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方老师教作文地第6讲《用好比较对照》
用好比较对照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比较对照,历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好方法。鲁迅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在作文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比较对照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让读者从所写的比较对照的材料中认识善恶美丑,作出自己的抉择。
下面,是一位同学所写的在电车上的见闻:
暑假里的一个清晨,我坐21 路外出,坐在车头靠窗的座位上。我看到前座坐着两个女孩,染过的头发,另类的衣着,浓郁的香气,肆无忌惮地大笑,海阔天空地胡侃。持续了一站路的光景,面对此情此景,我实在受不了了,只能退避三舍,到车尾找了一个空位坐下。这时,我发现安安静静地坐在我旁边的,也是一位女孩,着一身白色连衣裙,喝着苹果汁,看着一本什么书。她那不施粉黛的脸,恬静无比地沉醉在冰蓝色封皮的书里。刚升起的太阳把金色的光芒撒进车厢,撒在她身上,她就像一朵清丽的丁香,静静地开在车厢里。我仿佛觉得有一股清凉的风轻轻地吹拂在我的身边,感到无比的惬意。
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总要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各种各样的情景总会反映到你的头脑之中。你要学会观察,学会捕捉,并且善于将观察所得经过构思写成文章。上面那位同学在乘车时看到了使人有所感悟的东西,把它写出来,使两幅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对照比较,黑白分明,不用作者喋喋不休讲很多道理,道理已经在比照中得到了形象的表达。
有时候,对照的内容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把它们放在一起,也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有位同学以“手势”为题写了一篇作文:
现代人越来越追求时尚。体育场上,马路边,照相机前,时常看到少男少女们用右手食指与中指打着“v”字的手势,“耶耶” 地怪叫。“v”字手势本是二战时一位法国将领被俘时用淌着血的手臂支起的一座丰碑,它代表的是一种信念。而当今的一些人时不时地装腔作势搔首弄姿,不免有些令人发笑。
前几天,一批日本的中学生朋友到我校访问,在联欢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身旁的一位日本学生突然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动作: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伸直并互相垂直,构成一个标准的“l”字型,右手也比画出另一个“l”来。我诧异地用英语问他:“l”代表什
么?“love!(爱)”“另一个呢?”“life!(生命)”我的心猛地被震撼了。“热爱生命!这一可能被人遗忘而永远抹不掉的心底里的声音!”我想,它与“v”字想比,不是显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吗?
在这篇作文中,两个手势本来不是在同一时间出现的,但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了一起,两两比照,也就自然撞击出了新意。如果不是这样比照,可能要用上一大段文字加以说明,别人也未必就看得明白。
在生活中,可以作为比照的材料是很多的,只要用心思考,精心构思,我们就可以写出很好的作文来。
思考和练习:
1、你平时能用比较对照的方法写作吗?如果能,请举出一两个例子。、同学们在作文时,常常会不自觉地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加强作文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比较对照,可以是一个人表现的前后对照,这一个人跟那一个人的比较对照,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的比较对照,譬如:以“他变了”为题写一个学生,从某一侧面写他的显著进步,用前后比较对照来写。《××访问记(参观记)》,这样的作文常常可以通过比较对照来写。
2、写好比较对照,要注意什么?请谈谈你的体会。
比较对照的写法,要用得自然,而不要像填表格一样,“过去„„现在„„”看起来呆板。有时候,好的事物中也有不足,不够好的事物中也存在值得肯定的地方,因此在写作时要实事求是,有好说好,有怀说坏,不要作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再有,最好能写出两个事物或事物前后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引导人们透过现象往深处想,这样,作文给人的教育作用就更大。
第二篇:给材料作文第6讲
材料作文如何写
(二)(多个立意的作文题)
一作文审题七注意:
1).注意材料的标题(若有标颈的话)。有的文章,标题就是文章主题。
2.)注意材料的开头,有文章,开头就点出了文章中心。
3).注意材料的结尾,更多的文章在结尾点题。
4)注意材料里议论抒情的句子。作者往往在文章借助议论抒情句点出文章的中心。
5)注意材料后面的要求或提示语
6)注意材料里内容的前后逻辑关系
7)注意截取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立意
二作文审题示例: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图中这位“大眼睛”姑娘名叫苏明娟。1991年,摄影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区采访,在众多的贫困学生中为“大眼睛”苏明娟拍下了张著名的照片《我要读书》。从此,这个8岁的小女孩明亮的“大眼睛”和渴望求学的目光和希望工程联在了一起,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象征。在此后的11年间,苏明娟依靠着希望工程的捐助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奦业,于2002年觨进了安徽大学。成为大学生的苏明娟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业。于是致信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诚恳地要求退ᇺ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对她的捐助计划,希望将这金钱用在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身上。
提示: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适时拒绝帮助是督促自巰上进的有效方法。接受帮助和适时拒绝帮助,哪一种更利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呢?
1、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材料内容,发挥想象,以《我要读书》为题,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苏明娟当年渴望得到帮助、继续读书的心理。150字左右。
2、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思路提示]题1较为简单,就是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注意两点,一是要用第一人称,二是要写细致,要写出“我”要读书的强烈愿望。题2的思路在材料的提示中已有,材料最后一句是重点,写作时,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关键是要把握好问题的关键,无论怎样选择都要突出“哪一种更有利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这一问题。(1,接受帮助,有利于我们生存和发展。2,拒绝帮助,有利于我们生存和发展。)此外,材料只是个例子,不要只抓住材料不放,应该由此谈开去,要放得开,收得拢。力求谈深刻,谈出道理来。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3年春节晚会上,小品《足疗》、歌曲《让爱住我家》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对此,两个作品的创作者谈了自己感受。
黄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作为我本人来讲,还真就是两个女性给我洗过脚。小的时候,我妈给我洗脚,现在是我老婆给我洗脚。小品的结尾我还加了一句台词:“将来呢,咱孩子可能还给你洗脚。”实际上,这个简单的台词里面,贯穿着中国人的家风,乃至民族的民风。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代人,有多少人给父母尽过这个孝。可能洗脚这个举动并不大,但是它对人的一生都有影响。
麦玮婷:《让爱住我家》是我写的词,我先生谱的曲。多年来,我们夫妻一直很想出一首体现家庭温馨和乐方面的作品。我们愿意把这个作品传递给大家,让大家能够感受到爱和家庭中的相互体谅,希望这首歌能成为大家爱的动力。
要求:读了上面两则材料,请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提示]这个题目的材料主旨是显而易见的。(1们生活中体会较深的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材料写作的要求已近似于话题作文,所以写作难度不大,主要把握一点:写出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着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画一道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蚂蚁就转来转去没有头绪,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突右扑几下后,发现无路可走,不得不鼓足勇气奋而突围。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许多障碍,刚开始我们眼前都是那么沉重而无奈,而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蚂蚁面前的那道樟脑球防线而已;蚂蚁最终尚且敢于背水一战,可又有多少人在障碍面前一直抬不起头啊!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是用蚂蚁做的一个试验,然后联系社会生活而感发出一番议论,说明应鼓足勇气,敢于克服各种困难的道理。值得思考的是,试验本身提供了多个立意的角度,因为在反复“碰壁”之后,蚂蚁才“奋而突围”。这就为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1,遇到困难马上放弃或冲过去。2,遇到困难犹豫后放弃或冲过去。
勇敢的选择
列夫·托尔斯棰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挫折战憗的糏历。Ꮺ有在障碍面前鼓足勇气克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我䛾经看过这䠷一篇小短文:在一只匆匆赶路的蚂蚁面Ꮺ用樟脑球画一遑线,这个小小的生灱便会望风而逃;赲到它面前再用“樟脑”画一道线,它又会惊慌失措地立即离ἀ。翻来覆去都是如此。到最后,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这小家༙就在圈里转来转去毫无头绪。然后逐渐将包围圈缩小,它便会在其中左突右扑,发现无路可走后,只有硬着头皮冲出去„„
看到这里,我想蚂蚁终于冲出了樟脑球所画出的“防线”,可以继绉前进Ꮺ。这勇䰔固然可嘉,否则只有困死其中,但如果蚂蚁在遇到第一道樟脑防线旖就能冲过去,此时想必斩已走到了更远的前方了吧!
普希金曾经说过:“好像上帕没有创造出平坦的道路一样,上帝也没有赐予任何人平坦的人生。”朋友,你现在是否意諆倰,怑们人的一生也是在和自己面前的“樟脑防线”在斗争吗?
“樟脑防线”面前却步不前的人,䰀事无成。
在“樟脑防线”面前犹豫徘徊的为,可能在最后时刻鼓足勇气冲出去的人,固然能取得成功。但묌我更赞扬那些在遇到第一Ꮺ“樟脑防线”前就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Ꮺ,因为他们在面对有如“樟脑阢线”一般的障碍、挫折时,不是想着如何逃避,而是勇于面对,大胆抛弃迵ᇺ,恐惧뼌以无畏的精神去迎接这重重困难。
小小的蚂蚁在最后还敢于背水一战,而以“造物主”自居ᇺ我Ꮺ既有一开始就勇于向Ꮺ的人,也不乏有一开始就放弃的人。所以,朋友,在你遇到一道道⁗樟脑防线”时缌是一开始向前呢ᇺ到最后再努力呢,还是到半路就放弃呢?答案,应该是明确的。
点评:这篇作文的作者能够认真阅读、审视材料,并从晐䖙中分析出三种情况:遇到“防线”就冲过去;犹豫之后再冲过去ᇺ在“防线”面前选择放弃。这种辨证的认识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因此✬文主题鲜明,立意较为深刻。文章引用名人名言,增强了说服力。语言简练、流畅。
(四)阅读下面材料,可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位著名作家在《开学致词》中对学生和家长说:这个忠告你们要像记住古老的纪念碑上的格言那样,印入脑海,打入心坎:这就是不要忘怀你们的童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假如老师装作知晓一切的人,那你们就宽恕他!但不要相信他!假如他承认自己的缺陷,那你们要爱戴他!因为他是值得你们爱戴的……不要完全相信你们的教科书!这些书是从旧的教科书里抄来的,旧的又是从老的那里抄来的,老的又是从更老的那里抄来的……亲爱的孩子们,假如你们还有一些东西不明白的话,请问问你们的父母!亲爱的家长们,如果你们有什么不了解的话,请问问你们的孩子!(2002年吉林省中考作文题)
思路提示:此题可以提炼出多个论题,且论题隐藏较深,审题难度较大。
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写作任
务。写材料作文必须注意题干的要求,此题则必须注意“选择感悟杀深的一点”这一要求,不要对材料中的观点一一逐个论述,只论其一即可
2、吃透材料含义,提炼写作论点。这一烹是写作的关键,要读懂材料,首先要对材料反复研读,读懂材料含义,其次要注意通过现象把握本质,从中挖出论点《有些文题常在材料的最后一句暗示论点,因此可适当关注结尾句。有的题末一句便是揭示材料本质的句子,吃透了这一句,作文就好写了。而此题中每一节都暗含了一个论点,临考时你可能不一定把几个论点完全把握,但只要你明白了一个论点,作文也是可以完成的。此题㬬一节是谈要拥有童心;第二节是谈什么值得尊重ᇺ第三节是谈要敢于否定䝃威,树立自信;第四节则谈父母奐Ꮺ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几个论点哪一个你感受最深就写哪一个。
3、联系实际,巧妙用材。材料作▇的写作一般都要联系实际ᇺ这个“实际”主要立足于我,以“∑”或“我身边的事物”为中心,这样才能写出好作文。此外,写作议论文,题目敐料一定要用,否则有离题之嫌,具体写作时,材料可作为“引子”引出论点;材料也可以作为论据论证观点;材料还可以画龙点睛、突出论点。若写记叙文,则需注意,所叙之事一定要体现材料的主旨。可从中任选一个角度,或以“尊重”为中心,或以“爱戴”为中廃,或以“理解”为中心,或以“保持童心”为中心,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加以叙述。并加以简短而适当的抒情议论就能写出情感真挚而又切合题ℏ的好文章。苅写散文,基本要求也是一样的。无论怎样写,都必须围绕材料的ح心,决不能脱离材料题旨随愎下笔。
难忘的一课
那是两年前的一堂语文课。[开䤴简洁,将视角引向过去。]
“这节课老师就讲到这里,看看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不清楚?”[从语言描写入手,切入角度把握的好,老师的话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在下课铃响起的前五分钟结束了,[“精彩”一词用得准确。]王老师像往常一样利用这五分钟解答同学们自由提出的问题。“老师,……”一位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A举起了右手。[波澜初起。记叙文写作最讲究曲折动人。情节应注意波澜起伏。]现在我已记不清当时他提的是什么问题了,印象中觉得那个问题很独特,又与刚讲完的课文有关,所以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等着他给我们答案。[不写具体问题,很好,因为文章的重心不在这里。“目不转睛”一词用得准确,反映了同学们对“问题”的重视和渴望得到解答的心情。]但是,面对A提出的问题,王老师似乎并不轻松,他低下头,紧锁眈头,思索着……[转的好,波澜再起,同学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简痭的神态描写准确地刻画了王老师此时的心情——很想给同学们一上完美的答案,却又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叮铃……”,下课的铃声响了。[情节安排很紧凑,响亮的铃声使得老师不得不做出选择。]王老师抬起头看着我们,终于吐出了几个字:“这个……我不知道。”[老师的话,看似平淡,实则字字千钧,震人心魄,一位优秀的老师能做出这样的回答,其高尚的品德尽显无遗。]
全班同学一下子怔住了,[生动地再现了生活,同学们的反应从侧面衬托了老师。]他可是授课教师中最优秀的一个,同学们都很崇拜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随便敷衍几句,我们也一定不会怀疑,他也不会有这丢面子的一幕。[细写同学们此时的心态,合情合理。]
教室里鸦雀无声,[照应上段第一句]王老师红着脸说:“噢,对不起同学们,我回去再查一查,明天给大家答案。”A也红着脸站起来,尴尬地说:“老师,我是瞎问的,说不准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毛病。”[两个“红着脸”写得好,第一个“红着脸”写出了老师惭愧的心理,第二个“红着脸”则写出了学生A尴尬的心理。]王老师微微一笑,紧接着严肃地说:“不,你提的很好,这个问题的确是我应该注意的而没注意到了。你不要为顾及老师的面子说谎,面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们学到准确的知识,所以,作为老师,就必须诚实。下课!”[这一段师生间的对话写得较为细致,突出了老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美德。这正暗合了文题所供材料的第二节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了考题要求。]
同学们用敬佩的目光送着王老师离开教室。[正面写同学们的反应,突出“敬佩”二字。]王老师是值得我们爱戴的,因为在这难忘的一课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以简短的抒情议论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写出了这一课让人“难忘”的原因。]
[总评]这是一篇初读稍觉平淡。细思令人赞叹的考场佳作。
文章准确地把握了材料的要求,选取其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小作者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值得学生尊重和爱戴的。材料吃得透,内涵挖掘得深。这正
是材料作文成功的基础。
在故事的叙述中,小作者选择了平和质朴的语言,并不极力堆积华丽的词藻,而是依靠精当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这种写法实乃考场记叙文写作的法门。在描写中,人物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了。另一方面,小作者很懂得讲故事的技巧,所谓“文贵曲折”,这个小故事从“学生提出问题”到“老师为难”再到“老师承认缺陷”而后“学生解围”最后“老师勇敢面对”,可谓一波三折。在曲折动人的故事中,鲜明的主题树立起来了。此外,文章材料详略安排得当。“学生提出问题”是个引子,所以文中略写,一笔带过,而“老师回答问题”才是体现老师性格的地方,所以细描细画。
总之,这篇作文无论是对材料的把握,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做得很好,夺取满分,理所应当。
三作文训练:
铅笔即将被集装箱运走,制造者还是不放心,就把他们叫到一边: “我还有五句话要告诉你们,如能记住这五句话,你们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们将来能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个前提:不能盲目自由,必须允许有一只手握住你。
2.你经常会感到刀削般的疼痛,但这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更好的铅笔。
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勇于改正它。
4.无论你穿上什么样的外衣,都要清楚一点:最重要的是在你的里面。
5.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无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都要走下去,生活永远都不会没有意义。”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任选角度构思立意写篇文章,或记叙写事,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体裁不限,题目自定,字数不少于600。
第三篇:米老师--第9讲-考试作文指导
第九讲小升初应试作文指导
小学毕业生写作能力要求
1、总体要求——六有:
有根有据, 有情有义,有条有理,有血有肉, 有声有色,有详有略。
2、一类作文基础等级要求:
切合题意;中心思想明确、突出;内容充实饱满;感情真挚、深切;结构严谨,经得起推敲;语言生动、形象、流畅;字体工整、卷面整洁;符合文体要求。
3、一类作文发展等级要求:
①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阐述问题。
②取材新颖,构思巧妙。
③观点、看法具有启示作用。
④刻画的形象饱满、有内涵。
⑤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有文采。
基础等级要求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发展等级不求面面俱到,能以一点突出者即可得高分,直至满分。
应试作文口诀歌
高分作文并不难,掌握要领是关键;
书写规范又美观,卷面整洁如脸面;
标题新颖是文眼,不落俗套主题显;
常见作文三五段,动笔之前捋一遍;
形式创新要求稳,心中有数审题准;
开头结尾是重点,凤头豹尾要显眼;
重点内容要丰富,生动具体如猪肚;
作文语言略华丽,抒情描写修辞句;
写完文章读两遍,多写二百最划算。
1、书写规范又美观,卷面整洁如脸面
提示:
在保证能全面完成试卷的情况下,尽可能书写规范、工整,不要出现网络语言或不规范的简写;除对明显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处作必须的修改外,尽可能不作全面的修改或大段的修改,以保持卷面整洁。
2、标题新颖是文眼,不落俗套主题显
①修辞法——用修辞格的方法拟题
比喻:《父爱是座山》、《五月榴花红似火》、《我是一只快乐的小狐狸》
夸张:《世界不大是个家》、《一张煎饼包天下》、《贪心不足蛇吞象》、《胆大包天》对比:《小人物的大故事》、《红与黑》、《为了忘却的记忆》、《城里人,乡下人》
设问:《你有一颗柔弱的心吗?》、《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拟人:《冬天的诉说》、《蚊子的自白》、《螳螂的秘密》《、诚信漂流记》
反问:《雷锋真的没户口?》、《我是差生,我容易吗?》、《阿斗扶不起来,怪谁?》
反语:《我是一个傻女孩》、《我想当个差生》、《其实我很笨》、《爸爸,我不想做你的女儿》对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排比:《那山·那人·那狗》、《小桥·流水·人家》、《枣树·父亲和我》《雨珠·露珠·泪珠》移觉:《轻盈的铅球》、《给心灵吃点冰激凌》
呼告:《请给我松绑》、《渴望被爱》、《老师,请您听我说》、《救救我吧》
②故弄玄虚法——故意用使人迷惑和误会的手段,引人注意
《毛毛虫小传》、《怀念狼》、《我只看见她的眼睛》
③标点法——借助标点符号给作文拟题
《我?我!》、《10000元的价值=?》、《好女孩?坏女孩?》、《火,火!》
④代数法——借用常用的代数式拟题
《真诚+守信=真诚的友谊》、《1+1=?》、《我的PH=7》、《减负≠减副》
⑤模仿套用法——模仿套用名著、名篇、名曲的标题拟题
《莎菲女孩的日记》、《谁是我最可爱的人》、《哦,白雪》、《同桌的你》、《妈妈的吻》⑥反串法——反常理而用之
《引的春风渡玉门》、《胜利乃成功之母》、《开卷未必有益》、《“松松跨跨”出人才》⑦以小见大法 ——用微不足道的事物拟题
《七根火柴》、《我是一只桔子》、《我喜爱的一句箴言》
⑧借用历史人物、事件和社会热点拟题
《“伊丽莎白”的故事》、《我和妈妈的“冷战”》、《我老爸是个农民工》。
3、常见作文三五段,动笔之前捋一遍
提示
①写人记事的作文,常常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五六个自然段:
开头部分(一段),中间部分(三、四段),结尾部分(一段)。
②开头一般引出人物、事情或话题;
中间部分是重点,一般分为起因,经过,结果;
结尾部分点题,谈感受或认识,深化中心。
③原则上作文内容写到了五六排就要考虑分段。
④下笔之前想好各部分要写的主要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4、形式创新要求稳,心中有数审题准
提示
考试作文不提倡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过份求异求新,要在求稳的基础上求新,对作文要求要审准题,心中有数。
5、开头结尾是重点,凤头豹尾要显眼
提示
好的开关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开关要求简明、新颖、有美感。
以写景开头:
①透过窗口,我看到槐树花又开了。开得依然那样洁白,晶莹,清香。
②窗外,雨打芭蕉;帘内,一灯如豆。掬一杯清茶,捧一本好书,独守一次静谧的夜。以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开头
①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喜欢。(《我的选择,我喜欢》)
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果实压满枝头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什么是幸
福》)
引用、抒情、悬念等也是作文常用开头方式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当我想起这句诗,眼前就不禁会浮现起那圆圆的脸,那流动飘逸的字母,耳边又想起那有特点的钱氏口语。(《良师》—引用式)
②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西天的浮云就会牵动我心灵的翅膀,引着我纷乱的思绪飞翔到那浩渺遥远的地方,去寻找爸爸„„ 爸,您能看见我吗?您孑然一身,飘荡在天国,能照顾好自己吗?姐姐、哥哥和我现在都好,家中只是难为了妈妈。(《爸爸,我对您说„„》—抒情式)
③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感受生活之美》——悬念式)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常见好的结尾:首尾照应式,引用式,抒情式,点题式,总结式等结尾。
①(开头)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结尾)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必将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他们》——首尾照应)
②“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人,或许该带着一份超然上路,去领略世界,海阔天空。(《跳出》——引用式)
③旁边,满头银发的奶奶,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满脸的皱纹,在夕阳的渲染下,像一朵盛开的山菊花。看,她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什么?是慈祥,哦,更是幸福!(《眼睛里的笑》—抒情式)
④生活像甜蜜蜜的果汁,沁人心脾;生活像酸溜溜的话梅,令人生津;生活又像淡淡的绿茶,让人回味。生活的味道多种多样,只要你细细的品,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多味生活》—点题式)
⑤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
更加充实。(《感恩》—总结式)
结尾忌:草草收尾、画蛇添足、空喊口号
6、重点内容要丰富,生动具体如猪肚
作文语言略华丽,抒情描写修辞句
运用修辞,生动语言
①从“时尚”发屋走出来一个青年女子,她的卷发宛如一朵朵从木头上旋下来的刨花。(比喻)
②那富婆一身珠光宝气,五根手指像五根胖墩墩的香肠。(比喻)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
④过了一会儿,我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隆隆”声,好像滚雷由远而近。一眨眼的工夫,远处水平线上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条又细又长的白线,横贯东西。随着潮声的增大,白线也越来越粗,像一群白天鹅展翅齐飞。前面的浪头还来不及靠岸,后面的浪头就匆忙地挤上来。真是后浪赶着前浪,一浪高过一浪。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无数朵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潮水向大堤冲来,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着大堤,发出“轰轰”的巨响。成千上万朵浪花争先恐后地奔上岸来,想加入我们的行列,分享我们的快乐。(修辞:比喻、拟人)
运用抒情,优美语言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抒情)
综合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抓住特点,善用修辞,渗透情感。
那丈夫长得极为健壮,声若洪雷,喊一声,整栋楼似乎都颤抖起来,震破了这里的平静。两只粗大的手如同松树皮般皲裂开来,和别人握手,捏得人生疼。那女人就娇弱了些,可经过岁月的风雨后,俨然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外貌描写)
忽然有一天,他们敲开了我家的门,那男人看见我,反而局促起来,双手不停地搓着,脸涨得通红。过了好一会儿才嗫嚅着挤出几句话:“我想借你们家电话用一用。”说完急忙又补充一句:“我会给电话费的。”他妻子也附和着,话语中有说不出的请求,脸上满是谦卑的笑。我心中一酸:“用吧,都是邻居,不用这么客气。”他们的脸上立即露出了欣喜。那女人迫不及待地一把抓过电话,手指颤抖地拨通了号码,可过了一段时间,电话没有人接。他们彼此看了一眼,满是焦急,额上竟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喂?”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了,那女人抓着电话的手更紧了。“孩子,妈妈„„想你啊!”她哽咽着说完这句话便泣不成声了。丈夫默默地替她拭去了眼泪。“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别让妈失望,别委屈自己,多吃点,我们生活挺好的,真的,还长了不少见识呢!到时候回家给你讲„„”她将电话递给了丈夫,他连忙摆手:“你说你说。”“你这个人,天天想着儿子,怎么这个时候连一句话也不说呀!”她又继续和儿子聊了起来„„(语言+神态+动作)看着这对夫妇,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孩子应该还年幼吧,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和孩子分隔两地,尽管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就在日复一日的牵挂中,他们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也建设着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城市。(心理活动描写)
„„
动用五官——写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一串串绿色的指头尖大小的葡萄,晶莹透亮,像珍珠一样美丽,挂在葡萄架下;又像小猫的眼睛,躲在叶子下面一眨一眨的,惹得我都流口水了,我多么想摘一颗尝尝呀!(视觉)我小心的摸摸一颗颗葡萄,凉凉的,润润的,滑滑的,就像摸在婴儿的脸上一样舒服。没熟的葡萄还有点硬,熟透的就软软的。只要你轻轻一掐,葡萄就哭了,泪汪汪的,流出汁水来。葡萄的果肉是半透明的,还有很多细细的、好像天鹅绒一样的短短的丝。(触觉)
我摘了一颗葡萄放进嘴里,呀,好爽呀!甜甜的,酸酸的。你要是不小心,葡萄就会自己滑到你喉咙里去呢,比吃果冻美多了!(味觉)
7、写完文章读两遍,多写二百最划算
提示:
考试作文内容不能过短,至少要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但也不宜过长,过长一是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允许写得过多,二是过多会显得不够简炼,三是会影响评卷人的判断。最好的作文是在规定的要求之上多写200字左右。
作文写好后,至少读一两遍,对明显的错字别字,语句不通,表意不明的地方进行小幅修改,也可用改正纸或改正液辅助修改。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第 一 讲:捉 鱼-人教(部编版)
第一
讲:捉
鱼
教学目的:1、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完成情景作文《捉鱼》。
2、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将捉鱼过程写详细。
3、激发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趣事
教学重点:如何更好的创设捉鱼情景,帮助学生完成作文
教学难点: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小鱼若干条
清水一桶
水盆一个
PPT课件
第一站:提灯——转转转
导入:你们听,优美的旋律正在我们耳边响起——播放《童年》歌曲。
歌声中的童年充满稚趣而又快乐,而我们的童年也有很多有趣、开心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轻声说出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吧!
第二站:点灯——闪闪闪
情景游戏:这些“傻”事,你做过吗?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吗?
1、我和小树比高矮
2、误吞西瓜籽,不敢喝水,怕瓜籽发芽让自己肚子“爆炸”
3、回乡下捉螃蟹,捉虾子
创设情境,捉鱼比赛
今天为了让大家重温童年生活,老师准备了一桶鱼,下面开展捉鱼比赛,看谁将鱼捉得多!
比赛规则:(每次捉鱼的人数可根据实际条件,适当调整比赛形式;也可让学生单个限时捉鱼)
1、分组进行,每组选一名学生开始捉鱼
2、将捉到的鱼放入另一个盆里
3、在规定时间里,看谁捉的鱼数量最多
比赛要求:
1、选手用单手捉鱼,每次只能捉一条
2、观众仔细观察选手捉鱼时的动作,神态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准备的鱼和水盆,同时提出问题:
这些是什么鱼?一共有几条鱼?捉到的鱼放到哪里?
2、开始比赛,提出比赛规则和比赛要求,注意现场的纪律和次序
3、比赛结束后提问,组织学生回顾比赛过程
提出问题(针对全班)
为什么有的组捉到的鱼多,有的组捉的少呢?(引导学生对比赛结果进行总结)
通过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收获?
提出问题(针对未参加比赛的同学提问):
看着同组的选手在比赛,组内的同学有什么表现?
在比赛中,哪位选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没有捉鱼的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提出问题(针对参加比赛的选手提问):
在你捉鱼的过程中,鱼儿有什么反应呢?(引导学生观察鱼儿游动时的表现,能用自己的语言将鱼儿活动的状况描述下来)
你又是如何将这些游来游去,活蹦乱跳的鱼儿捉住的啊?(要求学生用动词描述,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对鱼儿的观察和捉鱼时的心理活动也要说出来)(也可以请同学再演示)
鱼儿被捉住了,你的心情如何?鱼儿溜走了,你怎么办呢?
在捉鱼的过程中,你的队友有什么反应呢?
思维升级——将你的智慧与别人分享!
在捉鱼活动中,你智慧的双眼发现了哪些别人没有发现的精彩?
你能不能以这一亮点为核心,流溢出你不同一般的文采?
你能为你的文章命一独特的题目吗?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描述的重点。
有亲历亲为的体验,有独到的个性观察,孩子们还真能演绎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
《捉鱼》
1、作文课上,老师组织我们开展捉鱼比赛
2、我参加了比赛,捉到了小鱼(先……,鱼儿……;布下“陷阱”,鱼儿……;接着我……,鱼儿却……;我心一横,……,鱼儿终于……)
3、比赛中,队友对我的支持和建议
《鱼儿跳出水面之后》
1、我参加了捉鱼比赛
2、比赛中,鱼儿突然跳起来,吓了我一跳!我看这着着鱼儿,真想……
3、小鱼跳出水面,但……,我继续……
《鱼儿被捉记》
1、我是一条不幸的小鱼,被渔民捉到岸上,卖到了市场
2、我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水桶里,周围有很多小朋友的声音
3、有人把手伸进来要捉我,我拼命的闪躲
4、最终我还是和其他同伴一起被捉了!
(教师在游戏进行后,根据游戏实际进行的情况,针对学生活动过程提问,突出对捉鱼者的动作,神态的词语落实,让学生能通过几个动词,将整个捉鱼过程完整的描写出来;还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确定写作题目)
第三站:引路——碰碰碰
范文赏析:《捉鱼》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文中我们在哪,和谁一起捉鱼?
二、精读文章,感悟技法
2、我们见到的鱼是什么样子的?
3、开始捉鱼时,我们做了哪些准备?大家用了哪些方法捉鱼?结果如何?
4、李叔叔的主意是什么?捉鱼效果如何呢?
三、品读文章,初级鉴赏
5、你喜欢捉鱼吗?从中你收获到什么呢?
第四站:飘香——乐乐乐
我有妙笔——写一写
题目:《捉鱼》、《鱼儿跳出水面之后》、《鱼儿被捉记》或自拟题目
第五站:收果——笑笑笑
●
相互品赏——高乐高
①
初步自评:学生自读习作,进行自评自改,提醒注意字词句的正确通顺,段落意义的完整,开头结尾的完整,将捉鱼过程写详细。
②
小组互评:
a小组互评之前教师进行点评示范,教师点评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可以从语言、结构、构思、选材、立意等方面进行,但重点在指导学生写清捉鱼过程,以鼓励赞扬为主;
b把学生分为每四人或两人一组,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组内作文进行交叉批改:可以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可以把不当之处划出来或改成正确的,甚至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一句、一段的感想,最后,再写上点评者的评语,签上点评者的名字。
③
修改作文:
a让学生根据教师与同学的点评对自己的作文作出修改;
b陆续上交,上交时老师浏览一下,对明显的毛病,老师可要求学生再做修改。
板书设计:
捉鱼比赛
赛前准备
比赛规则
比赛要求
开始捉鱼
动作
语言
神态
观众反应
比赛收获
我的感受
教学反思:
第五篇: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4 作文技法巧突破 第1讲 审题立意
专题十四 作文技法巧突破
第一讲 审题立意
审题与立意是考场作文的重要环节。审题,侧重于对作文试题的审视,包括对试题的题意、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认知与把握;立意,则是在把握题意的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中心。因此,二者虽然有区别,但是联系也是相当密切的,有时甚至是同步进行的,很难分开。
技法指导一:提纯人格
故事性的材料,如果以人物活动为核心,那么,就可以透过人物言行,或者其他人物的评价、命题人的提示等,提纯其人格精神,可以是诚实、善良、宽厚等高尚人格,也可以是虚假、自私、忌妒等缺陷人格。考生作文立意,以表达对某种人格的看法为主旨,就是符合题意的。
【题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沉到水底的木料。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无人问津,而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他还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年轻人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立意展示:明代贤哲胡居仁有一联曰:“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其中真谛流溢于词间:成事贵在坚持!坚持,是坚强的力量。坚持的力量源于信念与意志,正是对目标的坚持,方有默默迈过足下无尽路途的动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坚持的硕果。
(李肖伟《因为坚持,所以收获》)
技法鉴赏:材料是寓言性的,考生可选的角度很多,如果用“提纯人格”的方法审题立意,则更直接,更符合材料的精神。这位年轻人,他本来拥有价值连城的沉香,却因为羡慕别人手里的木炭,而丢弃了自己的沉香,表现出“没有自信”“不能坚持既定信念”“处事浮躁”“急功近利”等人格缺陷。李肖伟的文章,正是透过材料,看到年轻人“不能坚持既定信念”“处事浮躁”,从正面立意,确立“因为坚持,所以收获”这一观点的。
技法指导二:把握关键
试题材料的关键词句即揭示材料中心,蕴含命题人设定的立意范围的词句。叙事类材料中的比喻句、议论句,开头句、结尾句,议论类材料中的观点句,抒情类材料中的收束句,往往是我们要搜索的关键词句。
【题例】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布朗说: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你内心嘲笑着你自己。是的,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喜欢嘲笑别人的人,往往一辈子毫无建树;而那些被嘲笑的人,却往往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痛苦的泥淖里绽放绚丽的生命之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展示:太阳的嘲笑造就了星星的信念,在亘古的夜空中坚持着那点微光; 磐石的嘲笑造就了水滴的理想,在艰苦的岁月中守护着那一份渺茫的希望; 别人的嘲笑造就了我们的意志,在瞬间的改变中把握生命的航向。以微笑面对嘲笑,让冷静成为勇气。
(焦可馨《以微笑面对嘲笑》)
技法鉴赏:论述性材料的观点句,是材料的关键所在,从“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你内心嘲笑着你自己”“喜欢嘲笑别人的人,往往一辈子毫无建树”等语句出发,从心理、道德、发展等角度,阐述嘲笑别人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被嘲笑的人,却往往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痛苦的泥淖里绽放绚丽的生命之花”一句出发,可以立足于怎样正确对待嘲笑,以及如何在嘲笑中走向辉煌。《以微笑面对嘲笑》选择第二个着眼点,在形象化的铺排之后,顺势拈出“以微笑面对嘲笑,让冷静成为勇气”的观点,切合题意。
页
1第 技法指导三:破解比喻
比喻性的材料作文,破解其比喻义是审题的首要任务。而破解其比喻义,又必须联系材料内容进行。【题例】(2012·上海高考)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立意展示:不经意间的奇思妙想,往往比刻意的思考更具创意、更为新奇。人们对于脑海中瞬间闪过的微光并不在意,甚至不去理会这种似乎“不劳而获”的产品;人们看中的是那些中规中矩的想法和看法,以为这样才是社会进步的正道。可是,事实如何呢?
(上海考生《守住微光,果敢行动》)
技法鉴赏:材料是论述性的,关键词有“心灵中闪过的微光”“舍弃”等,而材料本身并没有点明“微光”的含义,这样,审题立意的任务就集中在破解“微光”的意义上了。根据下文“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说明“微光”是心灵中曾出现过的有价值的东西——微不足道的、细小的、美好的、独特的灵感、精神、品质、善念、理想等。由此可以确定以下立意——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珍惜独立精神,放大心中的善念等。
考生立意,将“微光”理解为“奇思妙想”,并对人们对这种有价值的“奇思妙想”的忽略提出了批评,首段明确提出了切合题意的看法。
技法指导四:辨明关系
题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中间用“和”“与”等词语连接时,要着眼于概念的关系,辩证地思考、分析。
【题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境遇相同的人,幸福的感觉却不相同。这是因为,他们的心境不同,或者说是思维方式不同。有的人,总是向着积极的方面看,获得的快乐、幸福也就比较多;有的人,总是向着消极的方面看,获得的愁苦也就多一些。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方式与幸福快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以“思维与幸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展示: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要想使自己幸福,首先就要具备乐观的精神。
(可欣《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技法鉴赏:“思维与幸福”是关系型的话题作文,行文必须处理好“思维”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应重点阐述“思维”对“幸福”的作用、意义等。《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理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开篇便提出了“要想使自己幸福,首先就要具备乐观的精神”的观点,为全文的分析论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题例】(2012·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拨:材料对一滴水的象征意义作了一定阐释,以供考生展开。这道题相当常规,角度有如下几个:①借助古往今来与水有关的成语或者哲理名言展开;②把一滴水与个人相结合,谈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实现;③和自然界水循环相结合,从一滴水的不同形态展开。既然材料中已经具体提到了水的含义,文章就不能仅止于此,而要达到探讨“怎么办”的高度上。明白了道理,以及如何将道理应用到自己的生页
2第 活中去,是文章真正应该凸显的主旨。
佳作展台:
敬畏那滴水 四川考生
“上善若水”,是多么聪慧的比喻呀。它抓住了一切善性的本质特征。那一滴不起眼的水珠,确实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谱,所以露珠在阳光下的草尖上熠熠生辉、晶莹剔透。这是一滴水,它没有滔滔的声势,没有汩汩清泉的机灵,也没有古井水的深邃。可是,它可能也经历过曾经沧海的怒吼;或凝聚在天山之巅,融化后一路欢腾入江河,入溪流;或被引流灌溉,蒸发到大气层,尔后凝成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向黄河、长江两岸„„
那么,当我们握着一滴水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心存敬畏吗?
它,没有显赫的身份,没有名流的炫目名片,没有富商大贾的香车宝马,也没有华美的轻裘大氅。它,就是普普通通而且极易被蒸发掉的水滴。正因如此,世俗的人通常以为它微不足道,可以随意泼洒掉而毫不痛惜,自然也无心关注它蕴藏着的真正价值,就径自武断地把它叫作一滴水!
让我们深入地思考吧!去探索这一滴水曾经的奉献,曾经的历练,曾经的辉煌和心存的执着的信念。曾经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幸存者,后来也如一滴水般隐姓埋名甘当普通的职工,连自己的子孙都不知道他曾经的辉煌。前不久,也有媒体爆料过一名教师,他天天划船接送学生,几十年如一日奉献自己的韶光,直到两鬓苍苍还依旧是一名山村教师。历史长河里滚滚流淌的何尝不是滴滴水珠的组合体!哪一滴水会镌刻自己的名字而求后世永不忘记呢?孔子说“逝者如斯”,我想,不仅仅是凭吊逝者的无声无息吧?万流朝东为何永不停息呢?一滴一滴水总是义无反顾地汇入其中,是因为它们有共同向往的理想境界,有坚韧执着的信仰,大海的壮阔激荡才是它们奋斗的终极目标!那些璀璨的一滴,在浩浩荡荡的奔流前行中,不断地摔打锤炼。江河永不停息,英雄层出不穷,主流永远奔向前方。
历史的长河里确实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影响着历史潮流的前进。可是沉心静思:如果脱离了那融为一体的滴滴水珠,英雄必将一事无成,只能是平凡的一滴而已。
我们渴慕英雄,敬仰英雄,也希望成为英雄,自然也就应该更加敬畏那些平凡无奇的一滴一滴。因为,是它们共同成就了英雄的辉煌业绩,共同推动着历史的巨浪翻卷前行。希望做英雄,同样不因是平凡的一滴而懊悔、沮丧。
敬畏那滴水,愿做那滴水,甘做那滴水。
技法鉴赏:文章能准确把握诗歌意旨,赋予“那滴水”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开头对那滴水的形象描绘富有象征意义。文章引用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幸存者、乡村教师的事例,证明那滴水的无私、平凡而又伟大。同时,作者运用辩证思维,指出英雄也同样离不开那滴水,进一步阐释了那滴水的平凡但又伟大的价值。文章最后,运用递进式的结尾,升华了主旨,表达了对那滴水的敬畏。
【试题展示】(2013盐城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精神的依托。
要求:①角度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得抄袭、套作。【考场作文】
四季的舞者 何晓明
风,是四季的舞者。
春天的风是跳华尔兹的风。
春天的风刚刚苏醒,伸个懒腰,整好衣衫,便迈开了步子,跳上一曲柔美的华尔兹。她跳过天空,天空开始放蓝;跳过山冈,山冈开始染上绿色;跳过枝头,枝头鲜花绽放;跳过小溪,溪水欢快地流淌。音乐声大起来了,惊醒了沉睡的万物:鸟儿在枝头歌唱,鱼儿在水里游泳,小鹿也快活地奔跑着。全世界都醒了,都跳着这曲优美的华尔兹。
夏天的风是跳探戈的风。
夏天的风最招人喜欢,她总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到来,就好比一曲轻快的探戈,令人心旷神怡。烈日炎炎的时候,风跳着探戈来了,吹走热气,带来凉爽;雷雨交加的时候,风跳着探戈来了,赶走乌云,万里放晴。在天气变化无常的夏季里,请你随风一起跳一曲美妙的探戈吧!
秋天的风是跳伦巴的风。
秋天的风是最美的,她的美并不是美在外表,而是美在她的惊喜连连、别具一格。秋风是一阵阵的,页
3第 就好像伦巴一样时而疯狂,时而舒缓。疯狂过后,便会留给人们别样的惊喜:枝头,挂满了成熟的果实;空中,飘扬着纷飞的叶片;地上,长满了金灿灿的庄稼。这一切都是踩着伦巴节拍的秋风给我们的礼物。
冬天的风是跳独舞的风。
与其他季节的风不同的是,冬天的风卓然独立,一意孤行,这也许便是她热爱独舞的原因吧。她自由自在,没有牵绊,驰骋在这寒冷刺骨的冬天,或呼啸回旋于山谷。
老师点评:文章以自然界的“风”为描写对象,通过想象拓展思路,运用比喻来修饰语言,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风,比喻为不同的舞曲,写出了春风的欢快,夏风的热烈,秋风的飞扬多变,冬风的卓然独立,形象而富有律动美。
存在问题:
材料本身涉及“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但是考生只写了“自然”而未写“心灵”,即“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符合题意。
升格指导:文中写“风”本身的语句已经够丰富、够精彩了。升格时,应在写“风”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者写不同的风给自己的心灵带来的不同影响,紧扣“自然”与“心灵”的关系来写作。
【请你升格】请根据老师的指导,给作文升格。▲升格例文见答案部分→
页 4第
参考答案
真题精解 写作升格 升格训练
【请你升格】
感受自然 何晓明
我喜欢在残阳似血的黄昏,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静静地聆听着鸟儿归巢的欢喜;看看田埂上那金黄的稻穗,那一串串真可谓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闻闻路边的野花,那散发出来的一阵阵清香,让人如痴如醉,忍不住想要摘下一朵;听听农家小女孩欢快的歌唱,那悠扬的曲调像一个个精灵在翩翩起舞,撩拨着每个过路人的心弦„„我贪婪地看着,嗅着,听着,感受着这亦梦亦幻的和谐之美。
我喜欢端着杯热茶,坐在院子里看夕阳在树后,露出最后一抹微笑,把一切烦恼全都置之脑后,任那颗浮躁的心在茶的清幽中沉静,外界的纷扰便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片潮湿的宁静。冬的雪,春的风,夏的阳光,静止在秋,而我静止在这片自然的风景中。
我喜欢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炎炎夏日,夹一本书,迈进竹林小道,心灵便开始在美妙的故事中散步。曼妙的自然之景里,我畅游在美妙的书本之旅中,我忘情着,心也荡漾着。蝉的大联唱中,昭君出塞时的黄沙,貂蝉月下轻舞时的圆扇,玉环华清池洗浴时的白绫,西子浣纱时的波纹,已是潜意识里的另一种快乐!我喜欢这种情景交融的感觉,喜欢这种身处仙境的飘逸。
我更喜欢一个人静静欣赏明快的溪流,那曲折的流水既不缺乏轻柔,也不尽显张扬,似乎像一个羞涩的女子,脸上还泛着红晕;它一路欢歌,充满着生命的张力„„它那永不停息、绝不服输的意志让我佩服,它那激情昂扬、执着追求的精神让我敬仰。尤其是那滋润万物之功,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我好想融进这奔流的溪水中,迈向生活的大海,收获完美的人生。
我尤其喜欢一个人站在平坦的大地上聆听自然神秘而奇特的声音。这种天籁,就如一股清新的凉风,拂去心灵的浮躁,让我的内心更加宁静与澄澈。当我屏住呼吸,享受着自然赋予的灵气时,一种轻飘飘遨游在天街的美妙油然而生。这就是自然的魅力。我不禁想起了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的“我原本想要成为花朵的,却因为对花朵更深的热爱,我甘心化作了土壤”。可我要说,热爱并不一定意味着牺牲自我,而是在内心深处将无形的热爱化为最诚恳的敬意。
心怀自然,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我只有一颗纯朴的祝福的心;心怀自然,我没有作家的灵动,我只有一支平凡的单纯的笔;心怀自然,我没有演讲者的奔放的激情,我只有深沉的真挚的赞美。
以一颗热爱的心去面对自然之美,你就会发现和谐之美、宁静之美、生活之美,你就会永远保持一颗向上之心,真正地喜欢上这种明心启慧的洗涤„„在陶醉、痴迷之中,你就会由衷地敬畏自然、感谢自然!
页 5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