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1
掌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9课的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因患了小儿麻痹症而腿脚落下残疾的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下她从一个文静、忧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的故事。《掌声》一课作如下教学反思。
掌声”以后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掌声”的探究。这一切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境中。正是这精心的情境设计,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情感的铺垫。接着,我以故事形式导入,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出重点段第23掌声的'内涵,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爱除了可以用掌声表达外,爱还可以用什么表达?”最后再体会英子的来信,寄托美好的心愿。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方法独特新颖。“”掌声也是一种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掌声所蕴涵的是同学之间的那份浓浓的爱,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同学之间的那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语言实践。
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情感教育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在语言实践时,我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如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的句子,感悟掌声所蕴涵的爱,体验爱。读重点句子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骤然间”等词语,从中品出了同学之间的那份浓浓的爱;接着,再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涵的意义,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在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我通过拓展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可以给英子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也可以抄一抄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加强了学生写的训练,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2
《掌声》一文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猜想英子是怎样想的“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英子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但是这一部分也有不足的地方,英子心里活动的3个句子,虽然找出来了,但是我没有即时好好地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品味。特别是“低下头”“犹豫”“眼圈红了”“慢吞吞站起来”还没有好好突出,没能深刻体会英子此时的心态在慢慢发生变化。这一部分处理太匆忙了,还需多指导学生朗读,为下面学生为何自发地送给英子的掌声做好铺垫。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3
《掌声》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开放、扎实而有效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整个教学设计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采用媒体直观展示法,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又契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本堂课生动、扎实、有效而又亮点不断闪现!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回答精彩时,我带头鼓掌,当某个学生鼓起勇气举起双手时,让学生给他鼓掌,当全班齐读课文很棒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鼓掌,让学生在掌声中成长。看着学生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我觉得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掌声,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整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领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五个教学环节。其中第2-4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走到一位同学边,摸摸她的头):英子,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把自己当作英子,说:“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让一位女同学上台)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小英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又创设情境:“小朋友,此时,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学生热情的话语打动了我们:“别怕!我们不会嘲笑你!”“勇敢点!”等等,很感人。当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时,老师引导:快把这夸奖的掌声响起来吧!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英子你想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你们的爱使我终身难忘。我要自信地面对一切。”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到英子从忧郁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到大家的爱。这部分情境的创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我努力让孩子在这次互动的爱的学习活动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如本节课重点指导第一次掌声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师提问的语言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提问语言不够明确,就会指向不明,导致学生回答错误。教学过程中,我想问学生:英子在掌声前给同学们留下怎样的印象?而我却提问:读文后,一开始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感受。结果学生并未领会“一开始”这个词,就有同学说,“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即使老师再说明是“掌声前”的印象的句子,还是有好几个学生谈了英子的变化的句子。这样就使得这个品读重点句的环节显得凌乱,而且浪费时间。我原以为“一开始”这个词会让学生说“掌声前”的句子,可是,不如直接说“掌声前”,让学生明白老师的问题范围。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后,我想其实还有补救的办法:我再次补充提问的时候,应该果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提问,让学生的再次关注教师强调的问题。或者,一个学生弄错的时候,教师出示最简单的一句(句子三)教会学生是找的掌声前的句子,而且教师抓住“低下”这个动作词,引导学生从动作词来体会句子内容。
在上学期的一人一节研究课中,我执教了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精读课文《掌声》。文章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整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领悟、拓展延伸这样四个教学环节。回想这节研究课,令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有:
1、创设情境,催发情感体验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能够唤起相应的情绪、情感,有利于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在情境中学会领悟、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
可是,创设这一情境我却没有课件。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同样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于是,我便采用了语言感染法。比如:
师:在小英犹豫不绝的时候,掌声就是鼓励的语言。假如小英就是我们班上的一名同学,你想对她说什么?
生:英子,勇敢地上去吧,相信你一定能行!
生:英子别怕,我们都理解你!
生:英子,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讲好这个故事!
……
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小英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因为小时候生病导致腿脚落下残疾而产生自卑忧郁的小英,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现在,她,就站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我们该怎么做?(学生鼓掌。)
师:真好。你们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老师也把掌声送给你们。(老师鼓掌)
我带头给学生鼓掌,让学生在掌声中成长。从而,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重视朗读,揣摩人物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进入角色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如:
师:如果你是小英,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读写小英的句子。
师: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无声胜有声,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如果小英,你想说什么呢?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再次读)。
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去触摸课文精彩的内涵,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感受,去体会,去表达,同时也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情感,既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又使思想感情得到升华,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把握重点、优化课堂结构
《掌声》这堂课主要通过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所以,教学的时候我以“掌声”为线索,先让学生读第一段和第五段,感受小英的前后变化,再读第二到四段去感受掌声响起的情景,然后理解掌声的含义。掌声是一种鼓励与信任,是赞赏与肯定,是同学们的友情和关爱等。
4、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理解
一个好的板书,就像是一篇微型教案,突出教学重难点,并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本课板书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且简洁明了。
但是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资料准备充分,但是不够准确。如导入新课时,我讲“在我们这个地球村住着50亿人……”这里的“50亿”就不准确,它是几年前统计的数字,在我们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一书中有新数据是“60多亿”。后来多亏校长告诉我,我才给学生纠正了说法。
2、注重了朗读,却忽视了扣关键词、句体验人物的内心,所以导致学生在朗读了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后体会不深刻,有时候对老师的问题答不上来。如果我再教这课,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我要指导学生扣住“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等重点词句,体会英子的犹豫、自卑、无可奈何的复杂的心理反映。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英子或者是英子的同学,来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3、注重“简简单单教,轻轻松松学”,但忘记了写的环节。在最初的预设中,我打算让学生学完课文后,优生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学困生抄写课文中感动的句子,可是在上完新课后多余的时间里,就是让学生无目的的读书,完全忘记了这一环节。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习,充分准备,精讲多练,力求真正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育理念。
4、《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一课写的是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4
《掌声》一课主要叙述了身患残疾而内心又极其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最后她终于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采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法,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又契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抓住两次写掌声响起的句子进行重点分析解读,从第一次掌声响起向前铺开,一起探究英子的自卑的表现和原因;从第二次掌声响起向后延伸,揣摩英子在掌声前后心情、性格等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了,掌声对学生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却带给英子心灵以极大的震撼,掌声的响起,时机不同,效果却是更进了一步,以至于改变了英子的一生。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不能歧视任何人。在“以读促讲”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恰当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如展示了她的残疾——小儿麻痹症的后果及样子,体会到病痛带给这些人的痛苦,进而明白他们的心情。
讲完课后,评课老师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给学生读的时间,说的时间不多,但对于我自己在于本堂课的表现,并不如预想般令人满意,从而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首先,语言的匮乏是语文课堂中的一个大的缺陷。之前一直在教数学,渐渐淡忘了读书,导致语言的严重不足,翻来覆去总是那几个教案上有的词语,而且语言描述不准确,不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精彩,不能使学生通过语言的描述达到老师想要传达的思想(这几句话其实也不准确,并没有表达出我的明确意思)。需要多读书,读专业书,继续学习语文教学技巧,虽说不能达到出口成章,但也应该在有准备的前提下,能够精确的表达想要传递的思想。
其次,对于整篇课文掌握不够精准,内容还不够熟悉 ,流程太形式化,并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要想讲好一篇课文,最起码对于课文内容要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达到最终要传达给学生的情感,知识等等的目的。现在反而是强行让学生跟着老师提前写的稿子走,一旦偏离就生拉硬拽的拽回来,这样只是一场老师的表演而已优秀《掌声》教学反思优秀《掌声》教学反思。
最后,由于用的是自己的学生,他们拼命地想要迎合老师,反而把自己的思路给堵塞了。因提前几天就通知他们预习,而我们班的学生又太懂事,课堂上极尽可能的配合老师,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感觉好像学生比老师还要紧张。课后我们班的班长问我“老师,我好像看见讲台前的横幅上最后几个字是比赛,你的多少分?是第几啊?”弄得我又是感动于学生的关心又是觉的哭笑不得。
总之,这堂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使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还有许多的不足或许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必须要随时学习,随时提高,最重要的是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将书中的知识加以充分利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取得进步。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5
《掌声》一文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小英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为此,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开放、扎实而有效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首先,我关注了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课文、引读、齐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知课文大意。
一、课件出示,品味重点语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通过出示重点语段,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读中体会情感,并将关键字词下面点上圆点,让学生于细微处体味细腻的感情,领会其中包含的深刻内涵。如出示小英在那次演讲前后变化的语段时,抓住“总是默默地”、“一角”来感受小英因身体缺陷而表现出的自卑忧郁,通过掌声给小英带来的变化之大,不但不再忧郁,而是更加乐观自信了。再如出示小英上讲台之前的表现一段时,抓住了“把头低了下去”、“犹豫”、“慢吞吞”、“眼圈儿红了”这些词语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小英当时痛苦无奈的心情和矛盾心理,也更突显出紧接着那骤然间响起的掌声的重要!这当中尤以表现小英神态变化的`词语为重,使学生由表及里,感受小英内心的情感变化,从而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全心投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如今的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它标志着语文教学不再是单调地传授文本知识,而是注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人格。《掌声》一课情文并茂,加上我动情的讲述,感染打动学生则是必然的事情。我在研读教材时,首先被贯穿全文的“情”打动,课堂上我带着这样的“情”全身心地投入,带领学生产生共鸣,达到移情效果,教会做人的道理。就在学生还沉浸其中时,我那感人至深的话语再次响起:“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就这样,以情激情,情中悟理,给人美的享受,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不光是上了一节语文课,更是上了一节思想品德课。在这里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思想境界得以提升,课堂气氛和谐而美好!
在理解体会小英的情感变化过程中,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小英同学,自己体会怎样说,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获得一种真切的感受了。而且,当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课堂教学“唱响了爱的旋律”。初读课文感知“爱”,细读课文体验“爱”,生活拓展抒发“爱”。使我们感受到,不仅是在学习一篇课文,读懂一个故事,而且在发现人间的真情,呼唤爱的奉献。
在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已真实的感受,才能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技巧。也让我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
三、妙设情境,把“小英”请进课堂。
把“此时此刻,小英有太多的话想说,她想说……她想说……”改成“此时此刻,你就是小英,你有太多的话想说,你想说……你想说……”我想: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灵魂,是课堂教学中闪亮的一笔!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6
x x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整个教学设计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采用媒体直观展示法,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又契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本堂课生动、扎实、有效而又亮点不断闪现!
x x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回答精彩时,我带头鼓掌,当某个学生鼓起勇气举起双手时,让学生给他鼓掌,当全班齐读课文很棒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鼓掌,让学生在掌声中成长。看着学生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我觉得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掌声,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
x x整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领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五个教学环节。其中第2-4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走到一位同学边,摸摸她的头):英子,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把自己当作英子,说:“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让一位女同学上台)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小英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又创设情境:“小朋友,此时,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学生热情的话语打动了我们:“别怕!我们不会嘲笑你!”“勇敢点!”等等,很感人。
x x当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时,老师引导:快把这夸奖的掌声响起来吧!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英子你想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你们的爱使我终身难忘。我要自信地面对一切。”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到英子从忧郁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到大家的.爱。这部分情境的创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我努力让孩子在这次互动的爱的学习活动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x x如本节课重点指导第一次掌声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x x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7
爱是什么?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是一句友善的讲话,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爱是寒冷严冬的一杯热茶,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花伞,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是呀,这个世界是由爱维系成的。 对于《掌声》这堂课,上课开始我引用了文章的导语,与学生产生了共鸣。让学生与本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整篇文章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角色转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时而是英子,时而是同学。通过引导学生多次读书,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如“犹豫,慢吞吞等”悄然走进文章,感受英子不同时候不同的心理。通过配乐朗读,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转变后开心的心情。
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其次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对比,从而使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不足之处:怎样正确对待课堂生成的问题。
特别是小组合作汇报:“如果你是英子,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如果你是班里的一名同学,你会对英子说些什么?”同学们都会说,但语言的组织不够理想。我想能不能从前面的教学时间中抽出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此项,并写出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反思8
《掌声》讲述的是一个残疾的小女孩英子,由于不愿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上学时总是最早来,最后走,尽量不让自己的残疾表现在大家面前,内心充满了自卑感。新来的老师不了解情况,请她到讲台上讲故事,她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终于大胆地上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她变得开朗了。几年后,她写信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那次掌声,给了她信心,给了她生活的勇气。她很感谢大家。文章选材很有感染力,如何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残疾人的内心世界,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是这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我上课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在字里行间的研读揣摩中,来感受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人,并通过情感评价和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抓住两次写掌声响起的'句子进行重点分析解读,从第一次掌声响起向前铺开,一起探究英子的自卑的表现和原因;从第二次掌声响起向后延伸,揣摩英子在掌声前后心情、性格等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了,掌声对学生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却带给英子心灵以极大的震撼,掌声的响起,时机不同,效果却是更进了一步,以至于改变了英子的一生。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不能歧视任何人。
抓住两次掌声同,进行重点研读揣摩是本节语文课的一大特征。我先让学生进行修改化的阅读,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读书,教师示范读等多种方式,通过情境的呈现与评价,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转变后开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在拓展延伸发展环节中,让学生替英子把信写完整,或给英子回一封信,使情感目标得到了升华,成功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这节课,学生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当然在教学中,我虽然细细研读了文本和课标,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多种预见,但是,对个别问题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朗读的形式也多样化,却不能把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1
《掌声》一文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猜想英子是怎样想的“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英子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但是这一部分也有不足的地方,英子心里活动的3个句子,虽然找出来了,但是我没有即时好好地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品味。特别是“低下头”“犹豫”“眼圈红了”“慢吞吞站起来”还没有好好突出,没能深刻体会英子此时的心态在慢慢发生变化。这一部分处理太匆忙了,还需多指导学生朗读,为下面学生为何自发地送给英子的掌声做好铺垫。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2
x x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整个教学设计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采用媒体直观展示法,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又契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本堂课生动、扎实、有效而又亮点不断闪现!
x x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回答精彩时,我带头鼓掌,当某个学生鼓起勇气举起双手时,让学生给他鼓掌,当全班齐读课文很棒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鼓掌,让学生在掌声中成长。看着学生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我觉得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掌声,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
x x整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领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五个教学环节。其中第2-4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走到一位同学边,摸摸她的头):英子,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把自己当作英子,说:“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让一位女同学上台)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小英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又创设情境:“小朋友,此时,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学生热情的话语打动了我们:“别怕!我们不会嘲笑你!”“勇敢点!”等等,很感人。
x x当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时,老师引导:快把这夸奖的掌声响起来吧!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英子你想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你们的爱使我终身难忘。我要自信地面对一切。”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到英子从忧郁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到大家的爱。这部分情境的创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我努力让孩子在这次互动的爱的学习活动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x x如本节课重点指导第一次掌声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x x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3
爱是什么?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是一句友善的讲话,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爱是寒冷严冬的一杯热茶,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花伞,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是呀,这个世界是由爱维系成的。 对于《掌声》这堂课,上课开始我引用了文章的导语,与学生产生了共鸣。让学生与本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整篇文章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角色转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时而是英子,时而是同学。通过引导学生多次读书,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如“犹豫,慢吞吞等”悄然走进文章,感受英子不同时候不同的心理。通过配乐朗读,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转变后开心的心情。
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其次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对比,从而使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不足之处:怎样正确对待课堂生成的问题。
特别是小组合作汇报:“如果你是英子,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如果你是班里的一名同学,你会对英子说些什么?”同学们都会说,但语言的组织不够理想。我想能不能从前面的教学时间中抽出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此项,并写出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4
《掌声》讲述的是一个残疾的小女孩英子,由于不愿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上学时总是最早来,最后走,尽量不让自己的残疾表现在大家面前,内心充满了自卑感。新来的老师不了解情况,请她到讲台上讲故事,她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终于大胆地上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她变得开朗了。几年后,她写信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那次掌声,给了她信心,给了她生活的勇气。她很感谢大家。文章选材很有感染力,如何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残疾人的内心世界,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是这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我上课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在字里行间的研读揣摩中,来感受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人,并通过情感评价和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抓住两次写掌声响起的句子进行重点分析解读,从第一次掌声响起向前铺开,一起探究英子的自卑的表现和原因;从第二次掌声响起向后延伸,揣摩英子在掌声前后心情、性格等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了,掌声对学生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却带给英子心灵以极大的震撼,掌声的响起,时机不同,效果却是更进了一步,以至于改变了英子的一生。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不能歧视任何人。
抓住两次掌声同,进行重点研读揣摩是本节语文课的一大特征。我先让学生进行修改化的阅读,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读书,教师示范读等多种方式,通过情境的呈现与评价,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转变后开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在拓展延伸发展环节中,让学生替英子把信写完整,或给英子回一封信,使情感目标得到了升华,成功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这节课,学生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当然在教学中,我虽然细细研读了文本和课标,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多种预见,但是,对个别问题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朗读的形式也多样化,却不能把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5
掌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9课的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因患了小儿麻痹症而腿脚落下残疾的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下她从一个文静、忧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的故事。《掌声》一课作如下教学反思。
掌声”以后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掌声”的探究。这一切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境中。正是这精心的情境设计,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情感的铺垫。接着,我以故事形式导入,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出重点段第23掌声的内涵,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爱除了可以用掌声表达外,爱还可以用什么表达?”最后再体会英子的来信,寄托美好的心愿。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方法独特新颖。“”掌声也是一种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掌声所蕴涵的是同学之间的那份浓浓的爱,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同学之间的那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语言实践。
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情感教育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在语言实践时,我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如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的句子,感悟掌声所蕴涵的爱,体验爱。读重点句子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骤然间”等词语,从中品出了同学之间的那份浓浓的爱;接着,再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涵的意义,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在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我通过拓展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可以给英子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也可以抄一抄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加强了学生写的训练,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6
《掌声》一课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从此微笑着面对生活。
全文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在这一课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这样一个情感主题。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现语文本体,凸显语文课程审美特点,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切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呢?我反思教学过程,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自读自悟
引导学生将目光缩小到一个句子、几个词、一个词去体会、感受人物的心理。
〖教学片段一〗
感受英子
1、学生初读课文后,交流: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可怜、文静、不快乐……)
2、带着这份印象和感受,再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看看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使你对英子有了这种感受。
(学生自读自悟,圈圈画画感受深刻的词句。)
3、研读词句,感情朗读:
⑴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我“默默”“坐”等词体会到了她很文静。
生:我也从这两个词体会到了英子很害羞。
师:难道她不喜欢和同学一起游戏,和同学一起说笑打闹吗?
生:不是的,因为她有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这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其实她内心非常的痛苦。
⑵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师: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也体会到英子的自卑心理。(早早、最后)
⑶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生:从“小儿麻痹症”、“残疾”两个词感受到英子很可怜。
生:从“不愿意”感受到英子很难为情,怕人家取笑她。
师:这场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什么?
(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留下了伤痛,留下了心灵的阴影……)
这场可怕的灾难让英子失去了什么?
(失去了灿烂的微笑,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失去了对生活乐观的态度……)
师:课文中说英子是个很“文静”的女孩,现在,你认为这“文静”后面藏着的是什么?
(害羞、自卑、痛苦、忧郁……)
请大家自由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如果你觉得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就怎样读。
〖教学片段二〗
理解“忧郁”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1、师:以前英子是怎么样的?
(默默地……早早地……最后……整天愁眉苦脸没有笑脸听不到她的笑声心事重重……)
2、那么,你认为“忧郁”是什么意思?(愁闷忧愁)
〖教学片段三〗
感受两次掌声
1、师:教室里,几次响起了掌声?请找一找。
2、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⑴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生:英子想上去,但有怕大家歧视她。
生:英子想展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可又担心大家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生:此时,英子的心里非常矛盾。
生:英子拿不定注意。
师:这就是课文中说的“犹豫”。
生:我从“慢吞吞”感受到英子已经拿定注意了,她战胜了自己。
生:我从“眼圈红红的”感受到英子很痛苦。
生:我从“眼圈红红的”感受到英子很激动,因为她以前从没在同学面前走过,这一次终于要上去了。
师:为自己这次的大胆决定而激动。
……
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掌声?
生:这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师:仅仅是响亮而长时间的“啪啪”声吗?
(有同情、理解、鼓励、信任、希望……)
3、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又是怎样的掌声呢?(鼓励、赞扬、肯定、羡慕……)
透过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英子激动的表情、感动的泪水、迷人的微笑……同学们金子般的爱心……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那么,现在你对“掌声”是否又有了新的理解?(这掌声就是爱)
〖教学片段四〗
感受“一摇一晃”
师:同样的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前面的“一摇一晃”走起来很沉重。
师:为什么?
生:因为当时英子是很矛盾的,心里很紧张、很担心、很痛苦,所以脚步会重些。
师:那么后者呢?
生:后面的“一摇一晃”应该是轻松的,因为,故事讲完了,任务完成了。
生:因为大家鼓掌表扬了她,心里很高兴,脚步就轻松了。
生:因为同学没有歧视她,她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所以特别的轻松。
二、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
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思维,主动积累,学会读书,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活泼的走入课堂共落到实处。
〖教学片段一〗
“犹豫”处填白
师:假如你是英子,此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能不能用上“上去的话……不上去……”来说说。
生:如果上去的话,同学们会笑话我的;如果不上去的话,老师会批评我。
生:如果上去的话,同学们看到我这样子,以后会更加歧视我;如果不上去的话,老师肯定会失望的。
生:如果上去的话,我这样子多难为情呀;如果不上去的话,我的故事就白准备了。
……
师:正在英子犹豫时,如果你就在英子身边,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用语言鼓励她:“英子,没事的。大胆上去吧,我们支持你!”
生:我会对她笑笑,用眼睛、笑容来鼓励她。
生:我会对她竖起大拇指,告诉她:你很棒的!
……
〖教学片段二〗
掌声处填白
师:如果你在这些同学中间,你的掌声想表达些什么?
生:我用掌声告诉英子,我们相信你能行,大胆讲吧!
生:我用掌声告诉英子,我们理解你,你不愿意上去是有原因的,但我们不会歧视你。
生:我用掌声告诉英子,我们不会歧视你,我们都很同情你。
生:我用掌声告诉英子,希望你能讲好这个故事,也许取得成功后,你会自信起来。
……
师:在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里,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来了,她的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啊。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英子,你在想些什么呢?
生:想不到大家都没有歧视我,是我多心了。
生:同学们对我真好,我一定要好好表现。
生: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
……
三、抓住揭示文章中心的重点句段,反复诵读
本文最后一段,通过英子的来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精髓。在教学中,我始终将这部分内容贯穿整节课,多次出示、诵读。
当读到第一次掌声里,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她的内心充满了感激时,我随即导:这怎么能忘记呢?几年后,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出示信的内容读)
当学生感受了第二次掌声后,我又这样导:难怪英子在几年后的来信中说……
(出示信的内容读。)
四、自由写读,积累词句,积淀情感
1、本文有一些词句非常的感人,我就引导学生说说、读读背背,然后摘录到“采蜜集”中。
2、根据“掌声”进行小练笔:
人人需要掌声,“掌声”能表达不同的含义。写一写:你想把掌声送给谁?为什么?你希望送出的掌声会起到什么作用?
上完这节课,我和学生都久久地沉浸在爱的情感中,心潮起伏。我从中领悟到: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绽放智慧的花朵,愉悦、兴奋地在课堂上做生命的飞翔和超越。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变他语为己语,化文境为心境。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7
《掌声》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开放、扎实而有效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整个教学设计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采用媒体直观展示法,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又契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本堂课生动、扎实、有效而又亮点不断闪现!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回答精彩时,我带头鼓掌,当某个学生鼓起勇气举起双手时,让学生给他鼓掌,当全班齐读课文很棒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鼓掌,让学生在掌声中成长。看着学生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我觉得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掌声,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整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领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五个教学环节。其中第2-4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走到一位同学边,摸摸她的头):英子,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把自己当作英子,说:“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让一位女同学上台)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小英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又创设情境:“小朋友,此时,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学生热情的话语打动了我们:“别怕!我们不会嘲笑你!”“勇敢点!”等等,很感人。当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时,老师引导:快把这夸奖的掌声响起来吧!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英子你想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你们的爱使我终身难忘。我要自信地面对一切。”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到英子从忧郁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到大家的爱。这部分情境的创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我努力让孩子在这次互动的爱的学习活动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如本节课重点指导第一次掌声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师提问的语言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提问语言不够明确,就会指向不明,导致学生回答错误。教学过程中,我想问学生:英子在掌声前给同学们留下怎样的印象?而我却提问:读文后,一开始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感受。结果学生并未领会“一开始”这个词,就有同学说,“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即使老师再说明是“掌声前”的印象的句子,还是有好几个学生谈了英子的变化的句子。这样就使得这个品读重点句的环节显得凌乱,而且浪费时间。我原以为“一开始”这个词会让学生说“掌声前”的句子,可是,不如直接说“掌声前”,让学生明白老师的问题范围。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后,我想其实还有补救的办法:我再次补充提问的时候,应该果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提问,让学生的再次关注教师强调的问题。或者,一个学生弄错的时候,教师出示最简单的一句(句子三)教会学生是找的掌声前的句子,而且教师抓住“低下”这个动作词,引导学生从动作词来体会句子内容。
在上学期的一人一节研究课中,我执教了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精读课文《掌声》。文章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整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领悟、拓展延伸这样四个教学环节。回想这节研究课,令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有:
1、创设情境,催发情感体验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能够唤起相应的情绪、情感,有利于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在情境中学会领悟、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
可是,创设这一情境我却没有课件。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同样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于是,我便采用了语言感染法。比如:
师:在小英犹豫不绝的时候,掌声就是鼓励的语言。假如小英就是我们班上的一名同学,你想对她说什么?
生:英子,勇敢地上去吧,相信你一定能行!
生:英子别怕,我们都理解你!
生:英子,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讲好这个故事!
……
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小英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因为小时候生病导致腿脚落下残疾而产生自卑忧郁的小英,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现在,她,就站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我们该怎么做?(学生鼓掌。)
师:真好。你们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老师也把掌声送给你们。(老师鼓掌)
我带头给学生鼓掌,让学生在掌声中成长。从而,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重视朗读,揣摩人物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进入角色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如:
师:如果你是小英,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读写小英的句子。
师: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无声胜有声,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如果小英,你想说什么呢?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再次读)。
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去触摸课文精彩的内涵,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感受,去体会,去表达,同时也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情感,既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又使思想感情得到升华,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把握重点、优化课堂结构
《掌声》这堂课主要通过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所以,教学的时候我以“掌声”为线索,先让学生读第一段和第五段,感受小英的前后变化,再读第二到四段去感受掌声响起的情景,然后理解掌声的含义。掌声是一种鼓励与信任,是赞赏与肯定,是同学们的友情和关爱等。
4、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理解
一个好的板书,就像是一篇微型教案,突出教学重难点,并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本课板书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且简洁明了。
但是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资料准备充分,但是不够准确。如导入新课时,我讲“在我们这个地球村住着50亿人……”这里的“50亿”就不准确,它是几年前统计的数字,在我们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一书中有新数据是“60多亿”。后来多亏校长告诉我,我才给学生纠正了说法。
2、注重了朗读,却忽视了扣关键词、句体验人物的内心,所以导致学生在朗读了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后体会不深刻,有时候对老师的问题答不上来。如果我再教这课,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我要指导学生扣住“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等重点词句,体会英子的犹豫、自卑、无可奈何的复杂的心理反映。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英子或者是英子的同学,来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3、注重“简简单单教,轻轻松松学”,但忘记了写的环节。在最初的预设中,我打算让学生学完课文后,优生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学困生抄写课文中感动的句子,可是在上完新课后多余的时间里,就是让学生无目的的读书,完全忘记了这一环节。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习,充分准备,精讲多练,力求真正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育理念。
4、《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一课写的是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反思8
《掌声》一文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小英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为此,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开放、扎实而有效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首先,我关注了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课文、引读、齐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知课文大意。
一、课件出示,品味重点语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通过出示重点语段,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读中体会情感,并将关键字词下面点上圆点,让学生于细微处体味细腻的感情,领会其中包含的深刻内涵。如出示小英在那次演讲前后变化的语段时,抓住“总是默默地”、“一角”来感受小英因身体缺陷而表现出的自卑忧郁,通过掌声给小英带来的变化之大,不但不再忧郁,而是更加乐观自信了。再如出示小英上讲台之前的表现一段时,抓住了“把头低了下去”、“犹豫”、“慢吞吞”、“眼圈儿红了”这些词语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小英当时痛苦无奈的心情和矛盾心理,也更突显出紧接着那骤然间响起的掌声的重要!这当中尤以表现小英神态变化的词语为重,使学生由表及里,感受小英内心的情感变化,从而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全心投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如今的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它标志着语文教学不再是单调地传授文本知识,而是注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人格。《掌声》一课情文并茂,加上我动情的讲述,感染打动学生则是必然的事情。我在研读教材时,首先被贯穿全文的“情”打动,课堂上我带着这样的“情”全身心地投入,带领学生产生共鸣,达到移情效果,教会做人的道理。就在学生还沉浸其中时,我那感人至深的话语再次响起:“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就这样,以情激情,情中悟理,给人美的享受,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不光是上了一节语文课,更是上了一节思想品德课。在这里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思想境界得以提升,课堂气氛和谐而美好!
在理解体会小英的情感变化过程中,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小英同学,自己体会怎样说,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获得一种真切的感受了。而且,当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课堂教学“唱响了爱的旋律”。初读课文感知“爱”,细读课文体验“爱”,生活拓展抒发“爱”。使我们感受到,不仅是在学习一篇课文,读懂一个故事,而且在发现人间的真情,呼唤爱的奉献。
在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已真实的感受,才能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技巧。也让我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
三、妙设情境,把“小英”请进课堂。
把“此时此刻,小英有太多的话想说,她想说……她想说……”改成“此时此刻,你就是小英,你有太多的话想说,你想说……你想说……”我想: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灵魂,是课堂教学中闪亮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