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思想汇报“两会”就业问题

时间:2019-05-12 12:4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思想汇报“两会”就业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思想汇报“两会”就业问题》。

第一篇:2011思想汇报“两会”就业问题

尊敬的党组织:

春光明媚的三月,喜逢两会胜利召开。在我们充满勃勃生机的xx学院校园里立刻掀起了一股“两会”学习热。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相关报道,借此机会谈谈对“两会”的感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0年的工作,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说出了老百姓爱听爱看的大实话,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对于我们大学生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 这两个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长久以来,青年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本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有效发挥、整合现有资源,为青年创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而建言献策,青年企业家委员则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创业的青年。

通过对两会精神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我认为我们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掌握先进的生产力,对于我们来说也就以意味着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具体说来,我们现在在校必须努力学习好马列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注重对自己的课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平时加强科研能力的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想结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那么在这么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我认为:

1.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2.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我相信每一个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就业的困惑,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仪的职业。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

政府工作报告将就业问题放到突出位置 中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刚刚做完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我们连线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李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亮点,梳理关键词。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最受鼓舞的是什么,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呢?

李强:我觉得还是在改善民生方面,我觉得我们以民为本,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应该说每一点都和民生密切联系在一起。

在改善民生中我觉得总理提的第一点就是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强调我们要把就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实际上民生头一点就是老百姓要有工作,有了工作有收入这样才能去消费,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事业。所以我觉得政府工作报告里,温总理提出两个特别重要的思想,一个是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这一次我算了算有4、5次,也就是4、5段都是比较多的谈到了就业。比如在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在探讨发展中问题的时候,在谈到2011年工作的时候都特别突出谈到关于就业,也就是说就业是优先的。

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强调在就业这个方面要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我觉得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天就业中面临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可以说是我们各级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甚至长远来看,是我们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一个主要的目标和任务。但面临着的现实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国家就业人口能达到8亿人,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大概有1000多万。所以这样就碰到一个大问题,就是我们一方面要给新增就业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即使是原有就业他们也可能产生就业流动,所以每年就业压力非

常大。

但是现在我觉得总理在这次报告里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但是这个就业机会是不是那些寻求就业者他们想参加的就业岗位?这里有一个矛盾,也就是说很多新毕业大学生想找工作,其实在某些操作性的岗位上也有工作,比如说在基层的。但是我们应该说人们在就业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需求,所以这个总量和就业结构之间矛盾问题就很突出。

这次温总理把一个问题提的很重要,他说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我们传统上讲就业的时候,比较大的人群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这一块,农民工这一块,这也非常大非常重要,每年我们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流动农民工差不多得有2亿5千万到2亿7千万之间,可见中国提出的数据全世界听着都震惊,光农民工2亿5千万到2亿7千万。这块就业最近由于我们经济发展比较顺利,这块吸纳就业也是相当大的,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民工荒,那就是说农民工还不能够满足这些单位的就业了。所以这虽然是一个大的领域,但是这方面我们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还是不错的。但是另一个大的领域就是温总理这次所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怎么办?我们传统上并没有这么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高校扩张以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一下子在就业岗位上体现出来了,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比较复杂,它不是简单的提供一个操作性岗位就可以解决了,所以这次总理把这个问题放到很突出的位置上。当然总理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大概在五年期间要政府保障新增就业岗位4500万,我觉得这个数字在全世界也是很震惊,一般的政府很少有人敢提出千万以上的就业岗位。另外提出了关于用中央财政来补助。关于创造公平就业机会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和目标,因为我们知道就业方面大家就碰到一个问题。什么叫公平?所以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创造一些公平竞争的就业和机会,让他们都有机会参与,大家在这个问题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最近在关于公平就业方面提出的需求是很强烈的,我觉得总理这次不避讳矛盾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可见我们今后在就业公平的机制上也应该以改革为推动力来完成这个事情。

此外我们如果想真的实现总理这个目标,就是把增加就业,创造就业机会作为经济发展优先目标的话,其实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说谁最能吸纳就业?在吸纳就业中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数量是多数,因为大企业毕竟是少数。我们有一个数据叫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就是每一千个劳动力究竟有多少个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国家目前的数据大概是

2.5,这个数据就比一般发展中国家低多了,一般发展中国家它的每千人用人企业数大概是30个,我们比人家低差不多27个之多,那就意味着我们还是应该为中小企业的创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多培育一些环境,因为它是吸纳就业的一个主力。所以在这方面总理在报告中也强调怎么能够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些机会。

另外总理也提到服务业,这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就业中起到重大作用,我们知道真的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是服务业,而服务业目前在我们国家一方面发展速度还是不错,但比重还是在发展过程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推进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用这样的方法来扩大就业。

总理这次关于怎样推进就业,实现就业目标方面,提出了相当多的举措,比如说总理专

门提到了关于就业信息网络的加强。我们国家这么大,8亿人口的就业,那么就业者和就业岗位之间他们怎么能够实现吻合,一个人怎么就知道某一个地方能够有就业岗位,在这个方面我觉得网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每一个城市都能够提供了非常好的网络,那么年轻人和需求就业者很容易的从网络中就能够发现就业机会,这样就能够实现就业之间的沟通。

另外总理还专门提到关于创业,应该说创业是相当难的,总的从我们现在的数据看,每年大学毕业生中真的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我们现在算了算可能是1%都不到,百分之大概零点几,甚至有的年头是百分之零点一的水平,可见我们实际上完全由国家或由企业提供就业机会,这个对于我们13亿人口来说也很难。

第二篇:两会热点思想汇报:大学生就业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春光明媚的三月,喜逢两会胜利召开。在我们充满勃勃生机的沈阳农业大学的校园里立刻掀起了一股“两会”学习热。作为21世纪的硕士研究生,我班组织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相关报道,借此机会全班同学都分别浅谈了通过学习“两会”的感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0年的工作,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说出了老百姓爱听爱看的大实话,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对于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 这两个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长久以来,青年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本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有效发挥、整合现有资源,为青年创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而建言献策,青年企业家委员则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创业的青年。这是从2008年倡导自主创业再到2009年政府大力扶持就业之后,更有力的重大举措,不仅为自主创业提供相关引导与扶持政策,还为避免资源浪费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两会精神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个人认为我们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从我步入高等教育后,在脑中的理解与印象越来越深。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掌握先进的生产力,对于我们来说也就以意味着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具体说来,我们现在在校必须努力学习好马列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注重对自己的课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平时加强科研能力的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这些好范文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

那么在这么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广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个人认为:1.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2.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就业的困惑,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仪的职业。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的未来必定是美好的!

与此同时,通过学习,得知这次会议大家关注的热点还有:1.“十二五”规划:拉闸限电不是节能减排;2.通胀:稳定物价从餐桌开始;3.房价:别“飞”了,求你了;4.治堵:啥时候上路不添堵?5.食品安全:别“神马都不能吃了”;6.医疗和教育:看病读书别太难,好吗?7.转型与幸福:互动碰撞,浇灌幸福花;8.反腐:重拳不断,期待新招;9.地方换届:不能成为“拼爹”的平台;10.微博打拐:委员要跟人贩子“死磕”。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如何破解民生难题,人们期待从两会找到答案。从两会受到关注,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度,也看到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巨大合力。在两会议题中,“民生”二字的分量越来越重。“期待物价不再涨”,“期待住房有保障”,“期待就业更充分”,“期待上学不再难”,“期待分配更合理”……民有所呼,“会”有所应。如何破解民生难题,人们期待从两会找到答案。温总理2月27日接受有关网站联合采访谈到幸福感时说:要让人民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认为国家领导人的主导思路是正确的。不能为GDp而GDp,不能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如果追求GDp和经济发展,最终没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没有让人民生活的舒心、安心和放心,这样的发展不如不要。同时将稳定物价列为工作重点。

由此可见,民之所需,民之所想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渐解决。作为一名21世纪的硕士研究生,更要从自身所学出发,为步入社会时刻准备好,成为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及合格的预备社会所需人才。

汇报人:好范文

第三篇:2011年两会热点思想汇报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1年两会热点思想汇报:大学生就业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春光明媚的三月,喜逢两会胜利召开。在我们充满勃勃生机的沈阳农业大学的校园里立刻掀起了一股“两会”学习热。作为21世纪的硕士研究生,我班组织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相关报道,借此机会全班同学都分别浅谈了通过学习“两会”的感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0年的工作,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说出了老百姓爱听爱看的大实话,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对于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 这两个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长久以来,青年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本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有效发挥、整合现有资源,为青年创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而建言献策,青年企业家委员则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创业的青年。这是从2008年倡导自主创业再到2009年政府大力扶持就业之后,更有力的重大举措,不仅为自主创业提供相关引导与扶持政策,还为避免资源浪费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两会精神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个人认为我们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从我步入高等教育后,在脑中的理解与印象越来越深。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掌握先进的生产力,对于我们来说也就以意味着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具体说来,我们现在在校必须努力学习好马列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注重对自己的课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平时加强科研能力的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

那么在这么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广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个人认为:1.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2.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就业的困惑,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仪的职业。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的未来必定是美好的!

与此同时,通过学习,得知这次会议大家关注的热点还有:1.“十二五”规划:拉闸限电不是节能减排;2.通胀:稳定物价从餐桌开始;3.房价:别“飞”了,求你了;4.治堵:啥时候上路不添堵?5.食品安全:别“神马都不能吃了”;6.医疗和教育:看病读书别太难,好吗?7.转型与幸福:互动碰撞,浇灌幸福花;8.反腐:重拳不断,期待新招;9.地方换届:不能成为“拼爹”的平台;10.微博打拐:委员要跟人贩子“死磕”。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如何破解民生难题,人们期待从两会找到答案。从两会受到关注,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度,也看到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巨大合力。在两会议题中,“民生”二字的分量越来越重。“期待物价不再涨”,“期待住房有保障”,“期待就业更充分”,“期待上学不再难”,“期待分配更合理”„温总理2月27日接受有关网站联合采访谈到幸福感时说:要让人民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认为国家领导人的主导思路是正确的。不能为GDP而GDP,不能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如果追求GDP和经济发展,最终没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没有让人民生活的舒心、安心和放心,这样的发展不如不要。同时将稳定物价列为工作重点。

由此可见,民之所需,民之所想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渐解决。作为一名21世纪的硕士研究生,更要从自身所学出发,为步入社会时刻准备好,成为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及合格的预备社会所需人才。

第四篇:2012两会关于就业问题的探讨

2012两会关于就业问题的探讨

2012两会关于就业问题的探讨

最近,“两会”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会”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加以了解的,并且今年更令人期待、关注。不仅因为它次次会议、条条议案都是围绕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它时刻关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用实际行动实践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治国理念。而且今年的两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代表委员肩负重任,努力为我们国家拿出迎接挑战的韬略、克服危机的良策,这也使得今年的两会格外令人关注和期待。

两会也是我们大学生最期待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很重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者只有就业,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分配。如果失业,就等于少了一次参加分配的资格,而且通常第一次分配会比第二次分配得到的利益更多。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失业往往是陷入贫困的同义词。《报告》中很明确提出,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在工作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还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要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次两会在教育问题上有一个突出的显著的特点,就是特别关注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1

在教育成本激增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教育和经济两个重要国民领域的社会问题。因为面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这样一个背景,各个大公司纷纷裁员,新的人员都不大进入,大学毕业生还是要毕业的,没有办法说让他们延迟毕业,因此供需之间的矛盾就比较突出。但对于大学生,党和政府给予了极高的关怀和关注,因为觉得他们有生气,是有知识的一代,也是有抱负的一代,他们在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愿意让他们挫伤这样一种实现.雄心壮志的激情,希望在就业方面给予他们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也希望这样一个群体不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而是一个社会建设者的主力核动力。因此今年的两会,无论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从会后的讨论,以及各界出台的各种政策,大学生就业都是今年两会非常重要的或者说在教育问题上是摆在非常前面的一个问题。很多企业家反映,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在聘用方面实在不敢轻率。危机困难面前,大学生应该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多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寻找问题的根结。随着高考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学校招生数量也逐年增加。学生总数成直线上升,然而我们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却与之成不协调比例增长,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学校享受不到应有的学习资源,最终成游离在校园的“真空地带”。很多老师想管也管不全,加之学生突然从高考的紧张状态释放到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合理的过渡过程,渐渐失去了自控、自律的能力。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教学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加之缺乏有关部门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管,造成今天毕业生“就业难”的危

机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难于上青天,而难在一种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完善,难在一种就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难在一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把握。期待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来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让大学生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多管齐下,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大环境”和“小环境”。

政府及社会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应有所作为。第一,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第二,应扩大毕业生入伍、研究生招生比例,这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储备力量。第三,鼓励经济相对优越的毕业生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第四,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第五,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第六,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用人单位要放低门槛,寻求真正可用之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目前毕业生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把录用人才的门槛抬得过高,本来是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聘用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用人标准虚高,使得相当一部分人难找到工作,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因此,要动

员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念,多注重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私企单位,为规避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责任,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侵犯了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自己公共形象,进而造成大学生不愿意到这些单位就业,人为地促成了“就业难”。

高等院校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整个经济环境来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从片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转移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轨道上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从学生入学时起,高校就应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职业课程的指导,逐步进行职业规划,并在大

三、大四加大指导力度。

家庭要承担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首先,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并能及时给予指导,使孩子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其次,督促孩子毕业后尽快成功就业。再次,不要强求学生绝对专业对口就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生喜欢,只要学生肯努力,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最后,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流动越来越普遍,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整个社会充满了竞争,现在没有一包到底的“铁饭碗”,单位都实行合同制。毕业生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要努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一方面,大学生不能总是盯着“热门”职业。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行业在不断消失,新的行业也不断产生。过去被人视为“低贱”的工作,反而更能锻炼人的本领,发挥个人的潜力。另一方面,树立多元化就业观,不能等到毕业时才决定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有的学生只是在找不到工作后才想到去考研,或是考研失败后转而去找工作,这些都是漫无目标的行为。只有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才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才能够在毕业时不会感到迷茫。要强化机遇意识,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公务员之家,大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根本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有些大学生意识落后,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毕业时就业核心力低,不能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竖”代表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

大学毕业生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改善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上其他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

岗位,达到创业带动就业的理想境界。然而创业带动就业需要来自社会、高校、学生个人几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社会应该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个人应该具有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第五篇:聚焦两会,浅谈就业问题

聚焦两会,浅谈就业问题

马小燕思政1202班01212196302

32中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具有挑战性的“就业问题”。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今年也被称作“最难就业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我们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未来”,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首先可以看到我国的就业情况是: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总的来看,高校毕业生的总体数量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之间不配置的矛盾所导致的。

目前,中国处于人口发展高峰期,有大量的增加的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过大,劳动力增长又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能够创造的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

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有些用人单位盲目的设置各种上岗条件带来的就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经常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许多高校在自身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大多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于是就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够重视,就业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在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变成了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

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中形成的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为主要方式,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外在因素却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而且许多毕业大学生在外找工作时都会遭到“非本市户口免谈”的借口,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户口,很多大学生与合适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要解决这一大的社会问题,需要调动多种力量,从各方面做出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作为大学生自身必须要作出调整和努力。第一,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形成新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内心要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选择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第二,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第三,,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三第四,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等院校要精心进行改革。其一,高校指导老师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广大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当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毕业生的就业形式相结合,扩大社会特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使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其停止招生。其二,老师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广大学生的全部学习生涯,而不能仅对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组织一支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

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也要担任起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妥善解决,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教育的优秀代表,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一定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充分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2]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王潍海,腾玉成,张宏.大学生择业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4]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下载2011思想汇报“两会”就业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思想汇报“两会”就业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两会关于就业问题的探讨

    2012两会关于就业问题的探讨 机械097 张征见 2009071370 今年“两会”的议案都是围绕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它时刻关注着广大人民......

    2012两会关于就业问题的探讨

    2012两会就业问题的探讨 机械097 吕亮霞 2009071337 3月是我国一个极不寻常的月份。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两会”代表齐聚北京,代表人民把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017年两会心得--就业问题

    2017年两会心得--就业问题 备受国人瞩目的两会于三月三日和三月五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研究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仅应该关注两会,更应该时刻关心时局......

    两会热点话题之大学生就业问题

    两会热点话题之大学生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作为即将要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我们都为就业前景感到担忧。从量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

    思想汇报两会

    敬爱的党组织: 三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承载着百姓的寄托和希望,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带着各自的议案,从全国各地奔赴北京,齐聚一堂。每年的人大会议和政协......

    2013两会思想汇报

    免费分享创新 2013两会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又是一年烟花三月,又是一年“两会”时。“两会”又一次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名积极分子的我更应该时时关注。“两会”......

    思想汇报(两会)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春风和煦的三月, 备受关注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最近两会已经成为我们的热点话题,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更应该时刻关注。......

    两会思想汇报

    两会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阳光明媚的三月,喜逢两会胜利召开。在我们充满勃勃生机的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校园里立刻掀起了一股“两会”学习热。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真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