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小组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小组文化建设总结
145班班主任:刘麦吾
本学期我校各班开始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便于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发展。我作为班主任,在这里总结自己在成立与建设学习小组中的几点工作和经验。
首先是分组。分组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每个组在综合数据和实力上要平衡,要协调,像一家人过日子,如男女比例、学习成绩、潜能生的拆分,班委的分配,特殊学生的照顾(近视、小矛盾等)。只有综合考虑,合理分组,才能保证公平,这是活动的关键所在。
其次是活动规则的制定,内容分德育和学习两大块。在学习方面注重加分,在德育方面更多的是扣分。德育方面,包括纪律(迟到、自习、课间等)、卫生、课间操;学习方面,每天每节课的学习情况及月考成绩。加分扣分有执行者、监督者,有记录,有总结。
再次是组织领导。每组设立学习组长一名,设记录员一名每组分配一名班委,总体协助组长抓好本组工作。还有,每组还有一名 别的组的班委负责检查和记载该组的扣分和加分情况。
最后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小组的竞赛活动,每个学生有了归属感,班级有了活力,每个组有了向心力。学生在互相帮助和竞争中成绩和综合表现整体上扬,从而带动了整个班级的综合表现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当然,班级结合学校工作,把各组评为优秀小组,良好小组和合格小组,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还有,在开展小组竞赛的同时,一定要杜绝个别同学以自我小组为中心,与其他小组争吵闹不团结的情况,要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保证班级在和谐中进步!
第二篇:班级小组文化建设漫谈
追梦赤子心
——班级小组合作文化建设漫谈
【前言】“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也许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中国好声音,张恒远的一首《追梦赤子心》唱出了我在课改路上的执着追寻。寻梦,撑一支长篙;追梦,捻一缕合作绘在共赢的记忆中。
一、我心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常谈常新。我个人理解它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被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有三个创新点:
1.新理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服务,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
2.新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充分发挥“导学案”和“大小展示”的指导、呈现和启思作用。
3.新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建立的课堂教学“三要素”的新关系是:“学生→教师→教材”。传统教学中的“三要素”可概括为:“教师→教材→学生”。
二、我班级的小组合作建设。
我个人粗浅地认为小组合作文化建设应该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在构建中力求做到未雨绸缪。
(一)班级文化。
1.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班级文化紧扣学校的生命教育、诵读特色、尝试教学、小组合作理念。从学习、育人等角度写出标语和班主任寄语。其实,说句心里话,我这人挺懒的,制作这些,我走到哪里这些就取下带到哪里,当然,我们也可以每年更新。
后面的这张图片的内容现在没有张贴在教室里了,学生已将后墙和侧墙文化内容内化为行为,考虑只剩最后一年了,学生都建议不再张贴。尊重学生,节约出发,我也就没布置这里的文化了。
2.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的由来。(1)班名及含义。
在建班名之初,我提出过一些建议性设想,比如可以考虑众多名人、伟人中选取提炼班级名,可以考虑从动物、植物的精气神中提炼班级名,也可以考虑从公园、景点中提取班级名。有少数学生想到了宜宾的景点,由此催生了学生在宜宾古八景中撷取其中的七个景点做为小组名,但班名的确立委实让学生犯了一阵子的难,最后经过班长组织组长讨论得出班级名“戎之韵”。它代表着:戎城学子齐展合作共赢之韵。
(2)班徽含义:这个班徽是班委及组长一起携手绘画较好的同学设计出来的。学生草拟了一个含义,要求班主任老师帮着完善。最后形成班徽含义:1.标志的圆形轮廓是团结的象征。2.跳动的音符是韵律的标志。3.似苗似书是“戎”、“韵”拼音字母之首,体现苗禾茁壮成长。整个图案寓示着学生合作创新,演绎和谐而有节奏的人生交响曲。
班训:合作创新,拼搏超越。这个班训我们一直沿用着,从未改变。班歌:《坚强》
(二)小组文化。吉县教育局教育中心李中伟主任给我们介绍了小组建设是基础、是土壤。只有肥沃的土壤方能让优质的种子经科学的管理茁壮成长。
1.组名及含义。在构思班名得时候其实组名也就产生了,学生们选择了一下七个作为组名。
(1)水帘奇观。(2)翠屏晚钟。(3)双江秋涨。(4)天池晚照。(5)曲水流觞。(6)郁姑仙踪。(7)江楼夜月。
例如:“水帘奇观”组名含义:我们的力量正如水一般,形成一个奇观。“天池晚照”组名含义:斜晖脉脉,我们蓄势待发,一冲飞天!
学生确立好组名后,我还告诉学生:其实宜宾的可选景点多了,如笔点丹池、古塔斜阳、观斗远眺、七星拱秀等。这不仅是小组文化的建设需求,还渗透着学生去探寻宜宾的古文化,进一步熏陶学生的“爱家乡”爱宜宾的美好情操。
2.组徽及含义。(幻灯展示各组组徽)
从学生设计的组徽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小组都在班徽的引领下小幅改动,全部都围绕圆形轮廓构思,因为圆形轮廓是团结的象征。
比如第一组水帘奇观
组徽含义是:六人聚水能汇大海。
第五组曲水流觞组徽含义是:池边共学,书读万卷,下笔有神。我至今都还清晰记得那“曲水流觞”四个字是学生勾勒轮廓后感觉不好,然后请我们班数学老师帮着完善的,学生也是从细微处力求完美。
3.组歌。
对音乐与艺术,我向来后知后觉,不会唱歌,所以我只提出了几个要求,(1)歌曲必须是励志类的。(2)适合本组的文化。(3)各小组之间不能重复。这样学生七个小组就产生出来自己的组歌。《如果还有明天》、《我相信》、《同桌的你》、《淋雨一直走》、《追梦赤子心》、《年轻的战场》、《我相信》。
4.组训。我对小组的组训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班训的引领下,各小组围绕合作设计,必须与班训文风一致。
(1)水帘奇观组训:超越梦想,展现自我。(2)翠屏晚钟组训:为明天喝彩,为胜利欢呼。(3)双江秋涨组训:无愧时代,永不言败!(4)天池晚照组训:奋发向上,永不言弃。(5)曲水流觞组训: 勇攀高峰,永无止境。(6)郁姑仙踪组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7)江楼夜月组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其中第六组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由北宋哲学家张载的话演变而来的。意思是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学生们能想到这一句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反思自己: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份惊喜。
5.小组成员及分工。
在每个小组长的组织下,各组产生了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6.组规的确立。
各小组都围绕“服从”“尊重”“合作”“共赢”而确立。
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巨大。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品质、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的形成发挥“润物细无声”良好效果,甚至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班级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用心培养,在于坚持创新。我的班级建设旨在抛砖引玉,其他班主任老师做得比我更好。
三、我分享的小组合作感悟。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
1.矫枉才能过正
在今后的学科教学中,要努力使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课时间要努力缩短。(杜郎口中学教师授课10分钟,学生活动35分钟,有效保证了学生活动的时间。)评价一堂好课主要看学生参与面,学生的活动人次,确保学生动起来。但课堂上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而且要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必须是在学生成果展示之后讲,要善于点拨、善于升华。
2.手比头高
你现在把手举起来,你会非常清晰地知道:手是比头高的,这说明行动远远大于思想。“动手去做”永远比“停留在想象阶段”要先进得多。只要大家坚持不懈的去实践,遇到问题一起交流,我们的小组合作一定会成功!合作共赢,我们在教育好学生的同时也找到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好办法。
【结语】在课改的春天里,让我们行走的足迹更加坚实,让我们合作的声音更加清朗,让我们共赢的内涵更加丰富。让我们用赤子心追梦 “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感谢您的聆听,不当之处,得罪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小组文化建设总结
小组文化建设总结
高2012级13班
本学年我班开始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便于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发展。我作为班主任,在这里总结自己在成立与建设学习小组中的几点工作和经验。
首先是分组。分组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每个组在综合数据和实力上要平衡,要协调,像一家人过日子,如男女比例、学习成绩、学科特长、彼此关系、潜能生的拆分、班委的分配、特殊学生的照顾(近视、小矛盾)等。只有综合考虑,合理分组,才能保证公平,这是活动的关键所在。
其次是活动规则的制定,内容分德育和学习两大块。在学习方面注重加分,在德育方面更多的是扣分。德育方面,包括纪律(迟到、自习、课间等)、卫生、课间操;学习方面,每天每节课的学习情况及月考周练成绩。加分扣分有执行者、监督者,有记录,有总结。
再次是组织领导。每组设立学习组长一名,学科组长六名,设记录员一名。每组分配一名班委,总体协助组长抓好本组工作。还有,每组还有一名监督别的组的班委,负责检查和记载该组的扣分和加分情况。
各组在成员组建完成后,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拟定组训,制定组规,设计组徽,确定组歌。不定期的开展小组间的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组歌比赛、小组演讲比赛、小
组百科知识竞赛等。
最后是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小组的竞赛活动,每个学生有了归属感,班级有了活力,每个组有了向心力。学生在互相帮助和竞争中成绩和综合表现整体上扬,从而带动了整个班级的综合表现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当然,班级结合学校工作,把各组评为优秀小组,良好小组和合格小组,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还有,在开展小组竞赛的同时,一定要杜绝个别同学以自我小组为中心,与其他小组争吵闹不团结的情况,要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保证班级在和谐中进步!
第四篇: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为加强各班班风的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与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求进的精神。学期初学校布置了班级文化建设、管理联检活动。
活动以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建设为基点展开,通过对班级环境布置,卫生工作的核查、反馈、评比和奖励来激发各个班集体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使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朝着目标化、精细化、创造化、实效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
获奖的班级是:
一等奖:
3、2 4、3 5、4 5、1 2、3 2、4 二等奖:
6、3 5、3 2、2 1、3 1、4 5、2 三等奖:
1、1 1、2 2、1 3、1 3、3 3、4 4、1 6、2 6、1 4、2 4、4 检查中有几处优点如下:
1、盆花质量好、多的班级是:
1、3 2、1 2、2 2、3 2、4 5、4 1、2 3、4 4、1 4、4
2、板报好的班级是2、1 2、2 2、3 3、2 4、3 5、4
3、图书好班级是:
4、2 5、3 5、1 6、1 检查中有几处不足缺图书、缺三表、盆花少、桌椅、摆放不齐、学习园地布置简洁。本次活动充分发挥班主任和每位同学的主导与主体作用,体现出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能力和魅力、学生主动参与和创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具有和谐氛围的班集体。
绿园区正阳小学
2009.9.4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三(3)班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班文化建设已一年有余了,在一年中,我能按照计划开 展活动,大力培育班级文化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打造“书香班级、诗化班级”的气氛,学生乐于看书,善于读书,很多学生真正把书籍当作了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读课外书成为孩子们的兴趣和习惯。积极利用学校图书室的优势,给学生借阅大量的优秀诗歌、动画等书籍,培养学生诵读意识和品味名著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教设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同时,还让学生进行诗配画创作,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表达内心的感受,感受诵读经典诗文的趣味,这些活动给学生带来各方面的发展,如: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的灵活、见识更宽阔、思想更开阔(能初步明白用平常心、责任心来待人和处世)。当然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但营造书香班级的活动确实让孩子们成长更快,更强化了内心朦胧的价值判断。通过打造书香班级活动,我班的周豪崇同学成为年级书香少年。
二、抓好学生的写字常规,打造书法班级的特色。我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无论是上课,还是平时完成作业,能始终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同时在家长的配合下,上好书法课,现在我班有十二三位学生的书写已经相当漂亮,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书写工整,受到好评,尤其与美术老师王老师的交流活动中,王老师对我班书写大加称赞,称我班学生的书写令他“大吃一惊”。写字也给学生带来了自信与乐趣,学生之间相互竞争学习氛围浓厚,有利地促进了大部分学生的进步。
三、合理利用板报墙报阵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尊重、发挥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合理利用板报墙报阵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让学生在板报墙报中尽情展现自己的知识才能!让学生“明是非、知美丑”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以“情”、“理”、“法”管理班级,“情”乃善良之心,“理”是学生心中的价值判断,“法”为班规。充分调起学生主人翁意识,达到“自立”、“自理”、“自律”的目的。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象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象这春雨一样。今后,我将继续致力于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精品班级。
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