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船借箭》 缩写指导
《草船借箭》缩写指导
一、分层训练、步步为营
我知道缩写文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导入时我把前几天讲课用到的一段美文“鱼各种各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启发学生替三年级的学生解决一个难题:概括段意。这样学生的兴致一下提起。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缩写,,缩写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在弄清这两点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文段中提炼主要,抓重点、学概括。这样无形中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缩写能力。方法学到手,学以致用是关键。我顺水推舟又让学生缩写《景阳冈》,按步骤逐一尝试,且做到详略得当,突出“打虎”这一重点部分。紧接着又拓展到《将相和》《草船借箭》等几篇文章。学生口头交流缩写思路,效果较好。
从美段概括导入——学知识点的提挈——《景阳冈》例文缩写——《将相和》等文章的拓展缩写,可以说是逐层训练、步步为营。
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我认为作文指导课,绝非教师指导占主要,还是应以学生为主体。若老师指导的天花乱坠,而学生听的一片茫然,我觉得这样的指导课不算成功,学生地练还应占主要地位,所以应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整节课我仅仅讲了十几分钟,学生的练贯彻始终。在以《景阳冈》为例缩写时,学生先回顾课文内容,找出重点对次要内容进行适当删改。对喝酒、上冈两部分,引导学生抓好“人、时、地、事”几个要素,学生很快提炼出了要点,对于次要段落能用几句话就概括出来。对于主要段落“打虎”部分。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动词提炼要点。学生很快找出且敢于大胆取舍,对文段中的具体描写如“七窍出血”可替代“口里、眼里、耳朵里----都流出了血。”学生能如此概括我很高兴。
三、自主合作、有效探究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先自主缩写,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以商量交流合作完成,实在不能解决的,拿出来全班讨论。所以在整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我明确了本节课习作内容后,先由学生在书上用铅笔缩写,再上台说出自己的思路。教师相机点拨、明确重点。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全体学生思路更明确了。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较成功的几点,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堂课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觉得 :我的指导还欠具体,如“留”哪些该留?哪些不该留?如何将其系统化、具体化?若用小黑板将其呈现,会给学生带来更明晰的思路。再就是板书的设计不够形象,如果用一个知识树的形式板书,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削枝剪叶,会更形象些。总之,作文指导之路——漫漫其修远,还有待我——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草船借箭》缩写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并立下了军令状。事后,他请鲁肃帮他借船、草把子等受箭用的东西。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才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时,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人。这时天还没亮,诸葛亮就下令开船了,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见了,以为有兵来攻,就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先不要轻易出动,叫弓弩手来,让他们朝来船方向射箭。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的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并让士兵们喊“谢曹丞相借箭!”这时曹操才发觉上当了,但想追也来不及了。十万支箭终于“借”到了手。当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东厅门小学五年级:尚家乐
第三篇:《草船借箭》缩写
《草船借箭》缩写(3)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处处想陷害他。有一次,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设下圈套:想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并立下军令状。周瑜派鲁肃探听消息。诸葛亮要求鲁肃借二十条船。两边排上一千多个草把子,并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且说不要告诉周瑜。第一天,他们没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动静;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时,诸葛亮请鲁肃到船上取箭。他叫人用绳索把二十条船连起来,朝北岸开去。靠近曹军水寨时,他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军士们边擂鼓,边呐喊。因江面上曹军不敢出兵,叫六千名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又下令调头受箭。等箭射满了,曹操知道上当了,但已来不及了。天亮时分,周瑜派士兵来搬箭并自叹不如!
第四篇:缩写《草船借箭》
缩写《草船借箭》
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处处想陷害他。
一天,周瑜找诸葛亮商议军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
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便可造好,还立下军令状。之后,周瑜吩咐军匠,故意延迟,想把诸葛亮置于死地。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
士,船只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还千叮万嘱不让周瑜知道。鲁肃答应了。
第一天至第三天白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第三天
四更时,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这时,天还没亮,大雾漫天。诸葛亮的船已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叫军士擂鼓。曹操听到呐喊声,不明就里,不敢轻举妄动,便下令弓弩手放箭。天刚亮,雾未散尽,诸葛亮的船上两边就已插满了箭。当曹操醒悟过来时,诸葛亮已顺风顺水,驶出二十多里了。顺利完成了赶造十万支箭的任务。
周瑜得悉借箭经过,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第五篇:缩写《草船借箭》
缩写《草船借箭》
福建省 漳州市 长泰县 第二实验小学 六年6班 叶得霖邮编:363900 周瑜看见诸葛亮有才干,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叫他负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并只要三天。周瑜叫他立下军令状。鲁肃对周瑜说:“三天怎么造得成呢?”周瑜说:“造不成,就定他的罪。”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叫他借给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还说不能让都督知道。鲁肃答应了。
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诸葛亮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靠近曹军的水寨。叫军士擂鼓呐喊。曹操不敢轻易出动。下令射箭,见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头继续受箭。天渐渐亮了,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喊:“谢谢曹丞相的箭。”便驶回南岸。
周瑜派来的军士到江边搬箭,共十万多支箭。周瑜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