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背井离乡成语的基本解释
背井离乡,汉语成语,拼音是bèi jǐng líxiāng,意思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出自《对玉梳》。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背井离乡成语的基本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一、背井离乡成语的解释
背:离开;井:古制井田制,八家为井,四周是私田,中间是公田,各家一起耕种,引申为乡里,家宅。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二、背井离乡成语的近义词
流离失所 [ liú lí shī suǒ ]
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颠沛流离 [ diān pèi liú lí ]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浪迹天涯 [ làng jì tiān yá ]
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三、背井离乡成语的造句
1、我的许多乡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苦难,才有了他们的背井离乡、奋发图强。
2、想起曾经与一个少数民族的男人相爱,决定为他背井离乡。
3、当你背井离乡漂泊异地,是否还会记起故乡阳光下这幢老屋呢?
4、在那些仓惶的日子,被放逐者只能带上少得可怜的衣物行李,押上货运列车背井离乡,踏上苦难的历程。
5、有一种熟悉,因为没钱,成了陌生,有一种冷,因为没钱,成了离别,有一种情,没有本事,背井离乡,成了努力。
6、一群衣衫褴褛的逃亡者,簇拥着晋国王室的后裔,背井离乡躲避着来自亲人的追杀,不为那个高高在上的王权,只为保得生命的存在。
7、作为蓬莱仙境,岱山也曾流离于大陆,与世隔绝,是一群群人背井离乡,让其由过去缥缈虚无的所谓仙境变成了充满人烟的凡间。
8、眺望岁月深处,先民们无数次背井离乡,成群结队地西逃南迁,繁荣了西南、东南原本荒蛮之域,留下了中州的千里荒原和累累白骨。
9、或许我离开他们越远,他们反而更安全,佟一州之事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害得村民因我而背井离乡。
10、为了生活,更多的父母背井离乡挣钱,在外面舍不得吃喝,只为了多挣钱,给孩子宽裕的物质生活。
11、农民储粟既多,便不再有沿街乞讨和背井离乡者,游民和盗贼自然也大量减少。
12、山西商人本来就是背井离乡的远行者,因此经商时很少有空间框范,而这正是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本质差异。
13、对于移民来说,他们敢于背井离乡,他们一定是具有开拓精神,勇于接受挑战的一群。
14、也许是相互了解背井离乡的心情吧,孟建与诸葛亮的关系比常人更好。
15、当年两个牙买加青年是怀着什么样的梦想,或是出于什么样的忧虑,先后背井离乡,离别他们所爱的亲人,移居到一个他们完全陌生的国度。
16、我在故乡高中毕业后,因条件的无情迫使,就背井离乡只身到了新疆,为寻找一处落脚地而到处漂泊。
17、这些背井离乡、奔波流徙的人们,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不断地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努力抗争,不断地跟其他民族、民系的人竞争。
18、旧社会天灾人祸逼得老百姓背井离乡。
19、军阀混战造成了多少人背井离乡,无家可归啊!
20、旧社会,许多穷人背井离乡,无家可归。
21、现在,她已经知道什么叫做兵慌马乱,什么叫做背井离乡,什么叫做颠沛流离。
22、旧社会许多穷苦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23、水库逐渐干涸,农民开始背井离乡。
24、她叔叔背井离乡8年后返回开罗。
第二篇:背井离乡成语相关谜语
背井离乡,汉语成语,拼音是bèi jǐng líxiāng,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得已而离别家乡,出自《再生缘》第四五回:“背井离乡随主出,可怜举目少亲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背井离乡的成语谜语,供大家参考。
一、背井离乡成语谜语
逃荒 …… 打一成语
二、背井离乡成语解释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三、背井离乡成语造句
1.因为背井离乡久了,家的感觉就越来越淡了!
2.旧社会,许多穷人背井离乡,无家可归。
3.旧社会许多穷苦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4.旧中国,黄河经常决堤,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外地。
5.军阀混战造成了多少人背井离乡,无家可归啊!
6.旧社会,贫苦百姓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
7.为了谋生,朱老忠背井离乡下了关东。
8.旧社会天灾人祸逼得老百姓背井离乡。
9.为了逃避战乱,他不得不背井离乡。
10.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背井离乡。
11.为了挣钱养家口,他只好背井离乡。
12.人们为躲避战事灾难,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逃命,十室九空。
13.我已从当年懵懂无知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背井离乡四海为家的游子了。
14.背井离乡:为了前途,他背井离乡。
15.他们是为了逃避苏丹长期内战而背井离乡的。2005年1月,苏丹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北部地区和以泛灵论人口为主的南部地区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内战结束。
16.这项工程使得数百万老百姓背井离乡,也坚定了郑永仁继续拍摄有关中国能源生产状况的决心。
17.由于许多家庭离开该地区,背井离乡前往首都寻找食物,津德尔南部地区的小学已经关闭。
18.而母亲和自己孤儿寡母的,带着自己背井离乡,倒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的艰辛,也可以想象。
19.冥冥中仿佛听到了大海的呼唤,最终我背井离乡来到了山东半岛,来到了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区。
20.农村青年任志强,大学毕业怀揣梦想,背井离乡来到向往已久的沿海某市,开始了他的都市励志生涯。
21.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一个被迫害背井离乡,一个被囚禁身陷囹圄,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执手谱写了一曲温柔浪漫,欢快感人的爱情故事。
22.五岁那年童辰因天启被传乃是不祥之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启逃亡之旅,若干年后,少年成人,搅动五域风雷,踏上逆天崛起之路。
23.圣人欲包举宇内,横扫八荒,蚁民野夫,背井离乡,抛家舍业,累白骨而成圣人之名。
24.她有冤,她不服,但她一己奴身,除了背井离乡,别无选择。
25.几位死里逃生的少年不得已踏上背井离乡,拯救族民的征途。
26.背井离乡后,林凡开启强者之路的第一步。
27.一缕残魂重生三国,成为落魄汉室宗亲,背井离乡投奔亲人,宛如一颗石头投进大海,渺小如他,不知能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改三国局势。
28.赵煜的父亲为考取功名,抛妻弃子背井离乡寄居京都多年渺无音讯,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全依仗于赵煜母亲一人搭理,可想而知赵家生活拮据。
29.我这次背井离乡来到洛阳,就是为了拜入一个师门,锻炼武艺,于武林中铲奸除恶,存浩气于天地。
30.在万般失望之余,他果断地作出背井离乡的决定,开始他人生艰难的跋涉……
31.被迫背井离乡的梁兵,忍受着内心的仇恨来到一个陌生城市。
32.白剑聆、林晓倩和林老头儿也被迫背井离乡,随着一群难民向京都临安的方向行走。
33.现如今,老九背井离乡,来在长沙,做着一份销售的工作。
34.苏童的小说讲述了一位党员干部声称自己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其烈属身份的虚假性被揭穿之后,他和他的儿子遭驱逐背井离乡的故事。
35.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警告说,全球气温的上升可能威胁人类健康,并让亚太地区居民背井离乡的数量增加。
36.她先是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正待生活有了转机,却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她不得不背井离乡,带领全家落草为寇.37.无奈之下娶了一个挂着鼻涕的小妞妞,将她留在家中,独自背井离乡。
38.家族的没落,父母的离去,让年仅15岁的纨绔子弟李如风,背井离乡,开始了一代杀手之旅程。
39.隋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遇上灾荒年份,粮食颗粒无收,卖儿鬻女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像现在很多农民背井离乡到沿海打工一样,都是在出卖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40.身负百世咒怨的少年天性淳朴,但在宿命的羁绊下,家族遭劫,亲人惨死,孑然一身的他心性大变,背井离乡,踏上了复仇的征程。
第三篇:丰衣足食成语的基本解释
丰衣足食,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 yī zúshí,意思是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出自《唐摭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衣足食成语的基本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丰衣足食成语的解释
足:够。形容生活富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堂头官人,丰衣足食,所住无不克。”
丰衣足食成语的近义词
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锦衣玉食 [ jǐn yī yù shí ]
华美的衣服,珍贵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
五谷丰登 [ wǔ gǔ fēng dēng ]
五谷丰收。泛指粮食丰收。登:庄稼成熟。
丰衣足食成语的造句
1、好人,好的让别人欺骗,坏人,坏的自己丰衣足食。
2、黄色对于农村村民们来讲就是收获的光焰、丰收的喜悦和殷实收成的畅快淋漓、丰衣足食的喜庆颜色。
3、如果爱,我会陪你一起奋斗,哪怕一生都挣不回一辆宝马,只要我们可以丰衣足食,相互取暖,就是幸福的爱情。
4、想让孩子过上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好生活,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
5、迈索尔邦的摩诃罗阇每年一次在大象王前跪拜求福,借此重申与大自然界的神奇力量结下盟约,保证其臣民们来年丰衣足食,六畜兴旺。
6、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田里稻波麦浪,一片金黄,饱满的穗实将麦杆都压弯了腰。
7、爱氏一家不可算是真正贫寒的,换句话说,他们始终是丰衣足食,住宅也好。
8、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丰衣足食,不过精神生活却明显的贫乏。
9、今天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甚至奢侈浪费的日子,相反地,蝴蝶族群却面临危机。
10、由于前人的努力,累积了社会财富,我们今日才能丰衣足食。
11、他叫她放心,在洛依克,每个人都丰衣足食。
12、经过多年的建设,原本贫困的村民终于可以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13、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我们才有今日丰衣足食的生活。
14、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
15、老李努力地工作,为的就是要让家人能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16、在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之余,我们也应该感谢前人的辛苦耕耘。
17、只要我们不怕艰难,努力实干,哪怕没有丰衣足食的生活。
18、改革开放以来,家家丰衣足食,都感谢党的好政策。
19、大凡人民丰衣足食,国家便能安定。
20、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21、当今太平盛世,百姓丰衣足食,这都是共产党带给我们幸福生活。
22、人民丰衣足食,国家空前强大,正是歌舞升平的时代。
23、禹王饮罢,令青龙、黄龙住到这里耕云播雨,确保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24、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
25、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26、以自己的力量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这才是乐在其
第四篇:处心积虑成语的基本解释
处心积虑,汉语成语,拼音是chǔ xīn jīlǜ,意思是形容蓄谋已久。出自《谷梁传·隐公元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处心积虑成语的基本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一、处心积虑成语的解释
处心:存心。积虑:蓄谋很久。指费尽心思做坏事。《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二、处心积虑成语的近义词
想方设法 [ xiǎng fāng shè fǎ ]
想尽办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千方百计 [ qiān fāng bǎi jì ]
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方:方法。计:计谋。
煞费苦心 [ shà fèi kǔ xīn ]
费尽心思。
三、处心积虑成语的造句
1、淡雅素净代替了红尘滚滚,清新自然置换了处心积虑。
2、他那长着一对狡诈眼睛的哥哥瑞拉,处心积虑图谋征服整个世界。
3、民有民的乐,官有官的忧,穷有穷的喜,富有富的悲,都随个人与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何苦处心积虑地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于是指派专人,用心操控,并且处心积虑,要确保自己的位置。
5、从一个乡下青年,走上人世的显赫位置,这是他工于心计、处心积虑、小心做人的结果。
6、政治小爬虫是最危险的生物,它们处心积虑,只为摧毁自己生存的社会根基。
7、前世,你们到处向世人散布谣言,往我身上泼脏水,处心积虑想从我的手中夺取冥羽铠甲。
8、现在的公司不得不处心积虑精心计划。
9、他对那家公司的经营权处心积虑已久,此次不惜花费重金,似乎势在必得。
10、早知道他们根本无意于这些遗产,我也不必如此处心积虑地处处防范。
11、他为了谋取庞大家产,这些年来一直是处心积虑,从来都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12、敌人正处心积虑地想分化我们,我们千万别中计。
13、诚然,若要抛弃冷战后的和平,没有比这更处心积虑的做法了。
14、自从那女人进入家门后,整天处心积虑地想图谋我们家的财产。
15、他处心积虑地想并吞对方公司,扩充自己的实力。
16、这些政党处心积虑将反对移民包装成很多人能够接受的样子。
17、只有希特勒才处心积虑地要破坏比利时和荷兰的中立。
18、匪徒在五分钟内劫了银行20万元,如此迅速,显然是处心积虑多时。
19、他虽然经过处心积虑的策划,结果还是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20、他一直处心积虑,想多攒一点钱,早点儿自立门户。
21、他处心积虑地盘算着把我出卖了,他好去过他的快活日子。
22、没想到你们这么不长进,老是处心积虑地想要分家产。
23、封建势力下的地主日夜处心积虑地盘算贫困百姓。
24、这些坏人处心积虑地制造假药,坑害人民。
25、我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让他嫉妒。
第五篇:知法犯法成语的基本解释
知法犯法,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 fǎ fàn fǎ,指的是知道法律、法令、规章而故意违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知法犯法成语的基本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一、知法犯法成语的解释
知道法律,又违反法律。指明知故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二、知法犯法成语的近义词
监守自盗 [ jiān shǒu zì dào ]
也说主守自盗。盗取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监守:看管。
以身试法 [ yǐ shēn shì fǎ ]
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指明知故犯。《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作奸犯科 [ zuò jiān fàn kē ]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作奸:做坏事。科:科条,法令。
明知故犯 [ míng zhī gù fàn ]
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违法的,却故意去做。
州官放火 [ zhōu guān fàng huǒ ]
全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执法犯法 [ zhí fǎ fàn fǎ ]
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
三、知法犯法成语的造句
1、当小团体或个人的利益与法律冲突时,往往是知法犯法、目中无法。
2、第六,加强对律师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行为的制裁力度。
3、个别公务人员知法犯法、内外勾结,使违法者逃避法律、法规的制裁。
4、规矩,如果不是别的,竖起了一道原则的墙,而他很自豪他没有知法犯法。
5、身为执法人员,竟然知法犯法,为非作歹,串同社会混混欺行霸市,敲榨勒索。
6、强制拆除房屋应由法院执行,并张贴公告,可他们这些人行为,知法犯法,简直无视中国法律。
7、法律没有规定他们杀人无罪,但存在于委内瑞拉贫民窑里的不成文规矩却让警员们经常可以知法犯法。
8、他备受看好,及至廉署把他拘捕,人们仍不相信他会知法犯法,亲手毁掉自己的光明前程。
9、我不想成为一分子,况且这是知法犯法。
10、对知法犯法的人,应该严惩不贷。
11、身为律师,我不信你敢知法犯法。
12、当官的,知法犯法,情理难容。
13、对知法犯法的人,应该严惩不贷。
14、执法的人却故意犯法;这不是知法犯法吗?
15、第六,加强对律师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行为的制裁力度。
16、谁叫他知法犯法,理当从重惩处。
17、他知法犯法,丢了乌纱帽,逃之夭夭了。
18、我今年八十三岁,他们这样欺侮老人,是知法犯法!
19、我不想成为一分子,况且这是知法犯法。
20、执法的人却故意犯法,这不是知法犯法吗?
21、可是抢劫是犯法的啊,像我这样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怎么可以知法犯法呢!唉!无聊!
22、他知法犯法,丢了乌纱帽,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