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概括

时间:2019-05-12 12:1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概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概括》。

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概括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并不陌生,但是,“积的近似数”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我首先从与学生的谈话中抓住他们的心理,并通过播放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四舍五入”。

本课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多注意让学生互相交流,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说说“为什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注意了习题的形式多样,难易适当,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较多,要学习循环小数、循环节、循环小数的写法、循环小数取近似值以及比较大小等,教材仅安排一课时的学习时间进行学习,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想一想、观察、比较、总结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和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动脑、动眼、动口研究问题,获取新知。

二、在猜想、质疑中进行自主探索循环小数。

在400÷75=5.33„„的基础上展开。猜想这样的小数的名称。(循环小数)质疑像这样的循环小数还能不能写出一些,是不是能写得完呢?从而探究出循环节可以是一个

数,也可以是多个数;还探究出循环小数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可以从小数第一位起,也可以不从第一位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提高。

三、合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整合教材

教材安排了本节课的顺序是先循环小数后无限小数,本人考虑到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是一个较容易的知识点,所以就先由以下两个算式3.2÷16和400÷75的商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这种设计和意图是使教材便于简单实用。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四、教学不足之处

在实际的教学后发现,课前我也作了充分的准备,尽可能的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但在学生完成一些练习时,没有及时的关注到大部分学生,如当学习了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时,只让几个学生上黑板表示,进行交流,讨论,忽略了其他的学生的参与和掌握情况的反馈。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课堂节奏的把握不够好,以至于课堂内容没进行完。课后做大量的各种变化多端的练习题我才发现我忽略强调循环小数的简写只留下第一个循环节其余的不用写,忽略对由简化繁的形式进行循环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以至学生作业在这方面出错较多。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使自己有所进步。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物体、想象

猜测、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我是这样来解读的,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围绕我的目标,我是这样来达成的:课一开始,我以汽车的图片来导入,内容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观察物体要全面,从而引出课题,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我又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首先出示长方体的茶叶盒让学生从整体观察,然后让学生进一步从正面、上面、侧面来观察。这节课的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把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茶叶盒的形状用笔画出来,最后一个练习题让学生找出1、2、3的对面分别是几。

不足的地方:学生在语言描述上还欠缺,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不强,生生互动较少,以及我的教学语言组织得不够简洁,严密。下次,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小组活动上再下点功夫,留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思考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来,我还要努力挖掘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平淡的教学放出智慧的光芒。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稍复杂的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形如ax+b=c方程的教学,需要解决两个重难点:一是学会这种方程的解法,二是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以往经验,在一节课中完成这两点比较困难。在思考再三的基础上确立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设置了一些前置作业,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再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节奏的调控,重难点处应把握好轻重缓急。

在尝试用算术方法解答此题过程时,学生错误频频。有的用20÷2-4,还有的用(20—4)÷2……。借助线段图会好一些。当然,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错误才使得学生对方程充满期待,正是因为这些错误才使学生倍感方程的“好”、“顺”、“易”。所以,错误并不可怕,合理利用它可以成为课堂的“催化剂”、“助动器”。

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各组汇报时,大家能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很多同学不会倾听别人说,找出错误的地方。二是找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是难点,三是不会解稍复杂的方程。四是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学会。

建议:在教学例题时,可以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将教材中的方程,引导学生板书出未知数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出现问题后再解决。这样降低了教学难度,效

果会比较好。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上完这一节课后,本人发现这一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亦存在不足。

一、成功之处:

1、学生主动,师生关系融洽。一开始通过谈话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师生关系较为融洽,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今天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我首先是用几幅漂亮的几何拼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由几何图形组成的房子等,让学生体会这些图形都有一个特点是由基本平面图形组

合而成,此时我让学生自己来为这样的图形取名字,让大家参与其中,有时一个有趣的数学活动也会让学生觉得数学课是有趣的。

3、本课的重点是“利用基本的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本人在教学地程中很好地突出了这个重点。在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同一图形面积的时候,引导语比较符合数学课的特点,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二、不足之处:

1、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开始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合作的效果不理想,合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单打独斗的现象比较严重。小组全作学习汇报时,尽可能让整个小组上台汇报,小组长作主要发言,其它成员作适当补充。

2、些环节处理不当,应当能简则简,以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有学生提到把例题这个图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当学生没办法说明它是一个梯形是,不应该在这个地方纠缠,耗时间。应该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做练习。

3、老师在评价方面也要精简些,能让学生说的尽可能让学生说,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鼓励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整节课在时间的分配上好象不是很合理,在例题上耗的无效时间太多,从而造成缺少练习这个环节。

5、不过整堂课下来,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对课堂上一些精彩的生成处理得也不是很到位。如在备课时,我只考虑到“分割”和“添补”两种方法,没想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应用了“移补”的方法,这种方法有时候用起来很方便,学生能想到这种方法非常好,而我对于这个学生只是给予了简单的表扬,没有让他来充分介绍这种方法,这么好的资源就这样错失掉了。

三、今后要继续做到:

1、教学过程中,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教师要全面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与活动。

2、学生学习之间的互动还需进一步加强。

3、继续努力培养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中位数》教学反思

中位数的教学是学生在十分熟悉“平均数”以及学习“众数”之后的学习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宗旨是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平均数是利用了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特征,来反映这一数据的平均水平,很容易受到这组数据极端数据的影响,而中位数不会受到一组数据中极端数据的影响。

教材呈现了“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统计表”的生活情境,我考虑到这一生活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跳绳比赛”来展开教学,学生在欣赏了两组同学激烈的比赛之后,我随即抛出问题“哪组同学跳绳的一般水平好一些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很容易用“平均数”来进行比较,此时,我出示各组每位同学的跳绳成绩,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用平均数已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激起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此时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数来说明“那组同学的水平会更好一些呢?”从而引出“中位数”揭示今天的课题。

自然过渡到探究环节,我出示几组数据,让学生从中找中位数,学生在交流、讨论的活动中,总结出了找中位数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我把教材呈现的“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统计表”的生活情境,放入了本环节的第二层次中,这一层次的教学,巩固了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又引出了众数这一概念,起到了呈上启下的作用,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然后进入“拓展应用”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创设“我的成绩”“假如我是老板”“你知道吗”等不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灵活的加以应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我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将学习融入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灵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的应用意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身份证编码》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前让学生进行收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主要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主要环节,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的探究、学生尝试自主编码。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特别是这种数学教学活动课,更加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习探讨编码的方法。学生在自我编码的过程体会编码的方法的优越性和简洁性。本节课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即提出问题: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引出编码的定义;第二层次:探索问题。同桌合作学习、探究身份证号码的含义、编码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字编码的规律与方法;第三层次为解决问题,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尝试运用所学的编码知识设计学号。让学生初步感知编码的方法。

课堂是灵活的课堂,教案设计只是教师个人的授教设想。真正实施的时候还有很多变动,一堂课下来,原来发现还有许多方面不足的地方:

1、课前没有跟本班数学老师沟通好,结果大部分学生没有收集好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影响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

2、取材的时候存在很大问题,针对学生收集的身份证号码,挑选的时候不是很精练,导致课堂在某个环节被滞留的时间比较多。

3、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还要加强,本节课的教学是从身份证号码入手,进行自主编码。前面是过度阶段,后面是所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中,我浪费在身份证号码的教学的时间比较多,导致后面进行自行编码的时间比较少。学生自己进行的一些编码就没有时间去一一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你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练掌握小数乘除发法的运算法则 能够轻松的对小数乘除法进行运算

2、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能做到简便计算

3、能口算出积的近似数

4、循环小数和循环节的理解

5、一眼就能判断出积是几位小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

重点知识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 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 末尾有0的把0去掉。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看因数 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 够时,需要添0补位;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 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向 前一位进一,若小于5舍去。

连乘、乘加乘减1.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分配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c+b*c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一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循环节的意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一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学的循环节。循环节从小学部分第一位开始,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

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0.25×1042、2.4×2.5×443、226.8÷0.1084、125.625÷125

例二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五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笔笔芯多少钱?

例三7.9468保留整数是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__

练习题见附件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学习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知道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学习重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学习难点: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学习内容:P2例

1、做一做,P3例

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学习目标:

1、知道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自主探索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评价-归纳小结 学具准备:尺子、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自主探索: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⑴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角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 ×3 × 3 1 0.5 元 缩小到它的1/10 1 0 5角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4.6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指名说是如何算的.(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l计算

×4 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当堂训练

1、填空。

4.5()0.7 4()× 3 × 3 × 2 × 2()1 3 5()1 4 8

2、判断 13.5 × 2 2.7 0

3、P3做一做

三、评价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P7练习一第1、2、3题。

第二课时 小数乘小数

学习内容:P4例

3、做一做,P5例

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

9、13题。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评价-归纳小结 学具准备:尺子、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笔算:1.36×12 3.08×21=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中板演:

方法一: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1.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4)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当堂训练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 8 6.2 5 2.0 4 × 4.2 × 0.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评价小结: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第三课时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学习内容:P6例

5、做一做,P9练习一第10—

12、14题。学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学习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评价-归纳小结 学具准备:尺子、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0.12×6 1.6×5 4×0.25 60×0.5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

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方法4: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 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可以发现答案是7.28是错的.师:所以每个小朋友要养成认真做题, 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当堂训练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计算并验算

0.47×0.32 4.7×1.02

2、P9页第13题

四、评价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 页8题,P9 页11、14题

第四课时 积的近似值

学习内容:P10例

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学习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评价-归纳小结 学具准备:尺子、一、知识链接: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自主探究: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1 0.2 8 6 3.2 7 2.0 4 × 0.3 2 × 1.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2 9 1 5 2 4.9 0 5 5 7 1 2

三、当堂训练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评价小结: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P13第1,2题。

第五课时 连乘、乘加、乘减

学习内容:P11例

7、做一做,P14练习二第6—10题。

学习目的:1.知道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学习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评价-归纳小结

学具准备:尺子、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口算。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自主探究:

学校图书室准备铺地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出示例7: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怎样知道100块瓷砖够不够呢?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100块不够)

追问:0.9×0.9是先求的什么?再乘100又求的是什么?

4、那110块够吗?(学生独立尝试,可以怎样算?)

(1)0.9×0.9×110(2)0.81×10+8

1=0.81×110 =8.1+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如何算的?

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当堂训练:

1、P14页7题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评价小结: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P14第6、8题。

第六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学习内容:P12例

8、做一做,P13—15练习二第4、5、11—14题。

学习目的:

1、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培养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重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学习难点: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评价-归纳小结 学具准备:尺子、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简便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44*2

5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3、出示教材P.12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8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0.65×20

1=0.65×(200+1)

=0.65×200+0.65 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当堂训练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填空

4.2×1.69=()×()2.5×(0.77×0.4)=(□×□)×□ 6.1×3.6+3.9×3.6=(□+□)×□

3、用简便方法计算:

0.78×100.5 1.5×102 1.2×2.5+0.8×2.5

4.P13第5题 扩展练习: 简便运算:

14.6×4.6+1.46×64-14.6 101×26.9-1.25×26.9×0.8

四、评价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讲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

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记实作文。安排了三次,在第二组安排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安排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安排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2)应用文。安排了三次,第一组是写信,介绍了信封的写法,并鼓励学生将写的信寄出去;第三组是写发言稿,教材介绍了发言稿的具体要求和写法,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某种需要写一篇发言稿: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材提供了两个研究报告的范例,要求“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写研究报告,然后分头撰写。”(3)材料作文。安排了两次。在第五组安排了缩写练习,并提供范例,要求学生不超过四百字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在第二组,安排了看图作文,学生要认真观察图画的内容,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都是很好的训练。从以上安排可以看到,更加重视写实性作文,体现了习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习作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教学方法。

(一)依纲扣本,熟悉教学目标,了解编辑意图,一个学期的教学都是为着实现本同教学目标的。

(二)整组备课,整组设计,整组教学。

要有整合的思想。语文知识的掌握,读写训练重点的落实,语文能力的形成,要整组教学完成。要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与交流平台的教学,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读写教学与本组训练点的联系。也可对一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重组,目的是使教学更加省时,高效。

(三)识字、写字教学(在讲论教学时提的不多,但要重视识字主要靠自学,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写字仍重视,既要写单个字,又要写词语。要适当提高写字能力,培养听记能力(由词到句到写)

(四)阅读教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能发表感受,提出问题,是阅读的两项基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舍得花费境,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自主学习的重点是自学,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自读正悟。

2.继续重视词和句的教学。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扩大词汇量。

3.加强续写结合,兼顾理解、表达

(1)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借“交流平台”总结读写规律。

4.继续训练精读、略读,学习通过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

(五)口语交际教学

1.提高交际的质量。(有层次,有深度,语言美,看对象)

2.交际训练与独白训练并重。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能当众作简短发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六)习作教学

1.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40分钟能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3.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重点是:内容是否具体,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

4.加强结合阅读课和日常的小练笔,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七)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的“语言表达的艺术”单元,要抓布置;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交流做法(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名人演讲、趣联名谚;写提示语、广告词);活动后的展示,评议。

2.大综合单元

第一板块: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感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活动方式是搜集资料,阅读(包括收上提供的和同学们搜集的)讨论交流。

第二板块: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主要活动方式有: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撰写报告,发表交流。

特点:任务驱动,会作探究。

重点抓以下环节:

(1)制订计划。

(2)就第一板块进行交流。

(3)阅读例文,了解研究报告的写法。

(4)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的跟踪辅导(研究问题的确定;资料的获取与筛选;形成观点;得出结论„„)。

(5)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第一单元解读

单元名称:走进西部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单元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会认识生字27个,会写20个字。2.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背诵指定段落:1课第2.3小节。3课指定段落。6.第3课后的小练笔 【解决措施】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做一点西部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课时安排】15课时 草 原

(3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中国地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音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第 二 课 时

一、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第 三 课 时

一、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文章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二、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板书设计】

天:清鲜、明朗 景美 天底下:小丘平地、羊、马、牛 1草原

人美 :热情好客、会心感人 【课后反思】 丝 绸 之 路

(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教学难点】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课前准备】

1、在品德书上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

2、“丝绸之路”地图。【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话说“丝绸之路”。

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1)把句子读通顺。(2)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1)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 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2)热情。

①找出有关句子:

课文第8——12自然段。②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③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二、延伸“丝绸之路”。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课文内容进行气系统梳理和归纳。

三、作业。1.积累好词佳句。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2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课后反思】 白 杨

(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课前准备】

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

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荒凉、寸草不生、贫瘠„„

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A、理解: 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

B、朗读: 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骄傲的语气。)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第 二 课 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

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

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

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板书:

枝干挺直

白杨

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2、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

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

4、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

5、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

6、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

7、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第 三 课 时

一、纵览全文,体会中心。

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A、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B、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C、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顽强,不怕困难。D、„„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

二、拓展练习。

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

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整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3、白杨

介绍白杨 表白 欣慰

风沙刮来,白杨

雨雪打来,白杨

面对干旱,白杨

面对洪水,白杨 【课后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和修建铁路的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教学重点】了解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和修建铁路的艰难。【教学难点】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2、西藏的风光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纯净、美丽和圣洁。

2、老师讲述: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出示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1)出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2)观察地图,理解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闻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有:(1)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天气说变就变;(2)开凿风火山隧道面临着重重困难;(3)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个很大的障碍;(4)科技人员和建筑工人不断献给困难挑战; „„

4、根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三、精读课文,用心感受。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

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

(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第8自然段。

③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坚定有力,显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第9自然段。

③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

第 二 课 时

一、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1)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2)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

①播放录像: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庆祝场面。

②如果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③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有感情地朗读。

二、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三、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本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感。

四、课后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2.说说筑路大军在筑路中遇到哪些困难?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一 我们的“手拉手”活动

(1课时)

【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开讨论,明确目的。

1、看课件:中国其他城市的小学生的一些情况。(发达地区的和偏远山区)

2、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吗?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

3、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以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以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老师到各组听取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A、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B、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C、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D、„„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同学们逐一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选择最可行的活动。

2、走好第一步:确定对象,用书信建立联系。

习作一 给手拉手的小伙伴写信

(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2、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教学重点】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教学难点】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

(1)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2)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3、交流写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 二 课 时

一、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边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第 三 课 时

誊写作文:

要求:书写整齐干净。

第 四 课 时

讲评作文:从好的和差的两方面讲评,注意以鼓励为主。单元小结。

回顾 · 拓展 一

(2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交流学习成果与感悟。

2、积累古诗。

3、通过对“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写作特点和对西部风情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西部的热爱和向往。

2、讨论本单元含义深刻的句子加以体会作战的写作意图。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课后找一找刘禹锡的古诗读一读。

第 二 课 时

趣味语文

一、导入标点符号的语法意义。

二、请学生读一读树上的故事,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三、给学生讲一讲其他有关标点符号使用的故事。

四、学生交流对标点符号使用的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

总结标标点符号的表达意义。

【课后反思】

下载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概括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概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一、学情分析: 1、二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对称,会画一些简单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 2、二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些简单......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精选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0.068。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备课 备课时间:2007年9月1日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是《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另有《习作1》、《练习一》。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园......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复习重点: 1、数的世界 2、2、5的倍数的特征 3、3的倍数的特征 4、找因数 5、找质数 6、数的奇偶性开课前以趣味数学智力题热身: 算年龄: 小明的......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

    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Unit1 What’s he like?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Main scene Part A (let’s try let’s talk)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听,说,朗读“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1课时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执笔:张永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