”会严重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单纯追求工业化、城市化而忽略面积和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农村、农

业、农民,不但会导致经济发展失衡,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下去又会阻碍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利用于经济协调发展。作者认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在突出工业化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走工农结合发展道路,逐步由农业产业化演变工业化,进而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上策。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无论从供给方面还是从需求方面看,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一般都会存在恶性循环。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会遇到“贫困恶性循环”。本文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对占基础地位的“三农”资金供给方面更具实际意义,它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由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推断出,菏泽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既具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共性特征,又具有明显的资源和地理交通比较优势,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工业为先导,以农促工,走工农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资金需求方面,不但大力引进外资,更要充分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历史机遇,利用农业政策性金大力发展本地农业产业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履行职能的同时,其

自身发展过程也存在法律依据缺失、金融环境较差、贷款结构不合理、农业政策性金融政策不灵活、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窄、拓展新业务进展缓慢、农业政策性贷款不良贷款比较大等困境。作者认为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应尽快建立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保障体系,完成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制定灵活的区域发展战略,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和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保证体系,建立适应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农业政策金融改革应与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2009年11月15日

第四篇: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应走合伙创业发展道路

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应走合伙创业发展道路

朱军

最近几年,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呈上升势头,为浙江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且创业方式也由单打独斗转向合伙创业,这种转变加快了浙江民企的发展,也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宿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企业,浙江民企合伙创业的做法应该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合伙创业拓宽了融资渠道。通过这种途径,可以解决企业在创业和扩张过程中资金的瓶颈;二是合伙创业拓展了投资渠道。可使一批手中有钱但无创业门路、无经营能力者有了畅通的投资渠道;三是合伙创业可以迅速做大企业规模。由于拓宽了融资渠道,企业可由原来渐进式的积累发展迅速转为跳跃式的聚变发展。合伙的创业方式能解决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全民创业的热潮,借鉴浙江民企的做法,做到能人带头、大户入股,让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成为社会主流,让各类人才和社会资本成为创业的主角,宿迁的民营经济一定能够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同时,现有民营企业要消除封闭意识、眼前意识、失权意识,增强合作意识、长远意识、共赢意识,走合伙创业之路,积极引资金、引技术、引产品、引市场、引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寻求多元合作和多项嫁接,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浙江民企合伙创业的发展模式值得大力推广。我们要彻底清除“宁当鸡头,不做牛尾”、“宁可独吃一只鸡,不愿合吃一头牛”的小农意识,树立强烈的创大业、谋大业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可以坚信宿迁的民营经济发展一定大有希望,民营企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宿迁经济发展一定会再上台阶。

第五篇:方案一至方案三看纳税筹划应综合考虑因素

人们通常将纳税筹划与偷税的区别概括为:偷税是违“法”的,而纳税筹划应当是合“法”的,这里的“法”特指税收法律法规。然而笔者认为,纳税筹划方案不仅不能有悖于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不能产生冲突,否则这样的方案就不具备实务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我们先从一个例子说起。

一、案例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环保设备生产企业,乙公司欠甲公司货款3000万元,现乙公司近乎资不抵债,甲公司为了收回欠款,同意乙公司用一批旧设备(环保设备)偿还该项债务。设备原价3500万元,账面价值2700万元,经初步评估该固定资产市价约2900万元。不过,甲公司预计难以将该二手设备出售变现。甲公司打算先进行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的抵债资产,然后再将这笔抵债资产作价2900万元与丙公司合资组建丁公司,我们将其称为方案一。甲公司财务部门测算了有关各方的税负:

1、债务人――乙公司(1)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

(2)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的货物;

(3)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的货物。

而乙公司用于偿债的设备显然符合这三个条件,所以乙公司处置该旧设备应缴纳的增值税为零。所得税方面,依据《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除企业改组或者清算另有规定外,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因此,在本项业务中,乙公司一方面产生视同销售所得为:2900-2700=200(万元),另一方面还产生债务重组所得为:3000-2900=100(万元),合计产生300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该300万元在会计核算中被记入“资本公积”,故需作纳税调增)。

2、债权人――甲公司通过上述分析,甲公司认为本企业的增值税税负较重,故向专业人士寻求纳税筹划方案。有人提出这样的税收筹划思路,我们称之为方案二:

首先由乙公司直接以该旧设备作价出资,与丙公司合资组建丁公司,设备作价2900万元,然后再由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乙公司用拥有的丁公司的股权2900万元抵偿甲公

债务3000万元。在此方案下,有关各方的税负为:

1、债务人――乙公司

乙公司的税负要分投资和抵债两步计算。第一步:以旧设备对外投资,取得股权。其应缴增值税为零,依据同方案一。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288号)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所以,乙公司在对丁公司投资时,一方面要确认视同销售所得为:2900-2700=200(万元),另一方面,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确认为2900万元。由此可见,方案二中乙公司的税负与方案一相同。

2、债权人――甲公司纵观方案二,它运用了纳税筹划中的一个常规方法:规避不必要的纳税环节,并且整个税负计算过程均有现行税法支持,似乎既达到了与方案一相同的经济活动结果,又达到了节税的目的。然而,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上述筹划建议没有法律上的可行性。因为方案二的要点在于由乙公司先用公允价值为2900万元的设备向丁公司投资,而按《公司法》规定: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公司对外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现乙公司已濒临资不抵债,如何能进行高额的对外投资?

既然该方案不可行,我们必须设计新的方案。在此之前,先要考虑下列问题:乙公司拟用于抵偿的旧设备是否已被抵押担保?乙公司是否有自主支配、处置该资产的权利?乙公司是否存在着欠税?因为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在上述问题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寻找新的方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在方案一里,甲公司取得的旧设备系按评估价一进一出,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增加值,从增值税的基本原理上分析是不应产生应缴增值税的,之所以会产生前述税负,完全是因为作为存货流转处理时只有销项税额而无进项税额抵扣所致。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后,我们再设计方案三:仍然先由乙公司用该批旧设备偿还债务,乙公司税负不变。不过,甲公司取得抵债资产时不是作为存货入账,而是作为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入账,并建立卡片账,从而符合288号文规定的第一项条件。之后,甲公司并不立即以该设备对外投资,而是采购相关原材料,配备生产技戌人员,用该设备试生产环保产品(这并不会超越甲公司的营业范围),生产期间

相应计提折旧,这样便符合了288号文规定的第二项条件。在约半年以后,待条件成熟,甲公司再以该设备出资与丙公司合资成立丁公司;投资作价不高于取得时的计税成本,即使之符合288号文规定的第三项条件。由于甲公司净资产额较高,该投资行为发生后投资余额远低于净资产的50%.在上述三项条件均符合后,甲公司便无需就投资设备缴纳增值税了。

二、相关问题思考

通过上述案例,笔者认为我们应对纳税筹划作进一步思考:

1、纳税筹划的方案固然不能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必须考虑是否符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税收法律关系,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存在、变更与消灭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的,这种事实便是纳税人的经营活动行为。我们进行纳税筹划以期改变和减轻纳税人的税负时,往往需要调整或改变纳税人的经营活动行为,并产生新的方案,对于新的行为方案,如果不考虑它是否符合相关各方面的法律规范,单纯地、孤立地在税法的范畴内转圈子,这样的节税方案很可能要沦为“镜中花、水中月”。

2、纳税筹划应评估实施新方案时履行法定程序的直接成本和风险代价。纳税筹划不能是静态的纸上谈兵,也不能只言“得”而不顾“失”。例如,有人从税收筹划的角度为一外资房地产公司设计了一连串的重组方案-先分立,后抵押融资,再股权转让,最终进行实际的房地产开发等。众所周知,企业重组会涉及复杂的法定程序和手续,诸如股东(大)会决议、向社会公告、结清欠税、债权担保、财务审计、资产评估、验资、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等,外资企业分立还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履行这些程序和手续不但要发生大量直接成本,而且由于时间较长,还可能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商业形象产生影响,企业更要面临市场变动的风险,这些动态因素是在设计方案时必须加以考虑的。

3、跨国间的纳税筹划还应考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以转让定价筹划为例,它不仅要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税制上的差异,还要综合这些国家或地区在一般商法、金融、外汇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纳税筹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理财活动,需要多个门类的知识,面对那些将纳税筹划视为探囊取物的商业宣传,纳税人应谨慎处之。方案一至方案三看纳税筹划应综合考虑因素飞雪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下载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应考虑综合效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