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株紫丁香反思回顾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株紫丁香反思回顾,希望大家喜欢!
一株紫丁香反思回顾篇1
第一、重视朗读,以读为本:
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配乐诵读等学习环节,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我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第二、重视学生提问题:
学生读了二、三、四、五节诗后,让学生针对诗句、词语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改变了以往教师不顾学生实际大量提问的做法。
第三、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
字词的教学扎实有效。能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
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时,我化静为动,激发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踮起脚尖来理解文字的内涵。
又如:“疲倦”和“牵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在理解“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时,我启发学生想象,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会梦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师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第四、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2、3、4、5小节:
“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心中装满美好的愿望,是希望——”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一株紫丁香反思回顾篇2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那叶绿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树,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课前,我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感觉它的美。第一节,一个“踮”字,“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悄悄地潜入老师的小院,为老师栽种丁香花”的动人形象,活脱脱跃然纸上。下面几节:“让那绿色的枝叶,夜夜和你作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休息吧”,无不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浓浓的爱。课堂教学上要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感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所感悟;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师生彼此走入了对方的心灵,这样,孩子们对老师的工作更理解了,对老师也更尊重了。
一株紫丁香反思回顾篇3
重视学生读的指导,并且是有层次的读,6次读文,从正确地读、流利地读,到有感情地读,从学生读,教师读,学生评读,同桌读,开火车读等教学手段。在读中感悟、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节课在读上还是比较充分的。
重视学生的说。教授中我用启发性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并感受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学生要给学生送这一份特殊的礼物呢?”主要通过这个问题来学习2——4自然段,但是学生太小,回答得不太准确,在课堂上遇到这种冷场局面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和应变经验还不够。
拓展和升华课文的中心情感,最后总结全文,学生体会到文中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向学生提出问题:“文中的学生用给老师栽一株紫丁香来表达对老师的爱,那么,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守纪律、积极打扫卫生、听老师话、按时完成作业,等等”,然后进行总结:“对,同学们,只要你们学好本领,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最后的拓展部分,还是做得不错
虽然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低段阅读教学要求的各个方面。但是每个人的审美、看法不同,我会虚心向各位老师们请教,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断的进步、创新、改善,吸取老师们的优点,尽量将每一节课都讲到尽善尽美,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做到高效的课堂。
第二篇:《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歌,全文共5节,讲的是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现了小朋友们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个个问题的着落点,创设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问中感知和理解......
一问
在上课前出示第一个问题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阅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概,从而获得整体的印象。
二问
在学生有了初步印象之后再出示第二个问题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哪儿了呢?紫丁香又能给老师带来哪些快乐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重点阅读课文1、2小节,从而找到答案: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可以让它和老师夜夜做伴。同时,此处采用的问题训练让更多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读——问——再读这一学习方法,还为下面的三小节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问
在学生们深深体会到小朋友们是想让紫丁香和老师做伴这一问题后,紧接着再次出示问题三:代表小朋友的紫丁香是分别怎样与老师做伴的呢?然后放开手脚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自读以下3小节,最后都得到紫丁香用那沙沙的响声让老师听到了动听的歌曲,紫丁香用那盛开的鲜花让老师看到了孩子们那张张笑脸,紫丁香用那阵阵清香让老师闻了进入甜美的梦乡这一系列答案。在以上这一问中,小组合作的精神,对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提高与发展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问
在加强了课文部分阅读训练之后,紧接着出示问题四小朋友为什么这么尊敬自己的老师呢?让学生再次诵读全文,让他们体会到了原来老师是那么辛苦。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2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
这次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教学,整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复习词语导入,采用奖励的办法,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用一张贺卡为主线导入课文内容,和学生一起写课题,读课题.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带领他们再次走进课文。在学生解决了生字和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大问题:是谁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们要让紫丁香的枝、绿叶、花、花香为老师做什么?把课文串起来进行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抓住“踮起”“挂牵”等关键词进行理解感悟,读悟结合,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第二小节,课文3至5小节让学生自主学习,学完每部分,再回归全文,课堂上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感悟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深情。最后,我给出一幅课文插图作为支架指导学生背诵,完成本课时的另一个教学目标。在拓展阅读中,我安排了选读篇目和必读篇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拓展写话环节,我出示了一组老师一天忙碌工作的图片作为支架,为学生写话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我的板书内容简洁,中间一个爱心突出了文本的主旨。
上完课后,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流程比较清楚,朗读、拓展等环节也都具备,学生上课也很积极投入,课堂气氛较好。但经过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觉得这堂课的最大失败就是朗读指导不够自然不够深入,有些浮躁。而《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意境优美感人,如果阅读中只停留在表面、夸张的朗读上,那教学真可谓苍白无力。其实,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通过朗读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现出来,形成个性化的朗读,如何在朗读中作到润物细无声的指导。一直是困扰着我的问题。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作简单分析:
1、在朗读指导上,教师要反复研读文本,力求找到一个切入点来指导学生朗读。
2、其间,教师的范读和细致引导显得尤其重要,而我却省去了,导致很多的学生未能真正走入文本。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如沐春风,以读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一扇深入阅读的窗口,从扇扇窗口窥视、捕捉到文字里蕴藏的真情实感,获得阅读的愉悦,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燃起深读文本的欲望和冲动。这节课我对学生认知水平不够理解,低估了或高估了他们的朗读能力,所以朗读才显得流于形式。我想以后备课的时候我还得再多备备学生。
3、备好一节课需要短期与长期的准备,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要有深度的钻研、创新的理念,还需要储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和语言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课堂里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
我今后一定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3
让新课程走进我和学生中间
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将自己的情感根据课文的内容变得更丰富,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人文素养。我觉得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的感悟是激发学生浓烈情感的诱因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那自身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然而,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将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受到熏陶和感染。
如《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本诗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当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我的'恩师,想起了老师所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于是在备课时,我就饱含深情地吟咏着,在课堂上,我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
二、深入课文,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化生硬的技巧指导为情感熏陶
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文的朗读,应是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情感变为自己的。”也就是说,朗读重在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时,我怀着对恩师的无比尊敬和爱戴之情朗读的诗歌,深深地感染了孩子们,所以,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停顿、重音、快慢、升降以及声音的虚实等的技巧指导,孩子们便把那种发自内心地对老师浓浓的爱,通过朗读表现了出来。又如,在教学《假如》一课时,课文中四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一句,应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启发学生想象小树和小鸟以及西西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从而使学生感受神笔的重要,这样,学生在朗读时,语速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声音时高时低,时重时轻,读出了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的理解,也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与学生同朗读,共感悟,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如果只是让学生呆板机械地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地接受吸纳,是很少有效果的。只有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刻骨铭心。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身为老师的我,也曾经是一个让老师操心的学生,心中也燃烧着对恩师浓浓的情。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时,我没有抑制这份情感,而是尽情宣泄,并让他们受到感染同时,也拉进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树立着老师曾经和我一样是学生,现在也跟我们一样爱老师,所以,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让学生对于老师的情感进一步浓厚,朗读的积极性也就更高,学生的情感因素被调动了起来,朗读趋近完美。
2、通过扩展式谈话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也是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时,当学生说到喜欢第二小节时,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老师疲倦吗?”一个简单的的扩展式谈话,让学生把他们眼中老师的辛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他们有的说:“老师每天早晨都要提前来打扫教室,很辛苦。”有的说:“老师每天中午都要为我们盛饭,自己都不能坐下来好好吃饭。”有的说:老师每天还要为我们批改作业,很晚才能回家。”还有的说:“老师每天都为我们操心,我们犯错误惹老师生气,可是您还得忍着气,给我们讲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是心与心的沟通,是情与情的交融,一句句,一声声,都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从而使大家尊敬老师的情感达成共鸣,便有了那发自肺腑的“老师爱你们!”“我们爱老师!”的深情!
总之,这一次次心灵的碰撞,这一次次情感的交融,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感动于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感动于新课程改革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情感光环。我和我的学生们将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中,努力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4
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课,老师来听我的课。刚一上课,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紧张使得我口干舌燥,原先预想设计好的课一下子全盘打翻了,整个课堂活力不够,教学目标也没有很好的达到,心里很不是滋味,羞愧、自责一起涌上心头。
下午,老师分析了我的课,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获益匪浅。《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老师提醒我说这堂课学生的朗读没有体现出来,而课堂教学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完成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只能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和对话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展示的,而我没有引导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且个性化的朗读不够关注,整个课堂的朗读气氛不够热烈。听了老师的话,真的是十分羞愧,意境优美的诗歌在我的引领下,上的那么无趣,更别说和孩子们产生共鸣了。自己真的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
回想整个课堂,有很多的纰漏。在初读课文时,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在学生展示朗读时,我没有很好的引导,仓促地结束了他们的朗读,没有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读”,比如小朋友选择“绿叶儿在风里沙沙”这一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绿色的枝叶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它在唱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体验师生这种情感,读出来的效果自然就饱含深情了。而我错过了!在学生选择星星这一段时,只是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草草收场,如果用“夜深了,连星星困得都不停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呢?这时候,紫丁香还会怎样陪伴着老师?谁再来读一读?”用这样的语言鼓励学生“说”,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相信效果会不一样吧!而我又错过了!
这堂课给我的教训很大,自己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了。教学水平还需不断地磨练,课堂驾驭能力还需不断加强,自己学的东西还很多,向老师学习,多思多想多练,在反思中进步。在此,谢谢老师对我的指点!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5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诗歌。为了让孩子完全吸收这片课文的精华,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抓住这样几个环节教学。
第一是大声朗读,以读为本。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不同形式朗读方式,而且教师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我让学生自读自评,让学生意识到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第二是让学生自己对课文中的句子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学生才会有意识的.动脑筋。低年级的孩子必须要给他们任务学习,不然很容易导致孩子走神、发呆。
第三是让学生从“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这句话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这样孩子会带着感情读课文,那么语调中就带着敬爱、感激、热爱来读课文。
第四是最后以小组的学生轮流读、竞赛读、自由读。最后在老师的板书下自己先背五分钟然后同桌检查。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6
这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这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以一株紫丁香为衬托,从一个侧面塑造了人民教师勤工作,爱学生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
在课文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图片等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老师对小朋友的爱,进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又能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发展能力。另外我在练习说话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按照“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希望——”、和如果你是这株紫丁香,你会说什么和唱什么歌练习说话。诗贵在品读,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的教学形式很适合诗歌的.教学。如何让孩子去喜欢语言,进入语言,从而理解语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形成个性化的朗读,这是需要自己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7
这首诗是一首儿童诗,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从一个侧面赞美了老师的辛勤劳动。开始,我担心,这么一首富有诗意的小诗,恐怕学生很难理解。可是用了《紫丁香》这首歌导入,孩子很快进入了角色,了解了“紫丁香”的用意后,孩子一读课文,也了解了课文中“紫丁香”的用意,学习起课文来就烂熟于心了。学习第5小节时,我问:“老师做了一个又香又甜的梦,你知道是什么梦吗?”孩子纷纷说起来,“老师肯定梦到了我们上课时的样子。”“老师肯定表扬了种紫丁香的学生。”“老师希望我们上课认真听讲,考出好成绩。”……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是纯真的。不知不觉中,我和孩子又走进了一步,彼此心灵又拉近了距离,以后,孩子对老师的工作更理解了,也更尊重了,也会更懂事的。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8
今天上午第三节我讲了《窗前一株紫丁香》这一课。这是磨课的第一个环节,也算是初试牛刀了。
上课伊始,我以“孩子们你们都见过哪些花?”的问题导入,这一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孩子们回答的积极性很高,然后我总结了他们回答的内容并引入“丁香花”,接着在我对丁香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引出“紫丁香”,继而板书课题《窗前一株紫丁香》,再请孩子们齐读课题。在评课中听课老师给出“如果出示紫丁香的挂图或者图片效果更佳”的评语。其实我原本想上午上班后打一张紫丁香图片的,可是偏偏不凑巧学校竟然停电了,所以计划泡汤。不过这也表明我事先准备不足,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接着我用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复习,用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评课老师对此也作出“读的形式多且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肯定评语。当然,除了开火车读,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并相互纠正、点名指读、生自愿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以及教师范读等读书形式,使孩子们充分认识并熟悉课文。
在文本研读环节,我用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维碰撞,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让他们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遗憾的是这些都只是我原本的设计,然而实施起
来却是相当的困难。究其缘由,那就是孩子们还没有适应我的这种教学模式。事实上我也是他们的新老师,我知道好多方面还得慢慢磨合。对此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毕竟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在这节课中我也尝试了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但是好多孩子提的问题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当我充满激情的.讲解时,看着台下孩子们的反应平平,顿时我也失了劲头。新学期,新班级,的确需要我下功夫好好整治啊。
在结课环节,评课老师给出“如果问学生为什么爱自己的老师,让孩子们自己感受因为老师也爱学生,能指出这种爱是相互的,升华一下会更好。”的评语。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我借鉴。
对于板书方面,评课老师认为我设计的板书比较形象,如果能用彩色粉笔修饰一下会更出彩。至于授课时间我把握的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能预留学生练习的时间会更好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台阶。
那几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9
一、改变提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第一小节“浓绿的小院”时,本来我设计的问题是“大家来想象一下浓绿的小院会是什么样子的?”。黄老师对我说:“可以换个问法:‘老师不知道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告诉老师?’,再搜集一些图片让他们看图说,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说得更具体。”我就采取了黄老师的建议,小朋友的兴致很高,说得也很好,效果真的很不错。
二、寻找可演之处,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小节“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黄老师说这里可以让他们唱歌:“如果你是绿叶儿,你会为老师唱些什么?”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小朋友们个个都想露两手,唱了《老师,你好!》、《秋》、《春姑娘》等一些歌曲,虽然有的小朋友唱得不是很好,但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丰富教学用语,让学生乐学。
自然、生动的教学用语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一方面我比较欠缺,所以有时自己也觉得很枯燥。就拿读书来说吧,黄老师说读第二、三小节时只要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小节”改成“让老师再来听一听那沙沙的声音”,效果就截然不同,小朋友更愿意读了,也更带劲了。小小的改动,带来的.确是大大的收获。
四、抓住关键,精简板书。
这首小诗一共5小节,我原本计划每个小节分开来讲,板书是这样的:夜夜作伴消除疲倦盛开笑脸
飘进梦乡。后来黄老师说可以把第二、三小节合起来,板书可以写成:听唱歌看笑脸闻花香。我一看确实很好,又简单,又把重点包含在内。
这首小诗很优美,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小朋友很是喜欢。它体现的是浓厚的师生情谊,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懂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黄老师说我和他们接触的时间还不多,师生情谊还不怎么深,可能教学效果不是太好。这节课上下来,从整体来说效果还可以,就是师生情谊方面确实还不是很深厚,让他们把想对老师说的话表达出来,他们都不能很好的表达。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0
《一株紫丁香》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5课。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感受到紫丁香的美。初读课文,在学生解决了生字、朗读正确的基础上,用一个大问题“为什么小朋友要把这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把课文串起来,进行2——5自然段的教学。在理解这四段的文字,基础上,进行这四段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这情。回顾这一节课,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一、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也是低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本课教学中,对于孩子们踮起脚尖的`原因,“做伴、疲倦、挂牵”等词语的理解,都采用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来设计问题。“老师每天在干些什么?你们知道吗?”并利用“因为……老师……”训练说话来体会老师的辛苦及夺理解“疲倦”一词。用“当……老师……”训练说话来体会老师有没有时时刻刻关爱着你,关心着你的事?用来理解“挂牵”一词。在理解的同时,又积累了词语,丰富了语言。
二、重视朗读,以读为本:
“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始终把“读”贯穿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形式多种多样的读,个别读、自由读、男女生对读、比赛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不感到枯燥;使学生读得有情,充分展露学生个性;使学生读得有悟,读出对老师的深厚情谊。 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配乐诵读、师生配合读等学习环节?第一小节:要读得轻轻的,要有一种生怕惊动老师的感觉。第二至四节分别强调“夜夜和你做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读出体贴、关心的感情。读最后一节中“快放下……”句子时,语速要适当加快,真诚地流露出希望老师早早休息的感情;最后两行,要读得稍慢,充满遐想。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1
这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这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以一株紫丁香为衬托,从一个侧面塑造了人民教师勤工作,爱学生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实施这一教案学习,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意或句意,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先由教师扶着走一程,再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逐渐学习自学的方法。
回顾一节课,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流程比较清楚,时间上把握也比较好。在课文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图片等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老师对小朋友的爱,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又能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发展能力。另外我在练习说话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按照“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希望——”练习说话,这个方式我安排的用意是规范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说话,写话的句式,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诗贵在品读,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的教学形式很适合诗歌的教学。如何让孩子去喜欢语言,进入语言,从而理解语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形成个性化的朗读,这是需要自己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2
课时目标:
1、分析记忆字形,识记生字
2、正确书写10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书写记忆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课文,要求流利、有感情
2、词语复习巩固
(接下来考考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看着这些词语,你能顺利地读出来吗?
男生、女生分组赛读)
二、初步认读生字
课文学完了,接下来,我们看看本课有哪些需要我们学会书写的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指名领读生字
3、示范分析字形及书写规范
(老师先出示两个字,看看它们是如何构成的。休,伸。
根据老师的步骤,你能把其他字的结构讲给小朋友们听吗?
接下来,同桌两个人挑两个字来分析字形结构,一会儿我找同学当一回小老师为大家讲生字。)
4、学生展示字形结构分析
三、配乐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四、作品展评
在巡视过程中,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投影展示,大家评出漂亮规范的和有问题的。
五、作业布置
1、把这首诗歌朗读给学校的一位老师听
2、生字书写,每个字加拼音写5遍组一个词语
教学反思:
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分析字形,理解字义,再加上手写嘴念,既能更快地记准生字,又能为以后学生自觉学习生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3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重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
整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用深情的语言描绘秋天景色引出本首小诗,并和学生一齐写课题,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带领他们再次走入课文。在学生解决了生字和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大问题:孩子们是怎样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们为什么要把这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把课文串起来进行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抓住“踮起”“挂牵”等关键词进行明白感悟,读悟结合,然后再回归全文,配乐朗读,拓展延伸中,我还安排了学生交流赞美老师诗句,最后以指导书写“牵、困”两个生字结束教学。
上完课后,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流程比较清楚,生字教学、说话、朗读、拓展等环节也都具备,学生上课也很用心投入,课堂气氛较好,因此不禁沾沾自喜。但是经过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觉得这堂课的最大失败就是朗读指导不够自然不够深入,有些浮躁、表演的意味。而《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意境优美感人,如果阅读中只停留在表面、夸张的朗读上,那教学真可谓苍白无力。其实,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透过朗读把自己对课文的明白表现出来,构成个性化的朗读,如何在朗读中作到润物细无声的指导。一向是困扰着我的问题。下方就从以下几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
在备课时,我反复研读文本,力求找到一个切入点来指导学生学习,根据教参指示,我设计了“孩子们是怎样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们为什么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两个问题,想以这两个问题来整合课文来带动学生阅读。实践下来,这种把文中大意抽象概括出来的问题法,比之前让学生在深情的朗读中,自己感悟要突兀得多。且课文语言易懂,学生能够明白,又何必绕弯子呢?虽然我的设计是精细的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围绕这篇课文的,但是花了这么多精力寻找的切入点,在实际的`课堂中,在学生的朗读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学生从中究竟得到了什么?我想,没有这两个问题学生也一样会读得很好。正因我的经验不够,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因此课堂上我带学生绕了个大弯子。放下了一种智慧,选取了一种才能,放下和选取什么,有时候直接体现出效率。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教学务必要讲究实效性。
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了解。
在我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自觉性差距较大,好的学生不用老师点拨,自己就能明白课文,并把它读好。而有的学生则是“举步维艰”处处受阻。这次上课时,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将2-5小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朗读汇报时,我也只是做了鼓励性评价,和适当的煽情。许多孩子抑扬顿挫的语气,充满深情地朗读,让课堂增色不少,但这些所谓的“感情朗读”都无疑是个别的好学生给每段诗句贴上的情感标签,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对语言内在含义以及表达方式的体察和训练。如诗句最后一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当我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认真备课的插图时,几个学生竟“哇塞”地叫了起来。本来想用图片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情境中,岂知学生没能对图片有足够的明白到产生共鸣,故朗读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很多学生对于“踮起”、“安静”、“夜深了”。这些词语的体会并未深入,只是停留在浅浅的朗读层面。其间,我范读和细致引导显得尤其重要,而我却省去了,导致很多的学生未能真正走入文本。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如沐春风,以读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一扇深入阅读的窗口,从扇扇窗口窥视、捕捉到文字里蕴藏的真情实感,获得阅读的愉悦,从而使
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燃起深读文本的欲望和冲动。这节课我对学生认知水平不够明白,低估了或高估他们的朗读潜质,因此朗读才显得流于形式。我想以后备课的时候我还得再多备备学生。
三、对教学的设计不够创新。
由于第一次接触诗歌的教学,我备课时就顺着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一路走过来,虽然各个环节、各个流程清楚整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评课时当李老师提出诗歌的教学就应与其它体裁的'课文教学有所区别,应体现出诗歌独特的意境美和整体感时,我便豁然开朗:我怎样没想到把它设计得诗情画意点,而只把它当成课文来上呢?的确,我们如果能时时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来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的话,那我们的课堂才会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坚信有了创新的意识,我今后务必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构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一向发奋的目标。
备好一节课需要短期与长期的准备,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要有深度的钻研、创新的理念,还需要储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和语言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课堂里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4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那叶绿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树,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在教学中,抓住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针对本课的生字,采用有效的`教学生字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字。运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和词语。重点指导:“踮”(第三声)“您”(鼻音)。而且,还运用猜字谜的方式识记生字。如:舌头尝出甘蔗味(甜)。一人站在大树旁(休)。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较好。
在理解课文方面,我主要采用以读促悟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感悟,朗读出诗歌的韵味。比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配乐诵读等学习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如: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挂牵”呢?(老师举例:这几天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都生病请假了,老师心里就非常着急,挂念着他们,害怕他们拉下功课.所以等他们病好以后,老师就利用中午时间为他们补习,这就叫挂牵。)谁能举一个老师挂牵你的例子?(用“当……时,老师……”练习说话。)学生理解了之后,再读课文,及理解透彻,又能读出韵味和感情。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教师自身的朗读感觉不是很完美,今后应加强练习。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评价有些单调,有些走过场,今后将更加努力提高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5
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后,学习生字“株”。认读后,我问道:“‘株’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啊?”问了几个举手的学生,回答的都不对。这时,陈吉晟答道:“老师,是不是量词?”
“是啊。”真是聪明的孩子,我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朝他竖起大拇指,“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又学到了一个量词。大家知道了吗?”
话音刚落,他又来一句:“老师,‘一株紫丁香’,能不能说是‘一棵紫丁香’呢?”
我一听,当时一怔。脑子迅速反应着,极力地搜寻着。备课怎么没有想到呢?能否循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探讨一番?
于是,我说:“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课文插图,能否有所发现?”
教室立即安静下来,学生沉入图中。
我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学生似乎从图中也看不出什么。一个个脸上露出思考和困惑的神情,有的`把眼神投向了我,仿佛期待着我的告诉他们答案。
“‘株’,刚才陈吉晟告诉我们是量词。那么,“棵”是什么词?”
“也是量词。”孩子们齐声答道。
“对啊,‘株’和‘棵’都是量词,老师告诉你们‘株’就是‘棵’的意思,它们意思是一样的,‘一棵树’也可以说成‘一株树’,反过来,‘一株紫丁香’自然也可以说成‘一棵紫丁香’。只是在使用时尊重习惯说法。”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外”,有的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找到答案;而有时候,学生经过努力还是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时需要老师进行适当地讲解,告诉学生答案。不然要老师做什么?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第三篇:《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蓬安县平头乡中心小学校
刘玲
***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儿童诗,诗中以儿童的口吻,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从一个侧面塑造了老师勤奋工作、心牵学生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礼物。诗文富有童趣,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是值得反复吟诵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读为主线,让学生体会诗意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花了大量时间在朗读课文上。朗读方法多样化,老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读,男女分开读,抽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之美,情意之浓。在朗读时,我找到诗歌的关键词,从而加以引导学生的朗读,他们很容易就把握了句子的语气。比如,第一小节的关键词是“踮起脚尖儿”,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结合生活实际,孩子们知道不想打扰他人时,会踮起脚尖走路,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此处应该读轻一点。然后回到课文中去,他们就会知道是学生怕惊动了老师,悄悄地走进校园,害怕打扰老师消息,并在老师不知道的情况下给老师栽紫丁香。第二小节的“老师,老师”,让孩子们体会平时自己唤老师的语气,感受这里孩子们对老师的亲切;同样的,第五小节中的“休息吧、准是”的急切、真诚,都是体会关键词语所找到的感情。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了朗读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在教学课文时,我采用分节教学。教学时,我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了第一节时,我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紫丁香是谁中的?(2)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种下紫丁香?并以第二个问题贯穿全文,在问题的引领下学习文章内容。
学生读了第一节很快就知道紫丁香是学生送给老师的。这一节重点在朗读,在朗读中就体会了为什么会踮起脚尖儿。
学习第二节时,我紧紧抓住“夜夜”一词,学生知道夜夜就是每晚的意思,从而使他们明白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习在第三小节时,我提问:老师在什么时候会疲倦?孩子们纷纷想到了老师每天教他们知识,还为他们批改作业很辛苦。然后我结合实际,告诉小朋友们只要他们上课专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老师就不觉得疲倦了,孩子们笑了。
学习第四节时,重点讲解“花儿”,把花儿比作笑脸,体会学生对老师的爱。
学习第五小节时,我问学生,星星都困得眨眼了,你们认为老师辛苦吗?学生都回答:“辛苦”从而引出第五小节。通过交流,学生会体会老师的辛苦。然后拓展又香又甜的梦是什么梦呢?学生展开想象。
最后再回到开始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送给老师一株紫丁香,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很容易就知道这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爱,为了感谢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学生栽下一株紫丁香,希望可以让紫丁香陪伴老师,消除老师的疲倦。这样的教学很轻松,学生学起来也容易。三.重视学生识字,写字的指导 对于低年级孩子,生字教学最主要是培养他们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生字时,我会把生字插入在朗读教学中,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巩固学习。每教一个生字,我会让学生自由组词,说话,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然后书空,巩固写法,最后同桌互相检查学习。这样有同桌的帮助,学生很容易掌握。
在写字时,我重在强调写字的姿势,让学生一笔一画工整的书写,老师只在一旁巡视,如有不足之处就给予一些指导。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回顾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所提高了。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去强调。还有我的教学经验的不足,有些用词过于成熟。通过这堂课,我知道了自己改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综合各方面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第四篇: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
《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通过儿童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的描述,抒发了儿童对老师的关爱、尊敬和感谢之情,唱响了一曲师生间深情厚谊的动人赞歌。
一、激情引趣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了导入课文这一环节:通过娓娓动听的话外音,节奏变换的音乐、跳动闪现的画面……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把学生带进课文中,为学习课文打下良好基础。首先我点击电脑课件,出示一位老师在窗前备课的情景,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床前》,我满怀柔情地轻轻吟诵:夜已经深了,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不停地眨着小眼睛,院子里的花儿也已经睡了,可我们敬爱的老师还没有休息,还在窗前认真地备课。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二、重视朗读
“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始终把“读”贯穿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形式多种多样的读,个别读、自由读、男女生对读、比赛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不感到枯燥;使学生读得有情,充分展露学生个性;使学生读得有悟,读出对老师的深厚情谊。第一小节:要读得轻轻的,要有一种生怕惊动老师的感觉。第二至四节分别强调“夜夜和你做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读出体贴、关心的感情。读最后一节中“快放下……”句子时,语速要适当加快,真诚地流露出希望老师早早休息的感情;最后两行,要读得稍慢,充满遐想。
三、师生情感交融我为学生创造了自由阅读的气氛,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表扬激励为主,始终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坦然、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活动的舞台,在教学中把自己隐退后台,把活跃的课堂让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内自由研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尽情地品读和表演,大胆合理地想象。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主动地动口、动脑、动情、动手,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正是顺利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根本保证。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2
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是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读着它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
这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这便决定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在教学完本课后,我感触良多。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
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我让学生先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那优美的歌声,那纯朴的情感,将学生带到了灯光下老师的窗前。我紧扣此景追问:夜深人静,只有紫丁香陪伴在老师窗前。小朋友,如果你就是这株紫丁香,此时,你会对老师说些什么?为老师做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相发言:“老师,很晚了,您睡觉吧!”“老师,您快歇一歇,明天再批吧!”“老师,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为我们上课呢!”“老师,您辛苦了,你为了我们,头发都白了许多。”“老师,您累了,赶快洗个热水澡,早点睡觉吧!”多么可爱学生,多么真挚的情感,这就是情境创设的效果。
二、想象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美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课文语言虽浅显易懂,然而意境却是优美感人,只有引导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且个性化地指导朗读,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刚开始学生的情绪不高,于是我用深情的朗读带动了学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十分投入。如:读第一小节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读出小朋友“踮起脚尖”的情态,感受他们悄悄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的。读第三、第四小节,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展开想象“绿叶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的动听,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会唱些什么?
三、想象说话,让学生延伸文本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课堂上规范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说话的内容。如:教学第五小节时,我让学生看图想象说话: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还在怎样的工作?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又如:同学们读到“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时又香又甜。”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梦到了什么吗?”“老师梦到杨傲程上课注意听讲了。”“老师梦到鲁聪源帮助别人了。”“老师梦到李嘉伟写的字漂亮了。”于是我说:“老师的心思都被你们看出来了,真了不起。你们能让老师美梦成真吗?”通过这一提问,同学们,特别是被提到的同学,我想一定深有感触。整节课也有不少遗憾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如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发自内心,而且要更丰富一些;自己的教学艺术不够高,要让学生动情,自己先要动情,在教学中,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想象和感悟,了解和认识了紫丁香。通过这节课课堂,我觉得孩子们对老师的工作更理解了,对老师也更尊重了。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3
《一株紫丁香》(苏教版第四册)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它以儿童的口吻,晓畅明白的文字,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文章虽然是从儿童的角度写,但教师高大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为工作而疲倦,时时把学生挂牵、夜深了,还在写教案,从而高度赞美了教师的辛勤劳作。诗歌口语化,图文并茂,富有想像空间,以下是我的几处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发读书欲望
1、欣赏《我爱米兰》这首歌,问:听懂了吗,歌儿唱了什么?
〔一读到这首诗,就想到那首《我爱米兰》的歌。发现,它们何其相似,都是在老师窗前,种下一株芬芳的植物,那绿叶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教师真诚的爱。歌虽老,歌中流露的情意却永远让人感动。于是,很自然的,就用它来引出课题,渲染气氛。果然,那清新明朗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2、师:有一群孩子,也很爱自己的老师。在百花盛开的春天,他们给老师送上了礼物――是什么?
〔课文描写了一群孩子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送给老师,让紫丁香绿叶紫花的美丽代替自己陪伴老师,送上他们对老师的感谢与热爱。这样引出课题,既符合课文原意,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出示课题,指名读(正音:株、紫、香)
3、解题:见过紫丁香吗?
请学生猜猜它的样子。
〔读了课题,猜测紫丁香的样子,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了解和认识“紫丁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被激发。〕
4、你觉得紫丁香怎么样?再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出示实物图片后,学生看得尤其认真,观察得格外仔细,所以对紫丁香的美印象特别深刻,这时要求“美美”地读课题,应是水到渠成的'。〕
二、表演朗读
1、出示第一段,指名读。
随机纠正字音:踮起、脚尖儿(儿化音)、栽、窗前
2、“浓绿”的小院里会有些什么呢?(老师评价:光有一棵树,绿色还不够多;绿色多起来了;有花有草,树木茂盛,充满了绿色……)
〔以评促说,老师的语言是对“浓绿”的一种解说与丰富,引导着学生越说越好,越说越美,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画面,文字的意蕴就出来了。〕
带着这样的感觉读好:浓绿的小院
2、孩子们是怎样走进这小院的?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
3、现在,让我们捧起紫丁香,踮起脚尖儿,把它种在老师窗前吧!(全体加上动作表演读)
4、指名上台演读。采访:你为什么踮起脚尖儿走路?
〔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以全体表演读的方式完成角色转换,把文字还原成生动的情节,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孩子们是悄悄进入老师的小院的,想给老师一份惊喜。〕
5、那,这一节该怎么读?自己体会一下。再指名读。
〔“演读”使学生入情入境,兴致盎然。因为对文字有所感悟,所以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情感,这里,只是揣摩该用怎样的语气、声调、节奏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我们要想使低年级学生在课堂里“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首先要挑起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在此,我让学生初步感知了紫丁香的美妙,激发出阅读的兴趣之后,趁势提出阅读的要求,这就是真正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4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诗歌。在教学中,我用创新的方法,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行为上,既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能力,又有自主设计学习方式的能力。为了上好这节课,并较好地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第一是重视朗读,以读为本。教学中,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学习环节,同时我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对学生读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第二是重视学生提问题。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学生自读课文后,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改变了以往大量提问的做法。
第三是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疲倦”和“牵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爱。
第四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3、4、5小节。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总之,利用各种形式,以朗读为主,让学生用心体验,用情表达。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使学生熟读成诵到会背诵。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读中感悟、体会“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形象和“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5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 教学中我重视朗读,以读为本,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使学生乐于学习。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时,我化静为动,激发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踮起脚尖来理解文字的内涵。并交流孩子们踮起脚尖的原因。又如:“疲倦”和“牵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在理解“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时,我启发学生想象,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会梦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师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在课文的2、3、4、5自然段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心中装满美好的愿望,是希望——”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孩子们种下紫丁香的同时,也种下了对老师的关心对老师的热爱。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6
很多特级教师提到备课,都十分重视课前的读,特别是于永正老师。《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的小诗,孩子们对老师的爱,融在一株小小的紫丁香中。我是一个不善读书的人,因为觉得朗读是自己的弱项,因此每拿到一篇课文,往往自己先读上二、三遍。读着《一株紫丁香》,觉得感动了,感动于诗中的老师,诗中的学生,又感动于身为老师的自己,我的学生。
课堂上,我重视朗读,以读为本。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学习环节,还做了范读。我坚持认为,由于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他们的语感确实不够,作为老师的我们范读很重要,一些技巧指导也十分重要。如:第1小节的“安静”,第3小节的“沙沙”,第5小节的“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我范读后,学生读的还是不理想。我就告诉他们这些词读的轻一点,拉长些。这么一说,能干的'孩子马上领悟到了。然后以点带面,学习读,齐读。我相信这样的指导对我们班的孩子是非常有效的。
本课的词语教学也有收获。
疲倦——
师:“疲”什么旁,“倦”什么旁?一个人工作累了,仿佛生病一样,这就是“疲倦”。
师:请你给“疲倦”找朋友。(疲劳,劳累)
师:你觉得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很疲倦呢?
挂牵——
师:找近义词(牵挂)。老师会挂牵同学们什么呢?(生没有回答)
师:请你回忆一下,上学期老师到温州学习一个星期,你们有没有想念老师呢?
生:想。(其实,想念什么,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应该是朦朦胧胧的。)所以,我又补充:是呀!我也想念你们。我在想呀,这几天,你们上课乖吗?有没有完成作业呢?课间,章锦浩和梓鸣还争吵吗?我就是这样挂牵你们的。
这样的联系生活,是可感的,把文中描绘的情升华到自己身上。于是,在朗诵中涌现的,流露的就是真情,文中老师对孩子的爱,转化于实际生活中我对孩子的爱。
第4小节“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是孩子们对老师真挚,美好的祝福。我这样引导:
师:老师的梦里会有什么呢?
生:……
师:多么幸福的老师呀!我也是幸福的老师,因为,我也能时刻感受到你们对我的关心和关爱呀!(生表示不理解)
师:你瞧!中午自修课后,很多女孩子抢着给我捶背呢!课间,有你们主动倒水;不小心笔丢了,你们抢着捡……
配乐朗读全文。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7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将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就好比那芳香四溢的紫丁香,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多像一张张孩子们的笑脸向老师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孩子们真诚的爱送进了老师的心田。字里行间中都吐露出孩子们对老师浓浓的问候与感激。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引领着学生一起去感受了那份师生间的深切情意。
这样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要重视引导自读自悟。可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课文语言虽浅显易懂,然而意境却是优美感人,如果阅读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词语理解上,那这样的教学是苍白无力!只有引导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且个性化地指导朗读,很好的关注学生朗读的情况,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每次读这首小诗,我的心里便会觉得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诗贵在读品,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的教学形式很适合诗歌的教学。如何让孩子去喜欢语言,进入语言,从而理解语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形成个性化的朗读,这是需要我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8
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后,学习生字“株”。认读后,我问道:“‘株’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啊?”问了几个举手的学生,回答的都不对。这时,陈吉晟答道:“老师,是不是量词?”
“是啊。”真是聪明的孩子,我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朝他竖起大拇指,“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又学到了一个量词。大家知道了吗?”
话音刚落,他又来一句:“老师,‘一株紫丁香’,能不能说是‘一棵紫丁香’呢?”
我一听,当时一怔。脑子迅速反应着,极力地搜寻着。备课怎么没有想到呢?能否循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探讨一番?
于是,我说:“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课文插图,能否有所发现?”
教室立即安静下来,学生沉入图中。
我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学生似乎从图中也看不出什么。一个个脸上露出思考和困惑的神情,有的把眼神投向了我,仿佛期待着我的告诉他们答案。
“‘株’,刚才陈吉晟告诉我们是量词。那么,“棵”是什么词?”
“也是量词。”孩子们齐声答道。
“对啊,‘株’和‘棵’都是量词,老师告诉你们‘株’就是‘棵’的意思,它们意思是一样的,‘一棵树’也可以说成‘一株树’,反过来,‘一株紫丁香’自然也可以说成‘一棵紫丁香’。只是在使用时尊重习惯说法。”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外”,有的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找到答案;而有时候,学生经过努力还是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时需要老师进行适当地讲解,告诉学生答案。不然要老师做什么?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9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重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
整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用深情的语言描绘秋天景色引出本首小诗,并和学生一齐写课题,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带领他们再次走入课文。在学生解决了生字和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大问题:孩子们是怎样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们为什么要把这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把课文串起来进行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抓住“踮起”“挂牵”等关键词进行明白感悟,读悟结合,然后再回归全文,配乐朗读,拓展延伸中,我还安排了学生交流赞美老师诗句,最后以指导书写“牵、困”两个生字结束教学。
上完课后,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流程比较清楚,生字教学、说话、朗读、拓展等环节也都具备,学生上课也很用心投入,课堂气氛较好,因此不禁沾沾自喜。但是经过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觉得这堂课的最大失败就是朗读指导不够自然不够深入,有些浮躁、表演的意味。而《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意境优美感人,如果阅读中只停留在表面、夸张的朗读上,那教学真可谓苍白无力。其实,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透过朗读把自己对课文的明白表现出来,构成个性化的朗读,如何在朗读中作到润物细无声的指导。一向是困扰着我的问题。下方就从以下几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
在备课时,我反复研读文本,力求找到一个切入点来指导学生学习,根据教参指示,我设计了“孩子们是怎样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们为什么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两个问题,想以这两个问题来整合课文来带动学生阅读。实践下来,这种把文中大意抽象概括出来的问题法,比之前让学生在深情的朗读中,自己感悟要突兀得多。且课文语言易懂,学生能够明白,又何必绕弯子呢?虽然我的设计是精细的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围绕这篇课文的,但是花了这么多精力寻找的切入点,在实际的课堂中,在学生的朗读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学生从中究竟得到了什么?我想,没有这两个问题学生也一样会读得很好。正因我的经验不够,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因此课堂上我带学生绕了个大弯子。放下了一种智慧,选取了一种才能,放下和选取什么,有时候直接体现出效率。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教学务必要讲究实效性。
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了解。
在我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自觉性差距较大,好的学生不用老师点拨,自己就能明白课文,并把它读好。而有的学生则是“举步维艰”处处受阻。这次上课时,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将2-5小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朗读汇报时,我也只是做了鼓励性评价,和适当的煽情。许多孩子抑扬顿挫的语气,充满深情地朗读,让课堂增色不少,但这些所谓的“感情朗读”都无疑是个别的好学生给每段诗句贴上的情感标签,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对语言内在含义以及表达方式的体察和训练。如诗句最后一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当我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认真备课的插图时,几个学生竟“哇塞”地叫了起来。本来想用图片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情境中,岂知学生没能对图片有足够的明白到产生共鸣,故朗读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很多学生对于“踮起”、“安静”、“夜深了”。这些词语的体会并未深入,只是停留在浅浅的朗读层面。其间,我范读和细致引导显得尤其重要,而我却省去了,导致很多的`学生未能真正走入文本。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如沐春风,以读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一扇深入阅读的窗口,从扇扇窗口窥视、捕捉到文字里蕴藏的真情实感,获得阅读的愉悦,从而使
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燃起深读文本的欲望和冲动。这节课我对学生认知水平不够明白,低估了或高估他们的朗读潜质,因此朗读才显得流于形式。我想以后备课的时候我还得再多备备学生。
三、对教学的设计不够创新。
由于第一次接触诗歌的教学,我备课时就顺着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一路走过来,虽然各个环节、各个流程清楚整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评课时当李老师提出诗歌的教学就应与其它体裁的'课文教学有所区别,应体现出诗歌独特的意境美和整体感时,我便豁然开朗:我怎样没想到把它设计得诗情画意点,而只把它当成课文来上呢?的确,我们如果能时时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来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的话,那我们的课堂才会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坚信有了创新的意识,我今后务必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构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一向发奋的目标。
备好一节课需要短期与长期的准备,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要有深度的钻研、创新的理念,还需要储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和语言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课堂里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0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文辞非常优美,作者创设了一个美好意境。是一篇非常好的指导朗读的文章。
文章开头: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学生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老师的心田。刚刚开始读的时候,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感觉,读得平淡乏味。我在想,怎样调动起孩子们的情感勃发呢?于是我开始抓住我们平时的点滴小事,讲述我们师生之间的关怀爱护。因为是寄宿生,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经过师生之间的互相回忆,情感基调马上就出来了,感情铺垫也已经完成。因此,朗读表现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一个突破口。
这时,我把背景音乐——钢琴曲《秋日私语》缓缓调高,再进行一次范读。整个教室弥漫在师生的款款深情中,沉浸在柔美的钢琴曲声中。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从他们稚嫩的童声中,我听出对老师的热爱真情。读得那么投入,读得廖英、罗冠羽等几个小朋友都流泪了。
读着这首清新活泼的小诗,我们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谊,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1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那叶绿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树,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课前,我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感觉它的美。第一节,一个“踮”字,“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悄悄地潜入老师的小院,为老师栽种丁香花”的动人形象,活脱脱跃然纸上。下面几节:“让那绿色的枝叶,夜夜和你作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休息吧”,无不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浓浓的爱。课堂教学上要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感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所感悟;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师生彼此走入了对方的心灵,这样,孩子们对老师的工作更
理解了,对老师也更尊重了。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较好地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视朗读,以读为本:
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配乐诵读等学习环节,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我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第二、重视学生提问题:
学生读了二、三、四、五节诗后,让学生针对诗句、词语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改变了以往教师不顾学生实际大量提问的做法。
第三、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
字词的教学扎实有效。能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
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时,我化静为动,激发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踮起脚尖来理解文字的内涵。
又如:“疲倦”和“牵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在理解“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时,我启发学生想象,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会梦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师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第四、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2、3、4、5小节:
“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心中装满美好的愿望,是希望——”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第五、设计了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的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这一环节设计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学生体验师生间的美好情感。
通过这一节课,我也发现了不足之处,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如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发自内心,而且要更丰富一些;自己的教学激情不够高,要让学生动情,自己先要动情,在教学中,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2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读着这首清新活泼的小诗,我们的心里会觉得很甜。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那叶绿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语言浅显易懂,然而意境却是优美动人、耐人寻味。所以我就将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中去朗读作为我整节课的重点。具体表现在:
一、以读为本。
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等环节,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首先由老师提出引领全文的问题:孩子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的窗前栽这株紫丁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学习二、三、四、五小节时,引导学生通过几个词语体会。如学习第四小节时,抓住“挂牵”,“比如下课的时候,老师再三叮嘱你们不要打闹,上下楼梯要慢行,是因为老师在挂牵你们的——安全。”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实际的'例子,刘卓林说::“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学校安电线,刘老师让我们离远点,还专门派了同学守着,我觉得也是老师在挂牵我们的安全。”再读课文,学生理解了文本,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我们常说要“有感情朗读”,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情感带入文本,无须老师更多的言语,水到渠成。
二、读出层次
读要有目的,有层次。在学习第一小节时,先指名读,再理解“踮”的意思,我化静为动,让学生通过做动作亲身体验来理解文字的内涵。再追问:“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学生说:“怕惊扰了老师,因为小院特别的安静。”理解了这些再读,学生就读出了韵味。
师再充满感情的引读:我们仿佛看到了这几位小朋友悄悄地走,轻轻地栽——齐读,他们轻轻地走,小心地栽——齐读。学生读得很到位。
又如“消除一天的疲倦”,让学生想象一天中老师会做些什么,有的说要备课,要批作业,要看眼操,放学要送队,这么多的工作,老师真的很累,从而理解了“疲倦”。更多的孩子从中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感情。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如果阅读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词语理解上,那这样的教学是苍白无力!只有引导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且个性化地指导朗读,很好的关注学生朗读的情况,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3
《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透过儿童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的描述,抒发了儿童对老师的关爱、尊敬和感谢之情,唱响了一曲师生间深情厚谊的动人赞歌。
一、激情引趣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了导入课文这一环节:透过娓娓动听的话外音,节奏变换的音乐、跳动闪现的画面……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把学生带进课文中,为学习课文打下良好基础。首先我点击电脑课件,出示一位老师在窗前备课的情景,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床前》,我满怀柔情地轻轻吟诵:夜已经深了,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不停地眨着小眼睛,院子里的花儿也已经睡了,可我们敬爱的老师还没有休息,还在窗前认真地备课。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二、重视朗读
“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始终把“读”贯穿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形式多种多样的读,个别读、自由读、男女生对读、比赛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不感到枯燥;使学生读得有情,充分展露学生个性;使学生读得有悟,读出对老师的深厚情谊。第一小节:要读得轻轻的',要有一种生怕惊动老师的感觉。第二至四节分别强调“夜夜和你做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读出体贴、关心的感情。读最后一节中“快放下……”句子时,语速要适当加快,真诚地流露出期望老师早早休息的感情;最后两行,要读得稍慢,充满遐想。
三、师生情感交融
我为学生创造了自由阅读的气氛,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表扬激励为主,,始终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坦然、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活动的舞台,在教学中把自己隐退后台,把活跃的课堂让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内自由研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尽情地品读和表演,大胆合理地想象。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主动地动口、动脑、动情、动手,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的积累、潜质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正是顺利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质的根本保证。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4
《一株紫丁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是滕毓旭写的一首歌颂师生情的儿童诗。诗中蕴涵着浓浓的师生情。本文选择了“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这个新的角度,运用想象和比拟,将对老师的爱化为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紫丁香。这首诗共有五节。起句用一个“踮”字,把孩子那种怕打扰老师,做好事怕被发现的复杂的心情通过轻盈的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第二节至第四节是诗的主体,分别以枝、叶、花自比,将孩子对老师的那种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诗的最后一节达到了感情的升华,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关心老师的声音以及孩子殷殷的美好祝愿。
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意或句意,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先由教师扶着走一程,再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逐渐学习自学的方法。这篇课文篇幅虽短,却情深意长,一般的读读很难读出诗中蕴涵的情,还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点作为切如口,细细地剖析与想象,才能真正体味出诗中的.情味。我给每节课安排了教学的侧重点。
第一课时的侧重点在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把课文读通顺。
我是这么导入课文的:有一天,一群学生送给他们的老师一株紫丁香。
请你们猜一猜,紫丁香会是怎样的一种花?结果许多学生猜测是紫色的,很香。接着让学生看图,直观认识紫丁香,感受到紫丁香的美。印证他们的猜测是否有根据,另外文字介绍紫丁香花的特点。至此,学生已经对紫丁香有了全面而感性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然后马上问:为什么要送“一株”而不是“一束”呢?在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知不觉地牵涉到了诗中的有关内容。这才进入对课文的初读。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也随之缩短了许多,学生自然读得兴趣盎然,为深入解读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的教学,侧重点在通过研读词句,体会学生对老师的爱,读出真情。
抓住一个“踮”字,讨论和朗读,把孩子那种怕打扰老师,做好事怕被发现的复杂的心情体会出来。再用一个大问题“为什么小朋友要把这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把课文串起来,进行2、3、4自然段的教学。理解这三段的文字,并能用“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是为了( )”练习说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三段的朗读指导。结果时间紧凑,效果也不错,再朗读时,学生的真情基本上出来了。
反思:在课文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图片等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让学生和课文中的小朋友互换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老师对小朋友的爱,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又能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发展能力。另外我在练习说话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依照“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是为了——”练习说话,这个方式我安排的用意是规范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说话、写话的句式,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
但在最后小节教学时,由于一时疏忽,匆匆走过场,没有让学生发挥想:这位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有些什么内容呢?让学生再去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这对学生朗读情感的进一步激发自然有一点影响。留下一点遗憾。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5
《窗前一株紫丁香》这是一首充满款款情意的儿童诗歌。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学生对老师深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少年儿童纯洁而美好的心灵。
诗歌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琅琅上口,悦耳动听。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意。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较好地体现了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在:重视朗读,以读为本。首先,配乐范读,使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然后,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并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歌,让学生乐于读,善于读。接着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自由读、小组读、接龙读、比赛读。从中适时地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等。让学生美读成诵,深入感悟,从中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意。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花香飘进教师的梦里,老师会梦见什么呢?
第五篇: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
《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通过儿童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的描述,抒发了儿童对老师的关爱、尊敬和感谢之情,唱响了一曲师生间深情厚谊的动人赞歌。
一、激情引趣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了导入课文这一环节:通过娓娓动听的话外音,节奏变换的音乐、跳动闪现的画面……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把学生带进课文中,为学习课文打下良好基础。首先我点击电脑课件,出示一位老师在窗前备课的情景,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床前》,我满怀柔情地轻轻吟诵:夜已经深了,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不停地眨着小眼睛,院子里的花儿也已经睡了,可我们敬爱的老师还没有休息,还在窗前认真地备课。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二、重视朗读
“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始终把“读”贯穿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形式多种多样的读,个别读、自由读、男女生对读、比赛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不感到枯燥;使学生读得有情,充分展露学生个性;使学生读得有悟,读出对老师的深厚情谊。第一小节:要读得轻轻的,要有一种生怕惊动老师的感觉。第二至四节分别强调“夜夜和你做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读出体贴、关心的感情。读最后一节中“快放下……”句子时,语速要适当加快,真诚地流露出希望老师早早休息的感情;最后两行,要读得稍慢,充满遐想。
三、师生情感交融
我为学生创造了自由阅读的气氛,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表扬激励为主,,始终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坦然、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活动的舞台,在教学中把自己隐退后台,把活跃的课堂让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内自由研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尽情地品读和表演,大胆合理地想象。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主动地动口、动脑、动情、动手,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正是顺利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根本保证。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读后大家一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文章以儿童的口吻,浅显的文字,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文章虽然是从儿童的角度写,但教师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为工作而疲倦,时时把学生挂牵,夜深了,还在写教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本课中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互融的情感,不知我们班的孩子们能否体会呢
上课了,我深情的范读了课文,让孩子们说说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种美好的情感。现在不能体会,等到课文学好后,你们一定能体会。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3
很早就听同事上过《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一直记忆犹新。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小诗,字里行间吐露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浓浓问候与感激,让人过目不忘。
课前,我对着自己不到两岁的小女儿读了很多遍,越读越能感觉它的美。“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悄悄地潜入老师的小院,为老师栽种丁香花”的动人形象,活脱脱跃然纸上。“踮起脚尖儿”“夜夜和你作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劳”“满树盛开的花儿,是我们的笑脸”“休息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字字句句无不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浓浓的爱,深深的情,让人不禁觉得心里是那么的暖,那么的甜!
要想打动学生,首先得打动自己。在我饱含深情的朗读中进入了本课的学习,孩子们被深深地感染。在朗读教学指导中我紧紧扣住打动了我的这些字词让孩子们反复品读,并围绕字词让学生想象情境,如:什么是“踮起脚尖儿”?孩子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孩子们纷纷发言:“老师正在批改作业,他们怕打扰了老师!”“孩子们想给老师惊喜,不想被老师发现。”“院子里太安静了,已经很晚了,他们怕惊动了老师。”……孩子们在自己的理解中很自然地改用很轻缓的语气朗读第一小节,情感蕴涵其中。又如:有学生问道“什么是挂牵?”我首先回答“你呀,经常上课因为玩橡皮耽误了听课,让老师怎么能不挂牵?”顺势再问孩子们“老师还会挂牵你们什么呢?”孩子们面面相觑,互相笑笑,不少孩子不好意思的举起了手,“我下课总爱追跑打闹,还受了不少伤,李老师总是挂牵着我提醒着我。”“现在正流行红眼病,我们总不记得及时洗手,老师时刻挂牵着我们,一下课就催我们去洗手。”“我写作业总是三心二意、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老师总是挂牵我,一到写作业就会站在我的旁边提醒我。”“上回我生病了,请了一个星期的假,老师很挂牵我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 想说的孩子越来越多,通过这样真实的生活情境再现,孩子们的情感一下子受到了触动,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读起来自然声情并茂。再如:在理解“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时,我启发学生想象,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会梦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师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非常的轻松,不需要过多的指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悟已深深体会到了浓厚的师生情,真正做到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再一次有了深刻的感悟:只有自己吃透教材,才能发现文本中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只有自己读好,才能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给学生以示范。以情激情,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及体验传导给学生。只有把学生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景时,才可能激起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学生的朗读才能有声有色。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4
今天上午第三节我讲了《窗前一株紫丁香》这一课。这是磨课的第一个环节,也算是初试牛刀了。
上课伊始,我以“孩子们你们都见过哪些花?”的问题导入,这一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孩子们回答的积极性很高,然后我总结了他们回答的内容并引入“丁香花”,接着在我对丁香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引出“紫丁香”,继而板书课题《窗前一株紫丁香》,再请孩子们齐读课题。在评课中听课老师给出“如果出示紫丁香的挂图或者图片效果更佳”的评语。其实我原本想上午上班后打一张紫丁香图片的,可是偏偏不凑巧学校竟然停电了,所以计划泡汤。不过这也表明我事先准备不足,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接着我用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复习,用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评课老师对此也作出“读的形式多且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肯定评语。当然,除了开火车读,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并相互纠正、点名指读、生自愿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以及教师范读等读书形式,使孩子们充分认识并熟悉课文。
在文本研读环节,我用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维碰撞,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让他们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遗憾的是这些都只是我原本的设计,然而实施起
来却是相当的困难。究其缘由,那就是孩子们还没有适应我的这种教学模式。事实上我也是他们的新老师,我知道好多方面还得慢慢磨合。对此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毕竟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在这节课中我也尝试了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但是好多孩子提的问题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当我充满激情的讲解时,看着台下孩子们的反应平平,顿时我也失了劲头。新学期,新班级,的确需要我下功夫好好整治啊。
在结课环节,评课老师给出“如果问学生为什么爱自己的老师,让孩子们自己感受因为老师也爱学生,能指出这种爱是相互的,升华一下会更好。”的评语。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我借鉴。
对于板书方面,评课老师认为我设计的板书比较形象,如果能用彩色粉笔修饰一下会更出彩。至于授课时间我把握的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能预留学生练习的时间会更好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台阶。
那几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5
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读后大家必须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重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文章以儿童的口吻,浅显的文字,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文章虽然是从儿童的角度写,但教师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为工作而疲倦,时时把学生挂牵,夜深了,还在写教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本课中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互融的情感,不知我们班的孩子们能否体会呢
上课了,我深情的范读了课文,让孩子们说说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种完美的情感。此刻不能体会,等到课文学好后,你们必须能体会。
接下来,我引导孩子细读课文。第一节,我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明白“踮”,为什么要踮脚走路感受孩子的细心。第2,3,4节我先请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深入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和学生对老师的感恩。第5节,我提了一个问题,老师会做一个怎样又香又甜的梦学生回答“老师的梦里会有一大片紫丁香。老师会梦见自己班的学生个个考100分。老师会梦见学生个个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这是我连忙反问:这些美梦会实现吗?孩子们大声回答,会的!小宇的回答更让我激动。老师会梦见学生一齐送一首歌给她,每个学生会送一束紫丁香给她。这时,我猛然想起教师节,那个甜蜜的早晨,我们班的孩子唱了一首歌送给我,那么,就让我成为课文中这个幸福的老师,于是,在孩子们认真的有感情的朗读中,我又一次被深深感动了。
最后,我再问:此刻,你们体会到课前老师的提问,这种完美的感情了吗?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吗?全班学生都大声说:“不是。”这是一种完美的师生情,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并且拓展到平时的生活中,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也就应时时带着这种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人。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6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那叶绿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树,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课前,我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感觉它的美。第一节,一个“踮”字,“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悄悄地潜入老师的小院,为老师栽种丁香花”的动人形象,活脱脱跃然纸上。下方几节:“让那绿色的枝叶,夜夜和你作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休息吧”,无不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浓浓的爱。课堂教学上要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感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所感悟;透过课堂的互动交流,师生彼此走入了对方的心灵,这样,孩子们对老师的工作更明白了,对老师也更尊重了。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较好地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具体表此刻:
第一、重视朗读,以读为本:
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配乐诵读等学习环节,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我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第二、重视学生提问题:
学生读了二、三、四、五节诗后,让学生针对诗句、词语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改变了以往教师不顾学生实际超多提问的做法。
第三、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
字词的教学扎实有效。能教给学生务必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
如:在明白“踮”字的意思时,我化静为动,激发兴趣,让学生透过亲身体验──踮起脚尖来明白文字的内涵。
又如:“疲倦”和“牵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在明白“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时,我启发学生想象,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会梦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完美的愿望,表达了师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第四、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资料2、3、4、5小节:
“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心中装满完美的愿望,是期望——”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第五、设计了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的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这一环节设计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学生体验师生间的完美情感。
透过这一节课,我也发现了不足之处,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如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发自内心,而且要更丰富一些;自己的教学激情不够高,要让学生动情,自己先要动情,在教学中,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7
上课前,我就担心,这篇小诗这么有诗意,恐怕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融入诗的感情。但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上课听得很认真。
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了紫丁香的图片,向孩子们介绍了丁香花的一些特征,学完字词之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盛开的紫丁香,帮助孩子们理解小诗。
上第三小节时,我提问:老师在什么时候会疲倦?孩子们都纷纷想到了老师的辛劳,最后,我小结,只要小朋友们上课专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老师就不觉得疲倦了。孩子们似乎听懂了,上课都格外地专心。
学习第五小节时,我提问: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又香又甜的梦?孩子们都纷纷猜想,一位学生说:“老师一定梦到了我们长大以后的样子。”我接话:“对呀,老师梦到你们长大后成了科学家、医生等等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梦到了我们班成了文明班级。”……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又是纯真的。如果我能建议孩子们让老师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读第五小节,我闭上眼睛,做一睡觉姿势,我想孩子们也许能读得更专注,更真诚。
但是,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要注意: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我觉得以后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你喜欢哪一段,就站起来表演朗读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欣赏,提醒学生读的时候要有快慢、有轻重、有节奏,像音乐那种朗读。
二、重视老师的率先示范
老师率先范读时,好像听音乐一样,请学生欣赏。然后请学生当我的小老师,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让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一种荣誉,在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接受语知和语感。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有的孩子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 有的孩子喊:“我们多么开心呀!我爱这美丽的秋天。”学生完全被感染了,“开心”在课堂上空飘荡着。这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课文,在读体会、感悟,表达这种心情。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8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小诗,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情意。基于诗歌的文体特征和学生的学段特点,我将本课教学设计为以“读”为主,并突出“体验性学习”策略,即根据诗歌体验性这一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将平面静止的语言符号还原成立体丰满的形象,召唤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亲临其境,运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进行阅读活动,达到“人文互动、自主体验”的境界。
“感悟诗境,体会诗情”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较为自然地引出第1小节教学。这一小节的关键词语是“踮起脚尖儿”,这个词语不仅写出了孩子们的俏皮可爱,也流露出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教学中抓住这个词语引导学生以表演的方式来感受,为下文体会诗情作好了铺垫。而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株怎样的紫丁香”,意在营造一个美好的意境,以期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的教学境界。
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但却是充满张力的,特别是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感情。而体悟诗歌中的情感是诗歌学习的重点。本节课,我综合了“象、情、境”这三种感性化的学习方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个个环节,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的生活,将老师对自己的爱一点点勾勒出来,让学生的“情”与文本的“情”融合在一起,“举象以生情,移情以悟情,入境以融情”,学生不仅读懂了诗,而且感受到了情,可谓“水乳的交融”。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9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
整堂课我并没有给学生讲过多的东西,一切以读为本,在读中悟情,读中促解。例如:读第一节时我让学生悄悄地、小声地读,用恐怕惊动了、惊醒了老师的语气,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深情的爱。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第二、三、四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读,把自己假想成送给老师鲜花的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这样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读第三段时,我让学生看书本插图,看到一位老师在窗前备课,我满怀柔情地轻轻吟诵:夜已经深了,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不停地眨着小眼睛,院子里的花儿也已经睡了,可我们敬爱的老师还没有休息,还在窗前认真地备课。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读起来也更情深意重。
就这样,整个一堂课,我与孩子们就在这浓情的读书氛围中去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诗情画意,在情境演读中去进行情感交融,去沐浴着彼此的深情厚意。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0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 教学中我重视朗读,以读为本,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使学生乐于学习。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时,我化静为动,激发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踮起脚尖来理解文字的内涵。并交流孩子们踮起脚尖的原因。又如:“疲倦”和“牵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在理解“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时,我启发学生想象,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会梦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师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在课文的2、3、4、5自然段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心中装满美好的愿望,是希望——”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孩子们种下紫丁香的同时,也种下了对老师的关心对老师的热爱。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1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将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就好比那芳香四溢的紫丁香,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多像一张张孩子们的笑脸向老师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孩子们真诚的爱送进了老师的心田。字里行间中都吐露出孩子们对老师浓浓的问候与感激。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引领着学生一齐去感受了那份师生间的深切情意。
这样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要重视引导自读自悟。可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课文语言虽浅显易懂,然而意境却是优美感人,如果阅读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词语明白上,那这样的教学是苍白无力!只有引导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且个性化地指导朗读,很好的关注学生朗读的状况,才能取得务必的教学效果!
每次读这首小诗,我的心里便会觉得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这株紫丁香,不仅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重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诗贵在读品,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的教学形式很适合诗歌的教学。如何让孩子去喜爱语言,进入语言,从而明白语言,透过朗读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构成个性化的朗读,这是需要我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2
第一节,我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理解”踮“,为什么要踮脚走路感受孩子的细心。第2,3,4节我先请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深入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和学生对老师的感恩。第5节,我提了一个问题,老师会做一个怎样又香又甜的梦学生回答”老师的梦里会有一大片紫丁香。老师会梦见自己班的学生个个考100分。老师会梦见学生个个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这是我连忙反问:这些美梦会实现吗孩子们大声回答,会的!小宇的回答更让我激动。老师会梦见学生一起送一首歌给她,每个学生会送一束紫丁香给她。这时,我猛然想起教师节,那个甜蜜的早晨,我们班的孩子唱了一首歌送给我,那么,就让我成为课文中这个幸福的老师,于是,在孩子们认真的有感情的朗读中,我又一次被深深感动了。
最后,我再问:现在,你们体会到课前老师的提问,这种美好的感情了吗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吗全班学生都大声说,不是。这是一种美好的师生情,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并且拓展到平时的生活中,让学生理解在生活中也应该时时带着这种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人。
本节课的成功在于我并没有违背孩子的情感发展曲线,当孩子没有象预设时同时体会师生互融的情感时,我不急于一时,等到学完课文后,再次感受,学生回答得很棒。欣赏这句话“鸟儿已经飞过,天空了无痕迹。”虽然不能如此高明,但希望能与他贴近。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3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节奏美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发挥音阶的优势。
如:1、你喜欢哪一段,上台表演朗读并表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欣赏,有快慢、有轻重、有节奏像音乐那种朗读。
2、老师率先范读时,好像听音乐,也请学生欣赏,老师怎么读,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在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接受语知和语感。
当老师读《一株紫丁香》时,读着读着仿佛自己真的看到了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风吹来的浓浓的花香,无不把孩子真诚的爱送到了老师的心田。自然老师的语调也就会像抒情的音乐,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体会情感和声音的和谐统一。至于读时的停顿、轻重、快慢、升降以及声音的虚实,要靠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把握。
又如:朗读中"一""不"等的变调,轻声、儿化韵及语感等,师生都是共同欣赏。欣赏美的音阶的朗读,细细品昧文章语言文学的美。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4
上完课后,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流程比较清楚,生字教学、说话、朗读、拓展等环节也都具备,学生上课也很积极投入,课堂气氛较好,但是经过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觉得这堂课的最大失败就是朗读指导不够自然不够深入,有些浮躁、表演的意味。而《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意境优美感人,如果阅读中只停留在表面、夸张的朗读上,那教学真可谓苍白无力。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
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了解。
在我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自觉性差距较大,好的学生不用老师点拨,自己就能理解课文,并把它读好。而有的学生则是“举步维艰”处处受阻。这次上课时,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将2-5小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朗读汇报时,我也只是做了鼓励性评价,和适当的煽情。
这节课我对学生认知水平不够理解,低估了或高估他们的朗读能力,所以朗读才显得流于形式。我想以后备课的时候我还得再多备备学生。
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15
【案例】
小语第三册课文《一株紫丁香》的第三小节:
老师──
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一句,同时激活孩子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举例正在后排听课的生活老师钱老师。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的得到更多的是钱老师的关心和照顾,于是我就顺水推舟地让钱老师成为孩子们交流的焦点。
师:我们当中,谁最有心,来说说钱老师一天的工作呢?
(我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被激活了,三四只小手举起来了。)
生1:我记得最深的是:“每天晚自修,钱老师在我们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悄悄地关上窗户,点好蚊香,这样窗外的飞虫和那些该死的蚊子就不会来影响我们了!”
生2:“我感冒的时候,钱老师每次饭后就提醒我吃药。”
生3:“钱老师有时候会帮我们一起拖地。”
为了帮助孩子有序地回忆钱老师一天的工作,我点了点头:他们说得多好啊!其他同学可以想一想:从早晨起床开始到晚上就寝,钱老师都为我们做了什么?这时,我发现更多的小手举起来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是想先说的表情。
生4:“每次起床铃声响过,钱老师还是再到每个寝室来提醒我们起床。”
一个小女孩立刻来补充:我们现在的寝室有楼上,楼下,钱老师走上走下可累了啦!
(听了这话,我的体内的某一个地方明显的有些温暖。)
生6:“钱老师每天都要带我们去晨练,这样我们的身体就更健康。”
生7:“到了中午,等我们到食堂,钱老师早就帮我们打好了饭。”
没等他说完,另一个男生很不服气地说:“跟我想的一样。”我开心地说:“看来你们俩都很有心。”
生8:“有一段日子我有点发烧,钱老师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陪我去医务室量温度。”
生9:(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也着急地举着手。)“在我们寝室,总是钱老师帮我们开空调,关门。”
没等他说完,另一个孩子插嘴了:“半夜的时候,钱老师来帮我们关空调。”
生10:另一个女生又高声地叫“我”、“我”,生怕我不让她回答。她说:“钱老师半夜的时候来叫xx上厕所。”
我点了点头,说:“嗯,看来钱老师为了我们,自己肯定没睡好。”
这时,班长举手说了:“每天下午,生活老师都要睡午觉,我们有时候去寝室拿彩色彩笔的时候都是很吵的。
“那以后我们要怎么样做呢?”我说。
孩子们立即接上来,我们要轻轻的走,不能跑,更不能大声说话。
……
这一堂课上,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而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很多地指导大家朗读其他几节课文,可是在课的最后,我提议集体朗读课文以献给关爱我们的钱老师时,我分明感觉到,每个孩子是那么投入,那么认真。朗朗的书声中,分明是充满了爱,充满了感恩;我分明感觉到对课文的内容,已无需更多的解释。下课时,钱老师激动地说:“大家读得太好了,老师收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
【反思】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一些人类永恒的情感。诸如感激、同情、敬畏,需要我们用教育去开启、唤醒和提升。而感激,也就是感恩,是最基本的一种,更需要我们教育者用心灵去滋养,用真情去沐浴。所以,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今日年轻人,自从来到尘世间,都是受父母的呵护,受师长的指导。他们对世界未有一丝贡献,却牢骚满怀,抱怨不已,看这不对,看那不好,视恩义如草芥,只知仰承天地的甘露之恩,不知道回馈,足见其内心的贫乏。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说明动物尚且感恩,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我们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重要的是要有感恩之心。我们教导孩子,从小就要他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目的就是要他懂得感恩。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然而,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父母给予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
“谢谢你”,“我很感激你”,这些话应该经常挂在嘴边。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谢之意,付出你的时间和心力,比物质的礼物更可贵。
这堂课,明是语文课,实为一堂深入学生心灵深处的思品课。它激活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稚嫩的感恩之心。我庆幸,孩子们平时虽打打闹闹,学习中也错误百出,但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我更庆幸,在充满感恩氛围的校园里,孩子们自由的吸收阳光雨露,渐渐长出感恩的花苞,绽放出感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