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父母好家教要传递正能量
好父母好家教要传递正能量
“家风”和“家规”等名词,它对人们来说既陌生却熟悉,我们现在很少提及它,可是我们每个家又确确实实地存在。“有好家教才能走得远”,有了好的家风,孩子才有出息、才能成才;积德行善,家业才会绵延长久,兴旺发达。
——题记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推出一个特别节目:“家风是什么?说说您的家风和家规”。街头采访的问题是:你的家风家规是什么?节目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无论男女老幼广泛参与讨论,众说纷纭,那些语言简朴却道理深远的家风,都在传递着一份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许。
在节目一开始,同样也激起了我和家人的兴趣,并持续关注着这档节目。我用心聆听了中国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感受讲述自己的家风。每个小家庭都有着不同的家风、家规,这些家风家规看似不同,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其目的就是教育自己家庭的后代,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家规,是每个家庭设定的对全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不成文规矩。一言以概之,家风家规又称家训,一般指一个家族传
承恒久不变的精神规则。其侧重于对整个家族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影响。可以说家训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缩影,一些古代著名家族的家训曾一度引领中国一些家族的辉煌历史,如《诫子书》、《颜氏家训》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业精于勤荒于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哲理名言许多都是出自一些著名家训。
毋庸置疑,家风家规一直都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家规不仅仅是培育了自家的后代成为有用之才,更是在弘扬社会风气、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的进步。春节是最能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在这样的时间里播出这样的节目,正是从小处着手,从家庭角度启发大家,引导大家对于这些家风家训中的爱国、尊师、感恩、孝道等传统美德不断传承、发扬下去,很有教育意义。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他结合自己从小学的家庭教育和切身经历,写了一本《颜氏家训》(这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主要用于教导子孙,他提出以下一些家教原则:一是“固须早教”。他主张从十月怀胎开始,母亲就应用优美的声音陶冶自己,用礼仪支配自己的言行。孩子生下后,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就要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免得养成坏习惯再去纠正;二是“威严有慈”。颜之推认为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做到威严和慈爱相结合,过于严厉,孩子不会敬孝,过于宠爱子女会不听话;三是以身作则建立良好家风。颜之推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由父兄言传身教很重要,上梁不正,下梁必歪:四是重视环境熏陶。颜之推认为人在幼小时,思想未定型,可塑性很强,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对他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让孩子选择良好的朋友交往。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写道:“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正所谓“家有家规”,不少家庭会制订各种各样的家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它不是像学校一样是刻意规定的、写在纸上、贴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而是靠家庭生活的规律和节奏,以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回想小的时候,家里虽没有白纸黑字用以明示的家规,但父母对子女定的规矩还挺多的,都是些简单做人的道理,比如:要养成早起的好习惯,起来后要折叠被子,打扫屋里屋外卫生;做完作业要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饭的时候不要言语,筷子不要在菜碗里翻拣,饭要吃干净,不能有剩余的饭粒;不要轻易与人发生争吵,与人发生误会尽可能让人一些;做人要踏实本分,做事要尽心尽力等等。当时,父母这样要求自己,我们也就这样照着做了。事实证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才让我们有受用不尽的财富。
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会烙有家风的印记,父母有责任让成长中的孩子知道,在社会生活中,什么行为容易被人接受,什么行为不被人接受。给孩子制订适当的规矩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诚实懂礼的最好保证。例如,父母可以用看书、写作、听音乐等好的习惯来影响孩子。孩子耳濡目染,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另外,无论父母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孩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也会变得知书达理。
我想,无论是家风还是家规,都是每个家庭传承下来的文化积淀,不管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家风家规是古人智慧和习俗流传至今的传统美德和风俗,可以应用于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等方方面面。为了孩子,我们应该早日树立起责任感,根据家族特色制订出彰显德育传承正能量范本作用的家风家规。让我们把所信仰的哪些真善美,所坚守的那些道德,所珍爱的那些传统,一代一代发扬传承下去。
第二篇:好家风传递正能量
《好家风传递正能量》
龙台小学----杨庆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在场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是西柳镇龙台小学的杨庆贺。单看我的名字,你也许就会知道父母由于我的到来,是有多么的高兴。今天,我演讲的是题目《好家风传递正能量》。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细雨,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健康成长。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工家庭,由于时代的原因,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在我成长过程中,父亲母亲经常教导我:做人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时光回到1996年,那时我小学一年级。父亲的工作被买断,成了下岗工人,需要自负盈亏了。1997年姥姥和姥爷的先后去世让母亲悲痛不已,接着母亲又大病了一场,大概有两年的时间。由于买卖的不顺利,父亲也是焦头烂额。当时我虽然年龄小,但从父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家里的状况不如意。我也只能恨自己年纪太小,不能为家庭分担一些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学回家多陪伴母亲。父亲呢?果断地将经营项目进行了大调整,那些年买卖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刚刚维持家用。
父亲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儿女总是面带笑容,从不在我和姐姐面前讲家中生计的困难,让我们感受到的总是明天会更好。他常说:“你们遇到了好时代,要好好学习,无论你们姐俩谁上学,上什么样的学,家里都供,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每成长一个阶段,父亲那种吃苦耐劳、用积极的态度转换成了一种精神感染着我,鼓舞着我和姐姐一直往前走。
2008年高考结束了,听说别人上大学前,都会找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市场开始寻找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很幸运,我找到了一份在饭店送外卖的工作。炎热酷夏,别的准大学生,太阳晒屁股了还睡着懒觉,我确像鸡一样早早地来到了饭店削土豆皮,如今削土豆的速度也是嗖嗖的。
漫长的暑假就这样熬了过来,挣得了700元,这个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数字。因为只有我知道,这数字的重量。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我长大了,我终于能为爸妈分担了。
说到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我的坚强,是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我懂得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吧。
如今,父亲母亲依然每天早出晚归,即将奔七十的二老其实完全可以卸甲归田安度晚年了,但家中还有我这个小累赘,他还要再为我去奋斗。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大爱无言的家风。每每看到父亲单薄的肩膀扛起一捆捆竹片,累得满头大汗;每每看到母亲载着满车货物晃悠悠地气喘吁吁艰难前行。想着父母早晨没时间吃饭,中午舍不得去饭店要份像样的菜,几个馒头、几个火勺就着白水就对付的情形,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犹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这能够维护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伟大、最美妙的力量莫过于父母对我们的爱。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生活环境和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但这些优秀的精神永远不会被弃忘。
目前,我虽然是名代课教师,但是我十分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教师这个集体,更喜欢我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说句心里话,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父亲也经常说—干一行、爱一行。360行,行行出状元。对,就算一辈子都没转正,在西柳小学的教育史上,也铭刻过了我的名字,值了。
父母勤俭持家、吃苦耐劳、诚信做人、宽厚礼让的品质就这样影响着我,良好的家风塑造了我的人格,良好的家风造就了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家风推动我奋勇前进,也终将一直伴随着我,并且代代相传。于是,我想说:“好家风传递正能量。”
第三篇:好家风,传递正能量(演讲稿)
好家风,传递正能量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家风,传递正能量》。俗话说:“家兴出孝子,家败出逆子。”一个家庭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品质言行,而一个家庭的兴衰与否,都与家风、家训有着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
纵观历史,回顾无数曾辉煌一时的家庭,其家风各有千秋,有不少称之为传世经典: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名留千古,一个“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就是曾门的家风。
自我记事起,确从不曾听闻父母对我有关于家训家风的专门教导。爷爷和父亲老实憨厚,母亲性子温和,他们的一生平淡无奇,终身都在本本分分的做着农活,但他们却一直在用行动让我明白身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那就是——忠实于家庭的本分。有了这个本分,才有默默无为的奉献,才有尊老爱幼的家庭和谐。这个本分即是孝道,即是家风。在我家有几个大家都默认的规则,那就是煮饭必须加很多水把米饭煮得很软、煮鸡煮鸭必须是清炖,做菜必须是少放辣椒少放盐。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80岁了,在我高三毕业那年,她突然患上了中风。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她右边的身体终于能稍稍动了,但仍是使不上力。因此,奶奶的日常生活就需要一个人来专门照理。这时,妈妈站出来说:“我来负责”。于是,照顾奶奶日常生活就成了妈妈每天的工作。妈妈没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照顾一个半身瘫痪的人十分不易呀,但妈妈总是做得很好,给奶奶剪指甲、梳头、洗头、擦身体,无微不至,整日整夜陪伴在奶奶身边。早上扶奶奶起床,为奶奶穿衣梳头、给奶奶洗脸,晚上给奶奶洗脚脱衣、并且每天晚上7:00准时去把床铺铺好,因为奶奶每天晚上都是8:00准时上床睡觉。不管当时妈妈看电视看得多么入迷或是和朋友聊得多么火热,只要奶奶一说要睡,妈妈必定放下手中的事扶着奶奶回房间睡觉。因为奶奶每餐吃得很少,所以奶奶每天也饿得很快,于是妈妈每天下午2:00左右就会给奶奶做一餐饭。
妈妈的这些行为深深的影响着我,除了妈妈每天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懂得了孝之外,爸爸也时常用他的行动在教导着我。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实憨厚、满手茧子、从来没有过温言细语的爸爸每次都非常耐心的给奶奶喂饭,而且每次的态度是那么的恭敬与小心翼翼。每次吃饭都先将好吃的夹到奶奶和爷爷的碗里,然后再一勺一勺的喂给奶奶。每想起这幅画面,都会有一股暖流沁入我的心脾。我记忆犹新的记得因为奶奶被爸爸狠狠的痛骂了一次。那是周末我从学校回到家中,奶奶想要和我说话,可是她说不了清晰的只言片语,我站在她的身旁听了好久都不知道她在讲什么。于是,我决定走开,不再白费力气。可是我一走,奶奶就吃力的抬起那无力的手示意让我过去她身旁,我过去了,却仍是听不清楚。我开始不耐烦了,当她再次示意让我到她身旁时,我不耐烦的说了一句:“你说什么我们听不清楚,你说不清楚话就不要找我们说话啊”。话音刚落,我看到奶奶脸上现出了伤心的表情。是啊,她肯定在想:她老了,被我们嫌弃了。虽然话一说完我就后悔了,但这伤人的话刚好被不远处的爸爸听见了,接下来就是爸爸的一阵严厉批评。这件事之后,我内疚了好久。自此之后,每次奶奶再要想找我说话,我都耐心的站在她身旁听着她说,虽然我仍然听不清楚奶奶的话,但我每次都很努力的去揣摩奶奶的话,居然好几次都猜对了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当我有能力来孝顺我的亲人时,我却永远没有机会去孝顺我最敬爱的外婆。爸妈在我一岁时就外出打工了,直到我上了高中他们才回家。完全可以说,我是我外婆养大的。那时候,表哥表姐、表妹也全都是由外婆带大的。外婆总共带了5个小孩,但我却是她最宠爱的那个。小时候,外婆背着我锄土下田、砍柴插秧....那一条条黄泥小路全都还有着外婆背着我走过的脚印。那时候,家里很穷,几乎都是一个月才买一次肉吃,但每次肉可能还没煮熟就已经被我们五个孩子一抢而空了,外婆连汤都不一定有的喝。外婆是村里第一个带孙子的,还包括外孙,所以村里的人都看不起外婆,都在背后说外婆怎样怎样没出息,外婆的儿子女儿也怎样怎样没出息,看我们五个小孩也都用另外一种眼神。记得高三的那个周末,外婆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回家,我很干脆的说:“不回了,等下个星期再回”。第二天,班主任突然让我接电话,我一看,是妈妈的号码,心想:能有什么事,居然将电话打到班主任这。接过电话,妈妈哽咽的对我说:“你外婆去世了,脑栓血,她正准备去吃酒席,都已经换好了衣服在等人......。”我不敢相信我听到的,前天还打电话让我回家的外婆怎么突然就不在了呢?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我不知所措。我当时甚至忘记了哭泣,只失魂落魄的一个劲在走廊上走来走去,像是在寻找着什么,又像是在想要逃避着什么。我最爱的外婆,我这一生最为亏欠的人,为什么当我快要出人头地的时候你却离开了我?为什么当我快有能力让你过点好日子的时候你离开了人世?上天为什么要这么残忍,让你走的时候孤零零的,我们五个由你带大的孩子一个都不在您身边?上天什么这么不近人情,你一点好日子都不曾过过就将你带走?为什么连报答您的机会都不留给我们?我将永远不能原谅自己,如果那个星期我周末回家看您,您就不会走得这么不甘与凄凉?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尽孝!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一点点养成了孝亲敬长的习惯。我虽然不能在物质上孝敬他们,但是我总会在父母遇到问题时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父母疲惫时,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在父母生气时,会与他们主动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情,去抚慰他们。这些习惯行为都是一代代传承下的家风啊!这些好家风像一棵大树般庇佑着我成长,让我能够拥有友善、勤俭、谦厚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优良传统对人内在气质的影响,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无形塑造,让我受益匪浅。
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才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才会进一步提高。家风,具有传承的力量。我们不仅要在家中延续,更要在社会中弘扬。行动起来吧,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着子子孙孙的美好未来,为着世界的温馨和谐,身体力行,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继承家风,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传递正能量!
谢谢大家!
第四篇:传递正能量 争做好少年
传递正能量
争做好少年
什么是正能量?正能量就是“正气”,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通过积极学习践行“爱国、文明、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争做好少年。
革命时代,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群意气风发的仁人志士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势恢宏的爱国颂歌。林则徐用虎门销烟的实际行动响应了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气风发的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写下壮丽诗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少年周恩来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他们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用毕生精力传递着那个时代的正能量,抒写着满腔的爱国豪情,同时也为后人树立起一座座爱国思想的丰碑!代少年,我们应该继承爱国传统,胸怀报国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冉冉升起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在校学子一步一步去努力实现。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短暂时光,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善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锤炼优良品德,提高综合素质,从小就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扬帆远航的人生巨轮才会在爱国思想这盏明灯的指引下顺利抵达。
放眼荆楚大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2009年以来,湖北先后涌现了荆州“10.24”舍己救人英雄群体,“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小处方医生”王争艳,“大别山师魂”汪金权,“志愿者楷模”赵小亭,“轮椅天使”董明,“英雄父子”王天喜、王盼和“孤岛医生”江志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形成了“湖北群星现象”。他们的事迹名扬荆楚,他们的精神光耀神州。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其实,文明就在你我身边。路上相遇时的微笑,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与人相处时的亲切,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自觉将果皮放入垃圾箱的举动,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这一个个闪耀人性光辉的细节,这一幕幕体现着真、善、美的瞬间,不就是一朵朵绚丽绽放的文明之花吗?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句话,一个举止,都能折射出文明的光辉。是啊,关心他人是一种文明,它绽放出暖人心扉的关爱之花;默默坚持是一种文明,它绽放出芳香四溢的奉献之花;无偿捐献是一种文明,它绽放出顽强不息的生命之花。
“国有诚信必兴,人有诚信必贤”。诚信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一种让人折服的力量。诚信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总之诚信是开往成功和幸福的列车。我们应有“言必信,行必果”的践行精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守信精神,“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重诺精神。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公民。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对人以友善,人不怨我;对事以友善,事无争端。心存友善,就能和谐相处团结合作,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民族,只有友善合作,团结互助,齐心协力,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应学习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精神,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与友善常伴,使“友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
正能量如绿阴遮挡炎炎烈日,消除人们心灵中的怨恨;正能量如炙热的阳光温暖心房,带人走向美好的明天;正能量能支撑起坚定的信念,让人充满挑战明天的信心„„
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社会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变得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争做好少年。
第五篇:传递正能量争做好少年
传递正能量争做好少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西街小学二年级(3)班的廖煜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递正能量,争做好少年。
小时候,爸爸常教我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懵懂无知的我,总是拽着爸爸的衣角问长问短——什么是习性?什么是善良?爸爸总是轻抚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习性是一棵摇曳的生命之树;善良是一朵绽放在心灵的花。习性因生命而茁壮,善良因温暖而美丽。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面对国旗,我敬过礼,面对队旗,我宣过誓,面对师长,我鞠过躬,老师教过我爱国、文明;热爱学习,我很努力,热爱劳动,我很积极,热爱锻炼,我很勤奋,老师告诫我自强、进取;服务同学,我帮过忙,服务班级,我流过汗,服务社区,我送过报,老师鼓励我诚实、友善。老师说:“爱国、文明、自强、进取、诚实、友善,这就是正能量。从小事做起,习性养成好少年;从心灵开始,行动传递正能量。”
老师的话,让我有些明白,明白了爸爸的期待,明白了习性如树,明白了善良如花。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明白我的“能量”太单薄,我没有吴菊萍阿姨托举生命的勇敢,我没有吴斌叔叔用生命捍卫责任的坚强,我也没有阿里木伯伯无私助学贫寒学子的崇高。但张泉灵阿姨说,每个人都是温暖链条上的一份子。我就是我,小小的我,虽然能量单薄,但也有小小的梦想,做自己就好,做好自己就好,从小事做起就好。
做一个文明的孩子,尊老爱幼,礼貌用语,讲究卫生。文明其实可以很简单,抬抬脚,脚下留情;弯弯腰,举手之劳;排排队,先来后到;让让座,和谐高尚。妈妈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做一个进取的孩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乐观开朗。把学习当做乐趣,把课堂当做舞台,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心灵像小鸟一样飞翔。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失败,不流泪。
做一个善良的孩子,心系他人,心怀责任,心存感恩。爱,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因为传递,所以发酵,因为责任,所以感动,因为感恩,所以温暖。
做自己就好,做好自己就好,从小事做起就好。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争做好少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