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院系就业工作人员及全体毕业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我系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008年我系高分子材料专业共有毕业生196名。
7月初第一次派遣196名,首次就业率100%。
二、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制度
系部领导、教研室和毕业班班主任都重视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组织、人员、经费、制度和工作机制等方面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系建有就业工作规定和制度,并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不断完善就业工作绩效考评,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各项制度,并且根据08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写了就业情况分析和就业工作总结。
(1)成立了就业工作小组,扩大了组员的范围,理顺了组员间的工作关系,使就业工作小组真正成为了研究、部署和落实就业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实体。小组成员除了系领导、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外,还在每个毕业班级设立了1名就业工作联络员。明确了每个组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分工和工作关系。
(2)就业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就业工作制度。
一是就业工作专题调研制度(问卷调查、座谈会、校外考察等); 二是就业工作例会制度(从当年8月至次年6月期间,每两周召开一次就业工作小组会议,通报、研究和布置就业工作);
三是就业工作通报制度(从当年8月至次年6月期间,每两周向各班主任通报一次就业工作情况);
四是教研室开展就业工作状态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与教研室工作经费、就业工作奖励金挂钩)。
(3)严格制度执行,做到一丝不苟
一是组织就业工作小组成员学习领会就业工作的文件和制度,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的思想实际,加深和统一对就业工作的正确认识,提高他们做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二是制定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就业工作小组主要成员按照安排定期与各毕业班同学联系,教研室按照安排组织教师与毕业生进行专业问题、就业问题对话活动,对特殊学生确定专人进行帮教指导,毕业生就业思想观念较往届有了明显转变,就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是将开展就业工作的情况纳入了教研室工作状态的考核内容,明确了教研室在就业工作中的责权利;
四是明确了毕业生党员骨干在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和要求,发挥了他们的就业带头作用;
五是发挥了专业教师和校友在帮助毕业生联系和推荐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拓宽了就业信息渠道;
六是对毕业生采取了“专人联系、敦促签约”和“个别帮助、多方推荐”的就业管理办法。
三、不断扩充就业网络体系,健全组织机构
(1)本系部成立就业工作办公室(工训楼5楼501、502、503),并不断充实就业信息栏里的内容,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把握就业动态信息。
(2)系部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明确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的职责。
(3)定期召开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就业工作办公室成员会议,研究和部署系部就业工作。
四、加强日常就业管理,开展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就业工作要起步早、有计划、做得细、抓得实。以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为就业工作重点,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努力拓宽就业工作的思路和渠道。
(一)就业管理
1、日常管理。正确指导毕业生规范填写、正确使用毕业生推荐表、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登记表;在毕业生就业手续的办理等方面有具体的管理办法,执行情况良好。
2、毕业生生源审核。本系按时完成审核、上报任务,生源数据准确无误,无漏报、多报现象。
3、毕业生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学院要求各毕业班班主任配合系部建立毕业生档案,审核档案内容规范无误,档案整理上交及时。确保毕业生的档案及时寄
出,方便毕业生拿到就业派遣证后及时办理自己的档案及户口。
4、毕业生就业方案编制、申报及就业派遣。就业协议准确无误的输入就业系统,确保就业派遣顺利进行。能够及时、准确编制就业方案,就业报到证转接及时,无遗漏、错误。
5、就业工作档案。就业政策、会议记录、调研报告、用人单位资料、计划、总结等资料齐全。
(二)就业指导
1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开设正常。每个年级都开有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
2、择业观教育。认真组织本系学生参加院系部的就业指导讲座;本系08年成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择业观教育。如邀请常州市美容美发协会秘书长、文化部二级人物形象设计师、国家高级美容技师考评的马玉博士进行专业讲座以及创业讲座。以及校庆期间开展校友交流报告会。
3、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系部在各年级学生中实施全程性的生涯规划指导。认真宣传和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职业能力倾向测评,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自己的实际作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4、日常咨询指导。系部就业办公室成员开展学生日常的就业咨询,并且郭建民、李东海、徐新巧是专门负责受理系部的就业咨询,能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5、创业指导教育。能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邀请自主创业的历届毕业生返校进行创业经验交流。轻化系有两组学生参加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李贺等4名同学的《水晶泥花卉创业计划书》获常州赛区二等奖,符桂华等4名同学的《“处留香”加香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获常州赛区一等奖。
6、为毕业生离校提供指导。为毕业生离校提供咨询、指导;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及时、顺利;毕业生离校文明有序。
(三)就业服务
1、就业市场。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及其它各类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系部组织多次专场招聘会以及个别企业招聘,在暑期专门针对即将实习的学生开了促进实习供需洽谈会,暑假期间先后有近15家单位到系部招聘学生,基本解决近100人实习。如与宝泽企业签订订单培养,一次性解决30人的就业。
认真组织全体毕业生参加了招生就业处组织的大型人才招聘会,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就业竞争的氛围;
2、信息收集、发布。及时收集、发布各类招聘信息,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单位面试。每两周统计和向师生通报一次就业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就业信息和处理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就业工作信息和上交就业工作材料;及时通知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应聘和面试。
3、走访用人单位。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表现,撰写调研报告。在08年10月、11月系部领导先后赴苏州园区、常州新区几家企业看望毕业生以及实习生。
4、建立就业基地。建立固定的就业基地10个。定期走访就业基地,留有相关文字及影音资料,今年增加新的就业基地2个。充分发挥基地在录用毕业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编印了《毕业生就业须知》和《全国主要人才招聘网站网址》等材料发给每个毕业生。
五、工作中的创新
今年系部就业办公室进行调整,专门成立就业领导小组,加大工作投入和力度,工作中不断涌现创新点。
1、今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学院从一开始加大了宣传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认真分析就业需求,提早做好就业准备,积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挑战自己”,“先就业、再择业”。
2、积极开拓系部资源、教师资源,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有力条件。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继续全力投身就业工作,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分析情况,积极就业;一方面系部将学生按地区进行统计,分析各地区的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动员全系教师寻找就业市场,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3、“以生为本”,做好“信息联络员制度”。系部和各班级对信息联络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了解了信息服务程序,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同时,系部加大就业信息的搜集力度,每天从学校的就业网上将就业信息及时告知给学生,不仅传达给就业信息联络员,而且在系部的就业信息栏上张贴出来,让广大同学及时知道就业信息,也让其他年级的同学了解就业形势。积极从其他校外网站上获取就业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应聘情况。
第二篇:高分子专业毕业生应聘自荐信
高分子专业毕业生应聘自荐信,关键词是自荐信,高分子专业,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实验学、机械原理及化工原理等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前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吉林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 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XXX
第三篇: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就业情况分析(最终版)
此专业培养面向农机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
础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农机企业管理及农机装调、检验、销售与售后服务、操作与维修等工作,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机制造企业:农机装调、产品检验、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岗位。
农机流通企业:农机销售管理及销售等工作岗位。
农机站: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检验等工作岗位。
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农机管理、农机操作等工作岗位。
农机维修企业:农机维修企业管理及农机维修等工作岗位。
专业核心能力:熟练对拖拉机、收割机和插秧机进行装调;对拖拉机、插秧机、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具有驾驶常用作业机械的能力;具有对农机进行调研和销售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售后服务沟通与协调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
盘构造与维修》、《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汽车电器设备》、《专业英语》、《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工艺学》、《园林机械》、《作物生产概论》等课程;主要实践六环节包括发动机拆装实习、联
合收割机实习、插秧机实习、农机综合实训、拖拉机驾驶实训、农机维修考工实训等。农机的就业前景
(一)国家农机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于2004年6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11月1日起实施。现摘录几条:
第一条 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
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二十七条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
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补贴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可以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也可以采用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该法将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不仅确立
了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指出了发展方向,成为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保障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这是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依法促进的新阶段。
该法第一次用国家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还确立了“农机
购买国家补贴政策”。从而使得中国的农机在制造、销售,使用,培训、维修等方面发展迅猛。农机补贴资金规模由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30亿元,6
年翻了近8番。全国综合机械化率从2004年的35.7%增加到2009年的48%,农机经营收入达3800亿元。
《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农机维修需持证上岗,农机维修企业实行准入制度。
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日期:2009-05-10)中强调了“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对制造、销售,维修三线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强调了农机维修必须持证营业,持证上岗。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中明确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促进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目标:到201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到2020年达到65%以上。“22号文”同时指出:“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学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开展农机使用等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定期对农机推广、监理和试验鉴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
(二)江苏农机状况
江苏省是农机大省,也是农机强省。目前,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地区,农机工业发展增速迅猛,是农机制造企业主要聚集地之一,是全国水稻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以及拖拉机、旋耕机、柴油机的重要生产基地。2009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销售收入580亿元左右,占全国1/4;农机装备总量迅速增长,全省农机总动力约占全国1/20;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6%,农机经营总服务收入超过200亿元,各类农机合作组织达到4300多个,其中农机合作社1130个。
农机工业是常州市先进装备制造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常州市拥有200多家农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是我国拖拉机、收割机、柴油机、插秧机、农机具及农机配件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常州农机机电市场也是全国十大农机市场之一。2008年常州市农机制造业实现总产值约340亿元,占全省农机制造业总产值的3/5,占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常州市农机产品中,名牌众多,目前常州农机企业拥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拖拉机、插秧机、柴油机等农机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至2009年,常州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5%,全市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服务公司)达115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77个。
(三)人才需求
从对常州市及江苏省主要农机制造企业的调研分析来看,产品调试、产品检验、现场管理、售后服务及零部件采购等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不到20%,专业对口率更是低于10%。这种专业不对口和学历层次较低的专业岗位人员配置严重制约了区域农机工业的发展。据调研,5年内,常州地区农机制造企业需要以上相应岗位的高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
按照江苏省农业机械推广法规要求,从事农机技术应用与推广的专业人员比例应当不少于80%,而实际农机专业毕业的应用专业人员还不到30%,从事农机监理的专业人员则更少。据江苏省农机局统计,2009年江苏省市、县(区)、乡三级农机专业人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0.6%,专业从业人员中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
分别为3.5%,31.1%和40.7%,与全省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极不相配,严重影响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培养大批农业机械技术专业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迫在眉睫。
常州市三级农机人才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总量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二是文化层次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农机实用人才总数的13%左右,而且他们大部分是通过农机推广机构简单职业技能培训获得技能证书、通过自学等形式取得学历,综合业务水平低,加之视野狭窄,很难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三是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实用人才队伍比例占43.2%以上,而且行业、产业上不合理,大多集中在农机具操作手方面。根据常州市农机局预测,近5年,常州市高、中级农机维修人员缺口达1200人以上。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农机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很少,在江苏省仅两家,且招生规模小。因此,就我们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就业前景还是较好的。
第四篇:信息应用技术专业就业实习工作情况总结
提升学生就业品质 促进专业建设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专业就业实习工作情况总结
信息技术部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大胆实行学生就业承诺制度,严格选择就业企业,积极主动地做好毕业生跟踪服务,每年在当地及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高质量安置就业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学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基本做到了家长放心、学生满意、企业欢迎。良好的社会信誉拉动了学校招生工作的开展,我校连续多年超额完成招生计划。
一、就业承诺制度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每年新生入校后,学校向学生家长承诺,其主要内容:一是学生在校期间按规定学完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且交齐所有费用,学校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职业中专毕业证书;经技能考核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相应高、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学校负责安置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三是学生就业后,学校跟踪服务三年,对一次安置不满意的(非自身原因),或者不适应工作环境的可再次予以安置,直到满意为止。
二、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强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 11 就业指导必须从学生入校开始,系统地、全面地组织开展。两年在校期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职业概念形成期,指从第一学期起,针对学生今后就业去向等问题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的教育,使学生一进校就明白所学专业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准职业的切人点,给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第二时期为职业意识萌动期,从第二学期开始,在学生对专业与职业发展情况有所认识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巩固、行业发展、岗位要求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培养学生敬业和进取精神,使他们按未来职业的目标去塑造自己。第三时期为职业求知启动期。从第三学期开始,指导学生对已有的职业生涯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确定更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使学生认识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明白“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技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就业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验实习、技能竞赛等活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第四时期为职业选择期。从第四学期始,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择业技巧、就业方法与策略和创业指导的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指导学生确定适宜的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自信心,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
三、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订单教育,形成学生入校就明确就业的职业教育方向,为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11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是实现中职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使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构建了企业、学校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创新办学体制促进校企合作发展,使信息技术专业成为全国中职校示范性专业。
我校信息技术部现有的校企合作办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即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可到学校兼职授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大大缩短企业用人成长周期,联合办学的另一目的,企业可向学校提供实习场地,改善学校实习条件。我专业与 紧密合作就是这一模式的很好体现。
二,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即“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我专业的在校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员工,式教学与经营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秉承“以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 的指导思想,紧跟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我专业与张家口市商业银行、通泰分公司、中国电信张家口/ 11 分公司共同培养、共同考核、企业实践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企业“冠名班”如张家口市班,国家等。
随着张家口市地方经济的不断增长,张家口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主要资金保障,规模与实力得以快捷提升,本着服务地方的原则,使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经融领域。学校领导积极寻求与商行的合作。经过双方领导的多次商洽,2010年1月本着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原则。正是达成合作意向,与2010年7月我校正式成为张家口市商业银行的校外实习及学生就业的定点单位,并给我校授牌,正式开启了两单位校企合作之路。
张家口通泰公司,担负着供电1、2班,选拔出60多名学生到单位定岗实习最后参加工作。
一、校企人员互聘,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为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促进合作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紧密型合作体制。2010年,我专业与行成功开展了人员互聘等多位老师,与我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成为双方互聘人员。
二、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 / 11 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我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专业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
继我专业与三大企业合作以来,我专业部先后派李大企业进行实践。我专业教师在到企业实践期间按所在企业(部门、岗位)的作息时间,以员工和实习学员的双重角色,履行相关职责,向相关人员虚心请教学习。我专业教师到企业去深入企业第一线,采取顶岗作业、工作实习、合作研发、带学生实习等形式,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三、企业相关人员到校指导学生技能大赛
为了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我专业特聘请 专业培训师到校指导学生实操技能,要求学生在业务处理等这几方面有效提高技能水平,通过俩个月的集训,在学校期末技能大赛中同学们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比我们预期的时间提前达标俩个月,我们这几届订单班达标率均达到100%,通过专家这种近距离的指导,密切了我专业与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的技能训练更有针对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为学生顺利上岗就业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11 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教学实习式培养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都在为培养“准职业人”这个准成型产品而相互考证,学校既要保证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又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而企业关注的是企业的正常运营及员工队伍的稳定,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把学校与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训基地的建立和教学实习的开展,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使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心理及知识储备提供了可靠保证。如我专业二年级张家口市委组织部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通过个岗位实践,学生们不仅检验了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发现了在技能和职业素养上的不足(,针对各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使他们在返校后的课堂学习中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真正做到学到手的知识能全部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心理及知识储备,在校期间把自己塑造成职场的准员工。
我校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就业层次的提高,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就业领域的拓宽这些正能量的呈现给学校带来了招生的连年火爆。本专业在我市及全国其它省市均享有好的声誉,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黑龙江、北京甚至新疆等边缘省市的学子也慕名报考我专业,从而拉动专业招生的全国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建设同样不能停滞不前,要紧跟时代步伐,/ 11 及时调整校企合作模式,为学子们的就业创作更好的条件,从而使我专业永远走在全国的前列,保持专业旺盛生命力。
11先学校加大了企业考察力度,制定了严格的企业选择标准:一是所选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学生的发展空间。象 集团,一方面是著名企业,可以为我校学生提供比较多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 集团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及与 等企业的合作将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提供更优越的发展空间。二是企业生产环境及产品必须确保对人体无害。三是具有良好的安全保证,并具有一定的企业文化氛围。四是工资发放符合劳动法有关规定,并且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险。
在此基础上学校先后与 等地许多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国内许多大中型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 等企业在我校成立了定向班。定向企业每年在 定向班学生举行两次培训,内容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及企业生产流程等为主。学校充分利用各专业师资优势为企业培训员工。极大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另外,许多企业也先后与我校开展了“订单教育”。通过校企合作使很多学生入校即有工作单位,解除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
3、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 11 学生就业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表现出许多的不适应,为此学校制定了《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流程》,一方面学校经常利用电话、网络等通讯设备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经常到企业看望学生,与企业领导交流学生工作情况,加强与企业及学生的沟通;再一方面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倾听家长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近几年,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 人,短期培训 人次,很多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异成绩。工作后第一个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工作一年后的月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我校学生 毕业后就职于,现已成为。我校学生在企业的良好表现获得了企业领导的高度赞誉,也为校企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外我校毕业生创办的各种企业已近家。如 在 创办“北,每年仅 销售就过 元; 创办的“ 业务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何 “创业”不仅是我校学生毕业后的热门选择,也成为我校学生就业工作的一大特色
通过实行就业承诺和“订单教育”,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服务,完善了学校就业服务机制,有力地保证了我部就业工作的开展,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专业发展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经营及运行机制和规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转变,/ 11 作为企业人才培养和储备的职业教育仍以学校教育为主,长期形成的办学模式和传统观念较难转变,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仍显不足。校企联合办学尚处于浅层次水平,学校与企业之间还有较大的鸿沟。职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距离企业实际需要还存在差距,课堂教学不能反映企业所需的知识储备,实践教学不能保证,教学过程与企业运营不能合拍,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着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方针我校构建了企业、学校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创新办学体制促进校企合作发展,使航空服务专业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提高就业层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保证了本专业在全国同类学校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我校航空服务专业现有的校企合作办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即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可到学校兼职授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大大缩短企业用人成长周期,联合办学的另一目的,企业可向学校提供实习场地,改善学校实习条件。我专业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安部、商贸及各大航空公司的紧密合作就是这一模式的很好体现。
2000年,汪秀丽校长在报纸上捕捉到了一则短短的百字消息: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个亿新建20个机场。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立即开发航空乘务专业。学校随即派出四路人马,奔首都国际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两年后,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打开了深圳、海南、厦门等五大航空公司的大门,52名“空姐”、“空少”飞上蓝天,培养出了我省第一代航空乘务员,现已有18名同学成为所在航空公司的乘务长、客舱经理。
2002年,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民航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各国都高度重视机场安全检查,我国各大机场对航空安全检查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汪校长随即瞄准了首都国际机场,明确了与之联办“航空安全检查专业”的目标。其实,与首都国际机场的联合办学汪秀丽校长已经坚韧的推进了整整10年。想与首都机场联合办学的职业学校在全国来说太多了,其中不乏一些发达城市的知名学校,竞争非常激烈。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2002年年底,学校的真诚和联办安检专业的意向终于打动了机场领导,机场同意学校拿一个具体方案。得到这个许可,汪校长立即从北京赶回学校。当夜,学校领导班子5名成员连夜按照国际项目的标准起草了联办航空安全检查专业的方案,第二天一早,这份报告就送到了机场领导的手中……。
1800余名学生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实习就业,他们遍布航空安全检查、航空保险收费、机场商贸、迎宾礼仪等各个岗位,并以靓丽的形象、熟练的技能、热情的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了中外旅客的一致好评。2005年,安检专业土志兰同学参加全国航空安检员专业技能大赛,荣获手检项目第一名,被机场破格晋升为中级安检员;张媛、张艳艳同学被评为北京市服务明星;由该校学生组成的机场“女子百合安检班”获得了全国“安康杯”优秀服务班组、全国“巾帼建功示范岗”两项国家级荣誉。2007年,首都机场派往澳门机场工作的10名优秀安检员中,甄海红、旋楠、张玉芳三名同学有幸入选。2008年,张媛同学担任航空安检特别检查班班长;常方园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大赛,荣获“机场安检员行业之星”称号。2009年郑美兰同学荣获北京市服务明星称号。机场领导这样评价该校毕业生:“你们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机场航空安检员的整体形象”。现在,已有126名同学成为机场的班组长,机场现有航空安检员3000多名,其中该校学生就有960名,几乎占到了1/3。首都机场专门给学校颁发了“职业教育特殊贡献奖”。
二,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即“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我专业的在校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学校/ 11 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员工,式教学与经营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秉承“以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 的指导思想,紧跟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我专业与张家口市商业银行、国家电网张家口分公司、中国电信张家口分公司共同培养、共同考核、企业实践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企业“冠名班”如张家口市商业银行1-5班,国家电网1、2班,电信班等。
随着张家口市地方经济的不断增长,张家口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主要资金保障,规模与实力得以快捷提升,本着服务地方的原则,使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经融领域。学校领导积极寻求与商行的合作。经过双方领导的多次商洽,2010年1月本着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原则。正是达成合作意向,与2010年7月我校正式成为张家口市商业银行的校外实习及学生就业的定点单位,并给我校授牌,正式开启了两单位校企合作之路。
张家口供电公司隶属于冀北电力公司,担负着张家口市7区、13县的供电任务,供电区域3.7万平方公里,供电人口460万,营业户数157万。公司下设13个本部部门、14个主网单位、13个县供电分公司(直供直管)、8个多经单位,共有全民员工3263人、集体员工546人。电网最大负荷187万千瓦,2011年售电量105亿千瓦时。2009年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于我校成立冠名班供电1、2班,选拔出60多名学生到单位定岗实习最后参加工作。
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张家口市分公司是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下属的分公司。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是在原河北省邮电管理局改革重组、政企分开的基础上,由中国电信集团河北省电信公司更名而来。是以经营固定电话、小灵通、数据通信、国际业务和网元出租等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为主的国有大型骨干电信企业,是河北省境内网络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服务争创最优的综合信息业务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2012年与我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与我校成立50多名学生的“电信班”冠名班。
一、校企人员互聘,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为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促进合作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紧密型合作体制。2010年,我专业与商业银行成功开展了人员互聘,商业银行的梁涛、苗建芳、陈海玲、侯静、赵彦良、吴琳、吴莉莉、杨涛等多位老师,电信公司牡丹、丁虹、任主任、王经理等与我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成为双方互聘人员。
二、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
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我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专业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
继我专业与三大企业合作以来,我专业部先后派李志娟、白先英、王继红、任洁、赵晶、张丽丽和王晓丽多名教师到三大企业进行实践。我专业教师在到企业实践期间按所在企业(部门、岗位)的作息时间,以员工和实习学员的双重角色,履行相关职责,向相关人员虚心请教学习。我专业教师到企业去深入企业第一线,采取顶岗作业、工作实习、合作研发、带学生实习等形式,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三、企业相关人员到校指导学生技能大赛
为了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我专业特聘请商行专业培训师到校指导学生实操技能,要求学生在传票掀打、点钞、银行卡业务处理等这几方面有效提高技能水平,通过俩个月的集训,在学校期末技能大赛中同学们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比我们预期的时间提前达标俩个月,我们这几届订单班达标率均达到100%,其中商行2班王晨靖同学在点钞一项技能大赛中取得5分钟点钞10万元的好成绩。
通过商行专家这种近距离的指导,密切了我专业与商行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的技能训练更有针对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为学生顺利上岗就业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11 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式培养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都在为培养“准职业人”这个准成型产品而相互考证,学校既要保证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又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而企业关注的是企业的正常运营及员工队伍的稳定,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把学校与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训基地的建立和教学实习的开展,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使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心理及知识储备提供了可靠保证。如我专业二年级学生分批赴中央纪委监察部北戴河服务培训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戴河服务培训处,张家口市委组织部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通过在会议室、前厅、餐厅、客房等多个岗位实践,学生们不仅检验了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发现了在技能和职业素养上的不足(如接人待物、服务方式、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针对各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使他们在返校后的课堂学习中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真正做到学到手的知识能全部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心理及知识储备,在校期间把自己塑造成职场的准员工。
我校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就业层次的提高,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就业领域的拓宽,专业的涉及面从最初的航空乘务、机场地勤服务延伸到经融、电子商务多个服务领域。学生们知识的掌握面扩大,就业的选择点也增多,保证了就业安置的成功率,这些正能量的呈现给学校带来了招生的连年火爆。本专业在我市及全国其它省市均享有好的声誉,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黑龙江、北京甚至新疆等边缘省市的学子也慕名报考我专业,从而拉动专业招生的全国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航空服务专业的建设同样不能停滞不前,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校企合作模式,为学子们的就业创作更好的条件,从而使我专业永远走在全国的前列,保持专业旺盛生命力。/ 11
第五篇:XX届毕业生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
XX届毕业生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
随着XX届毕业生即将离校,校园里关于考研与就业的话题再度被热议。为提高学生考研积极性与就业质量,消除同学们对考研就业问题的疑虑,5月8日至9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特举办“e路通行”XX届毕业生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学院优秀毕业生代表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报告,XX级辅导员石晓雪担任嘉宾,XX级、XX级、XX级同学到场聆听。
参加交流会的8位毕业生均在考研或就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XX年考研大战完美收官,国考、校园招聘等也已落下帷幕,我院涌现出一批优秀考研代表:刘xx、宫xx、许xx、李xx等;优秀就业代表:王xx、房xx、刘xx、李xx等。他们结合自己找工作或考研的经历,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本专业就业形势和前景、考研时应如何选择学校、保研政策乃至面试技巧等细节问题,做出了细致耐心的解答。
考研方面,交流会涵盖了对考研的正确认识、备战的心态、复习的方法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实际问题。刘xx同学以第三人称向大家讲述了他“学习工作那点事儿”,并特别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参加中科院夏令营时期的经历;公xx同学以其真实详细的现身说法提醒大家,要尽早准备,找准方向;许丞同学结合自己在考研过程中走过的“弯路”,特别为同学们准备了计划周密、条理清晰的备考时间安排攻略,同学们纷纷记录学习;在留学方面,李xx同学广泛普及常识,并在资料收集、语言考试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而在就业交流会上,四位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在考公务员、考银行、实习、求职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李xx同学在公务员考试复习方法与面试技巧上道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想法,鼓励大家多做真题,多练多说;房xx同学在银行考试内容上做了细致解答;而同在绿盟科技公司工作的王俞人与刘xx则根据自己的求职经验与大家交流了“如何制作简历”、“如何成为一个‘面霸’”等问题,王xx同学精辟的见解、犀利又不乏幽默的谈吐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受益于师哥师姐的分享,今后将虚心向他们学习经验,提升考研及就业信心,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总结新的学习经验,传承给低年级同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XX年考研之战拉开帷幕、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之际,学院团总支特办此交流会,为新一届考研就业学子提供了广集经验的平台。高低年级之间经验的流传,以特有的方式促进了我院学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