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化学困生的一点体会
用爱的烛光照亮学生心灵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一点体会
众所周知,“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用这句话来激励经受过许多次挫折,自尊心麻木,情感淡漠,认知结构还不够完善的学困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尤其我班那群心理年龄远远达不到正常水平的学困生们,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没什么成功的经历,屡屡失败使他们越来越破罐破摔;越来越死猪不怕开水烫;甚至越来越表现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本色。这群活蹦乱跳的孩子很是让我头疼。他们不知铃声为谁响;更不知上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随意接话把儿;大呼小叫;甚至课堂上当着老师的面随时破口大骂毫无羞耻等等诸多没有教养的行为几乎中断过每个任课老师的课堂。老师们都戏言:你的手可真壮,见过弱智的学生,可从来没见过一个班中这么多弱智的。我也只能苦笑着回答“认命吧”。从初一进班那群散养的羊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狼,到现在能比较有规矩地坐在班级,这之中经历了无比的痛苦、头疼、失眠、喜怒无常、心力交瘁、黔驴技穷、辛酸苦辣相信各位班主任都体验过。我的感受是,转化学困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多为他们创造成功。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慢慢的改变。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慰呢?
一、承认差异 降低要求
要成功转化问题学生首先不能急躁,要承认差异,降低难度,放宽要求,切忌一刀切。比如,好动的学生上课时的小动作如果不是太过分就理解他原谅他假装没看见,下课谈心告诉他“我多给你面子你可不能不给我面子”鼓励他尽量少做小动作;基础差的就少给他们一些作业,有难度的题鼓励他做,不做统一要求。不能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这样孩子会觉得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成功,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应该和孩子、家长一起先制定短期的奋斗目标,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就是跳一跳够得着,从而克服畏难心理,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不再当旁观者。
作为老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做好长期,持久的思想准备。要有爱生如子的情怀,无论他多么淘气调皮,多么顽固,多么落后都不能嫌弃他们,更不能挖苦讽刺,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要像慈母一样耐心地说服他们,赞赏他们,始终如一地关注支持他们,对他们充满信心,坚信他们在这方面差一些但在另一方面会有潜力,一定会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深爱自己,时刻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时刻期待自己的进步、成功。像好朋友一样始终站在他们身边耐心地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地克服自身的弱点,最终才能和他们一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转化。对于几个尤其差的家长根本都不寄任何希望只是让老师当保姆的我就承诺他们:“你只要上课不捣乱,作为奖励我可以不逼你交作业。”
二、以爱心感化,是转化学困生的内在动力。
“以德转化学困生”,得施以爱,德从何来,来自爱中。有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爱,就是情。教育没有了情,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可以说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浑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也会信任你,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因此,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是真正需要关爱的学生,他们迫切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身上没有被激活的优势是很多的。基于这些认识,我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和别的学生一视同仁并且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班的李知韵,他很聪明,但思想落后,行为偏激。除我之外和所有任课老师都发生过冲突。在和其他科任老师沟通意见后我们达成共识:在课堂上,多提问,让他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发现他有进步及时表扬,又随时找他谈心,分析犯错误的原因。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他把我当成了真诚信赖的朋友,各方面进步非常明显,和大家的关系和谐多了。
三,要尊重个体差异,爱护学困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的五层次说,其中尊重的需要被列为第四层。尊重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如果说正处于个性发展的中学生需要得到尊重的话,那么,那些自卑、怯懦、离群、被众人抛弃、合作能力欠缺的学困生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他们,他们才会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尊重他们,他们在生活中才会变得更有能力,更积极,更富于创造性。实践证明,谁能在学困生的心田上种下自信、自尊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之锁的钥匙,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尊重学困生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分层次,不划优劣,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尊重学困生就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立个性的人,承认每个人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的差异,而不能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模子里,把他们截长补短、磨去棱角、锻打冶炼成标准的产品。有一次几位同事在和李宁校长交流时也探讨了这个问题:现在流行赏识教育,专家说:人人都能成才,所以我们的孩子都能成才,但他为什么又不能成才呢?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定位,发展方向错了。正像姚明,你要从文化课上去判断他绝对是一差生,政教处的专政对象,若硬逼他走文化这条路肯定走不通,他也不可能成才。我很有感触。象我班的金子,在中原路小学时臭名昭著,在去军训的路上他同学向我报告了他的恶行:骂老师、咬老师等等极差。果不其然,军训的第一天就在队列里当面骂了教官,回校上课了,课堂上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扭来扭去一刻不能安生,随时都有可能破口大骂,英语二十六个字母都写不全。经过观察发现他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落差很大,家里两个孩子,家长对他也就放任自流了,但我也发现他挺热心,很关心班级事务,我就让他当了电脑管理员,他也很认真负责,我就经常找机会从这方面在全班表扬,而其他的毛病总是在课下以朋友的身份和他沟通。他只喜欢数学,其他一概不喜欢,所以就无事生非,我就鼓励他好好学数学,不喜欢英语我不问他要成绩,不逼他交作业。我告诉他在我的课堂上在守纪律的前提
下,学什么都行,学什么都可以挣分嘛。他认为老师很照顾他,不跟他穿小鞋。逐渐地在其他方面表现还不错:热心班级事务,关心班集体,管理员当的尽职尽责,对破坏班级荣誉的人,敢于检举揭发,对于班级违纪的人,他自觉地组织几个学生监督他们跑步,为我班的班级管理还真是做了不少贡献呢。当然他自己的违纪也不少。这不前几天中段考试时吃口香糖老师让他吐了,他嘟嘟囔囔:“口香糖上又没答案,管得真宽”之后又跟老师找了很多别扭,又是破口大骂。宋主任和我刚处理过。他也有很深刻的认识。对于金子的转化不算成功而且道路还很漫长,只能说和刚入班相比他的进步很大,我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四,要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自卑、消极是学困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他们比学优生更渴望成功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为所有学生创设不同的成功机会。比如,把最基本最简单的习题留给学困生去做,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给学优生布置五道作业题,让学困生在其中选作2至3题„„尽量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化学老师发现他新接的那个班化学成绩非常差,学生对化学缺乏兴趣。在一次测验的前一周,他告诉全班学生这次考试可以带一张夹带,但这张夹带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而且最大不能超过16开。于是全班学生精心准备夹带,经过学生反复琢磨,反复筛选,每位学生都把自己觉得最需要写的公式、定理、概念等知识点密密麻麻地写在了那张夹带上,准备考试时用。这次考试下来,全班学生的化学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问学生:“考得怎样?”学生高兴地说:“好!”老师说:“下次还这样做。”从此,学生对化学课产生了兴趣,学得比以前用功多了。第二次测验前,老师又告诉学生,这次化学考试也可以带夹带,夹带同样要亲手做,但最大不能超过上次的一半,也就是16开的二分之一。学生又高兴地加班加点读书,筛选以充分利用那张夹带。结果考试下来成绩比上次还好。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更大了。就这样,第三次考试,夹带变成了16开的四分之一,第四次,第五次„„夹带越来越小,学生学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成绩越来越好。这位老师这一创造性的工作不但促使学生在制作夹带的过程中自觉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而且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成功,唤醒了学生继续前进的内在欲望与激情,在学生的心中孕育了成功的心境与信念。这个故事诠释了对于学困生来说失败不是他们的成功之母,成功才是他们的成功之母。
五,发现闪光点,寻找教育契机。
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最好的东西,要捕捉它,发展它。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支持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经常抓住学困生身上哪怕一个微弱的“闪光点”,用放大镜视之,将其发扬而广大,以达到激励学困生本人的目的。
我班的金玉磊,他经常上课不专心听讲,大呼小叫,接话把儿很让老师讨厌,不按时完成作业,还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我多次批评教育他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有一次他又在同桌衣服上写骂人脏字,我请来了他的家长,在与其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很自立,都是自己起床,不需要家长催促,而且总是起得很早,从来不迟到。而且他爸爸生病时整夜守在床前,每天睡觉前都要检查一遍门锁了没有。于是我以这一优点作为切入点,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我发现他慢慢的有了进步。记得在“**你真行!”的主题班会上,当他看到班里许多同学都有人夸而自己没有一个人夸时,低着头,一言不发,显出很失望的样子。这时我说:“我也想发言,请同学们猜猜我会夸奖谁呢?”学生们一猜就是那些学优生。我说:“这些同学的确有很多优点,大家对他们的赞扬是有目共睹,现在我要说的是‘金玉磊你真行!’”当我把他的优点向同学们介绍之后,全班同学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接着说,“如果金玉磊同学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们搞好团结他一定更优秀。”从此,他学习的热情也高了,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和同学的关系也逐渐融洽了。
六、持之以恒,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学困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是一日养成的,同样,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应付出很大的精力。因为学困生自制力不强,医好了伤疤忘了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困生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要允许他们反复,就像金玉磊和金子等也经常反复,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比以前好到天上去了。关键是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切忌操之过急和简单粗暴的批评。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则适得其反。我们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使之明白老师的苦口婆心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真心实意为了帮助他。凡事都要有个过程,要给学困生一个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学困生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由此可见,对学困生的转化必须有信心,贵在持之以恒。本来,师德之可贵也在于“恒”。我经常对他们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你比以前进步多了,我很喜欢你。咱不就是比别人成熟的慢一些晚一些嘛,没关系,老师陪你慢慢长大,咱一年当两年长,到初三总会赶上他们的,只要你能听老师的,有可能初二就能追上他们。”听了这话他们也会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但是我也有很多困惑,转化学困生确实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不在他们身上下功夫吧他们会把整个班级毁了,你下功夫吧他们会耗掉你几乎所有的精力,整天上完课都是在和他们打交道:谈心、鼓励、批评。根本没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和关心优秀学生)
七、抓住最佳时机与学生交流情感。
尤其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直接向老师求教的活动,也是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我常常抓住这样的时机鼓励差生。一次课上,复习到动词双写+ing的时候,我问:“哪些同学能把我们昨天归纳总结的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动词双写+ing的词写到黑板上?”有很多同学举手,我看到一平时不怎么发言小动作很多、成绩又差的同学也举起了手,我马上说:“王龙同学也勇敢的举起了手,我们把这机会给他好吗?”同学们将信将疑地说“好”,其实我也不知道他能写几个,我们都等
待着,谁知他竟一词不落地全写对了,同学们自发地爆发出一阵长久而热烈的掌声,我也非常动情地对他大加表扬,课后我又抓紧时机对他进行了启迪:“你今天表现这么优秀,我敢肯定你昨天上课一定很认真,而且做了认真地复习,如果今后你每天都坚持认真听讲,那么你每天都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每天进步一点点,何愁成绩上不去呢?”他经过了多次的反复之后,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八、珍视学生的优势,学会扬长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激发与引导,而不是强迫与塑造。学生的长处是学生引以自豪的地方,而我们的教学总是盯住学生的短处,并对之进行补救。这种做法实际上消磨了学生的自信心,总是拿学生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短处,结果只能导致学生的自卑情绪,觉得自己总不如别人,干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到了这种时候,教育就无能为力了。所以我们要面对差异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针对闪光点进行“扬长”,而不是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补短”,多表扬、少批评,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找准时机表扬一个鼓励一群,表扬要面对全体,不能固定在几个好学生身上,这样好学生反而容易被孤立。多表扬差生。让他们也感到是团休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尤其是成绩差而思想品行还不错的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并不会因成绩差就瞧不起他们,放弃他们,从而增强信心和力量。同时,也能带动那些双差生,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成绩一点点提,行为习惯一点点约束,只要有一点的进步,就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让每个差生都认为老师在关注他爱护他,愿意做老师的贴心人。一个班主任如果能得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的拥护和爱戴,这个班级就好管理了,管理班级最大的麻烦就是管理差生,相信这一点每个班主任都深有感触。
“感谢我的班主任,她用真挚的爱为我打开一扇窗。”一个学业成绩很差的同学在三模考试作文中写道,“我是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从小到大没有老师喜欢我,尤其是没有班主任会喜欢我,因为我经常会捣个乱,说个话,给上课老师找点麻烦,闹个别扭,我只能从捣乱中寻求满足,所以老师们都讨厌我。直到我上初中,我依然给老师们和课堂找了很多麻烦,而我的班主任并没有因我的所作所为而歧视我、打击我,而是用她那宽宏慈悲的爱一点一点教育我感化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现在最愿意听张老师的话,我也愿意告诉同学们:听老师的话没错。如今毕业在即,再也不能听张老师的教诲了。”
就是这样一个学业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别班的学生故意捣乱敲我们班的门时以百米赛的速度冲出去把捣乱学生抓获;就是这么一个自认为差生的学生毕业前夕检查卫生的老师推开我班门让值日组出来一人把卫生区再清扫一下时,迅速起身拿上工具走出教室(而他并不在值日组);就是这么一个认为自己没有一点优点的学生在综合实践爬毕业墙时在下面当人梯直到最后一个;就是这么一个学业成绩并不好的学生的作文因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动了改卷老师。这么一个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讲义气、懂得感恩的学生,你难道能说
他是差生吗?这样的“差生”你有理由不爱吗?
我想我之所以能得到这样一位学生的爱戴首先是因为我给了他爱,爱如甘甜的雨露滋润了他的心田,爱如烛光照亮了他的心灵。
有段话说的很好:教育,是行为的艺术,老师要有双洞察一切的眼睛,也要有容忍一切的胸怀,要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也要给学生的错误留下一个自由的出口,就象给错误打个“活结”,让犯错的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解开。在他受到恩惠时,内心积蓄起改过自新的动机和勇气,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广为人知的至理名言。因为没有爱我们就不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从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没有爱就容易失去耐心,甚至表现出厌恶,从而带给孩子的心灵以压抑感。只有当我们心中有爱,我们才能让人感到爱的光华。爱无法让人生之路变得平坦,但它能让人生之旅变得更有意义。人生一世就好像是一次旅行,我的孩子们上车时没有什么行李,如果我能在他们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会感到莫大的幸福。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爱我们的孩子吧!
总之,我们每位老师都有责任把更多的关爱投向那些问题孩子,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他们,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多向思维,不断改进教育的角度和方法,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我坚信,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催开张张灿烂的笑脸。
第二篇:浅谈转化学困生的体会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体会
一个班集体几十名学生,有思想表现好,成绩优秀的优生,也有思想表现差,成绩落后的学困生,而学困生的表现更是各形各式。世界文豪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幸。其实学生也一样,优秀的学生总是相似的,而学困生就各有各的不良点。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对学困生细心观察,多方面多角度加以了解,接近他们。这样就不难发现:在学困生中,有的是思想素质不好,有的是纪律散漫,有的是生活儿戏,有的是玩物丧志无心向学,有的是兼而有之…既然学困生的表现千差万别,对他们的转化就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应根据他们的具体表现,探究切合具体对象的转化方法,也就是要“对症下药”。
前几年,我接手一个学困生不少的班,开始时我只看到这些学困生“无心向学,纪律散漫”这一共同特征,并没深入寻找其他原因。因此,我只一味向他们提要求,定规矩,未能深入细致的做思想教育工作。一段时间过后,看到这些学困生没有多大改进,班主任工作收效期微。后来我通过深入了解。知道原来“无心向学,纪律散漫”只是他们的表面现象,他们有很多各不相同的具体的“病因”。为了定出切实可行的转化方法和措施,我除了找本人谈心外,还走访班干部和跟他们关系较密的同学,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以及他们的家庭,争取尽快掌握第一材料。其中有一位学困生出身农村,父亲早亡,家庭比较贫穷,很羡慕班里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常跟生活较好的学生一起玩,热衷于打球、看球和上网。他认为自己即使考上了高中,家庭也无法维持,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随后逐渐放松学习,纪律也跟着散漫,成绩急速下降,整天生活在矛盾的心理中。针对上述情况,我找他谈心,让他明白这样做,更对不起苦苦挣钱的母亲,也让他知道其母亲对他的期望。经过我的耐心教育,他自觉愧对母亲,重新振作起来,纪律慢慢好转,成绩也提高了。
一、尊重信任,树信心
着名学者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青少年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尤其是学困生。虽然他们的缺点较多,但是依然需要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如果对他们另眼相看,冷嘲热讽,就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要理解、尊重和信任他们,不轻易提及他们过去所犯的过失,更加不能当众作为一个反而材料来教育其他学生。如果经常如此,他们就会认为教师已下了定论:他们是坏学生。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得不到尊重,自信心受到打击,就会变得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无心向学自弃,破缺破摔,无心向学,表现越来越差,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班主任只有尊重信任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有效地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困生的自觉行动,促使他们前进。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有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班里有位学生,成绩不好,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屡教屡犯,知错却不愿改。有次他剃了光头来上课,年轻气盛的我认为他是跟学校“对着干”。于是,在全班学生面前严厉地批评了他。他很不服气,气冲冲地跑回了家。下课后,我马上赶往他家,正好他母亲在,她告诉我,因为儿子头上长了许多白发,遭人嘲笑。她认为剃个光头会消除这一现象,于是带他去剃了头。知道原因后,我马上向他道了歉。他感到很吃惊,但什么也没说。回到学校后,我向全班同学讲述了这件事,并再次郑重地向他道歉,承认是自己不调查清楚而批评他,是老师的错。他当场流下了眼泪,并向我保证今后一定认真遵守学校纪律。我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改好,并取得纪律和学习上的进步。接下来的日子,我常找他谈心,肯定他取得的进步,同时,又为他指出最近犯的错。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上课能较专心地听,违反纪律的次数逐渐减少,成绩也有所提高了。
罗丹大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困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他们的长处往往被短处掩盖而已,正如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没有缺点的学生,只有特长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去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肯定它、扶植它,帮助学困生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激励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并不断地鼓励、鞭策,因势利导使其不断进步。
三、不厌其烦,锲而不舍
学困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弱点是自控能力差。针对这一特点,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耐心帮助,对他们的错误反复出现不急躁、不气馁,做到“教不厌,诲不倦”。俗语说得好: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对学困生也是这样,要把他们多年形成的不良倾向和恶习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不现实的,转化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做工作,要有不厌其烦的工作作风和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允许学困生有反复,让他们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从表现不好到表现一般,从表现一般到表现良好,先是是量的积累,后到质的飞跃。例如,对于那些经常不按时交作业的学困生,只要他们有一次按时交,我就马上给予表扬。如果他们又不按时交,我就会及时找到他们,问他们不能按时交作业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困难,要不要老师帮助解决。这样做,他们认为老师不是有意找自己麻烦,而是真正在帮自己。他们就会道出真情,决心克服困难,争取按时交作业。对于这样的学困生,我坚持锲而不舍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注意发现他们日常行为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促其转化。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数事实证明:尊重和信任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足够的耐心,转化后进生是不难的。
四、宽容感化,温暖心田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困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常常得不到他人的关心和热爱。别看他们表面上大大咧咧,好像什么都无所谓,其实他们心灵里的幼苗脆弱得很,教师任何粗暴的批评和过火的责备,都会使他们稚嫩的心受到伤害,甚至会激起逆反心理,或故意与你顶撞,或干脆“破罐子破摔。”因此,要打开学困生的心扉,就需要“爱”这把钥匙,它是教育学困生的感情基础,可以使他们对周围的人产生亲近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动”、“感化”、“感染”,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讲究批评策略,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有反感情绪,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不了解老师批评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曾给学生讲唐太宗的故事:唐太宗由于每天叫魏征给自己提意见,并能及时改正缺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出名的明君。这样,这些学困生明白老师的批评不是害而是爱,从而消除了反感情绪。
例如,我班上有一位学困生,过去总认为老师批评他是挖其“烂脚”,不是当场顶撞,就是心存不满,找机报复。我了解到中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感情比较敏感,叛逆心理较强。于是他再犯错时,我不会当众批评他,而是采取宽容的态度,课后找一个机会,心平气和地与他谈心,表扬他聪明活跃,乐于助人。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我的表扬反而让他觉得不好意思,经过我多次的细心教育后,他很诚恳地接受批评,并对我说:“老师,我接触到这么多的人,只有你不会责骂我,只有你了解我而又能及时指出我的缺点,我听你的教导。之后,他真的逐渐克服无心向学的缺点,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并坚持为班集体做好事。
第三篇: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我们学校是农村县中,由于学生的来源以及所受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出现了很多的学困生,1、发掘特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们学好功课的信心。发现学困生的强项,我们不能习惯于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学生。比如,我们通常衡量学生的发展,就只有用分数作标准;衡量学生是不是聪明,就只有以反应的快慢作为衡量的标准,等等。单就衡量学生的发展来说,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难道不是重要的标准?我们说,多一种评价标准,就会多一些好学生,或者说就没有转化不过来的学困生。
2、坚持依靠集体的力量。为了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我把学困生的教育置于班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去转化个人。
3、主动与家庭、社会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不调。
4、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困生在进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作为班主任的我,我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反复。我是抓反复,反复抓,耐心细致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通过努力,我班的特困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他在这次期中考试中的成绩是67分,跟他以前的成绩比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5、勿急功近利。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有宽容之心,不能浮躁,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观念。例如,我们常见的一些所谓反应慢的学生,作业的速度一般也比较慢,如果我们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我们就可能感觉到他做事情可能细致、周密。然后,你将学生的缺点视为一种良好而积极的品质,那么,你对学困生的期望就会越来越多,教师的期望就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工作,学困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起色。我坚信,只要不断地给予诱导帮助,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加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找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收藏到:[新浪ViVi][365Key][YouNote][搜狐网摘][博采中国][365Fav][天极网摘][和讯网摘][热门文摘] 阅读全文(734)| 回复(0)| 引用通告(0)| 编辑 发表投票:
第四篇:转化学困生的点滴体会
转化学困生的点滴体会
康有为纪念小学
杜琼芳
学困生,固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这样的学困生,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智力因素,也就是说这类学生由于先天的原因,比同龄的孩子在接受、理解能力方面都比较弱,同一知识的学习,他可能要比其他同学花多几倍的功夫去理解,才能基本掌握。二是习惯养成差的孩子。这类学生的智力因素并不比人差,但由于家庭过于溺爱的原因,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都比较差,且还都是比较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坐不定的孩子。这类孩子只所以成为学困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学习上,都比较贪玩,在班上常开小差、搞小动作等,通常较多是被教师批评的学生,在家里,家长基本是管不住小孩的,所以作业也常常是未能做完或做得很马虎、应付的。而这两种学生,在一个班级中是普遍存在的,怎样才能把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并在学习上有所转化呢?下面就来说说,我这几年来,在所任教班级里的点滴体会:
一、让学生知道你对他的关爱。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你所任教的学科,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先喜欢上作为教师的你。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对学科的喜欢更侧重于他对教师的感觉,而人之常情的是,听话的孩子一般比较容易让人喜欢,而调皮捣蛋的孩子则较为让人觉得烦心,也会常在不经意的话语中透出对孩子的不喜欢,孩子对教师的这种不喜欢是能很明显察觉出的,但他不清楚的是,教师的这种不喜欢通常是对事不对人,孩子会直觉得认为是老师不喜欢他,而不是他做错了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须要修正,还会因为老师的言语变得不喜欢那一门学科,也不爱上那一门课,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对他的批评会越来越多,而孩子对学科的兴趣会越来越淡,课堂上开小差、搞小动作会越来越多了,成绩也就一落千丈,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了。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困生,要转化的他的首要之道就是要爱上他。这种爱不是说,不能批评他,而是要有技巧的批评,他的那种行为是需要批评的,就要让他明确的知道,教师所不喜欢的是他所做的这种行为,同时要在他有所改进或做得好的方面大力表扬他,他才会清楚知道老师不是讨厌他,而是他的某种行为不好,老师讨厌的是他的那一种行为或做法。除此之外,这类学生通常都较为敏感,在课堂上,教师是否关注到他们,他们是能感觉到的,哪怕是一个眼神。因此,多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功感,在他们犹豫着是否举手时,让他们回答问题,尽管答得不正确或不完整,也要给予正面的评价,增强他们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明白教师对他的爱,感受到他是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是喜欢他的,他也就会慢慢地喜欢上这一学科,上课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学习的成绩也会有所上升,学习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信心也会越来越足的。
二、让学生了解自己有成长的空间,但要付出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对于智力因素造成的学困生,这句话就不太贴切了,别人付出一样的努力,收获得比自己要多,而自己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未必有别人的收获。因此,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上,更需要教师多给予支持,给予动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有努力就有成果,不要和别人比较,付出了多少,而是自己能做到多少。其次,在学生有兴趣的情况下,教师也要对这类学生开小灶,如在新课后,立即检查学习情况,对未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再进行讲解,让他们能及时查漏补缺,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有助于增强学习的信心,也有助于后续学习。再次,对他们的作业,也要及时进行订正的辅导。而对于调皮的、注意力较容易分散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多给他们回答的机会,就能让他们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在课后多和他们聊聊,指出课堂上的不足,也能让他们有所收敛。
三、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也不是一间学校的工作。教育活动涉及的是人,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学校、家庭的配合。如果,家长不能认同教师的教育,那么这就不会是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喜欢自己的同时,也要让家长明白,教师教育的出发点,明确家长、教师同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成展空间。只有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家长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使教育发挥到最好的作用。
学困生的转化,牵涉到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和家长,但只要我们能够多关注他们,他们就不会永远都是学困生。学习有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让学生在困难中获得更大的收获,也是教师能够体会到的一种幸福。
第五篇:学困生转化
转化“学困生”的心得体会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我校开展的学困生转化课题也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学困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如:课堂教学越来越活跃新颖了,但两极分化却越来越明显,班级“学困生”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下面就是我在转化“学困生”时的几点体会。
一、落实到位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1.备课到位。
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案,而不是一味的抄教案,要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找回自信,激发其内在动力,开发其潜在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难度要适宜。2.训练到位。
在课堂中,对于那些擅于思考的学生,所提问题要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而对于那些缺乏勇气的学生,所提问题可以简单一些。对于“学困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或模棱两可时,教师要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提问角度,使学生排除思维障碍,理清思路,发挥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学困生”更是如此。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话语,面带笑容的提问,倾听学生的回答,幽默的谈吐,都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增加师生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表扬“学困生”是激发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那些平时不善于发言的,不敢发言的“学困生”,他们偶尔的举手,偶尔的发言,若被老师肯定了,往往能使他们更加信赖老师,更加喜欢老师,从而喜欢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吝啬一个点头、一次微笑、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能渐渐地摆脱阴影,产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二、做好“长短”文章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1.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但作业能及时完成,且乐于助人;有的虽成绩不理想,且自暴自弃,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等。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处中发现“长”处,从而使其在同学中做到扬长避短,促进“学困生”的转化。2.要善于弥补短处。
我们在认清学生的长短处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了解问题根源,开展个别谈心,经常找他们聊天,进行耐心的说理和引导,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对于“学困生”--降低要求,循序渐进。3.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
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群体,我们要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感染作用。在班级体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先进的学生踌躇满志,看不起学困生;而学困生则因自卑感作祟,不愿同先进的同学接触。面对这种情况,我就注意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针对双方的心理特点,抓住契机消除隔阂。同时,引导先进的学生主动去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向先进的同学学习,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和谐一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三、“多点”出击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力保障 1.感情投资增加一点。
学困生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其心理压力大,多数学困生都存在着自卑感,虽然他们也希望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但他们却不敢去争取。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使学困生的自尊和情感得到满足,由此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困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增加他们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自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来,由喜欢任课老师到喜欢这门课程。因此,感情投入是转化学困生的内在动力。2.学习指导优先点。
学困生主要是指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差较大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进步,在学习指导上应对他们采取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一是课堂上分层次教学,努力做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例题都让学困生当堂消化。二是采取提问、板演、游戏活动、作业面批、课后辅导“五优”先的做法。三是每次考试前,专门为学困生分析教材重难点,对于典型题给予重点辅导,给他们讲解题、答题技巧,并通过“跟踪辅导”的方法,让学困生慢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自信心。
总之,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我们教师矢志不渝、充满爱心、坚持不懈地为学困生创造表现的空间和时间,与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沟通。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饱尝学习成功的乐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信心、磨练意志、发展能力,坚实地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