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八年了,回顾这八年的工作生涯,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耐心帮助和积极配合下,我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上《月光曲》我是这样导入新课:先放《月光曲》碟片,让学生从音乐、画面中感知月光的美,有优美的旋律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比如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也可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比起简单的导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
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重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在学校里举行的书画比赛中,本班学生获得了一等奖。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桂林山水》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有的说:“ 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响„„”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采取“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等生来带动后进生,在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过多,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总之,这些年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注重课内外结合。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等课外书;通过
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想象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春天的消息》后,组织学生去郊外走一走,寻找大自然的足迹,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回顾过去,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要求尚差甚远,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研透目标
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一直以来被放在重要学科的位置上,备受关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一直苦苦思索、探求的问题。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深深的感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而日复一日面对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定在八个字上,即“研透目标,以人为本”。以下,我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做法,权作对自己这些年语文教学的一个小结。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们对待学习时,往往偏重于兴趣,兴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兴趣又不是天赋的,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时,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变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上《月光曲》我是这样导入新课:先放《月光曲》碟片,让学生从音乐、画面中感知月光的美,有优美的旋律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比如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也可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比起简单的导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重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在学校里举行的书画比赛中,本班学生获得了一等奖。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桂林山水》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有的说:“ 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响„„”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采取“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等生来带动后进生,在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过多,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总之,这些年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想象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春天的消息》后,组织学生去郊外走一走,寻找大自然的足迹,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回顾过去,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要求尚差甚远,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时光飞逝,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工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
课,学习
兴
趣
比
较
浓
厚。
二、科学设疑,民主提问
课堂提问是开展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教学中,课堂提问容易流于形式,出现诸多问题:如过于繁琐,主次不分;过于空泛,不着边际;过于晦涩,无从思考;过于含混,模糊不清„„要防止这些毛病,就必须做到:科学设疑,民主提问。
首先,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一是针对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素质教育“让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的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班,不能只顾张三,不管李四;看中优生,冷落差生。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性,因材发问,因人而异。不过所谓的“高级题”也未必是差生的禁区,优生的专利。课堂上的教师应察言观色,因势利导,灵活机动。二是针对教材,教材是知识的“源头活水”,教师的设疑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难点。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满篇问,必将造成教学的无序和随意。这里,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叶圣陶先生的做法:“于学生所不易领会处发问”。
三、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想象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四、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教 育 教 学 经 验 总 结
港口小学
汪 锋
不知不觉,耕耘于三尺讲台之上,一晃已过20个年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回顾自己这些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有的只是作为老师应该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宽松的教学氛围,通过学习、实践,我掌握到一些教学方法,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事半功倍。现我从以下几方面,对任现职以来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思想觉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中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分配,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新时期,我牢牢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任现职12年以来,我有10年都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责任大而繁琐的工作。
12年里,我带过4次一年级班主任,对于一年级刚进学校的学生,他们一点也不懂,我下决心教好他们,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刚入学的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我还带过毕业班的班主任,小学毕业班学生个性心理日渐成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空前增强,对进入中学既期待又畏惧,思想状况复杂,学习和思想表现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因此,毕业班思想工作是毕业班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一直工作在农村学校,对农村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都比较吃力,我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树立班级良好的学风。部分同学品行有缺失,遵守纪律不够,我多次找他们谈心,从思想上引导他们,增强他们的纪律观念,形成好的班风。在平时,我从生活上和学习上等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份最崇高的爱是去爱别人,一个教师最伟大的爱是爱每一个学生。像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关怀、相信是教师在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因此,我平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谈心,家访等各种手段,排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以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教育教学方面
1、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反思。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四》的内容时,我首先抓住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制作成视频,在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课前已摄制出春天的景色,各种小动物活动的场景,配以活泼的钢琴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初步的感知,对后面学习生字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又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教学目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注重了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经常上网查找相关内容的题目或根据实际自己出题目。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在上课时作出分析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课外辅导,善于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在注重个别学生的辅导时,注意分层教学。在课上练习时间或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所有学生都愿学、乐学、学有所得。
5、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远大的志向。对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其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将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家访制度,使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平时在教学中,不但注重学生的知识教学与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从学生一进校门,我就开始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母校、守纪律、勤奋学习,和同学团结友爱的好习惯。教育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爱护。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有一次学校开展运动会,要求学生都穿上校服,我班上有一位失去双亲的孤儿,因生活困难,没钱购买校服,好几天为此事闷闷不乐。当我将此事告诉全班学生时,全班学生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将自己平时节省下的零用钱捐出来,给这位学生购买校服,使他重展天真的笑容。
以上这些,都是同我平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力德育教育分不开的。除此之外,我还在班内开展了丰富我彩、积极向上的有益活动。如:经常组织全班学生大扫除、定期检查卫生。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热爱祖国大自然,经常带学生出去活动,还有课文朗读、故事会、小制作、下棋比赛等,让学生找到乐趣、找到了自身的优点,从而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总之,我任职以来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教学经验还很不足,需要不断向同行们请教学习。我深深地懂得: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对未来的历史责任感。为了不辱使命,为了无愧自己的良心,我只能在教学这片热土上,做到更加努力,更加勤恳。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时光飞逝,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工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科学设疑,民主提问
课堂提问是开展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教学中,课堂提问容易流于形式,出现诸多问题:如过于繁琐,主次不分;过于空泛,不着边际;过于晦涩,无从思考;过于含混,模糊不清„„要防止这些毛病,就必须做到:科学设疑,民主提问。
首先,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一是针对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素质教育“让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的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班,不能只顾张三,不管李四;看中优生,冷落差生。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性,因材发问,因人而异。不过所谓的“高级题”也未必是差生的禁区,优生的专利。课堂上的教师应察言观色,因势利导,灵活机动。二是针对教材,教材是知识的“源头活水”,教师的设疑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难点。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满篇问,必将造成教学的无序和随意。这里,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叶圣陶先生的做法:“于学生所不易领会处发问”。
三、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想象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四、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