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01:1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第一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浠水县博文学校潘火林

从教二十四个年头了,做了二十余年的班主任,我一直把“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当作座右铭。因为我知道,只有把真心交给学生,和他们做知心朋友的老师,学生才会信任你,依恋你,只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因此,二十四年来,我一直把教育学生、热爱和尊重学生,严格要求他们,同他们交朋友——作为我精神生活的支柱,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断的探索,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

一、让教育充满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十八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的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的塑造他们的灵魂。”这里说的是,教师要有爱心,才能细心塑造学生,真正爱护学生,而不是追求功利,不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我觉得许多原来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孩子们,如果束缚太紧,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太松又容易让他们散漫自由,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1、搬掉“铁交椅”,实行班级自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班里除了一名常任班长外,其余班干部,都是轮流值周制,每个同学都有资格当值周干部。结果,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民主制班,人人争当先进。值周干部自然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监督别人。不少原来的后进生也去掉自卑感,迎头敢了上来,班风班纪更加严谨。09~10学年每月都被评为文明班集体,流动红旗常常飘扬在我们的教室里。

2、不一成不变的看待先进与后进,计算“进步分”,设立“鼓励奖”。任何一个班级,学生成绩,各种表现,个体之间的差异永远存在。好的学生总是受表扬,难免滋生骄傲情绪,不利于进步,有的学生总受批评,也会产生自卑感,更不利于进步,总的来说,都不利于他们素质的提高。基于这种认识,每当我接一个新的班级,就告诉学生,成绩只能说明过去,错误既往不咎,从现在开始,不管是学习还是品德,每有进步,就记录在案,如上次数学得了20分,这次得了50分,有进步就加两分,一月一评,给予奖励。我还带领大家一起埋葬缺点,要求大家把缺点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它烧掉,留下优点继续发扬。这样,学生有了奋斗目标,进步很快。

3、重视榜样的力量,不拘一格树标兵。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个个身怀绝技,人人能拉会唱。为了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在班里开展了创星活动,每周一评,有体育之星,劳动之星,卫生之星等等,使学生各方面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班级一派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同学们,向我看齐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班主任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他们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把榜样。因此,工作中,我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往往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我曾经在一次班会上郑重的向全班同学承诺:“同学们,向我看齐。”周一升旗,我站在学生的前面,庄严肃立;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弯腰捡起地上的纸片;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实际行动上。班上有个新转来的学生坐在教室最后排,卫生习惯很不好,总是随手丢垃圾、纸屑,和他谈过多次效果不是很好。几次巡堂我看到他的桌子边又是一些纸屑,就没有打扰他上课,自己亲自捡起那些纸屑放到垃圾桶里。后来就再也没有看到他乱丢东西了,而且还主动去帮

别人打扫卫生。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力量。因此,我必须时刻自律,用健康向上的心灵去净化育人环境,用认真模范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的心灵。

三、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1、对后进生要转化。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1)拿起表扬的武器,大张旗鼓的表扬后进生哪怕是极小的进步,且随时发现随时表扬;(2)给后进生更多的爱;(3)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教育契机,每一点希望的火花);(4)让后进生上台唱主角,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5)允许后进生的错误反复,给他们反思的机会和时间。

我们班有一名同学叫胡超,人长得很有点黑,穿戴特别脏,写字更是潦草,通过家访我得知,他的父母在新疆农场,很少在家,因此,有时吃不上热饭,衣服脏了也不知道换。慢慢养成了不讲卫生的习惯,我对他制定了专门的转化方案和长期转化计划。我先从生活上给予关爱,常常在他生活费用完了带他去吃饭。再在学习上给予具体指导,帮他制定了“向及格迈进特别行动计划”。总结了他以前知识的缺陷所在,又组织了学习小组长专门给他补课。不到一个学期,他有了很大转变,这次数学考试得了97分。我特地大肆表扬。

2、对中等学生要优化。

中等学生常常是被忽视的一个占班级多数学生的群体。中等学生人数较多,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随大流的思想。既不愿冒尖,又不想落后,我对他们多次说:“今天的社会不能再等伯乐去挑千里马,而应该是千里马自己跑出来,证明给伯乐看。”我这学期开展的几次活动中就有4次是针对中等生的。

3、对优等生要强化。

(1)要让优等生树立为班级服务为荣意识,发挥自身特长,为班级建设出计出力。我在班会上曾说过:“咱们的班级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珍惜集体荣誉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老师和同学当然不是斗争的对手,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是这样,在我们班要能我为人人,那你的品格就得到了最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一帮一活动,由于每个人都各尽其责,这个活动我们开展得较为成功。每隔三周我们要 举行一次一帮一座谈会,谈成绩,指失误,定目标、计划。有较大成绩的在“班级量化足迹表”上颁印红花。

(2)培养优等生抗挫折、失败的能力。比如让不会唱歌的优等生上台唱歌,不会下棋的参加象棋比赛,不会打乒乓球的参加乒乓球赛等。使优等生得到了较好锻炼。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今天——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四、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工作中,我时刻以一颗慈父般的心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始终以期待的目光关注着每一位学生。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我经常采用互换角色的思考方法,把自己当成学生换位思考,然后再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比如我们班的一个姓陈的同学属于单亲家庭,破碎的家庭和不怎么宽余的生活使他养成了怪僻的性格:很少与人交流,总是“独行侠”似的独来独往。作业很少完成。上课时身子多数是趴在桌上的,脸贴着桌上的书,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要么就是把凳子放倒,人坐在上面只露出一个脑袋。班干部说他只当耳旁风,老师温言相劝他反而对着干。听了班干部和科任老师的反映,我知道他既有强烈的叛逆性格,又有强烈的自怜意识。我就采用“先冷后热”的迂回战术,小心翼翼地去碰触那颗

敏感的心。没人过问的“冷战”持续了几天,我冷眼观察了几天:他似乎老实了许多。有一天上我的数学课,他又懒洋洋地趴在桌上,我问他怎么了,他谎说肚子疼,让他去校医那儿看一看,他总是不肯。我故意表扬他带病坚持上课,精神可嘉,他不好意思地慢吞吞坐直了身子,再也没有趴下。这个细节让我捕捉到他内心的复杂性:一方面他向老师叫板,想以挑衅式的行为引起别人的“刮目相看”来掩盖他孤独脆弱的内心世界,以自暴自弃的行为表达自己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另一方面,他的内心和别的孩子一样需要鼓励、需要安慰、需要理解,也有一颗向上学好的心。以此为契机,课后我马上找他促膝长谈,告诉他类似以前的种种逆反行为非但不能使别人看得起,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孤立之地,你应该走到人群中来;也和他说,不要以为满世界的人都对不起你似的,真正的男子汉应该站起来迎接挑战,帮助母亲战胜困难,惟有这样,将来才能不被人生路上的种种困难吓倒,才会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我的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他回去上课了,我又马上和他的母亲通了电话,让她改换一种爱的方式,别老是觉得单亲家庭委屈了孩子因而事事迁就他,宠着他,这样容易使孩子受到委屈情绪的传染,而是应该更严格地要求他,把家里的重担分一些给他挑。以后,我又经常利用课间,“有意无意”的去接近他,了解一下他的学习或者衣食住行的情况,有时顺便给他捎些笔记本,有时给他推荐一些催人上进的好文章,有时教给他一些生活小窍门,有意避开那些惹他自怜的话题。再在他的背后,偷偷嘱咐几个学生,要多多接近这个同学,包括一起玩耍、一起讨论问题。因为同龄人是最容易沟通的。他变得坚强起来,脸上渐渐露出了微笑,而且他愿意跟许多同学有来有往,说说笑笑了,课堂上那些怪里怪气的举动也渐渐销声匿迹了。

平时,我还经常用写纸条的方法与学生交流。纸条上可以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善意的提醒,还可以是对学生改正错误的真诚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当遇到使老师盛怒的时候,我更是选择了写纸条。面对学生的错误,有时难免大怒,这时去做工作势必更糟,我便采用写纸条的方法:“请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事找你。”小小一个纸条避免了大声的训斥,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机会,而且相信学生再找你谈话时对错误已经懊悔得不得了啦。

五、学会倾听,使师生得心彼此靠近。

班主任经常找犯了错误得学生谈话,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使之明白道理,认识并改正错误。多年得经验告诉我,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要一见面就来个“下马威”,如: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吗?你的问题在班里造成了多坏的影响......这样得谈话,把学生置于受审得位置,谈话变成了“审问”,其结果反而导致学生缄口不言或对抗顶撞。即使学生惧于老师得威严,当面认错,但也是口服心不服。因此,我认为,如果学生欲言,老师不妨把话停下来,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得讲,不要制止学生说话,不要打断他们得话,即使不诚实或者时为自己辩解,也要认真倾听学生讲话,耐心启发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然后晓之以理,帮他们分析错误得根源,使其心悦诚服得接受教育,这是对学生人格得尊重,也有利于学生下决心改正错误。

在学生讲话前,还要给学生思考得时间。如果学生沉默不语,老师不要急躁的催促学生开口讲话,应允许学生稍作思考,并设法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以及心里恐惧,鼓励学生讲出心里话。这样,学生把你当作好朋友,愿意跟你交流,师生的心会越来越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教师,我便会义无反顾,一路走下去,把整个心灵献给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让教育充满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开心,让家长们放心,自己也问心无愧。愿我的心血浇灌出以朵朵希望之花,让这些美丽的花朵盛开在祖国肥沃的土地上。

第二篇: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学生

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学生

——学习汪金权老师事迹有感

师宗职业技术学校曾石存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汪金权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今天,汪金权老师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却依然那么朴素、谦和。在学生心中,他还是最可敬的“汪老师”;在同事眼中,他还是最踏实的“老汪”。成名,并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轨迹。而汪老师仍然坚定:“我之前是一个普通老师,现在还是一个普通老师,课堂才是体现教师价值的地方。我虽然资助了部分学生,但我不是一个慈善家,我做的事太少,获得的回报却太多太多”。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而汪金权老师身上带有的这种种磁性,正在影响着这个社会。汪老师的事迹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平凡和伟大。同为教师,他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一是要学习汪老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照亮了山区贫困孩子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22年前,听闻恩师一句“农村学校留不住好老师”的感叹,汪金权主动离开“名校”黄冈中学,淡然回到远离都市的山村学校——蕲春四中。在这片留下他儿时记忆的乡土上,有自己的老师、亲人、朋友,还有成百上千渴望知识的孩子。汪金权的“归乡”,是当时村子里议论最多的话题。

在许多人质疑的目光下,汪老师留下了,一守就是二十余载。而且,他还做了一件件许多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事情——用自己大部分工资资助那些处于失学边缘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他的捐助总额超过10万元。在大别山区农村,这笔“巨款”可以建起不只一栋二层楼房,而他至今仍与家人住在30年前的土坯房里。1

年仅47岁的汪金权老师,已是满头白发。同事们感叹,凭汪金权的资历、能力和声望,本来有很多改变命运的途径与机会。汪金权自己说:“要说人对外面的诱惑不动摇是不可能的,但动摇归动摇,最终能战胜诱惑,坚持下来,这个最重要。” 二是要学习汪老师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把自己的一生全部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的楷模。22年来,汪金权亲手将1000多名孩子送进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都十分贫穷,而他们的成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贫寒家庭的命运。默默之中,汪金权点亮了许多家庭的希望。在汪金权心中,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哪怕十多年前的学生,他都能清晰地回忆起名字,以及他们的求学故事。而在学生心目中,也为汪老师留下了空间。

三是要学习汪老师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坚守清贫、甘之如饴的人生境界。二十二年来,汪金权自己清贫度日,身居陋室而胸怀天下。在学校的所有教师中只有他一人没有买房子,家中也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和电器,而他却拿出微薄的工资帮助学生垫付十多万元的学费。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要赡养自己的母亲,要抚养妻儿,他也有痛苦,妻子长期患精神病,小儿子智力不正常,母亲年近七旬仍不能颐养天年。他的校友想对他施以援助,有的想帮他调到条件好、年薪高的学校,有的想帮他添置家当都被他婉言谢绝。四是要学习汪老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风帆垂青天下;学习汪老师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

汪金权的事迹感人泪下。汪老师,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汪老师您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您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精神,甘受清贫、无私援助、弃优择困、扎根山区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如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激励我们永远前进!

第三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昆明市技工学校的全体员工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个盛会,站在这里代表班主任发言,我既感到荣幸,又感到惭愧,能获得我校此次“优秀班主任”的称号是值得欣喜的,但作为优秀班主任,我又深感自己与同事们相比有很多不足,很大的差距,可是学校、同事们却把荣誉给了我。在此我衷心感谢校领导的关怀培养,感谢同事们的信任支持。

我们深知,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若想成为学生的楷模,必须有崇高的师德。正所谓:师德是从教之基。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

爱是管理、教育学生的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一位教育先驱说过,我们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替他们操心时,无论是尽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班主任如果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也未必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总之,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但若爱之不严,表面看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一样,热热闹闹,实际上则丢掉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执行不力或不执行。“严”是对学生的要求,努力做到从严管理。要严格按校纪、班规办事,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所以,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更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唯有做到宽严有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真正教育好学生。“严”是师爱的另一种表现.同时,班主任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我们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也要讲究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要有一个宽容的的心态和真诚的态度才能与家长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工作。作为班主任,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在传授知识时,能够吸引学生,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得,成绩不断提高。作为班主任更不能进行有偿家教,不能收取家长的财务。我很喜欢“人生有涯而恩情无边”这句话,真心希望我们的教育不是着眼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把让学生、家长“对你感恩”做为我们一生的追求。

我们还懂得班主任是联系学生和科任老师的纽带。作为班主任应积极主动配合科任老师,最大限度地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这尤其十分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帮助科任老师了解学生,帮助他们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处理好学生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协助科任教师的工作,集大家的智慧,使师生共赢。

亲爱的同事们,我们懂得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我们学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我校的一名优秀班主任,我深知我做的还很不够。

为了更好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此,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借此机会也向我校全体教师提出如下倡议:

1、爱岗敬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贯彻公司有关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 “基本要求”。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把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献给我们的事业。

2、教书育人。不仅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不仅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以自己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3、注重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的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刻苦专研业务,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廉洁从教。按公司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师德水平的规定、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强师德修养,坚守高尚情操。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自觉抵制请客送礼等庸俗风气,反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学生及家长的财务,更要鄙视和坚决杜绝索取学生、家长财务的行为,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在此,我也有几句话要送给大家,同学们,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想在竞争残酷的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家必须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抓住学校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磨练意志,特别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任课老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为今后踏入社会时刻准备着!

谢谢大家!

第四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阅读完苏霍姆林斯基所著《育人三部曲》后,真是感慨万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罢此书,我清楚地认识到:学习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回顾自己从教经历,酸甜苦辣一时难以述说。我曾经有过理想,有过追求,有过热情,但在更多时候是对师生关系的迷惘,是对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痛楚。我也经常问自己:何谓师道?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吗?起初,我天真地以为拥有知识就能当好老师,但事实证明不是那样。哪怕你学富五车,你的课堂上照样会有学生充耳不闻。这种情况的确让人手足无措,毕竟知识装不进脑子啊!我常常也在想是不是教学方法有问题?方法多样了,确实能吸引一些学生,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你熟视无睹。不明白啊!为什么这些学生这么难侍侯?

读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问题出在哪。以前,如果有人问我教学是什么,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传授知识。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对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儿,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儿童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仔细想想,这一观点我们不应该感到陌生。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喜欢哪个老师,那门功课就学得好。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成绩提不上来,不一定是你教学水平低。而是我们教师把教学看得太单一了。

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也决非易事。人是感情动物,情感是相互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教育职业的老师会喜欢学生。我国近代一位教育家夏丏尊的话作答最准确,那就是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如此!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给予的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只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你才会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知识不足可以学习!教学相长,教师只有在学中教,教中学,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第五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爱生如子 待生如友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禹化小学

近日,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力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谛,这着实令人佩服。

书中提到:“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爱孩子。”。他从18岁开始担任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他曾经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在他短短的52年的人生历程中,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他的确做到了——就象他的这本书名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初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和你我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他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家,但是正是这勤奋忘我的精神、热爱教育的品质和对孩子深深的爱,使他攀登上了事业的颠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尊严是人类灵魂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独立人格,甚至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他能受到尊重,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他同样不信任你,不尊重你。

回想起近几年在中学和小学的教学经历,许多事实更能说明尊重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生理转型期,你如果不尊重他,不要说大声的呵斥辱骂,哪怕是一个对他不屑的眼神,就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小学生的情感表现更是毫无遮掩,爱“恨”分明,因为你的不尊重,他可能路上遇到你不会向你问好,上课更是不会认真听讲。“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我想,为人师表,我们老师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个学生,让学生学会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从来没有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他愿意学习只是他不会,他还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没有能力强迫自己学习。”反思我的教学,我真的不了解我的学生。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而学习不能是单纯轻松的游戏而是一种劳动。对于儿童来讲,掌握知识这是最终的目的,他不能像成人那样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和计划学习。当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愿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厌学情绪产生了,那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使孩子坐下来念书了。不了解学生,就没有办法给予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爱学生,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这样,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同时,无论年青还是年老,教师都要拥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你就能够更宽容,更豁达,也能够让孩子更喜欢你。

爱学生,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对于这一点,我想谈谈我的做法:上课时,我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我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很快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这时,他们会把我当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因此,尊重学生是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

爱学生,就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那么,是否爱就应该对学生放宽要求了呢?当然不是。爱学生,反而应该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爱而不严,学生成不了才;严而不爱,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古代有一位大教育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深沉的爱,是学生尊敬教师的源泉,也是激发学生对教师热爱的源泉,每个教师劳动的内涵在于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同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那么作为教师必须热爱每个学生,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交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既然我已经选择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愿意永远保持与拥有一颗永远童真的心。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懂得付出爱、懂得感恩的人。!

下载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本站推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前一段时间,我读了苏......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1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人,对于他的教育故事,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doc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读书笔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教育代表作,是他对他多年的“快乐学校”的教育工作的总结。这本书记叙了苏霍姆里姆......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心得体会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心得体会 寒假期间读了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启发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前几日,终于把苏老的这本着作完整地拜读了,下面是我的一些感触,与大家共勉: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论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德育工作论文 机缘巧合,让我走进了开景公学这所寄宿式民办学校,因为学校领导的信任和帮助,我担任了班主任一职。刚来这所学校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时,......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5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前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王义高: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的“教育思想泰斗”,在世界教育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