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汇报材料
创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汇报材料
河西办事处广场社区位于铜仁市中心区域“锦江广场”,是我市新兴的商业休闲和文化娱乐体育中心,辖区面积达1平方公里,住户5504户、19397人,改制、解体企业13家。2008年开始“创充分就业社区”,历经三年,2010年底被评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今年是“创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验收之年。社区有劳动年龄段人员9768人、就业再就业8843人、失业人员925人、就业率达91﹪;无就业能力人员188人、无就业愿望人员120人,通过我社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大力促进就业,今年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社区有劳动就业协管员6人,主要负责劳动就业工作统计、调查、跟踪服务。根据今年目前走访调查情况:办理劳动就业失业证293人,实现再就业497人,新生劳动力参加就业55人,残疾人就业26人,退伍军人就业14人,自主创业63人,登记求职人员87人。劳动就业工作开展大致由5个方面进行:
一、大力宣传劳动就业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
通过宣传活动、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到小区院落楼栋张贴宣传资料、招聘通知,把政策服务送到每户居民家中。今年共开展了三次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
二、组织辖区居民进行技能培训
社区经常不定期组织辖区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协助组织的单位有:工会、妇联、残联、就业部门、家政公司及用工单位。培训的内容有:家政服务、保安、驾驶、电脑、家电维修等等几十个种类。年初至今组织培训了三次,参加人数达200余人,其中参疾人30多人。通过技能培训,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走上就业道路,改善家庭生活状况。
三、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作力推进就业再就业
1、通过用人单位来社区招聘,社区根据求职的特长作具体推进就业,目前来我社区招用人单位有5、6个,空缺岗位20多个。
2、通过社区开发岗位促进就业,例如:目前开发的岗位有燃料公司小区保洁、石油公司小区保洁、东方花园小区保洁,共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及残疾人共5人,保洁人员的辛苦费,就只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方面为我社区解决了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另一方面为社区的创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通过社区干部到处寻求和搜索就业岗位,社区的各项工作采取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在开展其他工作的同时,发现某单位、某企业、某个体有空缺岗位或招聘信息就会立即反馈给劳动就业工作负责人,根据所需进行对口就业推荐。目前社区推荐就业人员23人,开发就业岗位4个,安
排特困人员就业5人。
四、加强跟踪服务管理、完善各类就业服务台账。
目前重点跟踪人群有:就业转失业、大龄人员及残疾人、新生劳动力、也就业人员,对以上几类人群进行长期跟踪服务,并建立和完善服务台账。定期进行查岗,了解、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对就业转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推荐。
五、对大龄、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一帮一”服务。社区组织人员定期入户了解他们的就业和家庭生活情况,由帮扶人员对被帮扶家庭进行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
总之,我社区的劳动就业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就业政策,进入小区、院落、楼栋、摸底调查、登记,了解求职人员的就业愿望,进行岗前培训,实行对口就业,达到促进就业目的,实现求职人员就业愿望,逐步推动了我社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
第二篇: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汇报材料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XX社区创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汇报材料
XXXX街道XX社保工作站成立于2003年10月。社区地处滨河路与滁州路以东,教师新村以北,长江东路以南,系XX委、区政府所在地,社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000多户,人口约6000余人,党员171名。驻辖区行政企事业单位80余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近150家。2008年,我社区被评为合肥市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称号。近几年,深怀爱民之心,情系下岗失业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由于国有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区就业已成为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合肥市于2001年底建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系,分别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居委成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工作站,将社会保障体系延伸到社区。XX街道XX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作为
具体方案和工作目标,设有专人负责,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这区工作站为基础的一级管理、两级服务的上下联动的服务网络,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深入走访、建立台帐、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基础。为及时更好的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我市在2007年3月份启动了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即金保工程)。为确保此项工作圆满完成,社保站共组织80名工作人员和信息员历时三个月时间加班加点进行上门入户信息采集。为方便居民我们不分白天和黑夜,利用中午、晚上和双休日时间,每家每户询问、登记,同时用通俗的语言快速宣传这是一项“以人为本、记录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利民的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以取得他们支持和配合,确保调查的质量和为调查争取宝贵时间,终于按时圆满完成采集任务。再历经一个月的时间收集、整理、修改、完善、装订成册,圆满完成金保工程这项关键的基础工作。我社保站实际采集2515户,6929人。有了采集于民的信息,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
同时XX社保站相继建立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花名册》、《就业困难对象台帐》、《灵活就业人员台帐》、《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再就业台帐》等各类就业台帐及时输入微机并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共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138本,其中就业困难对象66人,现在基本上满足个人再就业愿望。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暂无就业愿望的有7人,安置进劳服公司16人。围绕消除“零就业家庭”我社保站积极行动,结合信息采集工作摸清辖区“零就业家庭”,认真核
对后张榜公示,填写登记表,建立台帐,累计共摸出“零就业家庭”23户,涉及有劳动能力者37人,其中单亲家庭5户。本着“出现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的原则,目前已全部安置就业。
三、精心组织,强化宣传,进一步扩大政策知晓面。
有些下岗、失业人员难以就业,是因为他们的择业观念尚未转变,街道和社保站积极帮助他们转变求职观念,鼓励他们失业不失志,同时进行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政策的宣传。利用小区板报、宣传栏、挂横幅、设宣传点、张贴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在居民住宅区集中大量张贴再就业政策宣传材料,使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了解就业再就业政策。特别是“社区帮扶万名4050就业项目工程”启动以后,社保站针对辖区内持证4050人员的情况,通过电话或上门的方式,向他们宣传再就业政策,努力营造社区浓厚的再就业氛围,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社区帮扶万名4050就业项目工程”中来。广泛征集用工信息,落实就业岗位。社保站设置了辖区空岗信息收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到辖区住地单位收集空岗信息,填报街道收集用人单位空岗信息统计表。并利用辖区黑板、宣传栏等发布。或采取上门、电话等形式推荐就业援助对象。例如,我辖区内居民刘凤云,今年45岁,自2005年从木材公司失业以来,由于年龄偏大,又有残疾,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她家夫妻双失业,孩子又在上学,家庭的就业状况和生活都比较困难,我社区针对我市对国有下岗失业人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主动与她联系,为她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鼓励她转变观念,自主就业,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她联系办理了残疾车
营运执照,从而走上了自强自立的再就业之路。另外,我社区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再就业典型,如我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伍业满,原系合肥弹簧厂的一名职工,早期失业后,她以一千多元起家在辖区内创办了自己的小饭店,现在逐渐发展,已初具规模,并且现在还安排了二名失业人员在其饭店里就业。
四、搭建平台,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
为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及创业能力,社区针对辖区企业用工需求和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今年举办了计算机、电工、插花、丝网编织、创业等各项培训五期近70人,同时引导和转变失业人员择业、再就业观念,进一步拓宽就业路子及增强就业。通过培训,使一大批失业人员提高了劳动技能,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及创业。
五、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为了促进辖区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社区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是深入挖掘社区潜力,开发社区服务岗位资源,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即社区电动车维修点、干洗店、商业服务网点等,组织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二是为拓宽就业渠道,借助各种招工招聘会,我们都会带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前去参加应聘;三是社区党委积极与辖区单位开展共建,与他们建立了共建联谊制度,利用社区共建日、居民活动日、读书日等载体邀请辖区单位领导座谈,听取下岗失业人员需求安排再就业;四是建立再就业援助制度,借力党员干部结对子的帮扶
制度,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为主要内容的援助活动。
目前,辖区劳动力资源统计3069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就业人数2883人,全年收集和开发各类岗位125个,有79人与用工单位签订了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辖区下岗失业人员总数1207人,已实现就业1106人,就业率达92%;辖区就业困难人员751人,通过各种渠道已实现就业的710人,就业率达95%;社区无零就业家庭;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共计4万元,均按期全额偿还。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支持,通过扎实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XX社区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社区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仍需加强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力度,探索建立更完善的工作机制,使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成为推动就业工作的有效载体,把营造和谐社会当作社区平台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XX社居委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
二0一二年元月十一日
第三篇:创充分就业社区汇报材料
关注困难群体 促进充分就业
——锦旺社区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汇报材料
锦旺社区成立于2002年10月,位于古今中外闻名的瘦西湖畔,面积0.5平方公里,总户数1503户,人口5328人。社区现有常住居民3455人,暂住人口500人。
为了全面构建和谐社区,贯彻落实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尤其是帮扶援助就业困难群众再就业中的前沿阵地作用,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破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今年锦旺社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劳动保障局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启动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在创建工作中,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充分发挥社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潜在的就业机会转化为现实的就业岗位,使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目前为止我社区登记下岗、失业人员190人,就业困难人员24人,初始创业补贴2家,“零就业家庭”2户。通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实现再就业175人。同时社区建立了劳动就业台帐,并实施电脑化动态管理。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确立一个目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责任明确
2003年社区劳动保障站组建成立,在硬件设施上,办公设备齐全:配有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设有1名专职劳动保障人员。
今年,社区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作为促进就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任组长,确保了组织领导有力,工作责任落实,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社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创建工作。
为了做好充分就业工作,及时宣传城乡就业扶持政策,保证符合条件的社区用人单位和帮扶对象都能享受到就业各项优惠政策,社区除了在劳动就业信息专栏内坚持张贴有关招工信息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外,社区工作人员还走家串户,广泛宣传,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走访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低保户”等再就业困难对象,并及时提供有效再就业援助。
二、健全完善“四项”工作制度,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扎实推进
在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责任的基础上,我社区结合实际,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创建机制,促进了创建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一是健全完善了“失业人员联络员”制度。为加强社区
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推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建立了“失业人员联络员”制度,并将劳动保障工作网络延伸到楼道,聘请了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社区志愿者担任联络员,反馈下岗失业人员信息,进一步完善了失业人员就业服务体系。“失业人员联络员”坚持经常性的走访联系,在第一时间了解失业人员的动态情况,及时反映失业人员的呼声,让失业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成为了失业人员的好朋友和知心人,为及时掌握失业人员信息和促进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健全完善了“失业人员访谈”制度。失业人员刚刚失业时,往往有心理障碍,又不甚了解政府的就业再就业政策,特别需要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基于这一原因,社区建立了“失业人员访谈”制度,社区干部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通过与失业人员谈心交流、面对面地沟通,及时了解失业人员的思想状况、就业愿望、培训意向,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使失业人员不出社区就能掌握就业再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信息,从而使失业人员找准自身的定位,选择有利自身发展的就业模式。如在访谈中,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得知本社区居民刘德羊,原一直以踏三轮车为生,由于扬州进行三轮车整治,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社区了解情况后,多方联系,将他介绍到银都大酒店做保安,从而解决了这个家庭的生活困难,他激动地说“没有党的政
策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鼎力帮扶,就没有我们家今天的好生活”。
三是健全完善了“初登记者必访”制度。对失业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是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此,社区建立了失业人员“初登记者必访”制度,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失业人员,切实做到了“五个清”,即家庭状况清、人员层次清、就业愿望清、岗位需求清、培训意向清,并为每位失业人员建立了动态管理台帐,通过进行经常性思想交流,了解其择业意向,积极为其推荐岗位,力争让失业人员走好从“单位”到“社会”、从“学校”到“社会”的第一步,赢得了失业人员的满意。这一制度的实施也增进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失业人员的情感交流,让社区更了解失业人员的需求状况,让失业人员看到了再就业的希望,从而为提高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实效性发挥了作用。
四是健全完善了“社区职业介绍”制度。为了真正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社区针对失业人员的实际,定期不定期召开“社区职介会”,让失业人员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社区与辖区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当辖区单位需要招人时则通过社区介绍并优先录用社区推荐的失业人员。社区出现失业人员时,首先与共建单位联系,推荐其上岗就业。这样既帮助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有了固定收入,生活有了依靠,又使用人单位找到了合适的人员来从
事空岗工作,实现了“双赢”。今年格林豪泰连锁酒店、御园美食城、银都大酒店等单位,都主动到社区提供就业岗位。今年通过社区推荐上岗的就业困难人员达24人,做到了有效合理匹配,受到了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这些制度的健全完善,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扎实推进。
三、多措并举抓“五项工作”,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创建工作的重点,虽然“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因为合适的岗位数量较少、就业竞争能力较弱、部分人员就业观念落后或暂无就业愿望等因素,造成他们的就业难、生活难,但是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创建工作的落脚点和关键点。因此,社区将解决“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创建活动重中之重,多措并举,抓紧、抓好。在清“底”、立“志”、强“技”、腾“岗”、促“优” 五项工作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使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一是抓深入调查清“底”。为全面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现状和就业要求,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社区劳动保障工
作人员采用公安部门提供户籍信息、上门走访、电话联系、查询社会保障参保信息等多种渠道,获取社区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信息,建立健全社区劳动者就业情况台帐,为创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走访中,特别是对社区内就业困难人员,在实施日常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对其生活来源、个人技能、家庭成员、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情况再次进行详细了解,进一步完善了“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基本台帐。针对在调查摸底中发现的“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逐一上门走访,根据被援助对象的实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很多社区的共建单位也纷纷献岗帮扶。
二是抓观念转变立“志”。通过调查,针对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因过于挑剔造成至今难以就业的情况,社区及时对他们进行排查分析,实施分类指导援助,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摒弃陈旧的就业观念,消除思想障碍。
三是抓技能培训强“技”。就业困难人员未能实现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因缺少技能而未能就业的比重较大。社区以就业培训为抓手,按照市场需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技能培训,共有100多名失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失业人员,社区依托劳动所举办“创业培训班”,为25名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进行
了创业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技能,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为他们开启了创业的梦想之门。如:大学生池开香自主创业开办的妃子鲜花礼品屋,她曾参加过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零就业家庭何桂寿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技能培训,办起了虹桥内衣店。在社区的帮扶下,他们都实现了再就业,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四是抓岗位开发腾“岗”。当前“招工难、就业难”仍然并存,一方面许多岗位虚位以待,另一方面许多就业困难人员找不到工作。社区积极开辟多种渠道开发岗位,对就业困难家庭失业人员进行安臵,主动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及时掌握招聘信息,并进行举荐。对部分因家庭负担较重只能在家里从事来料加工或家政小时工的“零就业”家庭人员,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灵活就业。
五是抓就业服务促“优”。社区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主体,也是帮扶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家庭的前沿阵地。今年社区按照创建标准,进一步抓好劳动保障服务室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政策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爱心、热心、贴心、诚心、责任心”更好地为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就业服务工作直接面对就业困难人员,社区按照“一户一办法、一人一渠道”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抓好工作落实,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
务的“四送”活动,对不挑不拣的失业人员承诺尽快帮助其实现就业,努力做到服务零距离、服务零投诉,对已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定期跟踪访问制度,确保重新失业人员或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
通过社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岗失业人员总体就业率达92%,全部消除了社区内的“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中。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下一步,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思路,创新载体,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健全创建长效机制,大力帮扶就业困难人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失业人员重拾信心,回归社会,提升社会生活品质,为全面构建和谐社区作出积极的更大的努力。
锦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第四篇:就业局创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汇报材料
创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汇报材料
我们XXX街道下XXX社区,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中,本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着力在搭建服务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方法上下足功夫,用足力量,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收到实效。现将XXX社区几年来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X社区东起XXX,西至XXX,北临XXX,南至XXX,社区面积XXX万平方米。现有封闭式住宅小区XX个,开放式住宅小区XX个,楼房XX个单元,居民住户XX户,人口XX人。社区成员单位XX家。各类社区服务网点XX个。社区现有下岗失业人员XX人,企业离退休人员XX人。
近年来,社区不断深化XXX,根据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需求,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并根据他们的就业意愿,分类实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使下岗失业人员早日实现再就业。关心和支持企业离退休人员在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努力创新和完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工作途径,推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提升创建水平。XXX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于XX年建立,是XX区XX年X月认定的充分就业社区,社区现有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XX名,办公服务场地XX平方米,办公设施齐全,经费充足,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社区共有居民XXX户,人口XXX人。为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社区创办就业服务网点XXX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XXX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XXX人,并推荐小额担保贷款XXX人,通过创业培训实现了自主创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有XXX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就业,再就业率达XXX%。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1、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社区办公设施齐全,各类档案完备。已建立再就业登记台账、失业人员登记台账、失业人员求职登记台账、“零就业”家庭台账、“4050”人员就业情况登记表、《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台账、就业困难人员台账、小额担保贷款台账、再就业援助等各类台帐。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紧抓两个结合:一是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与提升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二是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与落实再就业政策结合起来。
2、就业服务便捷、高效。社区坚持以就业服务工作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要,挖掘开发 社区就业岗位,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下岗人员和流入本地的农村 劳动力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建立了社区就业服务队和社会保障工作流程图,制定了职责、服务指南、政策宣传栏、信息发布栏,XXX年发布各类用工信息XXX条。社区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发放宣传材料XXX余份,并积极向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就业岗位,今年社区新增就业人员XXX人,困难人员再就业XXX人,安置复转军人XX名,安置大中专毕业生XX名,安置戒毒人员XX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区和谐,社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就业率达XX%,实现了社区充分就业。
三、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在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方面抓了两个结合:一是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与提升服务水平结合起来,针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分类,积极引导他们参加社区推荐的就业和创业培训班,为提高培训的效果,我们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意愿,与培训中心和区劳动保障机构组织就业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免费开办了计算机、家政服务、美甲、市场营销、月嫂、十字绣等技能培训班。我社区共有XX人参加了各类培训,经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的人员基本实现自主就业。对社区内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扩大就业空间,今年我社区参加 创业培训的有6人。同时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30本,为他们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方便;二是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与落实再就业政策结合起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安置一户、稳定一方”的指导思想和“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完善了这个工作平台,将应由社区落实的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实现政策落实公开透明,并组织帮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参加社区推荐的就业和创业培训班,并结合社区掌握的相关信息,实际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活动,使援助对象得到即时就业援助服务,目前取得明显效果。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XX年社区共推荐小额担保贷款XX人,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今年使XX名灵活就业人员享受了养老保险补贴。由于我们的努力工作辖区内没有出现因就业问题而上访或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四、社会保障服务协助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社区现有退休人员XX人,并建立了各类特殊群体服务工作台账XX本(高龄、特困、孤寡、劳模、党员、长期病重、建国前参加工作),设立了老年活动棋牌室,健身运动器等。按要求每年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为掌握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发放联系卡,并建立了台账。通过积极 的工作,不断的创新,社区再就业工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通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和积极地工作,每年的各项服务工作指标都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总结几年来的工作 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探索建立更完善的工作机制,使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成为推动就业工作的有效载体,积极创造条件,探索新办法,寻找新出路,努力提高劳动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新贡献。
第五篇: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典型材料
落实政策 真情服务 全力打造“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火车站街道张火路社区
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典型材料
今年56岁的单浩金是张掖市甘州区火车站街道张火路社区居民,母亲双目失明,儿子单涛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23岁了依然需要父亲的照顾。单浩金本人经历了下岗失业和离异的痛苦,家庭收入主要靠社区低保金和打点零工维持,生活非常困难。张火路社区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为他排忧解难,先后联系多家单位帮助就业,目前单浩金已在新园小区物业公司上班,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不低的收入。单浩金非常珍惜这个岗位,工作踏实勤恳,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今年45岁的陈宏也是张火路社区居民,他和妻子都曾是张掖市农药厂职工。企业改制后,夫妻俩双双下岗,由于没有特长,找工作成了难题。为此,陈宏一家痛苦过、迷茫过,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甚至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社区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进行家访,用真情温暖他们,为这个家庭的再就业出点子想办法。通过就业再就业有关优惠政策的宣传,社区为陈宏申请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帮助他创办了自己的大弓农化公司。经过几年艰辛发展,陈宏的公司已实现产值3000万元,实现税收60万元,并向社会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陈宏被推荐获得“全国小型创业奖”,受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表彰和奖励。
像单浩金和陈宏这样的居民在张火路社区还有很多,他们都在社区帮助下实现了再就业,成为再就业民生工程的受惠者,不仅使自己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一部分人在创业成功后反哺社会,为其他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个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086户8616人的社区,实现了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较充分就业,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8.5%以上,长期失业现象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全部消灭。社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省级“未成年思想道德示范点”、“劳动保障监查网格化管理试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区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通过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张火路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就业再就业典型,社区就业再就业做法值得肯定。
一、强建设抓服务,构筑良好就业服务平台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始终把“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惠民生、促发展”的民心工程常抓不懈,将劳动保障与社区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研究,切实推行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主任重点指导,站长、协管员、信息员“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级协调管理体制,形成了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较好的实现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众“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帮”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去年以来,社区多方筹资65万元,改扩
建办公场所500平米,建成40平米“一站式”服务大厅一个,大厅内设党务政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科教文卫、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农民工服务等8个办事窗口,为居民群众提供70余项便民服务。同时,增设党群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医疗卫生室、治安维稳室等4个固定办公服务点,开通便民咨询电话一部,全面推行了“一条龙”服务模式,努力做到服务流程、办事环节、就业信息“三上墙”。三是强化服务建设。社区以争创“群众满意社区”为目标,深入开展了“四入”活动(入心、入理、入情、入法),采取“六心”工作方式(即:接待群众热心、解答问题耐心、办事处事细心、帮助群众尽心、提供援助贴心、服务充满爱心),强化责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同时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完善服务制度、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理念,严格办事人员日常行为规范和工作标准,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和“争当服务标兵”活动,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推动社区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知民情解民意,扎实做好就业摸底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再就业,社区在“抓重点、抓难点、抓突破点”上狠下功夫。一是实行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建立了由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用工单位共同组成的三级监察网络,实时采集和监控网络内用人单位招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二是积极开展劳动力
资源摸底调查。将社区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选派2-3名工作人员,对本网格居民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就业情况、困难原因,辖区单位的用工情况、空岗需求等情况进行详细摸底登记,努力做到“五清”,人口数字清、家庭状况清、就业愿望清、技能水平清、用人单位需求清。三是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册工作。先后建立完善了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卡、用人单位信息台帐、“4050”人员登记台帐、《就业失业证》发放登记台帐、小额贷款登记台帐和用工信息登记表等“一卡、九帐、十八表”档案资料,并将各类表册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实行数字化动态管理,为全面做好就业安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转观念提素质,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社区宣传阵地的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散发宣传材料、提供就业咨询等方式,积极开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知识》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合同、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宣传,全面调动居民群众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积极性,增强下岗失业人员谋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职能,组织开展了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落实优惠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五送一落实”春风援助行动,走访高校毕业生、城镇复退军人、“4050”失业人员、下岗群众和城市特困家庭365户,及时为他们提供政策、资金和技
术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社区居民王琴,离异后独自抚养女儿。女儿姜欢今年17岁,患脊椎骨弯曲,身体残疾,需要经常进行康复治疗,母女俩生活十分困难。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帮扶,为其申请了低保,并安臵王琴在社区公益性岗位从事清洁工作,使母女俩的生活有了保障。三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通过联合张掖市职教中心、扶贫技校等市、区就业培训机构,加大了对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先后组织开办手工十字绣、厨师、电脑、家政、餐饮服务、缝纫、美容、保安、电焊工、手机维修、等专业培训班8期,培训高校毕业生、城镇复退军人、“4050”失业人员、下岗群众、特困家庭成员共3256(人)次,实现就业2178(人)次。其中268人实现自主创业。
四、想办法拓渠道,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
一是发挥社区党建联席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定期与辖区企业联系沟通,及时掌握企业用工信息,实现未就业居民及时安臵、就近安臵。近年来,辖区145队、水勘院、昆仑公司、河西制药厂等共建企业累计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170个,143(人)次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二是坚持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在环卫保洁、社区治理、治安防范等公益性岗位上,优先安臵“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上岗就业。三是以“全民创业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召开社区单位连心座谈会议、向就业困难人员推介经验、提供创业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和引导未就业居民大力 5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帮助和支持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开办餐饮、粮油、家电维修等经营店铺。居民刘兴东系征地后农转非性质人口,生活困难,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向他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他自主创业,开办了家政服务公司。社区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积极为其联系业务,确保公司开业后的稳定客源,目前公司经营稳步发展。社区居民刘文燕曾经是一名毕业大学生,多次就业后,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鼓励她发挥自己幼儿教育的特长,开办了新园幼儿园,现入园幼儿已达200余人,并多次受到劳动和教育部门的表彰。
几年来,张火路社区涌现出一大批创业致富典型人物,为辖区居民自主创业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五、维权益化矛盾,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
社区健全了由劳动关系协调小组、兼职劳动调解联络员、企业单位工会、社区工会为主的四级调解网络,进一步规范了劳动关系纠纷调解机制和劳动争议的预警制度,制定了“纠纷登记台帐制度”和“及时报送排查调处工作情况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努力化解了一批劳务用工纠纷案件,切实做到了“小纠纷不出企业、大矛盾不出社区”。按照“一企一档”的要求,每年对辖区各用人单位进行一次集中调查,广泛采集企业在劳动保障方面的信息,通过加强执法监察、推行精细化管理等措施,妥善处理了各类劳资纠纷,避免了劳资矛盾外部化,切实保障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三年来,辖区用工单位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备案达 6
100%,未发生违法使用童工、重特大伤亡和职业病危害事故,保持了辖区突发性劳动纠纷事件“零”发生。
0一二年四月十日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