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时间:2019-05-12 12:0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比较《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女性悲剧形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比较《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第一篇:试比较《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试比较《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08041122沈月梅

《祝福》是浙江籍作家鲁迅在1924年发表的作品,《为奴隶的母亲》是浙江籍作家柔石在1930发表的作品。由于两部作品在产生的年代和表现的主题上有相近的地方,于是,在我看完了两部作品后深有感触,下面,我就祥林嫂和春宝娘这两个女性悲剧命运的形象阐述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由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题材类似,而柔石又是师承鲁迅的,两位都是现实主义的作家,因此,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和春宝娘都表现为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所迫害的悲剧人物。

祥林嫂在封建婚姻制度的迫害下,嫁了两次男人,这在封建的婚姻制度中是不为社会所容的,加之她的儿子阿毛又被狼所食。于是,不仅仅是鲁四老爷一家,几乎连整个社会都容不下她。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中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屡遭不幸,走投无路,最后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如此”的地主阶级欢天喜地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这与封建地主阶级杀鸡宰鹅,大放鞭炮,乞求天神赐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故事的悲剧性更加深刻。

春宝娘也是受封建婚姻制度的迫害,被逼成为一个别人的生育工具。她一方面承受着违背封建婚姻制度的内心煎熬,承受着远离自己亲生儿子春宝的骨肉分离的痛苦;另一方面,她还要被典,成为别人的生育工具,在晚上受着比她大二十多岁的丈夫的身心摧残,白天还要受着秀才大妻的精神折磨,忍受着无尽的凌辱和虐待。“为奴隶的母亲”,向吃人的旧社会提出的血泪控诉,是怵目惊心的,是发人深省!

就作品反映的主题和思想内容来看,无论是祥林嫂还是春宝娘,他们都是老实、本分、勤劳和朴实的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但是都遭受到了封建制度对她们的迫害。封建统治者通过各种渠道对封建劳动妇女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残酷的折磨、蹂躏和迫害,让人们看到劳动妇女如何在封建思想的牢笼下挣扎并最后走向悲惨结局的过程,反映的社会现实较为深刻,发人深省。

其次,作者在表现她们的时候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通观两部作品,我发现两部作品中对于连个主人公都是没有确切的名字的,祥林嫂是以丈夫的名字命名的,春宝娘是以儿子的名字命名的。可见,在当时封建制度的压迫下,劳动妇女的地位是极其低贱的。我总觉的,她们在那个社会是多其一个不多,少其一个不少的。没有她们,自然

会有更多的祥林嫂和春宝娘来代替他们出现。因此,她们的悲剧命运是当时整个社会环境的一个折射,而不仅仅是她们 个人的悲剧命运。

但是这两部作品又有着很多的区别,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首先,从作品表现的角度来看,春宝娘和祥林嫂在具体的生活遭遇或者说是忍受的痛苦是不尽相同的。

春宝娘主要是收封建夫权的迫害,她所忍受的是被典,骨肉分离的痛苦。在作品中,春宝娘在被典的时候,离开自己的亲生儿子春宝,那是一种骨肉分离的痛苦;在秀才家里,得知春宝病重而不能看望的时候,那是一种骨肉分离的痛苦;在秀才家里,尽管自己生了儿子秋宝,但是秋宝不能叫自己妈妈,而只能叫婶婶,那是一种骨肉分离的痛苦;当三年典期到,要春宝娘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中是,也就意味着,春宝娘要永远的离开自己在秀才家里生的儿子秋宝,那是一种骨肉分离的痛苦;而当春宝娘回到自己原来的家里,面对分离三年的春宝,但是已经和娘不亲的境况时,那是一种骨肉分离的痛苦。也就是说,在《为奴隶的母亲》中,贯穿作品整体的是一种骨肉分离的痛苦,对于其他的,涉及的并不多。

但是,在《祝福》中就不一样了,祥林嫂在各方面受的封建制度的压迫更甚于春宝娘。祥林嫂除了受到封建夫权的迫害(开始被迫嫁给一个比自己小10岁的丈夫,丈夫死后,又被婆婆强嫁给贺老六)之外,其受到的精神折磨更是让她苦不堪言,鲁四老爷开始看她眉头紧锁,就不愿意用她。在用了她之后,看她勤快也就勉强留下;在她被抢走以后,关心的不是祥林嫂,而是今天有没有人做饭吃;第二次任用祥林嫂的时候,认为她是一个死过两个丈夫的人,认为她不干不净,不让她碰祝福的东西;而祥林嫂在捐了门槛后,依旧不为社会所容。这种种,反映的不仅仅是封建的婚姻制度给祥林嫂带来的迫害,而是整个封建制度都在迫害着她。

因此,从某总程度上来说,《祝福》反映的社会现实更甚于《为奴隶的母亲》,《祝福》的思想深度和思想广度都比《为奴隶的母亲》更为深刻。

其次,在这两个同样是劳动妇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性是不一样的。先来看春宝娘,她在作品中从头至尾都没有表现出半点的反抗,对于封建制度的迫害,她从来都是逆来顺受的。开始,她被她的丈夫典去秀才家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孩子春宝,她说,春宝还只有五岁,要是没有娘,他可怎么办呢?同时,她对自己的感叹就只有“倒霉的事情啊,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春宝底爸呀。”而她在秀才家里,她也是忍受着大娘对她的欺凌而并没有因为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而反抗,她会的,只有低声的哭泣,连哭,也要低声的。春宝娘不仅仅对这种非人的生活没有点点反抗,相反,她甚至有过憧憬和希望,希

望这种生活可以继续下去,希望有一天,她可以带着她的春宝在秀才家里长久的住下去„„而这些,仅仅是春宝娘心中的一个梦而已,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在鲁迅的《祝福》中就不一样了,祥林嫂在她丈夫死后因为不堪忍受婆婆的虐待就跑出来当长工,她是希望自己可以独立,可以自己生活的;当她被迫嫁给贺老六的时候,先是在轿子上哭,在拜堂的时候一头撞在了香案上。从总体上看,祥林嫂这种以死来反抗的行为更加又彻底性。在祥林嫂将死的时候,她又发出了人死之后有无魂灵这样的疑问。可见,祥林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反抗性更加强烈,也更加彻底。

虽然这两部作品都是中国劳动妇女的血泪史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指控,但是,他们身上不同的反抗性还是有一定的源泉的,我认为这和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作为一个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更是以一个“真的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惨淡的认识,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把揭示劳动妇女所受的灾难看成他战斗的启蒙任务。他不仅仅是从表面来给予劳动妇女以同情,而是自己设身处地,把自己看成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感同身受的去展示这种封建制度的迫害。但是柔石不是这样的,虽然他师承鲁迅,在《为奴隶的母亲》中也是力求从农民受苦的现状剖析他们所受的心灵和身体上的创伤的,但是他对农民生活的了解仅仅局限于间接的范围之内。

所以,我认为鲁迅的《祝福》中的人物形象的真实性要远远高于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中的人物形象,而其中祥林嫂为什么要比春宝娘更有反抗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篇:隐忍中的悲鸣——《为奴隶的母亲》

隐忍中的悲鸣——《为奴隶的母亲》

1930年3月,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在《萌芽》月刊上发表。这是一篇具有鲜明反封建倾问和较高艺术成就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品,标志着柔石在创作上已经成熟。《为奴隶的母亲》以深挚沉郁的感情、准确凝炼的语言诉述了一个令人震颤的典妻的故事。在短短的篇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被损害、被侮辱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是一个连名字也不为世人所知的贫苦妇女,人们称她为春宝娘。迫于生活的艰难,被丈夫典给邻村的一个当过秀才的地主作临时妻子,充当泄欲育子的工具,过着寄人篱下、任人摆布的屈辱生活。当她为地主生了儿子,典期一满,便被无情地逐出门外。回到家等待他的是春宝陌生的眼光和对秋宝无尽的思念。

小说的出色之处,在于不是浮光掠影地铺陈生活现象,而是以艺术的慧眼去洞察社会生活的底蕴和人物心灵的堂奥,突出地表现典妻制度给劳动妇女所造成的难以名状的精神虐杀和心灵创伤。整部小说贯穿了一种巨大的悲鸣和人道主义关怀,和前两部小说相比,这篇小说的艺术思想更显高一层,人道主义的写作也更为隐忍,却更深沉有力。人道主义不仅是揭露的武器,且跟中国文化结合形成了一种更隐忍的新的显现形式。

之前的作品,如《三姐妹》或《人鬼和他底妻》过多渲染了人的生理因素或心理因素造成了苦难,《为奴隶的母亲》却展现了农村中阶级剥削、阶级对立的严酷现实,且进而揭示了酿成人间惨剧的社会原因。就认识高度与社会视野而言,从咀嚼知识者一己的悲欢,发展到将他们显于时代熔炉经受捶炼;就思想倾向与题材范畴而言,从小知识分子群平庸、纷繁的感情胶着中脱茧而出,开始移向堪当中国脊梁的劳苦大众;就深化主题与摘示本质而言,从渲染悲剧成因的生理、心理因素,提高到挖掘病态社会的症结在于产酷的阶级时立。

1.被抑制的人性

“典妻”是存在于部分农村中的一个陋习,它造成夫妻分隔、母子离散,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生活的艰辛让丈夫和妻子不得不丧失为人的起码尊严,人性和人道被任意践踏、蹂躏。柔石正是从这一点契入,以人道主义的立场来完成小说的创作。作品里的春宝娘是作者寄予了深切同情和人道关怀的农村妇女。她勤劳善良但却一生不幸,被典前忍受着丈夫的虐待,被典后除了承担繁重的劳作外还要对秀才娘子忍气吞声,承受人格上的摧残。

对此柔石并没有加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而是别开生面地选取了“母爱”这个原始的人类本性,通过它去反观“典妻”制度对人道的摧残。

场景一:春宝娘出典前夕的场面描写是极其感人的。作品并没有写她痛哭流涕或责怪辱骂,也没有写她抱住儿子难舍难分,而是侧重揭示她内在的思想感情。“„„她却一夜不曾睡。她先将春宝底几件破衣服都修补好,春将完了,夏将到了,可是她,连孩子冬天用的破烂棉袄都拿出来,移交给他底父亲——实在他已经睡去了。以后,她坐在他底旁边,想对他说几句话,可是长夜是迟延着过去,她底话一句也说不出,而且,她大着胆向他叫了几声,发了几个听不清楚地音,声音在他底耳外,她也就睡下不说了。”她给儿子穿衣服时,再三叮嘱,“宝宝好好在家里,不要哭,免得你爸爸打你,以后妈妈常买糖果来„„”。孩子不懂事竟唱起来,“她在他的唇边吻了一吻,”又说:“不要唱,你爸爸被你唱醒了。” 这段描写把一颗为奴隶的母亲的善良的心捧在我们面前了。她没有怨天尤人,也不去考虑自己今后的遭遇,只是默默地,默默地做着只有一个善良的母亲才会想

到的事情,她是母亲,她为儿子奉献着伟大的每爱;她又是奴隶,为儿子和丈夫的生存去出卖自己的身体。

场景二:当得知春宝生病了,妇人一直牵挂着,精神上极度忧心竭虑,“一天天的黄瘦下去了。没有精彩的光芒在他底眼睛里起来,„„她很想得到一个关于‘春宝的身体已复原’的消息,可是消息总没有;他也想借两元钱或买些糖果去,方便的客人又没有„„”

“典妻”典卖了她的身体,但作为母亲的人性却永远泯灭不了。这段描写将作为一个母亲最基本的权利——照顾生病的孩子,春宝娘却享有不了,冷静的叙述中贯穿了对自然人性被抑制者的极大的人道关怀。

柔石以无比冷峻和痛楚的笔墨向我们揭示:春宝娘这个一辈子都活在别人意志里的女人,对她而言最真实的就是对孩子的无尽牵挂。母亲和孩子在一起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但在春宝娘来说却成为了一种奢求:孩子被从她身边夺走,春宝已经对她陌生;秋宝注定也会忘了她的存在。对春宝娘这样的母亲,母性使她弥散出人性的最后一抹光彩,失去了,她只是一副空洞的躯壳。对这种制度的批判在巨大的人道回响中自然生成。

2.真实的人性

《为奴隶的母亲》在深刻而细腻地刻划春宝娘的形象的同时,也相当生动地刻划了几个次要人物的形象。而且柔石并没有简单地用阶级论的观点去图解笔下的人事,小说中的秀才和秀才娘子虽然是反面角色,但他们绝不是一个“恶”字就能概括的。秀才自负而迂腐、虚伪而又惧内;秀才娘子专断而刻薄、迷信而好妒。柔石用了不少文字来表现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在他笔端恶的属性是融合在人物具体的思想性格之中的,而不是表现为一种外在的阶级立场的符号或表征。

比如对秀才形象的描写,小说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极端残酷的恶人,让他干出通常概念中的地主所干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坏事。作品中的秀才只是那个社会里的一个普通的小地主,他并不虐待这个“典妻”,相反,在妇人怀孕的时候,他还象爱护工具一样地温存地爱护过她。再如对秀才妻子的描写,作品也没有简单地给她一副黄世仁的母亲似的面孔。由于她受着“三从四德”的封建传统观念的支配,对于这个典来的妇女既妒忌,厌恨,又要强颜欢悦、不露声色。作品在处理这个人物时主要的不是写她对这个妇女的公开的欺侮,而是在较多的场合暴露她的伪善的关怀,遮人耳目的伎俩。比如她对妇人说:“我的衣服怎么要你洗呢?就是你自已的衣服,也可叫黄妈洗的。”可是接着又说:“妹妹呀,你最好到猪栏里去看一看,那两只猪为什么这样喁喁叫的,或者因为没有吃饱罢„„”。在妇人离开时,长工黄妈问她是否照妇人来时一样“叫一顶轿子送她去么?”秀才妻子手里捻着念佛珠说:“走走好罢,到那边轿钱是那边付的,她又哪里有钱呢?„„她的脚比我大,半天可以到了。”而且秀才给妇人一些小恩小惠也要背着她的妻。如此等等,这个秀才妻子的伪善的面目暴露出来了。我们不能不赞赏作者这种刻划人物的高明手段。

3.人性和文化的双重建构

在《为奴隶的母亲》的人物身上,不仅可以看到真实的人性,且作者将人性和中国文化结合,我们可以发现更深刻的内涵,并直指中国文化的层面。文中的秀才显然是一个考取功名后留在乡间安享富足生活的地主,他一方面对自己的生活充满自得;另一方面对于秀才的地位又十分看重,常常摆出一副文人的腔调,高兴时来个所谓的灯下读《诗经》,在为儿子取名时甚至还要翻出《易经》、《书经》去查找好字眼。矛盾的心态、双重的身份,使秀才表现得既虚假滑稽,又让人觉

得真实,因为他无形中概括了中国一部分传统文人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取向。还有秀才娘子,一个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正妻形象,在春宝娘刚进门时她作出过宽宏大量的姿态,可不久就被醋意冲撞得消失殆尽。践踏妾室或是典妻以维护妻的尊严和地位是秀才娘子的独特心理,它不妨也可看作是封建正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在民间的一种折射反映。正因融合了人性和文化的双重内容,故而《为奴隶的母亲》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的厚重感,其成就及其内涵甚至高于中篇小说《二月》之上。这标志着柔石的小说创作至此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悲剧倾向的传承和发展

某种意思上讲春宝娘与祥林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都勤劳朴实,善良安分,对生活的要求低微,但灾难和打击却接连不断。小说着重描写了春宝娘精神上所受的折磨。三年前,她的丈夫将悲惨的抉择摆在她面前:去不去?三年后,又一个问题又摆在她面前:回不回?三年前,她舍不得孩子春宝,却无力反抗;三年后,在秀才家生下孩子秋宝,却又被迫回家。无论哪个时期,她都生活在矛盾中,生活在“不情愿”中,生活在折磨的痛苦中。然而,这样一个性格软弱的妇女又如何能不被命运摆弄呢?看起来她一直在顺从命运,但事实上她一直在选择命运。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她所处的社会决定了她的命运。

柔石在不同阶段的小说中,都以人道主义的立场或表现为对人性的关注、揭示人性的深广,或是对美好事物和善良人们的赞美,或是表达对弱者的深切同情。悲剧作为人类审美的基本形态之一,往往比喜剧来得更深刻,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思想上的倾向。用鲁迅对悲剧的定义,“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个人看”。这三部小说就有这样的毁灭过程。《为奴隶的母亲》中春宝娘最基本的母亲权力被万恶的“典妻”剥夺了,是封建制度的不合理酿造了这场悲剧。在这些小说中“美好”和“被破坏”之间让人产生了情感的错位拉张,从而增强了阅读情感的体验,同时融入了作者不断深入地思考和挖掘。

有所不同的是作者笔下的那些“美好”,越来越贴近最自然的人性,这让人道主义的体验越来越深刻,强化了人道意识。母性是人最本性的,越是普通的人性的不到满足,美好和破坏之间的张力越大。

第三篇:浅析《为奴隶的母亲》中阿秀的命运及根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典妻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发展.............1

二、阿秀的时代命运...........2

(一)被人典当,当做生育的工具...............2

(二)被迫成为佣人,任人凌辱....................2

(三)最后被逼回到原点,接受悲惨的命运...........3

三、阿秀悲剧命运的根源...................3

(一)无爱的婚姻、无着的母爱....................3

(二)女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以及阿秀内心的懦弱................4

参考文献:.....................5浅析《为奴隶的母亲》中阿秀的命运及根源

摘要: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主人公春宝娘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更是身为母亲的奴隶。她被作为流通物-生子的工具被典卖。她的悲惨遭遇以及流着血和泪的屈辱、悲苦的命运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灵魂。在其悲苦的生活经历和结局中处处都表现出她极度的奴隶性,这根源于她生存的极其落后的经济状况和长期的封建宗法社会制度观念的影响以及地域性相沿的陈旧的典妻陋习等社会因素,同时也有她自身性格软弱、忍辱的因素。关键词:奴隶母亲;奴隶性;社会根源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离现在已经七十多年,所写的故事而今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似乎已成历史的陈迹永远留在遥远的历史墓碑之上。然而历史终是一面明镜,能够照见自己曾经遭受的屈辱与痛苦,让人在回想自己所过苦难生活的过程中加以反省、反思与自新,从而警醒自己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激励社会人们“承着过去,向着未来”,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一、典妻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典妻这一地域性恶习,在一些地方相沿已久。古代在战乱和灾异年代,由于男耕不足以食,女织不足以衣,孤寡老弱不能相养的情况下,在一些地方就出现了嫁妻卖子的现象。“典雇妻妾之风,始于宋元之际,观于元世祖时,王朝对南方典雇妻女风俗请牒云云,可以知矣”。清代,买卖妻女之风兴盛。我国的典妻风俗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特别是浙江。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东部典妻之风仍然很盛行。典妻,多数情况下还是为了要生育后代。它表明在所有中国传统社会的各项婚姻原则中,生育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则,为了达成生育之目的,其他原则,如女子从一而终的原则等,都要让位于生育这一原则。

二、阿秀的时代命运

(一)被人典当,当做生育的工具

春宝娘一家的生活窘迫,的丈夫原是一个皮贩,日子过程实在艰难,且境况愈来愈糟,大约正因为如此,皮贩抽烟喝酒搞赌博,性情也变得“凶狠而暴躁”,渐渐的,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春宝娘的丈夫在穷愁潦倒和生活的煎熬之下又不幸得了黄胆病,一家三口再也无法生存。此时,正好沈家婆在帮一个姓李的秀才物色相当的女人,因为秀才的老婆没有生育能力,想典当一个女人为他生儿育女,愿意拿出八十或一百元的价钱。而春宝娘又非常符合李秀才的条件,于是被丈夫在万般无奈之下以一百元的价钱出典给李秀才,这样春宝娘就成为给秀才生孩子的工具。在临行之时,春宝娘跟她仅只五岁的儿子春宝依依惜别,春宝哭喊着追赶着自己的娘亲,但被大人带进了屋里,他不知道自己的娘亲是为了他们父子的生活而被迫出租给别人生孩子的。为了生活,春宝娘只有背井离乡以出租给别人生孩子的方式来度过眼前的难关。这是怎样惨绝人寰的一幕,又是怎样让人心酸与阵痛的情景。

(二)被迫成为佣人,任人凌辱

按理春宝娘走进了富裕之家,物质生活那么富裕,不愁吃穿,也没有繁重的劳作,应该是过着顺心如意的生活,但春宝娘在李家的生活并不顺当舒心,反而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她只是生孩子的工具,不可能有什么舒畅的心情和光明的前景,加上秀才的老婆凶恶霸道,也是个醋坛子,在她为李家怀孩子和生孩子时,为了孩子的健康,秀才老婆还不那么为难她,但当她为李家生下儿子秋宝后,秀才老婆就原形毕露了,对她处处刁难。在李家的三年中,“她底生活便变做在秀才底家里底佣人似的”,而这时她被迫由所谓少妇更成为佣人了,为秀才家洗衣、扫地、做杂事,受尽劳累、凌辱与虐待。除了身体的凌辱,还有精神上的,春宝娘她一边心爱着秋宝一边思念着春宝,春宝、秋宝都是她的孩子,但无法一起生

活,心中的苦闷难以言表,在渺茫的希望与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她巨大的苦恼与迷惘,使她陷入更大的精神痛苦之中。

(三)最后被逼回到原点,接受悲惨的命运

春宝娘的基本命运就是为暂时缓解家庭极度的困境、苦境与悲境而承担一项特殊任务,为丈夫得到酬金必须执行,为秀才得到儿子必须完成,任务完成后按照契约规定必须回到原来的家。在典妻契约还没有到期的情况下就被秀才老婆赶回家,还将她的亲生的孩子占为己有,此时的春宝娘不忍过早离去而担心儿子的养育,但秀才老婆也早已打定主意,让她永远见不到儿子,其实,作为一个典妻,她本身也不是孩子的“亲娘”。使人震颤的是春宝娘回到原来的家后,又回到原来家徒四壁的家境,又回到原来贫困之极的生活境地,又回到原来更加卑贱低下的身份地位。更使她心里颤抖的还是见到春宝的时候,春宝象看见陌生人一样已经不认识自己的亲娘,离别三年的儿子,在别人家朝思暮想、时刻牵挂的儿子,对娘亲竟然如同路人,这对春宝娘是一个怎样的精神打击与心理折磨,她只能是在黑暗的人生旅途中继续走着悲惨的人生之路,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

三、阿秀悲剧命运的根源

(一)无爱的婚姻、无着的母爱

春宝娘经历了两次婚姻:一次是她与皮贩子“黄胖”的正式婚姻,一次是她被典与秀才的临时婚姻,虽然黄胖是个勤快灵活的人,但最终还是变成了抽烟喝酒又赌博的脾气暴躁的男人。日子越过越穷,穷的结果是病。在没有办法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就只有拿妻子“设法”,自己做主把妻子出典给秀才。在黄胖这里,妻子是他的性伴侣,为他生儿育女、洗衣做饭,是一件私有财产,可以随便支配,从他身上看不到对妻子的爱。

承典春宝娘的是一个年纪50岁的地主秀才。虽然地主秀才家家境好,但却像是一个牢笼。春宝娘在这一生活的唯一目的是为秀才生儿育女,在春宝娘怀上孩

子时,秀才对她嘘寒问暖,但这只是为了孩子而已,我们可以理解为他这是向春宝娘献媚。秋宝出生后,春宝娘只得又被赶回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与秀才关于青玉戒指的对话,把秀才那温情的假面具撕破了。“我给你的玉戒指呢?” “„„给了他拿去当了。”“总是前夫和前儿好,无论我对你怎么样!本来我很想再留你两年的,现在,你还是到明春就走罢!”“那只戒指是宝贝,我给你是要你传给秋宝的,„„”简单的一段对话,我们便看出了秀才的虚情假意。

母爱是天下所有母亲的天性,母爱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纯洁、无私的爱,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母爱始终存在,春宝娘确然是可敬的,她的母爱贯穿了她的一生。在去秀才家的前一天,春宝娘与儿子春宝的分别,她抱着春宝,将头贴在他的头发上,思绪漂浮极远。这是怎样的一种不舍啊!到秀才家不久,当从丈夫黄胖嘴里得知春宝病得厉害时,她的胸膛内,“简直似有四五只猫在抓她,咬她,咀嚼着她底心脏一样”。而在典期满后,春宝娘要离开秀才家,又一次遭受母子生离死别的煎熬。她十月怀胎剩下的秋宝,只能喊地主婆为“妈”,春宝娘只是“婶婶”而已。在离别的早晨,当她给孩子穿衣服时,她的泪水溪水般地流下。一岁半的孩子不肯离开亲生母亲,地主婆便狠狠地将他从亲娘怀里夺去。此时,与秋宝三年的母子情被割断,而回到家中,已经三年没有亲近过的春宝却对自己如此陌生,作为母亲的她处在两难境地,一次一次的承受骨肉分离的痛苦,母爱也被一次次的剥夺,不留痕迹。

(二)女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以及阿秀内心的懦弱

以男权为中心的长期的封建宗法制度,造成了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不独立,处于依附地位,是春宝娘奴性的制度根源。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男人是主宰,女人是附庸。在男权社会中,男权话语与文化思想是普遍深入人心的,是社会群体一致的观念,包括女人自身。

春宝娘丈夫做出典她这样重大的决定,之前连声气都没给她透。在知道被典后几乎昏了过去,但清醒之后也只好自认“倒霉”,以呜呜咽咽的哭来接受现实。在被典到的新家中受到各种屈辱时也只好默默忍受,自然没有逃回那个也许连插

秧季节都撑持不到的丈夫身边的想法。听天由命,这也许就是春宝娘信奉的真理。这样一个没有名字的农村妇女,没有做人妻的权利,甚至没有做母亲的权利,亲生儿子只能叫她“婶婶”,可她却不知反抗。每天都看守自己的儿子,又为何不敢教儿子叫自己一声“妈”呢?太麻木!太胆怯!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农村妇女,又能做些什么?除了顺从命运,任凭丈夫的摆布,她又能反抗些什么呢?春宝娘生下秋宝三年后,被秀才老婆无情的赶回家,不但如此,还生发了黄胖死去,把春宝也接来,与秋宝母子三人在地主家一同生活的幻梦。如果说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是春宝娘奴隶性的社会因素根源,那么春宝娘的懦弱个性可以说是其奴隶性产生的个人因素。

归根到底,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为人奴隶的悲惨画面。通过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生命个体的命运、特殊的人物关系和人格类型,展示出一类独特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生命现象和生存方式,揭示出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内涵,表现出人性的表层形态和深层变异,以及人性的文化冲突与本质属性,同时警示我们不能再过那样的生活,预示着那个统治阶级的即将走到末路,预告着整个封建社会的终要灭亡,使人在反观自身所受苦难与凌辱的历史足迹中痛定思痛,努力开辟出适合自己生活的广阔道路,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而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列耀.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名著选评,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4]刘霞云.二、三十年代“典妻”题材小说主题的揭示,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3).[5]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书店,1987.

第四篇: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 ——《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3汉语言1班 姜童

摘要:《白鹿原》作为一部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的作品,描绘了从清朝到新中国建立的这一段时间里众多重大历史事件。而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白鹿原这片深处中国腹地、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甚至作为“封建堡垒”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女性的悲剧,这些悲剧不仅与女性自身的性格有关,更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历史背景有关。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结合性文化与贞操观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来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解读这些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白鹿原;女性主义;悲剧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通过其深厚的历史意蕴与文化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画卷。中国从来以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著称于世。然而,这是助力也是羁绊。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灿烂的文明,还有悠久的男权社会传统和在男权统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它不仅为男性谋取社会权利与地位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更为女性带去了深重的苦难。

我国性文化的演变与这种文化的影响

性与权利从来相伴相随,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可以很好地揭示男权在我国社会中的一步步发展与巩固。我国的性文化大体经历了从原始生殖崇拜到先秦较开放的性风俗再到魏晋汉唐时期风雅的性文化直至最后宋明理学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疯狂时代的过程。男性在理学发展和兴盛的时期掌握了社会几乎一切特权,并且并未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丧失这些特权,相反男性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增强,直至清朝灭亡、新思想的传入。恩格斯曾经说:“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女性的权利随着性自由的一步步缺失而逐步衰微,这种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随着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统治手段的进一步加强而愈演愈烈,女性也在这种统治下逐步趋于弱势地位。

这种男性的统治不仅体现在法律、道德约束上,也浸润到文化里,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甚至部分女性也成为男性统治的“帮凶”,女性不仅仅受到来自男性的统治,甚至受到了来自同为女性的长辈的压迫,这种压迫在以宗法制为组织基础的传统乡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这些乡村中的名门望族更成为这种压迫的重灾区。《白鹿原》中这中压迫的施压者有很多,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白嘉轩的母亲白赵氏。在白鹿原中,她可以说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正面形象。既有中国传统妻子的温柔贤惠,又有中**亲的无私慈爱。她为整个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可谓中国传统女性的杰出代表。可这种“杰出”不仅仅代表着她的精明强干、吃苦耐劳,更体现着女性从肉体到精神被压榨与被剥削的深沉的悲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财产继承制度的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当时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被奉为圭臬,当做真理,甚至时至今日它的影响也并未远去。在这种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当白嘉轩的妻子一任接一任的死去,白赵氏安慰白嘉轩说:“甭摆出那个阴阳丧气的架势!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死了五个我准备给你再娶五个。家产花光了值得,比没儿没女断了香火给旁人占去心甘。”女性作为生育工具的悲剧地位,被客体化、物化的习俗在她的话语里得到了充分的昭示。当一种统治从制度上升到文化,使得被统治者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而不自知甚至习以为常时,这种统治可以说是及其成功的,但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泯灭人性的。中国传统的“仁义”对于女性的行为规约的巨大影响在白赵氏简单的两行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触目惊心。女性处在如同草芥的位置上,可以被随意丢弃,可以被随意践踏。

贞操观与自由

余秋雨认为,一部作品气魄的大小,既不是看它所表现的时间和人物的重要与否,也不是看它切入的角度是否关及历史的枢纽点,而是看作者下笔前后是否有足够的历史悟性。这里所谓的历史悟性并不等同于历史知识,而是指作者对于历史的代入感,对于历史的整体把控。能否在小说中通过简单的细节勾勒出整个历史的宏伟轮廓。陈忠实的历史悟性让《白鹿原》这部作品凝实厚重,广袤壮阔。之所以这么说,可以从田小娥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中略窥一二。“贞操”这个恶名昭著而由来已久的概念的产生与宋明理学并无关系而比那久远的多,它的产生与私有制密切相关。当私有家庭产生后,血亲继承成为当时财产继承的主要手段。由于在单婚制的初期,在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偶婚的性交习俗的影响之下,女子婚前可以与多个男子发生关系,所以当时的社会风俗是男子往往“杀首子”以选定亲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后来,由于禁止女子婚前性行为比“杀首子”这种风俗可操作性强得多,“贞操”的概念便逐渐成形,其影响直到今天依旧存在。田小娥的悲剧始于“贞操”,而她最终也因为“贞操”的丧失而命丧于老丈人之手。从她嫁入郭举人家中作为小妾的一刻开始,她的悲惨命运似乎就已经被注定了。作为小妾,她不但要忍受着孤独与寂寞,还要忍受着来自郭举人“泡枣”陋习的肉体的折磨与精神的侮辱。她是自由的,所以她反抗了,她用将“泡枣”浸在尿桶里的方式来反击;她是自由的,所以她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与黑娃的结合是一个本该在最美好的年纪享受灵与肉的欢愉却惨遭囚禁的女子的反抗。然而,绵延千年的男权统治无法容忍一个少女的反叛,她个人的微薄之力与整个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化相比实在太过卑微,所以,自从她孤身一人走向社会的对立面的那一刻起,她悲剧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哪怕是她的反抗,也是借助于男权的反抗,仿佛是历史残酷的嘲讽。于是,她依附于黑娃,她被黑娃抛弃,独自一个人面对全村的指责与嘲弄。她与鹿子霖进行交易,用自己的肉体获得他的庇护,可也最终惨遭利用。她并不是一个妖女,却被全村人“妖化”。卫道士们“女人是祸水”的理论在她死后也不放过她,当男权发展到一个极致,他们骄傲地以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而实情则与之相去甚远。所以,当事实的发展超出了男性的掌握,他们就只能将罪责推到它者身上来粉饰自己至高权力王冠上的那一道裂痕,而女性,则成为推卸罪责的绝佳对象。最终,当那座六棱塔高高耸立在田小娥与黑娃曾经的家上时,那座塔已经不单单是一座塔,它成为一道人性的伤痕,也成为一座女权的墓碑,永远的耸立在古老的白鹿原上,为田小娥追求自由的足迹永远的标上了一个句点。依附于男权的反抗,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结语

《白鹿原》整部作品中,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迹象十分明显甚至贯穿在整片文章之中,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并非作者自觉自发的一种行为。在一位有历史悟性的作者笔下,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被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痕迹。在这里,这种痕迹体现为中国漫长的男权统治遗留下的文化烙印,这种烙印并不随着近代以来男权统治的社会基础瓦解而随即消失。正如马克思所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对运动并不完全同步。近代以来,虽然女性权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女权运动仍旧刚刚起步,对男女同权的争取即使在外国也没有完全实现,而在国内,甚至连起步都只是刚刚开始,绝大多数人仍旧处在蒙昧之中。对于女性权利的重视并不仅仅关乎人性,更关乎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公民受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女性地位也在逐步改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合理地摒弃我国文化中男权统治遗留下来的对女性的奴役与压迫的部分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鹏.女性生命本体欲望的消解与反消解——陈忠实《白鹿原》女性形象论[J].电影文学,2009,05:97-98.[2]刘文菊.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白鹿原》解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04:68-72 [3]陈忠实 雷达.《白鹿原——雷达点评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01 [4]白先勇 《台北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5]彭露露.初论“性污名”的文化体现及性教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第五篇:浅析《金粉世家》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及其男权社会下的悲剧命运

浅析《金粉世家》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及其男权社会下的悲剧命运

田瑛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涌现中一批杰出的现代小说家,其中社会言情小说家张恨水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他的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在社会上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老舍称他 “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张恨水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长、中篇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 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的《金粉世家》自1927年2月中旬至1932年5月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是张恨水小说在报刊上连载时间最长、最为轰动的作品之

一、此书情节曲折起伏,故事生动有味,语言平易晓畅,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在读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响。全书以官宦之子金燕西和平民之女冷清秋的相爱、结婚到分离的人生轨迹为主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一代豪门贵族从盛到衰的历史。

作者在《金粉世家》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新旧时代交替下表现出了矛盾的本质,一方面她们善于审视自身,有较强的女性自我意识、崇尚独立的人格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有较强的女性独立意识,勇于冲破封建家庭的囚笼。另一方面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小说又逐渐让她们回到传统的生活空间中,遵循男权制思想的规范,附属依赖于男权社会,沦为男人的玩物。并且对这种命运表现出麻木与妥协的落后性。尽管她们失败了,但其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救赎的精神为广大女性追求独立与自尊起到了推动和警醒作用。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金粉世家》中描写了许多具有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女性角色。这些女性都表现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与自尊。数千年的封建传统伦理使女性落入男权统治下的从属地位,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没有选择的余地。因而,无数女子都难以逃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生硬程序,而在这部作品中却处处体现着旧式女子的新式现代意识: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生活。尤其是女主人公冷清秋更是一个兼具传统美德和现代性于一身、有着出众才华的知识女性,是《金粉世家》中现代女性的杰出代表。

冷清秋是《金粉世家》所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虽然这个人物形象是带有悲剧性 的,但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她的身上那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作为一个传统的女性,冷清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不输于任何一个我们古人所标榜的优秀女子;作为一个接受过新思想的现代女性,她追求的是婚姻的自由、爱情的平等、人格的尊严和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和自食其力。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现代意识,让冷清秋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新女性形象。

冷清秋虽然出身贫寒,但也是清清白白的没落的书香门第之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因而她对传统道德规范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刻的。虽然衣着寒碜,但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合乎传统的礼仪规范,绝对称得上大家闺秀的典范。除了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她还在新式学校上学,接受各种新潮思想,从这一点来看,她就与古代一直标榜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女性有着很大的区别。在金家这样一个豪门,有着庞大的家庭成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一介平民的冷清秋能让这个地位显赫、等级制度鲜明的大家庭抛弃传统的门第观念,得到金老爷与金太太的首肯,成功的与金燕西走在一起,这是与她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当然出众的才气也是她能很快融入这个家庭的重要因素,不仅四姐道之、五姐敏之、六姐润之对她的才华佩服不已,就连权倾一时、富贵一生的金老爷和金凤举对她的才情都赞誉有加。冷清秋身上除了优秀的传统美德,超人的才气,让她熠熠生辉的是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在封建思想当道,民众的民主思想意识尚未得到完全开化,女人只是作为男人附属品的身份出现,没有任何话语权的社会里,冷清秋无疑是独特的。作为一个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性,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启蒙,她憧憬着人身的自由和人格的平等,有着强烈的现代意识,这种现代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体味:

(一)、善于审视自身,有较强的女性自我意识。

清贫家庭的出身使冷清秋养成了娴静矜持的性格,她美丽大方、衣着朴素、温婉典雅,说话轻言细语,自有一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正是这种自然美深深地吸引了成天浮沉在胭脂花粉中的豪门公子哥金燕西。她的美,连金荣都说:“那样一位鲜花般似的小姐在街上走着,狗看见也要摆摆尾呢,何况我还是个人?”纵然金燕西见惯了倚红偎翠之事,但面对清秋时还是“淡淡衣衫楚楚腰,无言相对已魂销”,只因为冷清秋是“百无一有”的。金燕西为了追求冷清秋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给冷家送礼,致使冷轻信了金对她的“真心、真情”。这里金钱成了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这些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堡垒为日后的大厦倾塌埋下了隐患。

张恨水笔下的冷清秋并不是一个完人,她也有着女孩子极普遍的虚荣心,面对金燕西绸缎、珍珠项圈等物质攻势的时候,她也迷失了方向,“自然不免引起情素”,对于这一 点她对自己有很清醒的认识,“自己是个文学有根底,常识又很丰富的女子,受着物质与虚荣的引诱,就把持不定的嫁了燕西。”对于她的婚姻,她并不是以为嫁进了豪门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开始她就知道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只是因为在金燕西的生活中缺少像她这样的女子,所以她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意识,婚后,金燕西纨绔子弟的做派日益暴露,更有甚者,他对冷的爱也开始了“喜新厌旧”,稍不如意,则拳脚相向。与他的旧情人白碧珠公然出双入对,,她自省“自己一片痴心,以为有了这样一个丈夫,便是终身有所寄托,什么都在所不计。到了现在,不但是说不上什么寄托,简直自己害了自己了。在家里度着穷苦的生活,虽然有时为了钱发愁,但是精神上很自然的,不用得提防哪一个,也不用得敷衍哪一个,更不会有人在背后说一句闲话。现在连说一句话走一步路,都得自己考量考量,有得罪人的地方没有?这样的富贵日子,也如同穿了浑身的锦绣,带着一面重枷,实在是得不偿失。”“只要燕西肯花钱,不受他引诱的,恐怕很少吧?女子们总要屈服在金钱势力范围之下。人家不高兴,看你是个讨厌虫,高兴呢,也不过是一个玩物罢了。无论感情好不好,一个女子作了纨绔子弟的妻妾,便是人格丧失。”冷清秋认为自己其实是被金钱虚荣给引诱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她对自己和自己的婚姻都做了深刻的剖析,这些思考无不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

(二)、崇尚独立的人格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于金燕西的追求,冷清秋并不是觉得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在与金燕西的交往过程中,她一直都是不卑不亢,不即不离,保持着自己的本真,没有刻意地去取悦、献媚,追求一种自然而纯粹的感情。和金燕西结婚以后,冷清秋不是在那坐享其成,首先想到的还是独立自主,不依靠父辈。她认为“凡是没有收入,只有花钱出去的,这种穷是没有挽救的穷”,觉得“人穷不要紧,最怕是没有收入。”因此她积极鼓励金燕西努一努力,做出一点事业来撑起他们的小家庭。结婚以后,金燕西身上那些纨绔子弟的陋习并没有的得到改变,不仅不顾家,还经常为一些小事跟冷清秋争吵。在他的潜意识中,冷清秋既然嫁入了金家,冠上了夫姓,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刻上了金家的名字,理所当然冷清秋是没有发言权的,应该对他惟命是从,不能有一点违背的意思。金燕西讥讽她从头到脚没有一样姓冷时,她指着燕西道:“你就这样量定我了吗?我今天就恢复原来的面目,不用你金家一点东西。这是你的戒指,你拿去。”就脱下订婚戒指还给金燕西。接着就对金太太说:“我为自己顾全自己的人格起见,我还只有回家去,穿我冷家的衣服,做我穷人家的女儿。”这个自尊自爱的女子刚烈性格可见一斑。在没有解决婚姻问题之前,她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坚持搬到楼上居住,并吩咐厨房“每餐只给一碗素菜,一碗汤,多送了我就不吃”,而且除了送东西的老妈子,不准任何人上楼。恐怕到了今天也没有几个女子能像她一般决 然。

在追求人格独立的同时,积极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冷清秋是非常喜爱读书的,在诗词文章上是下了苦工夫的,因而其文学功底是非常深厚的。在小说的楔子中,她不到两三分钟的工夫,就把作者的姓名和职业用十四个字表达出来:“文章直至饥臣朔,斧钺终难屈董狐”,可见她的文学才华是极高的。她时常劝金燕西努努力,做做学问,却受到了金燕西的嘲讽,认为女子生来无非就是做一些主持家事,管理柴米油盐的小事,空有一肚子的学问,能起什么作用?冷清秋驳斥了他这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点。对于冷清秋来说,女子不受人看重,是因为没有知识,不能独立地做事,只能去依靠别人。作为一个女人,冷清秋的理想并不在柴米油盐这些小事中,也不在大家族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财产划分上,她只想多读些书,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于是她不顾豪门大户的家规,勇敢的走出家门去教书,这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却在金家引起了轩然大波,认为清秋的这种做法是败坏了金家的声誉。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又在这样一个等级制度鲜明的显赫人家,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独立自主的意识,而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去做,每天穿得光鲜照人,老老实实的遵守迂腐的家规就可以了。冷清秋是过不惯这种体面的、养尊处优的少奶奶的生活,因而她就成了众人眼中“反叛”的另类。

(三)、勇于冲破婚姻的牢笼,实现女性生活的自立自强。

在以往的婚姻中没有离婚,只有休妻之说。任何一点不是都足以使女人遭到被抛弃的命运,而女人所能做的除了认命,还是认命。然而冷清秋却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是上过新式学校,接受过新式教育,有着新思想的知识女性。知识分子的孤傲使得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金燕西的爱情逝去以后,她不是像大多数女子一样痛哭流涕,或者是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闹剧,企图用各种手段把已经不爱自己的男人留在身边,她坚强的说:“夫妻是完全靠爱情维持的,既没有了爱情,夫妻结合的要素就没有了,要这个名目上的夫妻何用?反是彼此加了一层束缚。”就算不为自己争气,也当为一般女子争气,她认为凭自己的能耐,还可以找碗饭吃,她说“我想一想,象我们作女子的,第一步就是要竭力去了寄生虫这个徽号,所以我的第二步是干,不是作了丈夫的寄生虫之后,再变成一个社会或人类的寄生虫。”所以决定离开金家。在当时的社会里,别说达官贵人,可能就连平常人家对三妻四妾的现象都是习以为常的,冷清秋对金燕西的事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能像大多数人一样将就着过完一辈子。即使是闹翻以后,凭着她在金家受喜爱的程度和孩子的原因,也是完全没必要离开金家的,留在金家和金燕西过着名义上的夫妻的日子,虽然不说是大富大贵,但至少也可以是衣食无忧吧,总不至于沦落到街头“书春”卖 字度日,过着最简陋的生活。但她却选择了毅然地离开,冲破了“出嫁从夫”的封建婚姻伦理道德的束缚,走上了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食其力的道路,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冷清秋的结局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是悲惨的:失去丈夫,独自抚养儿子,靠“书春”艰难的度日。但在我看来作为20 世纪初的知识女性,冷清秋是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特别是她身上那种宁折不弯的傲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我们女性树起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的典范。

另外,在这部作品的其他女性角色中,也具有鲜明的现代女性意识。豪门大家庭的女主人金太太在燕西和清秋结婚时就申明:我就不主张儿女的婚姻,要论什么门第,只要孩子好,哪怕她家里穷得没饭吃呢,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是要人家孩子,不是娶人家的门第。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在这样一个具有鲜明等级制度的军阀大家庭,婚姻的自由平等的观念已如此普遍,实在是女性现代意识的提高。连丫鬟小怜为了爱情也决然出逃,更是体现下层女仆思想意识的提高。她与柳春江的结合完全排除了门第观念,排除了一切社会因素。她知道在那样的环境下,要靠自己去争取和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另外,大少奶奶佩芳理直气壮地提出:婚姻要绝对自由,天下女子是不可被男人随便蹂躏的,是不可被男人当玩物的。在对凤举无可救药时, 大胆地提出:离婚。一个女子要去委曲求全的去仰仗丈夫,那太没有人格了„„决裂了,我就和你离婚。我没有什么条件⋯⋯不要金家一根草。大少爷风举之妾晚香曾说到:男子汉都是这样的,爱那女子便当作天神在顶头上。有一天,不爱了,就看成了臭狗屎,把她当脚底下的泥来踩。出身青楼的晚香对女性被玩弄的地位认识如此精当,她的一切悲切和愤怒也是为“飘零金粉们”发出的不平之音。她在凤举面前也不是一味的悲悲切切,而是一股脑将自己所受的委屈全抛出来,理直气壮地指责凤举,并提出:你给我一条出路。最后,她看透了男性玩弄女性的本质,对凤举彻底失望时而洗扫一空,卷铺而逃,最起码也是对所有践踏蹂躏女性的男人的大胆反抗。这些女性都表现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与自尊。这些旧式女子,生活在新旧矛盾交替的边缘,却有着强烈的现代意识。她们不屈服于被压迫的命运,采取了出走的形式来进行反抗。

《金粉世家》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二少奶奶慧厂是一个自始至终坚持追求女性独立的现代女性。开篇登场的便是她组织号召为慧明女子学校募捐。她主张破除奴婢制度,和那些提倡女权的女伟人来往,到处宣传女性解放的思想,关注女性命运,切切实实为女性解放做出了不少贡献。而她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地影响了清秋,唤起了清秋为自身命运做出抗争和努力的现代意识。

二、男权社会下的悲剧命运

数千年的封建传统伦理使女性落入男权统治下的从属地位。,女人们自生以来,就被看 作是男人的附属对象。她们的职责无非是供男人开心,为男人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她们自然而然地成了男人的附庸,男人的玩物,她们像主人豢养的一只只“金丝鸟”,终日盘桓在小圈子里,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被控制的命运。她们随时都有可能遭到男人的厌弃和蹂躏。

从总体上看,在这部作品中即使这些女性具有了不同以往的女性独立意识,但仍然难以逃离男权统治的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一)、附属与依赖,沦为男权社会的玩物

作品里的女性或被物化或被奴化,她们一直未能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附属地位。在作品中,不管是金太太,还是旧式女子;不管是妻,还是妾,都享受着男人给予她们锦衣玉食般的生活。在金家,一个金铨——大名鼎鼎的国务总理兼一家银行总董,便养活了家中多少“寄生虫”。直到后期,总理呜呼哀哉去世,钟鸣鼎食之家失去了可靠的经济来源,便变得惨不忍睹。在爱情婚姻方面,更是女性依赖性的集中表现。拜伦说: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女人生命的整个存在。爱情婚姻对女人来说是筹码,是赌注。千千万万的女人希望一赌成功。在她们始终摆脱不了经济压抑和生活窘迫时,结婚便是她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正是由于骨子里的这种依赖心理,女性往往会产生许多错误的爱情婚姻观念。

作品中冷清秋的爱情婚姻悲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原因:虚荣心作怪。是燕西攻势强大的物质刺激,是金家显赫地位使她或隐或显地做起了灰姑娘的美梦。在金钱物质的驱使诱惑下,她如同一只未经世故的“金丝鸟”,带着万花筒般美丽的梦,飞向等待已久的牢笼,最后掉进了现实的万丈深渊。对于自己的婚姻及潜在危机时她也深刻认识到:只要燕西肯花钱,女子们总是愿意屈服在金钱势力之下,不受他引诱的恐怕很少。自己过去是让燕西花钱买了这颗心,自己实在可耻。人家不高兴,看你是个讨厌虫,高兴呢,也不过是个玩物罢了。无论感情好与不好,一个女子作纨绔子弟的妻妾,便是人格丧尽。从这些话中,无不道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千千万万女子的内心:靠婚姻来改变命运,靠男人来改变命运。

而作为丫鬟小怜,更是如此,私下与富家少爷柳春江暗中交往,最后离家出逃与之成婚,落入女人在依附男人生活中寻找归属感的窠臼。翠姨决意要追求幸福时,她想到的出路:一是当姑子去,二是找职业学校。然而,过惯了寄生生活的女人是不容易真正独立的,她最可能的出路是侍机再嫁吧!她们三人的共同点是把对婚姻的期待作为自己全部的希望,而又把它定位于对于一个男人的依靠。可见决定女人命运的通常是男人,而转变女人生活的也通常是男人,可作品结尾告诉我们:男人往往是最不可靠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等待她们的是随时遭到男人的厌弃和蹂躏。

(二)、麻木与妥协,终难改变自身的命运 南帆说:一个女人与其说是天然形成的,不如说是社会文化调教出来的。由于处在视女性为“物品”和“工具”的男权文化中,女性往往压抑天性的欲望,认同传统女性的角色,顺应男权文化的文化需求。

冷清秋遭遇始乱终弃的情感打击,又因燕西受到全家的歧视和排挤,内心是何等痛苦,可她只是默默哀伤,空自悲叹。她的情感内涵及其表达方式都带有古典式的不及不过的“中庸”色彩。清秋即使遭遇了再大的人生打击,也不会有什么撼天动地的情感宣泄,内心世界没有深刻复杂的情绪波动。从她的情感状态中,我们根本就寻不出她后来决绝出走的内在依据。燕西新婚不到一周,便彻夜不归,清秋就觉得形势不好,热泪越流越多;当别人热闹而唯独自己冷清时,也是“不觉垂了几滴泪”,内心极其孤苦;见燕西依旧是见一个爱一个,感情不专一,本性难改时,“伤心已极,只管哭起来”。有人说眼泪是女人对付男人的最好武器。可是对清秋来说,她的武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只能代表着她的懦弱与妥协。每次偷偷哭过之后,自己是伤心欲绝,而燕西却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只是客套的安慰,过后依旧是我行我素。分家之后,她制作了“小家庭第一年预算表”,可燕西拒不接受,她便放弃了。当婚姻出现裂痕时,她不是积极地挽救,而是消极地对抗,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香巢”自闭小楼,焚香打坐。

女性是麻木的,而这种麻木更体现了女性最深处的悲哀。同样处于男性玩物的屈辱地位,她们不是和睦相处,不是共同联合起来挑战男权社会,而是上演着争风吃醋,自私自利,互相残杀的一幕。金太太与翠姨,这对妻妾之间充满着阴谋、嫉妒与角斗。在得知金铨与年轻漂亮的翠姨纠缠在一起时,金太太醋意大发。第二天,她便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地较量翠姨。同时用孔子的君子三戒严厉教训金铨,以免他旧事复发。金铨过世后,她便“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百般欺压翠姨,而翠姨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面对太太的专横,她携其私房财物逃之夭夭,以示反抗。面对这一切,金太太怒不可止,用大火将其所剩衣袜付之一炬,以示她的蔑视与愤怒。冷清秋遇上的对手便是白秀珠。在婚姻PK台上,白秀珠彻底地输给了清秋,但她并不因此死心。她觊觎国务总理家少奶奶的地位筹谋已久,而最后的落空无疑给了她莫大的打击。可悲的是,她不是将矛头指向燕西的喜新厌旧,感情不一,而是直指同样身处困难中的柔弱女性同胞清秋。她见不得燕西对清秋的好,见不得清秋的幸福生活。倔强好胜的她宣布“人家既在我手上夺了去,我一定要现现本领,还要在人家手上夺回来”,她说到做到,千方百计利用燕西来达到她的目的:拆散鸳鸯。经过她的苦心积虑,还真的旧情复燃了。燕西对清秋越来越冷漠,还傻乎乎地做着跟秀珠一起去欧留洋的白日梦。她们是一群麻木的女性,都是从男人的眼光里来探寻自身的价值。在被压迫被奴役的境遇下,她们是千方百计地靠击败同性对方的手段来博得男人的宠爱,这是注定要失败的。最后,燕西 被迫跟着姐姐南下,清秋携子逃离金家自食其力,秀珠也是落得爱情婚姻双落空。

《第二性—女人》说到:传统女人是一个被人也被自己哄骗的有知觉的人,她尝试去向自己伪装她的依赖性,实际上等于对它妥协。金太太便是一例。当她知道金铨和翠姨两人纠缠在一起时,她改变不了金铨那种对三妻四妾的贪欲,在大家庭穷途末路时,她用参佛来打发余生。她“不修什么来世”,“不闹什么出家”,不“谈什么大彻大悟”,“深感人生不过如是,富贵何为? 名利何为?”金太太在“禅心伤晚节,珠泪双垂”中云:住在山上,又有什么不是办法? 住在城里,办法又好在哪里? 我老实告诉你吧,我今年五十四岁了,前清和中华民国,无论哪一种繁华世界,我都经过了,如今想起来又在哪里? 佛家说这个空字,实在是不错⋯⋯她把世上的一切事情甚至生死都看破了,看空了。人生如梦,世事如戏。她用佛来结束余生,实际上是对生命做出的妥协。

综上所述,在张恨水笔下的女性角色,在新旧社会交替过程中,女性为了追求自由、平等、个人幸福、自尊自爱等做出的种种挣扎与反叛。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能搬动、能改装”。仅靠几个女子去改变几千年来男权社会制定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统治规则,那结局是可以想象的。但是,不管结局如何,她们的反抗都带有很大的自觉性,是对自己人格力量的检测,更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她们的勇气足以使那些自命强大生活着的男人汗颜。在妇女解放道路上,她们虽是跌倒了,但也宣告了中国妇女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斗争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社会已拉开序幕。有句话说得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希望也是有的。鲁迅先生有另一句话说得好:“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到辉煌的曙色的。” 参考文献:

[1]、张恨水.金粉世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2]、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女人(M).湖南:长沙文艺出版社,1986.[3]、南帆.冲突的文学(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4]、王虹.女性意识的奴化、异化及超越(J).社会科学研究.2004(4).[5]、祖嘉合.女性主体意识及发展中的矛盾(J).社会科学论坛.1999(5-6).[6]、李桂梅.女性解放及女性主体性意识(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4(4).

下载试比较《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女性悲剧形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比较《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女性悲剧形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