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组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组
工 作 总 结
一个学期又近尾声,回顾本学期体育组的工作,有取得成绩、令人称道之处;也有急需改进、不断完善的地方。主要从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竞赛、课外文体活动三方面来进行总结,以期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开创明楼中学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而努力。
一、体育教学工作
能按要求开足每周三节体育课。教学中各位教师认真负责,切实加强运动技能教学,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杜绝“放羊式教学”。领会与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树立“健康第一”思想,体育是为了学生健康、学习运动技术也是为了学生健康,让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真正学会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为学生将来能用体育作为自己的健身手段打下基础。本着“体育教学促进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宗旨,保持体育学科的特性,让上体育课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的享受,同时对学生严格管理,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与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体育课中注重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每节课上都让学生有适当的运动负荷,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一学期下来,没有发生骨折、严重挫伤等大的伤害事故。
初三体育中考成绩平均分为29.06,较往年有所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的游泳考试标准较去年提高,一些学生游泳考试 1
中有没取得满分,再参加1000(800)米考试,仍然没有取得满分;二是本届毕业生在考试项目(如篮球运球投篮)训练上缺乏深入细致的训练,如专门针对学生考试时产生焦虑、紧张情绪的训练。
二、运动队训练、竞赛工作
我校田径运动员训练工作主要是利用体育课和活动课进行训练,保证每位运动员每天至少有一节课的训练时间,尽量不占用学生上文化课的时间,使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两不误。
我校足球队在浙江省第二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五人制足球分区赛(宁绍舟)中获冠军,后在浙江省总决赛中获得第五名,取得明年直接参加浙江省总决赛的资格。两次比赛都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反映我校学生良好的比赛作风,可谓是体育竞赛、精神文明双丰收。
在2011年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明楼中学的三名队员,入选江东区代表队,夏斐斐获得女子100米跨栏第一名、400米跨栏第二名;余蕴获得女子三级跳远第二名、跳高第八名,在4×100中获得第四名;易宇峰获得男子400米跨栏第七名、100米跨栏第八名。
宁波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摔跤比赛中,明楼中学学生顾浩获第二名;刘江、周剑峰分别获第三名;干敏获第五名。
三、课外文体活动
我校能按要求每天学生上课间操一次、眼保健操二次,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有一节活动课。从学校领导、班主任到体育教师,对课间操大家齐抓共管,共同负责,使课间操做广播操质量较以往有所提
高。进退场及跑步过程组织有序、队伍整齐。活动课有专门教师负责,从而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今后改进的方向:
1、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在体育课时间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并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排球垫球、篮球运球上篮等技术,在体育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2、加强运动队训练工作,争取在明年江东区田径运动会上取得更好名次。
体育组
2011.6
第二篇:2010—2011学第二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
2010—2011学第二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
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深刻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协地发展。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课的前提下,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健康课上,力求有创意,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在各级评优公开课上取得好成绩。同时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4、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
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力争在今年的市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争光。
二、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三、主要工作目标
1、认真制订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学期体育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等。每个教师要及早围绕学期总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实现,及早安排好各项工作的计划,过程,对各项工作要有预见性,有对策,有手段。
2、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少超前一周备好课,备课过程中要体现教学过程、教学措施、手段和方法,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上好每堂体育课,落实40分钟上课的效率,重训练,抓实效,保证学生每节课有所学、有所得、有进步、有提高,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要注意改善、和谐师生关系,重视师生双向交流,关爱学生,重视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安全,不上放羊课。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重视基础技能、素质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终生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训练和测验工作,要贯穿于每节课的训练练习中,要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和水平,力争全校素质达标率保持95%以上;学生体育成绩及格率90%以上。
4、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逐步加以完善,妥善处理个人利益和学校工作,要发扬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用成绩争取自己的地位,用严谨的工作博得大家的认可。
5、督促和组织各年级认真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做到保质保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继续巩固去年广播操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广播操的出入场质量,常规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到眼保健操的落实和质量,举行多种形式的比赛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能力。
6、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切实抓好学校田径队的业余训练,积极组队参加2008年金坛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多方面多层次挖掘运动员。认真组织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试工作,早安排、早组织。
7、切实开展教科研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围绕学校的总课题,分析教材、学科特点,及早确定研究方向,把研究渗透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
8、加强学校体育器材室的管理,严格器材、场地的出借和使用制度。进一步加强场地的管理措施,维护好器材,保证器材室的整洁整齐,教育学生使用器械养成轻拿轻放,哪里拿哪里放的良好习惯,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热情服务其他教师借用器材,但只限于当场使用,以保证学生上课、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使用。
四、具体工作:
二月份:
1、制订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等。
2、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3、布置本学期体育工作的内容、要求。
三月份:
1、认真承办哈成都市乒乓球活动月启动仪式。
2、抓紧开展气排球训练工作迎接月底成都市比赛。
四月份:
1、开展好学校第六届运动会。
五月份:
1、认真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2、完成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表上报工作。
六月份:
1、做好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定工作。
2、做好体育器材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七月份
1、完成本学期体育工作总结工作。
2、各类资料整理归档。
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
2011年2月
第三篇:2016第二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
榆林市第三小学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5-2016)第二学期
榆 林 市 第 三 小 学
2016年7
月
榆林市第三小学体育组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出发,牢固树立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做为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打造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根据学年工作计划的要点,学校体育组在学校领导的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在区教育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进行的有声有色,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使我校体育工作呈现出一种新的活力和效应。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对开展学校各项体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的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二、努力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
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学科活动的组织开展与两操
一、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常抓不懈,推动“两操一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增强了学生体质。有效地开展“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学期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的进出场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做操时静、快、齐,动作规范、美观,为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每天有专人负责。大大地改进了全校做操质量及组织纪律性。
二、多方努力,齐抓共管,为贯彻实施教育部阳光体育活动,我校从3月份开始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有组织、有措施、有计划,每天由值班老师和值日学生进行检查,确保活动正常的开展。由体育组自编踢毽子、跳绳等,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竞赛活动
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丰富了师生课余活动内容。在4月份,举行了体育趣味运动会,各年级学生在体育老师、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由于活动的策划和安排比较周详,落实的较好,包括从开始的策划、场地的安排、成员间的动员和宣传到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的过程,使得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阳光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并
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好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巩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存在问题与不足
1、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规范和班级常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特别要认真抓好学生出操、集体活动队列队形的严格管理。
2、继续加强组内教研的力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3、进一步设想和打造学校精品体育特色活动,争取办一个特色的体育节活动。
4、体育师资团队力量的薄弱,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改进措施:(下学期工作思路)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基地之一。有计划正常地开展教研组活动,研讨教学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是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
1、组织好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
2、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树立优良的教学风格,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争取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加强组内常规教学工作,做到天天抓,以保证学生上课的安全。
4、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认真制定相应的措
施和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本学年我校体育组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我们全体三小人的智慧和汗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相信三小的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事业将上一新的台阶。
榆林市第三小学体育组
2016年7月
第四篇: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
唐坊高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工作依据,加深对体育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领会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体育新课程改革,加强实验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充满智慧的教育,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及业务素质。
(1)参加校内外政治学习,培养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树立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教育就是服务的教学思想,并有为我校体育教学的提高而奋斗不惜,奉献不止的崇高品质。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新教改的理论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看课、评课、开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体育新课改的理念来上课的能力。
(3)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训练水平和管理能力。
2.积极参与体育新课程的学习,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应用。
(1)组织集体备课、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提高掌握运用新课程设计的能力。
(2)认真学习并制定学年、学期、单元教学计划。
(3)开展教学研讨课、公开课,加强组内学习交流;积极参校市和各兄弟学校的开课、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4)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体工作为:大课间操体育活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课外活动课、校园集体舞等,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抓好篮球、田径队训练,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学期市的体育比赛项目较多,任务较重,要及时抓好运动选材和训练工作,采用科学训练,积极提高运动员的水平,争取更上一层楼!
三、工作安排
3月份
(1)组织新课程理论学习,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校队训练计划。(2)强化训练校园集体舞、素质操、广播操。
(3)各教师制定相关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方案。并进行理论学习。
(4)初三体育的选项、报名、训练。
4月份
积极开展全校性新课程开课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5月份
(1)组织新课程理论学习,参加学校各业务培训学习。
(2)全校学生素质考核,作好分析比较统计。
6月份
(1)学生身高、体重、视力测试并汇总
(2)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上报。
(3)期末总结工作
(未尽事宜另行调整)
唐坊高中体育组
2010.3
第五篇: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及学校工作要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体育教学理念向体育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努力营造我校平等、自主、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健体能力,观察与评价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基本思路:
1、以学校各项要求为指导,努力进行自身道德修养学习。
2、组织全组体育教师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并记好业务笔记,为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以科研带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重点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结合《新课程标准》认真进行教材分析,使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师熟悉教材,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以适应新课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5、了解《课程标准》实施情况,搜集不同课型,在指导、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课标的研究课、观摩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研讨,以研究课、观摩课的形式展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及各级水平目标的实际达成。
6、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研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7、探索体育学科教学评价方案,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多元、深入地发展。
8、分类、处理已收集的体育学科获奖论文,总结我校体育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写出具有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论文,强化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为今后的体育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工作任务:
1、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1>实行教学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2>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创新因素。
<3>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4>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5>合理利用场地与体育设施,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3、做好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及教案。
4、加强外出听课及学访活动。
5、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评比活动。
四、课余训练方面:
第一、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以锅庄和校园集体舞为载体,加强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第二、认真组建学校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健美操队等体育代表队,并进一步抓好体育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理论,提高运动训练的水平,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一小时体育活动:要确保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开展“阳光体育”为载体积极与班主任配合开展好课活,并利用各班的优势搞出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本学期中,我们加强课与课间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活动课内容以“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主,由体育组统筹安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努力有方向,进步会更大。
五、工作要点: 三月份:
1、根据区教研室及学校工作安排,制定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2、进行体育组教研活动,研究本学期教学工作。
3、加强政治学习。
4、做好本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课时计划。
5、进行全校小篮球选拔赛。四月份:
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2、组织教研组活动,课标讨论与学习。
3、进行小学体育观摩课。
4、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
5、开展全校田径单选拔赛
6、加强田径队训练,准备参加区运动会。
7、组织、筹备、举行学校第四十届田径运动会。五月份:
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2、对新课标的体育课进行重点指导,加强管理。
3、教研组总结观摩课及外出学习情况。
4、参加地区“运动会”。
5、举行全校的跳绳跑接力比赛。六月份:
1、课标实验教师交流与讨论。
2、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3、组织全校进行“拔河”比赛。
4、对学生本学期体育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七月份:
1、总结学生体育评价状况。
2、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3、完成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