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家访手记3
教师家访手记:只有家访才知道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今年才12岁的六年级学生贵贵与我一次谈心时,说出的一句与年龄极不相称,感人肺腑的话。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能够说出这样有哲理的话,我感到特别意外和惊讶!
贵贵家住三合古墩子六组,最贫穷的小组之一。几经周转,在熟人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了贵贵家。贵贵与母亲对我的到来感到特别意外,懂事的贵贵连忙告诉母亲:这是我们的班主任杜老师。头发花白的母亲见到我:哎哟!我早就听贵贵说,她的班主任对她特别关怀,您是好老师!今天下这么大的雨,怎么来到我们这个贫穷家庭的哟„„我忙阻止其母亲别这样说。并当着贵贵的面,向其母亲汇报了贵贵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习和生活情况,真诚、客观、实在地评价了贵贵是一个比同龄人更懂事的好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自我能力特别强,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经过交谈才知道,贵贵的爸爸与妈妈结婚15年才怀上贵贵,一家人非常高兴。天有不测风云,贵贵还没有出生,父亲因一次意外事故去世。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刚刚蒙受灾难的家庭既带来了喜悦,又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难怪贵贵在学校省吃俭用;衣服虽然穿的很干净,难怪很少看到她换新衣服的;难怪贵贵那次对我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我镇定很久后告诉其母女: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有的亲人瞬间消失,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坚强地活下来了。贵贵每学期都享受到了“住宿贫困生生活补助费”的。有些灾难是无法预测的,也是无法抗拒的,你们母女这些年来,受了不少苦,战胜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了不起呀!你们要继续坚强起来,贵贵特别懂事,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战胜困难的动力,根据贵贵的表现,只要继续努力,我充分相信你们以后会幸福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你以后肯定会享贵贵的福呀„„ 其母亲舒了一口长长地气说:“贵贵从4岁起就很懂事,知道妈妈劳动的艰辛,挣一分钱的艰难,她从不挑吃穿,特别是上学读书回家后,不需要我吩咐,就主动帮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洗衣服,做饭等等„„我的贵贵的确很懂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哟!’没有办法,从小磨练了贵贵的习性。”有贵贵的支持,母亲看到了希望,也会心地笑了!
通过多人次的家访,让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家访,教师才能够更真实,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及背景,更好地把握学生个性特征和学习动态地培养,能及时地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或者监护人;只有家访,学校教育才算完整;只有家访才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下,顺利健康地成长。
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让老师与学生的心灵贴得更近,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亲;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次成功的家访,能够使许多学校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能够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家访手记3
家访手记
马虎英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我和本班任课老师对部分学生家访。在我这次走访的家庭里留守儿童占一半,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在家带,很多家长不能和孩子沟通,实事求是比较客观地分析孩子的现状,但是我也从家长那儿了解不少孩子在家的一些真实的表现,和一些学习习惯,使我更加的了解孩子,对孩子有个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深深觉得家庭对孩子的重要和影响。这多么有意义呀!
在此次家访中,我们选择几个典型的代表。即学业成绩优秀、学业成绩中等、以及学业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家访。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老师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是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学生家庭,就似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孩子的心田,必然激起孩子心里的浪花。
学生:窦美萍,留守儿童
家访内容: 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探讨如何教育该生,使该生能积极向上。
老师向家长反映情况:
该生在校喜欢和老师接触,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向上的积极性,但同时缺乏自我约束力。上课时喜欢发呆,不能安静地坐在位上,自觉性强,但和同学的关系很融洽。老师真心希望家长多和孩子聊聊天,让该生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家访手记:
时常静下来观察这个孩子的举动,看着看着,便觉得高兴,这是个活泼的孩子。作为老师,我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让他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告诉她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怎样和别人交往,怎样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她将来该怎么办,我觉得家长应该多考虑考虑,而不是放任自流,从平时的一些表现看,她有一颗向上的心,比如她喜欢参加活动,对班上的劳动很上心,只是一些习惯不好,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
第三篇:教师 家访手记
讲讲我的家访故事
奎屯市第六中学
叶德力
为了响应“三进两联一交友”以及群众工作全覆盖工作要求,2018年1月19日开始,我与单位同事杨娜老师结成小组,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家访对象主要是我班的学生,活动过程,让我收获颇丰,感触颇深。下面我想就感触最深的一户家访来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2018年1月19日下午,我与杨娜老师来到了位于天香里55栋741号的学生覃子涵家中。覃子涵是我班一名低调内向的女生,平日里学习上比较用功,成绩也名列前茅,另外,她也是学校登记在册的特殊贫困户家庭。来到家中,迎接我们的是热情的两位老人——覃子涵的奶奶与大姑,因为覃子涵是单亲家庭,自幼与父亲一起居住,很少得到来自母亲的关怀,可以说,她的大姑更多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在交谈过程中,我发现覃子涵的姑姑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人,非常关注孩子的各方面成长,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洗衣做饭一手操办,还非常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能舍弃自己的时间陪伴覃子涵,辅导她的功课,一同读书写作,为孩子树立榜样。而在这样家庭氛围熏陶下的覃子涵,自身也非常懂事,能为家里分担家务劳动,尊重长辈,自觉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再次感受到了对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不仅学校教育很重要,更多是家庭教育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良好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协同配合共同进行的一个过程。另外,我也通过此次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班学生的情况,对于我今后的工作也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
第四篇:教师家访手记
教师家访手记
吴令军 学生情况:陈少强,男,自小学以来,学习虽不甚努力,但成绩一直居于下等。虽然一直在培训班补习,但是效果不显著。
老师观察的现象:上课精力分散,作业多有不交或迟交现象;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
与家长交流的结果:家长是业务员,早出晚归,让孩子一人独自家中.妈妈在江西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孩子回家基本不做作业,业余时间一般都用来与低年级小朋友玩。学生自理能力差,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性格内向,从小学四年级起,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初步的对策:建议家长必须留一人在家,多关心他,每天辅导其完成各科作业。生活上逐步培养其自理能力。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多于周围同龄人交流,有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多请教他们。大胆与班上同学沟通,与任课教师交流,对于课堂上没有听懂的,课后及时弄懂。
初步的反应:作业完成相对以前来说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拖欠多科作业情况。地理基础训练空白较多。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基本能够达到老师要求。
与家长的再次交流:家长说每天都会询问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督促孩子完成好了各科作业。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件事:
1、在这一段时间,家长回家检查作业,老师讲到哪里,作业必须做到哪里;
2、严格控制业余时间,绝对不容许外出闲玩;
3、每天做自己能所能及的事情,收碗筷、洗碗、扫地、叠被子等。
4、座位往前调一个位置。
5、交代其周围同学,帮助陈消化当天知识,各科课代表适当降低对陈的要求。
收到的效果:作业基本上能完成了,由于位置的关系,上课注意力提高了,上课认真听讲,精神振作,与以前相比大有好转。各科任课老师都表扬其进步大,作业质量明显提高。教师感想:老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人生来不是天才。过去的成绩只是代表过去。现在我们必须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才的可能性。像陈少强这样的同学,一旦我们不管不顾,将来一定不会有任何出息。初一是一个新的开始,很多知识都是刚刚接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掌握。不能抱着因为这个小孩以前成绩不好,现在学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态度。只要我们老师多给予他一分关爱,家长多付出一分责任,他就能够学得更好。
老师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不是把“皮球”踢给家长,而是充分了解情况,最后在教育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老师要采取主动,给学生创造改变自己的有利条件,并能抓住契机,促成学生的转变。
学生的转变不是一两次家访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有时还很漫长,老师与家长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五篇:教师家访手记
教师家访手记
本学期上级教育部门提出“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深受教师和家长的欢迎,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我们深知只有在本职岗位上去爱岗敬业,关心和爱护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才是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条纽带,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家访能架设起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心灵的桥梁,更有利于三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会成为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教师我通过这次家访,我对家访工作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家访谈话需要技巧,是一种艺术。谈话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生要在场。家访时尽可能应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二、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首先,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三、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增强成就感,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四、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全面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五、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要使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谈话的技巧,营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使家长在愉悦的谈话中转变教育观念,理解老师的苦心,领悟到教育子女的方法,最终能够配合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万娟
2011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