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古诗阅读能力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中生古诗阅读能力的调查报告
前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单靠课堂几十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抽出自己的时间大量阅读,以弥补学校教学的缺陷。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有限,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高中生具备了识字能力与理解能力,可以涉猎大量的阅读材料。
但是在高中实习期间,我发现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较低,他们阅读书籍相当有限,以至于在答灵活性的主观题时,材料不能信手拈来,反而是跌跌撞撞才能凑合答题。为了探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改变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我利于实习之便进行了此次关于高中生阅读能力的调查。
一、高中生阅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在宁夏银川贺兰县逸挥基金回民中学高一
(一)班实习期间,主讲巴金的《小狗包弟》,当我提问学生巴金的主要作品时候,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回答出巴金先生著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至于《抗战三部曲》(《火》之
一、之
二、之三),中篇小说《灭亡》(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则很少有人能回答出。即使是了解的那部分的学生也停留在作家代表作上,并没有全部涉猎阅读,这让我发现,当代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期间,过分的强调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对于教科书以外的阅读书籍,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品读。于是我决定在我实习期间借助于学生这一模板,探究一下当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以及习惯,但是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散文的阅读,更是小说、现代诗歌、古代诗歌的阅读。阅读材料的题材、体裁都反应了学生的阅读情况,但是这份调查不能面面俱到,最后我决定从古诗入手,调查高中生的古诗阅读情况。
期中考之后,我借助实习批卷子的职务之便,对于高一年级期中考的一道题进行了统计,因为贺兰县逸挥基金回民中学高一年级组班级较多,而卷子并非全在我手里,于是我对高一
(一)和高一
(九)两个班共112人的试卷第二十九题进行了调查统计。
第二十九题的题目是:请仿照已有句子的形式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批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弘、柔情万种的《红楼梦》?
从题型来看,这是一道仿句题型,而仿句,我们是从小学就接触的。小学一年级,我们称之为“写话”,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然后二年级,开始练习造句,从三年级开始成为习作。这是从基础阶段就打下的基础,写句子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得满分的学生只有19人,也就是说得满分的学生只占近17%。剩下83%的学生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分。这83%共93人,其中大量学生填空填不满,题目要求要仿写四句,但是绝大部分同学只能写出三句,留下的一行就空着。54个人的都有空白,有的空了一句,有的空了一格,有的空了几格,这样的学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8%,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意味着有一半的学生对于我国古代诗人、诗歌了解少之又少。5%的学生一个空都没有填,脑袋中古诗空空如也。52个人虽然填满,但是33个人的仿句却因为诗人与朝代有出入、作家作品不匹配,措辞不优雅等等原因不得不失分。
通过以上数据,我总结了他们对于古代诗歌阅读的情况:
(1)阅读量极少,知识狭隘。在试卷的批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填空的诗人都仅限于李白、杜甫、屈原,而像陆游、卢照邻、文天祥这些耳熟能详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却无人问津。阅读面的狭窄不仅体现在诗人的选择上,更体现在诗人诗作的抉择上。对于杜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成为高中生填空青睐的独特对象。而对于李白,学生也把目光投注在《静夜思》、《行路难》、《将进酒》、《赠汪伦》等太过普遍的古诗上。但是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笔下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沈园二首》、《示儿》等等著名古诗却受尽冷落。
(2)朗读背诵不精准。首先,在批改一班卷子的时候,一个学生的填空把李白的《静夜思》却写成《望月》,让我批改的时候哭笑不得。一方面,觉得好笑,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狭隘的诗歌阅读感到悲哀。《静夜思》本来小学就学过,但是这种低级错误却在高中阶段屡犯,实在是不应该。不仅如此,杜甫的作品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但是有的学生睁着眼睛填出《石壕史》、《新安史》、《潼关史》,这极少数的学生让我胆战心寒。其次,作者作品混搭。写《过零丁洋》的文天祥跑去创作了《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张冠李戴给李白,王维笔下的《使至塞上》成了孟浩然的大作,白居易的《长恨歌》变成了韩愈的代表作……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最后,诗人朝代无限穿越。例句是宋代的岳飞,但是在答卷中,初唐诗人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孟浩然、王昌龄、王维、白居易等等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穿越,有的倒退到南北朝,有的去往宋代,有的去了明代。这种常识性的知识却发生如此之大的纰漏,让阅卷老师欲哭无泪。
(3)阅读素材质量偏低,词语积累每况日下。例句中给出“精忠报国”、“情真意切”、“壮怀激烈”词语用来形容诗人诗作的恢弘磅礴。身为高中生,四字成语的积累应该不构成巨大威胁,即使使用的成语大众化,但是也不至于空白,但事实上学生们使用的成语、形容词不尽人意。有的学生甚至直接照搬原句用以扩充自己的句子。像饱经风霜、艰苦卓绝、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四面楚歌、一触即发、朝不虑夕、岌岌可危、危如累卵、命悬一线、朝不保夕等形容人身世坎坷的成语,没有几个学生精准运用。
以上三点通病让学生在答题上应付差事,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独特的创造性。仿写之句食之无味,保守刻板,千篇一律。
二、造成高中生阅读现状的原因
1、阅读兴趣的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那么我们会发现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是丰富多样的,他们大多喜欢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等题材的书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侠、言情小说中。特别是又有另一种形态的网络言情小说,比如近几年的穿越文、耽美文、微小说、盗墓小说等等这些都迷得高中生团团转。男生还是偏向武侠,女生偏向台湾爱情小说和时尚杂志。之前图书市场出现一些另类书籍或称为“口袋书”,内容都是即粗俗又无聊,甚至是充斥色情与暴力的。(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很多的学生也很快地看上瘾了,认为是潮流与时髦,放着学校图书馆的书不借,跑到外面猛租来看。而众多的国内外名著犹如昨日黄花,已然不是很受欢迎。对中学生而言,这些名著看起来很吃力,太难了,也看不太懂,更多的学生只是把阅读名著看成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来完成。
对于古代诗歌散文,由于典故难懂、意象难懂、格律难懂等原因,中学生没有过于深厚的文学底蕴而不能驾驭,更不用谈及领悟了。诗的格律虽然来来去去都是四种格式的排法,但“粘”“对”“拗”“救”有难度;词单单词牌就有千多种,不同词牌都有不同要求。这些和网络上的小说对比,中学生更喜欢通俗易懂的网络小说。
2、没有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份中学生在需要引经据典时,却要搜肠括肚,尴尬之极。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读书笔记。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做到既动脑又动手,懒得动手写读书笔记,只是看过则已,而后就不知所云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未掌握这种正确的读书方法,只停留于走马观花。
3、学习压力大,阅读时间少。
首先,高一学生虽然还没有面临高考,也没有高二的月考,但是他们却面临着会考,所以学生把心思都花在了教科书的学习上。其次,高一学生还没有分科,他们学习的科目是全科,学习负担沉重,作业繁多,没有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最后,对于高考来说,有规定的68篇必备古诗,所以高中生普遍轻视古诗的重要意义。
三、整改措施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古诗的诵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高中生的语言能力完全可以驾驭古诗,但是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了现在高中生语文阅读面狭隘的囧态。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应该奉行以下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硬性灌输只能打造出学习机器。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创设情景。每天早上可组织学生利用晨读的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让校园里书声朗朗;当学生在学校操场活动时,四周的墙壁上所描述的唐诗中美丽景色,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的一帧帧制作精美的诗配画;橱窗里展出的一幅幅,或苍劲挺拔或柔美潇洒的师生共同书写的诗词歌赋,也能使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自办学以来,一直有课前十分钟的传统,每周三的课前十分钟都是古诗文鉴赏,而这样的鉴赏不是说全校都鉴赏一篇古诗,而是每个班级按照学号每个同学准备古诗,然后在十分钟里与同学交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使得学生分享到了知识,扩宽他们的古诗文知识面。除此以外,该校还在校门口树立展板,展板每周一换上新诗,也是交由每班。每班挑出书法好的学生一名,绘画好的学生一名,二人协作完成一幅古诗绘画,然后挂在展板上,供全校师生观摩。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当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从而炽热追求古代文学。整个校园都有沉浸在古诗文的书香氛围中。
2、试卷设计题型扩宽。
高考内容规定了必背古诗文六十八篇,这就误导学生除此六十八篇外无需了解。这是大错特错的。即使不能全盘背出,但是作者的朝代与代表作还是必须掌握的。身为高中生,李白的代表作还仅限于《静夜思》,这是肤浅的。不考就不看,这是高中生的通病,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语文试卷设计不仅要在填空与默写中反应古诗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应该在语言文字运用题型中通过仿句、仿写来促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诗歌文化。
3、老师在上课时候,可以引据经典,或许只是一句有名的诗句,或许是从古诗中挖掘的一个典故,甚至只是诗歌中一个生动的字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的练习。利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思想、情绪、感情是诗的基础。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的内涵,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指导学生朗读时,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氛围。如为其配上一首优美的曲子,为其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卷,或为其增设一段慷慨激昂的导语等等,使得诗情画意相结合。
结语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认识到提高高中生的古诗文的阅读量迫在眉睫。高中生的古诗阅读量每况日下,高中生对于著名诗人及其朝代、代表诗歌作品,混搭穿越的把戏层出不穷。我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阅读兴趣有偏差,其次是没有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是时间不容许。为此我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但是纸上谈兵的调查报告如果不付诸行动,也不过是一纸文书。
身为一个准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履行教书的义务,更担当着育人的责任。只有流传的才是经典的,从古诗中取其精华,不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可以学习古代人的诗书礼仪,满腔的爱国热情。这对于不论是在职教师,还是即将踏上教师行列的各位老师,都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高中生古诗阅读能力的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单靠课堂几十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抽出自己的时间大量阅读,以弥补学校教学的缺陷。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有限,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高中生具备了识字能力与理解能力,可以涉猎大量的阅读材料。
但是在高中实习期间,我发现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较低,他们阅读书籍相当有限,以至于在答灵活性的主观题时,材料不能信手拈来,反而是跌跌撞撞才能凑合答题。为了探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改变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我利于实习之便进行了此次关于高中生阅读能力的调查。
一、高中生阅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在宁夏银川贺兰县逸挥基金回民中学高一(一)班实习期间,主讲巴金的《小狗包弟》,当我提问学生巴金的主要作品时候,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回答出巴金先生著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至于《抗战三部曲》(《火》之
一、之
二、之三),中篇小说《灭亡》(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则很少有人能回答出。即使是了解的那部分的学生也停留在作家代表作上,并没有全部涉猎阅读,这让我发现,当代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期间,过分的强调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对于教科书以外的阅读书籍,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品读。于是我决定在我实习期间借助于学生这一模板,探究一下当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以及习惯,但是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散文的阅读,更是小说、现代诗歌、古代诗歌的阅读。阅读材料的题材、体裁都反应了学生的阅读情况,但是这份调查不能面面俱到,最后我决定从古诗入手,调查高中生的古诗阅读情况。
期中考之后,我借助实习批卷子的职务之便,对于高一年级期中考的一道题进行了统计,因为贺兰县逸挥基金回民中学高一年级组班级较多,而卷子并非全在我手里,于是我对高一(一)和高一(九)两个班共112人的试卷第二十九题进行了调查统计。
第二十九题的题目是:请仿照已有句子的形式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批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弘、柔情万种的《红楼梦》?
从题型来看,这是一道仿句题型,而仿句,我们是从小学就接触的。小学一年级,我们称之为“写话”,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然后二年级,开始练习造句,从三年级开始成为习作。这是从基础阶段就打下的基础,写句子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得满分的学生只有19人,也就是说得满分的学生只占近17%。剩下83%的学生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分。这83%共93人,其中大量学生填空填不满,题目要求要仿写四句,但是绝大部分同学只能写出三句,留下的一行就空着。54个人的都有空白,有的空了一句,有的空了一格,有的空了几格,这样的学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8%,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意味着有一半的学生对于我国古代诗人、诗歌了解少之又少。5%的学生一个空都没有填,脑袋中古诗空空如也。52个人虽然填满,但是33个人的仿句却因为诗人与朝代有出入、作家作品不匹配,措辞不优雅等等原因不得不失分。
通过以上数据,我总结了他们对于古代诗歌阅读的情况:
(1)阅读量极少,知识狭隘。在试卷的批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填空的诗人都仅限于李白、杜甫、屈原,而像陆游、卢照邻、文天祥这些耳熟能详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却无人问津。阅读面的狭窄不仅体现在诗人的选择上,更体现在诗人诗作的抉择上。对于杜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成为高中生填空青睐的独特对象。而对于李白,学生也把目光投注在《静夜思》、《行路难》、《将进酒》、《赠汪伦》等太过普遍的古诗上。但是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笔下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沈园二首》、《示儿》等等著名古诗却受尽冷落。
(2)朗读背诵不精准。首先,在批改一班卷子的时候,一个学生的填空把李白的《静夜思》却写成《望月》,让我批改的时候哭笑不得。一方面,觉得好笑,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狭隘的诗歌阅读感到悲哀。《静夜思》本来小学就学过,但是这种低级错误却在高中阶段屡犯,实在是不应该。不仅如此,杜甫的作品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但是有的学生睁着眼睛填出《石壕史》、《新安史》、《潼关史》,这极少数的学生让我胆战心寒。其次,作者作品混搭。写《过零丁洋》的文天祥跑去创作了《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张冠李戴给李白,王维笔下的《使至塞上》成了孟浩然的大作,白居易的《长恨歌》变成了韩愈的代表作……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最后,诗人朝代无限穿越。例句是宋代的岳飞,但是在答卷中,初唐诗人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孟浩然、王昌龄、王维、白居易等等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穿越,有的倒退到南北朝,有的去往宋代,有的去了明代。这种常识性的知识却发生如此之大的纰漏,让阅卷老师欲哭无泪。
(3)阅读素材质量偏低,词语积累每况日下。例句中给出“精忠报国”、“情真意切”、“壮怀激烈”词语用来形容诗人诗作的恢弘磅礴。身为高中生,四字成语的积累应该不构成巨大威胁,即使使用的成语大众化,但是也不至于空白,但事实上学生们使用的成语、形容词不尽人意。有的学生甚至直接照搬原句用以扩充自己的句子。像饱经风霜、艰苦卓绝、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四面楚歌、一触即发、朝不虑夕、岌岌可危、危如累卵、命悬一线、朝不保夕等形容人身世坎坷的成语,没有几个学生精准运用。
以上三点通病让学生在答题上应付差事,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独特的创造性。仿写之句食之无味,保守刻板,千篇一律。
二、造成高中生阅读现状的原因
1、阅读兴趣的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那么我们会发现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是丰富多样的,他们大多喜欢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等题材的书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侠、言情小说中。特别是又有另一种形态的网络言情小说,比如近几年的穿越文、耽美文、微小说、盗墓小说等等这些都迷得高中生团团转。男生还是偏向武侠,女生偏向台湾爱情小说和时尚杂志。之前图书市场出现一些另类书籍或称为“口袋书”,内容都是即粗俗又无聊,甚至是充斥色情与暴力的。(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很多的学生也很快地看上瘾了,认为是潮流与时髦,放着学校图书馆的书不借,跑到外面猛租来看。而众多的国内外名著犹如昨日黄花,已然不是很受欢迎。对中学生而言,这些名著看起来很吃力,太难了,也看不太懂,更多的学生只是把阅读名著看成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来完成。
对于古代诗歌散文,由于典故难懂、意象难懂、格律难懂等原因,中学生没有过于深厚的文学底蕴而不能驾驭,更不用谈及领悟了。诗的格律虽然来来去去都是四种格式的排法,但“粘”“对”“拗”“救”有难度;词单单词牌就有千多种,不同词牌都有不同要求。这些和网络上的小说对比,中学生更喜欢通俗易懂的网络小说。
2、没有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份中学生在需要引经据典时,却要搜肠括肚,尴尬之极。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读书笔记。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做到既动脑又动手,懒得动手写读书笔记,只是看过则已,而后就不知所云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未掌握这种正确的读书方法,只停留于走马观花。
3、学习压力大,阅读时间少。
第三篇:关于高中生古诗阅读能力的调查报告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高中生古诗阅读能力的调查报告
姓名: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关于高中生古诗阅读能力的调查报告
一、高中生阅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在合肥寿春中学高一
(一)班实习期间,主讲巴金的《小狗包弟》,当我提问学生巴金的主要作品时候,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回答出巴金先生著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至于《抗战三部曲》(《火》之
一、之
二、之三),中篇小说《灭亡》(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则很少有人能回答出。即使是了解的那部分的学生也停留在作家代表作上,并没有全部涉猎阅读,这让我发现,当代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期间,过分的强调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对于教科书以外的阅读书籍,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品读。于是我决定在我实习期间借助于学生这一模板,探究一下当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以及习惯,但是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散文的阅读,更是小说、现代诗歌、古代诗歌的阅读。阅读材料的题材、体裁都反应了学生的阅读情况,但是这份调查不能面面俱到,最后我决定从古诗入手,调查高中生的古诗阅读情况。
期中考之后,我借助实习批卷子的职务之便,对于高一年级期中考的一道题进行了统计,因为寿春中学高一年级组班级较多,而卷子并非全在我手里,于是我对高一
(一)和高一
(九)两个班共112人的试卷第二十九题进行了调查统计。
第二十九题的题目是:请仿照已有句子的形式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批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弘、柔情万种的《红楼梦》?
从题型来看,这是一道仿句题型,而仿句,我们是从小学就接触的。小学一年级,我们称之为“写话”,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然后
二年级,开始练习造句,从三年级开始成为习作。这是从基础阶段就打下的基础,写句子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得满分的学生只有19人,也就是说得满分的学生只占近17%。剩下83%的学生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分。这83%共93人,其中大量学生填空填不满,题目要求要仿写四句,但是绝大部分同学只能写出三句,留下的一行就空着。54个人的都有空白,有的空了一句,有的空了一格,有的空了几格,这样的学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8%,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意味着有一半的学生对于我国古代诗人、诗歌了解少之又少。5%的学生一个空都没有填,脑袋中古诗空空如也。52个人虽然填满,但是33个人的仿句却因为诗人与朝代有出入、作家作品不匹配,措辞不优雅等等原因不得不失分。
通过以上数据,我总结了他们对于古代诗歌阅读的情况:
(1)阅读量极少,知识狭隘。在试卷的批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填空的诗人都仅限于李白、杜甫、屈原,而像陆游、卢照邻、文天祥这些耳熟能详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却无人问津。阅读面的狭窄不仅体现在诗人的选择上,更体现在诗人诗作的抉择上。对于杜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成为高中生填空青睐的独特对象。而对于李白,学生也把目光投注在《静夜思》、《行路难》、《将进酒》、《赠汪伦》等太过普遍的古诗上。但是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笔下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沈园二首》、《示儿》等等著名古诗却受尽冷落。
(2)朗读背诵不精准。首先,在批改一班卷子的时候,一个学生的填空把李白的《静夜思》却写成《望月》,让我批改的时候哭笑不得。一方面,觉得好笑,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狭隘的诗歌阅读感到悲哀。《静夜思》本来小学就学过,但是这种低级错误却在高中阶段屡犯,实在是不应该。不仅如此,杜甫的作品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但是有的学生睁着眼睛填出《石壕史》、《新安史》、《潼关史》,这极少数的学生让我胆战心寒。其次,作者作品混搭。写《过零丁洋》的文天祥跑去创作了《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张冠李戴给李白,王维笔下的《使至塞上》成了孟浩然的大作,白居易的《长恨歌》变成了韩愈的代表作……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最后,诗人朝代无限穿越。例句是宋代的岳飞,但是在答卷中,初唐诗人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孟浩然、王昌龄、王维、白居易等等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穿越,有的倒退到南北朝,有的去往宋代,有的去了明代。这种常识性的知识却发生如此之大的纰漏,让阅卷老师欲哭无泪。
(3)阅读素材质量偏低,词语积累每况日下。例句中给出“精忠报国”、“情真意切”、“壮怀激烈”词语用来形容诗人诗作的恢弘磅礴。身为高中生,四字成语的积累应该不构成巨大威胁,即使使用的成语大众化,但是也不至于空白,但事实上学生们使用的成语、形容词不尽人意。有的学生甚至直接照搬原句用以扩充自己的句子。像饱经风霜、艰苦卓绝、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四面楚歌、一触即发、朝不虑夕、岌岌可危、危如累卵、命悬一线、朝不保夕等形容人身世坎坷的成语,没有几个学生精准运用。
以上三点通病让学生在答题上应付差事,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独特的创造性。仿写之句食之无味,保守刻板,千篇一律。
二、造成高中生阅读现状的原因
1、阅读兴趣的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那么我们会发现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是丰富多样的,他们大多喜欢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等题材的书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侠、言情小说中。特别是又有另一种形态的网络言情小说,比如近几年的穿越文、耽美文、微小说、盗墓小说等等这些都迷得高中生团团转。男生还是偏向武侠,女生偏向台湾爱情小说和时尚杂志。之前图书市场出现一些另类书籍或称为“口袋书”,内容都是即粗俗又无聊,甚至是充斥色情与暴力的。(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很多的学生也很快地看上瘾了,认为是潮流与时髦,放着学校图书馆的书不借,跑到外面猛租来看。而众多的国内外名著犹如昨日黄花,已然不是很受欢迎。对中学生而言,这些名著看起来很吃力,太难了,也看不太懂,更多的学生只是把阅读名著看成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来完成。对于古代诗歌散文,由于典故难懂、意象难懂、格律难懂等原因,中学生没有过于深厚的文学底蕴而不能驾驭,更不用谈及领悟了。诗的格律虽然来来去去都是四种格式的排法,但“粘”“对”“拗”“救”有难度;词单单词牌就有千多种,不同词牌都有不同要求。这些和网络上的小说对比,中学生更喜欢通俗易懂的网络小说。
2、没有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份中学生在需要引经据典时,却要搜肠括肚,尴尬之极。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读书笔记。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做到既动脑又动手,懒得动手写读书笔记,只是看过则已,而后就不知所云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未掌握这种正确的读书方法,只停留于走马观花。
3、学习压力大,阅读时间少。
首先,高一学生虽然还没有面临高考,也没有高二的月考,但是他们却面临着会考,所以学生把心思都花在了教科书的学习上。其次,高一学生还没有分科,他们学习的科目是全科,学习负担沉重,作业繁多,没有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最后,对于高考来说,有规定的68篇必备古诗,所以高中生普遍轻视古诗的重要意义。
三、整改措施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古诗的诵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高中生的语言能力完全可以驾驭古诗,但是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了
现在高中生语文阅读面狭隘的囧态。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应该奉行以下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硬性灌输只能打造出学习机器。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创设情景。每天早上可组织学生利用晨读的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让校园里书声朗朗;当学生在学校操场活动时,四周的墙壁上所描述的唐诗中美丽景色,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的一帧帧制作精美的诗配画;橱窗里展出的一幅幅,或苍劲挺拔或柔美潇洒的师生共同书写的诗词歌赋,也能使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自办学以来,一直有课前十分钟的传统,每周三的课前十分钟都是古诗文鉴赏,而这样的鉴赏不是说全校都鉴赏一篇古诗,而是每个班级按照学号每个同学准备古诗,然后在十分钟里与同学交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使得学生分享到了知识,扩宽他们的古诗文知识面。除此以外,该校还在校门口树立展板,展板每周一换上新诗,也是交由每班。每班挑出书法好的学生一名,绘画好的学生一名,二人协作完成一幅古诗绘画,然后挂在展板上,供全校师生观摩。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当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从而炽热追求古代文学。整个校园都有沉浸在古诗文的书香氛围中。
2、试卷设计题型扩宽。
高考内容规定了必背古诗文六十八篇,这就误导学生除此六十八篇外无需了解。这是大错特错的。即使不能全盘背出,但是作者的朝代与代表作还是必须掌握的。身为高中生,李白的代表作还仅限于《静夜思》,这是肤浅的。不考就不看,这是高中生的通病,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语文试卷设计不仅要在填空与默写中反应古诗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应该在语言文字运用题型中通过仿句、仿写来促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诗歌文化。
3、老师在上课时候,可以引据经典,或许只是一句有名的诗句,或许是从古诗中挖掘的一个典故,甚至只是诗歌中一个生动的字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的练习。利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思想、情绪、感情是诗的基础。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的内涵,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指导学生朗读时,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氛围。如为其配上一首优美的曲子,为其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卷,或为其增设一段慷慨激昂的导语等等,使得诗情画意相结合。(结语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认识到提高高中生的古诗文的阅读量迫在眉睫。高中生的古诗阅读量每况日下,高中生对于著名诗人及其朝代、代表诗歌作品,混搭穿越的把戏层出不穷。我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阅读兴趣有偏差,其次是没有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是时间不容许。为此我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但是纸上谈兵的调查报告如果不付诸行动,也不过是一纸文书。
身为一个准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履行教书的义务,更担当着育人的责任。只有流传的才是经典的,从古诗中取其精华,不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可以学习古代人的诗书礼仪,满腔的爱国热情。这对于不论是在职教师,还是即将踏上教师行列的各位老师,都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关于高中生古诗阅读能力的调查报告
前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单靠课堂几十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抽出自己的时间大量阅读,以弥补学校教学的缺陷。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有限,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高中生具备了识字能力与理解能力,可以涉猎大量的阅读材料。
但是在高中实习期间,我发现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较低,他们阅读书籍相当有限,以至于在答灵活性的主观题时,材料不能信手拈来,反而是跌跌撞撞才能凑合答题。为了探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改变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我利于实习之便进行了此次关于高中生阅读能力的调查。
一、高中生阅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在宁夏银川贺兰县逸挥基金回民中学高一
(一)班实习期间,主讲巴金的《小狗包弟》,当我提问学生巴金的主要作品时候,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回答出巴金先生著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至于《抗战三部曲》(《火》之
一、之
二、之三),中篇小说《灭亡》(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则很少有人能回答出。即使是了解的那部分的学生也停留在作家代表作上,并没有全部涉猎阅读,这让我发现,当代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期间,过分的强调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对于教科书以外的阅读书籍,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品读。于是我决定在我实习期间借助于学生这一模板,探究一下当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以及习惯,但是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散文的阅读,更是小说、现代诗歌、古代诗歌的阅读。阅读材料的题材、体裁都反应了学生的阅读情况,但是这份调查不能面面俱到,最后我决定从古诗入手,调查高中生的古诗阅读情况。
总结了他们对于古代诗歌阅读的情况:
(1)阅读量极少,知识狭隘。在试卷的批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填空的诗人都仅限于李白、杜甫、屈原,而像陆游、卢照邻、文天祥这些耳熟能详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却无人问津。阅读面的狭窄不仅体现在诗人的选择上,更体现在诗人诗作的抉择上。对于杜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成为高中生填空青睐的独特对象。而对于李白,学生也把目光投注在《静夜思》、《行路难》、《将进酒》、《赠汪伦》等太过普遍的古诗上。但是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笔下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沈园二首》、《示儿》等等著名古诗却受尽冷落。
(2)朗读背诵不精准。首先,在批改一班卷子的时候,一个学生的填空把李白的《静夜思》却写成《望月》,让我批改的时候哭笑不得。一方面,觉得好笑,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狭隘的诗歌阅读感到悲哀。《静夜思》本来小学就学过,但是这种低级错误却在高中阶段屡犯,实在是不应该。不仅如此,杜甫的作品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但是有的学生睁着眼睛填出《石壕史》、《新安史》、《潼关史》,这极少数的学生让我胆战心寒。其次,作者作品混搭。写《过零丁洋》的文天祥跑去创作了《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张冠李戴给李白,王维笔下的《使至塞上》成了孟浩然的大作,白居易的《长恨歌》变成了韩愈的代表作……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最后,诗人朝代无限穿越。例句是宋代的岳飞,但是在答卷中,初唐诗人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孟浩然、王昌龄、王维、白居易等等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穿越,有的倒退到南北朝,有的去往宋代,有的去了明代。这种常识性的知识却发生如此之大的纰漏,让阅卷老师欲哭无泪。
(3)阅读素材质量偏低,词语积累每况日下。例句中给出“精忠报国”、“情真意切”、“壮怀激烈”词语用来形容诗人诗作的恢弘磅礴。身为高中生,四字成语的积累应该不构成巨大威胁,即使使用的成语大众化,但是也不至于空白,但事实上学生们使用的成语、形容词不尽人意。有的学生甚至直接照搬原句用以扩充自己的句子。像饱经风霜、艰苦卓绝、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四面楚歌、一触即发、朝不虑夕、岌岌可危、危如累卵、命悬一线、朝不保夕等形容人身世坎坷的成语,没有几个学生精准运用。
以上三点通病让学生在答题上应付差事,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独特的创造性。仿写之句食之无味,保守刻板,千篇一律。
二、造成高中生阅读现状的原因
1、阅读兴趣的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那么我们会发现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是丰富多样的,他们大多喜欢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等题材的书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侠、言情小说中。特别是又有另一种形态的网络言情小说,比如近几年的穿越文、耽美文、微小说、盗墓小说等等这些都迷得高中生团团转。男生还是偏向武侠,女生偏向台湾爱情小说和时尚杂志。之前图书市场出现一些另类书籍或称为“口袋书”,内容都是即粗俗又无聊,甚至是充斥色情与暴力的。很多的学生也很快地看上瘾了,认为是潮流与时髦,放着学校图书馆的书不借,跑到外面猛租来看。而众多的国内外名著犹如昨日黄花,已然不是很受欢迎。对中学生而言,这些名著看起来很吃力,太难了,也看不太懂,更多的学生只是把阅读名著看成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来完成。
对于古代诗歌散文,由于典故难懂、意象难懂、格律难懂等原因,中学生没有过于深厚的文学底蕴而不能驾驭,更不用谈及领悟了。诗的格律虽然来来去去都是四种格式的排法,但“粘”“对”“拗”“救”有难度;词单单词牌就有千多种,不同词牌都有不同要求。这些和网络上的小说对比,中学生更喜欢通俗易懂的网络小说。
2、没有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份中学生在需要引经据典时,却要搜肠括肚,尴尬之极。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读书笔记。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做到既动脑又动手,懒得动手写读书笔记,只是看过则已,而后就不知所云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未掌握这种正确的读书方法,只停留于走马观花。
3、学习压力大,阅读时间少。
首先,高一学生虽然还没有面临高考,也没有高二的月考,但是他们却面临着会考,所以学生把心思都花在了教科书的学习上。其次,高一学生还没有分科,他们学习的科目是全科,学习负担沉重,作业繁多,没有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最后,对于高考来说,有规定的68篇必备古诗,所以高中生普遍轻视古诗的重要意义。
三、整改措施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古诗的诵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高中生的语言能力完全可以驾驭古诗,但是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了现在高中生语文阅读面狭隘的囧态。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应该奉行以下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硬性灌输只能打造出学习机器。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创设情景。每天早上可组织学生利用晨读的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让校园里书声朗朗;当学生在学校操场活动时,四周的墙壁上所描述的唐诗中美丽景色,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的一帧帧制作精美的诗配画;橱窗里展出的一幅幅,或苍劲挺拔或柔美潇洒的师生共同书写的诗词歌赋,也能使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自办学以来,一直有课前十分钟的传统,每周三的课前十分钟都是古诗文鉴赏,而这样的鉴赏不是说全校都鉴赏一篇古诗,而是每个班级按照学号每个同学准备古诗,然后在十分钟里与同学交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使得学生分享到了知识,扩宽他们的古诗文知识面。除此以外,该校还在校门口树立展板,展板每周一换上新诗,也是交由每班。每班挑出书法好的学生一名,绘画好的学生一名,二人协作完成一幅古诗绘画,然后挂在展板上,供全校师生观摩。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当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从而炽热追求古代文学。整个校园都有沉浸在古诗文的书香氛围中。
2、试卷设计题型扩宽。
高考内容规定了必背古诗文六十八篇,这就误导学生除此六十八篇外无需了解。这是大错特错的。即使不能全盘背出,但是作者的朝代与代表作还是必须掌握的。身为高中生,李白的代表作还仅限于《静夜思》,这是肤浅的。不考就不看,这是高中生的通病,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语文试卷设计不仅要在填空与默写中反应古诗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应该在语言文字运用题型中通过仿句、仿写来促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诗歌文化。
3、老师在上课时候,可以引据经典,或许只是一句有名的诗句,或许是从古诗中挖掘的一个典故,甚至只是诗歌中一个生动的字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的练习。利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思想、情绪、感情是诗的基础。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的内涵,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指导学生朗读时,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氛围。如为其配上一首优美的曲子,为其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卷,或为其增设一段慷慨激昂的导语等等,使得诗情画意相结合。
结语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认识到提高高中生的古诗文的阅读量迫在眉睫。高中生的古诗阅读量每况日下,高中生对于著名诗人及其朝代、代表诗歌作品,混搭穿越的把戏层出不穷。我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阅读兴趣有偏差,其次是没有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是时间不容许。为此我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但是纸上谈兵的调查报告如果不付诸行动,也不过是一纸文书。
身为一个准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履行教书的义务,更担当着育人的责任。只有流传的才是经典的,从古诗中取其精华,不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可以学习古代人的诗书礼仪,满腔的爱国热情。这对于不论是在职教师,还是即将踏上教师行列的各位老师,都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
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
09数11
09211032
徐春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当今社会越来越要求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当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前言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的。自主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主动积极精神的培养,提高中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育调查
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经过数据统计,得出有效的结果。当然,调查结果在某些项目上存在局限性,但总体来说,还是能反映目前高中生自学能力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调查主要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复习这三方面入手。
1.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题目 1 你在课前预习情况如何?
选项
男生
女生 A全部认真预习
9.1%
5.4% B基本上预习
32.1%
59.7% C有时预习
53.2%
30.4% D没时间预习
5.6%
4.5% 题目 2 你的预习方法是什么?
选项
男生
女生 A经常找资料
17.9%
33% B偶尔找一点资料
58.7%
58.3% C没时间找资料
23.4%
8.7% 若未能做好预习工作,就会导致上课听不懂,课后练习不会做等现象,从而导致学生成绩一落千丈。在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部分高中生,未能适应高中学习的步骤。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应该在课前预习的方法上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2.学生课上学习情况。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课堂教学已从原来的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转变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我试从学生在课上学习情况来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题目 3 你在课堂听课情况如何?
选项
男生
女生 A大体把握知识要点
66.8%
63.8% B记住知识并自主思考
13.6%
16.1% C仅限于听懂
19.5%
19.4% 题目 4 你的课堂笔记记录情况如何?
选项
男生
女生 A认真记录
61.9%
43.9% B 重要的或老师抢点才记录
14.6%
45.9% C从来不记录
19.6%
10.2% 显然,上课时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的方法是不太有效的。曾有一名教育学者指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集中时间为 20 分钟(一堂课的时间为 45分钟)。更何况老师的每一句话不都是重点,因此,我们应提倡学生在上课时把握知识重点,同时能想想“为什么”,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3.学生课后复习情况。
课后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想提高复习的效率,就必须注重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的复习方法的养成上给予必要的指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题目5你的复习方法是什么?
选项
男生
女生 A先复习后做作业
27.2%
15.8% B先做作业,有问题再看书
27.9%
42.9% C先完成作业再复习
44.3%
40.9% D不复习
0.6%
0.4%
四、调查结论
1.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高中生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还有待改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并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讨论及建议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仅要彻底地转变,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等综合素质都要有较高的水平。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才能在教学中完成自主学习的各项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水平。
让我们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做学习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