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系张华丽两个底线教改探讨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系张华丽两个底线教改探讨
基于两个底线教改课的探讨
——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
计算机艺术系张华丽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两个底线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讨,同时依据笔者对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调查及课程特点、教学反馈等提出了根据两个底线提高《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时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系统方案。
关键词:职业教育两个底线任务引领网页设计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很多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也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网页制作软件,它以较高的开发效率以及对代码的完美支持,成为高等院校网页设计课程首先选择的开发工具。但是如何提高《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目前很多学校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两个底线探讨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抓问题。
1.院校学生学情现状分析
1.1整体情况分析
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但受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之传统观念中对职业教育的轻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专门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其生源质量在逐年下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如何摆脱“学生素质低,毕业生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及“就业率低,社会对职业教育有偏见导致生源质量更差”这样的恶性循环,成为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1.2学情分析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高职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缺乏学习主动性,不能吃苦,难以自控,学习方法不当。在对学生业余爱好的调查中发现:除少量学生在文艺、书法、体育等方面有所特长外,多数学生业余爱好较为单一:多为上网、玩游戏、听MP3、看小说,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上课玩手机非常严重。他们对自身未来发展,都能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很严峻,工作不好找,钱不好挣,应该认真学习,以谋求未来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等等,但多限于口头,难以把压力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2.两个底线的内容和宗旨
高职院校的生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不是很高,大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学生在校学习流失率较高。为了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过硬的社会需求人才,减少学生流失率,争创品牌院校,学校特提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开发,保证学生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保证我院的毕业生具备就业和创业的本领,使我院毕业生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和青睐,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网页教改课案例研讨
3.1《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特点
高职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应用此工具软件,进行网页设计,包括新建、编辑、设置网站、发布网站到Internet上。教会学生如何设置网页的基本属性,如何进行编辑文字、图像处理和排版、表格布局框架、用层丰富网页;如何使用CSS层叠样式表制作现代网站普遍使用的网页;如何发布和维护网站。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在实践训练中,一定把实践内容作为教学的主线,这样学生就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为指导进行网页设计和开发。
3.2对理论教学的思考
3.2.1 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1)笔者作为80后教师,成长求学过程中接受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而踏上教师岗位后,无形中自己也在模仿传统授课模式,但教学实践中存在新形势、新学情与高职教育特点不相适应的很多不足之处。
2)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课只注重教学生网站开发所需的一个个知识点,但知识点的学习却如同散落的珍珠,没有轴线,导致学生缺乏融会贯通能力,很难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完整网站的程度。
3)教具选择及教学场地使用方面,《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不高,导致不能用生动形象的大屏幕投影将作品演示给学生。另外,利用投影演示进行教学,可以无形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争强好胜的学习动力,但笔者在这方面的努力不够。
4)教学进度及教材处理方面,现行教材质量普遍不高,知识点追求大而全,面面俱到,导致所有知识点基本都是泛泛而谈,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进度及教师考核的着眼点又只是教材顺序,特别是多个教师教同一门课,使用同一本教材时,不可能大刀阔斧的大
修大改,不可能打破教材的知识结构,引入过多课堂案例进行教学,只能按照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与职业教育的教情、学情是不相符的,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5)在考核方式上,传统的纸质考试很难考核学生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两个底线教学的要求也极不相符。
3.2.2以两个底线为基础的理论教改课
1)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课堂教学不再以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讲解为主,而是以一个完整的网页案例为任务引领,围绕网页案例所需要的知识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同时案例要支撑所有知识点。
2)教具选择及教学场地方面,授课前教师可以通过QQ群共享,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学生。教师自己的作品可以应用学生熟悉的图片、游戏名字、学生或者教师录音视频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教材处理上,因为我们是高职院校,学生成分复杂,有的初中没有毕业,也有工作后又重新返校园的,学生的知识程度不同,所以教材处理上把学生用到的知识点反复强调巩固,让学生掌握住。比较难的用代码实现的知识点,可以简单提出,围绕岗位能力群的要求展开教学即可。因为真正的提高是在社会工作生活实践中完成的,在课堂上我们给他们的只是知识轮廓的认知引领。当然这种模式要根据学科性质来确定,不是每个学科都适合这样的模式。
4)考核问题上,操作性很强的实践学科,应该放弃传统的试卷考核,改用上机操作,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也真正的符合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
3.3对实践教学的思考
3.3.1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1)以演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一遍,因为学生底子差,加上理论和实践毕竟有区别,学生做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想不起来怎么做,就放弃了。
2)学生上机时没有压力,只是跟着感觉在做,自己不善于动脑筋思考,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就经常玩游戏。
3.3.2 以两个底线为准则的实践教改课
1)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QQ群、红蜘蛛软件、多媒体投影仪等多种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上,以任务驱动为主,教师演示为辅。教师首先把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通过教学工具发送给学生或者展示给学生。接着演示制作,让学生跟着操作,班级的小组
最多的学生不超过5个人,这样班级小组就有15个小组,小组长因为压力必须自己先学会,这样就保证班级首先有1/3的学生学会了。
3)学法上,因为小组比较小,所以每个小组长自己做完后,会手把手教没有做出来的学生,这样可以保证小组中有更多学生做出来。
4)知识点的考核选择项目引领教学法,给出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的网页实例项目,让小组分别做,评出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结束语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改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这是长远发展的战略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环境的改变,只有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不断的实践和锻炼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理论够用、实践过硬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伯峰 《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8(4):138-139
【2】赵春利:网页设计与制作使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玉玲《计算机教育》CN 11-5006/TP清华大学主办 2012总第172期
【4】陈爱国《网络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室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38-40
第二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系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系
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
为加大校企合作步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显学生技能培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全面落实学院七项重点工作,3月14日下午,计算机艺术系请来了中科天博(原中科院计算所培训中心)的韩非和王栗缓两位专家,与我系全体教师就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专业以及学生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互联网开发工程师专业是中科天博的专家结合我系专业的特点以及我院的校情学情而量身定制的一个特色的校企合作专业。互联网开发工程师是一个很新的职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真正开始受到重视的时间不超过5年。会上,中科天博的韩老师对这一新兴的特色专业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学生经过这种培训模式后的就业前景、个人发展等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表达了极为诚恳的合作意向。王黎主任对该系教学现状进行了客观详细的介绍,细数了该系在学院整体发展背景下的优势和系部现有专业、师资与学生现状的不足。她指出,中科天博(原中科院计算所培训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为满足国家信息化迫切需求、培养专业计算机人才的目的而创建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拥有一批实际开发经验和教学经验兼备的专职教师队伍,学校教育可以为学生打造专业知识技能基石,借助如中科天博这样权威专业培训企业可以为学生架上腾飞的桥梁。
计算机艺术系与中科天博(原中科院计算所培训中心)的合作,既是我院在校企合作道路上新的探索和尝试,更体现了我院实践教学、培养高端人才的战略思想。
第三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系陈琳关于学生学习兴趣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系陈琳关于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艺术系陈琳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师生关系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要不断学习、充实、探索、思考,要做终身学习的先行者。要具备如何使学生学懂、学好、学会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及课程产生良好的印象,产生深厚的学习热情及认真学好的动力。
2、重视情感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积极的情感能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使命信息的有效接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表情、目光等情感行为,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努力使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喜欢本学科。
3、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选用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材料,设计难度适中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程度和水平设问,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自身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
行任务导入、项目引领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实例制作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引入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教材内容常常滞后于时代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除了结合课本内容以外,还应补充大量的操作实例和项目,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真正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引入真实的企业案例,使学生能够“零距离”、“零门槛”的在课堂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唤起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广大教师应深刻领会,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整合教学资源,发展性地完善教学方法,持续性地进行学法指导,有效的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系马洪恩关于升本教育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系马洪恩关于升本教育
生本教育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艺术系马宏恩
所谓生本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让学生自己尽快地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使他们的天性得到张扬,使他们的获得像鲜花怒放。这样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称为生本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是能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人。做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我尝试着把生本教育理念引入了课堂。
一、先做后学、调动潜能、注重感悟
每一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储备都是不同的。在计算机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优势。
如何让这些拥有不同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进步和收获呢?“生本”教育提出的先做后学,以学定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一)、游戏与教学的“接轨”
把游戏带进教学活动中,或者说,把游戏带进学习中,那将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极大冲击。
美国心里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
例如巧设任务驱动法。在《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所学内容,完成稍有挑战性的命题任务(如给某品牌设计广告、给某明星“整容”等)。诱导他们有所创新,勇于尝试,不怕出丑。为了增加活动的游戏元素,把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一个单位,分组讨论制定出一个最佳方案。分组讨论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让各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对于各小组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成绩,以示激励。这样的游戏教学法让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觉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做中学,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一点儿也不枯燥,而且觉得很有趣,够刺激。游戏能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学习起来才会轻松、快乐。
(二)、精彩案例,让课堂蓬荜生辉
案例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材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它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例如: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许多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数码作品以及制作工具。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围绕如何用Photoshop更好地处理数码相片这一主题设计了专题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图像色彩处理这一教学单元。安排学生尝试制作:如何消除照片中的皱纹现象,如何处理曝光不足的数码照片,调整偏色照片和如何实施“换脸术”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
(三)、模拟教学,理论将不再乏味
模拟教学不仅是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判断、交流、应用和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例如,讲EXCEL电子表格软件时,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即针对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以班为单位展开调查,把调查的结果在归纳总结之后,整理在EXCEL中,通过表格和图表的形式把调查后的结论表现出来。整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在旁边只做必要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能真正理解EXCEL的主要用途和功能,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自学”。这样一次小小的课题设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化解知识,感到学习理论不苦燥。
二、先学后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著名科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讲得少、学生想得多、练得多,尊重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驱动学生去阅读、动手实验、学会观察,说出自己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见解,逐渐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先学后教”能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能关注
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先学后教”这种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将一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基本步骤,即“引导”、“自学”、“解疑”和“训练”。第一是“引导”,即教师在学生自学以前作简明扼要地引导,揭示本次学习目标。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如果学生在教学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完成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第二是“自学”,这一步学习主要让学生在机房完成。学生根据课本上理论知识,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在微机室边操作实例边理解实例每一步意义。动手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动手是为了培养技能,从而更快地掌握知识,这也是当今课程改革的要点。第三是“解疑”,这一阶段学习在教室进行,因为在教室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教师收集问题,在此基础上答疑解惑。第四是“训练”,这一阶段教学再次回到机房,整个训练过程分为集体训练和自主训练两部分。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出示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解决,巩固知识,完成集体训练。然后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设计,形成能力,完成自主训练。
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公开教案
公开教案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通常是对于一些相对较简单的教学内容而言,如果内容确实有难度,则不宜采用此种方法。
公开教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学生对该课内容有所预习。让学生针对预习时所遇到的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展开提问。但是教师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把事先准备好的详细教案(从教学的目的到教学的方法,从教学的时数到教学的步骤,从教学设计到板书设计,叙述要十分清楚明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从中找出答案。找答案的过程,即学生自主学习、索取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以点带面,将课堂知识连成线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的社会。社会呼唤的不仅是掌握某一特定学科知识的人,而是需要能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的人。因此,教会学生将知识以点带面、融会贯通,教会学生应对这个大千世界万变的能力,就成了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并且能轻盈地在两者之间寻求到一个美丽的平衡点。例如,在教学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中的“橡皮”工具时,讲完橡皮如何使用之后,让学生自己去玩,有的学生就会发现橡皮太小,擦得太慢,教师适时鼓励怎么办,引导学生使用“+”和“-”号,如何将其变大变小,让他们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在临近尾声时,再让学生欣赏表演“红橡皮、绿橡皮”的杂技,让他们带着问题课后去寻找鼠标“右键”在画图选色中的应用,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知识学到了手,学生因此乐此不疲。
(三)、课堂辩论
辩论是唇枪舌剑的“战斗”,是思想与思想的撞击,是智慧与智慧的较量。多年的寒窗苦读,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老师说,听老师讲,除了偶尔被提问,学生开口的机会很少。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在课堂上所做的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如何与别人交往。
有哲人说过:你给我一个苹果,我也给你一个苹果,那么我们手头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给我一种思想,我也给你一种思想,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如何让学生拥有“两种不同的思想”呢?课堂辨论就是最好的形式。
例如,在软件操作中,往往会遇到相同的效果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操作得以实现。在讲解过程中,不妨把这样的情况,留给学生。让他们以辩论的方式,找出其中最佳的操作方案,从中获取对知识更深层、更透彻的理解。
三、共享教育资源,培养社会新人
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学生的资源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性的资源,会损耗销蚀;相反,这一资源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除了学生自身在不断成长之外,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背后还有庞大的社会资源。
作为教师,我们应指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资料,平时积累资料,课上随时拥有资料,并且鼓励学生学会如何从书刊、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专家、家长那里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到一种开放、综合的探索视野,把目光从狭小的教科书中引出来,投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主人,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