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读《富兰克利自传》有感读完《富兰克林自传》,可以深切体会到本杰明·富兰克林写作简明、幽默、清晰的风格。在书中,他把自己的才学归功于阅读,他作为自己父亲十七个孩子中的第十五个,因家庭经济困难只读过两年小学,十二岁的时候就在其哥哥的印刷厂里打杂,一些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一些诗集,读罢后甚是喜爱,于是自那时侯起他就迷上了阅读,他在自传中提到希望每个人能更多接触到各种书籍,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他有多么的热爱和推行阅读,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去世。
为了阅读,他省下微薄的生活费用于购书,以及结交一些书店里的店员,在夜里偷偷借书,清晨归还,他读的书涉及历史,哲学,诗歌等等。阅读给了他丰富的知识与辞藻,他在成名后经常读报,自己还开设了家报社,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讽刺一些不当的政治行为,同时还着手做一些电学实验,他在历史上诸多领域做过许多贡献,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富兰克林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很多人都叫这个名字。丰富的阅读,造就了非凡的富兰克林。而反观自己,纵然不及富兰克林如此的热爱阅读,但我的确能领悟到书中思想的魅力。上学的时候读一些小说和杂志,用以放松心情,不得不说阅读的确有巨大的魔力,无论一天的课程有多么繁重心情有多么糟糕,只要打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烦恼马上就烟消云散。
每每在图书馆中行走,空气中弥漫书的气息总能令人安心,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在图书馆中学习。记得大学图书馆里有个读书漂流俱乐部,本身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旨在不浪费每一本书让更多的人能读到丰富多彩的书籍。俱乐部的特色就是书籍漂流,把自己不需要的书放在图书馆专门设置的藏书处,然后自己就获得一张会员卡,凭卡能在藏书处借阅别人放在那里的书,于是就实现了书籍的流动和共享。我曾经借到其中的一本关于管理的书,打开后才发现这是一个经管学院的同学放在这里的,里面勾画了各种重难点,在一些经典例案旁做了详细解析,特别暖心的是在书的最后几页还附了一张小纸条,上面罗列了许多管理类书籍,并写下“如果对管理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阅读以上书目”,书籍在这里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每每看到别人在书中留下的温馨提醒,都似有股暖流淌过心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每一本书都有各自的养分有待读者去吸收,《资本论》解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圣经》表达出信仰让生活更美好,《我的奋斗》揭示了希特勒坚定毅力和复兴日耳曼民族的强烈愿望。我需要更多的阅读,吸取每本书中的营养,伴我在今后人生中成长。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经济九班 刘欣然
我是第一次较全面的接触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早先只知他是美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对美国历史影响重大,仅此而已。我用了一个月时间咬着牙读完这本书,了解了一些关于此人的生涯历程,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首先我要向您说明,第一,我不了解美国历史,更不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所以我在读这本书时始终怀有一种陌生感;第二,我不知自己是因为没用心读还是自己离富兰克林的亲身经历差距太远,我始终提不起对此人人生经历的好奇心来,这就是我为什么前面提到咬着牙读完的原因。我说这些话并不是想有意冒犯您,我只是想说: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一样,生命感悟不同,并不是一本书对任何人都有强烈的启迪作用,您可明白?
当然,我也并不是一无所获,本书第八章《美德计划》和附录《财富之路》对我还是有一定启示的,尤其是前者。富兰克林先生对自己制定了十三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认为除第十二条、十三条可适当修改以外,其他全部可以作为我自己的人生箴言。
箴言如下: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缄默:避免闲谈,言必有益
3.秩序:物归其所,事需限期
4.决心:当做必做,坚持完成5.节俭:节省花费,花必有值
6.勤勉:珍惜时间,做有益事
7.诚实:真诚待人,言行一致
8.正直:多行善事,不损他人
9.中庸:容忍为先,不走极端
10.整洁:衣着整洁,居所清洁
11.平静:临危不惧,处乱不惊
12.节欲:克制欲望,修身养性
13.谦逊:摒除傲气,持心若水
这十三条,我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打出来,就是深知这些道理实践起来的艰巨性。推心置腹的说,这些道理在我们国家的儒学,理学,禅学里中也有,但世人往往只停留于空谈,而不去努力施行,所以真正学习的不能仅限于这些道理,更应该在心中尊重这些肯将道理付诸于实践的伟人们。我欣赏富兰克林的诚实,他直言不讳地说自知自己根本同时做不到这些,只能脚踏实地得一步一步去实行,我从中懂得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此外,我认为作者在此书中用生动笔墨记述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其中没有豪言壮语,语言平实亲切。显然,作者只是想一点一滴把自己总结的人生智慧传递给读者。我认为,书中传达的勤奋、好学、敬业以及创造一个最好的自我等观念彰显本书的脉络和主旨,但这仅是我一家之言,书中还有深意有待进一步体会。
总之,我要向您承认,这虽是一本好书,但我现在感触不是很深。然而我懂得好酒需慢品,好书也要多读才有体会,我会坚持将这
本书带在我的身边,一直读下去,我相信我会有明白的那一天的。届时我必定亲自向您解述我的心得体会,还望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