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2.静安寺街道愚谷村社区分校调查报告
静安寺街道愚谷村社区分校调查报告
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柏万青
静安寺街道于97年6月开办社区学校,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独特的办学方式,深受居民的欢迎,并得到市区乃至中央有关部门的首肯,不仅成为居民“学科学、学技术、学知识”的场所,而且大大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的辐射作用,推动各居委会社区分校的发展。街道党工委分别三次下达了“关于充分发挥社区学校辐射作用,加强各居委会社区分校管理的意见”。几年来,各居委会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优化配置各类文化设施及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成立各居委会分校,努力培育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管理机制,逐步向小区、楼组、家庭延伸,各类群众性文体团队迅速发展。据统计,1997年全街道各类文体队伍仅为51支,目前已扩大到168支,极大地丰富了居民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现将愚谷村分校创办的情况介绍如下:
愚谷村现有居民1931户,人口5720人。2000年建立了全街道第一个社区学校分校,由小区内具有一技之长的居民担任教师,先后成立了英语角、合唱队、书画班、读书会、工艺编织等十八个兴趣小组,参加的居民近600人,并将社区学校的功能向楼组、家庭拓展。充实的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娱活动满足了群众文化精神上的需求,成为感召群众、凝聚民心的有效载体。超前的观念、创新的意识,使愚谷村在市、区各项工作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保持市级文明小区的称号。
一、创办社区分校是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突破了传统体制下的社区事业发展的旧格局。随着“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社区建设体制的转换,城市管理功能的下移,居民由单位向社区的角色转换,城市管理的重心随之转到社区,同时老年人队伍的不断壮大,社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课题。对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互相共享、居民群众参与率的提高以及组织发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小区的文体队伍状况
97年以前,随着文明小区创建活动的开展,居委会文体队伍得到了发展。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组织功能乏力,居委会的文体队伍不仅数量少、层次低,而且形式单调。愚谷村的文化队伍只有一支腰鼓队。且绝大部分成员由居委会干部组成,每逢文化展示活动,居委会干部就得倾巢出动。随着这些成员退休的退休,搬迁的搬迁,腰鼓队也就自行解散。由于居民缺乏参与,因此对小区的辐射作用不大。
(2)文体活动开展的状况
愚谷村的特殊地理位置,曾是街道举办大型文化展示活动的重点场所。如:一年一度元宵节的“愚谷闹春”、喜庆节日的展示等。由于小区没有自身的文化队伍。因此此类活动一般由街道组织。街道一方面要注重社会效应,一方面要讲究演出质量,一般均请名人、名角出场。对丰富社区文化,提高社区知名度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观众除居委会刻意组织的居民外,不少是过路行人。因此不仅存在着演员是老面孔,而且在居民中也难以产生影响。即使小区逢年过节自行组织的文娱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居民参与率低,节目质量不高的问题。
(3)居民结构的变化
愚谷村的居民素以“三多一高”著称,即知识分子多、知名人士多、侨眷侨胞多、文化层次高。随着房产事业的开发,人员的流动,居民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下、待岗人员回到小区;加上退休队伍的不断壮大,居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一方面他们由工作第一线退居回家,难免觉得失落、空虚,1加上长期疏于交流,郁闷积淀,无处发泄,忧闷之情日积月累,不仅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另一方面,不少居民希望社会提供发挥余热的舞台,做点有意义的工作来充实生活。
(4)借社区学校之力创办愚谷村分校
97年,静安寺街道在市西中学创办的社区学校,使一路之隔的愚谷村居民“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少居民在社区学校学会了技术,学到了知识。但参加社区学校学习的居民毕竟有限,部分居民因双休日受家务所累,没有机会参加学习。即使参加社区学校的学习,但每次只能学一门课程。他们感到每周一次的学习“不过瘾”,回到小区纷纷当起了“老师”。居委会不失时机地把他们组织起来,将社区学校的不少班级“搬”到小区,成立了社区学校愚谷村分校,让大家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天都有机会参加学习、相互交流,为居民广泛参与,就近学习提供了方便,吸引了众多的居民参与。
二、居委搭台,居民唱戏,逐步建立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愚谷村的社区分校之所以越办越火红,越办越兴旺,一是居委会善于发现人才,逐步培育了一批热心于分校的管理人才;二是分校善于尊重群众的首倡精神,居委搭台,居民唱戏,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1、发现人才,组建管理班子
愚谷村分校的管理班子由居委书记担任校长,校务会领导机构有妇代、文教、民政、干部以及热心于小区建设的居民骨干组成。
提起愚谷村分校,居民必然对常务副校长汝兆坤赞不绝口。96年,老汝从单位退休来到小区,担任多年工会文体委员的他,在居委会举行的春节联欢会上一曲“敖包相会”,使居委会干部发现了他的唱歌才能,便动员他出来担任合唱队的队长。生性好动且热情肯干的老汝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从此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队中。其实合唱队除有活动场地外,其余一无所有,既无经费也无设备。老汝倾其所有,将家中的录音机、收音机„„全部搬来,为大家服务。每次活动,老汝又是找歌曲,又是抄歌谱,做好活动前准备;活动时又当老师又当指挥。凡新搬进愚谷村的居民,老汝总要上门向他们介绍愚谷村的合唱队。2000年愚谷村成立社区分校,老汝有幸被居民推荐为教务长,他的热心更是有了用武之地,老汝也就此与小区分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策划下,小区的英语角、戏剧小组、书画班、读书会、交谊舞班等兴趣小组越办越兴旺。他把小区活动室的活动日程排得满满地,使得居民天天有活动,日日有娱乐,窄小的活动室实在满足不了居民的需要,老汝干脆与周边居委会联手,使愚谷村的社区分校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当外区高薪聘请他当老师时,他婉言谢绝了。
邹春妹原是社区学校绒线编织班的学员,心灵手巧的她接受能力极强,无论是在班上,还是在家里,经常挤满了前来求教的学员。邹春妹干脆在居委会办了个编织班,自己当起了老师。现在她还被附近的静安区教师退休中心请去当老师。
分校其他班级的负责人——英语班的潘婉华、读书班的崔光远、侨眷谈心班的周云华、书画班的章佩玉等都是像汝兆坤、邹春妹一样的热心人。正是有了他们辛勤的付出,社区分校才得以蓬勃发展。
2、按需设班,尊重群众求学意愿
小区分校既不同于常规学校,也不同于街道的社区学校。尊重群众求学意愿,按照群众的需要设置班级,才能满足居民对学习的不同要求,使居民各得其所。
小区侨眷侨胞多,不少老人的孙辈,自幼在国外生活,祖孙语言交流的障碍使他们苦恼不已,不少老人连国外打来的电话也不敢接。因不懂英语,书信交流也只得央求别人帮忙。因此居民学习英语的要求十分强烈。居委会成立了英语小组,长期从事教师行当的居民潘婉华自告奋勇地担任起英语小组的教学老师。英语小组的学员年龄差异大,各人的英语水平相差甚多,不少连26个字母也不识。潘婉华根据学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因人施教逐
个辅导。在潘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不少居民从不识A、B、C到能进行普通对话,从看不懂洋文,能书写简单的书信,一些原来因听不懂英语而不敢接电话的居民,如今也能与海外亲友电话交流。
离休干部崔光远1999年第二次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无事适从的他报名参加了街道开办的社区学校读书班的学习。读书班教师均是大学退休教授,他们渊博的知识、生动的教学内容,使崔光远受益匪浅。他萌发了在自己家中办个读书小组,让更多的人分享社区学校成果的想法。这一提议得到楼组内所有老人的赞同,并取名为“相约星期五,有话大家说”学习小组。从此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大家从不缺席,逢五必到。“相约星期五”的活动给居民带来了欢乐,给各家各户送去了温馨,并不断影响着周边楼组,如今已发展到6幢楼。
像潘婉华、崔光远这样的热心人,在愚谷真不少,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居民走进分校。
3、教学互动,激发学员的学习能动力
分校每个班级的师生之间,学员之间,没有辈份之分,没有上下之分。大家互教互学,互相帮助。宽松的氛围、轻松的学习,不仅使居民在此学到了知识,而且更多的是居民间的情感得到了交流,信息得到了互通。
侨眷谈心组的学员均有亲属在海外。每次学习日,大家相互交流海外子女的来信,通报各个国家的信息、见闻,独具特色的“谈心”把大家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书法绘画班使那些本来连笔都不会拿、对书画一窍不通的居民,居然能自写自画办起了画展。学员们自办画展,自我欣赏,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想学。
副校长汝兆坤很注重将小区的文体活动与社区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相结合。全国揭批“法轮功”,他们编了“坚决取缔反动邪教法轮功”;上海迎来APEC会议的召开,他们编了“迎APEC会、做静安文明人”;每年敬老节他们还到静安老人公寓、街道敬老院为老人演唱。
社区分校的开办使居民更加热爱小区,热爱愚谷村。老汝便萌发了创作一曲居民自己的歌。得知此消息,戏剧学院的退休教师舒志超马上动手写好了歌词,著名作曲家奚其明则主动承担了作曲任务。不久由奚其明作曲、舒志超作词的“愚谷新歌”终于出台,并很快传遍了愚谷村。现在不仅合唱队的队员会唱,不少居民也能一字不差的唱下来。一曲“愚谷新歌”唱出了居民们对生活的赞美,唱出了对小区的珍爱。
4、公益办学、就近办学,方便群众求学
作为一个街道创办的社区学校,规模再大、课程设置再多,也无法满足整个社区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本次调查结果给我们一个的提示,那就是社区文化的重心应向小区下移。调查中有83.8%的居民认为应以居委会发动和组织为主,说明居民对所居住的小区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社区分校之所以能吸引居民,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处在居民居住区,便于居民特别是老人参加。还有一个原因是分校的公益性。居委会只是承担活动场地的水、电费用。老师是无偿授课,学生免费学习,基本上不用投资。尽管居委会对分校的活动没有要求,也从不考核,但分校的每个老师十分认真地投入,每次都是选好题、备好课。老年人记性差,经常前学后忘记,便设计了各种极富兴趣的学习方法。如英语班的潘老师通过让学员开口说话练口语、排练英语小品、组织学员到陆家嘴中央绿地、植物园等地游玩,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她还把学员分成若干小组,组织英语基础好的学员担任他们的小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还教唱了许多英文歌曲。每学期结束都要组织学员根据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学习总结汇报。丰富多采的兴趣活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了英语爱好者,不少居民慕名而来,英语班从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三四十人,潘婉华不得不扩为初级、中级两个班。
三、社区分校对小区建设的推动
1、居民文明素质提高
居民在分校参加学习,回到楼组,现学现“卖”,学以致用,又带动了楼组各家各户参与。夫妻间、婆媳间、邻里间切磋技艺,交流心得。视野开阔了,素质提高了,邻里间的友情更融洽了。过去经常为鸡毛蒜皮的事纠缠不清,现在相互谦让,相互尊重了;过去经常为公用部位的使用斤斤计较,现在心胸开阔了,精神得到充实。几年来,居委会最大的感受就是参加社区分校学习的居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这些居民平时闲话多、牢骚多,对小区公益事业漠不关心,从不过问,现在积极参加小区活动,不少还是骨干;过去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有的则纠纷不断,现在邻里相互交流,举止也文明了。他们不仅使自己有充裕的时间学习自己爱好的东西,而且充实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了文化生活,更陶冶了情操。愚谷村是老式公房,多户合用的公用部位成为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的焦点。据调查:在居委会接待的此类对象中分校学员极少。即使有矛盾,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的交流沟通中自行化解了。
2、居委会凝聚力得到增强
过去,居委会的工作有三难,即:居民发动难,活动组织难,工作开展难。有了分校这个载体,基层干部就有了用武之“军”,学员有了用武之地。学员骨干作用的发挥,这三难也就迎刃而解了。每次小区开展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居民的发动均由社区分校唱主角,参加的家庭之多,居民热情之高涨完全出乎意料。过去,小区开画展是天方夜潭,如今已是家常便饭,基本上每二个月举办一次。一些参加社区学校书法班、国画班的学员成了画展的主力军,近百幅各式书画作品把活动室摆得满满的,有时不够还要借用客厅。我们根据社区学校所开办的科目,针对广大居民的爱好和特长,举办了一个又一个小区文化展示活动,丰富了各家各户的业余生活。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多了,业余生活更充实了,心情也就更偷快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也增强了。社区分校不仅凝聚了人心,改善了人际关系,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带动了更多的居民投身到小区建设中来。无论是对困难户的帮困结对,还是为灾区捐款捐物;无论是小区整治环境,还是各类应急事件;走在最前面的总是分校的学员。
3、榜样的感召力得到发挥
愚谷村居委会从居民关心的实事做起,从居民身边的小事抓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使居民逐渐从居委为民办的实事中得到实惠,缩短了与居委会的距离,增加了小区的亲和力。居委会抓住学员中的好人好事,及时给予通报表扬,大力宣传,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现在学员们不仅在小区文化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还积极配合居委会开展文明小区的创建活动,成了居委会的好帮手。长期以往,居民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逐步改善了与居委会的关系。小区成为居民心中名副其实的大“家”。“小区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已成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去年街道将“中实”活动室改为“乐龄”家园,居委会发动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在老年活动室内为老人开设理发、扦脚、脚底按摩等服务,把活动室办成老年人的家,老人在自我服务中增添情趣,增进友谊。
四、几点思考
1、改变观念转换角色,充分发挥群众在创办社区分校工作中的作用
以往,居委会习惯于事无巨细一概包揽,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往往事倍功半。社区学校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必须由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在创办过程中,必须改变观念,转换角色,让群众唱主角。居委会对热心于小区文化建设的骨干要热情支持、积极扶植,在提供活动场所、组织居民参与、各类活动的安排要提供方便,街道和居委会在举办节庆活动时邀请居民和骨干参加,让他们有展示成果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以愚谷村合唱班为例,这支由八十年代成立的合唱班成员最多的时候曾达到八十多名。但平时表演的机会甚少,加上其他原因,学员逐年减少。近几年,街道和居委会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文娱活动,他们自己也主动到各处义务演出,大大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他们越唱越有劲,目前保持经常活动的就超过了40多人。
2、扩大覆盖面,使学习成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
愚谷村居委会分校在全街道12个居委会中是办得最好,人气最旺的。然而参加分校学习的居民仍只占60岁以上居民总数的56、6%。因此,今后要努力扩大覆盖面,使学习成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
3、加大社区分校的投资,使学习型社区的创建落到实处
调查中群众对愚谷村居委会分校反映较集中的意见是:活动场地太小、太少,难以适应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目前,该居委会虽然有活动室3处,不仅面积小,而且都在居民住宅群中,对周边居民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街道出面改善活动条件,将会大大加快分校的建设。
实践证明;社区分校不仅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有力抓手,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亲民”桥梁,而且是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社区道德风尚,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要广泛发动群众,化大力气推进社区分校的建设,坚持数年,必将带来社区干部、社区群众思想面貌的巨大变化。
第二篇:关于静安寺街道社区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1
关于静安寺街道社区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
一、提出问题
(一)社区居住环境的本情况
街道注重提升居民区的环境品质,从市容、环保、绿化等方面着手考虑,每年投入经费为小区改造外环境。多年来,社区累计有18条弄堂、小区建设成为了亮点小区。经过平改坡改造、绿化调整、破墙透绿、路面整修、外立面粉刷等工作,小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环境保护的含义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三)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调查要素
(一)调查时间
2010年4月1日——2010年4月30日
(二)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对静安寺街道各社区部分业主进行调查,社区业主能如实的填写并提出一些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
分别是静安寺街道华业小区、赵家桥小区、嘉园小区等等,发放了“社区居住环境问题调查问卷”,回收100份,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较大的推动。
(四)调查内容
不同的居民对本街道各小区的居住环境的评价;居民区绿化、采光、噪音、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方面的调查。
三、调查分析
(一)社区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好的小区环境,可以给业主带到好心情,也可以带来很多的便利。花园,不但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花园绿化可以带来健康。众所周知,现代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而绿色植物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所以,小区的绿化很重要。另外,绿化花园应该是休闲的一种设施,是可以让业主进去走一走,观赏游玩的。
(二)工作步骤及要求
1、继续巩固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绩。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的亮点,突出各中心的特点,拓展服务功能,在服务观念上更新方式、方法,让社区居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到社区卫生的服务。
2、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势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增强居民的自我防病意识,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充分利用居委会的力量扩大宣传面。
3、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推广应用卫生部制定的“17项适宜技术”规范;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接、便捷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平台、交流咨询平台和健康教育平台,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层级化和快速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效能。
四、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主要的不良现象是乱扔垃圾。小区的道路上常有口香糖纸、果皮、纸巾等等。这样既影响美观,又污染了环境。还有,一些小朋友常把小区里的小树枝折下来玩,到花圃里摘花,随意践踏草地等,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破坏了小区的面貌。在小区里,还有一些宠物猫狗随地大小便,或在小区的水池里撒尿和游水,而主人却置之不理。有的是居民以图一时方便,从自己家窗口将废弃物扔出去,这不仅仅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被弃的是较大的重物,不慎砸到了其他居民就造成了人身伤害了;与之相反,有的居民把自家垃圾装入一个大的塑料袋中放在楼道下,等社区清洁工来处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好方法,但往深处思考,也就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如果清洁工人没有及时处理好垃圾,那么垃圾袋堆积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有的老人经过时,没有注意到不小心滑了一脚,很有可能造成伤害。
(二)对策建议
1、乱扔垃圾。据一些业主反映,小区里的垃圾桶分布不够科学,使得想扔垃圾时却找不到垃圾桶;也有的业主环保意识较差,贪图方便。所以我觉得小区的垃圾桶要调整摆放的位置,以便大家能够方便地扔垃圾。而且我觉得小区可以多设一些环保讲座,提高业主的环保意识。
2、乱折树枝、花朵。可以在小区多设一些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这样小朋友就不会摘它们来玩了。
3、加强保洁队伍的管理。签订片区责任状,建立长效机制,抓好日常保洁,每月定期对辖区的卫生死角进行清扫,清除乱写、乱张贴,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面貌,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4、搞好社区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自查制度,制定奖惩制度,每月自查2-3次,定期督查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发挥社区内卫生监督员的作用,督查小区的清扫保洁工作,奖勤罚懒,保证社区内净化、绿化、亮化、无脏乱差,确保环境整齐干净。
5、继续开展好物业小区的整治工作。引导居民建立业主委员会或管委会,实现居民自治。
6、开展周末劳动卫生活动,发动居民和志愿者对辖区的环境进行卫生大扫除。开展好社区绿化环保、植树护绿活动,做好花圃养护、补植树苗等。
7、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健康教育、环保、卫生的培训和宣传,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定期更换宣传栏,增强居民群众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
(三)提高城区管理水平,改善区域市容环境
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以“迎世博,创优美环境”活动统揽城区管理各项工作,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区管理的整体水平。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整体环境形象。深入开展“迎世博,创优美环境”活动。推进整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容环境示范区域创建。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区环境品质。以推进生态示范小区建设为重点,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绿化建设布局,进一步提高特色小区绿化水平,继续引进大树,拓展屋顶绿化,扩大街面绿化。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创建“绿色单位”为抓手,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继续推进空调室外机整治,切实抓好噪声、大气、水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置和餐饮业油烟气整治,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
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切实推行长效管理。创新城区管理思路,深化和完善城区管理的指挥协调和综合执法体系,不断强化区级层面上的协调管理作用。同时,要坚持推进城区管理重心下移,夯实城区管理的基础,建立层级分明、责任明晰、任务量化、考核科学、管理高效的城区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切实发挥街道在社区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和综合优势,条块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城区管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资源优化和力量整合,努力实现城区管理的全方位、全时段和全覆盖,大力提高城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第三篇:关于涉农社区(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涉农社区(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调查报告
中共XX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
XX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前沿和缩影,它直接面对基层单位和群众,直接体现党和政府工作的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是建设好和谐社区。抓好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三个全面接轨”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重
大部署的顺利实施,针对近年来我区群众对涉农社区干部的来信来访不断上升和部分村级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近期,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李榕同志组织区纪委、区民政局、区一体化局,对涉农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认真调查和研究。调研以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重点,先后到6个涉农街道、21个村和涉农社区,查看了工作资料,对1000余名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32次,与近200名村两委会成员、村民、街道领导、区级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讨论,统计分析了涉及村级党员干部的信访举报,剖析了部分“村官”违纪违法的案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工作意见和建议。初稿形成后,又征求了区级相关部门和涉农街道领导的意见,区纪委常委会还专题进行了讨
论,对调研报告作了反复修改。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包括涉农社区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和工作部署,履职尽责、苦干实干,带领广大群众为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同时,在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上也取得了新的成效。但是,由于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基层特别是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仍然还有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如果不能及时予以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全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实行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
任制,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措施。但从近年来我区涉农社区的情况看,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一是责任制不够健全。部分涉农街道的领导对加强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到位,思想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抓这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强。突出表现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如何向涉农社区延伸分析研究不够,缺乏具体措施,因而工作标准不明确,责任分工不细致,没有能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机制。
二是抓工作不够扎实。有的涉农街道在如何使党风廉政建设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等问题上认识不清,存在抓工作常常停留在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层面上,上下一般粗,作风不深入。没有按照涉农社区的实际,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安排布
置,在下大力气、花真功夫上差距较大,加之缺乏相应的检查考核,奖惩不逗硬,致使工作力度不大,效果不佳。一些涉农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识不强,工作不力,更谈不上经常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了。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甚至连相关的工作资料和记录都没有建立。
三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对涉农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缺乏有效措施,学习教育停留在表面,形式呆板,手段单一。街道除了要求村上订阅纪检监察报刊杂志、传达上级要求和利用会议之机向村干部“打打招呼”之外,对村级党员干部缺乏针对性、经常性的有效教育和培训。涉农社区则仅限于开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或者观看
一、两个警示片,而没有采取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教育效果不好。宣传教育的薄弱,导致部分农村党员干部法纪意识淡薄、广大村民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知晓程度低,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不高。从抽
样调查情况看,有%的村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由此,导致群众对村干部的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对村干部的监督作用也得不到更有效的发挥。
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区涉农社区在内部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不完善和不配套的问题,对干群关系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良影响。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集体财务管理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基层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和剖析“村官”违纪违法案件发现,村级财务管理普遍不够规范。具体表现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有的帐簿设置、记帐、手续不规范,收入、支出不按规定建帐,自行设置会计科目,会计、出纳自行记帐,对帐不及时,帐帐不符,帐实不符;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自制原始凭证,票据管理混
乱,现金管理不规范,以白条抵库挪用或借支现金,且数额大、时间长。个别村用现金列支所谓的“工程款”,最高的达80万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不规范。部分财务开支审批只有主办会计、财务负责人的签字,而缺少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把关;专项工作经费使用与管理不规范。白条列支专项经费现象大量存在。个别村帐务处理不单列,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出现挤占和挪用的现象。
二是村干部的奖金分配制度不配套。这些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各街道每年向行政村下达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税收等各项目标任务,然后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出台政策,对村两委会成员进行奖励。这种做法,虽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较明显的是在村干部的奖金发放上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据调查统计,近几年,全区村支书、村主任个人年奖金从几万到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元不等,与村民收入反差很大。
xx年,全区村民人均收入为5318元,而6个涉农街道的48个村,两委会成员的奖金总额达到万元,人均万元。其中,书记、主任的奖金共计 万元,人均 万元,最高的为万元;由村集体资产支付的为万元,占总额的%。由于这些奖金多是在群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全部或者大部分从村集体资产中列支,直接与村民利益发生冲突,引起不满,有的还诱发过群体性上访。
三是村干部用车管理缺乏统一规定。根据调查了解,在48个涉农社区中有28个村有公车,共50辆,供两委会成员使用。在这些公车中,有奥迪、本田等进口轿车,购买价格高的达30多万元。有公车的村,对公车使用费用都实行实报实销,xx年单车直接使用费用最高的达万元。有的村由两委会自定规矩,为村干部个人报销私车费用或发放现金补贴。xx年,村干部个人报销私车费用最高的达万元,个人享受现金补贴最高的达万元。不管是公车的购置和各项使
用费用,还是为村干部报销的私车费用和向村干部发放的现金补贴,全部都从村集体资产中开支。由于公车的购置没有任何限制标准,在管理和使用上又缺乏统一、透明的政策和制度,村民意见很大,个别村的村民还因此集体上访。
四是村级接待开支缺乏约束。近年来,涉农社区以招商引资及其他业务工作需要为由,开支的村级接待费比较大。据对金泉、天回、沙河源3个街道的41个村接待费用的调查统计,xx—xx年,共开支接待费用304万元,各村年均开支万元。其中,年接待费在10万元左右的村5个,最高的达万元。接待费的使用随意性大,缺乏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部分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村务公开实效性不强
村务公开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完善村民自治,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涉农街道按照
中央和省、市、区的布置和要求,不断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多,群众心存疑虑,满意度不高。问卷调查中,对村务公开表示满意的村民只有%。2002—xx年,区纪委和区信访办受理的反映村干部的信访问题中,属于村务公开方面的比例最高,达44件,占总量的%。反映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往往“重一般,轻热点”,只把村务管理、事务管理等容易公开的事项进行了公开,而对财务管理、集体资产和土地流转收益、集体重大事项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公开不够,且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二是财务公开走过场。普遍只公布财务报表,不公开明细帐目,或者公开的明细帐“不明”,让人看不懂。村委会开支项目尤其是接待费用、车辆使用费用和村干部的奖金、补助、加班费、过节费等开支,几乎都不公开或不真实公开,实际上也不敢真实公开;三是村务公开操作程序不规范。
不按时公开或不定期更新公开栏的内容,有的村在遇上级检查时才更新村务公开栏,个别村甚至长达半年时间都不更新公开的内容。有的村在公开程序上随意性大,没有发挥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作用,公开什么、何时公开、怎样公开都由村干部说了算,致使村务公开质量不高、效果不好。
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
按照《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村两委会成员都是由农村广大党员和村民选举产生的,本应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理好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为集体和群众服好务。然而,有的村级党员干部却辜负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把手中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好处的工具,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引起群众强烈不满。问卷调查中,%的村民认为村干部不廉洁或不太廉洁。近年来,群众反映村级党员干部的信访问题呈现逐年大幅上升的高位运行态势。
xx年,6个涉农街道共受理反映村干部的信访问题95件,其中集体访60件、1623人。2002—xx年,区纪委和区信访办共受理反映村干部的信访问题172件,集体访913人。其中,xx年的信访82件,集体访631人,分别是2002年的和倍。在这些信访中,反映村干部贪污侵占、在土地流转中暗箱操作、村务公开不到位和挥霍集体资产问题的达65%。去年底至今,我区连续查办了14名村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其中,已有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3人被开除党籍。这些案件中,有的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擅自与个体商人签订土地租用协议,非法占用农用地,修建商品房出售牟利;有的是在拆迁安置、土地征用过程中,采取虚报冒领、收入不记帐、少交购房款等方式,贪污、侵占征地补偿款;有的是在企业租用土地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虚假转租的方式,获取其中的“差价”,侵吞集体资金;有的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索取贿赂。“村官”腐败行为的
发生,不仅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干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分析调研情况,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年来,各级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国有企业,抓廉洁自律关注的是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而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相对较少,尤其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近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情况研究不够,办法不多,力度不大,导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整体上发展相对滞后。
街道与村之间的工作关系存在矛盾。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政府与村
民委员会的工作关系是指导、支持和帮助关系。但这些年来,在街道中有自觉不自觉地把村当成行政下属的情况,每年向村下达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税收等30多项工作目标。为了调动村干部抓工作的积极性,在没有配套资金的情况下,还出台政策对村干部进行奖励。事实上形成了街道出政策、村集体资金开支,出钱奖励村干部的状况。这种做法直接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矛盾。按规定,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实际工作中,用于村干部奖励的开支没有交给集体讨论决定,影响了村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力,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对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的监督不到位。按照现行体制和制度,对村级党组织和村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直接监督力量来自上级组织监督、村民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三个方面。而实际工作中,有的街道抱着不能干预和插手村民自治的
思想,对村党组织和村干部教育监管的力度不够;部分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力的意识不强,遇到问题或对村干部有意见,首先想到的是上访“告状”,而没有充分行使村民在自治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作用发挥不好;近年来,由于街、乡的内审机构撤销,其内部审计职能由财政所或农经科人员承担,审计力量明显不足,使村级的审计监督力度受到较大削弱。有的街道在对村级的审计监督中走过场,没有发现和纠正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监督乏力,使有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村干部权力失控、行为失范。
少数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低。这些村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不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治素质低;群众观念、宗旨意识淡化,缺乏民主作风,工作简单粗暴、独断专行;廉洁奉公意识差,法纪观念
淡薄,直至发展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违法犯罪。
三、对策建议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部署,我区将于今年上半年撤销全部行政村,并按照“一村一居”的模式组建社区居委会。加强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一定要紧密结合村改居工作的实际,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革体制制度,切实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为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切实加强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
要把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摆上重要议事
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将责任制延伸到涉农社区,在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上下功夫,抓好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各项工作的落实。街道要层层落实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责任人,明确任务分工,并由街道党工委与涉农社区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其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和完善对涉农社区负责人 “诫勉谈话”、“信访谈话”、“廉政谈话”等廉政制度。要严格责任制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对涉农社区负责人和街道相关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机制,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作为对涉农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各项奖励和经济利益挂钩,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制订廉洁从业规定。参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国
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及省、市、区出台的相关规定,研究制定我区涉农社区工作者廉洁从业、廉洁自律的规定,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区别不同情况,由党组织或指导居委会依纪依法进行处理,有效规范涉农社区工作者从业行为,促进其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不断强化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创新教育载体,活跃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教育的治本功能,筑牢涉农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党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建立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街道党工委组织协调,以涉农社区为阵地,利用涉农社区资源,通过廉政报告会、讲党课、专题辅导、开辟党风廉政建设页等多种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逐步构建覆盖涉农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
“大宣教”格局。二是切实加强对涉农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制定涉农社区党风廉政教育培训计划,每年由区、街道两级分别对涉农社区工作者进行法律知识、党纪条规、基层组织工作规则等方面的培训。及时分析把握各种社会倾向和思潮带来的影响,采取违纪违法人员现身说法、编写剖析材料、拍摄警示片、参观监狱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防患于未然。要充分利用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在涉农社区扎实开展“三讲两看一增强”专题活动,强化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民主意识。三是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廉政文化月活动”、“廉内助”评选活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五进”活动,在涉农社区形成良好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氛围,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进一步健全完善涉农社区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薪酬制度。逐步实现涉农社区工作者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保险制度化。利用村改居之机,理顺街道与涉农社区的关系,明确涉农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使其集中精力抓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的各项任务。针对以前在奖金、补贴发放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在明确涉农社区工作者工资、保险、通讯费、过节费、加班费、综合目标考核奖、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成果奖发放标准和办法的基础上,对他们的薪酬制度作进一步完善。明确规定街道对涉农社区工作者的各项奖励所需经费由街道解决,不从涉农社区集体经济收益中列支,严格规范奖金发放。
二是改革用车制度。全面取消涉农社区的公车,从根本上解决在用车问题上搞不正之风和与民争利的问题。建议由街道组织、区车改办指导,将涉农社区的现有公车进行统一评估、公开拍卖,拍卖所得扣除相关费用后,全部归涉农社区集体所有。今后不再允许涉农社区
用集体财产购买车辆。社区工作者确需的交通费用,由街道提出指导意见,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决定。
三是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在管理体制上,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最近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度的意见》,实行涉农社区财务委托街道统一管理。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取消原各涉农社区会计人员和银行帐户,按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集体资金使用支配权不变、财务收支审批权不变、基本核算单位不变、民主监督机制不变的原则,在涉农街道成立“社区财务管理服务中心”,采取“统一开户,集中收付,分户核算”的办法,由街道统一管理涉农社区的财务。各涉农社区确定财务联络员,每月到服务中心办理帐务业务。服务中心按照四规范、六统一的方式,实行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每季度将各涉农社区财务收支情况公布于“居务公开栏”,增加财务工作透明度。在管理制度上,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涉农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社区货币资金管理、财务开支审批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集体资产报告、工程项目建设、资产承包租赁公开、外来资金管理等制度;参照全国一些地方的做法,实行涉农社区接待费“零”控制制度,社区确因招商引资等业务活动产生的费用,由街道在奖励中考虑。重申区级部门和街道人员不得参加涉农社区安排的各种消费活动。
四是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强化对涉农社区财务的审计监督。在区审计局增设社区审计指导科,加强对涉农社区财务审计、专项审计、居委会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一系列审计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促进涉农社区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扎实抓好涉农社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涉农社区既区别于行政村,又与城
市成熟社区有较大的差别,其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探索民主管理新机制。结合涉农社区的实际,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在我区原有的村务公开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适用于涉农社区的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暂行办法,对涉农社区居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组织领导、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深化居务公开。实行涉农社区事务听证制度,研究制定《社区事务听证暂行办法》,建立“社区干部接待日”、“质询日”等制度,促进涉农社区事务管理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透明化和居民参与的全程化。
二是要加强对涉农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以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有关文件、条规和财会知识、审计知识等内容为重点,以街道为单位,区级有关部门指导,有计划、分层次对涉农社区工
作者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民主意识,不断加深对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依法加强民主管理,认真搞好居务公开,切实抓好社区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加大对涉农社区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居民“自治”意识,确保其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三是要严格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区级职能部门和街道的指导监督作用,依靠居民代表、理财小组、居务公开监督小组,加强对涉农社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民主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涉农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中违反政策和程序,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或居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弄虚作假、侵害居民民主权利的涉农社区工作者,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不断推进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一是要健全完善信访举报络体系,构建区、街道和涉农社区三级信访举报运行机制,及时掌握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处理一般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中发现案件线索。二是对涉农社区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办。要严肃查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案件;假公济私、侵吞公款公物、中饱私囊的案件;与民争利,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案件;作风粗暴,欺压群众的案件;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失职渎职的案件。三是要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通过查办案件,研究解决机制、制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着力转化办案成果,深化源头治理,推进涉农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促进我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纪律保证。出处
第四篇:一中分校谷玉宝优秀党务工作者材料
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材料
在乐都一中分校,谷玉宝同志是负责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按照一中分校党支部的安排,谷玉宝同志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党务工作,行动上积极投入、工作中努力实践,按照学校党支部的要求团结带领分校全体党员教师使分校党务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保证和努力发挥了分校支部在全校工作中的战队堡垒作用。
第一,谷玉宝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认真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三个代表”的积极实践者。能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写读书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深刻剖析自己,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树共产党干部良好形象;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严格遵守党纪、政纪、法纪,有较强的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有良好的工作作风;能认真执行和完成上级党委的每一项决定和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尽职尽力,力求做的较好;能严格遵守《廉政准则》,认真学习贯彻《实施纲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办事公正;能坚持民主集中制,自党维护班子团结,努力协调各项方面工作;有较强的公仆意识,各方面能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能勇于担负起支部具体负责人应有的职责。
第二,谷玉宝同志能从思想上统一班子认识。虽然新组建的领导班子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岗位,但来到一起,就负有共同的目标和使命,那就是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乐都一中分校的跨越式发展而共同奋斗。所以在班子建设中,他牢记支部主管副书记的责任与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身作则,注重团结协作,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当公仆,无私奉献,在支部书记的领导下,带动班子成员在和谐团结的氛围中开展工作,一心一意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谷玉宝同志坚持民主集中制,他带领
支部班子建立完善的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与支部书记一道定期召开
支部委员会议,集体研究学校重要事项,制定了各项议事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为学校的稳定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坚持并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监
督和激励制度,带领支部班子,制定了党员理论学习计划,坚持
利用“三会一课”和业余党校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认
真开展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党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结合党员教育,支部还重点抓了全校教职工的师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和全体教职工的师德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
地为学校的发展、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做贡献。第三,带领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为支部常务副书记,谷玉宝同志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精心组
织,认真实施,倾注了较多的精力。活动中,结合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乐都一中分校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并制定好每一阶
段的工作意见,扎扎实实开展各个阶段的工作。全体党员按照活动的具体要求,从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等方面,认真查摆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自己和班子成员带头落
实整改措施,认真剖析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普通党员作出了
表率。
第四,重视组织建设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分校班子确定后,通
过选举及时地产生了支委成员,增强了支部力量和工作活力。工作中,谷玉宝同志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对学校
中层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组织纪律性教育。
积极做好干部的述职、述廉、考核、谈话等有关工作;积极做好组织
发展工作,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坚持组织发展原则,坚持每年发展党员
二至三名,重视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加强联系人与入
党申请人的联系,并对积极分子摸底考察,确定了近两年重点培养对
象。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做到每月至少召开二次支委会,召开一
次党员大会或党小组会,每学期上六次党课。重视学校党建材料的整
理和归档,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注意搜集、整理、归档有关材料,使乐都一中分校党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实实在在。总之,谷玉宝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平时的工作
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作为乐都一中分校党支部的重要负责
干部,能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组织支部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各
项活动,在思想上与行动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谷玉宝同志
能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分配,接受组织安排,是值得肯定和信赖的优
秀教师、模范党员、负责干部。
乐都一中分校党支部
2014年6月15日
第五篇:谷汝村五十百千自查报告
芦花镇谷汝村关于“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
工作推进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城乡患者综合治理工作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向纵深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选择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镇乡、1000个村庄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开展“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根据黑水县县委、县政府的有关精神,对照申报标准,经对各村的综合考评,经研究,芦花镇镇拟推荐我镇谷汝村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村。
据四川省、阿坝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部署,我村认真开展“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各项工作,通过抓典型、树典型、宣传典型,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全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创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现将我村“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完成情况自查如下:
一、“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工作推进现状
(一)完善工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芦花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村书记、主任明确责任,积极进行自查,梳理问题制定工作方案。
2、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全村继续深入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先进典型事例,利用宣传标牌、横幅、板报、展板等开展对治理工作的社会宣传,并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力争达到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
3、建立曝光问责机制,扎实推进治理工作。制定了《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并向各村民小组印发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问责暂行办法》。组建了7个巡逻督查工作小组,负责深入现场检查、督促辖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二)编制工作规划
按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我们重新修订完成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结合开展全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建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工作措施。
(三)、加快设施建设
1、增添环卫设备。投入资金购置果皮垃圾箱70余个,增添垃圾桶15个,洗扫车1辆等一批环卫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垃圾池13个,规划修建厕所3个。
(四)、提高居民素质
积极开展 “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全村村民除陋习、树新风大讨论活动,查找各村民小组存在的不文明、不卫生等陋习,汇总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开展“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除陋习、树新风”活动,进一步在群众中树立文明卫生习惯,使村民的文明素养进一步养成和提升。
二、指标完成情况
(一)道路(桥梁)、公共场地及其附属设施:
1、清洁度〔按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90%。
2、道路和公共场所无乱停、乱放、乱晒、乱堆等现象。
3、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4、道路桥梁保持完好。
5、附属公共设施(含交通设施、照明设施、井座井盖等)完好。
(二)建(构)筑物:
1、村内建筑物清洁度≥90%并保持完好。
2、村庄整体风貌统一、协调、美观。
3、村庄整体风貌突出浓郁的乡情民风特色。
(三)村庄庭院绿化:
1、庭院植物生长良好、绿地内无垃圾杂物。
2、绿化覆盖率≥38%,绿地率≥95%。
3、庭院绿化配置优美,经济实用。
(四)水体与空气:
1、在村庄内河道水质良好,水面基本无漂浮垃圾。
2、村内生活污水净化率≥60%。
3、河道生态保持完好,河道管理规范有序、无乱挖、乱采、乱堆等现象。
(五)村庄内环卫设施:
1、垃圾收集容器与运输工具洁净,周围无垃圾、无污水、无污迹。
2、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
(六)新型农村社区和市场:
1、农户实行“门前三包”政策,村内无死角,庭院干净整洁。
2、家禽家畜进行圈养,人畜分离。
3、架空管线线路安全规范,无私拉乱建现象。
(七)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置:
1、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乱推、乱倒、乱放等现象。
2、农作物秸秆堆放整齐。
3、生活垃圾清运无抛、洒、滴、漏、吊挂等现象。
4、无大规模秸秆焚烧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一)因辖区内在建工程较多,突发性造成路面污染、环境破坏等现象时有发生,各有关执法部门应加强规范管理。
(二)生态绿化工程已完成部分,还需进一步完善、整改。种植的树木、草坪有死树缺株现象,草坪生长不均匀。
(三)对照达标考核指标,目前还有部分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我们将立即着手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总之,通过一年的努力,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我村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环境优美,道路整洁,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