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外访万家体会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郭家坝中心小学 胡开生
“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它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过去,我们家访通常是访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或者有问题的学生,而且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并且需要访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就忽略了与大多数家庭的沟通。本次家访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我们也一改过去的利用电话进行家访的模式,亲自走入学生的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沟通。这样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家访给我体会最深的是让我了解了很多平时没有了解到的情况。有些学生平时在学校表现很好,他们不仅表现得彬彬有礼,而且成绩也是非常的棒。但是他们在家里的表现与学校有很大的区别。在家里他们却是娇贵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只要有一点不顺他们的心意,他们就马上变脸。对此,老师与家长交换了意见,教师在教育方法上给家长提了一些中肯的一建议。
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这是我家访得到的第二个体会。家访时,我们学前班的学生看到老师来了,马上高兴地大声喊“老师好”,赶紧拉着老师坐下。即使一些平时很头疼的孩子也表现得很优秀,让我感动。印象最深的那次我们去班上一个“淘气包”的家里时的情景。这个学生平时在学校很淘气。他的胆子很大,常常站在高处向下跳。为此,我批评了他很 1
多次。那次去他家时,他显得非常的高兴,一会跑过来一会跑过去。当他妈妈给我们泡茶时,他居然拿出自己的牛奶非要我们接着。并且还要看着我们喝下去。他才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啊!这一幕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每当想起这一幕,我内心充满了感动,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家访的第三个体会要想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家长和老师必须经常保持沟通。我们班有很多留守学生,父母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对我们所学的知识一窍不通。小孩子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辅导。更为担心的是,孩子很淘气,在家里根本不听话,爷爷奶奶毫无办法。对此,爷爷奶奶也希望我们老师在学校对孩子多辅导,多教育。
家访给我的感受很多。对此项活动我也由刚开始的敷衍变成了真正的实践。这次的家访活动为我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一定会认真实行,并且坚持下去。
第二篇:课外访万家体会
“课外访万家”有感
金叶希望小学 贺松
10月26日,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我和六(2)班班主任甘秋菊老师、五(2)班班主任刘克雄老师等深入学生家庭,进行了一天短暂而有意义的集中家访活动。我深入大南沟村、汤家坝村、乐元村一共走访了三(1)班、三(2)班、五(1)班王永强、刘梓怡、朱欣雨、鄢金阳、刘军、罗坤等20位学生。他们中间有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也有学困生,更有行为异常的学生。每到一家我首先向家长介绍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介绍均衡发展的意义、目的,介绍学校近几年发生的举动2变化,介绍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情况。然后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最后征求家长对老师、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一遍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通过家访,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孩子在家中的学习和生活,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回想家访的情景,我和其他几位老师一样,都感慨万分,也愿意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同回味家访的感受。
一、家是孩子的“精神世界”
现代社会对家庭的理解应该是全家人有着美好的希望,并努力为之奋斗,走入学生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孩子的“精神世界”。有的家中电器齐备,装潢高档,可孩子的书房中却缺少精神食粮---“书”;有的家中虽然比较凌乱,但是却随处可以看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之作;还有的家庭比较简陋,没有孩子的固定书房,与卧室客厅混为一团。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我们一踏进家门就可以感受到。在交谈中,我们和家长沟通交流,希望家长建立一个健康、丰富、充盈的精神世界,让家长和孩子都怀有美好的希望,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长,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家庭的共同目标。
二、家访是架设沟通的桥梁
记得我小时侯,老师突然到我家中家访,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也记不清楚老师曾经都说了什么,可当时那种难受恐惧却还记忆犹新。也曾听见街边的老婆婆哄调皮的孙子都这样说:“再不听话,老师就来了的……”这样类似的话语,如何避免老师的家访犹如“大灰狼来了”。家访前,我们特别注意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事先征得孩子和家长的同意,并告诉孩子:老师想去你的家里看看,和爸爸妈妈聊一聊,参观你的房间,你欢迎我们吗?孩子轻松并热情的答应了。我们的家长都非常热情,有的亲自和孩子下楼来接我们,有的把我们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有的打电话亲自邀请……特别是在三(1)班万欣宇家,我到她家时,她父亲不在家,母亲可能由于前一天工作太累,还没有起床,万欣宇看到我走进她,急的满脸通红,眼圈里含满了泪水。我见此情景,连忙轻言细语的对她说:“不要怪妈妈,妈妈一天工作太辛苦,老师先到其他同学家,一会儿再来你家,好吗?”。当我再次来到她家时,她妈妈满怀愧疚的对我说:“真是不好意思,你刚走,孩子在家哭着说,老师到别的同学家,家长都热情接待,而到自己家,妈妈却还在睡觉,觉得家长不重视,很丢她的面子”。这让我非常感动,这说明家长、还在对老师家访非常重视、非常欢迎。其实家访对每一个家庭都十分重要,家长非常愿意和我们近距离的交流,愿意和老师详谈孩子的成长过程,更愿意耐心倾听我们提出的合理化的建议,我们在家访时也及时肯定孩子在校取得了哪些进步,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这样家访的气氛非常融洽,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孩子也消除恐惧心理,愿意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家长亲切地称我们是“及时雨”。家访让家长更加了解我们,也让我们缩短了和家长的距离,和家长学做朋友,形成教育合力。
三、家访是孩子增强信心的“兴奋剂”
在奥林匹克赛场上,谁要是注射了“兴奋剂”,谁就会无情的驱逐下场;家访却是孩子增强信心的“兴奋剂”,它非常难得。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那就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理解、接受的教育。找到一把能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对我们老师来讲可能是一时的发现,对学生来讲可能就是一生的铭记。一次有效的家访可以改变孩子的思想认识,平时老师在学校找学生谈话,因为各种原因,有时还不够深入,可是家访中,老师亲切的话语,鼓励的眼神,和孩子在学习上的约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愿意在老师的帮助下努力进步。爱学生,就是爱学生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眼神,一个鼓励,一点进步,一次发言……有了“家访”这个爱的摇篮,我们的孩子会在爱的指引下,充满信心,天天向上!
面对许许多多的家庭,我感慨万千,如果不是有机会走进每个家庭中,我也不能了解这么多孩子背后的环境和家长的想法,家访不仅使我们互相了解,也使我们有了充分的情感上的交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了很多的共识。伴随着街灯映照着我们狭长的身影,我和老师们在夜色中作伴回家,远远地听见甘老师的家属笑着说:“我仿佛又看到了六七十年代,骑着自行车家访的老师”!细细想来,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朴实、真诚的心。
2014年10月28日
第三篇:课外访万家体会
重拾昨日的船票――家访
901班韩会琼
2011年10月15日是一个阳光明媚,非常适合出行的日子。我和美女老师付金华在学校办公室主任王功政老师的带领下于10月份5日早晨7时多乘车从茅坪出发,向庙河挺进。约4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九曲佬,下车便直奔渡口,经向村民打听渡船要9点20才有,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江边遥望庙河,在晨风中陪伴江水一个多小时。
我们无奈地走到江边,恰巧渡船就在江边准备向江对岸运送修公路用的炸药。当船家得知我们是走访学生的教师,便毫不犹豫地叫我们上船。马达声隆隆,船向对岸驰去。当船航行至江心时,突然剧烈颠簸左右摇晃起来,船上装炸药一下子倒入舱内,热闹的船上顿时一片寂静,空气也仿佛沉重起来。我在船上站不稳也坐不住,只是一把紧紧地抓住船的窗弦,闭上眼睛,也不顾上去看傅老师和王老师的表情。可能都心情沉重吧,从下船到今天为止,我们谁也没有提起那天坐船过河的经历。好的是这样的“惊涛骇浪”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几分钟后河面便又波光粼粼了,约20分钟左右的航程,我们就下船上了岸。
人烟稀少,茅草丰茂,下船后我们只好顺路从江边的乡村公路蜿蜒向上爬,大约爬了一公里,终于有了人家。我们前去打听,正在问路之际,学生付苏维端着饭碗出来了,原来这里就是他的家,付苏维的母亲听孩子在喊“老师”,也端着饭碗出来迎接我们,就这样我们来到付苏维的家。
付苏维的家是山顶滑坡安置性移民,房子建得较大,可是房子内还没有刷白,更别说粉刷涂料了,由于建房后家中经济困难,他父亲在两河打工,母亲在家料理家务并“陪孩子”读书。傅苏维是我班上的学生,我向他的母亲详细介绍了他在校的学习、生活、品行和身体状况,王主任也向他们介绍了我们这次走访的目的,询问了他对我们学校和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没有敢多耽搁又马上直奔王妮的家------据付苏维介绍,剩下的四位同学数她最远。为了不影响到付苏维做作业,我们没有请付苏维带路,只是向他问清楚了路线,告别了付苏维家,就直奔王妮家。
路途泥淋,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来到了王妮家。就这样经过五个多小时,我们一行三人走访庙河4名学生。我们要走访的最后一名学生是905班的吴丹丹,由于该生的妹妹先天有病,所以她们的母亲只得在新县城租房居住,我们没有在庙河没有见到她。
下午1点半我们坐船返回九曲佬,依次走访了兰陵的四个学生。下午五点多钟返回茅坪。
这次家访,对我来说虽是旧事重提,拿一张旧船票航行向社区、但它能带我们走进家长和孩子的心中。
家访,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从我们上船开始,本来渡船是要上午九点20才开船的。当船家听说我们是老师走访学生,二话没说就让我们随他们的货船马上过河,唯恐耽误了我们走访。村干部万书记听说老师们来走访了,专门渡河在村委会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在自
己的老家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只是我们觉得家长情谊的厚重,我们才不得不谢绝了村干部的盛情。原书记熊长海专门跑到学生家中来见我们,并对我们到庙河村的走访活动表示感谢。言语朴实,态度诚恳,令人感动。
家访,能倾听到家长的心声。庙河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条件落后。孩子读书应该是家长们的希望。可是家长担心多多,一是放学时学生们乘车不方便。主要是学生人数不多,司机不愿意按时接送,孩子们不得不早早地坐到车上随司机拖在车上满街逛、拉人,可是到江边却比较晚。家长盼望学校能否给学生联系一个可靠车辆,准时接送学生。这样家长能放心,学生能安心。二是渡船班次少,常常是风大浪大,周末不见孩子回家,心中惶恐。其它还有学生吃饭问题,女生饮水、洗漱问题,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生活指导问题。等等。倾听家长的心声,掌握第一手资料,也便于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家访,能收获到厚重的生情。庙河经济条件差,学生基本上都享受贫困生资助。走访途中我们四次接到向倩倩的妈妈打来的电话,询问我们在哪儿,并一再邀请去她家吃饭,本来是一再拒绝的,可到她家后,我再也无法拒绝了。她家除了向倩倩还小女儿在逸夫小学读书,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仍然靠孩子们的父亲在外打工,一家四口居住的是老式的土墙屋,泥巴地,不过两个女儿都非常听话,学习成绩也还不错,这让家长们也感到满足。懂事的向倩倩在周五放假我请她打听过河船 时就知道了老师们会去走访他们的家,就利用“节余”的生活费在茅坪菜市场买了在她看来是好吃的菜---一盘鸡爪子和鸡杂,回
家就和她妈妈商量请走访老师吃饭。她妈妈还请人帮忙做饭以便自己和老师们交流。老师们,看到此情此景,你能再拒绝么?我们只好谢绝了村班干部的招待。吃饭时付双双读三年级的妹妹面对着一大桌子菜却只吃了土豆丝,无论我们怎么劝她吃菜她都不肯。她姐姐基本上也一样。当时的情境让我心疼。谁说当今的学生不懂爱?那是我们平时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
家访,便于反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由于以前对庙河比较陌生,在每周星期五上完第四节课后生怕学生上完下午的课后回不了家,按照学校要求学生上完第四节课后就放了他们。通过走访才发现他们完全可以上完下午的课再回家。只不过老师们可以帮忙联系司机并和家长取得联系,更何况本届庙河的学生基础都还不错,考高中非常有希望,如果他们也和其他同学一样上完课后再放学是必成绩会更好些。想想,一学期下来,他们就比别人少上40余节课呀!
再如,这次庙河的四个学生,通过走访才知道,他们都是父亲在外打工,都只有母亲在家带着孩子,他们都是留守生,然而我们的统计表中却没有他们的相关信息。刘双爽还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孤儿,家中就她自己,周末在家她就帮她的三爹带小孩或是做些家务,然后就在三爹家渡过周末,因为在她读小学三年级时父母离婚,她随父生活,而庙河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她的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她不仅家庭温暖缺失,而且家庭教育缺失。我自责呀,做为她的班主任给予她的关爱太少了。在今后工作中要像关爱自己的女儿一样从生活常识、青春期卫生、人际关系多给予指导,老师的关爱是必会弥补一些家庭中
爱的缺失。好的是刘双爽性格开朗、能更多地为他人考虑问题,因此让我内心稍微有些宽慰。不过还是要强调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深入到学生家中,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多和学生亲近。坚信播种爱一定能收获爱。
第四篇:课外访万家体会---李
访万家活动随想
西大垸中学李思尧
“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在我校展开了。学校给每一位教师发放《家访工作手册》,并逐项提出具体要求。家访前,学校让我们教师先从学生口中摸清家庭情况,设计“因家施访”方案;家访中,要求我们教师与家长、学生平等交流;家访后要填写《家访工作手册》并及时反馈交流。
通过活动我具体地反思体会有以下两点:
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我校四百多名学生中,有近一半学生是留守少年儿童。就拿我们这次负责家访的学生来说吧,10名学生中有5人为留守者,他们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访万家”活动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二、必须注重对青少年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班上
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我认为,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要经常举行“家长学习交流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不是培养“考试的机器”。考试是学习的一种过程,是学校了解孩子掌握知识多少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考察孩子的唯一方法。要让家长意识到分数绝对不是评价学生将来是不是成材的唯一标准,而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却能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最大的收获,同时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最有效率的开展。
通过课外访万家活动,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让我在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自省、改进与提高。更让我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两方面不断相互沟通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孩子健康成长。通过沟通,可以很好的、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任何人没有理由不重视教育的作用。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教师能力,提高了教师师德素养,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第五篇: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活动小结
曹荣菊
本学期,结合湖北省教育厅开展的主题为“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主题活动,我校也切实开展了本次活动。目前活动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将前一段时间的活动进行以下小结:
一、高度重视、全员参与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大家的参与,学校针对本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人员安排上全员参与,老师们2人一组,结伴安排家访工作。
二、努力实践,多形式落实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灵魂,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主题为“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活动,铸造现代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儿童。借选比访先进个人的契机,全员参与,积极开展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教育教学新局面,以教师队伍建设年为契机,切实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收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三、做好调查、关注学生心灵
家访工作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历来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而凭借这股力量既可以夯实家校联系之间的纽带,同时又为学校管理和家庭
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应该说,这部分工作成分的存在和延伸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活动中,我们将走访对象分为3类,有学困生、特殊家庭学生、优秀学生,分不同时段进行走访。家访前,我们事先做好调查工作。做到有的放失。
特殊家庭和学困生,我们更关注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优秀学生,我们关注学习和生活能力的提高。针对不同的家庭,我们制定不同的家访形式和方法。
而在实际的家访工作中,自己也亲身经历和感受了它的必要和重要,也相信在工作中不断萃取其中的点滴精华来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是何等重要,而最根本的核心是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生追求,为此,我们也必将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及时反思和总结,力求让宝贵的资源和经验更好、更全面的来指导我们开展好各项工作。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坐标,找准自己的定位,方能让自己在社会中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社会是由更小单位组合而成的——家庭。面对“内容”不一的家庭而言,作为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士来讲,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细致的把握好学生的实际处境,在积极有效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争取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和环境。
课外访万家活动反思
曹荣菊
随着“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也紧锣密鼓地在我校展开了。学校给每一位教师发放《家访手记》,并逐项提出具体要求。家访前,学校对教师家访培训,让全体教师先摸清受访学生的家庭情况,设计“因家施访”方案;家访中,要求我们教师态度谦和,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家访后,填写《家访手记》。
作为班主任的我,通过此次“访万家”活动,受益匪浅。具体地反思体会有以下两点:
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他们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访万家”活动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二、必须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十几分或几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家长认为是很优秀的孩子,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学校、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通过家访中与家长的交流,我看出有很多家长对学生寄托了他们的全部希望,但似乎方法不得当。因为他们只是一味的关注学生的成绩,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去关心孩子的学习习惯。我们要让家长意识到分数绝对不是评价学生将来是不是成材的唯一标准,而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却能塑造一个
优秀的人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最大的收获,同时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最有效率的开展。
通过参加“ 课外访万家”活动,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更让我在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自省、改进与提高。更让我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两方面不断相互沟通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孩子健康成长。通过沟通,可以很好的、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沟通是理解的桥梁,也是学生家庭与学校联系中很必要的手段。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者对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任何人没有理由不重视教育的作用。
课外访万家典型材料
今年开学,我们学校继续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通过一次次家访活动,学校的总体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校的学习风气变得更加浓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不断提高。我校“课外访万家”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家访很累,但我学到也得到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到张创男家去家访。
肥仔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雷人学生。不仅成绩差,而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满口粗话,暴力攻击同学,只要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用粗话脏话骂人,同学对他敬而远之。我常被他雷得焦头烂额,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我那天是晚上六点多钟到他家的。当时他们一家祖孙三代正为孩子做作业的事闹得不愉快。不过老师一进来他们就停止了争吵,并热情地接待了我。孩子爸爸也是个爽快直率的人,开门见山谈孩子的缺点,孩子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真有点恨铁不成钢。他坦然承认跟孩子讲道理不听时会采取粗暴的行为,用威胁性的语言厉声斥责,甚至动手打。而孩子的妈妈对孩子极其温柔、慈祥,无原则地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对于孩子的要求她会无条件地满足。所以孩子对她有过分的依恋,但只会对妈妈提要求而把妈妈的叮咛当耳边风。
从他们的谈话中无数次地流露出家庭里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发生不愉快。当爸爸批评孩子或者要纠正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妈妈会在旁边责怪爸爸说话没水平,教育方式太严厉太粗暴,最终引发一场家庭纠纷,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吵完后就是无休止的冷战,爸爸干脆不理孩子,而妈妈更加宠爱孩子了。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十一岁了,已经上五年级了,至今还是跟妈妈同床睡。“你不陪我睡,我就不睡觉”这句话就是孩子胜利的法宝。
听了她们的谈话,我深深地感叹: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家庭和睦与幸福的指数跟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品德的熏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教育不一致、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身心能健康吗?同样的道理,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身心不健康,那做父母的能不操碎了心吗?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吗?
可我只是一个老师,跟家长是合作者,不是裁判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是判爸爸妈妈谁对谁错。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都是爱孩子,都想望子成龙。爱孩子、望子成龙本身就没错,只是他们不明白孩子自己的爱对孩子已经造成伤害了。严厉要求、态度粗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伤害,而百般溺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他们接受我去家访,面对孩子的问题直言不讳,坦然面对,当然是希望我能帮助他们,与他们一起教育好孩子。这也是我的职责呀。
我们谈话的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我首先安慰他们:“孩子的行为习惯确实不是很好,经常惹事生非、耍无赖;但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他的篮球乒乓打得不错,有时候也听老师讲道理,遵守约定啊……孩子现在还小,可塑性还强,你们千万别对他失去信心。”爷爷附和道:“是啊,是啊,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的注意还来得及”。
我又接着说“教育孩子确实不容易,一个孩子的成长你们不知付出了多心血和汗水。你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都爱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父母智慧的爱、理智的爱相伴。爱不是一种态度,不是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而是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否则,父母的爱会成为一种伤害。既然你们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的,今后多沟通、多交流。爸爸脾气暴躁,妈妈温柔,你们两个性格刚好可以互补,在教育孩子时是很好搭配的一对。妈妈看到爸爸教育孩子的态度粗暴,理智一点,可以拉拉爸爸的衣角或者给个眼神提醒,两个互相配合就避免发生家庭矛盾了。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的话,会引起孩子跟爸爸的敌对,同时把孩子的错误转移到爸爸身上。爸爸和妈妈双方,不管哪一方不对,都需要冷静,用巧妙的方法阻止。孩子行为习惯的问题多引导,以正面教育为主。恨铁不成钢,可钢铁是炼出来的不是恨出来的,对吧。所以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帮助他找出问题,一种方法不行那就换一种方法,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不知是我的话感动了家长还是我诚恳的态度感动了家长,家长连连致谢。
最后我给他们提了建议:利用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依赖,那妈妈引导孩子看课外书,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如《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爱的教育》等,用书中蕴含的道理来启迪孩子心灵,利用课外书籍来陶冶孩子。孩子喜欢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爸爸多陪孩子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下下象棋,交流感情,那亲子关系不是更和谐了吗?
在肥仔家两个半小时的家访让我感觉有点累,可想想家长对我工作的全力支持,在谈话中流露出的信任,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