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党周年感悟
建党90周年感悟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的党走过了90年艰苦奋斗的道路。在党的9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感概和感激之情。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
我们伟大的党带领着我们的国家走向了新纪元,作为90后的我们,虽然只能从各种资料以及前辈们的口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着人们建立伟大的祖国,如何使一个落后的工业国转变为如今强盛的工业大国„„但是我们这一代,却真实地见证了党带领国家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富裕幸福生活!
在县城长大的我,真真切切地亲历了称之为翻天覆地也不为过的变化。
自从有记忆开始,身边空地变房子的喜事就从不曾间断;门前那条雨天总是泥泞的路开始变平整变宽,由泥路柏油路最终变成了水泥路;西江边上不再垃圾遍地,江滨大道蜿蜿蜒蜒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爸爸那个小小的寻呼机有了个又大又黑的“大哥大”,年幼的我还对那个神秘的寻呼机向往不已,说好长大自己不要用“大哥”,要用BB机。可是呀,国家的发展从不滞后,没等我长大,连寻呼台就进历时馆了„„
爸爸那架重型摩托车是跟我同一年来到我家的,但是当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一辆庞然大物就进驻了家里。为了它,家里还特地搭了个车棚。那台本田雅阁载着我上学时,同学们眼里的好奇与惊羡,我还记忆犹新。但是不几年,这种虚荣就渐渐淡忘在路上来来往往的小轿车后了„„
好小的时候,妈妈总是在家里给我蒸一个小小的发糕,就算是庆生了。但是爸爸出差回来给我带上一个松松软软的,上面有甜甜奶油的蛋糕,每每让我兴奋不已。渐渐地,家里的餐桌上慢慢出现各种各样从前从不曾见过的菜。我的小裙子也开始变得五彩斑斓„„ 县城的乡民渐渐富裕起来了,爷爷在的农村老家也过上了好日子!
从小,每到寒暑假,我们都会回老家陪伴爷爷奶奶。爷爷家那头老耕牛不知什么时候退休了,换成一辆崭新的拖拉机;我渐渐不用帮忙打谷子了,那台转动的打谷机在收割的季节似乎从不曾停歇„„
还有那口老家门前的井呀,那时候我可是亲眼看着它动工的,村里好多乡亲帮着忙,一铲一铲地撅着,才有了家里后来冬暖夏凉,甘甜可口的饮用水。几年后,我摇水摇得不亦乐乎的时光不再,老家装上了自来水管,年迈的爷爷奶奶终于不用辛苦地打水,轻轻一扭,干净的自来水就出来了。
爷爷后来当上了村里的小队长,每到过年过节,就看见他吧家里的米粮往村里送,再把收集来的米面分配到孤寡老人的乡亲那里。“忙,但是心里甜呀!”爷爷总是笑说。如今,20年过去了,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在不断提高,我们由衷感谢党带领我们走向幸福与富裕的生活。感恩我们伟大的党,祝福党的90岁生日!
第二篇:建党九十五周年感悟
建党九十五周年感悟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风风雨雨的95年历程,从幼小但成熟,从弱小到强大,中国共产党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不断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习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回顾了党的光辉历史,展现了近阶段党的卓越成就,描绘了未来党的大美蓝图。“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八个字可谓字字千钧,让人倍感希望与责任。总书记的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的频率之高让人惊叹又惊喜。党的任务无论是建国前的救亡,还是建国后的富强,无一例外都是围绕着“人民”展开的。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的党。“中国方案”的提出是对自身制度,文化等的高度自信,是多年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智慧结晶,是对全世界、全人类社会的负责任。中国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颗明珠,中国的经验教训是人类的财富,中国和中国人民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回顾党95年的光辉历史,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将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新中国成立,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搞建设,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一个个经济奇迹震撼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实现了中国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中国梦”的提出让全体中国人为之一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成为社会共识和时代最强音,反腐倡廉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道出了法律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新的名词不断出现,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等等引领这时代的新潮流。
中国共产党历经95年的风云变幻依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人民中间来,到人民当中去”,这句话让党拥有广泛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为人民服务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依法治党,从严治党”给党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我们要志存高远,将个人的理想报复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光辉使命中去。这就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学好知识与本领,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用之人。
第三篇:建党九十周年建校六十周年感悟
建党九十周年建校六十周年感悟
-------感悟过去,憧憬未来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60年,对一个人来说,已是花甲,但对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来说,他依然年轻。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回眸历史,内蒙古工业大学不负祖国重望,随之发展壮大,在那如火如荼的年代,他为祖国的工业化无私的输送着优秀的综合素质人才。那种热火朝天的教育热情,着实使人振奋!
而对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一个先进的,崭新的正当的姿态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他带领中国人民胜利的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党始终以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使自己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奋发向上的朝气。历史的一再证明,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善于与时俱进,用于理论创新的党,必定是一个先进的党,一个大有作为的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谱写出更加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共和国的年轮上,我们渡过了漫漫的90年历史长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0,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凝聚了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这是实践探索的90年,是阔步前进的90年,是辉煌胜利的90年,我们送走了一个90年,并将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今天,是历史的交叉点,也是历史的大看台,在这个历史交叉点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既回头看看我们是如何创造光辉的过去,又向前看看我们该如何开辟美好的未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子走的更快更坚实。
60年来,我们的母校无私的关怀着我们的每一点变化,历经60载,风雨兼程,一棒接着一棒,一棒比一棒跑得稳健,坚实!
六十年间祖国的变化让我感慨万分。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校60年之际,愿所有工作在这所光荣的学校的同仁们,共同擎起前辈传下的接力棒,迅跑吧,永不停歇!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非金属09-1 姓名:李林先
学号:200920509002
第四篇:建党周年征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从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史看社会进步
摘要:
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执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了光辉成就,本文就个人所得税这一与民生密切相关又能充分反映社会整体福利和社会价值理念的方面展开,探讨我党为社会进步所做的伟大贡献和未来将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时代进步
正文:
2011,正值“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同时也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回顾过去的九十载春秋,追忆我党持之不懈带头走在改善民生道路上的身影,总结这些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蓦然发现中国已然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并在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上开拓出了自己的天地。
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进步。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完善上日臻完善,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从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史来深入挖掘我党执政过程中为改善民生所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众所周知,在今年的4月20日,中国财政部表示,个税免征额将从每月2000元人民币(合305美元)提高至每月3000元人民币,并将原来的9级累进汇率改为7级。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了国民在网络等平台上的热烈讨论,而就在津期(5月31日),“中国人大网”开放了1个多月的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意见征集窗口就将关闭,此次修正案草案的提出,充分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现状和迫切要求,是我党执政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不仅吸纳了“两会”相关议案的部分内容,而且让国民看到了日后个税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究竟现在是不是调税的最佳时间?具体要调整哪些条例,起征点又要定为多少?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总结下我党历史上曾进行过的尝试。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源自西方,是伴随着市场经济而出现的一种调控手段。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个税总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而唯一不变的要求就是符合当时的国情。可以说,个税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社会不断前进的缩影,在全部法律中,它是改革周期最短的种类之一。而个税改革的背后,正是市场经济的成熟和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表达。
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1909年清政府草拟的《所得税章程》,但真正开征个人所得税却是在1936年的《所得税暂行条例》。
1949年建国后的30年间,个人所得税一直处于停征状态,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所谓停征,并不是撤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只是考虑到国家成立初期,各种收入情况复杂,更适合分条目详细规定各项税收。而个人所得税是适应市场经济而出现的税种,不适合计划经济。无疑,在当时,比起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更适合百废待兴的中国。停征个税也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明了当时财政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之低下,以至于没有人在意贫富差距,也没有人在意社会公平,大多数国民但求温饱,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一处,那就是发展生产力。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人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毫不犹豫的采用了最具效率的社会形势,短短几年就带人民走出了“朝不保夕”的苦难,让生存变成了生活。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到: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要经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当旧事物不在适应客观规律的时候,必然会有“偶然”出现的新事物取而代之。计划经济进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终于走向了它的末路。人民不再担心温饱了,社会初步稳定下来,国民生产积极性下滑,对社会公平的需求随之浮出水面。
198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我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于第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当时采用了累进税率①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手段,设定收入起征点②为800元,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促进了国
①
累进式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免征额(2006年前为800,2006至2008年为1600,2008至今为2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②
正确的说法应为“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两者在财政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
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就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免征
际交流。在至今为止的41年间,除一些补充条例外共有两次大的修订案,一次是2005年10月第十届人大十八次会议通过(2006年起实施)。两处修改为:起征点调至1600元人民币,调整了税率表的附注。另一次是2007年12月第十届人大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8年起实施)。再次将起征点提高至2000元。
事实证明,这两次修订都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增长,是我党执政过程中重大而明智的决策。个税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微观上讲,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可以影响到个人的行为,包括对劳动的供给行为、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影
④响③;从宏观上讲,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可分为组织收入和调节收入差距两项。以
下为近年来我国各项指标⑤:
1994年至2009年间国内经济指标
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③
相关理论详见《中国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的研究》,余显财,《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库》2006年12月 徐晔 袁莉莉 等,《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第46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④⑤
GDP与个税总额增长曲线对比
***01000
199
41996
1998
2000
200
22004
2006
个税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76543210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个税占税收比例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一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而个人所得税曲线的增长趋势也符合GDP走向,说明了无论是初期的制度完善还
08
是两次调整都是充分考察了我国国情的,是基于现状的变革,我党在调节社会效率与公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做出了值得肯定的成绩。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十二五”一定能创造更辉煌的功绩。
事实上,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依然很多,也给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个人所得税的方面来说,今年4月自财政部发表声明之后,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声音层出不穷,体系中的沉疴和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又被再一次挖出来讨论,全社会广为关注,主流的几个声音依然是从税制模式、税基、税率纳税单位、征税方式和纳税主动性入手,兼有“效率还是公平”的考量。
在社会建设迈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今天,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国情早已不复建国初期的单纯,各种人群利益错综复杂,贫富差距已显尖锐。如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向高收入者加征税款,就必然要违背公平性的原则,造成社会精英们的不满,主动性下降甚至想方设法偷税漏税。“不患寡,而患不均”,放任自由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动荡。我个人认为,一国之策,困则求其效,达则求其和。中国正处在发展转型的时期,从一个欠发达的领土大国走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政治文化大国,我们不能再一味炫耀自己GDP以每年多少增长,而更多的关注文化和法制建设。
对于个人所得税这一小小的侧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解决社会的贫富差距靠的不是税收,而是整个生产关系的调整,税收是一种预防和遏制手段,当矛盾已经产生,就不单单是征税可以解决的了。著名学者李稻葵就近期的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高收入人群大多拥有自己的资产实体,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运作和转移来规避税款,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非免征额部分高比例的税收却白白葬送了社会的公平性,让收入稍高的社会中流砥柱们寒了心。
当今社会有几个上流阶层的人是靠工资致富的?税制发展到今天绝不是简单地调调起征点,改改税率这么简单,如果在建国之初为了国情可以停征个税,那么转型时期为什么我们不能够转型个税呢?我国缺少“中产阶层”,我们就要提拔出一群来,自然而然关注点就要适当分散到鼓励创业促进创新上面。新时期新挑战,这就是对我党应对复杂国内外环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力的考验,过去90年所做的成就足以让我们相信,今天的共产党定能安然度过转型期,为中
国展开一片新天地。
引用及参考书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吴树青 陈占安 田克勤 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三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徐晔 袁莉莉 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4].《个人所得税法解读》,胡俊坤, 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5].《个人所得税与劳动者福利改进——基于功能定位分析的改革取向》,余显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发展与公平: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抉择》,黄秀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7].《个人所得税政策与改革》,计金标,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 [8].《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创新研究》,贺海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五篇:建党周年征文
光辉灿烂的历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80周年,全国人民和广大海处侨胞都在为中国共产党80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业绩欢欣鼓舞。中国人民从自己的祖国由上个世纪初的哀鸿遍野、饿殍相属到现在的繁荣富强这一过程中,深深地懂得了这样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繁荣的今天和更为辉煌的明天。
回顾历史,自从1840年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任人宰割,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帝国主义在中国任意践踏,大量掠夺财富,我国的香港、澳门被列强非法占有,当时的政府软弱无能,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但无奈敌不过列强的枪炮,没有人领导,都以失败告终。正当中国人民在苦难的日子里呻吟的时候,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正如一声惊雷,震惊了全世界,震醒了沉睡的东方巨狮,中国人民有了引航人,有了坚强的后盾,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推翻了国民党黑暗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富有生机活力、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的伟大政党,是经得起考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政党。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新中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使中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民安居乐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又是一个震惊世界的行动,在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我们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第九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全国人民举国欢庆,在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的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澳门的经济也出现恢复性增长。这些都令世界震惊,想不到中国这个东方巨狮在短短的80年间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令人刮目相看。我们中国的一举一动也决定着世界各国的命运,许多国家都观注着中国,中国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为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我国又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派遣大批科学技术人员去西部,并投巨资开发西部,要让西部也成为繁荣的地方。许多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自愿放弃舒适的生活和很高的薪水去支援西
部建设,全国人民也都积极支援。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并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描绘了我国在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制定了我们向新世纪进军的行动纲领。
同时,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明确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与时代性高度统一起来,为我们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党应对时代挑战的科学态度。它为我们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转变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尺度。它有利于我们党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中,正确地处理与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提高党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不可分割。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来离不开政治问题的解决。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及其对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和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三个代表”思想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走在时代前列,推动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
回首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史,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中国
共产党才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坚强的领导核心,是解放中国、发展中国、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的中流砥柱,以“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显著特征的我国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保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全国人民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祖国建设之中,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威猛的巨龙。可以预期,不管前进的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前途必将更加辉煌!让我们努力奋斗吧!
光辉灿烂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