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
1.第一课时的失误从何而来?
在没有教学之前,我认为我自己是很有准备的,也认为自己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预测。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学具,也强调了除法竖式的步骤及每一个步骤的意义。但是当我看到学生仍然在:答案口算,竖式照样填空“后问自己,为什么学生不领情?其实很清楚,第一课时的情景根本就体现不出为什么要高位先除,使用乘法和减法的迫切性也不明显。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教诲”下依次除,乘,减,没有对竖式必要性的体验,就不会认同这一方法,没有认同,学生当然就挑自己方便的“答案口算,竖式照样填空”来写竖式了。
2.学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次的教学中,我认识到,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操作学具,深刻体验两位数怎么分,才能对后面的竖式教学产生正迁移效果。不到火候,等于白操作,后面的竖式仍然很难让学生接受。第二课时的学具操作花去了20几分钟,看似费时但后面的竖式教学却非常流畅,学生在前面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对竖式的认可度就大大提高了。所以我认为学具操作时间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尺度,而不是仅仅以教师的'教学时间为尺度,要让操作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而不是唱花腔。
3.竖式抽象的基础在哪里?
我们的课堂上,在学具操作时常常很热闹,可是操作结束了,学具一收,学具的作用似乎也一收,教师把操作的意义仍在一边不在理会,转而开始抽象。结果教师常常发现,自己已经注意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却仍然不理解。其实我们常常忽略的就是这么一点点拨。学生因为其心里特点,注定不可能像成人一样会“由此及彼”抽象过程中如果不与具体事物紧密联系,就不容易引起共鸣,学具操作的作用那个也失去了。就像我自己这节课讲到竖式中“十位上的余数怎么办”时,全班只有几个人举手。如果我此时注意联系前面学具操作时的场景,相信还会有更多人举手。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一、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这个单元的例7。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了。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引入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二、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习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习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习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习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习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习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习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习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习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其实,笔算除法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是上半学期学习的笔算除法涉及的只是在乘法口诀表里面的`。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的笔算除法课后,反馈的效果比较差。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
1)小部分学生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
2)小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先写商,再写笔算过程的现象。
3)小部分学生试商的速度超慢,而且会偏大或偏小。
现在,学生已经学好了笔算除法的全部内容,从他们的练习和作业来看,正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他们已经掌握了笔算一位数除法的方法,而且速度也比刚学的时候快了很多。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以后几天的教学中,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熟背口诀。乘法口诀是试商的基础。有的学生试商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些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学生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2)重视口头表达笔算的过程。在笔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边笔算,一边轻轻地说出笔算的过程,熟能生巧!
3)归纳笔算除法的四字口诀。一除,二乘,三减,四落。
4)增加练习的机会。每天,必做2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题目。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它也是为学习笔算除法做铺垫的。因此,本节课按照“理解——概括——提高”的思路组织教学,复习铺垫选择的数据和算式紧扣本节课例题,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铺平了道路。
讲授新课时,注意让学生动手,以动手摆小棒和问答思考做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先讲,教师补讲,并做好必要的推理归纳,讲清算理算法,对例题处理的'重点教学例1(1),学生独立完成例1(2),合作完成例1(3),在练习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特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5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学习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算理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一是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二是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逐级而上的知识台阶,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去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如下教学思想和教学措施:
一是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笔算除法”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例6时,考虑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课堂教学引导中继续渗透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和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是勤于思考,有效学习。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提示:说说,“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8减6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是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笔算除法”例1时,我置换设计一个问题:“过新年时,家长把52元钱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多少元零花钱?”使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进入课题的主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6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本教材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面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笔算除法的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如除的过程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者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一般方法。
解决92÷30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可以用笔算地方法计算,笔算时,在学生尝试探索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圈方格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根据直观图和口算,引导学生归纳3个30是90,商3,3写在什么位置,并提问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加深学生对笔算除法算里的理解。
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二题我做了一些改变,使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写法。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不多,但我认为有两环节“错的`好”,也许有人认为错了怎么会好了?其实,在教学过程这个环节,正是理解算理之时,先让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结果错误是我们都没有预料的,这时候学生就议论纷纷,经学生争论之后,纠正了学生们平时做题时的错误,并说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还有一处“错的好”就是在练习环节,叫了几名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结果板演的同学的计算又错出跟先前同学不一样的情形,这正暴露了我们学生平时计算时存在的问题,这时,我另叫了几位同学进行板演纠错,同桌互相纠错,最后又做了集体订正。对算理又一次的透析,问题解决了,算理也明朗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7
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竖式的书写等等。学生对算理的掌握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组织学生回忆笔算的基本方法。为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奠定基础。
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先比较除数和被除数的前两位,让学生自己说出:当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写在十位上,继续除,这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前两位数小于除数时,应该用被除数前三位数除以除数,商写个位上,这时,商就是一位数。
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学生已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8
网上上课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才发现优秀的老师和自己的差距的是那么大,学生们在网上已经学习了好几个单元的知识,现在明天上午上直播课,下午各科老师答疑,从数学课上来看,学生在家学生学习效果一般。但有一部分学生有明显的进步,我想这应该是离不开家长们在背后付出的努力。
从本周开始数学已经进入复习阶段,从学生作业来看,明显比之前刚开始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计算上有了提高,但是还有个别同学在书写格式上不过关,线上教学就打的弊端就是不能实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不能准确迅速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严重的一种情况,现在大部分家长已经开始上班,多数孩子是自己在家学习,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不能保证在上课过程中认真听讲,甚至不进直播间听课也是可能的。
所以,疫情快点结束,不仅仅是老师,孩子们,家长们的心愿,更是现在全球面临的问题,在这特别的时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为奋战在防控一线的战士减轻负担,减缓压力。希望在这个春天,学校的校门为我们敞开。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9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解决了数学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如果按照一期教材进行处理,学生虽然也能掌握知识,但是新课程数学教学内容最大的转变是生活化和综合化,而老教材在这一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根据估算这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实际上,在教学之前,我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书本上的例题用不用?由于书本上的例题完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最后我决定不用。在删除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我以当前比较敏感的话题——台湾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解决有关“台湾”的一系列数学问题来完成教学,把数学学科与思品学科有机整合,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结合了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数学教学的'目标由过去的发展“双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演变为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通过一些有关台湾的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从而加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增强责任感,进而坚定学习信念。
2、机智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在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教案预设以外的新情况,若不及时进行调整,会令人遗憾。我觉得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当学生解决364300÷9≈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我灵机一动,补充了一道3547÷5≈来加强估算合理性的训练。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3500,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4000,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估最合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讨论起来。没想到这一不露痕迹的小小变化,能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升华,自然而然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这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根据课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3、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我还做到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后,我请了一位知识接受比较慢的学生,鼓励她完整的表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阳光洒到每一个角落。相信这个学生通过训练,发言的欲望会不断增强,交流的能力也会提高。
4、存在的问题
由于要对教材进行整改,在选择信息时,还要注意数据的合理性,例如在开放型练习中,以这样一道题:台湾省终年不冷不热,长夏无冬,每年4—11月是台湾的夏季,8个月的总温度只有176摄氏度,估计一下,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多少摄氏度?176÷8=,如果把176估成200,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摄氏度,而实际情况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是22摄氏度,因此教案设计时一定要严谨。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讲求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0
我们一直认为计算课有什么好上,只要告诉学生写的步骤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接受,掌握,并通过大量的训练进行巩固就是了,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将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让学生学习,而这将算式赋予实际意义,让学生把分小棒的过程演算出来。在演算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让学生深层感悟竖式计算的算理。42÷3,竖式该怎样列?当老师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创造出属于他们的佳作。但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衡量的话,有些学生的竖式是错误的,这一矛盾出现后,我并没有回避这个矛盾,也没有轻易否定一种去肯定另一种,而是采用积极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为什么除法可以这样(三种)竖式列法。实际上是一种明确探究目标的过程,即“除法竖式怎样列”,怎样用竖式展示平均分的过程,通过教师边板书边用小棒进行操作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真正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整理最新的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42÷ 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2、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说说,“5”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6减4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3、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学生对蔬菜批发市场的情境并不是很熟悉,但对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问题:“这些蔬菜你都喜欢吗?”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2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总结计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内容建立在表内除乘法、表内除法、100以内减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之上,对整数除法的学习承上启下,为后面多位数除法奠定知识和思维基础。
1、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由于本班学生之前的表内除法掌握不好,在口算教学完成之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诸如20xx÷4,800÷4之类题目时得数“0”的个数出错,究其原因,还是算理没有理解。所以,不管是计算还是解决问题的教学,都重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理解。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班学生对除法估算的学习掌握不好。去年冬季的期末检测中,一些优生在除法的估算中都有丢分。因此,在本期除法口算教学中,我安排了比较多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归纳除法估算与加、减、乘法估算的异同,探寻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结合除数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笔算除法的第一堂课,尽管我很仔细地板书讲解竖式除法的书写过程,当时觉得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但是在后面学生的独立练习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竖式出错,他的商是正确的(因为被除数小,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能够口算出商),但是过程却是错的.。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总结出每一步除的基本步骤:一商二乘三减。一商,指试商,二乘,是指将上面的商与除数相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三减,是将被除数与积相减,所得的差就是本步的余数。记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经过反复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多位数的除法。计算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不容马虎。现在数学的计算难度已经适当降低,我们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算理的教学,不仅要学生会算,算得正确,还要知道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3
这一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78―79以及相应的“做一做”,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基础上继续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本人执教这课后,有以下感受:
一。算用结合,更侧重于算
计算课教学的热门策略是算用结合,“算”和“用”要有机地结合,并互相促进,但在教学中对这两点要有一个侧重,显然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要更侧重于“算”,即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和口算能力的培训。为此,我在教学中,第一环节是进行传统地复习准备,复习口算乘法,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给这节课的教学铺就了“基础台阶”,减少学习新知识点带来的“落差”,也营造了这是一节口算课的氛围,给学生一个“口算就是要快”的意识。在算理的理解环节更是用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领悟“为什么”,以致于在练习巩固环节式题训练后,没有时间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节课的教学是侧重于算的。
二。创设情景,平淡变生动
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口算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兴趣,但他已经半懂似懂的会了,大多数学生会算,所以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学会算法,掌握算理,又要让学生学的有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布置教室这一情景与课堂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在练习的阶段我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有摘苹果、试一试、判断、找家、和时间赛跑等形式。在计算训练环节设计了一个活动:帮小兔子找家,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检测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活动,让学生在检测的同时感到兴奋和紧张。这些情景和活动的创设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时的平淡无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师生思维抨击中收获
1.让学生“说计算”
在初学的阶段,学生“说计算”的能力甚至比“做计算”更重要。因为一方面这考验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说计算”对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反应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计算”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迅速地作出比较与选择,下一步应该怎么进行。教师不仅要注意让学生说,而且要教学生说,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简洁的语言把计算过程表述出来,在教学例题的时候就让学生自言自语,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说。学生在“说计算”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2.让学生沉浸在思考中学习
在例1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又要学生在这些问题中通过读题选择最合适的问题。问题确定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问学生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呢,接下来再问学生如何口算,独立思考口算方法,让学生多去说一下自己算的方法。学生在思考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过程中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整个一节课都是在学生的思考中进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层次彰显思维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例1(1)由教师扶着学生自主探索口算除法的方法,例1(1)后的练习学生要说方法和过程;例1(2)由学生自己独立学习后汇报,例1(2)后面的练习学生直接汇报答案,有问题的再让学生说过程和方法。教学分层次让学生思维训练成螺旋上升,也让学生学的轻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4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先进行听题口算,20多道题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同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式的写法。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例题: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根?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8÷4=?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是8,他回答不上来。有的同学说是12,因为9×4=3648-36=12。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4=108÷2=48+4=12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十,再把8根小棒也就是8个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一,合起来每份是12。
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看时,只有个别学生会算,一部分的同学看着题目发呆,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刚才摆小棒时,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把算理又讲了一遍,就下课了。反思这节课,我自认为前半节课的设计比较合理,只不过对学生放手不够,有些牵着学生走,象有几种方法计算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对于“学困生”可能只会用最直观的方法,中等生可能会用两种方法,尖子生会想到用竖式,而在讲解竖式时,我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其实这部分知识才是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书写方法,学生很容易受到加、减、乘法竖式的干扰,主要是没有讲透,在练习时,重点多强调算理和书写格式就好了。听完教研员说课后,我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今后在备课时,我真的要在备教材的同时还更应该备学生。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5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个点:
1、找准教学起点,探究导入。
充分使用学生已掌握的有关口算乘法的知识和对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认知的感性积累来同化、顺应,构建新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复习口算乘法,并说说的算法。这样即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得到反馈后,对学生可以迁移的知识没有详讲,如:当学生学会603后,他们可以很快的推算出6003、60003、600003.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把讨论、研究的新知和核心问题确定为:(1)将所解决的问题先进行分类(2)我们应先解决哪道算式,再解决哪道算式?(3)603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探究完603得多少这个教学环节后,我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再算什么会容易些?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习活动。至于再算什么?能发现什么?这些我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且我还改变了一问一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603、6003、2403、1243、这四道算式的特点,然后将他们分一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生:可以将603和6003分一类,因为他们很接近。剩下的各分为一类。
生:也可以将603、6003、2403因为他们的末尾都有零。
生:可以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分一类,是三位数的分一类。
师:接下来问问同学们,我们应该从那道算式起展开我们的学习呢?
学生沉默了一会,有些困惑,有些同学在嘀咕: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呗!还要问我们吗?
过了一会一两个同学不确定的举了手,
生:是2403吗?我猜的。它要好算些!
生:我认为是603,因为它简单些!
师小结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的规律就应该由浅入深。所以,就让我们从最简单的.603开始展开我们今天《口算除法》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当603、6003、2403三个要学习的问题呈现之后,我不是简单地指定学生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怎样研究;而是先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使学生懂得研究问题要分清由浅入深的次序。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使学生学会选择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授之以渔,着眼点落实在学生探究品质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因此我设计通过复习、铺垫、启发、点拨,使学生推想、探究出该怎样算。运用尝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师:算出603=20再算哪一道算式就比较容易呢?
生:(部分学生脱口而出)6003!
生:因为6个十除以3得两个十,那么六个百除以3就得两个百。我还可以知道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学生能总结到理论的高度上,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
师:你真了不起,连这个也知道。不过老师要补充一点在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
生:老师!我知道了,604=240,那么204=80,所以很快算出2403=80
师:什么?(我一时没有反映过来,确切的说我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你能在说一遍吗?
生:604=240,那么204=80,所以很快算出2403=80
师:天呐!!你连这个也想到了!!(这一点是我在备课中绝对没有预料到的答案。今天这个孩子果真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看到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的潜力是无穷尽的。)
实践告诉我们,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研究的方向,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而言,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比验证更为重要。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不是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而是让学生去设想,再学习哪道算式容易些?,我所要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着眼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师:根据603=20和6003=200,你还能算出哪些算式来呢?
60003=20xx(有几个同学领会到了)
600003=200006000003=20xx.0......(大部分同学感悟到了,声音变得激动起来)
新课程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竖式的书写等等,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学生对算理的掌握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组织学生回忆笔算的基本方法,教学反思《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为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奠定基础。
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先比较除数和被除数的前两位,让学生自己说出:当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写在十位上,继续除,这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前两位数小于除数时,应该用被除数前三位数除以除数,商写个位上,这时,商就是一位数。
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学生已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