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糜鹿》教学反思
《糜鹿》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十七课《糜鹿》一课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高度重视。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要朴素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对糜鹿的外形特点的介绍:“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将人们熟悉的鹿、马、牛、驴这四种动物的角、面、蹄、尾组合在一起,读起来十分有趣。再加上《封神榜》中姜子牙把它作为坐骑,更增添几分神秘。除此之外,像糜鹿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融入了历史知识,更让人兴趣倍增。课文中的插图,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学《糜鹿》一课时,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依据课改新理念,设计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并且灵活驾驭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现在重新审视我的教学设计,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糜鹿,找出有关句子在书上划出来。
2、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的细微差别。(课后第二题的内容)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糜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饲养的18头糜鹿,生长良好,并迅繁殖。
随后,数十头糜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后来,流落国外的糜鹿大部分相继死去。
通过四人小组共同努力,学生通过认真读文,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很容易就解决了问题。这一过程,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高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二、开展小小讲解员比赛,将知识进一步内化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出去游玩,导游的讲解让我们对景点了解得更加深入。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帮助学生搭建舞台,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在小组内开展比赛,给小组内其他成员介绍糜鹿,主要结合三个方面: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特别是第三个方面,给学生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以此促进学生将课文的语言、知识以及介绍事物的方法行到内化。合作学习就给了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舞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活了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提醒、指点、鼓励,使思路豁然开朗。在小组内推荐解说员给全班同学介绍,学生表现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讲解得头头道,避免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外延伸阅读活动和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环保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就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领悟方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学一带一活动”,即采用例文引路,带文辅助,阅读归属。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许多作家从自己独特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一篇篇奇文佳作。让学生阅读《大自然的诗篇》九十页《松鼠》一文,从中找出有关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有趣的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另外,还开展了如下实践活动:“我了解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主题活动,自行选定动物,例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等。要求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素材,从独特的外形、生活习性、传闻趣事和目前的生活状况等方面加以整理,再介绍给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这两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也从另一角度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稀有动物的意识。
四、激励的评价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教学本课时我还善用激励的评价语言,比如:“这么多同学都知道,真棒!看来咱们六(7)班的同学不仅十分自信,而且个个记忆力十分强!”、“(一边鼓掌一边说)你说得很对而且很完整,老师要把掌声送给出色的你。”、“你很自信,我就请你。”„并且评选出“黄金搭挡”、“最佳讲解员”等称号,将准备的大红花亲手戴在他们的胸前。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非常珍惜自己得到的红花。作为老师,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是驱动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片断中教师的一个笑脸、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一种充满期待、充满诚恳的眼神,都会触及学生心灵,甚至震撼,这样其乐融融的、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享受读书、学习之乐。
五、课堂检测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为了更好地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我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1、课文对糜鹿的()、()、()作了介绍。
2、糜鹿的生存环境是()、()、()。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声()迹()无()息()一无二()遭()运()壮成 长()泊不定林()草()颠()流()
本练习题针对课文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增强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教学本课时不可缺少的一环。
虽然收获颇多,但在教学时仍然感觉存在很多不足,现分析如下:
1、课堂难以控制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你一言,我一语,回答很积极,这时你不能制止他们发言,但要是让他们去说,又会影响进度,这样课堂容易失控,造成放了出去收不回来的后果。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生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第二篇:《大鹿》教学反思
《大鹿》教学反思
《大鹿》教学反思1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旋律明快,节奏简洁,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用紧张的形象表现兔子,用热情了乐于助人的形象表现大鹿。为了更好地设计这堂课,通过这堂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活动,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是:
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针对一年级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我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讲自己生活中喜欢的小动物及其特点,小朋友兴致勃勃的模仿起来,通过发声训练将歌曲的音准和节奏难点进行渗透。
2、教学难点设置,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通过营救小兔的这个情境,将音准和节奏的难点在游戏中就解决了,整首歌曲唱的时候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大降低了难度。“xx xxx”这一小节学生把握有点难度,主要歌词处于乐段的交换点,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又需要连贯的感觉,所以学生容易唱错,我利用了一个双响筒将此节奏反复练习,难点得以解决的还不错。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唱好的基础上,我鼓励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每一句歌词都配上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唱,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演唱热情,也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不足与思考之处:
1、对歌曲的挖掘不够。可以请学生分组表演唱
2、学生的演唱质量不高。由于加入动作演唱有事容易走调。
正确的咬字、吐音的把握可通过范唱等让学生知道怎么唱才是科学的唱歌。我也会更加的努力教好小朋友。
《大鹿》教学反思2
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 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为歌曲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大鹿》教学反思3
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 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为歌曲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大鹿》教学反思4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不仅适应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适应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授歌曲《大鹿》一课中,内容和曲调都很简单,讲的是大鹿保护被追赶的小兔子,体现出了小动物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之情。
于是,根据内容从情感入手,我是这样设计和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森林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生动的图片,如大鹿、小白兔、大灰狼、小鸟、房子、猎人等,把他们贴在以森林为背景的画面上,最后再把音乐教室的纵列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黑板上生动的画面打动并感染着每一双眼睛。孩子们井井有条地坐在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生动而丰富的画面,可谓出神入化了,于是不用任何一句组织教学的语言便进入正题。我轻轻地问:“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呀?”--“美丽的大森林”。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回答。随后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过程:发声练习、节奏训练……而是让学生们讲一讲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故事。举手的学生跃跃欲试,丰富的情感激起活跃的思维,孩子们自由的畅想在美的世界里。他们的想法新奇各异,十分有趣,不知不觉中歌词的内容已被学生们自己讲了出来。
在讲故事的同时我在钢琴上轻轻弹出了歌曲的旋律,在无意识中学生们接受了《大鹿》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渐渐地唱会唱准并领悟了歌词的意义。在孩子们全身心投入表演时,那歌声、动作、表情无不表达出互助友爱、惩恶扬善的爱心。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淡漠了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主体精神的焕发,才会生成博爱仁慈、自主创新的高尚人格。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恢,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因此,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
《大鹿》教学反思5
本节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出大鹿的心情,用紧张的情绪演唱出小兔的心情。并启发学生创编动作、使用打击乐器、即兴表演。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喜欢的小动物,并请学生进行模仿,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并放背景音乐让大家跟着音乐跳起来,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音乐学习的期待,渴望的情绪。再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使他们沉浸在审美的情景之中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一堂好的音乐课应实现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探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部思维过程”的追求,应不满足与课堂表面的“平易”和“流畅”。在设计《大鹿》一课时,我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提供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造活动。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的参与活动就变得主动,变得有激情。为了使这节课更好的留在学生心中,在现场教学中,我注重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童话引入欣赏、歌曲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情绪有点随意性,学习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都表现得较差,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所以既要把控好课堂纪律,又要圆满完成上课的内容,就要运用一定的心理教育的方式,使课堂教育能顺利开展下去。因此,要让他们在音乐课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就要寻找一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我就用童话导入欣赏歌曲,学生的兴趣特别高,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音乐。
在讲故事时,我先让学生们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声,黑板上呈现了可爱的小动物们,随着画面的变换,学生们进入了故事的情节,当狡猾的猎人出现在黑板上时,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纷纷猜测小兔会发生什么事情。当听完歌曲后学生们都说是大鹿救了小兔子的,这样大鹿的图片也随着出示了。有趣的图片直观的展现在孩子面前,带来了视听新感受。
三、以音乐为本体,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音乐课最根本的还是音乐本身,一切其他事物都只是起辅助作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音乐中去。在学会歌曲后通过比较知道如何用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比如利用男、女声的不同音色特点,集体和个人的声音对比,速度上的对比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通过的音乐本身的要素,他们感受了音乐形象,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形象进行创作。
四、以合作表演为手段,激发创造热情,感受学习的愉悦。
课堂音乐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自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创造学习,既尊重个性,又注重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而出的合作表演,必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精品。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演童话剧《大鹿》,学生们在歌曲的启发下,想象精采纷呈,模仿表现也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大大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充分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并做到了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大鹿》教学反思6
《大鹿》是二年级上册第一首歌曲。本单元的主题是“我愿住在童话里”,通过童话故事为媒介,让孩子在歌曲中感受童话歌曲的内容和渗透出的道理。
这首歌曲并不难,节奏很简单,内容也十分的清晰短小,通过一年级一年的节奏训练,这首歌曲的节奏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打下来。首先,我在课堂的开始,就出示了这首歌曲的节奏,我给学生敲击节拍和速度,孩子们很流畅的跟着我的节拍和速度就把整个节奏谱完成了,作为知识复习和开课的音乐活动。接下来我告诉孩子们:“今天老师要用一首歌曲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大家认真听。”一听说讲故事,孩子们就会很兴奋,再加上老师说用歌曲去讲一个童话故事,孩子们兴奋中又会带着好奇,头一次听说要用歌曲来讲故事。自然孩子们听得就很认真,本身歌词内容就很短小简练,孩子们很容易就能听出歌曲中所唱的内容。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又让孩子把自己听到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听,孩子们很是积极。这样就为歌词的部分打了很好的基础。之后,我把歌词内容填充到之前击打的歌曲节奏里面,并配上合适的律动,带领孩子们按节奏读歌词。歌曲的最后一句“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 牢”是一个小难点,如果直接去教唱的话,会有一定的困难,我选择在按节奏读歌词的时候进行解决,我用鲜明的律动动作处理了“来咱们”这一个小难点,很容易的就解决了。学生很愉快的渡过了学唱部分,全班齐唱的时候孩子们用愉快的声音和明了简单的律动来巩固歌曲。
学生们唱的熟练了以后就会不愿意唱了,我问孩子们:“同学们,你们从首歌曲中懂得了什么?”其实这个地方我预设了情感态度的环节,孩子们却答得五花八门,但是我并没有去打击他们,而是透过歌词的内容告诉他们歌曲透漏出的道理。
打击乐器是音乐课堂检验学生技能和创造力的辅助工具,歌曲全部学习完,我就拿出几样打击乐器找孩子来给大家伴奏,由于孩子们初次接触到打击乐器,没有经过一定的训练,所以基本上都是在演奏歌曲的节奏,没有任何的创造性,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加强练习。
《大鹿》教学反思7
在上这节课时,由于二(2)班的学生很好动,好奇心强、并且很爱模仿。所以在上课之前,我让他们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且以童话故事进入新课,他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学习中,他们总是喜欢亲眼看看,亲耳听听,亲手试试。因此,我设计了要他们闯关的形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这样改变了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闯关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对下一次闯关充满渴望。这样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愉快。
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处理歌曲时,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鹿、小兔当时的心情,能用不同的情绪演唱《大鹿》。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同时也能用不同的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为歌曲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也有很多疑惑,值得反思和重视。比如要设置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合理的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课堂语言可以更加简练,并且这节课在学生学会唱后若能用多种形式来演唱,例如:小组跟小组、男女生和叫个别学生出来表演唱那效果会更好,学生兴趣会更浓。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改进。
《大鹿》教学反思8
根据二年级学生存在的好奇心、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为歌曲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学生分组表现歌曲时剩下同学的大喊大叫、不认真观看表演,不举手点评等等坏习惯较多,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上多强调课堂纪律。
《大鹿》教学反思9
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 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为歌曲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大鹿》教学反思10
教材分析:
《大鹿》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紧凑。歌词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幽默风趣,能够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歌曲的情感。第一、二乐句旋律明快跳跃,叙述了小白兔从林中来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三、四乐句,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节奏相对紧凑,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追来的紧张心情和大鹿不怕风险、乐于助人的勇敢决心。演唱歌曲《大鹿》时要结合每个乐句中小动物们所处的情景及当时的心情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速度。唱准四分、八分和十六分音符。
设计理念:
1、“以情景为中心,情感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景的演变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
2、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歌曲的特点,通过综合运用欣赏、歌唱、表演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设计意图:
1、将音乐教学与故事紧密结合起来,以故事引入,给学生以情感的感受,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2、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真情实感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通过体验、感受、表演等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
4、让学生在充分的视听、体验、感受后,达到理解;在演唱和表演中,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感受音乐的变化,用富有弹性的声音以真情实感演唱歌曲。歌曲中最后一句的节奏能唱得清晰、准确。
2、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演唱、创编表演歌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在音乐创作实践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懂得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1、在演唱中结合情景融入真情实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歌曲最后一句:
中节奏的掌握。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1、课件(大鹿的故事)
2、钢琴、录音机、磁带、学生自制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感受。
教师播放音乐《小红帽》,师生跟着音乐模仿小动物们的动作进入教室,并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出听到音乐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歌曲《小红帽》作为课前律动音乐,使学生在自我的情感感受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与《小红帽》有着类似情景的歌曲《大鹿》的音乐故事情境之中。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看看森林里发生的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请和老师一起来听听吧!
(师课件播放《大鹿》的童话故事。)
2、节奏训练:
师:让我们拍着下面的节奏为小动物们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
2/4××××∣××××∣××××∣×——∣∣
2/4×××××∣×××××∣×××××∣×——∣∣
(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拍训练以上两个节奏,第二个节奏速度放慢一些,尽量让学生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激趣提问: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歌名《大鹿》,并引导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小动物。(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童话故事导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因势利导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在兴趣盈然中掌握节奏,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作铺垫。
三、情景结合,准确演唱
1.整体感知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感知歌曲是通过怎样的演唱方式表现出小动物们当时的心情的。
学生认真听完两边后,师提问: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中描写的小动物当时处在怎样的情境中?他们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歌曲中小动物们所处的情境以及心理感受。)
2.分析感受演唱方法:
以提问的方式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演唱方式。(出示歌词)
(1)学生读第一句歌词: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
教师引导提问:清晨,大鹿推开窗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的心情怎样?(悠闲、快乐)。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中速、悠闲的)
(2)学生读第二句歌词: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
教师引导提问:突然,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此时小兔的心情怎样?(紧张、害怕)。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稍快、紧张的)
(3)学生读第三句歌词:鹿啊鹿啊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
教师引导提问:这句歌词中表现出了小兔怎样的心情?(急切、紧张)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快速、急切的)
(4)学生读第四句歌词:兔啊兔啊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教师引导提问:这句歌词是描写谁的?他的表现怎样?(大鹿镇定、勇敢)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稍快、坚定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每个乐句小动物们的心情以及演唱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故事情节分析歌曲中小动物们的情绪特点,使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体验和感受小动物们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准确把握歌曲的演唱方式,在情景的演变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在情景交融中准确的学唱歌曲,获得情感的真实体验,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3、情景交融学唱歌曲: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边弹凑边教唱歌曲,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景以及小动物们的心情准确的演唱和表现歌曲,注意节奏以及速度的把握。
4、歌曲难点处理:
××××∣×××××∣××××∣×——∣∣
①教师带领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边读边拍(拍手、拍桌子、跺脚)来训练节奏。
②师生边拍节奏边读歌词,熟练掌握节奏并演唱,教师重点指导
∣×××××∣这个节奏。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设计“难点处理”,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拍拍来训练和掌握∣×××××∣这个节奏,使学生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感受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在轻松的学习中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真情实感表现歌曲:
师:让我们再一次完整的体验一下歌曲中小动物们情感的变化带来的演唱方式的变化,也请同学们试着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感受后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团结协作,创编表演
1.情境模仿表演。
要求全班学生分角色边演唱边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并通过动作、表情、声音来展现小动物们当时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受。
2.创意表演。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创意表演,可以加入个人创意,模拟故事情境、动物特点等进行表演
教师放录音,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分小组进行歌曲创意表演。(特别有创意的小组上台展示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情境模仿表演和创意表演体验音乐中速度、情绪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在主动参与中突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五、谈话总结,拓展延伸,
1、师:小朋友们,学了这首歌曲后,你有哪些感想呢?(学生回答后,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师小结:勇敢能战胜一切!团结就能取得胜利。所以,同学之间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勇于战胜困难。
2、师生和着音乐,用创编的舞蹈来庆祝歌曲中小动物们取得的胜利,同时也庆祝本节课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学生唱着歌曲做着小动物的动作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学习成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板书设计:
大鹿
1=F2/4
中速稍快
5112∣172∣5222∣213∣
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中速、悠闲地)
5112∣1722∣5567∣1——∣
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稍快、紧张的)
5555∣546∣4444∣435∣
“鹿啊鹿啊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快速、急切的)
3333∣32444∣5567∣1——∣∣
“兔啊兔啊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稍快、坚定地)
××××∣×××××∣××××∣×——∣∣(难点节奏)
教学反思: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结合情景,融入真情实感来演唱歌曲,能够表现出小动物们所处的情景及当时的心情,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速度。在完整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景的再现,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突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设计与教学中,我体会到:要找准教材与学生内在情感的结合点致关重要。在研究教材时,我首先考虑:这首歌最吸引孩子的是什么?而学生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只有找到了最佳结合点,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便会比较合理,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无论是新课的引入,歌曲的感受与学唱,还是情境的创设都围绕“以情景为中心,情感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景的演变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整个课堂教学自然而又生动。学生学起来也非常的轻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论是歌曲,还是童话故事,都比较贴近孩子的认知,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在教学时,除了音乐剧主线以老师为主来贯穿,其他都可放手让学生去发挥,老师在一旁只起到辅助、调控的作用。在表演中,老师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在情绪对比、变化,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中,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机会。从不同角度深入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也更是将本课推向了^***。
《大鹿》教学反思11
《大鹿》一课是二年级上册音乐课本第9单元中的第二课时内容,《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鹿》,能够用紧张的形象表现小兔子,用热情乐于助人的形象表现大鹿。在完整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景的再现,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有爱、乐于助人的精神。
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 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为歌曲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大鹿》教学反思12
一堂好的音乐课应实现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探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部思维过程”的追求,应不满足与课堂表面的“平易”和“流畅”。在设计《大鹿》一课时,我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提供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造活动。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的参与活动就变得主动,变得有激情。我注重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童话引入欣赏、歌曲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情绪有点随意性,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所以既要把控好课堂纪律。因此,要让他们在音乐课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就要寻找一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我就用童话导入欣赏歌曲,学生的兴趣特别高,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音乐。
在讲故事时,我先让学生们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声,黑板上呈现了可爱的小动物们,随着画面的变换,学生们进入了故事的情节,当听完歌曲后学生们都说是大鹿救了小兔子的,这样大鹿的图片也随着出示了。有趣的图片直观的展现在孩子面前,带来了视听新感受。
三、以音乐为本体,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音乐课最根本的还是音乐本身,一切其他事物都只是起辅助作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音乐中去。在学会歌曲后通过比较知道如何用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比如利用男、女声的不同音色特点,集体和个人的声音对比,速度上的对比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通过的音乐本身的要素,他们感受了音乐形象,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形象进行创作。
四、以合作表演为手段,激发创造热情,感受学习的愉悦。
课堂音乐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自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创造学习,既尊重个性,又注重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而出的合作表演,必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精品。学生们在歌曲的启发下,想象精采纷呈,模仿表现也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大大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充分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并做到了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大鹿》教学反思13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不仅适应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适应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授歌曲《大鹿》一课中,内容和曲调都很简单,讲的是大鹿保护被追赶的小兔子,体现出了小动物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之情。
于是,根据内容从情感入手,我是这样设计和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森林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生动的图片,如大鹿、小白兔、大灰狼、小鸟、房子、猎人等,把他们贴在以森林为背景的画面上,最后再把音乐教室的纵列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黑板上生动的画面打动并感染着每一双眼睛。孩子们井井有条地坐在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生动而丰富的画面,可谓出神入化了,于是不用任何一句组织教学的语言便进入正题。我轻轻地问:“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呀?”——“美丽的大森林”。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回答。随后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过程:发声练习、节奏训练……而是让学生们讲一讲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故事。举手的学生跃跃欲试,丰富的情感激起活跃的思维,孩子们自由的畅想在美的世界里。他们的想法新奇各异,十分有趣,不知不觉中歌词的内容已被学生们自己讲了出来。
在讲故事的同时我在钢琴上轻轻弹出了歌曲的旋律,在无意识中学生们接受了《大鹿》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渐渐地唱会唱准并领悟了歌词的意义。在孩子们全身心投入表演时,那歌声、动作、表情无不表达出互助友爱、惩恶扬善的爱心。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淡漠了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主体精神的焕发,才会生成博爱仁慈、自主创新的高尚人格。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恢,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因此,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
《大鹿》教学反思14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鹿》
2、简单进行歌表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律动、歌表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最后一句的节奏要唱得清晰、准确。
2/4 XX XX | XXXXX | XX XX | X—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贴图、头饰、打击乐、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1、随音乐律动进教室。(复习歌曲《小红帽》)
2、师生问好。
3、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几只小动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是谁?
是怎样叫的?(贴动物图)我们把它们的叫声加上节奏会是怎样的呢?(节奏练习)
(1) 小鸭 2/4 XX XX| XXXX ||
小猫2/4 X — | X — ||
小狗2/4 XX XXX | XX XXX ||
好,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把这几个小动物的叫声合成一条节奏,同学们试试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2) 小游戏 (为掌握本课难点作练习)
2/4 XX XX | XXXXX | XXXX | X — ||
鸭 狗 鸭 猫
同学们刚才的游戏有趣吗?在大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森林,听听大森林里发生的故事。
4、导入,(出示森林情景图)揭示课题。
师: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在小路的尽头,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这个房子的主人是一只大鹿,它不仅勤劳勇敢,还乐于助人,今天,我们要听的就是《大鹿》的故事。同学们听听在这首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呢?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5、聆听一遍音乐《大鹿》,并提出问题。
师:音乐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贴出动物贴图)生回答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学生讲故事。
6、师复述一遍故事,一边用简笔画的形式把故事情景表现出来。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大鹿就住在这个房子里,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正在草地上玩耍,这时来了一个狡猾的猎人,他向小兔子慢慢地靠近,小兔子发现了猎人只好拼命地逃跑。
师:小兔子会逃到哪里去呢?(生回答)
小兔子会向大鹿说些什么呢?
小兔子一边敲门,一边慌张的说到:“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生模仿)
大鹿会怎么样?它会向小兔说些什么呢?
大鹿着急地说:“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生模仿)
最后小兔在大鹿的帮助下,躲进了房子里,猎人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7、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歌词),我们一起来打节奏读儿歌,强调反复记号。(出
示歌谱)最后一句重点训练。
8、再听聆听《大鹿》音乐。
在大鹿的帮助下,小兔脱险了,听它们高兴地唱起歌来。
9、教唱歌曲。
(1)我们也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首先用“LA”唱旋律,师范唱,学生学唱。师弹琴。
(2)学生小声演唱。
(3)讲解不同角色的情绪,第一句大鹿站在房子里的时候,很悠闲,旋律明快、跳跃。第二句要唱出小兔害怕、慌张的神情,第三句唱出着急的心情,最后一句,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在歌谱上标示出来,重点训练最后一句。
(4)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此曲。
(5)歌表演。师生律动。
(10、情景剧。(分组练习,合作表演)
第一遍打击乐伴奏,第二遍分角色表演,最后一遍一组演唱旁白,一组表演兔子,一组表演大鹿,一组打击乐。)
10、学生实践创作。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跳得也不错,真能干,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你们开动脑筋想想除了用唱和律动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还能用其他什么形式来表现,使这首歌曲更加好听,更有趣吗?
(1)对,我们还可以给这首歌曲加上伴奏,今天老师带了一些打击乐器,我们一起来看看。师说出乐器的名称及示范使用方法。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来伴奏?
(2)这个组的同学们,更要开动脑筋了,想想我们还可以用身边什么东西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呢?比如:拍手、跺脚、拍凳子……
(3)我们还需要一个演唱团。选两个组分角色来演唱
好,下面请各组的同学在组长的指挥下,开始训练。
第一遍音乐请伴奏的同学表演,第二遍音乐分角色演唱,第三遍全班合作。(请同学们把道具放在桌子上)
11、总结。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就好象是开了一场小小的音乐会,真是团结起来力量大!今天我们学习了《大鹿》这首歌曲,小兔遇到困难时,在大鹿的帮助下,脱离了危险,同学们也要象他们一样,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12、随《大鹿》的音乐出教室。。
最后让我们一起在《大鹿》这首音乐中,边唱边跳,愉快地结束这节课吧!师:小朋友们,再见!
《大鹿》教学反思15
欢乐谷中《大鹿》,之所以选择这节课讲是因为这首歌曲富有童话色彩,符合儿童的心理,里面有大鹿、小兔和猎人三个角色,拟人化的手法使歌曲充满情趣,我以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孩子带入自己的课堂,他们非常感兴趣,效果很好,其次我设计了难点前置,先学习难点节奏,为视唱旋律、学唱歌曲奠定基础,但是,难点前置让学生有些疑惑,学生接受的速度太慢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所以这一部分耗费的时间较多,在歌曲教唱环节时间有些短,这一点还需要改进和完善,要让学生多唱、多表现,我给予引导。最后的创编,由于孩子们对歌曲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在创编环节也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总之本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会继续改进,继续磨课。争取把这节课上的更好。通过这节课,我成长了很多,校长说,每个人对一节课的态度不一样,效果也会不一样,收获也会不一样。我喜欢认真、用心准备一节课的感觉,包括构思、设计、ppt、教具的准备,哪怕是穿哪件衣服合适我都会考虑到,我享受这个过程,我希望我能一直努力、一直进步,保持工作生活的新鲜感,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第三篇:大鹿教学反思
《大鹿》教学反思
长兴县滨海小学
吴菁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鹿》,能够用紧张的形象表现小兔子,用热情乐于助人的形象表现大鹿。在完整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有爱、乐于助人的精神。并通过不同速度的节奏练习来体验速度所展现的不同音乐感受和形象。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学习兴趣浓厚,所以整节课我以创设情境为主,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歌曲,学习歌曲,掌握节奏。在一开始,让学生听听音乐,畅想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活跃一下课堂气氛。由此引出美丽的深林王国、小兔子、大鹿,跟着老师的步伐,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节奏练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习到了知识。后来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疑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愿望,也顺利地引入到了本课的学习当中。整个导入环节我自认为不错,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来的歌曲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歌曲教学时,分成两个段落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读一读后半段歌词,注意当时的心情,要读出那种紧张害怕的感觉来,解决了歌曲中难唱点的节奏和歌曲的情绪。再让孩子们学着大鹿的样子轻松愉快地唱一唱,使得歌曲教学不会那么单调乏味。期间,用不同的速度敲击相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形象(快递是小兔子的紧张害怕,慢速是大鹿的轻松愉快)贯穿始终,让学生对于速度的作用烂熟于心。最后的动画片段欣赏更是将本课推向了高潮。
当然,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只有不断反思的教师。由于自我理论实践方面的欠缺,我的课堂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歌曲的演唱及铺垫太少,导致演唱时情绪表现不够到位。因此,在歌曲情绪的处理上需要再加强,如将情绪与音乐要素(音高、速度)及故事的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这样学生也许能更好的表现,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通过教学我还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不够自信,虽然我引导的已经很透彻,但学生还是犹豫不定、不敢发言。学生虽然对歌曲理解还可以,但语言积累很少,所以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算有了想法也怕说错不敢举手发言。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之上,我还应该注意让学生大胆的说,大胆的表现自己:说简单的,继而说复杂的;说肤浅的,继而说深刻的;说简短的,继而说生动的。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把口语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一同增长。
总之,这是一节有进步的课,虽然谈不上什么精彩,但对于我来说,有进步即可了。每节课总有它的出彩和不足之处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反思,多积累经验,尽力把每一堂课打造得更加精彩。
2011.12
第四篇:《大鹿》教学反思(推荐)
大鹿》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出大鹿的心情,用紧张的情绪演唱出小兔的心情。并启发学生创编动作、使用打击乐器、即兴表演。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
一、以童话引入欣赏、歌曲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情绪有点随意性,学习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都表现得较差,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所以既要把控好课堂纪律,又要圆满完成上课的内容,就要运用一定的心理教育的方式,使课堂教育能顺利开展下去。因此,要让他们在音乐课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就要寻找一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我就用童话导入欣赏歌曲,学生的兴趣特别高,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音乐。
在讲故事时,我先让学生们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声,黑板上呈现了可爱的小动物们,随着画面的变换,学生们进入了故事的情节,当狡猾的猎人出现在黑板上时,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纷纷猜测小兔会发生什么事情。当听完歌曲后学生们都说是大鹿救了小兔子的,这样大鹿的图片也随着出示了。有趣的图片直观的展现在孩子面前,带来了视听新感受。
三、以音乐为本体,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音乐课最根本的还是音乐本身,一切其他事物都只是起辅助作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音乐中去。在学会歌曲后通过比较知道如何用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比如利用男、女声的不同音色特点,集体和个人的声音对比,速度上的对比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通过的音乐本身的要素,他们感受了音乐形象,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形象进行创作。
四、以合作表演为手段,激发创造热情,感受学习的愉悦。
课堂音乐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自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创造学习,既尊重个性,又注重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而出的合作表演,必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精品。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演童话剧《大鹿》,学生们在歌曲的启发下,想象精采纷呈,模仿表现也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大大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充分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并做到了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第五篇:大鹿教学反思
《大鹿》教学反思
不足与思考:
一、发生练习复杂化。其实应该让学生做到唱得美,用科学的方法发生,而不是在动物的语言上为难学生,这样起不到发声的效果。
二、对歌曲内容的挖掘不够。可以针对大鹿和小兔的声音、音区、旋律来进行课的设计。可以通过男女生不同的音色以及急缓的情绪对比让学生去加深情感体验。我们请男生唱大鹿,请女生唱小兔子,并且可以有不同的速度,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三、学生演唱的质量还不够高。
在学唱歌曲之后,对于音色和情绪的处理也是教师需要去关注的,我只注重把歌曲教会,而忘记了怎么样去真正唱好,音乐的美感没有体现出来。咬字、吐字、气息可以通过范唱让学生知道怎么唱才是科学的唱歌。
四、表演时间的把握,参与面不够广。
五、把握课堂生成的能力不够。在表演音乐剧时,一个学生说还有猎人呢?我一口回绝到“这幕剧里没有猎人”。其实既然学生想到了,说明他有兴趣,我这样一句话很可能把他的创意抹杀了。其实完全可以请他来演猎人。在念歌词的时候,我一下子忘记了。可想起来的时候,已经坐到凳子上要弹琴了。我也完全可以这样来化解自己的尴尬:先请学生唱一次,然后说歌词还不太熟悉,我们现在来念一念歌词。
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整体来说这堂课还是很成功的,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重难点。整堂课的结构紧密,条理清晰。
第一,在歌词的铺垫上,通过两拍子的律动带学生念歌词,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演唱环节中更轻松了。在歌词练习得环节中,我还重点读了大鹿的话,然后让学生也来试着读,这样对难点节奏先做了一个铺垫,便于接下来难点的解决。
第二,通过让学生自己找难点,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困难,我把主动权真正的交给了学生,自己只做为一个引导者。
本首歌曲的教学难点是最后一句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但是在课堂中我采用是让学生自己找难点,学生找出来了两个难点:一个是“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饿狼追来了”另一个是“兔儿兔儿快开门,咱们手把手挽牢”。只有学生自己认为难的地方才是他们在学唱歌曲中真正的难点。
在解决难点问题上,我采用让学生来帮忙解决困难,在解决困难上,我发现有的同学对这两句的音准,节奏把握非常的准确,这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这点我感到非常欣慰。首先体现了学生的注意力是始终跟着老师走的,非常认真的在听课,也体现出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孩子们的进步。
第三,在最后的音乐剧表演上,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通过扮演角色,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音乐课的乐趣。
不足之处:
1、上课时,自己的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
2、最后的小结完以后如果是改成让学生拍手走进童话王国的话可能
效果会更好。
3、在教案设计中本来是每个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下课都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奖品的,但是课上忘记说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对自己严格要求,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把最优质的课带给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