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论文1
大学生就业(创业)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班级:.....学号:.....学院:..........摘要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困扰着当代大学生一个问题。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是企业要求太高,还是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技术人才,科研人才这样的尖端人才少,一方面大量的优质大学生待业在家。怎样在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让中国的大学教育不再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让寒窗苦读20年有余大学生不在寒心,让读书无用论从社会言论中消失,让社会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学生向前发展。大学生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这些问题必须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重新定位自己。
【关键词】就业问题 指导 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式的发展,但是问题随之而来,中国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沦为大众教育,来满足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人才。但是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益凸显,而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身素质,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国目前为大学生创造的就业环境与就业形势
在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这三股力量碰撞的局面。尤其是由于目前中国正面临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高峰的压力,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将在今后几年达到峰值。因此,今后一些年劳动力市场都将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第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初期,创造出新就业岗位的潜力一时还难以显现出来。而原有就业压力则可能导致就业矛盾加剧,具体表现为失业总量有所上升,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第三,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不论就业观念,还是就业政策、就业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趋势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宏观调控对就业的影响也值得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由于基建项目的停建缓建,对一批进城打工的农民造成直接冲击。第二,一些在产项目的调整压缩,有可能导致一批在职职工失业。第三,由于控制投资规模产生的连带效应,一些地区靠投资拉动就业的预期将难以实现。
2013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700万人,比2012年增加20万人,增幅为2.8%。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在毕业生数量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而且这个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用短短几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过程,而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在发达国家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
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二、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中强化思想教育与引导,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有着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方法和途径。为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思想观念误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必须将思想教育与引导贯穿《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始终,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强化。
1.强化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就业心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人才供求关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市场的形势与趋势等社会形势的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识社会的就业形势、人才供求关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和恐惧,避免消极人生态度的产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家、地方相关就业政策法规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使他们深刻了解国家、地方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等、靠、要的消极就业心态出现,树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就业心态。
2.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以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了集体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都应当心系祖国,心系民族的发展和兴盛,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走出就业观与择业观的思想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3.强化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根据在校大学生的种种表现,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针对因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忧虑、失望、畏缩等情绪,进行细致分析,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做好心理测试,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对待压
力,让他们明白压力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压力,以压力激励自己去积极进行就业选择,从而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提高受挫承受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以健全的心理素质应对就业。
4.强化专业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牢固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基础和关键。通过强化专业意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牢固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专考取,忽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思想误区。引导他们奋发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应对就业增筹填码。
5.强化自我认知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求职过程中,如果自我认知与社会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趋于一致,就容易成功;如果自我认知偏高于社会客观评价,往往会导致碰壁、失败;如果自我认知偏低于社会客观评价,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很可能会坐失良机。因此,要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引导他们通过自我剖析、参照比较、咨询了解等方式,对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1.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首先,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政府就业体制的改革
1)改变观念,理清思路,实施正确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2)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
3)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增加就业。
在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逐步转变和初步树立起自主就业意识的情况下,在灵活就业成为重要渠道的发展趋势中,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成为推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关键环节。在当前阶段,可以说有部分劳动者还有依赖性,还没有进入市场;有一部分劳动者进入市场,还缺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激发劳动者自主就业的积极性,有赖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投入以及投入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扶持政策的鼓励,通过市场压力的锻炼,通过就业服务的促进,将可以逐步培养劳动者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培育劳动者的自主就业意识,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将开拓出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广阔渠道。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1、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式(P9)
签约就业;合同就业;定向就业;灵活就业;网络就业;升学;出国;入伍;参加国家和地方项目
2、选调生和公务员在报名与培养等方面的几点差别(P12)
(1)报名条件不同:选调生的报名条件除符合国家公务员的报名条件外,还要求是学生干部,有志于从事政党工作,服从组织安排的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另外不同的地方的不同岗位还会有其他的要求。
(2)培新目标不同: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政党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
(3)选拨程序不同:选调生的选拨包括资格审查,笔试,面面试,体检,考察考核等程序。
(4)培养管理的措施不同:选调生到基层后,组织部门将通过举办培训班,抽调到上级党政机关跟班学习,鼓励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得力措施进行重点跟踪培养,帮助选调生脱颖而出。
3、三支一扶政策(P13)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
(1)相关规定:
a)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限为2到3年,学生应按规定完成服务工作,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的,须经“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批准,并履行相关手续。b)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其户口可留校管理,也可根据本人意愿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应按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服务单位所在地的县级政府人事部门,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
(2)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条件:
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成绩合格,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敬业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身体健康。但是,定向、委培生和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签署就业协议)的高校毕业生不能报名。
(3)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相关优惠政策:
a)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
b)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职位专门吸纳这部分毕业生。
c)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
d)应届毕业生资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工作,服务达到国家规定年限,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e)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可通过适当加分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到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服务2年以上的,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f)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回原籍或其他地方工作,落实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应准予落户。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且服务期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4、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的三种途径(P20):公费(很少)自费(占大多数)移民
5、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P40)
(1)自觉学习,增加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2)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3)正确的评价自己,找准职业坐标;(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素质。
6、“理性就业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43)
(1)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重奉献,重发展;(2)树立信心,调整心态,积极主动;(3)认清形势,准确定位降低期望值;(4)拓展途径,全力以赴寻找单位和岗位;(5)避重就轻,立足西部,敢下基层;(6)避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7)避免从众心理;(8)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对口;(9)调整思路,树立动态的就业观。
总之,要根据客观形势和自身的条件做好求职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制定完善的就业计划,积极乐观。
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P50)
(1)利于学生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实现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的良好匹配;
(2)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终生学习的意识;
(3)利于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
(4)提升学生职业品质,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5)实现学生个体的“人职匹配”提高其就业满意度。
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P51)
职业生涯规划要(1)预则立不预则废;(2)宜早不宜迟;(3)做到知己知彼,从容应对,宠辱不惊;
(4)与所学专业结合;(5)与提高综合能力相结合;(6)循序渐进。
9、职业选择的相关理论(P63)
(1)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和条件。首先,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其次,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岗位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前途。第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2)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从整个人格角度考察职业的选择问题。核心假设把人分为6类:研究型,社会型,现实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职业环境也可分为相应的同样名称的六大类型。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
(3)职业锚理论:职业规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而职业锚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10、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格式(具体内容见课本P78)
(一)前言
(二)自我认识
(三)解决自我认识中的劣势和缺点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五)结束语***院**班***人****年**月**日
11、自荐信格式(P95)
自荐信
尊敬的***:
您好!
我叫************************************
此致
敬礼!
自荐人:***学校***专业
***(姓名)
****年**月**日
附件(包含学习成绩,各种获奖以及能力证书,毕业证书)
12、有关保护大学生就业的法律(P118)
《就业促进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合同法》
13、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享有的权力(P129)
(1)平等就业权;(2)被推荐权;(3)自主择业权;(4)获取信息权;(5)全面真实了解用人单位的权力;(6)接受就业指导权;(7)违约求偿权;(8)公平待遇权;(9)毕业生在择业期(两年)内将其档案、户口在校保留两年的权力;(10)国家和省规定的与就业有关的其他权利。
14、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的途径(P131)
(1)掌握政策,学习法律;(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3)全面了解用人单位,警惕各种求职陷阱;(4)慎重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5)敢于据法力争;(6)借鉴专家意见。
15、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义(P152)
(1)是用创业带动就业,以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2)能促进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带动全民就业;
(3)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16、大学生自主创业基本政策服务集中的方面(出小题注意贷款,见建教材P154)
17、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方式(P173)
自筹资金;向银行贷款;吸引风险投资 ;申请政府基金;典当融资;融资租赁;其他方式。
18、大学毕业生应充分重视角色转化的意义(P200)
(1)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调整职业期望值;
(2)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尽快融入职业新环境;
(3)有助于重视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加强团结合作;
(4)有助于激发和培养毕业生自身的职业成就感。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社会变迁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念的变革探析
院系:化工与能源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2班 学号:20140370230 姓名:郑俊梅
日期:2016年12月03号
社会变迁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念的变革探析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的标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择业与就业,影响着他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认真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深入分析其成因,加强教育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
传统的社会主导的职业价值观以倡导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能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正确的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判断就业的方向、职业的性质个人的责任态度等,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发挥积极创新的动力,影响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着许不确定性,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
1.1职业价值评价标准现实化和具体化。
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和重要性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价值判断,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
1.2职业价值目标短期化和功利化。
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应该做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目标的追求上,已由以往的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追求事业前途、实现人生远大志向等精神状态和行为取向逐步向实际利益转化,常常不进行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重视短期效益。大部分学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和农村工作。
1.3职业价值取向复杂化和矛盾化。
由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处在自我主体与外在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因而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求稳和求变中存在着困惑。比如在择业意识上,既希望主动竞争,又不愿承担风险;在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上,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准备随时改行;在岗位和待遇问题上,既渴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又向往较高的经济收入等等。总体上看,大学生的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2]。1.4职业价值实现途径个性化和多样化。
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多种多样,宽泛的就业渠道和多样化的就业途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个性,强调自我奋斗,传统的择业热点即从政、经商、做学问已有所改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看好自主创业,还有的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弹性就业。在职业选择上,改变以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爱一行,干一行”。跳槽和人才外流现象的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
2.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成因分析 2.1经济社会变革是根本原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种社会体制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对功利性价值的最大追求,这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反映的尤为突出。同时,随着不同地区、行业、职业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人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一个人工作的质量和强度,而是取决于地区、行业和职业的差别。社会职业评价标准及各职业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引导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促使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地区、行业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职业评价的主要标准也引导着大学生不断流向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三资企业等地区和企业[3]。
2.2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是深层原因。
长期以来,传统的民族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熏陶人们的心灵,塑造人们的品格,成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落后的价值观开始回潮,如封建迷信腐朽的人生观念、儒家的某些保守观念等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后,外来文化渗透进我国,西方文化思潮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个性张扬的同时,其本身固有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也影响着他们。同时,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风气,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辐射。在这种多元、多层面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甚至矛盾性也就成为必然[4]。
2.3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滞后是直接原因。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是传统的绝对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迅猛发展的大众化教育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显得滞后,部分大学生没有适时转变观念,仍固守着传统的“精英”岗位职业价值观,择业时报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另外,家庭对职业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职业价值观。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父母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2.4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是潜在原因。
例如,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毕业生畏惧“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失业无救济”;就业程序繁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人才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妨碍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迅速获取和就业面最大程度的拓宽,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3.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作为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高校责无旁贷。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力度还不够强,更多强调的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侧重于求职方法、择业程序等操作性技巧的传授,职业价值观教育整体感觉比较单薄和零散。笔者认为,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容忽视,这是治本之策,大学生就业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教育引导。在教育内容上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3.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反映人们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大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会正确地选择职业,并激励自己去克服职业活动中的困难,勇往直前地去实现目标。因此,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使之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保持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清醒头脑。
3.2加强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
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职业选择中以自我为主体还是以社会为主体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看待职业待遇、职业苦乐、职业地位等方面,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点部分。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既要物质待遇更要享有精神待遇。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胸怀祖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是职业苦乐观的最高境界,仅把职业当成个人谋生手段和致富途径的思想,是与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不相适应的。当然,在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还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却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通过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5]。
3.3加强职业选择教育,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职业选择必须以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基础,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和就业制度的变革紧密联系。在进行职业选择教育中,一方面,要系统、全面地介绍不同职业类别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目前人才分布不均衡的趋向,帮助大学生搞好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要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充足,层次较高。而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精英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极其短缺,这样就必然要求大部分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工作。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一般工作岗位对劳动者受教育层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岗位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职业选择教育,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减少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脚踏实地地立足于现实,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沉下心来,用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平常心态去选择自己的未来职业。
3.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诚信和团队意识。
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作为一种操守,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行为。同样,人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对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除了重点进行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还应突出三方面:一是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即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使大学生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二是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三是团队精神教育。在竞争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平时因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缺乏合作意识乃至团队精神,普遍表现为协作能力低。
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为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的行为,把自己锻炼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3.5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延伸。职业能力是人们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包括内在的工作技能和外在的精神面貌。职业能力强在职业选择中就占有优势,个人就更加充满自信。显然,对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中,要注意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和渗透,一方面要使专业课程与职业知识相结合,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结合专业背景资料,进行相关的职业特点、从业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并通过行业调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途径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了解行情。另一方面要融入时代要求,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培养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动手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职业能力教育,帮助大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充分展示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总之,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是高校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今后较长阶段的一项艰巨任务。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改革,扎扎实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论文
强化思想教育与引导 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趋势,国家、高校和社会各界都将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和探讨。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及时进行了导向和调整,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各高校相继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开设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积极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综观各类调研结果显示,现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日益增多,就业误区日益扩大,特别是当《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开设作为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必须强化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引导,引导大学生走出思想观念误区,以寻求就业的成功之路,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存在的就业思想观念误区
大学生存在的就业思想观念误区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存在的误区因个人性格、观念、意识和知识、能力水平而有所不同甚至千差万别,但最主要、最集中的还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求关系错位
大学生就业就是以大学生自身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大学生作为供方、社会作为需方的一组供求关系。国家提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改革方向,意义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供需关系和环境的问题,大学生处于供方的角色,面对的是需方单位,在当今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供方要以满足需方为首要条件。而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往往忽视了这组关系,没有摆正角色,总觉得自身就业是一种需求,自己扮演的是需方的角色,社会单位要满足自身的需求。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只注重招生数量,而不是依据充分的社会调研和预测来设置专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轻视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调研和预测,从而造成供求关系错位和脱节。
2.忽视社会适应能力
不否认就业需求的能力主要是专业能力,但也不能忽视社会适应能力,因为社会能力是专业能力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无法适应社会,从何谈起发挥专业能力。当代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时代特征,铸造了他们理想主义思想浓厚,与现实社会的就业形势的适应差异很大,与社会复杂的人群特征差距很大,独立性相对较差等现象,造成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欠缺。而在自我提高和学校指导中,往往单纯注意应聘技巧等方面,没有意识到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性,家长们也对于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重视不够,甚至采用保姆式不良教育方式,致使大学生自身也忽视了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一味追求专业能力,以致不能及时适应社会。
3.忽视专业技能
在具备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上,要谋求就业之路,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常言道洞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真才识学,学到了真本事,学到精湛的专业技能,择业、就业时才能游刃有余,掌握主动,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部分大学生,不注重专业能力的学习,而是只顾得各类证书的考取,自以为证书的多少是就业的关键,而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学习,造成了证书多、技能差的现象。
4.择业观念个人化
由于没有正确的择业观,在大学生就业中出现了传统束缚,爱慕虚荣、自我封闭、消极怠慢等心理。出现了不考虑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和社会整体需求,盲目从众,追逐热门;不管是否自己专业特长、兴趣能力所及,而优先考虑那些高薪高酬、福利好的职业,过分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不考虑专业特点等因素,片面强调就业地区;避苦就易,目光总盯着工作轻松、稳定、竞争不激烈的单位,图轻松,缺乏事业心;一味索性而为地择业,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味追求个人兴趣满足;狭隘地理解专业,不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目标紧紧盯在专业对口上,而不变通等等就业观念个人化的现象。
5.创业意识缺乏
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只顾得在社会上寻求就业,认为只有依赖社会提供的现有职业、职位,才能取得就业,而忽视了自身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途径,造成了创业意识淡漠、缺乏,从而致使就业误区产生和出现,制约了就业。
二、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中强化思想教育与引导,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有着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方法和途径。为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思想观念误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必须将思想教育与引导贯穿《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始终,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强化。
1.强化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就业心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人才供求关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市场的形势与趋势等社会形势的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识社会的就业形势、人才供求关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和恐惧,避免消极人生态度的产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家、地方相关就业政策法规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使他们深刻了解国家、地方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等、靠、要的消极就业心态出现,树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就业心态。
2.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以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了集体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都应当心系祖国,心系民族的发展和兴盛,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走出就业观与择业观的思想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3.强化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根据在校大学生的种种表现,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针对因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忧虑、失望、畏缩等情绪,进行细致分析,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做好心理测试,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对待压力,让他们明白压力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压力,以压力激励自己去积极进行就业选择,从而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提高受挫承受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以健全的心理素质应对就业。
4.强化专业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牢固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基础和关键。通过强化专业意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牢固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专考取,忽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思想误区。引导他们奋发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应对就业增筹填码。
5.强化自我认知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求职过程中,如果自我认知与社会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趋于一致,就容易成功;如果自我认知偏高于社会客观评价,往往会导致碰壁、失败;如果自我认知偏低于社会客观评价,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很可能会坐失良机。因此,要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引导他们通过自我剖析、参照比较、咨询了解等方式,对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6.强化创业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方法、创业技巧,以及国家、地方有关创业的相关制度、法规和优惠政策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克服等、靠、要的不良思想,树立积极主动的创业意识,大胆创业、积极创业、成功创业。
三、大学生自身走出思想观念误区,寻求就业成功之路
1.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要转变就业思想认识和择业观念,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思想认识和择业观,要把建功立业,创立一番事业放在首位,以国家需要和工作为重,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去磨炼。其次是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估价,期望值不要过高或过低。对单位不要太计较,相信一切情况都在变。另外是要更新观念,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克服一次定终身的老就业观。最后要增强自身创业意识,不要依赖社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寻求自主创业的途径。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成败。大学生自身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时代特色紧密结合,与专业领域前沿技术接轨。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的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社会,求得就业成功。
3.调整自身心态。调整心态就是调整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态。由于心态不好,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焦急、恐慌、饥不择食的症状,结果出现了慌不择路,有单位就签;躲避就业,一心深造,延缓就业;压力过大,不敢就业等现象。大学生自身要调整自身心态,在权衡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下,综合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和需求,寻求自己的就业机遇和路子,做到不焦、不躁,客观而实际。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日趋严峻,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思想观念误区作为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必须加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必须担当起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引导的重任,引导大学生走出思想观念误区,为他们就业奠定基础,增加筹码和成功机率,促进就业。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
就业与创业探讨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为将来的工作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在学生期间就应考虑好自己未来的发展发表方向,因为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业还是创业,这也是我们走出大学校园第一个所要面对的难题。
在大学期间,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我们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要为以后的出路走的宽敞而顺利付出不懈的努力,不应贪图大学的美好生活而让自己在此中沦陷。我们要从大学生活中得到什么,只有始终坚信自己的人生信条并为此不懈的努力着,才能最终实现并完成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为以后就业、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的教育是很随性的,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理性的克制自己,不要让自己太过于放纵。大学期间的所有的我们所学到得东西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创业之路乃至 人生之路上都是值得珍惜的。
记得我高中老师一直跟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你们要知道,生活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的。记得当时的我们似懂非懂,我们确实值得生活并不容易,但那时的我们又不是靠自己生活,靠的是父母那就容易许多了。但到我上了大学,看明白这个社会时,才真正意识到生活的不容易。因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还要面对着许许多多的事,需要我们去做事也是有太多。其中,就业创业可谓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但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它。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对社会的经验不够,对工作的工作经验也是不够的。所以我在面临就业创业问题时,难免会有失败和不如意,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积累社会和工作的经验,把那些我们所欠缺的努力填满。让自己在面对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从容应对。作为一个还未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就是应该多接触社会和人,在社会事件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在与别人交谈时注意自己的言词和语气,处理好与自己相处的每一个人的关系。在以后的创业的道路上市避免不了与人合作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们一直说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学衔接着的就是社会。我们在大学里所面对着的事和形形色色的人都说明了这一点。就业创业的成功与失败与你在大学里的为人处事当面有很大的关系,更与你所受的教育有直接的联系。
大学生都是有一定知识和才能的人才,社会也需要这种人才,大学生是创造未来的主力军,是改变未来的主人。我们坚信大学生一定能够改变着个世界。我们有着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大学生在努力创业就业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在不断迅速发展的时代中适应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是没有回报的,但不付出是一定不会有回报的,这是我们没一个大学生都十分明白的道理。所以当我们付出巨大努力而没有回报时,不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而应该更加的努力,相信我们的付出最后一定会有回报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绝望,因为当我们看不到希望时我们就应该会绝望,这是一个人必有得情绪。但作为一个努力创业就业的大学生而言,这种绝望的情绪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应该有的,因为我们还有许多的路要走,我们绝不能放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没有成功之前是绝不能放弃的。
就业创业是一个艰难而困苦的过程,是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的。在探索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是会发生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应具有对事情的处理能力要有很高的要求。而这种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也是可以再我们的后天的学习中得到培养的,尤其是在大学的个环境里就更加容易培养我们这种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了。大学生活的人和事都让我们无时无刻的应对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和接下来会见面的人。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我们会慢慢的具有这种能力的,但前提是我们具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当然,我想每一个在大学学习的大学生而言都会具有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的。虽然有时我们会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但我们依然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付出总会得到回报的。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俗话说的好:没钱寸步难行啊!还是很有道理的,那面对这个问题时,大多数的人是会选择贷款的。当然,在这当面我们国家也是为鼓励大学生创业会有一些政策的,比如说为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当然,这是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的办法,这也是为我们大学生创业提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办法当然是对那些没有什么资本的大学生而言的,而对一些有资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创业的资金就容易的许多了,因为家庭条件的优越性让他们甚至可以少奋斗十年,就像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一样,他们的起步就至少可以让我多奋斗十年。当然我们不应该羡慕、嫉妒、恨,我们成不了富二代,但我们可以成为富二代他老爹。所以我们就必须为此不懈的努力着。
当我们解决资金的问题时,接下来需要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否需找我们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创业。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益事半功倍。当然,在合作伙伴之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相互信赖,一个团队的合作是非常注重队员之间的信赖的。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必须依赖于团队的合作共同完成。然而,在合作中团队的信赖度不强,如何很好的高效的完成工作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是十分注重团队的合作的团队的成立标志着终于可以在事业上展开拳脚了,那这时我们还要找到让我们展示拳脚的平台。这就需要我们为自己家所从事的行业找到市场,打开出路,我们应该认识到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要在事业的领域里飞翔,我认为,需要有一对翅膀——哲学和文学艺术。为什么呢?哲学给我们睿智,文艺给我们灵感。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哲学智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文艺智慧是一种直接的智慧。有这两种智慧,我们就不怕不成功。人文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工程,哲学和文艺是人生起飞的两个翅膀。,我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可以选择的,知识的储备决定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在就业这条窄道上越走越宽?毫无疑问,实力与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领头兵。
一个人只有实力而不努力,这个人太懒;一个人只会努力而没有实力,这个人太蠢。当一个人实力与努力并重时,成功之路也就离你不远了。加油吧,同志们!