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薪高职”当心暗藏陷阱 做调查和签合同防范
在对鞍山求职者情况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因涉世不深,成了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受伤”的人群。
专家提醒,事前调查和签订文字协议是避免就业陷阱的最有效方法,而轻易到手的“高薪高职”工作最易隐藏陷阱。
身份证被扣还得请客送礼
小曲2003年从鞍山科技大学毕业,当年10月份应聘到了一家公司,当时他是该公司惟一的大学生。上班后,公司利用办一些手续为由,向小曲索要了学位证和身份证,此后所有证件一直没有返回。当小曲去索要的时候,遭到拒绝。小曲告诉记者,公司就是怕他跳槽。最终小曲给公司领导请客送礼,把自己的证件“赎”回来。
“教育顾问”就是推销教材
今年从沈阳师范大学毕业的小吴在一次招聘会上被一家儿童英语机构看中,招聘她为教育顾问。记者对“教育顾问”这一职位表示疑惑时,小吴很在行地说:“也就是名称好听,实际干的是推销员的活。”
“招聘时写的工资1000元以上,应聘后才知道基本工资就300元,其他的要靠卖教材提成。一套教材七八千元,很难卖。我十多天一套也没卖出去,一个月下来,就能拿到300块钱,付出和所得实在太不成比例,我就不干了。”
做调查和签合同防就业陷阱
怎样避开就业陷阱?鞍山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业懋指出:事前对应聘单位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和以书面契约形式确定劳动关系是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试用期是每家单位都会要求的,少则一个月,多则6个月。试用前最好找到正在或曾经在这家单位工作过的人了解情况,看其试用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经常有人试用期后离开。
其次,要通过书面协议的形式确定试用期的待遇、时间、试用合格的标准以及试用后工资待遇的变化。
避开就业陷阱“小窍门”
1.注意广告刊登次数。同一单位在短时间内连续刊登相同的招聘广告,说明该企业招聘的人数多且急,求职的可能性较大。若一个单位数周后再次刊登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待遇不好,招不到人或留不住人,应三思而行。
2.理智看待“高薪高职”。许多用人单位开出的薪水高得惊人,如年薪数十万元、百万元等,这些单位大多对学历、经验、能力、社会关系要求非常高。如果刚毕业就轻易能得到这样的高薪工作,应三思而行。“高职”也是同样道理,用人单位冠以“高级主管”等头衔,又强调无需经验,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
3.如果通过职介中心找工作,一定要弄清其是合法还是非法,收费时必须能开具有效的票据。
来源:新浪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