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01: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说课稿》。

第一篇:五年级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说课稿

五年级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说课稿

黄璐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第五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 Part B Read and write

二、教学目标

能听、说、读、写句型:继续Can you…… ?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能听、说、认、读read and write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机器人机器能力。进行句子排序。

三、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创设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的编排特点是活泼有趣。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进入新课前首先让学生说说唱唱,为新授做铺垫。

2.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教师提问Can you...?学生回答 Yes, I can.No, I can't.会做的事情要配上相应的动作。

3.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询问今天星期几:What day it is today? It’s Wednesday.教师问一组学生:××,What can you do? 学生回答:I can...引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4.利用图片,激发兴趣。

出示机器人图片叫机器人的单词。出示用电脑和下象棋的图片,Can Robot play chess?为read and write 中的问题打好铺垫。自读对话回答,接着播放Read and write 的录音,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听过之后,回答What can Robot do? Can Robot play chess? 有了前面的铺垫,便可引入下面环节。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读对话完成表格,检查答案。说Robotcan...and Robot can’t......问What is Robot?然后向学生出示本部分的挂图,鼓励学生看书上的图案,表演对话。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思考,归纳,总结规则,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学会举一反三。

5.课后作业。

做长江全能学案配套练习,分小组进行对话表演。

第二篇:五年级说课稿

习作要求:

1.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2.平时我们搜集了很多名言警句,你觉得哪句话对你启发最大?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可以是别人说的,也可以是自己拟的),并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写一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3.略 审内容:

本次习作有三个选题供我们选择,分别是:一件事情给自己的启示;一句名言警句对自己的启发;一幅漫画引发的思考.在学习与生活中给自己带来启发的事情或名言警句很多,关键是要指出它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和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审文体:

本次习作是要写一篇借物寓理的文章,写一件事(一句名言警句 一幅漫画......)给你的启示,看似写事(名言警句漫画......),实质上是在揭示一个道理.习作的关键是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审题目:

本次习作在题目拟定上可以直接用<<一件小事>><<一句名言警句>>为题;如果能在“小事”“名言警句”“漫画”前加上一个修饰词,如<<一件难忘的小事>><<一句深刻的名言警句>>,这样会更好;也可以用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如<<钓鱼的启示>><<阳光总在风雨后>>.素材 :

1.蜘蛛结网,一次破了,两次破了,三次破了......蜘蛛依然不知疲倦地织着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蜘蛛终于把那张网织好了.看着蜘蛛那执著的样子,想起了正在竞选中队长的自己.比起蜘蛛的那种精神,我是多么渺小啊!于是我得到了一个启示----遇到挫折不能丧失信心,而是应该勇于战胜困难,坚持不懈,这样才能获得成功.2.“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句话对我的启发最大:只要虚心,什么事都能成功;如果骄傲,什么事也难成功.有一次,我因为在竞赛中获得了名次而沾沾自喜,从此不再努力学习,结果到期末考试时傻了眼.3.我从学骑自行车中悟出一个道理:做什么事,不能一下子就成功,很可能要经历多次失败.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才会取得成功,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学写法:

1.习作的开头可以先点明题目,说一件什么事给了自己什么启示,引起下文;也可以直接写事,写事就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示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受益匪浅.2.习作的主体部分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在记叙的过程中要抓住事情的主线,有详有略,突出事情的重点部分.示例:<<钓鱼的启示>>一课中,作者就是按照事情发展过程记叙的:去钓鱼--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不肯放鱼--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在记叙事情经过的时候,作者突出了自己的心情变化.3.习作的结尾部分要写清楚自己受到的启发,语言要清晰.示例

从这件小事上,我知道了其实盲人并不盲,他们是在用心看这个世界.只有那些眼睛不盲,心里却是一片黑暗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范文欣赏:

考试给我的启示 在我的学生生涯中,经历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只有一次考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通过这次考试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骄兵必败”的道理.[开篇点题] 在四年级刚开学的那段时间里,我学习十分认真,经常得到钟老师的表扬,一次数学考试还考了97分,我大喜过望,心里想:这回一定会得到妈妈的赞扬.我像一只小鸟一样高高兴兴地跑回了家,又兴奋地跑到了妈妈面前,把卷子递给了妈妈.[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当时高兴的心情.]妈妈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对我说:“宝贝,你真的很棒!”“妈妈,这三分是我马虎才做错的,下次我一定会考个100分!”我高傲地说道.妈妈试探性地对我说:“要不今天就不写<<天天练了>>了?”我半信半疑地看着妈妈,说道:“可以吗?”妈妈对我说:“你自己决定吧!”说完她就去做家务了.我想:考这么好,根本没有必要再写了.第二天,我回到家做完作业,刚想打开电视,妈妈止住了我的手,对我说:“你的<<天天练>>还没动笔呢!”“妈妈,我考那么好,还做什么<<天天练>>呀!”我满不在乎地说.然后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第三天第四天......我都没有定<<天天练>>,一个星期我只写了一次,而且左错右错,改正过后,我就气呼呼地走开了,一边走一边想:不就错了几道题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详细描写了自己取得好成绩后自满的心理]

第二个星期,数学老师没有通知大家就进行了考试,我一看,心里暗暗自喜:好简单的卷子!我飞快地写完,不但不检查,还在一边画画,然后把卷子交了上去.[自满骄傲的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到家,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今天考了数学,那张卷子非常简单,我下子就把卷子做完了!”妈妈将信将疑地说:“真的那么简单?明天发下成绩再说吧.” 第二天,数学卷子发下来了,我居然考了68分.我的脸色沉了下来,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老师讲完了卷子,我垂头丧气地走回了家.看见妈妈,我满脸通红,很不情愿地把卷子交给她.[神态和心理描写细致.]妈妈顿时严肃起来,告诫我说:“这下你应该明白了吧,一时的成功不代表永远成功,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听了这番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妈妈的告诫让我懂得一个道理:要成为真正的胜利者,需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更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妈妈的话让我一生受用![结尾点明主题.]

溜冰的启示

寒假的一天,我和小表舅一起去溜冰.来到溜冰场,那里人来人往,热闹极了.只见大家一个个像踩着风火轮似的,在场上穿梭.他们溜冰的花样也很多:向前溜向后溜 转着溜 单脚溜......个个身轻如燕 身手不凡.[写出了大家的技艺高超]看着别人飞似的溜着,我恨不得马上上场当一回“飞人”.穿上溜冰鞋,我以为会像平时走路一样,只不过快一点快一点而已.我正要大踏步地走,但是刚一迈步就摔倒了.小表舅走过来说:“不对,脚要外八字.”我按照小表舅说的方法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向前滑着,可是第一次穿溜冰鞋,不太适应,我溜得像蜗牛一样慢,生怕又一次摔倒在地上.慢慢地我便学会保持平衡和前进了.[写出了学溜冰的认真与艰辛.]

学会保持平衡就可以说学会了一半.现在,小表舅要我拉着他的手离开栏杆.我跟着小表舅一起溜来溜去,觉得已经学会了.小表舅慢慢放开手,摆出接着我的姿态,在我面前溜.我溜了十多米,一不小心,差一点又摔倒了,幸好小表舅接住了我.我有点儿泄气了,觉得溜冰这么难,不学算了.于是,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休息.这时小表舅走过来,说:“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哪个溜冰高手没摔倒过,你看看别人怎么溜吧!”听了小表舅的话,我信心倍增,留心观察别人,只见别人身体呈45度向前倾,两手伸得长长的,不停摆动.要当“飞人”的勇气又回来了,我慢慢地溜,溜得很顺.身体呈45度向前倾,发现这样可以加快速度.两手伸着,可以保持平衡.原来一切都是有窍门的,摸着门道就好了,我心想:我终于学会了,太好了![详细描写了“我”战胜困难,学会溜冰的过程.]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位“飞人”,是一位溜冰高手,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很庆幸没有半途而废,原来成功离我这么近.我终于学会溜冰了.至此,我真正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意思.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什么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结尾点出得到的启示.]

一件使我难忘的小事

又到初冬了,每当我登上拥挤的公共汽车时,就会想起那件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事.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北风瑟瑟皑皑的白雪覆盖着整个城市.这罕见的大雪使家远的我不得不乘公共汽车上学.冬天等车可真难啊!就在我近乎绝望的时候,公共汽车像一个塞满了香肠蔬菜和黄油而鼓得要爆炸的汉堡包一样向车站缓缓开来.[比喻生动,为下文“我”在车上遇到困难埋下伏笔.]我很幸运地被潮水般的人群拥上了车,背对车门站在最上面一层台阶的边上.背上那个沉重的书包似乎更沉了,我被夹在人群中,好像比平时矮了半截.忽然一个急刹车,我栽倒在旁边的人身上,立刻遭到一个无情的白眼.就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浑厚的声音传入我的耳际:“姑娘,快抓住我的胳膊.”我抬起头,身边一位老者正对着我微笑,我由诧异变为惊喜,连忙搂住老爷爷的胳膊,稳稳地站住了,感受着老爷爷臂弯中的温暖,一股暖流传遍我的全身.[写出了我接受老者帮助时的感受.] 又过一两站,车上的人少了一些,老爷爷和蔼地说:“孩子,快转过身来!”我顺从地转过身.爷爷接着说道:“我看你不像经常坐车的,以后上了车,尤其是人多的时候,可千万别再背对车门站着了!要是车门突然开了,那多危险啊!”我像一名刚接到命令的士兵一样使劲地点着头,眼角不由得湿润了.该下车了,我情不自禁地回眸向老爷爷投去感激的目光.只见老人家也正微笑着看着我离去,那眼神像是在对我说:“路上要小心啊!”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可这件看上去很平常的生活小事,却使我难以忘怀.因为它使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会感到获得的帮助是宝贵的!让我们多给他人这种宝贵的帮助吧![写出了这件事给“我”的启示.]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

课文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的:课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呆腻),接着写了草塘的美丽景色(惊喜),然后写了草塘春、冬两季丰富的物产(赞叹),最后通过描写“我”在水泡子里逮鱼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爱上了草塘(爱恋)。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训练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体验情感。本课的教学旨在捕捉课文的关键句段及灵动的字词,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品味,读中悟情。

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精神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课选择的基本教法是“以读代讲、以练代讲、以合作讨论代讲,以图引文、图文结合”。

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联想及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可爱的草塘》一课,草塘的可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景美、物丰。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前往北大荒进行一次愉快的旅游。

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塘美景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找出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读后感受。这时学生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学生们都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如“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句话写得很美。“翠绿翠绿、发光、鲜亮。”写出了草塘的色彩美,“欢笑着、翻滚着”写出了草塘的动态美。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语文,首先要把握好语言的工具性。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上升到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诵,也是衡量学生是否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因此,接下来的课文教学,我采取的“读占鳌头”的学习方法。面对草塘这美妙的人间佳境,我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示范朗读。范读会让学生一下子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学生一定会情绪激昂,跃跃欲试。我适时激情引导“这美丽的草塘,是多么令人迷恋呀!它不仅广阔而且美丽,那一丛一丛的绿颜色向你展示它们生命力的旺盛,不由使你也感到,自己仿佛就是它们当中的一员。这里的草塘颜色是绿的,但这绿并不单调,它有光泽的美,有变化的美,更有着动态的美。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将这幅美丽的画卷记在心中。”通过交流读书的感受,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通过教师的范读,帮助学生去感悟美;通过激发想象,促使学生去深化美;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进一步去享受美。

在教学“小河奇景”这段时,“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我抓住了学生在朗读时对“啊”字不同处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课文中描写小河奇景这一部分作者用一组排比句展现出了一幅迷人的美景,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我引导学生像这样的文字,我们也能写。这样吧,我给大家开个头“夕阳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象的闸门都会打开。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迸发出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此环节也成为本课的亮点之一。

三、自渎自悟,感受“丰富物产”

课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想这几段文字围绕哪句话写的?并引导学生结合小丽的介绍加上自己的创造说一说“瓢舀鱼、逮野鸡、追狍子”三件事。

学生说故事之前会再次阅读课文,说故事是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内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故事过程中注意说话语气,要流露出对家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此环节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想象力进行了训练,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草塘的物产丰富、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机统一。

四、畅谈感受,结束“草塘之旅”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他说:“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临近下课我对同学们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这次愉快的旅行也该结束了。在我们即将离开这片可爱的草塘的时候,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受要告诉朋友,告诉亲人,告诉今天在座的老师们。好,那就在老师课前发给你的纸上(出示:编一句俗语,写一点感受,设计一句广告词,当然,写一篇小文、作一首小诗、画一幅小画、谱一支小曲……)这一环节,有机的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学生们的精彩创作让我诗兴大发,也即兴作了一首小诗:草塘茫茫绿浪涌,春冬两季乐无穷。物丰景美惹人爱,美丽画卷记心中。此环节设计将教学推向了**。

五、总结全文,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练习;并通过板书总结课文。通过练习学生明确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六、作业

推荐读文章《野河塘》

小练笔:学了课文之后,你想到你的家乡有哪些独特的风光,物产吗?拿起你的笔写一写。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学生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只要我们多花巧心,给学生创造更多想说、想写的机会和空间,我们的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一定能跳出更美的舞。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胡杨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开头就用了维吾尔族的俗语“胡杨三千年”抒发人们对胡杨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心情。从胡杨的眼泪、胡杨独特的长相、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以及胡杨对人的贡献四个方面讲述了我钟情于胡杨、心动于胡杨的原因。

这一单元以“热爱生命,共筑和谐”为主题,内容丰富、情感生动、引人思索,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品读课文,细细体会。赞扬了胡杨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让人感到震撼。作者采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更赞美那些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默默奉献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无比敬佩之情。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胡杨钟情的原因,交流胡杨所拥有的高尚品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品读课文,找出作者所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带来的感受,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讨论,对胡杨进一步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学生长大后做名像胡杨一样的人。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作者对胡杨的深情,并引导学生感受胡杨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憧憬、赞美之情。

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最终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赞美之情,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说教法

因为这篇课文是借物喻人的散文既有蓬勃的激情,又有优美的文笔,所以适宜学生通过朗读品悟(引读——品读——悟读——拓读)、赏析词句、多元互动等方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来深入文本,进而让学生在读中发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思想。采用引导法,以作者对胡杨的深情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本课的教学,真正体现教师的.指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用自主品读法、合作悟情法、探究拓深法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生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四、说教学程序

1、问题导入,自主探究:

著名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出示胡杨的景物并结合语言:”在茫茫的大沙漠,当黄沙袭来的时候,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之中。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郭也被淹没了……然而,有一个绿色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让我们一同走进《胡杨赞》这篇课文,去领略沙漠中的生命之魂——胡杨”

【设计意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油“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通过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读读这篇赞美的文字看看作者钟情于哪些地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a、抓“眼泪”,品读“无人关照”的胡杨。

抓住“眼泪”一词,引导:联系上下文思考:胡杨的眼泪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胡杨会流泪?”结合我们对眼泪进的理解行讨论,来明白胡杨的眼泪有什么作用,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正因为胡杨在受到伤害时会流泪保护自己,所以,千百年来无人关照的它才能有千年不死的生命。这样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怎不叫人心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对胡杨“无人关照”特点的感悟,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眼泪”进行品读。学生在领悟胡杨的“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特点后,又通过回读的形式,品读第6自然段,让学生深入体会“无人关照”这一特点是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之一。

b、抓“惨不忍睹”,品读“弓腰驼背”的胡杨。

说说“惨不忍睹”的意思。结合课文观察图片为什么说胡杨的长相“惨不忍睹”?

【设计理念】:本环节聚焦于有着丰富意象的词语“惨不忍睹”进行品读,引导学生感悟胡杨“弓腰驼背”的特点。

c、抓生存环境,品读“粗茶淡饭”的胡杨。

长着这么一副丑样子的胡杨,却被维吾尔族人称为“托乎拉克”,意思是“美丽的树”。为什么,这得从它长成这种样子的原因说起。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胡杨,对它的叶子、习性的理解。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胡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胡杨的高尚品德

3、总结引导,知识生成

在课文中有一个词“彻底”是引导学生读出它的坚定,感受胡杨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课文中运用了很过的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从而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1)、作者想赞颂的仅仅是胡杨吗?

(2)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你想做一个这样的人吗?利用一些例子来训练学生运用学习象征的手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赞颂千千万万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人。语文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使学生善于发现身边这样的人物,并激发学生也要做想胡杨一样的人的欲望,鼓励学生从小努力学习,奋力拼搏,长大后嘴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4、科学训练,提高能力

结合图片音乐朗诵这篇课文,再次的感受这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它感动个作者,作者用隽永的文字感动了我们。我们感动它的默默奉献、自强不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写出来赞美胡杨。

【设计意图】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体现课本所呈现的思想感情,从而是学生更好的感悟、理解。练习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看到学生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他们的心声,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

五、说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3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三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白鹭》,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一单元共有四篇文章,以“一花一鸟总关情”为主题。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作家巴金先生。

课文生动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低飞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学习本文可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抽象思维能力仍有待发展。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的词汇积累。但是对于文章语言的分析和感受力仍有欠缺。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要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白鹭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合作,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感受白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培养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四、基于此我的教学重点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感受白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我的教学难点为: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读书指导法,圈点勾画批注法,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把握文章,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法,读书感悟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读书中疏通文意,把握内容,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六、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此,上课伊始,我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请学生分享描写白鹭的诗句,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出课题——《白鹭》。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玩个小游戏——对对诗,谁来来分享分享有关白鹭的诗句呢?根据之前所学和课文积累,预设学生会答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

这样的导入不仅使学生清楚了本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在此环节,我会先安排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解决本课生字词,并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后请学生浏览课文并思考文章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并不难,学生们读完全文,稍加归纳就能够知道,文章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色素、身段)和生活习性(觅食、栖息、飞行)两个方面。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认识,这将为深入分析文章做好铺垫。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为此我将层层设疑,步步引导,抓住重点语句展开深入分析。为了将学生的目光牵引到重点内容上,我将抛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美从哪里可以体现出?”“身段美哪里可以体现出?”“白鹤、朱鹭、苍鹭也是流线型结构,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此处写出了白鹭的色素和谐,用对比凸显了白鹭身段匀称,就像一首精巧的诗。接着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至此已经完成第一个重点内容,体会白鹭的静态美。

此时用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朗读文章的6—8段,并重点研读,圈画出描写白鹭的动词和形容词,批注阅读感受。抓住“钓鱼”“悠然”“不安稳”“清澄”等词体会白鹭的动态美;利用“给6—8段描绘的三幅图画起名字”这一个小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白鹭的悠然灵动美。此时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最后请学生小组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这一环节,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完成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环节四:品读课文、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鼓励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描写,写清事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语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安排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加深理解。

环节五:夯实基础,布置作业

为了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我将结合本课内容给学生布置两个小作业:

背诵课文。

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50字)

七、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我采用要点式板书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力图带给学生清晰、直观的感受,同时便于学生理解。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4

1、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

说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3、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读代讲和品析词句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研讨合作,从中领悟文中的感情。

4、说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中从课文的结局入手,激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然后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旨在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朴实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

5、说教学过程。

分为四大板块逐一推进。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地震灾难。

2、揭示课题。教师简介大地震发生的概况,让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心情,激起学生的沉痛,难过,与伤感。为学习下文做好情感铺垫。

第二板块: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鉴于高年纪的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的要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从而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第三板块:细读交流。

请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文章中的语言说出图意。再针对故事的结尾,提出疑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自主阅读,深入感悟:

1.学生自渎课文,从父亲和儿子的表现中找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内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父亲了不起,再是儿子了不起。)

2.画出文章当中能够表现父子了不起的词句(描写父子语言的句子和描写父亲外貌和动作的句子),细细品读,看看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3.指名读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说出理由,然后有感情地去朗读它。4、结合自己的感悟,相互交流,解释疑问。(父 :不放弃、责任感;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对同伴的责任。)教学时我主要采用整体默读,重点段品悟诵读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默读中思考,朗读中感悟。

第四板块: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课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父亲与你之间所演绎的真情故事,说说最想说的话,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想到要感恩父母,由人及己,情感升华。

6、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5

各位评委,以及在座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

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特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全文围绕“富饶”展开,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而具体。

下面说我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结合学生的智力和年龄特点,我首先确定了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4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能在读中想,读中悟,有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说学生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和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对平顶山的学生来说: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这些都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些难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再来说我的教法:

由于智障孩子接受能力较差,以及课堂容易分神等学习特点,所以,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和阅读理解法来进行课堂教学。

一、直观吸引,激发学习兴趣

观看有关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的图片、录象。强化学生的直观效果。当学生从屏幕上欣赏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便由衷的发出了感慨“大海真美,真漂亮!”以此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观看了图片、录象,学生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些印象,对接下来学习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二、细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智障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多读,更要变着花样读,激起孩子读书的欲望。所以,除了采用个别读、齐读的同时,我也运用了比赛读、配音乐配画面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让孩子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加深对课文的领悟理解。

我的教学流程是:

一、激情导入,感悟海底的美丽、富饶

伴随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录象: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庞大的海龟。。。。学生一边观看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边听我的导语,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此刻,我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同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这种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意境,由画入文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形成学习冲动的教学效果。

二、分段朗读,从读中理解课文

智障孩子不如智力正常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强。所以,我班的孩子,一节课大概学习1—2个自然段。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我从两个层次入手:〈1〉你从哪儿看出海水五光十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明白课文具体描写了海水的各种颜色,有深蓝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学生把这些词句联系起来,想象海水呈现的各种颜色互相交错的景象,就比较具体地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了。〈2〉思考: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呢?引导学生理清第1、2句与第3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又有(低陷的峡谷),所以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懂得海水的颜色与海面的深浅息息相关,感受祖国南海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班里只有11个学生,所以我有充足时间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在分段学习的时候,我不但注重孩子的读,更注重孩子的说。虽然智障孩子比正常孩子要差一些,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同样的丰富多彩。我会让每个孩子都说说,你读了之后,都明白了什么?程度好的孩子,可以完整的说出各种物产和美丽景色,程度差的学生,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引领着他,我说一点,他补充一点,慢慢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就是我校一直倡导的个别化教学手段。

三、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课文的中心思想。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整节课都用来学习课文,孩子容易失去兴趣。所以,在课时进行三分之二的时候,我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孩子通过玩,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将学生分成两个寻宝英雄队(即太阳队和月亮队),对西沙群岛进行一次考察大比拼。看哪个小队说出的西沙群岛的物产最多,除了文中说的,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吗?这个时候,孩子一下子就亢奋起来了。大家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说起来,使课堂气氛顿时进入了高潮。通过这个小竞赛,不仅让学生在玩的同时,更牢固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衷心地感谢大家!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读的主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

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这一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展示探究,在读中体会感情,明白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从而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二、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已习惯懂得按一定的预习方法预习课文。学生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学习本文的三个小故事要从以下三点入手:a、划出描写人物态度和语言的词句,能有感情地朗读;b、在表演中体会礼貌的好处;c、能讲出每个故事重点要说明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对比自己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采取谈话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提出问题,文明礼貌有什么好处?接着板书课题,走进文本。通过复述回顾,让学生明确本课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所举的三个事例:问路、踩裙、理发。

(二)设问导读。

在本课,我围绕三个故事设计了三个问题:读故事,学知识,明道理。

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去感悟人物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既锻炼了小组之间成员的默契度,也增加了全班同学的凝聚力,也让他们在分角色朗读、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三)展示交流。

1、故事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文本,在交流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只需要予以指导、点拨。对于学生的表演,通过生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源于不断的积累。

打开你的知识库,展示一下自己吧!请你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并写出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或成语。

学生畅所欲言,在班上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课下搜集的小故事,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感受到礼貌待人的好处。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天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因此,在这里,我让学生交流古今中外一些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和成语,让他们养成积累名言警句、俗语、成语的好习惯,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达标检测 拓展延伸。

语文来源于生活,更要运用到生活中去。通过读写练习来锻炼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小伙伴》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这个单元主要是以学习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教育孩子们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当同伴遇到困难时不能只用语言上的关心或责备,应该给予最需要的帮助,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同伴;那才是最具体、最有效的。学生通过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阅读课应于学生阅读为主,教师只能给予引导,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提出的问题还是由学生去解读,更应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要求: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3.使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三、说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主要以情感及语气的表现来进行对话的形式描写四个小伙伴。并引导学生体会,同伴遇到困难最需要的是帮助。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1.课间你最爱和谁一起玩耍?遇到困难你常向谁倾诉?(板书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要想让学生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就应创设良好的语境,就需要学生充分地读。于是在此环节,我先范读,再让学生齐读。在读之前,插入课件,让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又能达到另一训练目的:边听边读边思考。

2.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引导学习。

午餐丢了矿泉水糟糕

粗心大概公共汽车

忘记保护管理夹心

(1)同位之间练读。

(2)指名一个小老师领读所有的词语。

3.去掉拼音。没有了拼音朋友的帮忙,你还能读好那就厉害了。

(1)自由练读,教师遮住拼音。

(2)开火车检查读。(两列)

4.只留下生字引导认读。

(1)自由练读生字。

(2)男女生比赛读。

(3)老师抽卡片读。

(4)猜字游戏:

如:大官戴个竹帽子——管;二人睁两眼——夹;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问、间”,明确书写的内容。

2、介绍两个字的共同特点:这两个字都有一个门字框,写的时候,先写外边的门字框,再写里面的部分。

3、学生观察其它字形,提出书写要求

4、教师示范写。

5、学生描摹、练写。

第二课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以读代讲,让学生从

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课文蕴含的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情感需要。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小姐过渡:安东真是个好孩子,他把自己的面包掰开,把大的一半给了玛莎!另两个伙伴呢?维加和安娜又是怎么关心玛莎的呢?

二、朗读感悟维加、安娜和玛莎的对话。

1.自由朗读第二~七自然段。

2.指名说维加、安娜都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3.出示维加说的两句话指导朗读。

你怎么不吃呀?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

第一句强调“?”;第二句注意“!”。

4.评选最佳“安娜”。

(1)自由练读安娜的两句话。

(2)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3)读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5.指名读玛莎的话,读出心情好沉重语气。

三、朗读感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听教师示范读或者录音朗读课文。

2.学生模仿教师或录音,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四、全文朗读指导

1.讲解要点:

(1)读出小伙伴的询问、责怪、教育和关心玛莎的`不同语气来。

(2)玛莎同学丢了东西,没吃的了,心里一定很难过,因此读他的话声音要小一些。

2.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能在读中深入感悟,读中深入思考,读中深入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分角色读,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使之能达到训练目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1)分角色朗读四个小伙伴的对话,朗读熟练以后,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表演。

(2)议一议: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3)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4)四人小组,发挥想象力,把课文表演出来。评选最佳“表演奖。”

五、创设情境,课外延伸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联系课文,提出:

1、如果你是小伙伴们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玛莎,你会怎么想?

2、在生活中,我们也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你有帮助过谁?或者是你接受过谁的帮助?

这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就能使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情感需要了。

六、创设情境,熏陶感染

通过举例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的旱灾,进行情感教育。同时教育他们应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并能够继续传承这种美德,让世间充满爱;让爱充满每个人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如此幸福;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他人。最后,用一首《感恩的心》来结束这节课。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8

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先写了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对刘伯承的敬佩。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为了突出重难点,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忆军神指的是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的层次结构等。以来巩固旧知,容易和本节课的新知产生有机的联系。

二、教师出示提炼后的上节课学生提的问题,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完成学习要求: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找出来的句子,并想想、议议: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接着学生默读自学,而后小小组内朗读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自我动脑的潜力,又有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备而讨论,让合作不流于形式。

三、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一些重点的句子,通过朗读、体会,通过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进一步领会刘伯承的内心世界。也让学生有所朦胧的认识,体会到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但重点描写了沃克医生,因为沃克医生的变化都是由刘伯承引起的。

这样汇报结束后,就很自然的引到了本文的写作手法—侧面烘托。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在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品质。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受。

五、进一步拓展阅读,扩大知识面。首先出示正面描写刘伯承受伤经过的`片段,读一读,找出反映他坚强意志的句子。再推荐图书——(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六、质疑后教师出示作业,课内的,一题是选词填空,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辨别意思相近的词语及用法。另一题是综合全文内容的填空,学生借此巩固全文的要领。课外练习一是结合《军神》一文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部分,写篇读后感。小组内选择优秀习作张贴上墙。另一个是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军神》课本剧的排演。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奇异的琥珀》是第十册新教材中第三单元的课文,此单元以“神话传说,科学天地”为主题,训练的重点是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反复推敲重点词句,记录自己的疑惑和体会,也可以查找一些资。同学们会随着语言文字进行特殊的旅游。根据这些要求,我以我校一贯坚持的培养学生十大创造性学习习惯为核心,努力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尽力把读的时间,说的机会,问的权利,评的自由还给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 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2、复述故事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本课教学的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三、说设计理念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说教学思路与意图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教师导入:(课件出示课题)

2、课件出示琥珀的图片,设悬: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着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意图:回顾旧知,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展示图片,给学生设置悬念,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习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

(1)、课件出示有声动画——松脂球形成的过程(学生观看动画)

[意图:用动画课件展示这一过程既直观又形象,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看后,教师问:你觉得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教师巡视帮助。

(4)、全班汇报交流。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鲸》是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与其它三篇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这类课文知识性较强。之所以把这篇文章放在开始,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阅读的目标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鲸》一文不仅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还在表达上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假设事例、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了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用词准确、描述形象。这些都极有利于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还能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课程标准》,本课在读写方面将承担双重任务,即: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同时继续训练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二、【说学情】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事物本身感兴趣,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因此,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本文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已在《新型玻璃》《太阳》等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中有所了解,但能真正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还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大部分学生对“鲸”这种动物很陌生,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

1、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让学生懂得生物常常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的。

●解决办法:

1、通过读、议等形式,学生自悟,教师及时点拨归纳,从而抓住重点。

2、通过观察图片和理解重点词语,使学生突破难点。

四、【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说明性文章,如何让学生既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失语文学科的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所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我灵活合理地进行教法的优化组合:

1、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

2、运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自学能力。

3、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五、【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在学习“鲸的进化、呼吸”这些部分时,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六、【说教案】

一、复习引入,体验成功情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回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们了解了有关鲸的那些知识?这样,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的记忆,知道鲸是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引起学生成就感的情感体验。

二、故事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多媒体的声像结合功能,能加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正确世界观。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及学习知识的兴趣。因此,我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一故事,(①播放故事)在故事中设疑,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

三、品评词句,感悟“鲸”大,探究说明方法:

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精读品味的突破口。教学时,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教给学生学习品味的方法。

第一自然段运用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集中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教学中,紧扣“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鲸大的段落,画出体现鲸大的词句,品味说明鲸大的方法,想象鲸的画面,逐步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理解,体会鲸的特点及说明方法,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反馈情况作如下体会:

(②课件出示):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课件出示):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进一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同时体会作者用词的确切,真实,描述的形象具体。

(④课件出示):它要是张大嘴,人站在它嘴上,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再次让学生感悟鲸大的特点,体会假设事例的说明方法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在学习本段时,继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读中思考,作批注的好习惯。

四、研读课文,图文对照,体会鲸的进化:

“鲸的进化过程”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其中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学本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找出描写鲸生活地点发生变化的词语“陆地——浅海——海洋”,再找出“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这三个表现鲸进化过程时间长的词语,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鲸,以第一人称说说鲸进化的过程。

此外,我利用课件,形象演示鲸的进化过程,(⑤播放课件鲸的进化)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理解。再次理解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五、自由阅读,合作学习,进一步了解鲸:

课文的3—7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分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的特点,呈并列关系。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选读,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让学生以游客对话的形式介绍鲸的呼吸,适时演示课件(⑥播放课件鲸的呼吸)请学生判断哪是须鲸,哪是齿鲸;让学生以海洋学家的身份向大家讲解鲸睡觉的特点, (⑦播放课件鲸的.睡觉);让学生以鲸的口吻介绍自己的生长特点。当学生汇报鲸吃食这一特点时,相机出示课件“填空题”(⑧课件出示)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填空,再自读想象鲸吃食的情景,学生对照课文叙述评议,体会作者准确用词。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等多种形式交互进行的主体型交流网络,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

《课标》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既注重学习内容的开放,又注意探索学习活动时空的开放。“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创设情景,渗透教育是学习文章的最终目的,即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观看鲸“自杀之谜”“人为杀害”的图片资料,来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就是自取毁灭。(⑨播放课件)

七、注重实践:

记得叶圣陶有一句话:“课文无非只是一个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说明的方法呢?在学完全文后,谈谈课文在介绍鲸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学习,学生对这些说明方法的印象更深刻。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⑩播放课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海洋动物,收集相关的资料,可以以__自述的形式,也可以以办小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七、【说教具的使用】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为了适合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直观效果,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播放所有课件)

八、【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是这样的:(播放课件)。此板书既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又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大胆用粉笔作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板书的呢?课前板书课题“鲸”。在第一环节复习提问时,适时画出鲸的样子。在学习过程中,分别板书出鲸的特点“大、哺乳动物、肺呼吸、吃母奶”。

我的说课资料内容完毕,敬请各位斧正。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刷子李》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世俗奇人》,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俗世”中的“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虽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的大本领、大智慧。本文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本文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的细节刻画,还是情节的一波三折,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生字,读记具有天津风味的词语。

2、有感情地课文内容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学习并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课中,我将了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感受人物形象并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

1、学生能自己解决生字词。

2、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作家冯骥才。

3、能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特点,并画出相关语句进行标注。

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法:虽然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淡化教师的作用,但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协作者,教师还得统筹全局,当然“统筹”决不等于“包办”,但更不等于抛几个问题,分几个小组,随意讨论就能替代,我据此拟定了以下教学原则:高起点巧点拔重朗读悟精华。

所谓高起点,就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熟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熟悉故事情节,也就是采用自读自悟的学法。巧点拨也是本课中我使用的一种主要方法,我设计了三种点拔方法:问中点拔、读中点拔、讲中点拔。重朗读就是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悟精华就是通过学习课文,品味精彩句段,透析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

另外我还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激趣法”“示范法等”。学法:在“读”中悟精华,在“讲”中赏人物,在“练”中描生活。

在授课过程中以“读”贯穿全文。通过读来深入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采用多遍读,多法读,快速浏览,细读,抓住重点段落读,抓住重点词句读,边读边思考等。如第5自然段,这一段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抓住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边读边想象情景,读后交流感受,从而体会出刷子李的精湛的技艺。这样突出了重点。

通过重点段落的学习,学生抓住描写刷子李的.着装奇、规矩奇、技艺奇(颜色奇、动作奇、声音奇)、效果奇的语句细细品读,以及曹小三找白点一波三折的心理活动揣摩,明白了刻画人物的重点是细节描写。这样突破难点就水到渠成了。

四、说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审题质疑,整体感知。 (预计5分钟)

采用“激趣法”导入,让同学们说绕口令“俗世奇人诉说俗世不俗之事”感受什么是奇、棒、绝。在同学们情趣盎然的时候,我趁机揭示课题设疑:大千世界(学生接读)无奇不有,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次个——出示课题:刷子李,然后质疑:从名字中你知道了什么?并引出问题“那刷子李又身怀怎样的绝技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朗读课文,对刷子李的形象有一个总体印象。

第二板块:直奔核心,品读“高超”。(预计25分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让我们跟着徒弟曹小三去看看刷子李是不是真如同学们说的这么神。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11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或批注。此时,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的一度自学过程。这个阶段,重使用批注式自学,交流自学的收获,而教师则视学生交流情况作适当点拨与引导。

1、把对刷子李的直接描写作为主要环节,抓住四个重点语句,揣摩关键词语“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天衣无缝、匀匀实实、白得透亮、白得清爽、黑衣黑裤黑鞋……”从着装奇、规矩起、技艺奇(动作、声音、颜色)、效果奇四个方面来体会刷子李的本领高超,读中品,品中读,潜移默化认识细节描写突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走进曹小三的内心世界,侧面体会刷子李的不同凡响。主要让同学们围绕几处所见,揣摩曹小三的内心世界:

(1)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

(2)当小三在师傅裤子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3)当小三明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让学生明白一波三折的情节能使刷子李的形象更生动,更形象,更精彩,更丰满。

第三板块:升华情感,品读拓展。(预计5分钟)

1、在攻克了教学重难点后,适时出示文章的最后一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探讨“曹小三究竟学到了什么?”升华学生的情感。

2、为了进一步了解世俗奇人,让学生品读对联:(上联)天衣无缝刷子见功底(下联)黑衣无瑕,绝活写传奇(横批)俗世奇人

3、最后对学生进行阅读推荐——《泥人张》、《快手刘》,扩展视野,提高阅读兴趣,增加课外知识,加深对俗世奇人的了解。

通过这三个板块的学习,使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第二课时的学习将会进一步探讨“好好学本事”的含义,继续分析归纳本文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复述课文,拓展奇人奇事。

板书设计:

规矩奇勤

穿着奇学

刷子李动作奇

技艺奇声音奇苦颜色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2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什么是搭石,为什么搭石。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手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情分析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的作者刘章是一位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作家,他的作品既质朴纯真,又简约大气,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本文就通过描写农村生活中看似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以及农村生活中乡民们质朴的生活小细节,让读者体会到平凡中的美丽,朴素中的高尚。对于即将学习本篇文章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了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对课文发出自己的感想。特别本班的学生多来自农村,生性朴实,更易理解乡民们的淳朴。

3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手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1、(出示PPT)看,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数目,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可是每当作者刘章爷爷回忆起自己的家乡的时候,觉得家乡最美的并不是这些景物,而是家乡的搭石。

2、这些不起眼的小石头,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明确目标,初读课文

1、“搭石”这个词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一定非常陌生,学生提出看到课题所产生的疑惑,教师适时引导,归纳问题。

A.什么是搭石?

B.为什么要搭石?

C.人们是怎么过搭石的?

D.搭石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并且试着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活动3【讲授】细读课文,答疑解惑

(一)什么是搭石

1、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什么是搭石?(进入秋天……)

2、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的呢?(山洪过后……)

3、以“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句式反复操练,熟悉掌握“脱鞋挽裤”,并体会没有搭石时的不方便。

4、再读课文,谈谈搭石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走搭石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出作者描写人们走搭石的句子,并想像当时的画面。

2、按顺序交流找到的句子。

A、一行人走搭石:每当上工、下工……

(1)读通句子,学习多音字“行”。以男女生,前后组等方式读句子,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协调有序”的意思。

(2)请生单独朗读,读出情感,读出诗意。

(3)以句悟情,体会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美。

B、两个人走搭石:如果有两个人……

(1)请学生两人表演,再现两个人走搭石的情景。

(2)再读悟情,体会两个人走搭石时的谦让美。

C、青年人与老人走搭石:假如遇上老人……

(1)模拟表演,情景再现。

(2)细读语句,体会词语“理所当然”、“伏”所表达的意思。

(3)反复朗读,体会乡亲们走搭石是的互助美。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学生就这一课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感悟,体会时间会改变,但家乡的搭石美、乡亲美,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

日常小练笔:把自己发现的平时生活中的平凡的美的事物或者场景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共有3篇课文。《鲁本的秘密》是该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它是一篇新编的阅读课文,展示了人间至高无上的亲情,属于亲情教育系列文章之一。在此之前,教材已经编排了《麻雀》、《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歌颂伟大亲情的文章;在此之后的六年级教材中又安排了《荔枝》、《小抄写员》等文章,使亲情教育成为一条完整的体系。此文安排在这里,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教材内容

《鲁本的秘密》一文讲述了一个12岁的小男孩鲁本在一家商店橱窗前看到一枚标价5美元的漂亮胸针,便萌生了一种心愿:他要筹足5美元,买一颗胸针,母亲节时送给妈妈,这个愿望就是鲁本的秘密。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艰辛努力,鲁本终于靠捡破麻袋秘密攒够了钱为母亲买了胸针,实现了自己美好的心愿。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

3、从故事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鲁本的秘密》一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教育。

实践以上目标需要一课时的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给,永远比拿快乐”,这是高尔基富有哲理的名言。可是现在的学生由于物质生活条件较好,加之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宠爱,他们得到的颇多,奉献的甚少,因而很难体会这句至理名言。这篇文章无论是从语言文字还是故事情节上,都浸透着儿子对母亲浓浓的情、深深的爱。相信通过学习,通过朗读和感悟,通过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学生心中那沉睡的亲情一定会被唤醒,一定会与主人公鲁本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四、说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运用广告启迪学生的亲情,指导感情朗读感悟亲情,播放录相体验亲情,联系生活实际激起亲情。具体做法是:

1、教师以“导、启”为主,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读”为主要方式悟情,学习“秘密攒钱”这一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鲁本可以用哪些方法筹足5美元”、“你想对鲁本或者他的妈妈说点什么”等问题设计,以“思、说、议”为次要方式动情,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媒体:以媒体为辅助方式激情,配乐朗读,渲染课堂气氛;播放学生生活录相,使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家长请进课堂,学生与家长对话,加剧心与心的交流,,力求把课堂情感推向高潮。

五、教学过程

(一)广告引入,创设情景。

1、教学开始,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大家熟知的关爱父母的公益广告,引入课题。

2、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

质疑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利用,凸现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

(二)整体感知,进入情景。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一问题朗读既整体感知了课文,又能顺利解决该问题:攒钱为妈妈买胸针就是鲁本的秘密。(教师随机出示课件“胸针”图)

(三)自主合作,感悟情景。

1、赏读“心愿实现”部分。

“鲁本为妈妈送胸针”是本课最感人的情景。我的教学采用打破课文描写顺序的方式,直奔故事的高潮。一段教师导语之后,多媒体出示

“送胸针”的图像,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30-35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全班学生再带着激动、兴奋的感情齐读,体验鲁本实现心愿的快乐和幸福。

2、精读“秘密攒钱”部分。

(1、)“给,永远比拿快乐,”快乐的获得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鲁本利用捡麻袋的方式秘密攒钱,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这一部分:勾画使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重点句,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分角色朗读

“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节。学生通过朗读,自主感悟鲁本捡麻袋的艰辛和对妈妈深切的爱。

(四)拓展延伸,体验情景。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当学生深切体验了主人公鲁本的辛苦付出获得了成功,换来了幸福的时刻时,学生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千言万语。我设计了一道拓展思考题:“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想对鲁本或他的妈妈说点儿什么吗?”学生即兴发言后,我动情讲述《我的妈妈》的故事。

新教育理验告诉我们:“学生不做教材的奴隶”。我们应将教材的树干根植于土壤——学生的生活之中。“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都在哪一天吗?你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在学生动情诉说之后,接着播放一段《我为妈妈献爱心》的实况录相,让学生充分体验“给,永远比拿快乐”的道理。

最后,教师总结板书,结束教学活动。

板书设计:

鲁本的秘密

买胸针 捡麻袋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遨游汉字王国”是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本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其中“有趣的汉字”部分有四个阅读材料,分别是字谜,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字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字谜七则》提供的字谜是一些范例。《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没有文字,为了帮助表达,记性等。《“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它告诉我们,“册”,“典”,“删”三个字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曾今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有关。

二、说教学目标:

1、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2、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探究合作意识。

3、阅读四篇相关资料,查找更多与汉字有关的.资料。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的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根据阅读提示,制定活动计划,让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序展开。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难点: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分析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学习,发展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幻灯片和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

2、活动探究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通过的形式获取知识,并且在选定调查内容以后,制定出活动计划,分工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让学生体会我们汉字特点,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从机械的问答向汇报交流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走近汉字

1.对于“汉字”同学们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她,都在跟她打交道。许多世界名人是这样评价汉字的。

2.课件出示:

3、过渡: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请同学们静静的欣赏(课件演绎汉字的演变过程)

师: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一直到现在的简化字,看一看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简化字,当两个跨越几千年的汉字同时出现在眼前,你们心里有何感想。

相机板书:有趣 神奇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的76页,快速默读,你对汉字又会有新的了解。

3.学生默读后出示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分颜色朗读,并画出重点语句,加强对汉字的认识。

4.同学们,想去了解更多的汉字吗?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板书课题 有趣的汉字)

(二)阅读材料,初感汉字

1、师:汉字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浏览“阅读材料”,看看汉字有趣在哪里?

2、提出阅读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的“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份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3、学生个性阅读后同桌交流。(课文以字谜,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向我们讲述了汉字的神奇。)

4、学生汇报,出示课件,教师点拨。

将四个板块的阅读材料展示出来,其中猜字谜让学生说出谜底的依据;谐音部分体会谐音带来的效果,出示几个歇后语让学生猜,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复述仓颉造字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一起体会“册”“典”“删”造字的来历。

(三)合作学习,制定计划

1、师:同学们,汉字如此神奇,我们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很好地认识它呢?

2、自渎课文提示,明确学习方法:

3、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将活动计划的内容展示出来,同时配乐。让学生在优雅的乐曲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选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

(四)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汉字的神奇,有趣,课后同学们应根据制定的活动计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在活动中真切感受汉字的奇妙。

(五)作业:搜集,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

七、说板书: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有趣的汉字

有 字谜

趣 谐音

神 仓颉造字

奇 “册”“典”“删”的来历

结束语:这节课学生们从阅读材料中感受到了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认识了汉字的起源学会了制定活动计划,进一步了解了汉字,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从军行》是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前两句描写了边塞将士所处的环境,后两句写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前两句以恢弘的手笔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后两句通过写被侵占地区人民的苦盼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该诗诗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本课是本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单元主题是“为国无私”,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理解诗歌情感,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发掘能力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古诗需要充分朗读、熟读成诵,有感情朗读。本课的三首古诗风格迥异,更容易在读中体会到情感的不同,因此主要采用学生跟读、有感情朗读和自由朗读等形式,要求学生在理解诗中情感的基础上读出三首诗之间的不同情感。

2.讲解点拔教学法

本课的诗都是先写景,后抒发志向或抒情,学生在读时可以感受到景物的气势,但是在情感把握上需要对诗句内容加以理解才能领会,因此我采取讲解点拨教学法,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领会古诗中蕴含的饱满情感。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和古诗相关图片,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内主要是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和课文内容,结合课后习题,进行适当练习,从而掌握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1.通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词注音并搞清楚字义。

2.了解诗人生平简介及人物轶事。

3.划出自己喜欢的诗句,思考为什么喜欢。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说起战士,你们会想到什么?(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战士有关的古诗,领略他们的风采。

二、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检查预习情况。重点交流的几个字:仞,摩,遗。

三、学习《从军行》

1.课件简介作者,出示对《从军行》组诗的介绍。

2.学生诵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师引导学习一、二句。(交代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环境)

4.小组合作学习三、四句,教师引导。(“百战、穿金甲”)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争磨穿了戍边将士身上坚硬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发誓不打败来犯的敌人就不回家乡。表现了战事的频繁、激烈、残酷,突出了士兵们边塞生活的艰苦。

5.入情入境,体会情感。感情朗读,读出气势,背诵古诗。

6.归纳主旨: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战场环境,渲染了战争气氛,表现了将士们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歌颂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

7.板书设计:

从军行孤城遥望保卫祖国

百战、穿金甲矢志不渝

第二课时

一、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课件出示诗人的介绍,指名解诗题。

2.自由读,体会感情,说说初步印象。(遗民、泪尽、又一年)

3.揣摩情感,有感情齐读古诗。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漫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耸入云霄。(“三万里”虚指,“上”动态感觉)

宋朝百姓在胡人的压迫下眼泪流尽,年复一年盼着宋朝军队首付河山。(“遗民”)

4.有感情朗读,体会人民渴望收复失地、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并背诵。

5.归纳主旨:这是一首爱国诗歌,前两句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后两句描写了被占领地区人民渴望军队收复失地的心情,充分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6.板书设计: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河、岳→大好河山忧国忧民

泪尽、又→渴望收复

二、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导正音。齐读。

2.课件简介诗人,指名学生讲解诗题。

3.自由发言,初步说说对诗的理解和感受。

4.引导学习,理解诗意。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子,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诗人想象自己回乡极速飞驰的画面。“从、穿、下、向”四个动词表现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5.感情朗读,揣摩情感。

(1)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词语有哪些?(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2)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欣喜若狂?(浓浓的爱国之情)

6.归纳主旨: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四篇:五年级美术说课稿

五年级美术说课稿——美丽的纹样等

美术 2010-08-03 08:40:03 阅读1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的纹样》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九课—《画花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的划分,《美丽的纹样》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是在学习了画单独纹样的基础上所设置的图案课程,学好这一内容能为今后学习《形的重复》等课打下基础。所以本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画花边的有关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了解“美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实际,我拟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画花边的相关知识点(纹样的定义和骨式排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爱美术的情感与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画花边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掌握画花边的四种基本骨式

本课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根据教材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情境激励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做法如下:

1、情境激励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有一些是比较枯燥的概念知识,对于这类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不感兴趣,甚至厌倦。针对这种情况,我以竞赛游戏导入,把本课的知识点设计成“特点关”、“判断关”、“骨式关”与“应用关”,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为竞赛形式,并把这一情境贯穿于整堂课,把课堂变成赛场。通过创设这种竞赛情境,把枯燥无味的说教变成了紧张刺激的游戏,学生在玩乐中整体感知了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愉快的完成了学习过程,同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配合教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各教学环节中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到动脑的活动中来。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三、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叶圣陶的这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

1、引导合作探究: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画花边的四种基本骨式,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运用课件出示了四幅不同骨式的画花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两个问题

1)、这四幅画花边分别是以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2)、如果用箭头来表现的话,你觉得应该怎样表示呢?

等学生讨论结束以后由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来汇报。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于学生是自己经过 “观察—思考—讨论”这样的过程找到的答案,所以对这一知识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样即让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2、学生参与多种评价方式:

在本课的评价过程中,我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想法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提建议最后由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这样把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欣赏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小游戏(报数)创设竞争情境并组织学生按组分成四个竞赛小队,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竞争的欲望。

(二)、小组竞赛、感受新知:

1、竞赛第一关“特点关”;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竖一横两幅纹样,让学生找一找这两幅纹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而推出画花边的概念“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而成的纹样。”(板书课题:画花边)

2、竞赛第二关“判断关”:

在了解了画花边的特点后,教师接用课件出示五幅纹样,让各小组进行判断“哪些是画花边,哪些不是画花边”并说出理由。

3、竞赛第三关“骨式关”: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出示四幅不同骨式的画花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纹样的排列方式,说出各自的特点并尝试用箭头表示。

4、竞赛第四关“应用关”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侧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用到画花边”使学生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等学生发言结束以后,教师在用课件播放欣赏图片,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5、欣赏范图: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欣赏图片,使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的图片,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布置作业:每人用学到的画花边的知识来装饰自己的“小手帕”

(四)、评价活动:

教师选出一部分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先自我评价,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简评。

(五)、课后延伸:

教师安排学生课后考虑“你准备把你设计的纹样用在什么地方?”

五、板书设计: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鸟语花香》,下面我从6部分说说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鸟语花香”是初中美术第13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教材以花鸟画的欣赏为切入口,转到学习花鸟画的的创作技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为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情怀。所以把了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诗意画的构思创作”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一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但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打算以下面三种方法为主进行教学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不仅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课件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3、练习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创作等练习。使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我准备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交流法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播放音乐《鸟语花香》,问学生会想到什么?(很多学生会想到鸟语花香)教师快速完成一幅花鸟画作品,提问:我画的是什么内容,哪个同学能为这张画取一个嘴富有诗意的题目,久可以得到这幅画,然后从学生的回答中选一个嘴恰当的题目两者画上落款。在大家的掌声中送给学生。板书鸟语花香——花鸟画的欣赏

通过上面的交流,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与学习的兴趣,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课件出示荷花的照片,问学生看了有什么感觉?比较《出水芙蓉》中的荷花有没有表现出这个特点,古人为什么喜欢画荷花?荷花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荷花的象征意义,读读周郭颐的《爱莲说》。感受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人文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感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欣赏《事事有余》、《花好月圆》等作品,并说说画家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讨论花鸟的照片与绘画,通过比较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照片与绘画)的区别,了解(花鸟画寄托着画家的思想感情)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3、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1)欣赏王冕的《墨梅》,说说梅花寄托画家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会想到哪些与梅花有关的诗句。结合画面特点,给他配上最合适的诗。再欣赏诗画,加深理解画家借画墨梅标榜自己清高孤洁的思想。

归纳在写意花鸟画中,画家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抒发主观感受,表现潜在精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给画配上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

(3)介绍清代诗人马曰璐的诗《杭州半山看桃》,再欣赏海派画家王震的《桃花飞燕》,对比、欣赏、感受中国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通过给画配诗和给诗配画的过程,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活动中,这样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解就深刻鲜活起来了开启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做好这一步,能使学生在诗意画的构思创作难点得到解决。

4、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1)让学生大胆画出各种笔墨效果,也可随机画出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

(2)评述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画工具作画的感受

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涂”得好、谁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本环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技巧。

(五)说板书设计

1、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欣赏评述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六)说反思

本课学习在教法上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创造表现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根据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我采用证题赏画的形式引入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作品的欣赏运用比较欣赏法,对比中了解、认识、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认识每幅作品都是画家人格的写照;欣赏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型——讨论教学法,提出适合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师生对话中,共同探求,共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感受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诗情画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六单元,属于欣赏?评述类型课,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的园林,既是作为一种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又是作为一种艺术的综合体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而出现的,园林建筑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亲和的思想传统”;教材中第一部分先对中国园林的地位、起源、特征加以概括的说明;第二部分对中国园林的分类、设计思想、艺术手法作了介绍;第三部分是欣赏方法与欣赏要点;然后是分别介绍拙政园、苏州留园、扬州个园与苏州狮子林。对我国园林与民居的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园林、民居建筑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于建筑的审美的提高

2、教学目的

①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② 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内容结构

① 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② 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③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

攻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同时结合展示大量的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探究、总结等方法。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此,我准备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4、说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淘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欣赏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5、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找出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特别是对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展示讨论,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二、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设计园林)——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制作园林书签)——情感升华(写出本课的欣赏感受)

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你们游览过哪些园林?去过苏州园林吗?

学生自由回答,然后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一组本地的园林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进入课题“诗情画意”。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

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2、分析讲解课文图片,感知课文,(教师讲解)我国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利用自然山水或者摹仿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这比西方18世纪兴起的英国“风景式”园林大约要早两千多年。著名的圆明园,它的一百余个景区之中约半数是自成一体的小园林,因此而被西方人誉之为“万园之园”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过去的造园匠师们口授心传,多少都接受一些诗画方面的陶冶,而著名的造园家如计成、张南垣父子、戈裕良等更是精于此道。历来的文人画家也多有直接参予园林规划设计的,其中如唐代的王维、白居易,宋代的赵佶、司马光,元代的倪元镇,清初的石涛、李渔等人,为了渲染园林的诗的情调,常常借助于各种音响效果。寄畅园“八音涧”、谐趣园“清琴峡”的流水丁冬,沧浪亭“听橹楼”的欸乃桨声,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音”入景。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凰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园林浓郁的诗情画意。

3、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介绍苏州园林的造园设计手法:

播放课件:读图认识感知江南水乡---苏州及园林

1师: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出她的巨大艺术魅力的呢?

讨论,指名说说,师板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林艺术的构成

a、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

b、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

c、园林内的树木花卉;

d、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讨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有何差异。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4、将我所学,为我所用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园林图片,尝试进行课文要求的三个活动练习,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造。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6、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美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十二课《会跳的玩具》,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课堂小结几方面来说一说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会跳的玩具》是一堂工艺制作课。它要求学生用纸作为面材去塑造立体形象,即我们所说的纸塑。

纸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我认为五年级学生学习纸

塑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会用纸塑的方法做小动物,而是要通过纸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拟定本课将要达到的三个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一目标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纸塑的制作方法是直观的,学生可以过目不忘,易于掌握。但制作之前的设计形象和赋与小动物灵气这一环节是学生创造性思维难产的过程。五年级学生对小动物的形象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表现在他们的记忆中有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形象。现在的关健是要求它们利用相似的方法表现个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见解,它是开放和无限的,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与众不同。落实到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定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例如在老师示范了一只纸塑老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用相同的材料做出样子完全不同,但更美,更有趣,更逗人喜爱的小老鼠来。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突破这个难点,还应让学生树立一种意识就是:改变面材各个部分的方向,就会从视觉上产生立体感(讲解过程中用一张纸简单演示)。

(二)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纸塑的基本方法。这一目标也是本课和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人。在完成教育目标时,我将直观演示一只纸老鼠的制作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观察、思考的对象。在观察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我所用到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感受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自我途径获得的满足感。

同时,我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向学生介绍一些不常见但很实用的一些制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本课的审美教育除了体现在前边两个目标的完成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教学程序的最后部分,我将采用两人协同创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相互分析、评论他们自已或他人的作品。通过此法,提高审美能力。

二、课前教具准备

(一)学生准备

学生收集会弹跳的物品,例如:衣夹、旧圆珠笔里的弹簧、各种有弹性的球、橡皮筋等。

(二)工具准备

纸(稍硬,有可塑性)、剪刀、胶水(最好是双面胶)、绘画工具及其它可用的材料。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

三、教学手段

本堂课要以老师的引导,以学生的积极思维为基础,通过平等自由地对话渲染氛围,为了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是比不可少的,学生自由的畅想、创新,详实地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大胆、公正地评价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使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拟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贯彻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导入法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将采用以下步骤: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分析、讲解、演示――学生自主创作――评价、总结。

现将各环节实施过程、方法及涉及到的理论依据介绍如下:

(一)利用欣赏引入法,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独具的天真和善良本性更是让他们对小动物充满好感和喜爱。特别是精巧的手工制作的小动物更能博取他们的青睐。教学开始部分,将展现已做好的纸塑小动物“鼠’’、“鸡’’(做简单动态配儿歌)。欣赏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小动物产生感情,给学生美的享受,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视频展示纸塑“鼠’’(配音),要求学生观察材料和制作形式,对纸塑有一个总的概念。

板书课题《会跳的玩具》

(二)分析、讲解、演示过程

深刻分析纸塑小动物设计意念,让学生认识纸作为面材成形的规律(面的方向变化),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直观演示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自行总结制作方法。随意、简单地通过卷、折等方法塑造立体形,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材立体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鼠’’,注意形体特点和形态特征,训练学生深入理解

视觉形象,体会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对象。

学生同桌讨论:纸塑的“鼠’’非得和现实中的鼠一模一样吗?你认为纸塑的“鼠’’在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

教师总结:纸塑动物形象要概括、夸张、充满趣味。同时,要求动物的个性特征要突出。

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更具有直观形象教学的特点。操作过程的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表现方法和技能的理解,并接受和创造性地运用。

直观演示“鼠’’的制作过程,学生自行总结方法。(视频直观展示,没条件的可以教师演示制作)

教师总结板书:画、剪、卷、折、粘。

特别介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视频演示:曲线折曲面体,剪插口等。没条件的可以教师演示制作)。

展示一些小动物平面图和纸塑立体型,巩固前两个目标,即能力目标和技能目标。

根据经验,当教师做完演示后,面对成功的演示学生会由哀的赞叹和佩服。此时,可抓住学生心理,鼓励他们自已试一试,激发实践的冲动。

(三)学生自主创作过程

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敏锐视、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独特的想象,而且还要把这些独特的意念通过具体的方法表达出来。据此,我采取让学生发挥个性思维,择优选用,协同创伤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具体创作。每人都可设计方案,两人一组交流,选择可行的、较好的方案共同制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独立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和技巧上的问题。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样做能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而且整个制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运用,同时主他们得到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学生创作中提醒,强调:概括、夸张。

放轻声的、轻松的音乐。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发达,美术和音乐是促进右脑进一步发展的最好选择。

及时辅导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鼓励、评价的过程

学生做好一个纸塑小动物,当即赞扬。指导学生相互欣赏其作品,尝试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作品,促使审美能力提高。

五、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课余仔细观察和体会小动物的特征。想一想,通过今天的学习,用平面的纸,你能做出同一种小动物的不同造型吗?

结束课程,师生道别。

第五篇:五年级科学说课稿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金属热胀冷缩吗》说课稿

朱王堡明德小学:冯德威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

2.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金属热胀冷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更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金属热胀冷缩。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金属也像液体和气体一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主要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金属热胀冷缩特征。

4.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金属热胀冷缩特征及其过程和方向。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简单的结论。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知道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金属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地演示,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探讨交流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并通过实验观察法,通过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科学结论。本课的内容较前面的内容比较难理解,故应该通过演示让学生慢慢理解。

三、说学法

本课的内容讲起来比较费劲,故主要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经验并出示图片和有关的资料来说明金属是会热胀冷缩的,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2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究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一)生活现象,谈话导入。

(二)新课。

演示导学,形成概念。观察现象,联想生活。生活体验,培养兴趣。

(三)总结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那么究竟固体(尤其是金属)也会不会有如此的性质,故事介绍引起学生思考,交流,小组讨论。引入新课。

2.学习新课:

活动一:模拟实验,初步感知金属热胀冷缩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出示教具。⑴、学生观察现象。⑵、大家交流并猜测:金属热胀冷缩吗

探讨实验、验证假设⑴、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实验的注意事项。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便于学生能正确演示实验,提高动手做实验的水平。明确问题:酒精灯加热金属物体。

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如何做 交流与小结 汇报实验结论

以学生的实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总结本课

六、说板书设计

5. 金属热胀冷缩吗

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少数物体是热缩冷胀,识记锑和铋。

下载五年级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Unit4 Part B read and write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第一, 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

    五年级《落花生》说课稿

    五年级《落花生》说课稿 五年级《落花生》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记得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以落花生做比,教育子女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要像落花生一样,做个默......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2017--2018秋季学期 五年级数学 小 数 乘 整 数 说课稿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5、5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一、说教材(一......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1、内容:《我怎样长大》是人音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足迹》中的一首歌曲,是故事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主题曲.影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14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

    五年级《落花生》说课稿

    五年级《落花生》说课稿 五年级《落花生》说课稿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灯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中第三篇课文,这一单位的主题是“火与光”。本单位的学习,要让学......

    五年级数学“平移”说课稿

    《平移》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第三课时《平移》。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