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明节由来的史话
清明节由来的史话
蛰居了一冬的人们,应着冰雪消融,景致明媚的美好韶光,贴近大自然的春暖花开,清角声声,人来人往地走向清彻明朗的田野郊外,垂青赏兴,倾听着生物繁衍的鸟鸣,醒悟着生命进化的轮回原初。
从节朔中去数,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的浅层含义,差不多是二十四之一的第五个节气了,所谓的“明前茶,两片芽”,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淮南子.天文》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历书》也如此而言,左右印证着太阳在黄道上每年四月四、五、六日的这三天,仲春与暮春之交,小麦孕穗,油菜盛花为清明,春风徐徐,天空气清景明,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麦长三节”的农谚。清明本为节气之名,因为有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醇俗便又叫寒食节,其实,早先并非是节日的别史,只是炎黄子孙寄托对逝者哀思的特定时光,为承袭着自己民族文化遗产而营造的祭扫氛围而已,至于嗣后把清明发展为节日的祀典,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民间纷纷仿效而来,所谓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期间与招魂续魄之俗相暗合,便逐渐定在寒食节上祭了,渐渐地演化成上坟等习惯。由此理顺,禁火扫墓的日子是寒食,踏青郊游的时光才是清明。今天民间还保留着清明吃蛋、求子福,寒食打秋干、荡心情的风气,一方面缘自于寒食比清明早一二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另一方面唐朝大历十二年,朝廷曾下令将寒食节融合于清明节,算是从私从公都确定了相互之间的血缘等同关系,犹如失传的寒食节只隐藏在潜意识里,而清明节却凸现在人们的视野,排列在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的八节之中,由一个单纯的农安排农事活动的节气,上升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还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准为法定公休的节假之日。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踏青节,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大概是其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哥哥被逼自杀之后,弟弟晋文公在即位之前,为了纪念在逃避国君宠妃陷害,在各诸侯国流亡十九年之久的岁月,回忆护驾随臣介子推不离不弃,在他饥饿绝望而晕倒的时刻,冒着残废感染的危险,从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筋肉,为这位晋国国君次子煮肉熬汤,直到他登基封赏的时候,惟独被遗漏忘记的心腹介子推,怒而不怨,悄悄携母隐居在深山而不肯见君邀功,晋文公很快醒悟自己忘恩负义的行径,羞愧莫及地到处派御林军去寻找,从门俯找到绵上,性急之下,一把火烧了介子推躲避的具有2640年历史的绵山,原以
为这种三面点火,留下一方的方法能逼出介子推从容地走出,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人影,看见的只是一具背着老母抱树而死的烧焦遗体,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又一阵,默然地安葬遗体,所幸发现旁边枯萎着一棵老柳树,介子推用脊梁骨堵着这后面的树洞,仔细一瞧,有一封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的衣襟血书,像蚯蚓一样噬啮着这位明君的心,于是,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亲自披麻带索,穿着丧服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位骨气傲然的臣子,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即现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这期间附近的居民不许起火煮食,而且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临走的时侯,伐下一段焦煳煳的柳木,在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幽光而叹:“悲哉足下”。“足下”的典故由此而来。次年,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扫,只见坟前那棵老柳树奇迹般地死而复活,长出了条条翠绿的嫩芽,随风飘舞,半喜半忧的晋文公轻轻地掐了一些枝叶放在身边,伴枕而眠,并赐名为“清明柳”,为今天人们寒食节彰现其清雅深沉、诗意浓郁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人们不忘沟壑,卑辞尊礼的性灵制约,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饮寒,反思知恩图报的人性遐想。据说,晋文公常把血书袖藏在身边,时常鞭策自己政清廉明,励精图治的执政座佑铭,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一个个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联起来,挂在门框窗槛,召唤介子推的节尚灵魂,取名叫“之推燕”。就北方而言,老百姓事先制作好的枣饼、麦糕、潤餅或春卷冷食,杜甫曾有句詩道:“春日春盤细生菜”。《四時宝镜》中也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号春盘”;而在南方,则多为青团、糯米糖藕果了。久而久之的清明节,善良的人们则把柳条枝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或者插在屋后房前,以示对真善美无限的怀念。
这种不为历史纂刻的传说,故甚其词,只是一种离奇的民间编篡,所描述的君臣之交和道义人伦,渲染着人性伸缩的空间,行为与性灵构建的双赢关系,帝王爱百姓,子民爱朝廷,必须具有尺度的把握和因果的方圆,才能运行人生的轨道,恢复本性的真挚,犹如离离原上草一样,道德之源,清明之火的本色含义,才能迸发出如郑司农注引鄹子所曰:“春取榆柳之火”的布令,清风一吹而四周蔓延,酿造着事物外延的强大生命力。据闻,古代寒食虽然禁火,但唐宋在清明时取榆柳火赏赐近臣﹑戚里,只是作为一种抚慰的取代品罢了,那时,唐代官方要连续放假四五日,后来增长至七日,可以算是现代的黄金周了。我想,时令阳历四月,这种季节的重视莫过于人的生理需要阴阳平衡的协调,花红柳绿,鸟啭莺啼,而借以天时占据的良辰,大江南北,几乎都是清新明丽,草木青青的蓝天,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烟花春色,因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名诗:“春城
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榆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艺术的佐证,述说着那个年代的尘俗凡情,一如我们烂熟于心的轶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文化魅力,一代代地喷发着远古风景的芳香,诉说着人们对淳朴思想地幽幽向往。
然而,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禁止一切举火的行动,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节又称冷节、熟食节、禁烟节,还有另一种说法。据古书记载,古时钻木取火,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木材,谓其国火,如《周礼.夏官.司爟》那样:“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所谓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故曰改火也,又称改木,以此活动而时节改易,大概是由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的缘故吧。新火未至而禁止人们生火,或许是遵循着《易经》中“变”的蕴涵带来新的红运生机。《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行走而下令禁火的一幕本真图象,在南方故乡是常有的事,我小时候却不知那些专管取火的小官司煊氏,在禁火之时,人们还准备一些冷食供其食用,这,与介子推的传说关联,成了长达一个月寒食节,毕竟有不利于健康的一面,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代之后便遗留在清明节中了。我想起《论语.阳货》所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也许用得不对就会造成人体的伤害或者一年运气的黯然,并且由于寒食的第二天叫小寒食,唐杜甫有《小寒食舟中作》诗。仇兆鳌题解《杜臆》:“小寒食,谓寒食前一日,误,盖寒食次日也。《岁时记》: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狭义上说,清明前二日。广义而言,禁火三日谓冬至至后一百四日﹑五日﹑六日,乃知小寒食是六日,总在三日内,故云佳辰也。次日清明,始有新火,故食犹寒,禁火则酒亦寒,故云强饮。后来仅仅局限于寒食后二日而为之,并渐渐成为人间的祭祖淳俗。私下想想,如果每个季节都要改火的话,仅仅是一个寒食节就颇为不解了,那么七月七的情人篝火节,还有不可知的类似节日,同样可以寄托着这种渴望人性美德的回归,或者由寒食节带来的其它猜想,为我们填补知识衔接的空白,姑且就理解成一次文人笔下喜爱的传奇故事吧。
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使寒冷的食物进入腹内而俭饿充饥,然而乍暖还寒的时节,冷暖自知,为防止冷餐伤身的寒食,那么清明户外野外的健身活动,就算是一种生理平衡的手段了,虽然禁火说法不一,但,吃冷食的从俗,据悉在古代却非常盛行。《后汉书》记载,山西太原一带,家家封灶达一个月之余,老弱妇孺由于抵挡不住这种生存的指令方式,病死的人处处皆是,百姓苦不堪言,时任九州之一的并州刺史周举,听说了此事的严重性,就下令严厉禁止这种风气的流向。三
国的魏武帝曹操还曾专门下令,凡不改掉这陋俗的一律按藐视朝廷法办,最终由一个月改为三天,缩短了寒食的原有期限,就这样,这习俗一直慢悠悠地沿袭,历经南北朝、唐朝、五代、宋代。宋代的士大夫们熬不住这种违背生理的需求,开始躲在屋里偷偷地吃着加热的饮食,虽然袅袅的炊烟有时不免会泄露之间的秘密,但时间一长,心知肚明,也就顺理成章了。元朝以后,寒食这一方俗逐渐化为乌有,有意无意,寒食节就显得名不副实,清明节因之油然而生了。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清明节,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习俗了,大约始于西周时代对墓葬的重视缘故而来,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曾说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先生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所谓每逢清明,“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这,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所说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的风俗了。所以才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名句入醉于心。如果从儒家经典里查不到文字落笔的本初印痕,那么,从杜牧的笔下探询清明扫墓的禁火美俗,也仅仅是唐宋风行的一种事实上的现象。按照旧的笃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若是家族內有人娶新媳婦、添男丁,或是三年之內有新墳的话,还必須准备一些墓粿等丰盛祭品为培墓,結束后分給墳場上的牧童,或邻近的貧童,称为“印墓粿”,这样的拘谨传统使现代人无法想象的童话深渊。《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代庄季裕《鸡肋篇》上说,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携家春游。
是啊,有关清明祭扫坟茔渗透着丧葬的礼俗的幽香,蒸发着那个时代的隆重儒教礼仪。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也该是每个灵魂的安然归宿了,好象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空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浓重会意,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唐玄宗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因此才有定寒食埽墓为当时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的“五礼”之一,不像今天那样烧纸钱,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割除清理,供上食品鲜花,献上墓纸,挂在坟边树上,或者墓顶之上,称为挂纸,然后,屏声静气,单单将存寄在内心的哀念,默默地唠叨着、祷告着,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順利,再焚香烧纸即礼成,以示阳界亲自寄出,冥俯才能安然地收到。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说过这样的礼节:祭吊先人祖宗,须直系亲属亲自到陵墓前焚烧纸钱,先人祖宗才会循着后人的气息,前
来收取祭礼,不然,先人祖宗终不能闻到后人气息,替代致使祭墓之礼枉然白费。是察,来到先人祖宗的陵墓前,祭祖之悲伤本是生者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表示虔诚的心灵在情愫的驱动下,一种精神的洗礼缓缓流动于有色空色的世界,仿佛最为庄严肃穆的汇报会,顷刻,一切邪心杂念将荡然无存,而春游之欢确实我们活着的人,某种心情的调节,却无意冲击了某方煞神,具有亵渎祖先的精神嫌疑,因之,唐高宗就曾下令,禁止寒食节上坟揣着愉悦的情绪,亦悲亦喜,半淡半浓,硬生生地又把扫墓和春游区分开来,其实也然,扫墓是寒食,春游则是清明了。
许多年过去了,民族埽墓节的清明,总归该是纪念祖先的祭奠,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但,那丛丛的杂草布满了座座枯坟了野冢,那密密的山花张展着种种灵魂的沉睡,瞬间,萧瑟荒凉的视野纷纷弥漫全身,一颗笼罩的暗淡情绪,不仅反躬自问,是红尘的活人对死去的亲人的一种追忆,节哀顺变,还是一剖黄土早晚让我们进入长眠的怀念,胴体归依呢?兴许在先人祖宗碑前,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具体行孝,教子哄妻,凝结着家族亲人的尘封情感,无形抵达一种心灵默念上的碰撞,不仅是互相表达对先人的教誨,缅怀一种崇敬的美德,而且还会收到平常心理,人与人之间灵犀上的沟通而难以企及的默契配合效果,台湾还把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来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黃帝”,喚起人們由生至死而不忘本的孝道孝心,当上升到政治高度的时刻,也许让孩子和民俗结合一体,组织蕴涵式的教育春游,让小学生走进烈士陵园,谛听浮雕映射的一尊尊先烈的神话„„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自然也有不同变异,古人说,寒食节期间,插柳、戴柳、上头、斗鸡、镂鸡子、蹴鞠、打毯、牵钩、踢毽子、放风筝、荡秋千、画鸡蛋和斗鸡蛋,是那个年月的精神食粮与文化活动。《荆楚岁时记》这种记载仅仅是南北朝时的一种时俗盛况,从名词上分析,插柳、戴柳,与今天植树节“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沿袭有着某种理念的契机,至于上头、荡秋千等系列的雅兴,仿佛一幕幕富贵人家缭绕着我们驰骋的想象。从唐诗的诗痕中追寻,唐代的皇宫里到处挂满了秋千,似乎成了闲荡宫女、画阁妃嫔唯一的宴乐寂寞场所;而画鸡蛋、斗鸡蛋之类的情趣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的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半是染色、雕镂过的包装品,十分精美而华丽。所说的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演化而来,坠入于寒食的节俗内容,我出生的赣东北故乡却把它移到了端午,称为“杠蛋”,至今那里的寒食,恐怕要算是遍布田埂路边的“水菊花”搓成了一个个小圆球形的清明果了,绿绿的,柔柔的,惹起一腔往日鼻酸的哀思回味,俗称“清明祭”了。
如果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品位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繁华景象的自然风光,辨认那个时期清明再现的开封古城,涵味生动“清明赠柳”的民俗风情,无非也就是盘鼓高跷、宫廷歌舞、梵乐武术、包公迎宾、东京梦华、宋式婚礼、九帝赠柳之类的戏剧色彩,融汇了宫廷、寺
庙、民间一些思想艺术的精华,恍恍惚惚,把我们带进清明梵乐的人生临时的表演了,所以白居易才有“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的人生嗟乎,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匆匆的过客,要么是生前象清明节这一天,到先人坟地、家里设置的牌位,或者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要么是死后我们成了后来人的祖先,那骨灰放置凝立的触眼中,让更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我们今天追念先人过去奋斗史一样,说那个地方的土地和那个地方的人群。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关于清明节的话题,深度的挖掘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我们现有的知识似乎显得贫穷和苍白,而这首上阕张先的宋词《木兰花》,就侧面反应了寒食节那天赛舟、踏青、荡秋千浪漫游玩的情景,氛围着江南水乡热闹气氛,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也只是一种往日的风情了,而苍茫黑土地的白桦林,空旷、辽阔地高耸在我们宏观的视野,却也只有在平原的土坎上摆放供品,进行一种魂灵默默的对话,以自然的青山树叶为伴,将纯真的心魄交给山山水水,去清理我们灵魂污垢的外界污染,明清着冥冥风情中的一种逆向思维的澄朗清明,禁火、插柳、踏青、扫墓、赛龙舟„„
一切的生活运化都在笑谈中升华我们的笑容,等东方人拜祭祖先方式逐渐取代昔日的阵阵风俗,等西方人复活节重叠于寒食节的日子,问候着生灵与生灵对话的时刻,重视逝去的中国人与偏重活着的外国人,两种观念趋向的文明构建,也许的也许,束束鲜花徘徊于墓前,滴滴眼泪伤疼于路边,昨天依然昨天,今天的残阳该早已消融某日悲痛的丝丝留恋了。
第二篇: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由来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它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经到了转暖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可以春耕播种了。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回澜小学三年级:胡敏杰
第三篇: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四天内扫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节”。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节,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第四篇:关于清明节的由来
关于清明节四年(7)班 44号 钟希琳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
第1页,共3页
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1.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2]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2.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
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第五篇: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节的小故事:
小英雄王二小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一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了,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这个故事让我们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明天,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