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力抓好改革完善人才配置机制 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2004年,县人事局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第十届三次、四次全委会和第十三届三次人代会精神,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人事人才工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了推动我县人事编制工作在新的一年再上新台阶,今天,根据大会的安排,我就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一简要回顾,并就今年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2004年工作的回顾
1、公务员管理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强化了考录工作,严把了公务员的入口关。去年8月份,我县共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县直机关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11名,选拔7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锻炼,当次共有636人报名参加考试,其中县外报名人数达110人,既达到了选拔人才的目的,又达到了宣传国家选人用人政策的效果。按照省、市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符合条件的140名违反“凡进必考”原则进入公务员队伍人员参加全省统一考试,为119名考试合格人员办理了公务员录用手续,拟定了不符合考试条件和考试不合格人员的清退方案上报市人事局,此项工作顺利完成,既维护了人事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又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狠抓了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了干部能力建设。去年一是完成了县直单位人员共2247人的WTO知识与规则培训考试;二是完成了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共2193人的公共管理知识培训考试;三是完成了转正定级和职务晋升共350人的培训考核工作;四是组织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人事干部111人到市人事局统一进行了人事政策理论培训和人才市场建设考察;五是与司法局、法制局等单位一起,对全县党政群机关干部计4200余人进行了《行政许可法》知识培训考试;六是认真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宣传,举办以会代训培训班一次,参训人员达410人。
严格年度考核,加强对年度考核结果的应用,进一步严肃了人事纪律。去年全县参加考核人员共1423人,其中:优秀等次233人,基本称职4人,不称职6人。全年共办理辞职手续10人,辞退2人(其中公务员1人),解除聘用关系1人,因违法判刑开除公职1人。
2、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拓展了职称评定范围。
去年,我们出台了《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试行办法》,对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乡镇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条件适当放宽;在职称晋升和中、高级指标分配等方面,尽量向农业一线、边远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地方倾斜,特别是在今年的教育系统中级职称评定工作中,对村小教师给予单列指标的照顾,有效地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拟定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结构比例管理方案,并在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试行评聘分离;指导、协调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03年首次试行聘用制期满后的考核、聘用,合同的续聘、变更等工作;逐步建立起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考试聘用制度,面向社会公开考试聘用计生服务站技术服务人员30名;协调文体、卫生等系统拟草本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3、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我县作为市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试点县,在过去抓农村人才取得的经验基础上,继续采取以点促面的方法,推动全县农村人才开发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们重点抓了XX镇等十三个试点乡镇农村人才开发,确定XX镇、XX乡为农村人才开发联系乡,XX村、XX村、XX村和XX村为农村人才开发的联系村。建立了社上有点子,县、乡、村有册子的农村人才开发体系。开展了首次县级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工作,共选拔享受县政府津贴县级农村优秀人才10名;各乡镇选拔10名乡镇级农村优秀人才,享受乡镇财政补贴。搞好了农村人才界定和分类工作,为农村人才数据库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初步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农村人才队伍,目前,全县有农村人才186230人(其中:行政管理人才13961名;经营管理人才15401名;技术推广型人才11622名;能工巧匠型人才90296名;转移型人才94845名);加强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建立各种专业协会63个,纳入协会管理的农村人才15万人。去年3月18日省人事厅组织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调研组来我县进行了调研,省上领导充分肯定了我县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调研组对我县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具体、工作落实、成效明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进一步增强,人事人才工服务地方经济工作更加明显
县人才市场于去年3月建立,并依托县人才市场在XX镇、XX镇、XX镇、XX镇等乡镇初步建立起了以人才市场为龙头、乡镇为载体、各村支书(主任)为联系点的农村人才输出体系。到12月底,人才市场求职登记达839人,向康师付集团、美心集团、长安集团、云天化集团等品牌企业输出人才576名(其中农村人才497 名)。
5、工资福利工作稳步推进
去年,我们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年百分之三工作人员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的通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向一线科技人员倾斜,为68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手续,调动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在农技推广一线人员退休后的待遇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送县政府审定。同时,还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2002、2003年连续两年考核称职以上人员15233人办理了正常晋升工资手续;为执行职级工资制,连续3年优秀或连续5年称职的158人办理了晋升级别并增加了工资;对全县358名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办理了定级手续;及时为晋升职务、收回安排工作、农林水一线科技人员浮动或浮动转固定人员办理了增资手续;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取得技师职务的18人办理了聘任手续,为取得工人技术等级56人办理了增资手续。
6、编制管理和机构改革取得了新成效
按照上级对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资卫办[2003]267号文件要求,去年,改革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将乡镇卫生院上划到县卫生局管理,并对69个乡镇卫生院核定了公共卫生人员编制167个,同时按改制、归并、了断关系办法,对24个地名卫生所进行了改革。
根据资府发[2003]27号文件精神,在原防疫站的基础上,组建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卫生执法监督所。
对农村能源、柠檬科研等职能进行了调整,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归并了机构。通过改革,县沼气局更名为农村能源办公室,整体划归县农业局管理,并按川委发[2004]4号文件要求,将县建设局承担的农村能源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县农业局。撤销了县柠檬开发办,组建了县柠檬产业发展办公室,县柠檬科研所并入了县柠檬产业发展办公室,进一步理顺了关系,促进了相关事业的健康发展。
深入乡镇调研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并主动配合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处理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广播岗位人员工资及相关业务经费、福利待遇落不到实处,造成多次上访的问题,通过协调,现已对其经费渠道进行了调整,此类人员全部息访。二是部分乡镇事业单位未按X委办发[2003]90号文件规定接管退休人员,其医疗保险及有关福利等未落实的问题。通过与相关部门一道协调,目前已得到妥善处理。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年检,全年共新登记事业单位190个,年检688个(其中变更登记355个),注销登记395个。
7、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成效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是一项全国性的集访工作,也是一个由于改革政策和利益调整产生的群体性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去年,省、市文件下发后,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多次调查统计、核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全县历年安置在企业工作的539名军转干部建立了信息库,财政安排资金110.26万元兑现了属于企业拖欠的工资、养老保险金、下岗军转干部的基本生活费;对企业困难军转干部给予了补助、救助,同时将他们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县企业军转干部都表示满意。目前,我县无企业军转干部赴京、到省、市上访。市督查组三次到我县督查解困工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真解决计生、林业系统临时人员上访问题。在处理计生、林业系统临时人员上访问题过程中,多次派人到省、市人事部门咨询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公开考试,聘用了11名理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原计生临时人员充实到乡镇计生服务体系,消除了部分矛盾,另外,我局还参与处置了乡镇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落实问题和乡镇广播站人员待遇落实问题;按照上级安排派人参与处置了XX路群体事件;较好地完成了处理县城出租车集体上访事件、制药四厂改制职工上访等息诉工作任务,维护了一方稳定。
8、统筹协调,全力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代政府拟草任命领导干部147名,非领导职务人员67名(其中:主任科员1人,副主任科员4人,科员62人)。
组织教育、农业、工程等系列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的资格审查和推荐工作,共推荐中级302人,高级67人;审查并组织初评委会评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654人;审查并以县政府名义推荐市第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为1368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聘用合同书续订及鉴证工作;对评审和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了资格证书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了聘任和续聘手续;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进行了确认并对考核评为优秀的人员发放了优秀证书;按照省、市安排,按时、保质完成了全国职称外语、经济和全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乡镇服务体系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等39项886人的资格考试或执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教材征订、准考证发放、建档等后续工作。
推进和发展人事代理。全年共为117名各类人员办理了调动手续,解决了干部的特殊困难;为1368名乡镇事业干部明确了工作岗位;对县直分管人事档案的单位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了纠正;整理干部档案120个,对收回的3500份干部档案资料进行了分类归档。
认真开展了人事编制调研工作。为了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便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找准人事人才编制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切实推进我县“人才立县”战略的实施。全年共完成“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的运行状况;农村人才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县急需人才引进;国家公务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民营经济发展与人事人才服务;提前越级晋升工资政策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奖金透明化、货币化、工资化”等人事人才编制调研课题7个。
圆满完成了政策性人员的安置工作任务。去年完成了市下达我县接收、安置军转干部22人(其中:计划安置19人,自主择业3人)的任务,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安置随调家属4人(其中:干部1人)。做好了5名(原已有2人)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的退役金核算、发放、医保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退休(职)职工的管理工作。一是按照到龄即退的原则,为167名正常退休的老同志办理了退休手续,二是严格按照政策和办事程序对申请病退休(职)的166名同志进行了病退体检,对体检合格人员,严格审查了年龄、工龄及工资,并及时办理了病退手续。三是为退休干部办实事,服好务。坚持调查研究,解决退休人员实际问题,一年来接待老年人来访520余次。四是继续坚持平时与节日相结合的慰问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483名精、瘫、癌病员和特困人员进行了重点慰问,开支经费5万余元。促进了全社会尊老敬老风气的形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继续抓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执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根据上级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印发了《200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重新制定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廉政承诺,印发了《县人事局干部职工廉政承诺》和《县人事局领导班子廉政承诺》,向社会公开了承诺廉政规定。在8月开展了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执行力”为目的的全县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推行人事工作特约监督员制度,我们从各行业、部门聘请了10名人事工作特约监督员,对涉及到人事工作中录用、调配、考核奖励、工资职务升降等热点问题,加大了民主监督的力度,约束了工作人员的权力。加大了执纪力度,深入开展“三项清理”。认真开展了对一九九八年“推公入轨”后,未按考录程序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进行了清理,对符合省定考试条件的人员,组织参加了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和不符合考试条件的人员,按照上级规定拟出了清退方案。认真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专项清理活动。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对机关行政性事业收费及经费开支进行了严格监督检查。在经费开支报销中,坚持“一支笔”审批,报销发票必须有经办人、证明人签名,并说明用途,经局长审批后方可报销,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产生。在今年县审计局对我局进行了例行审计,未发现任何重大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认真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今年局纪检组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调查处理了涉及工龄更改、职称评定、干部聘用、人员调配等问题的信访案件6件,督促清退了高屋警务区违规使用的临时人员1名。积极配合协助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等部门调查群众反映中,涉及人事方面的信访案件8件。
认真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全年共接待人事争议来访8人次,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调解处理3起,对不属人事争议仲裁的两起申述案例按规定作了不予受理的处理。
同志们,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战胜了诸多困难,化解了众多矛盾,顺利完成了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这与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是分不开的,与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协助、积极支持使分不开的,与同志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在这里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一些不足,2005年我门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找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抓好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和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执行编制管理规定和人才配置规定,加强人才市场建设。认真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十一五”人才规划和人才统计工作。着力抓好“两项改革”、探索完善“一个机制”、切实维护“一个稳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我县人事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着力抓好“两项改革”——县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一)着力抓好县政府机构改革。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县政府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今年将对县政府部分机构进行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
我们拟采取四项措施确保本次县政府机构改革在今年四月底前顺利完成。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县级和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要求成立领导机构,加强领导,各负其责,确保机构改革顺利实施。
二是准确摸清情况。3月上旬,各有关单位配合县人事局彻底核实单位人员基本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情况。
三是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要求和我县实际,在3月中旬草拟实施方案,经县委、政府审定,报市审批后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四是认真组织实施。3月下旬至4月,各相关单位根据我县机构改革的办法规定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
(二)着力抓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以聘用制管理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今年政府人事工作的一项硬任务。
我县乡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完成,今年将在400多个县直事业单位推行。县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将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除教育系统外,其余事业单位初步设想按以下几个阶段推进实施:
第一阶段(2月16日— 4月30日)准备工作阶段
一是明确改革范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范围是: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包括明确为参照、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和已转制为企业的原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单位性质仍为事业单位,应当实行人员聘用制管理。目前应抓紧做好两件事,第一,尽快明确参照、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第二,对部分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编制进行调整。
二是摸清全县改革单位涉及的人员结构、岗位状况。
三是制定全县改革方案。包括草拟出台人员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岗位设置办法、竞争上岗办法和程序、人员分流的方式和分流人员的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
四是适时开好县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对县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专项部署。
第二阶段(5月1日—8月31日)组织实施阶段
各事业单位根据县上的规定要求制定本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需经职工大会或者工会通过。有主管部门的,由主管部门审批报人事局备案;县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审批。
第三阶段(9月1日— 9月30日)总结完善阶段
各改革单位按要求搞好总结完善工作。在9月底前写出改革工作总结材料报县人事局。
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人事局要坚持做到“三心”服务,即:帮助事业单位坚定完成人事制度改革的“决心”;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细心”;对个别单位、个别人员的政策解释和矛盾化解要“耐心”。
二、完善一个机制——人才配置机制
今年,我县将出台机构编制管理和人才配置暂行规定。我们力求在人才配置方式、人才配置程序、人才配置审批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创新,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在人才配置方式方面,我们要把面向社会公开考录(考聘)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配置的主渠道。对党政群机关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我们将在坚持“主渠道”原则的情况下,区别情况以调配、调任、选配等补充方式进行配置;对城镇退役士兵,今年我县将采取考聘安置和货币化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
(二)在人才配置程序方面,党政群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进人,都需要事先申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进人理由、编制数、余编数、领导职数、职(岗)位空缺情况以及人才来源、配置方式、条件要求等,进人计划按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编制部门初审提出初步意见,提交编委会审定报批后下达,各单位只能在进人计划内按审定的方式进人。
(三)在人才配置审批方面,对于科级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和有关政策,分别由县编委、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审批,按管理权限办理手续。
另外,我们将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努力为体制外人才服好务,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通过县人才市场对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辞职辞退人员、农村人才和自由职业者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今年力争引进和输出人才1000人以上。
三、切实维护一个稳定——全力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截至今年1月,我县有企业军转干部537人(含市属以上企业军转干部),其中,在岗47人,退休451人,离休23人,内退10人,下岗1人,解除劳动关系5人。
企业军转干部问题是一个由于改革政策和利益调整产生的群体性问题。去年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市、县党委、政府的较高评价。我们对这项工作从来没有松懈过。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巩固过去的工作成果,确保我县企业军转干部群体的稳定。
1、执行政策不走样。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新的补助(救助)标准计算、兑现补助金(救助金),实行补助金(救助金)上卡直发。
2、健全和完善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的预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反应机制。继续坚持企业军转干部代表联系制度,坚持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与信访、维稳、公安和企业军转干部相对集中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对重要情况反应灵敏,处置恰当。
3、解决好特困企业军转干部的特殊困难。进一步摸清全县特困企业军转干部家庭困难情况,确定30~50户特困企业军转干部家庭,不定期地进行走访慰问。在政策范围内,对特困企业军转干部家庭人员的具体问题给予帮助。
四、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全面推进人事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1、以公务员思想、能力、制度和作风“四个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做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把好公务员“入口关”。开展公务员能力和绩效考核专题调研和年度考核结果运用专项检查。依据《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切实抓好公共政策和电子政务培训。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新录用公务员上岗宣誓制度。开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
2、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重点,统筹做好各部门、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今年重点抓好教育、卫生系统和乡镇服务体系中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遵循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展人才评价领域。按照《县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试行办法》的要求,积极为多种所有制人才提供公平公正的评价服务。对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晋升中、高级职务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做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选拔推荐及宣传表彰工作。
3、以壮大农村人才总量和提高农村人才素质为重点,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步伐。要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服务网络体系,认真做好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开展争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乡(村)活动和享受县政府特殊津贴优秀农村人才的学习宣传活动。
4、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人才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力争在人事代理、信息发布、人才引进、人才网站建设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引进和输出各类人才1000名以上。
5、认真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同时搞好人才规划与教育、科技等专项规划的衔接。除做好人事部门专项统计外,承担并完成全县人才资源统计汇总工作。
在抓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围绕“建设清明、高效、诚信的政府”的目标,编印《人事工作实用手册》,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资、工龄、退休、录(聘)用、职称、安置调配、考核奖励等政策规定编印成册,广泛宣传;积极筹建人事网站,建好单位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提高人事工作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深化人事工作特约监督员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6、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人事编制干部队伍。今年,我们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为契机,按照“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要求,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两个方面狠下功夫,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肃人事纪律,在录用、聘用、调配、军转安置、职称评定、人事考试等热点问题上,要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及人事编制部门的“八不准”规定,自觉维护人事编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
同志们,今年的人事编制工作,任务明确,涉及广泛,市、县都有明确要求,我们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才立县”战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实现建设丘陵经济示范县和绿色经济强县,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全面推动我市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模版)
内 容 概 要
2011年,是我党成立90周年,同时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对我市的安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做好“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反腐倡廉的预警机制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几个方面的措施,不断开创我市安监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新局面,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成绩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持续稳定。
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全面推动 我市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1年,是我党成立90周年,同时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对我市的安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才能实现我市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俗话说:打铁先需自身硬。只有自身清正廉洁者,才能自觉而坚决地反腐败。反腐倡廉是安监系统全面履行职能、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一定要从常念反腐“紧箍咒”,常打反腐“预防针”,常浇反腐“防腐剂”,时刻保持安监人员文明执法,打造我市安监系统的“阳光工程”。
第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拒腐防变。
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而净化人的思想,必须依靠长期的思想教育。加强对安监执法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加强学风建设,在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安全生产监管是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新行业,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安全生产监
管队伍有了更高的要求,坚持把学习作为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提高知识层次和业务能力,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主动干工作、干好工作的强烈意识,努力做加强作风建设的表率。在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在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坚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专心谋事,踏实工作,把转变作风体现到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上。在安全生产监察工作中注重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重实效,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
第二,注重反腐倡廉的预警机制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着力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必须坚持把加强制度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作为健全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环节来抓;加强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必须坚持立足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注重制度的针对性、适用性、科学性;加强制度建设重在建设、贵在落实,必须坚持做到完善制度与落实制度“两手抓”,不断完善保证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和措施。制度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只有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
制度建设,才能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
第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在顾全大局、令行禁止上下功夫。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命严方可以肃兵威,令重始足于整纲纪”,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决策执行有力、工作高效运转,杜绝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将执行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增强执行责任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切实提高执行力,推进和督促安全生产监管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作为责任重大的安监队伍,只有始终保持高尚精神追求,防微杜渐,才能不让腐败从小节上打开缺口,找到缝隙。在名利、金钱面前站得稳、想得透、看得淡。严格执行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安监工作人员廉政建设“九条纪律”,切实做到洁身自好,坦坦荡荡,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周边的人,进而推动全局的风气好转。
第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严厉惩处,使他们无藏身之地,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出发点。从主观上说,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构筑拒腐
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构筑党纪国法防线一样重要。开展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促使党员干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保证。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这是我们党总结反腐败工作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注重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功能,将惩治、预防与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政府廉洁高效,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反腐败实践的成功经验。
第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控是防止腐败的关键。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系统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其次,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能有效地预防腐败。再次,深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以及各项办事公开制度,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克服“人情风”干扰,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
第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
出问题。
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需要协调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凝心聚力、协同配合,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宣传动员、调查模底、查摆问题、分类处理、认真整改、评估验收等六个环节,搞好自查自纠工作,确保行政许可工作人员依法履职,从而切实解决安全生产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权益。
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依纪依法规范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完善网上举报工作,充分发挥信访在发现案件线索方面的主渠道工作。要加强案件审理工作,提高案审质量,确保执纪到位。
第七,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坚决查办案件,既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条件。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颁布和实施一整套教育、警醒、惩治贪污腐败的法规,尽快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道路,是反腐工作的一项可靠措施和根本保证。改革,首先要找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体制机制的漏洞和弊端,提
出创造性的思维举措。原有的制度框框,如果已经过时,就成了束缚前进道路、出台新举措的绊脚石,更应该着力破除不起作用的旧框架,站在新的立场、更高层次上部署新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反腐工作的纵深推进。
总之,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市纪委二届六次会议和自治区安监局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励精图治、扎实工作,狠抓各项工作和责任制的落实,不断开创我市安监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新局面,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成绩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持续稳定。
第三篇:建机制 搭平台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机制 搭平台 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余庆县科学技术协会)
2011年以来,余庆县科协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工业强县”战略大局,组织全县科技人员,结合实际,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推广现代科学知识,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形式的科技咨询和科普培训教育活动,把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基本任务,把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助推余庆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要职责,在实践中摸索出建立八项机制、搭建八个平台的“8+8”工作模式,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科普工作领导机制,搭建科协组织建设平台。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加强了乡(镇)科协的组织建设,使全县科协组织遍布各乡镇以及科技工作者聚集区。截至目前,全县10个乡(镇)都建立了科协组织,均由副书记任科协主席,分管副乡(镇)长任秘书长,69个村(居、社区)建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配齐了科普宣传员,构皮滩电站也成立了企业科协。形成了纵横交织、遍布城乡的基层科普网络。
二是建立科普考核奖励机制,搭建科普工作保障平台。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科普工作被纳入到乡(镇)年终千分制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去。每年底,由县科协组成乡镇科普工作目标考核小组,对各乡(镇)全年科普工作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按等次进行评分。确保了每年科普工作领导到位、安排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建立科普惠民机制,搭建科普服务平台。余庆县是山区农业县,为解决农民群众科普知识普及难的问题,县科协建立了农村科技培训讲师团,组建了县、(乡)镇、村三级科普志愿者队伍3500余人,成立了农村科普工作队,以开展科普“十进农家”活动为平台,积极向全县农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建立科普知识普及档案,使老百姓不花钱得到了实惠,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在自身开展活动、服务发展的同时,积极为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大工作建言献策。
四是建立科普联动机制,搭建科普宣传平台。一年来,县科协坚持服务大局,树立有“为”更有“位”的思想,积极发挥全县各单位各部门的优势,充分调动各单位各部门参与宣传活动的积极性,整合各单位各部门资源,将科普工作纳入到各单位各部门的自身工作内容中去。明确规定各单位各部门应承担起相应的科普宣传教育任务,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月”等科普宣传活动,由所涉及的单位、部门提供相应资料和技术力量;县科协与县电视台签订了科普大蓬车展播协议,县电视台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六定为科普大蓬车展播时间,并利用广播和音像演示设备在全县开辟科普大蓬车巡展。基本形成了“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大协作、大联合”生动局面。2011年11月,在县委组织部及县直属机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余庆县参加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在线答题人数比例名列全省前茅。
五是建立科普投入机制,搭建科普活动平台。2011年,县政府投入到全县人均科普经费达0.8元,各乡(镇)、各部门也设有科普专项经费,另外,县科协还积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助科普事业,初步形成“政府投入、部门支持、社会赞助”的经费保障机制。每年都保障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十一月“科普宣传月”、“科普之冬”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正常开展。2011年初,县科协在创建经费中拿出了2万元,用于补助10个乡镇改建维护科普宣传栏;5月,耗资近3万元在湄黄公路余庆段修建了一块边沿3米、高8米、长12米的大型科普广告牌。县科协还在群众集中的县城三角花园、河滨公园设置了高规格的科普画廊,每年投资0.5万元在信息中心开辟了《科普教育》专题节目;同时,由乡镇提供场地及人员,县科协资助电脑及负责培训,在十个乡镇逐步建立起“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免费阅读点,介绍科普知识,引导群众健康、理性上网,深受群众欢迎。
六是建立科普培训机制,搭建科普学习的平台。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制订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规划,计划,80%以上的农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受到培训,并由县委牵头,组织了1次大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召开专题会议,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用“贵州数字图书馆”平台开展网络学习;在组建农村专业科技协会和培养专业户的基础上,2011县科协与县农牧局在新农村示范点和10个乡(镇)确定了30个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制订了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去年共培训7000多人,帮助6000多人就业和再就业;县科协同县教育和科技局联合开展的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培训,培训并聘用了科技辅导教师100余名。
七是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机制,搭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平台。为推动余庆县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激励青少年优秀人才的涌现,制定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在全县青少年中营造浓厚的 “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展示、交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经验。目前,县科协已成功举办了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三届青少年科学体验活动。去年,余庆中学还获得了“青少年科技示范特色学校”称号。八是建立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机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县科协加强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意识,先后出台并下发了《关于聘任科技铺导员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我县农村科普示范培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为全县科技工作者、农村实用人才和青少年搭建了活动服务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为科技工作者竭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为大力宣传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个人者和集体,塑造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良好社会形象,县科协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进行了摸底、统计,并向上推荐了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个、科普带头人9个,充分彰显了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魅力。
2011年2月8日
第四篇:完善六项机制 着力推动工会帮扶工作
完善六项机制 着力推动工会帮扶工作
近年来,津市市总工会在上级工会和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着眼解决职工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有效地推动了困难职工帮扶困难职工2585人,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2810户,送资金68.25元。通过帮扶,目前已有347户困难职工家庭脱离贫困,35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43名患大病困难职工得到有效救助,683名下岗失业困难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取得以上成绩,市总工会主要是从建立“六项机制”入手,不断构筑帮扶体系,推动帮扶工作。
一、完善帮扶工作机制
津市市总工会积极协助市委和市政府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根据困难职工的需求制定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帮扶活动方案,促进了全市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是实施定期帮扶。每逢年节,市总工会都要开展全市范围内的走访慰问活动,各级工会组织纷纷深入各自结对的困难职工家中访贫问难,送去慰问物资;市总工会还对“困难”职工子女和所有考上大学的“结对户”子女予以救助;春季用工高峰期开展就业培训和岗位招聘会,帮助特困职工、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市总工会对就业援助特困职工建立了求职信息卡,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解决再就业难题,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二是实施有效帮扶。市总工会通过对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调查摸底,每年组织走访慰问了80多家企事业单位,累计为4789名困难职工送去了价值200多万元的慰问金和米面油;建立了大病困难职工档案,随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病情,遇到家中出现新的困难时,及时为他们送去帮扶款和急需物质;组织医疗小队为进城务工人员特困农民工送医送药,为进城务工人员困难农民工进行义诊,并送去常用药品,提高了帮扶实效。
三是实施重点帮扶。市总工会将困难农民工纳入到帮扶范围之内,多次举办农民用工招聘会,免费为农民工求职服务;节目期间到建设工地走访慰问坚守工作岗位的建筑农民工,为他们送去食品;为环卫农民工送上春节过年物资和炎热解暑物资;为节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职工举行专场文艺演出等。
二、完善双联工作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市总工会将帮扶工作从工会系统扩展到全市党政机关、街道和市属企事业单位,从工会干部扩展到党政领导干部、劳模模范、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部门、单位联系企业,干部联系困难职工。确立了帮扶模式,构建了帮扶框架,实现了整体联动,促进了帮扶工作社会化。
一是定向帮扶。即各机关单位与企业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帮扶。服务企业的部门、单位要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为企业搞好全方位的服务和协调,并认真落实好6包,即包企业问题的协调解决、包企业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包企业融资需求的衔接、包企业经济环境的改善、包企业安全生产的督导、包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认真困难原因,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直至生活条件改善为止。97家机关单位派专人入户走访了解情况,送资金、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确保每名特困职工人人有帮助。
二是结对帮扶。928名市级领导、党员、干部与568名困难职工结成对子。不论是平时还是节日,这些领导、党员、干部经常到自己的结对户家中走访慰问,送去钱物,送去温暖。及时深入与他们保持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三是政策帮扶。为了使困难职工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市总工会还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帮扶活动,出台政策,扩大帮扶面。劳动部门为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优先安置就业;教育部门为困难职工子女减免学杂费;卫生部门为持“爱心卡”的困难职工减免医疗费; 民政部门为特困职工申请进入低保,确保正常的生活。等等一系列帮扶活动。
三、完善救助工作机制
津市市总工会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个服务平台,开展专项活动,扩大了帮扶中心的影响,树立了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构建了帮扶救助的有效机制。
一是开展金秋助学。市总工会在长年坚持对困难职工子女读书实施奖学金救助;通过帮扶中心救助了39名困难群众子女;去年还将助学活动延伸到农村农民工在职职工家庭,将困难农民工子女纳入到助学范围内;对困难劳模子女就学进行了帮扶等。
二是开展生活救助。市总工会帮扶中心每春节都在帮扶中心为22个社区、44个企业单位的560多名困难职工实施生活救助,今年发放慰问金、面油折合人民币15万元,大米2万斤,还派专车为特困职工、行动不方便的进行逐户发放。
三是开展就业帮扶。市总工会通过职业介绍服务窗口,采取多种形式,挖掘用工岗位,建立稳定的培训技术用工基地5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用工招聘会,为企业输送人员,最大限度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今年上半年组织了12场招聘会,7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四是开展爱心超市。市总工会除为特困职工建立了大病补助、生活救助外,还专门向特别困难居民建立8家爱心超市,每季度为爱心超市更新补给物资,全年免费为特别困难居民提供大米、油、衣服和其它日常生活物资。还为特殊困难病人免费发放常规药品。目前,每年为爱心超市补给的物资费用上近10万元。
五是实施大病救助。困难职工罗显荣老师的家庭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年幼时父母双亡,小时侯就靠亲戚朋友拉扯大,去年6月妻子因患癌症花费了所有的积蓄,并欠下4万多元债务,但最终没留住妻子的生命。经常忍着疼痛上班的他因病情恶化住院,经医院诊断结果为结肠癌。同时还有万学敏老师在上课时昏倒在地,躺在病床一直未醒,宋叔庆妻子是市五中老师,由于病情严重恶化离开讲台失业。得到消息后,及时派人到家中看望了解情况,并送去慰问金。近两年来,市总工会已拿出7.6万元,临时救助了23名特殊困难职工群众。
四、完善源头参与机制
津市市总工会在做实做好日常性帮扶工作的同时,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帮扶工作的支持。职工上访、劳动争议案件时有发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形成不稳定因素。为此,我们着力于源头,督促相关单位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会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促使企业和职工按照协商双赢的原则把《劳动合同》、《工资协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落到实处。特别是25户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亟待解决。将的详细资料报到市政府,及时与市政府沟通,经过协商,市政府同意将这部分困难职工拉入低保范围给予帮助。
五、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帮扶资金是开展帮扶活动的基础。市总工会采取多种措施,按照工会承担、政府拨付、社会捐助、上级补助的原则,不断完善帮扶资金投入机制,为做好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市总工会已发放救助金(物)45.7万元。其中市总工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7.65万元,市政府累计投入1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8万元,上级补助资金10万元。今年帮扶中心初步预算资金为4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10万元,市政府配套10万元,市总工会自筹10万元,社会捐助10万元。
六、完善工作模式机制
针对困难帮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帮扶中心健全和完善了相关运行机制,实现解困帮扶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正常化。
一是建立帮扶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制定了《津市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方案》、《特困职工救助管理办法》《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帮扶中心工作指南》、、《工作流程》等多项制度和管理办法并进行上墙公示。中心设立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专户”,实行阳光管理,真正使帮扶工作做到了正常化。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由市政府主持召开一至二次联席会议,听取帮扶中心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问题,使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近两年来,帮扶中心通过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帮扶资金的来源:政府每年对帮扶中心补助10万元,并且逐年增加。市总工会在工会经费中每年给中心拨付资金不少于10万元。另外,帮助3名家住农村的劳动模范进行泥砖房改造;推荐并协助民政部门落实应保未保困难职工132人的低保待遇。
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公示和监督制度。对帮扶的对象名单、申报程序、帮扶金额,分别予以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设立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的帮扶资金使用监督小组,成员由人大、政协、审计、监察、财政等相关单位的领导组成,对每年的帮扶资金使用进行审查,确保每笔帮扶资金做到帮得准、扶得到位,使帮扶工作做到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