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1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在逐步由儿童期迈向少年期。在这个时期,广阔无边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内心世界都等着他们去探索。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究心,但因社会经历有限,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有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知识面窄,课外阅读量小,他们看世界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引导。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心灵驿站、亲近自然、健康快车、社会频道、制作天地五个栏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一些性别差异的知识,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并能掌握一些常见病、小伤害的预防和临时处理方法。
2、让学生具备环保意识,知道环保应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引导学生关注国际问题,关注地球,关注宇宙,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通过访问、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好奇、竞争、合作、分享、关爱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继续组织学生研究生活中的小科技问题,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并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各个单元教学目标
1、心灵驿站
(1)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开展争创“班级吉尼斯”活动。做到公正、互助、诚信、利他。
(2)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学会与父母在情的沟通、爱的交融中进一步增进感情,积极参加爱心天使活动。
2、亲近自然
(1)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
(2)认识、了解无土栽培技术,成立花卉无土栽培小组,进行盆花的无土栽培实验。
(3)认识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制定一个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的意见,互相监督实施。
3、健康快车
(1)让学生知道学会生存,生存必须健康。
(2)认识电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电力未来发展的方向,正确使用家电。
(3)了解常见病、小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学会一般的应急处置本领。
4、社会频道
(1)让学生知道社会是个大舞台,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
(2)了解浪费的社会危害,减少和预防浪费,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
5、制作天地
(1)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改进中去感受创作的艰辛。
(2)教给学生制作“热风轮”模型,探究神奇的光纤,并能进行实验制作。
四、教学措施
1、注意加强现场教学,师要认真备课,选好地点,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并注意提供学生更多自己探索的机会。
2、认真上课,突出重点。
3、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调查,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在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
4、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5、采取集中课时和分散课时,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6、培养学生的特长。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技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技术性、操作性、工序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调查、思考、设计、讨论、表述、制作、评价等进行系统学习。在以往教学中因为教材呈现形式和课时安排的局限,但是由于学校的设施不齐全,学生很难在校园内进行操作、实验,也愿学校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原有的教学时间内体验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对更深层次技术活动的需求无法满足。
三、教材分析
(一)编写思路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的编写注重发挥教育功能,注意教参在解读教科书、指导教学、提供资源、引导教研等发面的功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强化教学建议,对所用的工具、设施安全性能的检测,安全操作规程,出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方案等提出具体的建议;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多样化、有效性,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科书中重要技术的规范及原理的说明。在新课程的体系中,我们在实施教学中要明确:随着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的增长,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强调技术素养的教育。这也是技术教育的核心领域,也是本学科课改的核心理念。
(二)编写内容
本学期有16课,其内容涉及:编织类3课,手工制作类5课、家政类2课、科技制作类3课,、种植类2课、饲养类1课、头脑风暴类1课。
四、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活中的美化作用,能制作纸绳工艺;掌握圆形卷折、椭圆形卷折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卷折技术。
★了解花瓶的形状、色彩、图案,知道花瓶在生活中的价值。
★初步掌握剪、裁、穿编、镂空技术,学会小镜框的编制方法,制作小镜框。
★知道风筝、小风车等结构,知道它们的原理;学会对塑料瓶的切、割、粘等技术。
★初步学会水果拼盘方案的设计,了解评价水平拼盘设计方案和作品的方法。
★初步了解种植丝瓜、含羞草的一般步骤和技术要点及培育养护技能。
★了解设计制作流程方案,看懂组装图纸。
过程与方法
★关注身边常见纸制品,比较所用纸质材料的不同处;运用简单工具对卡纸、纸绳等进行裁切、弯折和连接等操作;比较各种工具的用途并与同伴交流体会。
★感受镜框的不同材质以及相应的制作技术。
★让学生在制作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能自己独立完成图纸上的操作步骤。
★通过调查初步了解雷艇模型、电动洗刷杯等结构和外形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制定较为合理的制作计划,并能根据制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提高制作效率;通过救护车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能根据车辆的用途设计出合理的车门;通过创设情景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车厢与底盘的连接方式;创新设计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收集各类适宜制作花瓶(和多功能储物盒)的废旧纸盒;通过课前调查、课内图片观察、交流讨论,了解花瓶(和储物盒)的特点;能用简单的设计图表达自己的想法;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纸盒进行加工制作;能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调试、反思和改进。
★提出任务,引出课题,完成纸模制作;激发需求,设计制作其它主体建筑模型;讨论平面布局,设计辅助设施;完成辅助设施的制作并组合展示;学生讨论小区布局,完善社区规划;展示交流,组织评价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模型制作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调查意识到技术创新可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方便,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验植物播种繁殖技术,初步学会用穴播法播种蚕豆。
★体验饲养动物技术,初步学会饲养家兔的操作技能。。
★经历水果拼盘方案的设计过程,体验水果拼盘的制作,初步形成生活乐趣。
★培育废物利用与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体会动手动脑、变废为宝的乐趣。
★增强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培养善于整理学习用品、家用小物品的好习惯;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在了解笔筒特点的过程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民族精神。
★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体验科技创新和科技探究带来的乐趣。
★通过手工制作,增强审美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多元思维,发展技术能力,互动评价,体验作品成功的喜悦;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学会表达交流自己的意见和倾听他人的见解;在活动中增强与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提高动手动脑设计制作作品的实践能力。
★能主动探究事物的变化及其原因;能寻找获得更好制作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五、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孩子进行纸艺特色的培养,希望通过纸艺特色教育,使孩子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手工
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易于儿童想象和智力的开发。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手肌肉群的灵活性和大脑发育。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
六、各单元教学要求
(一)家政
1、知道编织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了解编织物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掌握一些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学习编织3—5件小作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设计编织日常用品、小工艺品。
3、在学习编织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手工
1、掌握对折、剪、粘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2、能看懂纸工制作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
3、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种植
1、初步了解植物的一般步骤和栽种技术、栽培的方法、学会培育操作植物的技能。
2、体验生产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从植物的美中体验劳动的美、技术的美,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初步感受劳动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激发学习农业技术的兴趣。
(四)科技制作
1、初步了解制作模型的原理及基本结枸方案设计;学会使用尖嘴钳、起子、台虎钳等的工具;初步掌握会用导线连接小电动机、电池和开关盒等不同的技术。
2、形成认真、细致的制作及实践、观察、研究的钻研精神。
3、培养学生在创新制作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饲养
1、初步了解家兔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技能。
2、体验饲养劳动,感受课余生活的乐趣。
(六)头脑风暴
1、通过观察、设计、制作、了解回力车的基本原理。
2、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分工操作等基本方法,提高打孔、穿线、扎铁丝、美化作品的操作能力。
3、形成合作互助、交流经验与分享快乐的学习氛围。
七、定位与反思
在教学中,反思设计存在的缺点,并能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培养探索事物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八、具体教学措施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根据本学期四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如学生开展关于绿化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绿化的分布情况、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绿化、保护绿化的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三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九、作业
要求:
1、根据四年级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特点,作业一般采用的形式当堂完成,若当堂完成不了也可以在课外完成。
2、根据劳动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及社区等方面所蕴藏的教育资源,挖掘学生的潜能。
3、作业的反馈形式为集体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况,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艺制作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木工的基本技能,工艺制作的原理,能设计图样并制作,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制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对成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2、以奇促趣,以观促趣,在玩中学,在赏中做。通过观赏栽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使学生从木制工艺品的美中体验到劳动的美、技术的美,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劳动的责任感。
3、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功能的转变。学材的内容易于学生接受,篇幅少而精。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以立体制作为主,在立体制作中牵涉到的技巧要多一些,要求高一点,难度提高了许多。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
三、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学生都来自农村,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大部分孩子没做过家务劳动,缺乏一定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只有少部分来自家庭条件较差的外来务工子女从小就参加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但基本上学生对这门课充满了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制作木制工艺品的基本技能,工艺制作的原理,能设计图样并制作。
2、学习制作木制工艺品的方法,体验劳动的乐趣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
木工模型的制作及拼装。
五、教研专题及教学措施
教研专题:如何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的能力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4、由于部分作品难度较大或内容较多,故课内独立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也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完成作品,对于完成的作品应及时进行评价,如设立制作奖、创意奖等。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5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劳技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编入六大块主题,分别是“巧折纸盒、剪纸贺卡、绳编手链、绳编花卉、塑料沙漏的设计和制作、探究职业劳动”。每个主题都有3个活动内容组合。
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技术性、操作性、工序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调查、思考、设计、讨论、表述、制作、评价等进行系统学习。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扩充,对教学时空进行拓展,“长课时”的教学形式第一次在教材中得以呈现。在较长的课时保证下我们觉得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彻底的体验技术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围绕项目载体,从对技术活动的兴趣入手,通过调查,制定方案,讨论计划,实践操作,展示评价的全过程感受学习活动,强化与同伴相互团结协作,合理分工,将设计制作任务按步骤有计划的加以实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学习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四、学习重难点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五、教学措施
创设情境,广泛调查,激发兴趣;分层练习,突破难点;互帮互助,体验成功;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本领。
要引导学生用图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展开图与取用材料有关,以及展开图上的符号与折纸加工方式有关,从而对六面体纸盒与其展开图的联系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互相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制作上的优缺点,互相学习。
劳动技术教学中,注重的不单是显性的动手技能,还包括隐性的、默会的知识,也就是基本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这些是学生形成能力的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积极的心理氛围,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融入情境、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将“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导学”材料——学习单,作为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提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探索、实施设计方案。
利用学习单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利用学习单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利用学习单让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利用学习单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发展与提高,改变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说”有机的学习统一。通过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他们的技术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未来公民基本的劳动技术素养;关注每个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认识和理解劳动的舞台。教学设计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他们提供学习经历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培养,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的空间与时间。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6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极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
本册劳动课共10课,内容分为二部分;
①饲养与栽花;
②手工制作;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三、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
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
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
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1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供小学6年级的学生使用。本册教材的特点是:
1、强调语言运用。
2、注重能力培养
3、突出兴趣激发
4、重视双向交流
5、融合学科内容
6、重视灵活扩展
7、实现整体设计。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59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8人。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6、养成响亮清晰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培养语感。
7、能在完成某个任务(如涂色,小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词句,并且培养动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五、教学方法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 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所教四年级2个教学班。这些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我们吃什么: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包括1、2、3、课)
(二)水里有什么:本单元是在继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的单元。在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深度用学到和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小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包括4、5、6、7课)
(三)植物的生活: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科学探究的经历,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借助工具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本单元在本册书中编排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包括8、9、10、11、12课)
(四)空气和水的力:本单元主要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空气及水的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包括13、14、15、16,17课)
(五)热的传递:本单元主要选取了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现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如杯子变热了,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游动等进入相关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18、19、20、21,22课)
(六)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植物的身体结构,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2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
3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6想象能力: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想象蒸发的本质,叶、茎的内部构造。
7动手能力:学习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评价工作安排
(一)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二)成立互助小组,由班级中优秀学生辅助学困生。
(三)建立学习组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人尽到自己的努力。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助推学生科学素养》
(二)研究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八、教研课安排
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开展听评课活动,采取个人讲课与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讲公开课不少于1节,听课不少于15节,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授课水平。
九、业务学习
(一)、第一周学习学校教学计划与教研组计划
(二)、第二周学习本册科学教材
(三)、第三周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四)、第四周—第二十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1—17条
十、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十一、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第九周食物里的有害物质第十四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3
情况分析:
四(2)班英语基础较好,但是随着不断有插班生的进入,班级整体水平有所下降。现在学生水平两极分化得厉害。但欣慰的是,中等水平的学生占了大半,因此复习期间重点抓20%的后进生。
复习目标:
根据学校的.计划结合英语科组的实际,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上好每一节复习课,进行分类复习,定期检测,辅导好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复习内容:
1、各单元主干句型和四会单词,本册所有句型的语篇表达。
2、听音能力、读图能力与单词拼写能力的培养。
复习安排及措施:
1、要求孩子前一天晚上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单词听写(每次听写一个单元,共6单元)并纠错,目的是查漏补缺,争取能够把教材后面所附词汇表上的单词全部达到听、说、认读、写四会要求(部分孩子可适当放宽要求,只要能记住课标上所要求的四会单词即可)。
2、第二天课上进行本单元重点句型复习回顾并把每单元的单元测评卷子中失分较为严重的题型进行重新讲解并教给其方法。
3、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进行听力训练,所以要求学生每天晚上继续坚持听录音并跟读一遍(每晚复习一个单元即可)。
4、如时间允许,对暑假作业上的部分试题进行讲解,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进行考前热身做一套四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子并进行点评,做到查漏补缺。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4
四(2)班现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3人。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下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43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给行业分类;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愿意为美好的明天付出努力。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人任教的班级是初二(1)班他们在初一的社会课中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对历史内容相对较为陌生,所以针对学生的这种状态,教师需要在近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历史的习惯进行引导,以便他们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了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学科知识以及学科特点,都需要我们教师花大力气去引导和点拨,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并没有丝毫的减轻,放松不得。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课堂上在认真学习教科书的知识之外,精心设计课外阅读资料:如国家大事,身边模范等,用品德与社会的眼光给予学生拓展训练,打开他们的思路,使课本知识得以有效的补充。让它们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与辉煌,感受社会,感受历史,让它们对社会中的是与非,善与恶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样潜移默化地指导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技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技术性、操作性、工序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调查、思考、设计、讨论、表述、制作、评价等进行系统学习。在以往教学中因为教材呈现形式和课时安排的局限,但是由于学校的设施不齐全,学生很难在校园内进行操作、实验,也愿学校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原有的教学时间内体验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对更深层次技术活动的需求无法满足。
三、教材分析
(一)编写思路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的编写注重发挥教育功能,注意教参在解读教科书、指导教学、提供资源、引导教研等发面的功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强化教学建议,对所用的工具、设施安全性能的检测,安全操作规程,出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方案等提出具体的建议;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多样化、有效性,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科书中重要技术的规范及原理的说明。在新课程的体系中,我们在实施教学中要明确:随着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的增长,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强调技术素养的教育。这也是技术教育的核心领域,也是本学科课改的核心理念。
(二)编写内容
本学期有16课,其内容涉及:编织类3课,手工制作类5课、家政类2课、科技制作类3课,、种植类2课、饲养类1课、头脑风暴类1课。
四、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活中的美化作用,能制作纸绳工艺;掌握圆形卷折、椭圆形卷折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卷折技术。
★了解花瓶的形状、色彩、图案,知道花瓶在生活中的价值。
★初步掌握剪、裁、穿编、镂空技术,学会小镜框的编制方法,制作小镜框。
★知道风筝、小风车等结构,知道它们的原理;学会对塑料瓶的切、割、粘等技术。
★初步学会水果拼盘方案的设计,了解评价水平拼盘设计方案和作品的方法。
★初步了解种植丝瓜、含羞草的一般步骤和技术要点及培育养护技能。
★了解设计制作流程方案,看懂组装图纸。
过程与方法
★关注身边常见纸制品,比较所用纸质材料的不同处;运用简单工具对卡纸、纸绳等进行裁切、弯折和连接等操作;比较各种工具的用途并与同伴交流体会。
★感受镜框的不同材质以及相应的`制作技术。
★让学生在制作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能自己独立完成图纸上的操作步骤。
★通过调查初步了解雷艇模型、电动洗刷杯等结构和外形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制定较为合理的制作计划,并能根据制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提高制作效率;通过救护车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能根据车辆的用途设计出合理的车门;通过创设情景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车厢与底盘的连接方式;创新设计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收集各类适宜制作花瓶(和多功能储物盒)的废旧纸盒;通过课前调查、课内图片观察、交流讨论,了解花瓶(和储物盒)的特点;能用简单的设计图表达自己的想法;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纸盒进行加工制作;能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调试、反思和改进。
★提出任务,引出课题,完成纸模制作;激发需求,设计制作其它主体建筑模型;讨论平面布局,设计辅助设施;完成辅助设施的制作并组合展示;学生讨论小区布局,完善社区规划;展示交流,组织评价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模型制作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调查意识到技术创新可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方便,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验植物播种繁殖技术,初步学会用穴播法播种蚕豆。
★体验饲养动物技术,初步学会饲养家兔的操作技能。。
★经历水果拼盘方案的设计过程,体验水果拼盘的制作,初步形成生活乐趣。
★培育废物利用与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体会动手动脑、变废为宝的乐趣。
★增强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培养善于整理学习用品、家用小物品的好习惯;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在了解笔筒特点的过程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民族精神。
★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体验科技创新和科技探究带来的乐趣。
★通过手工制作,增强审美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多元思维,发展技术能力,互动评价,体验作品成功的喜悦;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学会表达交流自己的意见和倾听他人的见解;在活动中增强与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提高动手动脑设计制作作品的实践能力。
★能主动探究事物的变化及其原因;能寻找获得更好制作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五、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孩子进行纸艺特色的培养,希望通过纸艺特色教育,使孩子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手工
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易于儿童想象和智力的开发。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手肌肉群的灵活性和大脑发育。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
六、各单元教学要求
(一)家政
1、知道编织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了解编织物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掌握一些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学习编织3—5件小作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设计编织日常用品、小工艺品。
3、在学习编织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手工
1、掌握对折、剪、粘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2、能看懂纸工制作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
3、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种植
1、初步了解植物的一般步骤和栽种技术、栽培的方法、学会培育操作植物的技能。
2、体验生产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从植物的美中体验劳动的美、技术的美,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初步感受劳动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激发学习农业技术的兴趣。
(四)科技制作
1、初步了解制作模型的原理及基本结枸方案设计;学会使用尖嘴钳、起子、台虎钳等的工具;初步掌握会用导线连接小电动机、电池和开关盒等不同的技术。
2、形成认真、细致的制作及实践、观察、研究的钻研精神。
3、培养学生在创新制作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饲养
1、初步了解家兔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技能。
2、体验饲养劳动,感受课余生活的乐趣。
(六)头脑风暴
1、通过观察、设计、制作、了解回力车的基本原理。
2、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分工操作等基本方法,提高打孔、穿线、扎铁丝、美化作品的操作能力。
3、形成合作互助、交流经验与分享快乐的学习氛围。
七、定位与反思
在教学中,反思设计存在的缺点,并能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培养探索事物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八、具体教学措施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根据本学期四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如学生开展关于绿化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绿化的分布情况、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绿化、保护绿化的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三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九、作业
要求:
1、根据四年级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特点,作业一般采用的形式当堂完成,若当堂完成不了也可以在课外完成。
2、根据劳动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及社区等方面所蕴藏的教育资源,挖掘学生的潜能。
3、作业的反馈形式为集体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况,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艺制作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木工的基本技能,工艺制作的原理,能设计图样并制作,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制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对成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2、以奇促趣,以观促趣,在玩中学,在赏中做。通过观赏栽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使学生从木制工艺品的美中体验到劳动的美、技术的美,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劳动的责任感。
3、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功能的转变。学材的内容易于学生接受,篇幅少而精。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以立体制作为主,在立体制作中牵涉到的技巧要多一些,要求高一点,难度提高了许多。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
三、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学生都来自农村,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大部分孩子没做过家务劳动,缺乏一定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只有少部分来自家庭条件较差的外来务工子女从小就参加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但基本上学生对这门课充满了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制作木制工艺品的基本技能,工艺制作的原理,能设计图样并制作。
2、学习制作木制工艺品的方法,体验劳动的乐趣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
木工模型的制作及拼装。
五、教研专题及教学措施
教研专题:如何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的能力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4、由于部分作品难度较大或内容较多,故课内独立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也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完成作品,对于完成的作品应及时进行评价,如设立制作奖、创意奖等。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7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劳技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编入六大块主题,分别是“巧折纸盒、剪纸贺卡、绳编手链、绳编花卉、塑料沙漏的设计和制作、探究职业劳动”。每个主题都有3个活动内容组合。
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技术性、操作性、工序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调查、思考、设计、讨论、表述、制作、评价等进行系统学习。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扩充,对教学时空进行拓展,“长课时”的教学形式第一次在教材中得以呈现。在较长的课时保证下我们觉得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彻底的体验技术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围绕项目载体,从对技术活动的兴趣入手,通过调查,制定方案,讨论计划,实践操作,展示评价的全过程感受学习活动,强化与同伴相互团结协作,合理分工,将设计制作任务按步骤有计划的加以实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学习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四、学习重难点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五、教学措施
创设情境,广泛调查,激发兴趣;分层练习,突破难点;互帮互助,体验成功;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本领。
要引导学生用图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展开图与取用材料有关,以及展开图上的符号与折纸加工方式有关,从而对六面体纸盒与其展开图的'联系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互相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制作上的优缺点,互相学习。
劳动技术教学中,注重的不单是显性的动手技能,还包括隐性的、默会的知识,也就是基本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这些是学生形成能力的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积极的心理氛围,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融入情境、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将“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导学”材料——学习单,作为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提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探索、实施设计方案。
利用学习单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利用学习单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利用学习单让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利用学习单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发展与提高,改变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说”有机的学习统一。通过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他们的技术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未来公民基本的劳动技术素养;关注每个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认识和理解劳动的舞台。教学设计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他们提供学习经历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培养,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的空间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