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节尊师对联故事
教师节尊师对联故事
首先欣赏两副新的教师节对联
其一
致知若渴兰浦甘霖生佳木
明德唯馨谊园丹桂拂清风
此联“丹桂”当对“佳木”,无奈平仄不对,故换位。
其二
弟子受业礼乐先是射御书数
先生明经德才比之天地君亲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尊师对联故事。故事中的对联,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抒发了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中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忠诚于教育事业。郭沫若曾为他题写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此联把事业、品德、理想、追求,都重笔浓缩于纯朴的联语中。
著名的教育家马寅初先生,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41年在重庆庆祝60寿辰时,周恩来为他手书了一副对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此联十分工整精当,表达了周恩来对马寅初教育成果的赞誉,对其健康长寿的良好祝福。
教育界老前辈、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烈士的父亲杨昌济先生曾撰一联抒怀: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杨老先生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他投身教育工作,默默无闻地实现“欲栽大木柱长天”之志,他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深受后人的敬重!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深受师生爱戴。他在51岁时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当时许德珩为他撰写了一副挽联: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
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此联简括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和性格,诚挚感人。
教师是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得学生爱戴。教师节来临之时,有位中学生给教师送了这样一副对联: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联中巧嵌数学名词,贴切自然,耐人寻味,表达了莘莘学子对教师的敬仰之情。
人之一生,孰能无师?因此,教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上赞誉教师的对联比比皆是。有一副长联写道: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此联堪称绝妙。上联从一到十,下联逆序从十到一,各用十个数目字按序排列,实属不易。生动地写出了人民教师甘作蜡炬愿为春蚕的崇高精神境界。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
这一联格调凝重,比喻恰当,寓意殊深,对粉笔生涯的人民教师作出了高度评价。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这是一副由教师撰写的对联。作者把“粉笔”、“讲台”与“国运”连在一起;把“一颗丹心”与“铸民魂”连在一起,令人更加感到教育工作的崇高,对辛勤战斗在教育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更加钦敬!
此外,还有一些尊师重教的对联,如:
“尊师重教,中华史册添异彩;兴邦育才,神州大地起宏图”。
“似园丁,汗水浇开桃李蕊;如慈母,心血育出栋梁材”。
“如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像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
“教书千秋伟业;育人万世丰功。”
不胜枚举,读后,热血沸腾。对教师职业更加一往情深。倍感教书育人的神圣,任重道远。
第二篇:古代尊师励志对联故事
古代尊师励志对联故事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对联吧,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那么你知道对联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代尊师励志对联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其一
致知若渴兰浦甘霖生佳木
明德唯馨谊园丹桂拂清风
此联“丹桂”当对“佳木”,无奈平仄不对,故换位。
其二
弟子受业礼乐先是射御书数
先生明经德才比之天地君亲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尊师对联故事。故事中的对联,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抒发了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中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忠诚于教育事业。郭沫若曾为他题写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此联把事业、品德、理想、追求,都重笔浓缩于纯朴的联语中。
著名的教育家马寅初先生,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41年在重庆庆祝60寿辰时,周恩来为他手书了一副对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此联十分工整精当,表达了周恩来对马寅初教育成果的赞誉,对其健康长寿的良好祝福。
教育界老前辈、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烈士的父亲杨昌济先生曾撰一联抒怀: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杨老先生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他投身教育工作,默默无闻地实现“欲栽大木柱长天”之志,他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深受后人的敬重!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深受师生爱戴。他在51岁时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当时许德珩为他撰写了一副挽联: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
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此联简括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和性格,诚挚感人。
教师是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得学生爱戴。教师节来临之时,有位中学生给教师送了这样一副对联: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联中巧嵌数学名词,贴切自然,耐人寻味,表达了莘莘学子对教师的敬仰之情。
人之一生,孰能无师?因此,教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上赞誉教师的对联比比皆是。有一副长联写道: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此联堪称绝妙。上联从一到十,下联逆序从十到一,各用十个数目字按序排列,实属不易。生动地写出了人民教师甘作蜡炬愿为春蚕的崇高精神境界。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
这一联格调凝重,比喻恰当,寓意殊深,对粉笔生涯的人民教师作出了高度评价。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这是一副由教师撰写的对联。作者把“粉笔”、“讲台”与“国运”连在一起;把“一颗丹心”与“铸民魂”连在一起,令人更加感到教育工作的崇高,对辛勤战斗在教育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更加钦敬!
此外,还有一些尊师重教的对联,如:
“尊师重教,中华史册添异彩;兴邦育才,神州大地起宏图”。
“似园丁,汗水浇开桃李蕊;如慈母,心血育出栋梁材”。
“如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像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
“教书千秋伟业;育人万世丰功。”
不胜枚举,读后,热血沸腾。对教师职业更加一往情深。倍感教书育人的神圣,任重道远。
第三篇:尊师对联[最终版]
尊师对联
从古至今,我国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尊师对联故事。故事中的对联,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抒发了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著名的教育家马寅初先生,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41年在重庆庆祝60寿辰时,周恩来为他手书了一副对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此联十分工整精当,表达了周恩来对马寅初教育成果的赞誉,对其健康长寿的良好祝福。
中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忠诚于教育事业。郭沫若曾为他题写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此联把事业、品德、理想、追求,都重笔浓缩于纯朴的联语中。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深受师生爱戴。他在51岁时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当时许德珩为他撰写了一副挽联: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 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此联简括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和性格,诚挚感人。
教育界老前辈、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烈士的父亲杨昌济先生曾撰一联抒怀: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杨老先生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他投身教育工作,默默无闻地实现“欲栽大木柱长天”之志,他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深受后人的敬重!
教师是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得学生爱戴。教师节来临之时,有位中学生给教师送了这样一副对联: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联中巧嵌数学名词,贴切自然,耐人寻味,表达了莘莘学子对教师的敬仰之情。
人之一生,孰能无师?因此,教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上赞誉教师的对联比比皆是。有一副长联写道: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此联堪称绝妙。上联从一到十,下联逆序从十到一,各用十个数目字按序排列,实属不易。生动地写出了人民教师甘作蜡炬愿为春蚕的崇高精神境界。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这一联格调凝重,比喻恰当,寓意殊深,对粉笔生涯的人民教师作出了高度评价。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这是一副由教师撰写的对联。作者把“粉笔”、“讲台”与“国运”连在一起;把“一颗丹心”与“铸民魂”连在一起,令人更加感到教育工作的崇高,对辛勤战斗在教育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更加钦敬!
此外,还有一些尊师重教的对联,如:
“尊师重教,中华史册添异彩;兴邦育才,神州大地起宏图”。“似园丁,汗水浇开桃李蕊;如慈母,心血育出栋梁材”。“如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像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教书千秋伟业;育人万世丰功。”
不胜枚举,读后,热血沸腾。对教师职业更加一往情深。倍感教书育人的神圣,任重道远。
第四篇:教师节的来历及尊师小故事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江泽民在百忙中看望老师
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竣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1995年,当江泽民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
第五篇:尊师故事
马晶:贝多芬曾说过:‚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育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业了。‛今天,让我们小组为大家带来感动的盛宴,各种人物的各种尊师故事…… 张媞:我为大家讲的是《纵使功成名就,一生寻师》
著名漫画家张乐平读高小时,很得美术老师陆寅生喜欢。有一年,北洋军阀曹锟以五千银洋一张的代价向议员们收买选票,当上总统,受到全国人民的痛骂。陆老师就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一豕负五千元》,指导他做政治讽刺画。这便是张乐平初学漫画的开始。后来,师生之间断了联系,虽然两人都住在上海,却因张乐平读书时名叫张升,所以陆寅生一直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张乐平就是他的学生。五十多年来,张乐平对教他画第一幅漫画的启蒙老师念念不忘,四处打听老师的下落。1983年3月,张乐平终于打听到了陆老师的下落,于是便拎着蛋糕,上门看望五十四年没有见面的小学教师。这使已八十多岁的陆寅生非常感动,他把七十二岁的张乐平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连说:‚原来张乐平就是张升呀!我是《三毛流浪记》的忠实读者,但几十年来一直不知道张乐平就是你。‘师道之不传久矣’,你能想着我,不容易啊!‛张乐平诚恳地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你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你。‛乐平到老,思慕师恩。
韩爱玉:我要讲一个《纵使是暴君,难忘施恩》
秦始皇暴政,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前进.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打他……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秦始皇换成白马,行了一段路,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马晶:我为大家讲的是《纵使是千古一帝,不忘师恩》
汉明帝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他的尊师故事也千古流传。明帝十分关心老师的健康。只要一听说桓荣生病,明帝马上就派侍从带著名药和佳肴美味,前去慰问。后来桓荣一病不起,他知道老师的病情严重了,就立即决定亲自前往桓荣家。
这天早晨,明帝下令免去朝仪,他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乘到太常府去。当御辇进入桓荣居住的小巷时,明帝怕惊动老师,就下辇步行。只见他忧心忡忡,愁容满面,双手捧着经书,轻脚轻手地走在前面,其余大臣和侍从,也默默地紧跟在后,这支不太长的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着。
到了桓荣家,明帝放松了脚步,慢慢来到桓荣的病榻前。看到生命垂危、肤色蜡黄、说话已含糊不清的老师,明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还不停的安慰老师要静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这样劝慰了一会儿,明帝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站着,过了好些时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时隔一天,桓荣病故的消息就传到了皇宫。明帝这时怎么也抑制不住巨大的悲痛了,他当即吩咐内宫为他准备丧服,亲自到去吊唁。到了太常府门前,没等侍从揭开辇帘,明帝已下了辇,急忙走了进去,径直来到了桓荣老师的灵柩前,流着泪行了礼,又亲自献上挽联。随后,转身对桓荣老师的亲属抚慰了一番,方才含悲离去
常延华:听了这些故事,我有一段独白;我既不是皇帝,也不是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但我又是如何尊师的呢?上课时,我不认真听讲,四处聊天,开小差,下课时,大祸小祸不断,惹得老师总是叫我家长谈谈。我突然有些惭愧。即使我不爱学习,我也不该讨厌老师,他们不仅教我知识,还教我做人,虽说我没学出个一二三四吧。听了这些故事,我想,我已经知道老师对我的好,他们无非是想让我长大成人,功臣名就罢了。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学学那些名人,好好地,真真的,敬爱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