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L的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时间:2019-05-12 11:5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UML的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UML的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第一篇:基于UML的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UML在税务稽查选案系统的应用

提要:UML 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 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税务稽查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UML系统分析税务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Rational公司的知名专家 Gary Booch、Ivar Jacobson和Jim Rumbaugh三人联合开发的第三代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于1997年被OMG接受,在软件开发的每个步骤中,从对需求的分析到技术规范,再到结构设计及配置要求,它采用了一整套成熟的建模技术, 广泛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它得到了工业界的广泛支持,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

能强大、适用面广的第三代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它不仅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而且支持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UML代表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 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UML已被对象管理组织(OMG)接受为标准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

为促进税务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主动申报, 集中征收, 重在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 本文利用统一建模语言对税务稽查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

1、统一建模语言概述

UML是OO开发中一种有严格语法定义、易于表达的建模语言, 支持面向对象建的全过程。它通过一整套的图形符号和相应的方法学来系统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客体, 是一种可视化的图形建模语言。UML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模型:

1.1、用例模型:通常认为, 用例模型是由系统的内部功能(用例)、系统的外部环境(角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用例图)组成, 这是以系统的外部的操作者的角度描述系统的功能;从而为需求分析提供标准化手段。

1.2、静态图: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其中类图用于展示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 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 还表示类之间的联系, 如关联、依赖、聚合等, 也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它表达了系统在一个稳态必须满足的对象间的关系, 它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 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对象图是类图的一种实例化图, 它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 不同之处在于它显示的是类的多个对象实例, 由于对象存在生命周期, 因此对象图只能在系统的某一个时间段存在;包图是对类图的一种分组机制, 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 可以帮助理解与维护。

1.3、行为图:包括状态图和活动图, 其中状态图用于描述一类对象具有的所有可能的状态极其转移关系;活动图用于展示系统中各种活动的执行流程。

1.4、交互图:包括顺序图和合作图, 其中顺序图用于展示对象之间的一种动态协作关系(强调时间上的顺序关系);合作图用于从另一个角度展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强调相互间的通信关系)。

1.5、实现图:包括构件图和配置图, 其中构件图用于展示程序代码的物理结构;配置图用于展示软件在硬件环境中的配置关系(尤其在分布式及网络环境中)。

UML包括5个大类10种模型图, 为人们提供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展示系统的各种特征的一种标准方法, 不同类型的系统、不同领域的系统会分别用到不同的模型或几个模型的组合, 作为系统分析, 通常以用例图、类图和行为图的视角来描述系统。

2、系统模型的建立

目前存在很多种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各自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基于这些方法中的成熟技术,UML采用其中最好的思想、观点以及相关的技术特色, 并把它们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因此, UML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方法。UML的分析步骤可简述如下:

1、建立需要模型。根据初始的需求文档, 在用户参与的情况下, 定义角色与用例, 建立其需求模型, 包括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即用例图和活动图, 而静态模型就是功能模型;

2、建立初始的对象模型。系统的对象模型同样包括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通过包图、类图和对象图定义系统对象及对象间的静态关系, 通过顺序图、合作图和状态图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顺序、对象的生命周期以及生命周期中对象可能存在的状态以及状态间的 转换约束;

3、建立定义类的责任由此确定对象模型中类的服务和属性, 重定义和精化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产生了一个精化的对象模型;

4、参照对象模型可以从用例和服务建立事件踪迹图和对象状态图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通过重复分析过程同时精化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 可以保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2.1、建立系统的需求模型

需求分析就是说明系统需要做什么, 对于系统项目, 需求说明不仅是开发的基础, 也是衡量最终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要的依据。

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以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为依据,对纳税人是否履行纳税义务及其偷、逃、骗、抗、避税行为的审核和查处行为的总称。做好税务稽查工作的前提是案件选择的正确性,本系统根据实际需求, 分为如下几个功能:

制度违章。对计算机存储的确定稽查对象提供依据的有关信息资料, 依据选案标准, 确定日常稽查待查对象, 经过人工归集分类得到稽查对象;

综合查询。对稽查管理有关的各种数据进行排列, 组合的查询, 以便随时提供各种准确数据;

计划管理。是税务局内部进行计划制定, 计划调整, 计划完成情况监控分析而使用的功能。它是稽查从选案到实施、审理、执行的一个全面管理过程;

稽查分析主要是利用税务稽查问题汇总单数据对违法成因, 违法特征、违法频度及稽查

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为选案部门及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文书处理。主要是处理稽查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输人、输出的结果。根据功能划分, 画出用例图(见图1)。

2.2、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

面向对象的分析就是用对象的概念分析系统应该做什么。而采用UML 进行分析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UML中支持分析建模的图形有多种, 在实际进行系统分析时,系统分析员与工程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用的图形进行描述。通常主要采用3 种图形:类图、序列图和活动图。类图是UML中最核心的图形, 描述了系统中的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以类图为例进行说明。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些类。制度违章类及纳税情况分析类。制度违章类又派生出税务登记违章类、纳税申报违章类及发票违章类、而纳税情况分析类又派生出零申报情况分析类、流转税情况分析类、企业所得情况税分析类及财务指标分析类。详细见图所示。

3、结论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本系统采用UML建模语言进行分析, 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 为进行可视化大型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第二篇:岗位分析税务稽查

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海宁市国税局税务稽查人员的工作条件,熟悉岗位的运行流程。通过此次调查,给税务专业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实践走访机会,走进国税局,走进税务稽查。也为在校税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税务稽查员这一岗位的所需的要素提供了参考。

二、基本情况

我们小组通过实地调查,在走访国税局和地税局的过程中,了解了书义务稽查的工作流程与工作环境,但是也了解道路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执行情况,我们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网上查找的资料和小组讨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三、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稽查人员就账查账,手段单一。就目前而言,纳税人偷税手段存在多样性、隐蔽性、复杂性。一是利用不建账、不用票手段偷税。二是利用两套账或做假账手段偷税。少数纳税人对必须开票的设一套账,对不需要开具发票的,以现金收取货款,帐外循环、账外经营,另设一套账,隐瞒销售收入不申报纳税。

(二)注重稽查数量,忽视稽查质量。众所周知,税务稽查工作质量的好差很大程度上是由税务稽查所反映的查补收入的数字来体现的。一般说来,没有人会对一份没有任何查补数字的税务处理决定书理解其具有很高的质量。

(三)重视重点税源企业,放松小户纳税人。由于税务稽查工作始终围绕着查补收入而展开,税务稽查人员的工作着力点始终盯住一些纳税大户不放,而对一些缴税较少的纳税人则有所放松。原因是纳税大户销售收入多,外购货物多,发生的经济业务面广量大。尽管财务核算规范,但一旦出现问题,查补的数额也大,即“水面大、鱼也一定长的大”。相反对一些缴税较少的纳税人,因为小则销售收入少,经济业务的总量也就一定小。即使出现问题查补的数额也不大,认为如果经常光顾这些“小户头”大有“吃力不赚钱”的味道。

(四)注重纳税人存在问题,忽视管理部门的不足。在稽查中所发现的一些偷税行为,纳税人固然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但税务机关在日常的征收管理上也是有一定的责任的。如部分个体私营企业申报明显不实,个人所得税代扣代存在明显不规范的地方,主管税务税务机关却未及时督促纳税人限期改正。等到税务稽查机关对这些问题在做出具体税务行政处理时由于与申报数差异过大而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稽查执行难度大。不谈一些大、要案的税款入库极为困难,就是一些查补金额并不大的纳税人,因种种原因在税款的入库上也非常吃力。更有的纳税人在收到税务处理决定书后,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拒不履行缴税义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税收保全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在实际运用中可操作性不大理想。

(六)对偷税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税务稽查是打击各种税务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不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力,就起不到对偷税行为的震慑作用。在稽查执法中对检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仍存在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问题,在查处偷税过程中,稽查部门行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时具有随意性,在很大程度上为偷税者减轻、逃避处罚提供了空挡,造成了税务行政处罚力度不到位;市地税局处罚标准出台后,虽有一定规范作用,但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四、税务稽查的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稽查检查方式,不断改进稽查方法。对被查对象不论大小、重点户或非重点户,一律平等对待,培养稽查人员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一些细微之处寻找案件的突破口,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重要违法线索,要查深查透,力争查出一些利用账外经营偷逃国家税收等重大违法案件,增强税务稽查的威慑力。一是实行侦察式稽查,突出重点稽查、重点打击。二是实行“突袭式”税务稽查。对已实行电子财务核算、或电子与手工同时核算,实大于账等纳税人,采取突袭式稽查,通过实物盘存等手段发现疑点,查处疑点并实施有效打击。

(二)充分行使税法赋予的权力,加大打击税务违法行为的力度与影响力。现阶段由于对查获的税务违法案件,未及时惩处,或惩处力度不够,纳税人间接得到“违法收益”,他会选择再次违法,而诚实纳税人会觉得不公平,也会效仿取得“违法收益”,致使税务稽查目标难以实现。同时,对其它纳税人也是一种教育和警示,起到查处一户,整治一片的良好作用。别一方面对故意、恶意偷逃骗税的纳税人要加倍处罚,加大涉税犯罪的打击力度。要树立“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就是最好服务”的理念。

(三)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复合型稽查队伍。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在抓好授课、考试培训的基础上,采用稽查案件集体汇报会、案例分析会、模拟查账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努力提高稽查人员在财务、法律、计算机技术等各方面的综合执法素质。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激活人才能力机制,结合轮岗换岗,把德才兼备,业务过硬、能查善管等综合工作能力优秀人才调整选拔到稽查岗位,实行业务能力与个人收入挂钩,激发干部职工自我加压、自强素质的内在动力,较好地解决疏于学习,淡化能力问题,促进队伍建设。三是制订合理的奖惩制度和内部执法激励机制。奖惩合理,有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奖惩失当,对主查人员,按照一定的津贴标准给予岗位津贴,对查处大案要案的有功人员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奖励。四是强化税务稽查执法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税务稽查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和稽查案件复查制度,对案件复查发中出现的各种执法过错行为。

(四)加强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司法保障,力争综合治理。加强同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执法刚性,提高办案效率。完善案件移送制度,建立相应的联动工作制度和办法,积极稳妥地做好稽查案件执行工作和抓好涉税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使地税、公安既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对那些达到移送标准的涉税案件,要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汇总移送、专案移送等形式,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从而形成对偷税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

(五)制订合理的稽查执法责任制度,加强对稽查案件责任的监督。一是取消一些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如稽查收入、稽查面,使稽查部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认真履行稽查职能,搞好专项检查,专案检查和行业稽查,通过这些检

查查深查透,破解典型,以点带面,达到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的目的。二是防止和杜绝税收执法中滥用自由裁量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式监督制约机制。在事前监督方面,加强对税收执法人员的教育,正确行使《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这既是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六)加强税法宣传,疏通举报渠道,拓宽案源线索。一是加大举报税务违法案件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和熟悉地税部门举报工作的内容,便于纳税人举报案件具有针对性。二是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兑现措施,调动广大群众对涉税案件的举报热情。三是要制定完善举报工作规程,建立起举报案件的批办制度、督办制度、反馈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登记、批办、转办、查办、反馈等各个环节都要有章可循。同时要完善举报受理工作手段,在人工受理来电、来函和来访举报的同时,应设立举报电话语音信箱、互联网电子信箱等先进快捷的举报受理方式,提高举报受理的工作效率。

五、税务稽查执行

(一)税务稽查执行的意义

税务稽查中的执行,就是将税务稽查案件审理机构制作的《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理、处罚的对象,监督其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税务处理、处罚决定,对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税务处理、处罚决定的执行对象采取和运用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各种税收强制措施,使税务处理、处罚决定得以完全履行的职能工作。

作为税务稽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执行环节是税务稽查成果实现的重要环节。经过税务稽查的选案、查案和案件审理等环节的职能的行使,制作的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体现着对国家税收利益的维护,和对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的纠正和惩戒。《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处罚决定书》在执行环节能否得到完全履行,决定着税务稽查成果能否完全实现;税收违法行为是否真正得到纠正和惩戒;国家的税收利益是否真正得到维护;也关系着税法的严肃性和刚性的问题。因此,执行工作在税务稽查中可谓是意义重大。

(二)税务稽查执行的现状和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1996年制定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把税务稽查工作规范为稽查选案、稽查实施、稽查审理和稽查执行四个环节。首次把“执行”引入到税务稽查工作中来,并逐渐推行四环节的分离机制。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大部分县、区的稽查局把稽查执行和稽查实施组合在一起,既由稽查实施人员负责案件的执行工作,实行谁办案谁执行的方式;也有部分地区在一个城市实行一级稽查的稽查局设置了的执行机构,专门负责稽查案件的执行工作。但无论对稽查执行采用那种组合方式,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或工作规则去对稽查执行工作加以规范。因此,对于税务稽查的执行工作仍需要作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近年来,税务稽查部门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绝大部分都得到了有效的执行,主要表现为全国税务稽查部门查补入库税收收入的连年增长,目前全国税务稽查部门查补入库税收收入的规模已达到400亿元人民币。这说明了我国以法治税的环境在不断得到改善,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力度不断得到加强,广大纳税人的守法意识也不断得到强化。但也有众多的积案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造成案件未执行或未被完全执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纳税人资金运营困难无力缴纳,税务机关因种种原因未采取强制执行措施;2.纳税人或在银行多头开户隐蔽资金状况,或隐蔽、转移财产致使无法追缴,税务机关的执行人员由于法治观念不强,未及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而失去诉讼时效;

3.地方党委、政府从本位主义出发对税务机关的执法进行不正当干预,致使案件难以执行;4.对纳税人破产、失踪等无法继续执行的案件,未按法定程序及时核销,形成不应有的积案;5.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从事案件执行工作,致使在执行案件的管理水平低,案件的执行技术水平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税务稽查执行工作的开展,影响着税务稽查成果的实现,并对税法的严肃性和刚性进行着挑战。因此,尽快规范税务稽查执行工作已势在必须。

(三)规范税稽查执行的途径

1.建立专门的税务稽查执行机构,是税务稽查工作专业分工的客观要求,也是税务稽查成果实现的重要保证。

2.设置专业岗位加强对稽查执行案件的管理有效提高案件执行工作效率。

3.充分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执行措施和手段,确保税务处理决定和处罚决定完全履行,维护税法的尊严。

六、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具体了解了税务稽查员的工作条件和流程,认识了税务稽查的工作现状以及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我们小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计划,落实到任务,再实地调查,收集资料。以海宁国税局为例,对税务稽查员这一岗位作出了具体的分析,为税务专业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2013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3】8号)

[2].《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关于做好2013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相

关事项的通知》(税总稽便函【2013】15号)

第三篇:税务稽查案例分析

税务稽查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某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国有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17%,企业所得是适用税率33%;现有职工942人。主营业务是制造销售变压器、风机。

二、基本案情

该单位自以来,采取虚列成本及价外收入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不申报纳税等手段大肆偷逃国家税款。

(一)该单位在至度的成本结转过程中,由于该企业生产的设备安装地点多在外地的偏远地区,企业在成本结转中存在以多暂估材料成本方式虚列成本的偷税行为。本次检查发现,该企业至三年中在多个项目的成本归中,虚列成本15,076,000元(虚列6,087,200元;虚列2,902,600元;虚列6,068,200元)。

该单位8月收取的某集团逾期付款利息350,080.00元,计入其他应付款未做收入。

(二)办案经过

鉴于该案的工作量巨大,案情复杂,要查清问题需要对被查企业多年的成本核算及应税收入进行全面的检查。国地税稽查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制定了周密的检查计划。4月29日由两局稽查骨干4人组成的检查组进入该单位,首先仔细询问了该企业的有关财务人员,责成他们提供该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和相关的资料。同时检查组的同志深入该企业的生产场地和供销部门对该企业的二级核算情况以及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细致的了解。根据掌握的情况检查组的同志决定从该企业的收入及成本核算的原始资料查起,采用顺查的方法,把本次检查查深查透,把本案办成铁案。

经过检查组对该企业大量的原始成本资料的检查,发现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安装地点多在偏远的地区,在设备安装和调试期间,许多设备的配件需要由供货厂家直接发往设备的安装地点。该企业的有关财务人对安装地所发生的成本掌握不了,只能按照施工现场传递过来地不准确材料,对部分成本进行暂估。在项目完工后,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按照财务制度和有关规定,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和取得的发票进行成本项目的认真核算和还原相关的成本。针对以上情况,检查人对该企业的法人和有关财务人员进行仔细地询问,并要求他们积极配合工作。经过对该企业三年来的进货情况进行统计,同时认真比对了该企业每个项目中所耗用的材料,发现该企业至三年中在对多个项目的成本归中,虚列成本15,076,000元。

另外,该单位8月收取的某集团逾期付款利息350,080.00元,计入其他应付款未做收入,该项费用属价外费用,本次检查该企业应补提销项税50,866.32元.四、处理处罚结果

综合以上情况,本次检查共计查补企业所得税2,850,777.60元(在调增计税所得额同时考虑企业原来亏损等因素),查补增值税50,866.32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理实施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该单位本次检查查出的问题定性为偷税,本次检查共查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2,901,643.92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加收滞纳金398,559.42元,并处补缴税款0.5倍的罚款计1,450821.96元。

第四篇:2011年税务稽查形势分析!!!!!

2011年税务稽查形势分析

要了解2011年的税务稽查形势,首先应对国家税务总局的稽查方针或者说是稽查原则有一个了解。近11年来,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始终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原则,即一手抓税收专项检查,一手抓税收专项整治。专项检查是对某一个行业的一次全面的税收体检,专项整治就是要抓恶性的大案要案,震慑犯罪分子。

最近三年,国家税务总局将税收专项检查分为指令性检查和指导性检查。指令项检查是指所有省份都要按照总局的要求必查的项目;指导性检查项目是指各地按照总局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1-2项进行专项检查。

从已经下发的《关于开展2011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来看,今年,税务稽查工作将主要讲围绕6项工作展开:一是抓好指令性检查项目,二是抓好指导性检查项目,三是严厉查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四是在部分地区组织区域专项整治,五是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轮查,六是严厉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

下面我们就对这6项稽查重点进行一一分析。

一、抓好指令性检查项目

《通知》中明确,今年的指令性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三类:①资本交易项目(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项目);②广告业;③办理电子、服装类产品等出口退(免)税的企业。重点检查办理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功能卡、数据存储装置、EMC磁盘存储器、固态非易失性存储器件、手持式无线电话等手机相关产品、蓝牙耳机及其他耳机、耳塞(包括传声器与扬声器的组合机)、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屏、电路板、集成电路板、偏光片等体积小、价值高的电子产品和各类服装出口退(免)税的出口企业。

(一)资本交易项目

过去,税务机关比较重视企业正常经营所得是否缴足了税,而对资本交易项目的税收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近两年来,随着一系列资本交易案件的查处,国家税务总局发现,资本交易项目存在很多税收问题,其涉及的税款额度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因此,2011年,资本交易项目被列为头号检查对象。

1、“大小非”解禁迁出重大涉税问题

2005年之前,我国实施股权分置,一部分股票允许上市流通,一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禁止流通的股票股东俗称“大小非”。“大非”就是占总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小非”就是占总股本5%以下的非流通股股东。由于这些股票不能上市流通,这些大股东一般不会关心股价的高低,他们只会从上市公司“抽血”,导致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现象的发生,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我国开展了股权分置改革,其目标就是实现股票的全流通,即所有股票都要上市流通。由于非流通股股东取得股票的对价较低,而转让后收益会翻好几倍。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是企业法人的话,转让股权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我国税收监控体系依靠的是“以票控税”,只要下游企业不要发票,税务机关就很难监管。因此有很多企业转让股权就不去缴纳企业所得税。

2009年,厦门市法院判决的一个“大小非”解禁涉税问题的案例引起了税务部门的注意。

2009年以后,资本交易的税收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一系列的税收法规也随着下发,而这些文件的发布,与一些反响重大的限售股转让案例息息相关。

(1)陈发树避税引出财税[2009]167号文件

除了法人股权转让限售股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外,自然人转让股权的税务问题也引起了税务部门的注意,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陈发树事件。”

陈发树是上市公司紫金矿业的董事长,紫金矿业2008年上市,其招股说明书显示三家公司持有紫金矿业的股份,而陈发树本人并未直接持有。也就是说,陈发树对紫金矿业是间接持股。这样的安排实际上就是为了逃避个人所得税。因为间接持股就意味着紫金矿业有利润不用直接分给陈发树,而是先分到中间控股公司,控股公司再将这些钱对外投资,自然就不涉及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了。

随着紫金矿业谋划上市,陈发树进行了税收筹划,将间接持股变为直接持股。即,将紫金矿业持有的三家公司的股票以每股0.1元的价格转让给陈发树,合计转让35888.16万股,陈发树总计支付转让款3588.82万元。经过股份转让,陈发树对紫金矿业的持股方式就由间接持股成为直接持有。

那么,陈发树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筹划呢?因为在间接持股模式下,紫金矿业分配利润时中间控股公司首先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分给陈发树时又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际税负能达到40%.如果是个人持有股票,目前税法规定不用纳个税,而且现行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1998]61号)并没有明确,转让上市公司股票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中的“股票”是限售股还是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所以理论上讲只要转让上市公司的股票均可免税。陈发树正是利用了这个文件的漏洞,作了上述筹划。

紫金矿业于2008年4月25日在A股上市,发行价为7.13元/股,陈发树等自然人股东持有的原始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至2009年4月27日,紫金矿业限售股解禁流通,仅仅在2009年的4月-7月三个月中,陈发树前后两次减持紫金矿业股份总计约2.94亿股,套现27.3亿元,而成本仅仅是2940万元,利润达27亿元。如果陈发树当时没做筹划,这27.3亿元,中间控股公司转让时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近7个亿。剩下的20亿元分给陈发树再缴20%的个人所得税,即4个亿,加在一起就是11个亿的税款。而改为个人持股后,陈发树一分钱的税款都不用缴!

限售股、原始股转让一夜暴富的情况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陈发树事件”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IPO”上市重启,新的上市公司,除了限售股转让外,自然人股东转让原始股也将能获取巨额所得,如果不对他们征税,有失公平。一是自然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本质上是财产转让,不征税税负不公平;二是法人转让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原始股要缴税,但自然人转让却不缴税,也造成了税负不公。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多次磋商,最终在2009年最后一天出台了《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67号),明确了将从2010年开始对限售股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按财产转让所得20%的税率征税。

(2)ETF避税与财税[2010]70号文件

随着限售股转让征税政策的实施,不少人又开始寻求新的避税通道。通过“ETF基金”避税就是其中一种。由于财税[2009]167号文件并未明确以股票交换ETF基金要征税,因此这些限售股股东们就将股票转换成ETF基金,再通过卖“ETF基金”进行避税。

因此,2010年11月1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再次下发了《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09]70号)。该文件规定:限售股在解禁前被多次转让的,转让方对每一次转让所得均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或大宗交易系统转让限售股,个人用限售股认购或申购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份额均属于纳税的范围。从而将ETF避税模式彻底堵死。

2、非居民股权转让涉税问题

随着税收征管工作的深入,税务机关逐渐开始扩大股权转让税收问题的监管范围,非居民间的转让股权问题也进入了税务机关的视线,因参与青岛啤酒的股权收购的陈发树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陈发树利用改变持股模式狠赚了27个亿之后,摇身一变成为香港居民。2009年,陈发树和日本的朝日啤酒一起购买了百威英博集团通过香港子公司ABJ持有的青岛啤酒7.01%的股权。ABJ公司2009年1月23日与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每股2.548美元向朝日啤酒株式会社转让其持有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61577836股H股股份(占青啤已发行总股本的19.99%),买价共计6.67亿美元,2009年5月7日与香港居民陈发树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每股2.5685美元向陈发树转让其持有的青啤公司91641342股H股股份(占青啤已发行总股本的7.01%),买价共计2.35亿美元。上述交易均已完成交割。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股权转让所得是否纳税关键是要看目标企业是否在中国境内。青啤收购案虽然是两个非居民企业之间的交易,但是由于标的股权是居民企业,因此中国当局具有税收管辖权,这一点是毫无疑问。但难题在于税收征管,由于取得收入的一方与支付价款的一方均在境外,如何实现税款征收入库呢?

由于百威英博公司占境内企业股份已超过25%,并且持有期限超过12月,我国内地对该股权转让所得拥有首先征税权,ABJ应该就其股权转让所得在青啤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青岛市地税局市北分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百威英博公司却因纳税数额大财务资金紧张,应纳税款迟迟未缴入国库。因交易双方均为外国企业,国内没有开设资金账户,税务机关无法实施强制执行措施扣缴税款。

最后,在请示国家税务总局后,青岛地税向普华永道发送了《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其通知ABJ和朝日啤酒务必在2009年6月15日前缴纳税款,逾期按规定加征滞纳金,并对外公告相关企业的不诚信行为。很快,普华永道代理申报缴纳了百威英博公司第一笔向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股权转让应纳企业所得税款3.34亿元,以及百威英博公司第二笔向陈发树先生股权转让应纳企业所得税1.18亿元。至此,百威英博公司转让青啤股权应纳税款4.52亿元全部依法征缴入库。

通过这个案例,税务机关意识到,非居民股权转让的涉税问题也不少,也需要大力稽查。

恰在此时,另一案例再次走入税务机关的视线。2010年9月8日,酝酿已久的沃达丰出售中国移动(00941,HK)股权一事终于落定。沃达丰是英国的电信业巨头,也是中国移动主要的外资股东之一,持股数量为6.42亿股,占中国移动总股份的3.2%.那么沃达丰转让香港中国移动的股票中国是否可以征税呢?

香港中国移动是注册于香港的公司,沃达丰是非居民企业,因此二者的股权转让属于非居民企业转让非居民企业的股票,表面上看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由于这些在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当时直接在港上市的法律环境和会计环境都不具备,因此这些公司一般会首先在维尔京群岛设立一个特殊目的公司,然后以这个公司为根据再在香港设立上市公司。中国移动在港上市时,首先将中国移动集团中国境内的32个具备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分两批注入维尔京移动,这样中国移动集团就从直接持股变为间接持股,即中国移动持股维尔京移动,维尔京移动持股香港中国移动。

2008年之前,中国移动集团这样的股权架构没有问题,但是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后,外资企业在境内实现的利润,如果投资于自己的股东,需要缴纳预提所得税。比如北京移动实现利润,不是直接分给中国移动通讯集团,而是先分给香港中国移动,香港中国移动再分给维尔京移动,维尔京移动再分给中国移动通讯集团。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北京移动已按规定缴纳了25%的企业所得税,分到香港中国移动时还要缴10%的企业所得税,香港中国移动再分给维尔京移动,维尔京移动不征税,但由于维尔京移动的利润最终要分给中国移动通讯集团,该集团是居民企业,应就全球所得在中国纳税,则维尔京移动分来的所得再次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由于维尔京移动不缴税,所以中国移动通讯集团的抵免也很难实现,而且税率也会高达60%。

因此,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概念,在2009年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依据实际管理机构标准认定为居民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2号)。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香港中国移动实际控制机构是在中国境内,所以将香港中国移动认定为境外注册境内控股的居民企业,就解决了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分红的问题。

在沃达丰转让香港中国移动股权的案例中,沃达丰实际上转让的是中国居民企业的股票,尽管它注册在香港,应按规定缴纳预提所得税。最终,北京市国税局在国家税务总局的指导下,2010年10月27日将该笔21.96亿元之巨的税款顺利征缴入库。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笔股权转让税款。

3、外资撤离的税收问题

2008年之前,我国的“假外资”非常多,很多企业在免税岛注册,然后在中国境内再投资,就成了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税收减免优惠。2008年之后,由于外资企业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税收优惠取消,很多企业就开始着手改变股权结构,从外资变为内资。

在审查外资企业股权变动时,税务机关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7]71号)。审查外资是否撤资的问题,如果外资企业转让中国境内企业股权低于持股比例的25%,或者持续经营期不满10年的,其过去享受的“两免三减半”优惠是不符合条件的,一律要追回。因此,2008年后,类似案例特别的多。

但如果是由于内资企业主动增值扩股,导致外资持股比例低于25%的,即所谓的被动稀释股份,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是不需要被追回的。这一点在税收检查过程中税务部门容易被忽视,希望引起纳税人的注意。

4、自然人之间转让股权

近年来,自然人之间转让股权也引起了税务部门的重视。如果两个自然人转让股权都按平价申报,溢价部分则由双方私下交易,在银行和税务机关尚未联网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税款流失。

因此,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文件规定,股权转让价格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如低价、平价)转让,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每股净资产或享有的股权比例对应的净资产份额进行纳税调整。

之后,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了《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核定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27号公告),对国税函[2009]285号文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界定了什么是计税价格明显偏低,什么是正当理由,如何调整计税依据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了自然人之间转让股权的涉税问题。

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资本交易项目被列为2011年的头号稽查项目,是有关部门根据近年来查获的相关案件,以及发文规范的股权转让类型中精心选择出来的。也是税务部门今年下大力气去查的一个项目。

(二)广告业

广告业是一个高收入行业,因此从业者的个税问题税务机关肯定要严查。其次,由于广告代理业有扣除项目,而这些扣除项目的范围在检查中会有很多问题,也是必查之处。第三就是广告业虚开发票现象非常严重。因此今年的税务稽查中,税务机关除了要查广告业自身偷漏税外,重点清查接受广告业发票,虚开发票的问题。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对于一般企业而言,15%的额度是用不完的,而广告业发票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容易获得,很多企业就会虚列广告费,加大费用支出。在实际检查中发现,企业利用PS技术,签订虚假广告合同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随着发票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发票问题将成为广告业今年税务稽查的重中之重。

(三)办理电子、服装类产品等出口退(免)税的企业

对于出口退税的检查,最近几年一直也没有放松,但今年为什么要重点检查电子产品的出口退税呢?

2009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税务机关连续征办多起利用CPU出口骗税的案件,国家税务总局为此专门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处利用CPU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国税函[2009]130号)文件,要求对相关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那么这类企业究竟是如何实施骗税的呢?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要退税,首先要有进项发票,这些犯罪分子一般是外贸企业,这些企业一般会先从国外买CPU,取得进项发票。但是这些买来的CPU并未用于出口,而是卖给不需要发票的电子市场。但出口没有货物不行,因此这些企业就会通过收购旧货或租借相同情况CPU的方式,以次充好虚报出口。为了能实现多次骗税,这些外贸企业又与走私集团相勾结,将这些淘汰的CPU通过走私集团回流到中国大陆,反复利用,实施下一轮循环骗税。

出口退税的前提是要给国家创汇。犯罪分子为了退税,自己在香港设立公司,自己卖给自己。然后利用地下钱庄将CPU内销的钱拢起来打到其在香港设立的公司账户上,换成港币后,再通过账号打入境内外贸企业,就完成了出口创汇的任务,可以顺利骗取国家退税。退税拿到手后,企业会将这些钱再次打到香港,进行循环骗税。

2009年年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严查CPU退税。检查过程中发现,不仅仅是CPU退税,与CPU类似的具备体积小、价值高的太阳能电池、电路板、蓝牙耳机等电子元件同样存在出口骗税的情况。因此总局今年将其锁定为第三类重点检查对象。

服装业的出口骗税是一个老的话题。2007年“利剑二号”专案就是一起裘皮服装出口骗税案件。2005-2006年的“夏都专案”也是服装出口退税的案件。服装的骗税案件与电子产品的骗税手法大同小异。也是以次充好,自己在境外设立公司,自己卖给自己,再利用地下钱庄出口创汇。进项发票有的是买票,有的是利用农产品发票进行抵税。

二、指导性检查项目

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税收专项检查指导性项目包括四类:①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②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③金融行业非居民企业;④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开展的其他项目。

(一)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

也许很多人会奇怪,已经连续几年被重点稽查的房地产业为何今年“退居二线”,成为指导性检查项目。这是因为,我国已连续9年将房地产业列入了指令性检查项目,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配合国务院做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工作,税务机关通过发政策和严稽查两种手段加大了对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监管。2010年,税务机关又在房地产企业稽查方面下了大力气,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因此,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将房地产企业列入指导性检查项目,不再组织全国性的检查,而是由各地自行组织检查。

(二)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

目前,在我国的税源结构中,工薪阶层个税收入占得比重比较大,真正的高收入者却纳税很少,会通过各种手法转移他的收入,偷逃个税。所以,在税务检查中经常会发现,企业老板的工资有时候会比普通员工还要低。因为老板实际上是不需要高工资的。企业赚了钱,不需要分到老板个人账户上,而老板豪华生活的一切开支都来源于公司:开得车是公司的折旧费,穿的服装是公司的工装,各种花销一定是公司的业务招待费。在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很难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进行监管。因此,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不但是完善税收制度的要求,也是实现税负公平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会将它作为一个选查检查项目进行稽查。

(三)金融行业非居民企业

外资银行被允许在中国开设分行后,这些分行和境外的资金往来日益频繁。但对于我国而言,对于这一行业的税收监管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过去关注不够。所以今年要对其进行税务检查,目的就是要摸清其税收方面的具体情况。检查重点应该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

三、严厉查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今年将从四个行业入手查处大案要案。一是继续做好虚开黄金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走逃企业和重点嫌疑企业的检查工作;二是重点查处煤炭、建材、交通运输、再生资源等行业仿造真票套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虚开“四小票”违法案件;三是重点查处利用电子、服装类产品等骗取出口退税案件;四是重点查处房地产、建筑安装等行业偷逃税案件。

(一)继续做好虚开黄金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走逃企业和重点嫌疑企业的检查工作。

所谓“黄金票”实质上就是变形票。2003年3月1日后,我国所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纳入了防伪税控系统的监管,因此,理论上讲是不会再有假票虚开的情况了,最多会出现真票假业务的情形。而且真票虚开,由于其上游企业也已经缴了税,税源也不至于流失。但2006年“雷霆一号”专案出现,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该案中上游企业卖黄金,下游企业抵扣的却是煤炭、铁矿,说明假票、变形票实际上也通过了防伪系统的认证。这一情况引起了税务机关的重点关注,相关案件也随之浮出水面。因此,在2010年第四季度,国家税务总局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在全国进行“黄金票”专项检查行动,并确定在今年重点查办大案要案。

(二)重点查处煤炭、建材、交通运输、再生资源等行业仿造真票套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虚开“四小票”违法案件。

煤炭、建材、交通运输、再生资源这些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进项不容易取得。比如煤炭经销企业,由于现在是煤炭的卖方市场,煤炭经销企业到小煤矿买煤往往拿不到发票,由于这些煤最终要卖给大的发电厂、焦炭厂,这些大企业都需要发票。因此,在上游没发票,下游又要发票的情况下,这些煤炭经销企业就想到了大量购买柴油发票进行抵扣。因为煤炭专用发票的手续费高,不好买,而柴油发票比较好买,账面上也比较合理。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油贩子买油,钱付给石油公司,但票却开给了煤炭经销公司,付款的方向不一致,根据国税发[1995]192号文件第一条第一项第二款的规定:“准予计算进项乘客扣除的货运发票,其发货人、收货人、起运人、到达地、运输方式、货物名称、货物数量、运输单价、运费金额等项目的填写必须齐全,与购货发票上所列的有关项目必须相符,否则不予抵扣。”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煤炭经销企业会和油贩子就想到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骗税。第一步,油贩子先把大量资金打入煤炭经销企业账户,煤炭经销企业做一笔账: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借款。第二步,煤炭经销企业收到款后,通过网上银行在1分钟之内立刻将钱打入石油公司账户。而石油公司只遵循一条原则,谁给钱票就开给谁。于是发票很自然就开给了煤炭经销公司。第三步,发票到手后,煤炭经销公司和油贩子各取所需,开发票的手续费另行解决,完成了整个骗税过程。

建材、交通运输、再生资源这些行业与煤炭行业的发票骗税问题大同小异。

(三)重点利用检查电子、服装类产品骗取出口退税案件。

(四)重点检查房地产建筑安装等行业的偷逃税案件。

第三项和第四项重点检查的大案要案,在指令性检查项目和指导性检查项目中已经讲过,在此不再重复。但需要提醒的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这类重点查办的税收违规行为,今年是要出大案要案,而且会重点查办与发票使用相关联的方面,这一点需要企业特别关注。

四、在部分地区组织区域专项整治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今年要继续选择税收秩序相对混乱,税收违法行为比较集中的地区组织开展废旧物资发票、交通运输发票的区域专项整治。

大家可以看到,这一专项整治再次与发票问题相关联。废旧物资发票、交通运输发票归根到底还是增值税抵扣凭证问题。

按照规定,废旧物资发票虽然目前不能再作为下游企业的抵扣凭证了。但这里也有一个矛盾,一方面要建设环保型社会,鼓励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如果允许废旧物资发票作为抵扣凭证,就会导致大案要案的发生,可以说这是个两难的抉择。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江苏铁本”案件。因此,在取消废旧物资发票作为抵扣凭证的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也同时出台了一个优惠政策,即2009年开具专用发票进项少的废旧物资企业,可以获得财政返还70%.2010年财政返还50%,通过复杂的退还手续来防范企业虚开发票。但执行效果目前来看还不是特别让人满意。

交通运输业上游缴营业税,下游缴增值税,而且税率严重倒挂,这是沉积多年的一个税收问题。好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传来福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公开表示,今年将在部分生产性服务企业实行增值税改革,交通运输业有望在今年改为征收增值税。

这里再次提醒企业,国税系统为了检查虚开发票的现象,专门在内部设立了“协查科”进行发票协查。由此看出,今后一个阶段,对于发票的检查力度会不断加大。今年将选择在江西、江苏、安徽、河北、北京五个重点地区展开。

五、有序开展重点税源企业的轮查工作

《通知》中指出,要把重点税源企业轮查工作作为税务稽查一项常规性工作有序实施。不断总结并探索重点税源企业检查的方式方法。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对近几年未检查过的重点税源企业按照行业确定重点,开展轮查工作,促进企业提高纳税遵从度。各地要根据当地重点税源情况,选择当地部分重点税源企业开展轮查工作。

对重点税源企业的轮查,实质上瞄准的都是大企业。因为一般而言,大企业是不会主动偷漏税的,有税收问题也多是因为税收政策理解不到位,或者是为了完成国资源下达的一些指标而进行报表的粉饰。所以检查这些大企业,税务机关一般都会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把握好这些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就有保障;二是检查这些大企业,特别是央企要注意检查方法;三是除了央企外,还有很多的民营企业也是重点的税源企业,但是财务的规范性相对较差,因此对这些企业也应该区别对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轮查实质上也是税务机关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的一个体现,每年对这些企业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也有利于这些企业的内控规范的建设。

六、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

在《2011年全国税务稽查工作要点》中,国家税务总局特别强调,今年要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按照“打击与建设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税收专项检查、区域税收专项整治、重点税源企业轮查和税收违法案件检查,认真开展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工作,做到“查账必查票”、“查案必查票”、“查税必查票”。

自2008年以来,国务院亲自部署打击假发票行动,成效显著。2010年,审计署的一则审计数据显示,2010年抽查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其中:8个部门本级和34个所属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背景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9784.14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等;12个部门本级和37个所属单位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接受虚假发票报账4456.66万元。

由此国务院再次感觉到发票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国家税务总局今年再次将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列为税务稽查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查案必查票、查税必查票、查账必查票”的检查原则。

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在《通知》中指出,今年税务稽查工作将加强协查工作力度。国家税务总局将在全国地税局稽查局逐步推广应用协查系统,将货物运输发票纳入协查系统,研究实施普通发票案件协查工作。除另有规定外,能够通过协查系统发起的增值税抵扣凭证协查,一律通过协查系统开展。各省级国税局稽查局也将加大对协查发函、受托回函情况的监控力度,既要监控委托协查准确率、受托协查的按期回复率,也要监控协查的信息完整率、回函的质量。

对于大案要案的查办,国家税务总局也要求继续建立健全国、地税稽查协作机制,提高对共管户的信息交换、税收专项检查、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和大要案件查处协作水平,及时办理案件移交,确保查补税款足额入库。此外,税务总局要求各地要与海关、公安等部门完善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联合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与银行、工商、财政以及监察、法院、检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税务稽查的一个核心词就是“发票”!所有的稽查工作都是围绕发票展开的。目前新的发票管理办法也已开始实施,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企业务必要先进行内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在本轮稽查风暴中受到更大的冲击。

第五篇:如何撰写税务稽查典型案例分析

如何撰写税务稽查典型案例分析

随着新征管模式的建立与运行,税务稽查在新征管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我省国税系统通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逐步完善稽查运行机制,建立了稽查四环节协调运行机制,在全省全面实行“一级稽查”,大大促进了稽查工作的开展,税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稽查部门查处了大量税收违法案件,而其中有许多案件的查处对税务稽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了更好地指导案件查处工作,提高稽查人员查处涉税违法案件的质量和水平,对具有代表性案件进行总结分析,总结查案经验、做法,分析查案得失,撰写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交流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如何撰写典型案例分析,使其能真正成为具有指导意义上的案例,有效促进稽查办案水平进一步提高,则是我们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所要追求和达到的目标。

一、典型案例的内涵

(一)概念

所谓案例是指税务稽查查处涉税违法案件的范例和标本,它是从实际税务稽查案件中提炼而来的。而典型案例则是指案例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可借鉴性。就案件本身而言,个案特色突出,所查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查案经验和技巧方法有可推广交流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所有的稽查案例都是稽查案件,是对稽查案件查出过程的描写、叙述,但并不是对每一个案件的描写都能成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这就是案例与典型案例的本质区别。

(二)典型案例所具备的特点。典型案例所具有的交流、借鉴意义,关键在于突出个案特色,尤其在案件发生、案件性质、偷税手段,案情复杂程度,稽查组织和稽查方法等方面独具特色。所以,它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案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是指税务稽查从选案、查案、审理到执行四个环节都独具特色或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独具特色,从选案对象的确定,检查的方式方法、检查的组织,方案的制定以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借鉴价值。

二是案件组织查处有一定难度。案情较为复杂,偷税手段和手法较为隐蔽、情节恶劣、性质严重,查办案件难度较大,个案特色较为突出。案情复杂程度和案件查处深度、力度决定了案例的交流价值,它能否有效指导查案工作。

三是案例分析恰如其分,针对性要强。分析必须是对查处案件过程中发现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并有一定深度,尤其是查案得失的分析,不仅能够及时总结案件查处过程的得失,关键在于通过这种事后的分析,为以后查办案件提供帮助和借鉴,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和出现。从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典型案例应包括案例(案件查处过程)和分析两部分内容,两者缺一不可。因此,一篇成功的典型案例“贵在典型,重在(案例)过程,关键在分析”。

二、目前在撰写典型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自96年以来,我省一直都非常重视对税务稽查案例的总结和分析,并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整理成册,供大家交流借鉴,这对案件查处工作确实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当我们重读这些案例时,能了解的却仅仅是这些案例是如何定性处理的,在哪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定案,可以说,通过这个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操作使用。但不容忽视的却是对典型案例的理解形成了一个误区:这些案例分析就是稽查定案的范本,在实践中只需要比照执行。至于通过查处本案,在查案方法、技巧上有什么经验可汲取,有什么教训可引以为戒,却不得而知;从案例分析中却看不到问题所在和分析内容,更谈不上让人交流和借鉴之处。这是导致多年来案例分析千篇一律的关键。目前在案例分析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典型案例不典型。受过去查案观念的影响,案例分析只注重对查处案件的定性处理,忽视了对查案过程得失的分析,在代表性和典型性上不突出。有的案例案情单一,过程简单,没特色可言,根本不具备交流价值。

(二)在写作体例上过于刻板。有的案例在结构和内容上不很完整,有的甚至将税务处理决定书掐头去尾地照搬挪用,有的按照案例八要素的内容简单罗列,形成了三段式和八股制式,可读性不强。有的案例不是客观真实地描述案件本身,而是辞藻华丽,言语太过夸张,文学色彩甚浓,失却了典型案例的淳朴之色。

(三)缺乏对案例进行实质性分析。分析方法不得当,分析不是紧扣案件主体,不是从查案方法、技巧的得失、纳税人税收违法手段、征管漏洞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而是为了分析而分析,甚至将一些与本案无关的分析也挖空心思地进行概念式的内容罗列,泛泛而谈,大而空,没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无可借鉴之处,更难以让人信服。

(四)目前大多数典型案例仅仅是突出了案件检查环节的典型性,而忽视了对稽查选案、审理、执行三个环节可借鉴作用的挖掘分析。这种案例充其量也只能反映我们案件查处工作的一小部分,还不能算做是完整意义上的典型案例。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对案例分析的指导作用认识不足,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指导不到位;二是对典型案例挖掘不够,不善于总结分析,尤其是缺乏对稽查四个环节全面总结分析。三是为写案例而写案例,有敷衍应付的现象。

三、如何撰写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是衡量稽查水平和进行稽查经验交流的有效途径。一篇好的典型案例能全面反映出查办案件深度、力度和水平,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在撰写典型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典型案例应具备的八要素。撰写典型案例的目的在于通过稽查实例,分析研究各种偷逃骗税手法的突破方法和检查技巧,以及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更好地了解偷逃骗税行为,拓宽检查视野,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查质量。因此,一篇完整的典型案例应包括以下要素:

1、案件来源。案件线索是如何发现和确定的。

2、被查对象基本情况。既要有一定的数字概念,又要有经营规模、税务管理和纳税情况的介绍。

3、检查方式方法。检查方法要针对被查对象、行业以及生产工艺、会计核算特点,就检查方案的制定,实际检查方法、技巧的运用进行介绍。

4、作案手段及特点。税务违法犯罪的特征,作案的手段,通过案情的剖析充分描述出来。

5、违法事实及处理意见。违法事实表述条理清楚,证据确凿,援引法律法规准确。

6、案件审理、执行情况。对处理意见的审理,稽查补正情况,审理定性情况以及执行入库情况也要交代清楚。

7、征管薄弱环节和查案得失分析。要紧扣案件主体找准存在问题的关键环节,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既有一定的深度,也要触类旁通有一定的广度。

8、稽查对策及建议。对稽查发现的问题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上述八要素要融会贯通在整篇案例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切记提纲式的简单罗列、描述,这样才不失为一篇完整的典型案例。(二)要突出“典型”、“案例”、“分析”

一是要注重典型。案件的典型性要靠领导来挖掘和发现,要善于从所查案件中及时、准确地选择出在税收征管上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具有代表性、可交流性和个案特征的案件。而不是不加分析地任意选择和随意确定。

二是案例要客观、真实反映案件查处的全过程。尤其要突出检查中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稽查方法和技巧,突破疑点、难点的方式和方法。在撰写案例时要注意: 首先,内容要充分完整,结构要清晰合理,这是撰写典型案例最基本的要求。既要突出对查案过程的叙写,又要揭示出税收征管的复杂程度。既要有查案方式、方法的反映,也要有违法事实和作案手法的描写;既要有违法犯罪证据事实的分析和表述,又要有问题和成因的分析,以及建议思考的提出等等。

其次,对案件描述要客观真实、具体明确。典型案例重在客观真实地反映查案的过程和案件的来龙去脉,但对过程的描述应尊重客观事实,保持案件原貌,无须夹杂强烈浓厚的文学修饰。既要突出过程,又要注重情节。切记笼统、抽象和概括说明。

第三,要有可读性。案例八要素是对典型案例内容的原则性要求,也是一种规范化内容,但规范化并不等于僵化、教条,对案例内容的简单罗列,或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只能使典型案例黯然失色,没有了特色,也就不具有可读性,更无任何借鉴意义。

三是案例分析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要善于剥开案情繁杂的表层现象,深入寻求实质性的东西。对查处过程要进行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真正找出问题所在。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对查案过程得失进行分析,它包括从查案的组织、查案的方法、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推行、借鉴,又有哪些失败的教训可吸取。同时,要对查案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特别在查案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没有查深、查透、查清楚的地方,要进行认真总结。

第二,对偷税手段和手法、情节和心理进行分析,揭示偷税等税收违法犯罪的特点、动向和趋势,为今后查办案件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供支持。第三,对征管中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要言之有物。分析要紧扣案件本身,围绕着存在问题查找直接原因,尤其要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关键环节,深刻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案例分析是典型案例的“点睛画龙”之处,它的作用和意义是深远的,能发人深思,给人以启发。

(三)注意写作方法和技巧。俗话讲:“文无定式”。这主要指从写文章的思路、方法、技巧、程式等方面并没有固定的格式。所以典型案例的写作要破除三段式、八股文,讲求写作形式上的多样化,尽量做到开门见山,文风质朴,文字流畅,切记不能搞“文学创作”。

(四)要注意挖掘,善于分析总结。在实际工作中,一个成功查处的案件能成为有普遍指导意义上的典型案例,这要靠各级领导去发现、去挖掘并加以分析总结和完善。切忌作为任务下达而成为稽查人员的负担。作为查案人员要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做好稽查工作日志,从开始查案就要为案例的撰写打下基础。案例培训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随着案例撰写水平的不断提高,案例交流幅度的加大,将会带来稽查人员查案水平的普遍提高。

下载基于UML的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UML的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稽查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简易版)

    稽查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 …………………………………………………………………………………………………………………………… ¤¤说明:【 】表示岗位; 《 》表示菜单; ○......

    税务稽查工作总结

    紧张而又繁忙的2006年即将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慨颇多,我稽查三科的同志们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在分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胜利......

    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精选]

    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1.应对日常基础工作 规范经营,税收筹划 资料存档,规范管理 单独办公,资料分档 这是事前做好基本功,对公司现有业务运用扎实的财务知识,做好税务方面的筹划,资......

    税务稽查工作计划(大全)

    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使2006年的工作有更大的提高,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利用多种形式开......

    【精品】税务稽查报告

    【精品】税务稽查报告 http://www.xiexiebang.com/p-1486169098761.html税 务 稽 查 报 告 案 件 编 号 稽查对象名称 法定代表人 纳税人地址 稽查所属期间 稽 查 类 型 财......

    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如何应对税务稽查?【税务风险控制】 2010-10-20 20:18: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liangzi 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获悉,今年税务机关将加强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对房地产业、娱乐业、金......

    税务稽查工作总结(推荐)

    紧张而又繁忙的2004年即将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慨颇多,我稽查三科的同志们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在分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胜利......

    税务稽查单选题

    税务稽查管理概述一、单项选择1.税务稽查的客体是()。 A.涉税犯罪嫌疑人 B.纳税人 C.扣缴义务人D.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情况。 2. 税务稽查的对象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